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收益率1500
❶ 幣圈合約為什麼爆倉了還有那麼多人玩他們是如何想的
看到別人的合同曬單,贏利便是上百萬上千萬的,很多人內心按耐不住,極大盈利引誘下,很多人都想挺而走險,博一個機會。一些人要投機取巧,想通過合同賭一把。但大部分人是虧的,市場是零和游戲,賺的人虧的人資產換個地方罷了,賺的人和虧的人一樣多。一些人認為自己是能自動控制的,可以止損止盈,卻不知道在合同環境下,獲勝貪婪要想贏利大量;虧掉想博一下,資金投入大量擔保金,結論也被爆單了。
比特幣做為虛擬貨幣行業的老大,占據了數字貨幣交易量的江山半壁,比特幣火,則別的數字幣一起跟隨火,比特幣跌,別的數字幣將也難逃狂跌風險性。暴倉就法律維權,在幣市愈來愈不太可能取得賠償了。如果自己的杠桿炒股,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暴倉乃至暴倉,你能接受嗎?抄幣有風險,投資需慎重。幣市就是個熔爐,股票莊家、股民、巨頭在這里各顯其能,對比股票莊家、巨頭,股民投資虛擬貨幣面臨的風險和不明大量。
❷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這背後反映了啥現象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 這背後不僅反映了虛擬貨幣其實沒有價值可言,所以其價格可以暴跌,同時也告訴我們投機行為終究會因為市場的高風險而將個人的財富夢破裂。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不少的人因為虛擬貨幣的投機而虧得一干二凈,就連許多持有大量虛擬貨幣的幣圈大佬也不例外。虛擬貨幣從去年年初開始,其實就已經開始調整在新冠疫情對製造業和消費行業的高要求下,許多資金都已經開始轉移,沒有價值的虛擬貨幣自然也就會迅速暴跌,更何況韓國加密幣交易所推出的虛擬貨幣本身就信用不足,而且企業沒有信用價值,自然暴跌也就超過99%。
❸ 為何依託區塊鏈技術崛起的幣圈會有如此多的「騙局」呢
任何收益率異常高的投資背後,可能都隱藏著「你要他的利息,他卻要你的本金」式的騙局。
2018年7月4日,素有「中國比特幣首富」之稱的李笑來的一段錄音遭到曝光,引發幣圈地震。接近一個小時的錄音中,李笑來對諸多幣圈大佬評價犀利,還對如何割散戶韭菜進行了「手把手」教學。
雖然我國在去年9月就已經對ICO進行了依法整頓和取締,然而項目方通過國外注冊、地下ICO的模式避開法律監管也是屢見不鮮。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加大力度進行治理,建立起完善的行業標准,促進區塊鏈行業的良好發展。
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方面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切勿盲目跟風所謂「網紅」的誘惑。如果真的相信李笑來否定價值投資提倡投機的言論,才是正中其下懷,最終成為任人割取的韭菜。另一方面要理性投資,任何收益率異常高的投資背後,可能都隱藏著「你要他的利息,他卻要你的本金」式的騙局。
內容來源 鳳凰網
❹ 比特幣市值比茅台高出近1萬億,暴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首先,比特幣稀缺,不會出現紙幣信貸泛濫的情況。從中村聰發明比特幣開始,如今比特幣的市值已經超過27萬億,這與比特幣的特殊稀缺性有關。傳統信貸泛濫。因此,加密貨幣的數量有限,這使得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可以說,比特幣的收益率完全高於任何其他投資。
然而,這些虛擬貨幣項目大多缺乏實際的消費場景和商業應用。它們都是人為炒作的,大部分航空貨幣項目的總部都設在國外。國內政府不承認這種非法固定貨幣的價值,這也意味著這種航空貨幣風險很大,不應盲目投機。
❺ 人民幣數字貨幣來襲!幣圈的世紀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編輯 | 娜美
作者 | 鄭鎧
來源 | 商業金英
然而,做為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官方集大成者,人民幣數字貨幣的出現,必將給野蠻生長的幣圈生態鏈帶來覆滅性的一擊!
