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冷錢包
① 反烏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其中兩部《1984》及《美麗新世界》分別那個譯本好附帶加上《動物庄園》吧。
1984你提到的兩個譯本我都讀過了,感覺差不多。很有意思的是,劉的譯本比董的多了四萬字。(結合一下董本翻譯的年代和劉紹明是台灣學者這兩點YY一下)。
找了個節選對比:
劉紹銘的翻譯:四月中明朗清冷的一天。鍾樓報時十三響。風勢猛烈,溫斯頓·史密斯低著頭,下巴貼到胸前,不想冷風撲面。他以最快的速度閃進勝利大樓的玻璃門,可是狂風捲起的塵沙還是跟著他進來了。
一進門廳就聞到煮捲心菜和霉舊地席的氣味。門廳一邊盡頭的牆上貼上一張大得本來不應在室內張貼的彩色圖片。圖片上是一張超過一米長的漢子的臉,看來四十五歲模樣,留著濃濃的小鬍子,輪廓還算粗獷中帶細。溫斯頓拾級走上樓梯。即使在最順利的日子,這電梯也少見運作正常,何況現在白天里連電源都關掉。「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節省。溫斯頓住八樓,雖然才三十九歲,但右足踝生了靜脈曲張,只好慢慢地走,中途還停下來休息好幾次。每上一層樓,就看到懸在電梯對面那張大彩照凝視著你。這彩照設計特別,無論你走哪一個方向,那雙眼睛總跟著你。圖片下面有一個說明:老大哥在看管著你。
溫斯頓一踏入自己的房間,就聽到一個運腔圓潤的聲音,正在一板一眼地念著大概是與生鐵生產有關的數字。
董樂山的翻譯: 四月間,天氣寒冷晴朗,鍾敲了十三下 溫斯頓•史密斯為了要躲寒風,緊縮著脖子,很快地溜進了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不過動作不夠迅速,沒有能夠防止一陣沙土跟著他刮進了門。
門廳里有一股熬白菜和舊地席的氣味。門廳的一頭,有一張彩色的招貼畫釘在牆上,在室內懸掛略為嫌大了一些。畫的是一張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寬:這是一個大約四十五歲的男人的臉,留著濃密的黑鬍子,面部線條粗獷英俊。溫斯頓朝樓梯走去。用不著試電梯。即使最順利的時候,電梯也是很少開的,現在又是白天停電。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溫斯頓的住所在七層樓上,他三十九歲,右腳脖子上患靜脈曲張,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幾次。每上一層樓,正對著電梯門的牆上就有那幅畫著很大臉龐的招貼畫凝視著。這是屬於這樣的一類畫,你不論走到哪裡,畫中的眼光總是跟著你。下面的文字說明是:老大哥在看著你。
劉紹銘:「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節省。
董樂山: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
-------------我以為仇恨周是個人的綽號呢。。。。聯繫上下文應該不會誤讀吧?如果不會就是劉翻譯的好,如果會,那就有問題。 --書我沒買。
劉紹銘:一進門廳就聞到煮捲心菜和霉舊地席的氣味。
董樂山:門廳里有一股熬白菜和舊地席的氣味。
劉紹銘:「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節省。
董樂山: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
劉紹銘:圖片下面有一個說明:老大哥在看管著你。
董樂山:下面的文字說明是:老大哥在看著你。
另外還有三聯出版的孫仲旭譯的,沒讀過,據說中規中矩,忠於原著。但是帶英文原版。
劉版和1Q84都是新經典公司策劃的,封面裝幀甚至模仿了1Q84個人很不喜歡這點。董版不止一種,常見的是譯文名著文庫的。比較簡約,裝幀(不考慮模仿1Q84的話)紙張字體大小都不及劉版,但便宜不少。
動物庄園一本比較多感覺大同小異,榮本(和1984董本一系列)辭藻很華麗,隗靜秋 譯本比較朴實,三聯有中英文版(和1984孫譯是一個系列的)這兩個版本裝幀紙質都不能說上乘,但都說得過去。另外還有一個傅惟慈譯本不得不提,十月文藝出了一版,各方面都堪稱上乘,譯文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美麗新世界》沒讀過,網路+豆瓣了一下。
整理如下:1.重慶出版社王波譯在省圖看了這本書,翻譯尚可,就是封面弄的有些惡俗。王蒙的序簡直就是和諧產物,很讓人惡心。第一遍看感覺翻譯不好,第二遍看的時候就覺得還不錯。
2.灕江版 顧惟賜譯,印刷質量很差,錯誤百出,普遍反映像盜版,別考慮了。
3.花城版李黎譯,譯者是台灣的一位女學生(大約翻譯時候還在校讀博士什麼的)譯得非常不錯
4孫法理譯的華麗的新世界。翻譯很棒。
孫譯摘錄:看來烏托邦要比我們過去所想像的更容易實現。事實上我們發現自己面對著一個更痛苦的問題:怎樣去避免它的終於實現?.......(尼古拉斯·貝加耶夫)
人來被給予的自由意志不過是讓他們在混沌和瘋狂之間進行選擇。
清醒——這個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就在一個由某些從「美妙新世界」流放出來和逃亡出來的人組成的社會里,地點在保留地附近。在這個社會里經濟是亨利·喬治式的分散經濟,政治是克魯泡特金的合作式政治,科學和技術像安息日一樣是為人而設置的,而不是讓人去適應它,受它奴役的(就像我們現在一樣,而在「美妙新世界」里尤其嚴重),在那個社會里宗教是對於人類終極問題的自覺的,理性的追求,是對於遍及宇宙萬物的「道」,「理體」,高超的「神性」或是「梵天」的統攝全局的知識的追求。生活的壓倒的哲學應該是一種高級的功利主義,其中最大快樂原則須從屬於終極目的原則——在生活的每一次偶發事件面前需要提出而且回答的問題是:「這種思想或行為對於我,或盡可能多的人,追求人類的終極的目標能做出什麼貢獻?產生什麼干擾?」
