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支撐與阻力分析
A. 馮瑜武:數字貨幣的支撐位,壓力位怎麼看
馮瑜武:數字貨幣的支撐位,壓力位怎麼看
在幣圈幾乎所有分析師在解讀行情時都會提到兩個關鍵名詞:「支撐位」和「壓力位」,那麼支撐位、壓力位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又該如何判斷一個幣種的支撐位和壓力位呢?
支撐位顧名思義:當幣價跌到某一個位置的時候會形一種支撐,像是在這個位置有什麼東西在阻止幣價下跌;
同樣,壓力位也就是說:當幣價漲到某一個位置的時候就很難突破,好像是有什麼東西在壓著它,阻止它繼續上漲一樣;
支撐位和壓力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互之間可能會進行角色轉變,如:當支撐位被有效跌破後可能會變成之後的壓力位,當壓力位被有效突破後也可能變成新的支撐位。當我們將一波行情的所有壓力位和支撐位都瞭若指掌了,那麼,我們規避風險的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我就來講講壓力位和支撐位的產生原理。壓力與支撐的實際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上漲過程中,賣價供應大於買價的需求,從而影響了實價的繼續上行,形成壓力。而下跌過程中,恰恰相反,正是買價的需求強於賣價,而使實價形成向上的支撐推動力。
每個人分析壓力位和支撐位的方法都不同,但是大多數都是大同小異,這里給大家分享幾個方法。
第一個是:用移動平均線來判斷壓力位和支撐位。這個玩過股市的朋友都了解過,這里我就不做過多的解釋。
第二個是:斐波那契回調線。這個方法大多數人可能沒聽說過,但是如果說是黃金分割線,那麼絕大多數人都聽過,這里給大家解釋一下斐波那契回調線,斐波那契回調線又稱黃金分割線,使用斐波那契回調線判斷壓力位和支撐位的方法很簡單。花出一個斐波那契回調線、然後除去頭尾,剩下分為:23.6%、38.2%、50%、61.8%、78.6%,這些分割線都可以看做壓力位或支撐位,其中最具參考價值的兩條線是38.2%和61.8%,特別是61.8%被稱為黃金分割點,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重點關注這兩個點位即可。
總的來說方法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習慣不同的方法,我個人使用的方法也是一種從股市到現在一直在用的方法,其實大體都差不了太多,當然以後如果有需要學習的可以加筆者威fyw924,筆者會給予大家一些行情分析或是一些判斷行情的小方法。
最後希望本人的文章能給你帶來收獲,在接下來的投資里順風順水,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我咨詢,我不僅是一位指導老師,也是你生活中值得一交的朋友,如需了解更多*投資、交易手法、操作技巧以及K線等知識關注聯系本人進行交流學習。另外我還要說做投資最重要一點:點位到了就干!點位不到就看,做單需要勇氣,技術支撐盈利!成功不是靠運氣,選擇大於努力!
文/馮瑜武
B. 幣市技術分析:正確尋找支撐、壓力位
大多數人在實際交易中,不知道什麼點位買入,什麼點位賣出,不知道什麼位置是關鍵位置,比如行情上漲,漲到什麼時候會停,行情下跌,跌至什麼時候會得到扼制,或許經常看到或聽到一些分析師所說的支撐位,壓力位,卻不知如何尋找,通過本文教你如何正確尋找壓力和支撐位!
一、 什麼是壓力和支撐 - (可點擊查看)
二、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的七種方法:
1.MA移動平均線:( MA移動平均線、與支撐壓力的關系 - )
比較常用,簡單易懂。實戰中5、10、20、30、60、120日線比較常用。移動平均線是有效的,有效率達到60%到80%,但不夠精確,因為均線值是變動的。當價格偏離均線很遠以後,價格通常會回踩,回踩的點位買入比較安全。
①正常情況下。當處於反彈走勢的時候,如果已經跌破均線,反彈過程中,離現在的價格最近的均線就是壓力線(如圖5日線為壓力線)
②正常情況下。如圖,如果行情開始下跌,離現在價格最近的均線(圖中最近的是5日線)這條均線就是價格下跌的支撐線.