歷史 告訴我們,正規軍進山,第一步就是先剿匪!
長期以來,頂著區塊鏈,高 科技 的概念到處招搖撞騙的幣圈,被稱之為中產收割機!
贏可能需要很多次,但輸光,只需要一次。除了極少部分創始人賺得盆滿體盈逍遙法外,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綠幽幽的韭菜!
近年來,幣圈騙局不斷暴雷!
號稱全球最大幣圈騙局的plustoken暴雷,堪稱慘烈,300萬人血本無歸,400億資金全部充公。
數字貨幣交易所FCoin創始人張健圈了8億人民幣,無力兌換跑路!
波場創始人孫宇晨套現20億,逃到美國與巴菲特共進午餐,被稱之為幣圈賈躍亭。
.......
可憐又脆弱的中產階層以為自己很有錢,其實只有一點點錢,一次大病,一次暴雷,分分鍾一夜回到解放前!
拼了命的追求高收益,做著財富自由的美夢,最終成為他人走向財富自由的墊腳石!
一.為何區塊鏈被國家鼓勵發展?
幣圈卻是十幣九騙?
首先,我們來理清一下什麼是區塊鏈,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
以比特幣為例,本質上它是一連串的加密數據(而不是具體的「貨幣」),儲存在各個終端的數據環環相扣,當一個比特幣(數據)從一個終端轉移到另一個終端的時候,會生成一連串新的加密數據,並上傳到區塊鏈(不同的數據終端節點)。
通過數據交易產生貨幣價值。市場越是追捧,關注度越高,交易價值越大。其價值更像是荷蘭鬱金香,有人認可才有交易價值,一旦無人問津,隨時可能崩盤。
而貨幣的本質是信用背書,主權國家貨幣能在市場上流通,是基於人們對於主權國家綜合實力兌換能力的信任。
比特幣作為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受到全世界極客的追捧,在全球掀起虛擬幣熱潮,但至今難以流通兌換,堪稱無本之木。比特幣尚且有崩盤風險,為何批量生產的啊貓啊狗幣可以大肆流行,收割韭菜?
二.天下騙術千千萬萬
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利用人性的貪婪!
區塊鏈技術比較復雜難懂,一般人難以理解,認為國家支持,高新技術,應該沒問題!殊不知這正中下懷,打著高新技術的幌子,聲稱公司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來自清華北大,矽谷中關村,營造大型跨國 科技 公司的聲勢,利用公眾對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知半解,大肆宣傳虛擬幣,以暴利為賣點,誘惑公眾為「夢想窒息」。
比特幣用9年的時間暴漲2000萬倍,令頂著超越比特幣的便宜山寨幣開始描繪自己的宏偉藍圖。
幣民輕飄飄,以為可以復制比特幣造富神話,在數字貨幣沒有股票漲跌幅度限制的情況下,部分炒幣者選擇了「賭博式」買賣, 漲了一夜暴富,爆倉傾家盪產。
實際上虛擬幣的漲跌根本毫無依據! 由於缺乏國家主權信用做背書,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導致虛擬幣暴跌,某些幣種所謂的優質運用token不屬於虛擬幣本身的屬性,難以支持虛擬幣價格,例如Q幣,依託的是騰訊公司的兌付信用,而不是Q幣可以運用於購買 游戲 裝備。
虛擬幣市場依然存在莊家操盤。 開發團隊通常囤積大部分數量虛擬幣,足以利用市場風吹草動大肆打壓虛擬幣價格收割韭菜,循環收割。
更加血腥的是,某些虛擬幣壓根就只是交易平台上的一個模擬數字,價格變動可以在後台隨意控制。 幣民買入虛擬幣所花的錢全部流入開發團隊口袋,高興就調高價格,吸引投資者進場,不高興分分鍾暴跌,讓投資者血虧。
由於缺乏監管,幣值漲跌完全掌控在發行方手裡,人性的惡被無限放大!如此一本萬利的生意令各種五花八門的虛擬幣如潮水一樣湧向。說投資虛擬幣是賭博簡直侮辱了賭場智商。
當然,多如牛毛的虛擬幣不可能像主流幣那樣獲得巨額的流量與關注度,因此衍生出了 旁氏騙局式的虛擬幣 與 傳銷式虛擬幣 。
三.幾乎可以斷言
承諾保本高收益的虛擬幣全部都是騙局!
