以太坊埠號怎麼修改
㈠ eth 埠是啥思科的交換機路由器上有么
eth 一般指的是路由器上10m的埠,全稱是interface ethernet 。而另外一種就是100M的口,全稱是 interface fastEthernet ,這個就是快速乙太網口。具體是那個口的話,看你的設備的辦卡,一般是低端的舊設備才是 10M口的
㈡ 如何刪除eth-trunk 埠
sys模式下:
undo interface eth-trunk trunk-id
㈢ eth0埠是什麼意思
你的網卡
第1個網卡
㈣ 我在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0中配置DNS轉發,為什麼eth0口不監聽53埠,但lo口監聽53埠
resolv.conf是配置本地系統的dns server 在哪裡。和dns在哪裡監聽沒有關系。
如果本地有安裝DNS,查看一下是不是配置在了local loop ip 上。
㈤ 寬頻光纖貓上的ETH介面怎麼用
1、首先我們點擊開始——控制面板。
㈥ 如圖,問題問機子M1和路由器eth1埠的ip地址是多少,答案為什麼是194.129.37.1和.
應該是為了方便識別吧,m1對應1,m2對應2,這樣很直觀啊,不這樣設也可以啊,誰說不能是1-254之間的數。
㈦ 如何更改手機下載以太坊錢包手機號
你在設置裡面找一下,更換手機號綁定就可以了。
㈧ linux伺服器埠聚合怎麼設置
基礎配置信息
常用的三種Bond模式
配置過程以mode=6為例,其它7種模式請參考擴展閱讀
mode=0: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設定。 mode=1:自動備援模式,其中一條線若斷線,其他線路將會自動備援。 mode=6:平衡負載模式,有自動備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設定。
物理介面
2015610165454336.jpg (274×145)
CentOS版本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datanode01:~>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4 (Final)
禁用NetworkManager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立即關閉禁用NetworkManager並禁用開機自啟動
/etc/init.d/NetworkManager stop
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關閉iptables和selinux(可選)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立即關閉iptables並禁用開機自啟動
/etc/init.d/iptables stop
chkconfig iptables off
#立即關閉selinux並永久禁用
setenforce 0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修改主機名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vi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HOSTNAME=namenode01
#刷新生效
hostname namnode01
source /etc/sysconfig/network
配置IP
私有地址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root@datanode09 network-scripts]# cat ifcfg-eth3
DEVICE=eth3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IPADDR=10.129.46.19
NETMASK=255.255.255.0
IPV6INIT=no
USERCTL=no
雙網卡綁定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編輯eth0
cat > ifcfg-eth0 << EOF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USERCTL=no
MASTER=bond0
EOF
#編輯eth2
cat > ifcfg-eth2 << EOF
DEVICE=eth2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USERCTL=no
MASTER=bond0
EOF
#編輯bond0
cat > ifcfg-bond0 << EOF
DEVICE=bond0
TYPE=Ethernet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IPADDR=10.3.3.214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0.3.3.1
IPV6INIT=no
USERCTL=no
EOF
#設置bond參數,注意mode選擇
cat > /etc/modprobe.conf << EOF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6
EOF
#加入開機自啟動參數
cat >> /etc/rc.local << EOF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2
EOF
#重啟網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使綁定網卡立即生效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2
#測試綁定網路
ping 10.3.3.1
常用3種網卡綁定模式對比
mode=0
中斷任意一條鏈路或恢復鏈路,網路0丟包
優點:流量提高1倍
缺點:需要接入同一交換機做聚合配置,無法保證物理交換機高可用(Cisco似乎有解決方案?)
mode=1
中斷任意一條鏈路丟失1-3個包(秒),恢復鏈路時0丟包
優點:交換機無需配置
缺點:如上
mode=6
中斷任意一條鏈路0丟包,恢復鏈路時丟失10-15個包(秒)
優點:交換機無需配置,流量提高1倍
㈨ linux中如何改IP
ifipconfig eth0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吧eth0這塊網卡改成了192.168.0.1/24的ip地址
ifconfig linux中對網卡進行編輯的命令.