③當價格運行在均線上方時,這些均線都可以被稱之為支撐線,相反當價格運行在均線之下時,這些均線被稱之為壓力線。
如圖,如果只從均線來判斷支撐和壓力,離目前價格最近的黃色10日線為首個壓力位,白色為下一個壓力位。紫色20日線為首個支撐位,藍色30日線為下一個支撐位。
2. 籌碼密集區 :( 幣市技術分析:成交量與支撐、壓力的關系 - )
也是非常常用的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的方法,而且非常精確,重點講一下籌碼密集區,因為它的精確度在所有的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里是最高的。
籌碼密集區,真正反應了,價格,量能,以及背後心態,幾者相結合的,重要知識點 。
代表,某個區間內有很多人買入,獲利。或者有很多人在這個位置,價格下跌,被套牢。如果是買入獲利的,將來價格回調的時候,就會變成強有力的支撐。同樣,如果這個位置是放量跌下來以後,上方形成套牢盤,未來價格在上漲過程中,要途徑這個套牢盤的區域,就會變成強大的壓力區。因為,大家要解套。
支撐 :下跌過程中,在之前放量上漲的k線的上沿。
兩根放量上漲K線的實體部分為支撐區間(是籌碼密集區)紅色線為支撐區間的首個支撐位,跌破後進入綠色線的支撐區間。全部跌破後尋找下一個支撐。
在支撐位置買入,比較安全。屬於安全區間。
壓力 :反彈過程中,在之前放量下跌的k線的下沿。
同樣,整個K線實體部分為壓力區間,橫線位置是首個壓力位,突破整個壓力區間後,進入下一個壓力。
如果用日線看不到明顯的量能增量,可以用4小時。1小時線。
3.最高點和最低點:
比較常用,但不精準。在一個區間之內一個固定時間之內的最高點和最低點,這是屬於經驗性質的,但是也非常的實用。也能夠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最高點,最低點,就是近期形成的最高點和最低點。都可以變成支撐和壓力位。
破低點有新低,破高點有新高。高點壓力被突破後,將成為回調時的支撐。低點被跌破後,將成為反彈時的壓力。
4.斐波那契回撤 :( 幣市戰法 斐波那契回撤水平 實戰操作 - )
不常用,點位不夠精確。通常用在大趨勢里。又稱黃金分割線,其中23.6%、38.2%、50%、61.8%、78.6%,這些分割線都可以看做壓力位或支撐位,最具參考價值的兩條線是38.2%和61.8%。
下跌行情中,最高反彈位置為61.8%,這個位置的價格是重要的壓力位置。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超過61.8%位置的,到了61.8的位置會繼續下跌或橫盤、箱體震盪。如果突破了61.8%位置,會發生價格的變化,變成上漲趨勢,這個位置變成重要的支撐水平。同樣在上升趨勢中也是一樣的,如果跌穿的61.8%位置,意味著下跌走勢。
5.趨勢線 :( 幣市戰法 趨勢線的畫法和作用 - )
不常用,適用於長期或中期趨勢,不精確。畫趨勢線時使用裸k比較清晰。
上升趨勢線支撐作用:上升行情中當價格回調時,只要不跌破上升趨勢線,代錶行情繼續上漲,如果放量跌破趨勢線,代表上升趨勢結束,盤面要橫盤或下跌。
下降趨勢線壓力作用:下跌行情中當價格反彈時,只要不突破下降趨勢線,代錶行情將繼續下跌,如果放量突破下降趨勢線,代表下跌行情結束,盤面要橫盤或上漲。
6.Boll線中的壓力和支撐:( 幣市技術分析 布林線(Boll) - )
上軌和中軌有壓力作用、中軌和下軌有支撐作用,當價格在中軌下方運行時,中軌為壓力線、當價格在中軌上方運行時,中軌為支撐線。
向上傾斜的中軌支撐線支撐效果最好,水平的可能被反復穿越,向下支撐效果較弱。反過來成為壓力線指標的時效果相反。
7.K線形態平頭頂、平頭底:
上漲過程中形成平頭頂,未突破就會形成短期壓力位。
下跌過程中形成平頭底,未跌破就會形成短期支撐位。
掌握前三個方法,是比較實用和常用的。尤其是籌碼密集區。這三個方法, 在實際運用中,哪一個離現在的現價最近 , 就以哪個為首要的支撐壓力點位。
(比如;一個幣,現價1元,在上漲過程中,5日均線顯示壓力位在1.5元,但在放量下跌的k線的下沿顯示壓力位是1.2元。那麼第一壓力位就是1.2元。)
二、判斷支撐和壓力位的強度:
一般從:停留時間的長短、成交量大小、與現在時間的距離、多次驗證等方面判斷。
1.幣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如果一個位置的壓力久攻不過或支撐位久跌不破,時間越長,嘗試突破或跌破未成功的次數越多說明這個位置的支撐力度或壓力程度越強。
2.從支撐或壓力位置的成交量來判斷支撐位的力度:伴隨有較大的成交量的時候,其支撐或壓力的力度較大。
3.之前形成的壓力和支撐與現在時間的距離:近期形成的力度較強。
4.均線根據時間長短不同,壓力與支撐強度也不同,短期均線的壓力與支撐強度較低,長期均線的支撐與壓力作用力度較大。
5.如果多個指標同時驗證一個支撐位或壓力位更准確,其強度也較大。如圖:10日均線和放量上漲K線的上沿同時結合驗證一個支撐平台,形成強有力的支撐點位,4250左右。
三、實際應用買入和賣出:
支撐位、壓力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後續行情走勢,也可以作為買入或賣出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對於短線操作的交易者,支撐位和壓力位幾乎是必學的功課之一。
1.行情持續上漲時,價格回調至支撐位買入,不要追漲。
2.行情上漲無力時,在壓力位減倉或獲利出逃。
3.行情持續下跌時,價格反彈至壓力位即是減倉時機。
4.幣價無法跌破支撐位時建倉買入,放量跌破支撐位時賣出止損。
5.幣價無法突破壓力位時賣出止盈,放量突破壓力位時逐倉買入。
所有的支撐位和壓力位僅作為參考,操作需要結合技術面,基礎面,消息面等綜合各方面復雜因素,更要注重大盤環境,在實戰中不斷尋找,實踐,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