以前陣子被公安機關一窩端的幣圈最大騙局plus token為例,為了吸引客戶,聲稱最低只要投入500美金,就可以每月為投資者提供10%-30%的收益,一年利潤600%,如此明顯的騙局, 僅僅只是披上高大上的區塊鏈高新技術就可以大肆進行斂財,通過新進客戶的本金兌付舊用戶的收益,平台大肆擴張,達到一定就宣告倒閉,捲款跑路,手法與P2P如出一轍。
比P2P更狠的是,還有傳銷幣騙局 ,不光騙投資者的錢,還要把投資者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客戶一起拉下水。通過鼓勵客戶拉人頭返佣,發展下線的方式形成病毒式傳播,裂變,最終將受害者整個家族甚至是朋友圈一起拉下水!
你以為自己為親朋好友找到了一個投資理財的好項目,殊不知正是自己一手將其一起拉入深坑中!
更令人激憤的是,由於這種方式涉嫌互聯網傳銷,即便平台破產倒閉,創始人被抓,投資者也無法追回任何損失! 依據法律規定,傳銷涉案資金將全部充公!參與傳銷的投資者不僅自己血本無歸,甚至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截至2019年,倒閉跑路的虛擬幣平台超過200家,由於資金互聯虛擬化運營的諸多特點決定了,最終破案和把錢要回來的概率鳳毛麟角。
大多數資本家已經帶著血腥收割的巨額資金逍遙海外,甚至乎換個馬甲以成功人士的身份重新活躍在大眾眼前,一邊喊著為夢想窒息的口號,一邊在心裡嘲笑又是一片片綠幽幽的韭菜!
結語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說過: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指年化收益率!!)
股神巴菲特縱橫資本市場大半輩子,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只有20%!!
你還在做著依靠投資一夜暴富的美夢嗎?
如果你不想看到自己身邊的朋友,家人還在被同樣的騙局欺騙。動動手指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看見!讓我們一起戳破幣圈這個世紀大騙局,還互聯網一片清凈!!
❻ 寫了50萬字;投資收益率220%(深耕BTC+DeFi)
2020的跌宕起伏和不可思議就不需要再多說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親歷者,也都是見證者。這里著重回顧一下我在過去這一年的得與失。分三個方面展開,項目,內容,投資。這也是我近三年all in crypto之後著力投入的三個方面。與各位讀者朋友交流、探討。
1
先說說項目。2020年經歷了很多事,幣圈的牛鬼蛇神,天堂地獄,黑的白的,算是見識了不少。下半年DeFi熱起,抓了個腰部,移植了一些熱門DeFi項目,市場反應平平(YFII復制YFI的成功難以復制)。國內幣圈玩家仍以炒幣為主,在這個市場里推DeFi的話,用戶教育成本實在是太高。什麼去中心化錢包,什麼治理代幣,什麼DAO投票,這些對於缺乏技術實操能力和民主自治經驗的國內幣圈玩家認知門檻相當高。
可以說,這一波下來,比特幣機構取代散戶,DeFi取代ICO,市場邏輯和玩法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歐美相對國內區塊鏈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而不是縮小了。上一輪牛市之前我們還是不輸西方人的。現在倒是漸行漸遠了。原因是綜合的,有自下而上的,也有自上而下的,不便多說,徒留一分慨嘆。
2
在公眾號的寫作方面,我的寫作風格也在進行調整和試驗。2018-2019以低頻率的深度長文(動輒大幾千字、上萬字)為主。2019年下半年因為工作重心問題基本處於停滯狀態。2020年2月-4月開始嘗試匯編社群話題討論的「教鏈一周談」的形式,仍以低頻、長文為主。一共編纂了7期,共整理了不到4萬字。
5-6月繼續寫了幾篇深度長文之後,6月23日我決定寫一個連載,以日更的速度創作,連續寫作100天,完成一本書的長度。這就是《比特幣史話》這本書。它的內容雖然是深度的、全面的、引經據典的,但是它的創作過程是即興的。能夠在僅用業余和閑暇時間連續輸出這樣一系列深度內容,得益於前些年對比特幣尤其是比特幣 歷史 和中本聰全部言論文集的深入研究。很多素材都是裝在腦子里的,用的時候直接可以按圖索驥。中間的寫作過程很辛苦,亦有很少的中斷。但終歸是基本按計劃完成了。這系列寫了有約28萬字(粗略,部分廢稿亦被計算在內)。