無論是Linux 自動安裝還是我們手工安裝,Linux 都會向你詢問有關網路的問題並配置相關的軟體。這個用於配置網卡的基本命令就是ifconfig。
在執行ifconfig 命令後,系統將在內核表中設置必要的參數,這樣Linux 就知道如何與網路上的網卡通信。ifconfig 命令有以下兩種格式:
※ifconfig [interface]
※ifconfig interface [aftype] option | address …
ifconfig 的第一種格式(或使用不帶任何參數的ifconfig 命令)可以用來查看當前系統的網路配置情況。
在剛剛安裝完系統之後,實際上是在沒有網卡或者網路連接的情況下使用Linux,但通過ifconfig 可以使用回繞方式工作,使計算機認為自己工作在網路上。
現在我們運行一下ifconfig 命令,不帶參數的ifconfig 命令可以顯示當前啟動的網路介面,其輸出結果為:
[root@machine1 /sbin]#ifconfig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52:54:AB:DD:6F:61
inet addr:210.34.6.89 Bcast:210.34.6.127 Mask:255.255.255.128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46299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189
TX packets:3057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
Interrupt:5 Base address:0xece0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UP LOOPBACK RUNNING MTU:3924 Metric:1
RX packets:4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44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其中以eth0 為首的部分是本機的乙太網卡配置參數,這里顯示了網卡在下的設備名/dev/eth0 和硬體的MAC 地址52:54:AB:DD:6F:61,MAC 地址是生產廠家定的,每個網卡擁有的唯一地址。
不過我們可以手工改動網卡的MAC 地址,只要我們在/etc/rc.d/init.d/中的network 中加入:
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xx:xx
Jiania 解說注:
eth0,eth1,eth2,代表網卡一,網卡二,網卡三
hw 代表hardware 硬體意思
ether 代表ethernet 乙太網的意思
然後重啟,此時再用ifconfig 命令查看一下,我們就會發現網卡的MAC 地址已經變成xx:xx:xx:xx:xx:xx了。
後繼 常用網卡ip設置方法:
直接通過setup 進行設置。
配置多個網卡 ifconfig -a 查看網路設備 eth0 / eth1 / lo (迴路)。
ifconfig eth1 //設備1
ifconfig eth1 192.168.1.10 netmask 255.255.255.0 //設置網卡子網及ip
man ifconfig
ifconfig --help(T002)
命令
[編輯本段]Linux命令:ifconfig
功能說明:顯示或設置網路設備
語 法:ifconfig [網路設備][down up -allmulti -arp -promisc][add<地址>][del<地址>][<硬體地址>] [media<網路媒介類型>][mem_start<內存地址>][metric<數目>][mtu<位元組>][netmask<子網掩碼>][tunnel<地址>][-broadcast<地址>] [-pointopoint<地址>]
補充說明:ifconfig可設置網路設備的狀態,或是顯示目前的設置。
參 數:
add<地址> 設置網路設備IPv6的IP地址。
del<地址> 刪除網路設備IPv6的IP地址。
down 關閉指定的網路設備。
<硬體地址> 設置網路設備的類型與硬體地址。
io_addr 設置網路設備的I/O地址。
irq 設置網路設備的IRQ。
media<網路媒介類型> 設置網路設備的媒介類型。
mem_start<內存地址> 設置網路設備在主內存所佔用的起始地址。
metric<數目> 指定在計算數據包的轉送次數時,所要加上的數目。
mtu<位元組> 設置網路設備的MTU。
netmask<子網掩碼> 設置網路設備的子網掩碼。
tunnel<地址> 建立IPv4與IPv6之間的隧道通信地址。
up 啟動指定的網路設備。
-broadcast<地址> 將要送往指定地址的數據包當成廣播數據包來處理。
-pointopoint<地址> 與指定地址的網路設備建立直接連線,此模式具有保密功能。
-promisc 關閉或啟動指定網路設備的promiscuous模式。
指定網路設備的IP地址。
[網路設備] 指定網路設備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