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倉怎麼玩幣圈
㈠ 鎖倉機制:鎖住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人生於天地間,一生都在奔跑、一生都在追逐,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慾望的海洋,然後就忘記了初衷,在自無邊際的慾海中掙扎,一面怨天尤人,一面極力想要佔有更多的慾望。
人,終其一生,都難以逾越人性的枷鎖。
1. 非理性的雙曲貼現
行為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雙曲貼現,說的是人們在對未來的收益評估其價值時,傾向於對較近的時期採用更低的折現率,對較遠的時期採用更高的折現率。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在時間的跨度上可以獲得一筆金額不同的錢,選擇明天拿60元,或者是一年後拿100元,實驗證明: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明天拿60元。
因為一個行為決定離現在越近,我們施以的情感利息就越多,當前立即得到的價值就越容易被高估,同樣,如果失去,也會帶來更多的懊悔。
雙曲貼現又稱為非理性的貼現,是人類的祖先在優勝劣汰的進化途中深植入基因的一種習性,是動物性的殘留,寧願選擇較小的眼前利益也不願選擇日後更多的利益。
了解這一點,對於我們內心時不時產生的那些及時行樂、滿足即時利益的傾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夠遠視,不願為了明天的獎勵,放棄今天的所得;寧願享受今天的舒適,也不願去正視明天懲罰。
人性難違,但我們依然需要正視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一些必要的情境中,採取適當的方式進行因勢利導。
因為,很多時候,你去強行糾正某個行為,遠不如就順著這個行為的方向,設立一個新的目標。
其實,如果你在生活中稍稍留意一下,就會發現,一些很高明的游戲規則,就是很巧妙的反向運用了人性中的種種不足,順勢而為的引導大家樂意去接受和遵守。
同樣,一些技術創新,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得到廣泛的實踐和應用,其中蘊含深諳人性的部分也是必不可少。
下面我們就從具體的技術和真實的場景中去窺探一下規則制定者們「順人性者得天下」的高明之處。
2. 區塊鏈中的鎖倉機制
區塊鏈技術是近兩年來深受追捧的技術新貴,被運用於很多場景,解決傳統領域難以解決的痛點。
鎖倉原本是期貨等交易中的投資用語,隨著區塊鏈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到各種場景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鎖倉作為優化系統效能的手段被發掘出來。
區塊鏈項目中的鎖倉機制,本質上是一種流通性限制手段。就是指項目參與者將自己持有的token進行一定期限的鎖定,鎖定的token不允許在市場上流通交易,到期才能解鎖買賣。
鎖倉的價值有如下幾點:
1.項目團隊鎖倉,對外可以增強項目的信任度,對內可以更好的自我激勵,為了預期的前景不斷的努力。
2.用戶鎖倉,通常都會被承諾給予一定的利息或獎勵。
3.通過鎖倉,可以減少市場上流通的token數量,在總價值一定的前提下,流通數量的減少也就意味著交易市場中token的計價增值,這會提升整個生態的價值,有利於生態進入良性循環。
本質上而言,鎖倉就是通過展望美好的預期,來激發出參與者當下的動力,努力克服眼前的困難,共同致力於實現美好願景,收獲期望中的回報。
當然,利益與風險並存,享有更多的利益也意味著同時需要承載更多的責任和約束。
因為一旦進入鎖倉期間,也就意味著token持有者讓渡了該段時間內的token擁有權和使用權,這就相當於把個人的利益和生態利益捆綁在了一起。
這種榮辱與共的使命感會迫使鎖倉者著眼於長遠利益,不論是項目團隊或是投資者,都需要更加謹慎的進行甄別,選擇具備長遠發展前景的價值項目,而不是短期撈錢的空氣項目。
同時,這也意味著增加了鎖倉持有者的作惡成本。因為一些持倉大戶會在生態中占據一定的影響力和權重,一旦聯合作惡,會對整個生態的良性循環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而通過鎖倉,成為利益共同體,生態的安危就會直接關乎著自身的利益,在利己性的推動下,用戶會更盡職的維護生態的良性運轉,因為一旦項目崩盤也會極大損害自己的利益。
就本質上而言,鎖倉機制就是運用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巧妙的延展了人性中的雙曲貼現(非理性貼現)的弱點並施以對策,致力於實現長遠目標和多方共贏的美好預期。
下面我們進一步深入到Endorsit的生態場景中去近距離解析一下鎖倉機制為生態健康成長帶來的助力。
3. 贊我Endorsit 全內容生態
先一起來快速了解一下贊我項目。