點此閱讀《比特幣史話》全集100篇[鏈接]。
經過連續3個多月的日更寫作,我把日更公眾號的習慣延續了下來(偶有疏漏)。在10月中旬史話連載完成後,我又持續寫作到年底,這段時間寫了60多篇散文,總共約有18萬字。
上面三部分就是這近50萬字寫作的組成結構。2021年,我還會持續輸出,堅持寫作下去。
3
投資方面,繼2018大幅虧損(-46.78%的回撤),2019小有盈餘(32.66%)之後,312一個暴跌跌破盈虧平衡線,之後比特幣一路高歌猛進,到年底已突破2萬刀,最終12/31收在28779美元的高點。三年熊市,穿越風雨,終於迎來了牛市的曙光。過去的2020年一年BTC年內新增投資的收益率119%,全部BTC資產收益率達到237%,BTC總資產規模較2019年增長了5.69倍。全資產綜合收益率約220%弱(因UNI暫未跑贏BTC)。
2020年11月初我開始在BTC底倉的基礎上建倉UNI(Uniswap)。經過分析判斷,我選擇了在跌至2.1美元附近的低點進場。至12/31收於4.84美元高點。2個月累計收益率46.59%。第一期建倉計劃目前完成一小半,接下來的2021仍然會堅持執行既定計劃。
可以看到,UNI的收益率仍然未能跑贏BTC。我常說的一個投資理念是,如果連BTC都跑不贏,為什麼要投資呢?還不如老老實實買入BTC了。對於創業做項目,也是一樣。如果做一個商業項目掙錢的速度都跑不贏BTC,那就是憑勤奮虧錢,意義何在?
我有信心的地方在於,UNI目前尚未爆發,待到爆發時,將有很大機會跑贏BTC。具體原因、分析和判斷都在我的文章里了。有朋友看我布局UNI,問我的投資預期。我的回復是,堅持投資,先拿到10倍再說。
我這些年在這個市場里摸爬滾打、實踐打磨、親測有效的投資理念其實很簡單,做好資金規劃,分批建倉,堅持長期主義,只買不賣。我對會員達標的要求是投滿一個BTC,資金管理的建議永遠是把10年用不到的閑錢拿來投資,倉位管理的建議是「半倉比特幣」,建倉風控的建議是把風險上限控制在比特幣資產現值的10%以內,等等。
按照我的理念和原則實踐,並且參考我的倉位進行投資的會員朋友,多多少少都收獲了一個開心的2020,心中有了一個充滿希望的2021。元旦跨年之夜我收到好幾位會員朋友發來的感謝。我也感謝他們,一路同行。我對星球會員加密投資俱樂部的願望是,在未來3-5年左右的時間,大部分會員都能通過加密投資實現8位數的「小目標」。
4
我整理了一份簡單而耐讀的書單,是從我過去這些年創業和投資期間讀的書里挑選出來的,我認為值得一讀再讀。這些書塑造的底層知識結構,對我構建實盤親測有效的投資體系起到了基石作用。
(書單)
其中,左邊的是哲學和 社會 學,中間的是經濟學(注意這里有彼此針鋒相對的不同流派的思想),右邊的是財商科普,以及比特幣原理的科普、中本聰思想的史料。叔本華評價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時說的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這世界上有的書看起來很厚,但讀起來其實很薄,而有的書看起來很薄,但讀起來其實很厚。這個書單,數量不多,比起很多讀書達人一年讀上百本書而言,算是很薄了;但是,這個很薄的書單,讀起來其實很厚實。其中經典,真是值得一讀再讀。
希望讀者朋友們也能夠開卷有益,受益無窮。
5
生活方面,2020年開始我刻意減少了 汽車 的使用,更多採用公共交通綠色出行,節省了精力,增加了幸福感。疫情期間以逛公園為主要鍛煉方式。到夏天時嘗試恢復長跑,跑了幾次5公里之後雙腿疼痛,於是暫停了長跑,改為一些輕量級的活動。家人健 健康 康,無病無災。娃們開心快樂,我和妻秉承散養理念,並未雞娃。
有時想想,所謂創業、寫作、讀書、投資、生活乃至養娃,其底層原理可能具有相通的哲學本質,慢就是快,勝在長期主義。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❼ 不要被所謂的百倍幣困在了當下
2017年剛入幣圈時,聽到很多人說的是這個是2倍幣,那個是3倍幣,2018年伊始,圈裡很多討論就變成了百倍幣——##幣是百倍幣,怎樣發現百倍幣......
幣圈一夜暴富的神話處處都是,老貓也說在幣圈200%才叫暴漲,這樣看來,在幣圈,百倍幣的叫法當屬情理之中。但是炒幣的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期望值過高,收益率遠遠沒有達到,即便盈利,自己也不會覺得有成就感。
一、
我們先來看一下我所持有的三種熱門幣在過去7個月中的漲幅:
1、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加密貨幣,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纂改、公開記賬等特點。
說一說比特幣近7個月的漲幅體驗。
我是去年8月份入手的比特幣,當時價錢3萬多,監管時跌倒1萬多,17年大漲時沖高到10萬人民幣。如果可以在監管時1萬抄底,在最高10萬賣出,最高漲幅是10倍。
2、以太坊:
以太坊打造的是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的公共區塊鏈平台。
依舊按照上述比特幣的理想購入演算法,7個月中以太坊的漲幅有5倍。
3、EOS:
EOS是目前很被看好的號稱區塊鏈3.0技術
依舊按照上述的理想購入演算法,去年3塊多的最低點入手,在大漲時場外135的高價賣出,漲幅36倍。
因為撐過了9.4幣災,整體漲幅可謂相當客觀,但是仍然沒有稱得上100倍的漲幅,百倍幣的稱呼是騙人的嗎?不是! 百倍幣背後的重要因素是時間,想要實現百倍幣首先要拿得住,還是長時間的拿得住。或者頻繁交易也可以,超短線盯盤,分析,快速頻繁交易。倘若沒有自己的操作原則,更不懂投資的智慧,想要跟風實現百倍幣的增速,根本不可能。即使有一次被好運眷顧,只要沒有智慧,財富依舊會溜走。 比如當初被1萬個比特幣砸到的披薩店老闆,現在江湖上並沒有他的傳說。
二、號稱下一個百倍幣的##幣
1、HMC
這幾天群里對於HMC的討論十分熱鬧,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我都在查HMC的相關資料。發現它並不是最新新發的代幣,去年8月份,就有了它的消息,當時也參加了ICO,但是很快遇上了9.4監管,之後輕松籌還發文更正了和HMC的關系。
看到有評論這樣說,我覺得還是比較客觀的:
其它關於它的優點我就不多說了,因為近段的文章中優勢介紹的還是比較詳細的。
HMS明明是6個月前就開始的項目,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天又開始紅火了,可能與其上交易所有關吧。另外對於開發團隊的問題,6個月前的文章中,開發團隊表述還是比較清晰的,而且夠牛
但是今天我查資料的時候,官網比較低調,只放了兩家投資基金。
其實我覺得HMS項目挺不錯的,但是盤子太大,一些項目的推動和規則的優化時間可能會比較長,HMC可能會實現百倍增速,但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
2、ADA
ADA是Cardano(卡爾達諾)項目的產物,不但是一個加密貨幣,而且准備做成一個受眾特別廣泛的技術平台,打造一種全新的生態環境,分離構建技術層的智能合約,為未來的商業和業務提供技術支援。
值得敬佩的是ADA的指導原則,團隊打造的是一種學術界的嚴謹技術,並且在其官網上貼出了已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前,區塊鏈的很多項目都是找大V站台,ADA居然找的是學術界,很有一種清流的味道。