贊我Endorsit 是基於區塊鏈架構的全內容生態,運用純市場共識機制,通過一系列的顛覆性的區塊鏈創新式協議,解決傳統內容領域中的諸多痛點,保證好內容得以脫穎而出,幫助所有用戶的注意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保護內容創作者獲取公平合理的回報。
我們應該都能理解,任何的項目應用,表面看是技術,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人性。技術創新實現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開發出的產品和服務要滿足人性需求
因此,一項技術如果想獲得廣泛的應用,其著力點一定不是去糾正人性中的不足,而恰恰是順應人性的延伸。
區塊鏈技術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受到各項目方的推崇和廣泛實踐,就在於它天然具備與人性相吻合的特質:利己性,然後,通過利己,實現利他以及項目生態的繁榮,也就是多方共贏的局面。
在一個理想的區塊鏈項目生態中,token可以將生態中所有參與者的利益串聯起來、並極大的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每一位用戶都在致力於賺取更多的token從而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時也在客觀上實現了利他,共建生態的良性循環。
但在現實場景中,由於現階段技術發展的局限性,效率、公平、安全無法兼顧,再加上人性的復雜多變,實際效果往往難以盡如人意。
說到底,還是因為人性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貪婪和妄為,才需要設置相應的制度規則以實現更好的約束和引導。
而生態的規則制定者能否根據具體場景的特點,制定出適合的規則對人性進行巧妙的制約,則關乎著生態的發展全局。
好的規則設計,一定是遵循人性,通過規則內的利益博弈達成某種平衡,並落腳在行為規范上。
在贊我生態中,根據應用場景的自身特點,自主設計開發出了POE權重證明機制,該機制重點來解決評定贊我社區內容輸出者內容質量高低的問題。優質的內容會在POE共識機制下凸顯出來,作者也會得到更公平的回報和生態權重。
具體來說,生態中的每一個用戶根據各自對生態的不同貢獻值,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影響力權重系數。影響力權重系數代表了用戶在Endorsit生態中的地位,影響到用戶在作出投票行為時的權重佔比,也影響到用戶作為創作者或投票者時能收到的獎勵比例。
而在用戶的個人影響力權重系數的構成中,用戶的鎖倉權重占據了50%的半壁江山,因為鎖倉權重是直接用真金白銀的方式表示了對項目前景和社區發展的認可與追隨。
具體看一下白皮書中關於鎖倉條款的闡述:
「在贊我生態中,每位用戶都可以對手中的EDS(生態token)執行鎖倉操作,一旦手中的EDS 被鎖倉,則進入了獎勵計算周期,有資格按比例分配到每年增發的部分的獎勵,而鎖倉後一旦需要解鎖,則需等待13周解鎖完成,每周按比例得到之前鎖倉的EDS。」
具體到細節處看利益:
首先是:「EDS的初始總量為1000億個,在銷毀對應EDC最高市值比例的EDS數量之後每年會增加20%,這20%中有50%獎勵給EDS的鎖倉用戶。」
這就是說,在鎖定的獎勵周期內,鎖倉的用戶可以分享生態成長增值帶來的紅利。
生態成長紅利,就是指:隨著項目的不斷發展,原本沒有的價值會被創造出來,這部分價值也需要通過token來體系,因此,會需要適度的通脹,也就是固定比例的增發,而每年增發數額中的一半都是用來獎勵給了鎖倉的用戶。
其次:「作為Endorsit的忠實粉絲,鎖倉的EDS數量在所有用戶中的佔比越高,你能夠獲得的鎖倉權重系數越大。」
用戶的鎖倉權重系數越高,也就意味著他在生態中的影響力越大。也就是說,當他作為創作者時,他將獲取的收益會隨著鎖倉權重的提高而增大;當他作為投票者時,他的篩選品味對天平勝利值的影響也會增大。
利益的背後是約束 :
關於鎖倉權重的計算方法:「鎖倉權重=用戶當前鎖倉的eds數量 + 用戶連續鎖倉的最小日eds * 連續鎖倉的天數 / 365」
從中可以看出,鎖倉權重不僅僅取決於鎖倉eds的數量,還要取決於鎖倉的天數,而且還是連續的天數。
我個人解析,覺得這樣的規定可以避免某些用戶的投機取巧,因為鎖倉用戶相對而言會比生態中的其他用戶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和權重,如果作惡,負面影響也會更大。
通過這樣的門檻限制,可以篩選出一批真實認同項目前景的用戶,運用自身的影響力為生態做貢獻、更好的維護生態的穩健發展。
然後是關於解鎖:「分批進行,需等待13周解鎖完成,每周按比例得到之前鎖倉的EDS。」
在我的理解中,這樣的規定應該可以緩沖鎖倉大戶在調動大數額的eds時對幣價的影響。
因為在幣圈,交易所是24*365全天候無休眠運轉,這就導致幣圈的牛熊周期會比傳統投資市場短很多,也就意味著幣價的波動起伏更為劇烈,承受力也更為脆弱,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令幣價產生很大的波動。