我自己是在研究了它的白皮書之後,配置了ADA,但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3、NEO
NEO(原稱小蟻)是一個非盈利的社區化的區塊鏈項目,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身份進行資產數字化,利用智能合約對數字資產進行自動化管理,實現「智能經濟」的一種分布式網路。
這幾天幣圈跌比漲厲害的環境中,它的漲勢還不錯,據說跟NEO預計於3月1日的本體空投有關。比例為:每1個NEO將會得到0.2個ONT(其中50%可自由交易,另50%自動鎖倉)。
2018是區塊鏈的競爭會更加白熱化,那些沒有技術,只想掛靠區塊鏈的熱度吸金的項目存活會越來越難。以上提到的代幣,優點很誘人,但每項技術在實施過程中的難度也會非常大,如果准備選擇,請務必親力親為的翻看一下它的官網。
三、在金礦旁邊賣水
我們都知道每次發現金礦的時候,人們都會一窩蜂的奔向金礦,但是往往是在金礦旁邊賣水買工具的人們財富的積累比較穩定。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幣圈這個大金礦每個人都想涌進來分得一杯羹,但是有沒有注意現在輸出區塊鏈的知識也是真金白銀啊?!前幾天看到蘇磊發的一篇約稿,成功約稿一篇的稿費3000-5000,實實在在的人民幣!這何嘗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不管在什麼時候,踏踏實實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現在做的就是在解讀coinmarketcap排名前100名的代幣的白皮書。雖然進步很緩慢,但是把每個項目的相關信息通讀一下,還是很能掃除自我認知的盲點。而且通過寫作,思維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對我而言,打磨寫作技巧才是剛需!
幣嘛,就躺在錢包里,等哪天忽然想起來看的時候,說不定百倍幣就誕生了!
❽ 比特幣堆積如山等待最後的一把火
觀察這幾天的幣圈輿情,基本上有所回暖,但還是很謹慎的態度,對於這幾天的行情,多半幣民也是以一種熊市反彈的態度來對待,反映在數據上,就是小額比特幣持幣者繼續拋售減倉,導致比特幣的籌碼集中度進一步集中。對於相關的數據,其實多數人也不怎麼關心,有不相信的,更多的是多數人 不管有什麼樣的理念和表面認知,在真實操作上還是以自己的「感覺」為主 ,哪怕感覺其實多數時候都是錯誤的,但性格上改不了。
藍調自己對於近期行情的預判最近一直是比較明晰的,就是調整可能持續到7月底甚至8月初,但牛市沒有結束, 必然還有上漲的大波段,按照藍調自己的預計是上漲C浪 。當然,如果你覺得牛市已經結束了,但 從熊市觀點也可以期盼必然會有的大反彈B浪 。這個時點越來越近,尤其從宏觀面觀察,完全可以說 乾柴已經堆積如山,就等最後的一把火 。
宏觀面上總結,大致是4個觀點: 美國經濟復甦乏力但通膨不會削弱、美元反彈到頂、美元現金進一步泛濫、美股高位震盪吸金能力下降 。