所謂細微之處見真章,對細節的設定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種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對生態發展帶來的隱患。
總而言之,就是通過約束,將鎖倉用戶的利益和生態的整體利益更緊密的捆綁在一起,盡可能的降低鎖倉用戶的作惡動機,因為一旦作惡,將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有沒有嘗試著換一個角度再來看約束,會發現,約束又恰恰成了另一個幫助用戶獲取穩健收益的助推。
在交易市場中,短線交易基本上就是屬於零和博弈,比如在牛市,雖然大家的賬面金額都在上浮,但那隻是因為大家都在追漲助推價格的升高,一旦出現拋售,價格就會迅速跌落,賬面虛浮的賬面金額也會迅速縮水。
因此,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能否真正賺錢就取決於變現時間,能否在適當的時間選擇落袋為安,但因為人心的貪婪和恐懼,是很難把握好其中的「度」,所以,那些喜歡追漲殺跌、反復交易的散戶通常最後都是虧的。
但如果是長期持有,一個好的投資標的會隨著社會發展不斷實現成長增值,而增值的部分就會是投資者穩穩地收益來源,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吧。
價值投資的原理簡單明了,只是,很多時候會因為患得患失的心理很難真正的長期持有,那麼,這個時候鎖倉的約束恰好就是在幫助用戶長期持有。
當然,長期持有的前提,一定是具備慧眼甄選出一個有發展潛質的投資標的。
而贊我項目,在我看來,無疑是是眾多的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一匹黑馬,未來有潛質馳騁出一片廣袤無垠的大草原。
武斷嗎?具體的分析,會在下一篇中詳細闡述。
㈡ 說說你們在幣圈的交易策略
在幣圈,我走過了七年,經歷了大起大落,大牛大熊,深感投資市場的復雜與多變。許多人夢想通過炒幣改變生活,然而,我卻發現,我可以改變炒幣的方式,從而在投資市場中尋得一片新天地。
如果你正為投資失利而煩惱,為頻繁的交易失誤而傷心,為未能抓住最佳時機而心痛,那麼你並不孤單。市場上的確不乏那些看似輕松賺錢的案例,但對新手而言,往往卻充滿了陷阱。我與你不同之處,在於我多年的實戰經驗和持續的學習過程,但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套有效的策略,幫助那些在投資市場中遭遇挫折的人扭轉命運。
在炒幣市場,倉位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不當的倉位管理可能會使你陷入虧損的深淵,而合理的控制則能讓你在市場中游刃有餘,進退自如。記住,倉位管理是一把雙刃劍,得當則助你成功,失策則可能導致巨虧。
我推薦一種倉位管理方法——「金字塔建倉法」。這是一種源自期貨市場的策略,適用於多種交易場景。在初次入場時,使用總資金的20%或更少進行投資,一旦確認市場方向,你可以逐步增加倉位,但每次增加的比例應逐漸減少,一般為剩餘資金的10%。這種方法能夠幫助你在控制風險的同時,逐步擴大投資規模,實現盈利。
面對不同的資金量,採取合適的操作方法至關重要。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靈活運用倉位管理技巧,確保每一次交易都能在風險與收益之間找到平衡。
下面,我將分享一種進階的金字塔建倉法,幫助你應對不同的市場情況。
(1)初次入場時,使用總資金的20%或更少。如果市場趨勢一致,你可以在確定趨勢後逐步加倉,但每次加倉的比例應減少,一般為剩餘資金的10%。這種方法適用於行情穩定,趨勢明確的情況。
(2)初次入場時,使用20%的倉位。如果市場趨勢相反,不要急於止損,而是要判斷支撐位。如果支撐位較遠,可以在支撐位附近補倉,但補倉的倉位應為剩餘資金的30%,並僅允許一次反向操作。補倉比例的增加有助於分攤成本,減少損失,甚至在行情回轉時實現盈利。
(3)初次入場時,使用20%的倉位。如果市場趨勢相反且波動迅速,你可能無法及時止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與初次建倉相同的倉位進行反向操作,形成對沖,以降低風險。當市場出現震盪時,抓住機會在對沖區間內進行操作,逐步抵消虧損,最終實現小賺或保本,必要時,小虧亦可離場。
在進行交易時,請遵循以下倉位禁忌,以避免潛在風險:
1. 賬戶負荷過重。建倉超過總資金的30%將增加風險,可能導致巨大虧損。
2. 不設置止損。每一筆交易都應設定止損點,以控制風險。止損與盈利的比例至少應為1:1.5。
3. 面對失敗賭氣。虧損後不應孤注一擲,而應盡快轉移視線,開始下一筆交易。即使是最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無法保證每一筆交易都能盈利,因此,當某些交易虧損時,應迅速忘記,專注於下一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