首先看美國經濟的復甦,經過從4月到6月的經濟數據觀察, 4月的數據一塌糊塗,5月的數據改善有限,6月已經披露的數據也很疲弱 ,例如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PMI就大幅度不及預期,先比預期的63.5,實際只有60.1,而6月ISM非製造業就業指數則下降到了49.3。概言之,生產復甦遠不及預期。為什麼呢?說白了,就是 有經濟復甦,但沒有經濟增長,所以復甦的時效性短 。新冠的壓制大致過去後,美國的消費大致開始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但進一步發展呢?顯然沒有市場空間啊。疫情下全球化基本還是被大幅度隔絕的,歐洲和發展中國家多數仍被疫情困擾,又被美元的騷操作搞得國內經濟幾乎都很爛,沒有消費力。其它中俄等國家都要脫鉤了,又是主動技術封鎖,美國賣什麼東西給中俄呢?除了日益被嫌棄的美元,沒東西好賣啊。 兵荒馬亂的歲月,除了 社會 必需品,其它消費都會下降的 。所以,美國經濟回復到了正常後,增長的動力在哪呢?靠基建嗎?還在兩黨無休止的討論中呢。
資本應該是看到了美國這個最重要的經濟趨勢。所以美聯儲有高層說:「 投資者爭先恐後地尋找存放現金的去處 。」目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下跌到1.35%,原因就是大家都把現金暫時買入國債存放,買家多了賣家美聯儲給出的收益率自然就下降了。當然,現在有人認為, 由於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因此通膨也不會像原來預計的那麼猛 。但藍調認為通膨之虎不會就此而去,原因很簡單,美國 社會 必需品是由中國等國輸入的,而 美元貶值、各國法幣泛濫之下, 社會 必需品的連續上漲是定局 ,美國復甦乏力消費減少一點不會改變這種情況。
第二個觀點,美元反彈到頂。看一下近期的美元指數走勢圖。單從技術面看也很明顯,美元指數從89.7反彈到92+後,開始滯漲,MACD與之形成反向趨勢,很像要形成頂背離格局。宏觀面看就更明顯,原來美元上漲無非是加息和回籠美元的預期,現在看,經濟復甦乏力之下還加息?加個鬼!再加息經濟不崩了?如果以後受不了通貨膨脹被迫加息,那也是至少1年時間2022下半年以後的事情,與幣圈此輪牛市有毛的關系。至於 美聯儲逆回購回籠美元,是臨時性的,是對暫時無法消化的美元現金的一種對沖措施 ,美聯儲至今都沒敢取消每月12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呢。所以藍調以為, 美元基本見頂,接下來很可能重新進入貶值周期 。
第三個觀點,美元現金進一步泛濫。這個很明顯,實體經濟顯然不值得大幅投入來對賭經濟復甦帶來的收益。現在的趨勢是很多投資者開始下注賭的是美國經濟復甦不利,是反向的。資金投不進實體經濟,就在金融圈子裡晃盪,前文所敘 美聯儲被迫的逆回購,以及美債收益率的下降,都是這種現金溢出的最明顯證據 。現在的美國,資金多到了到處都是堰塞湖的地步。
第四個觀點,美股高位震盪吸金能力下降。由於美元現金泛濫,各種股票,尤其 科技 股,價位一直在高位,例如納斯達克市場剛創下了 歷史 新高。可是美股再繼續上行也乏力啊?沒有理由嘛,經濟復甦乏力,下半年乃至下一季度的業績肯定沒有上半年這么靚麗嘛,如果不是缺乏投資去處,很多股民乃至機構早就拋售美股了。美股市場30萬億美元,美債市場40萬億美元, 合計70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3.5倍)兩個市場現在可謂都塞滿了資金,被資金之水托得高高的 。
無論如何,宏觀的趨勢正在明晰,而方向是非常有利於幣圈的行情發展的。在最近行情開始趨穩後,星星之火已經在幣圈的各處點點閃耀,而真正最後的一把火,也為期不遠了。
以上為 【幣圈二三事】 搬運的內容,祝大家投資順利!與趨勢作伴,和時間同行!
❾ 鎖倉躺賺我覺得各位都搞錯了重點
這篇文章的前提基於我的經驗,所以歡迎不一樣的看法。
正式開始之前,先講一個故事。
公信寶是2017年國產明星山寨幣,第一波IC0牛市的代表之一,眾籌是1塊左右的成本,在雲幣開盤30倍。
2017年底,公信寶推出忠誠計劃,說人話就是鎖倉賺幣,根據鎖倉不同時間,賺利息。
到2018年1月忠誠計劃結束時,公信寶一枚70元,當時的口號是「一公五百」,與eos三狼打完保底500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鎖倉之後,任何人在鎖倉期限之前都無法解鎖。
1月入熊之後,公信寶從70塊,跌到了3塊錢,參加「忠誠計劃」的想割肉都沒法割。
我就是其中一員,選擇了24個月。
最近以atom,xtz為代表的staking Economy又火了起來,看起來很牛逼,對於幣民來說,實際就是抵押賺幣,以幣賺幣,躺賺。
作為一名韭菜,關注POS收益率這是本末倒置。
劃重點,關注POS收益率這是本末倒置。
先問各位一個問題:你來幣圈是賺這8%,20%甚至200%的收益的嗎?
不,你是來暴富的。什麼抵押,什麼烘培,這個節點,那個驗證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暴漲。
暴漲,區塊鏈革命!區塊鏈牛逼!
暴跌,CX!
這就對了。
既然收益率是末,那什麼是本?
本包括的內容有些多:
先看第一點,最重要,也很好理解。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把再牛逼的POS幣,你放到2018年1月份,他也得跌,收益率算上年化100%,一年的收益,一天就給你跌沒。
第二點,市值一定要大,越大越好。市值小的代幣,可能幾百萬都能坐莊,波動都是一兩倍的動,關注百分之幾十的收益有啥意思呢?
第三點,團隊,也就是這個項目質量咋樣。為什麼排最後,因為最不重要啊,質量好的牛市漲不過空氣幣,熊市都跌90%,根本沒有優勢,承擔著差不多的風險,卻賺著不一樣的收益。但是也有用,一般空氣幣會歸零,有價值的可能還會掙扎一下。
再舉個例子把,最近最火的POS幣是哪個,應該是cosmos把,代幣叫做ATOM,團隊牛逼,共識牛逼,一上線市值就排前20。
年化收益率10%,看起來還不錯,1000個幣,一年後就變1100個了。
但是,上線以來,最高價35,最低價25,也就是你35塊錢買入的,鎖上3年才與25買入的成本一樣,更重要的是25也不一定是低價,還可能更低。
再舉個例子,就拿幣乎的key說。
去年3分及以上價格買入KEY的,和年底1分買入KEY的,收益能一樣嗎?收益和成本比起來,九牛一毛。所以去年年底有一個段子,「辛辛苦苦更文半年,發現自己的收益是負的」。
可別最後像我的公信寶忠誠計劃,鎖倉躺賺了兩年,利息和本錢都在,就是加起來還是虧了90%
我挖過一段時間礦,說說我對回本周期的看法。
對於礦機來說,回本周期是非常非常難計算和預測的,脫離大環境的計算回本周期都是在自己騙自己,具體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最後關於挖礦的思考絕對值得一看 《一名小小礦工的挖礦史(下)(完結)》
POS在「躺賺」收益上和POW非常類似,入場時機和成本決定一切,錯的時間選了正確的項目也沒用,收益率最多隻能當作錦上添花,幣本位的高收益率意味著巨大的拋壓。
牛市,不管有沒有價值都會起飛的,熊市有沒有價值都會跌趴下。
所以,躺賺的精髓在於入場時機。
那麼,時機怎麼把握?
這個問題好,我要是知道,肯定滿倉加杠桿梭哈去了。
所以這也是考驗投資者眼光、經驗和認知的時候,你如果認為未來會是牛市,那麼隨便買來抵押躺賺,既能賺幣,幣還能上漲,如果認為牛市還沒來,那就繼續等,投資是認知的變現,現在能看到多遠的未來,是否正確,就決定了賺多少錢。
好在已經熊了一年,現在閉著眼睛買也不會比2018年1月差,而且最近比特幣又漲這么瘋。如果,我是說如果,真的是如果,如果熊市真的已經結束,現在是入手礦機和以幣賺幣吃利息的不錯時機,好像說了句廢話。
最後,還是再提醒一下,年化10%的收益率,意味著只要買入成本跌10%,相當於一年白躺,山寨幣波動個10%,跟喝口水差不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