研究物質的科學在某些方面的應用破壞生命,或者讓生命難以忍受地復雜和痛楚起來。
這場真正革命性的革命不應該在外部世界進行,而應該在人類靈魂和肉體上進行。
我們可能期望一個不算真正和平,但毀滅性受到限制的有限戰爭年代。
在原子能得到控制之前,全世界的政府都極有可能多少出現整體集權主義化的情況。
一個真正有效率的集權主義國家應該是大權在握的政治大亨和他們的經理大軍控制著整個奴隸人口;而對奴隸不用威脅,因為奴隸喜歡奴役。培養他們喜歡奴役是現在的集權國家分配給宣傳部門,報紙編輯和教師們的任務。
未來最重要的曼哈頓計劃應是由政府支持的一個大規模調查,政治家和參加調查的科學家把它叫做「幸福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讓人們熱愛奴役的問題。而要人們熱愛奴役沒有經濟保證是不行的。
除非對人類個體的心靈和肉體進行深入的革命,熱愛奴役是辦不到的。
隨著政治和經濟自由的減少,卻出現了性自由的增加作為彌補的傾向。而獨裁者是會努力鼓勵那種自由的。至於在毒品,電影和收音機的影響之下做白日夢的自由,那時只會幫助他的臣民甘於奴役的命運的。
實際上,除非我們選擇非集權化的道路,不把人當手段去追求實用科學,而是把實用科學當手段來產生一個自由人的種族,……
「科學是危險的,我們得給它小心翼翼地套上籠頭,栓上鏈子。」
「只要是群眾掌握了政權,重要的就會是幸福而不會是真與美。」
「上帝跟機器,科學醫葯和普遍的幸福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必須取消了自我否定才會有工業文明。」
「文明絕對不需要什麼高貴和英雄主義。這類東西都是沒有政治效率的病症。」
「沒有眼淚的基督教,唆麻就是這種東西。」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詩,需要真正的危險,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惡。
實際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難的權利。」
② 我的烏托邦 作文
淚是熱的
心是冰的過分的誤解以讓我傷痕累累
不想流淚
可是
控制不了自己
冰冷的鎖鏈
讓我不能動彈
血液
淚水
融在一起
我怨恨著天
怨恨著別人
怨恨著我自己
雪花
依然在飄
我
不再怨恨別人
因為
我知道
詛咒
沒有用
只是想一個人安靜走過
③ 烏托邦。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烏托邦。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墜樓
》》壹
【人的一生是由無數的光影錯亂而組成的,一切的一切都必須在雜亂中尋找一片整齊的世界,讓一切蕪雜成為莫須有的虛渺。】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明,也有那被塵封的陰影的記憶,兩種相反的意念操控著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不同的人生。】
而在這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里的巨大的蔚藍星球上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裡,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孩靜靜地端坐著,只是,她正坐在整整四十四層、一百五十餘米高度的大廈頂層的欄桿上,靜靜地翻看一本書。
淡然地合上書本,蔚藍色的長發在空中飛揚,黑色的眸子里顯示出一種淡然和落寞,彷彿是在低吟一首悲歌。
「你別這樣,現在你還是一個花季少女,你的人生還有很長很長的路程沒有走!你沒有理由這樣做!」一個警察試圖勸說這個隨時可能摔下的少女。
「理由是人創造的,而人類天生的本性就是喜歡玩一些看似神秘的小把戲。」女孩冷淡的聲音令人不寒而慄。
「死亡只是某一種終結,但死亡帶來的是生命的墮落和淪陷,……
④ 什麼叫反烏托邦
反烏托邦(Dystopia)(又譯作「反靠烏托邦」、「敵托邦」或 "廢托邦"),又作anti-utopia或cacotopia、kakotopia,根據後兩者的音譯,又可譯作坎坷邦。與烏托邦(無)相對,指充滿丑惡與不幸之地。
這種社會表面上充滿和平,但內在卻充斥著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如階級矛盾、資源緊缺、犯罪、迫害等,刻畫出一個令人絕望的未來。
反烏托邦社會出現在許多小說類型中,經常被用來引起人們對社會,環境的關注,政治,經濟,宗教,心理學,倫理學,科學或技術。一些作者使用該術語來指代現有的社會,其中許多已經或曾經是處於先進崩潰狀態的極權主義國家或社會。
(4)烏托邦冷錢包擴展閱讀:
虛構的反烏托邦通常是城市的,並且經常將他們的角色與所有與自然界的接觸隔離開來,有時他們要求他們的角色避開大自然,因為在雷布拉德伯里的華氏451以及布拉德伯里的短篇小說「行人」中,走路被認為是危險的反社會。
在CS劉易斯的「那種可怕的力量」中,由政府協調的科學是針對自然的控制和消除自然的人類本能。在勇敢的新世界下層階級的目標是害怕自然,但也要去鄉村,消費交通和游戲,以促進經濟活動。
洛伊斯·洛瑞的「給予者」展示了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技術和創造烏托邦的願望導致人類對環境實施氣候控制,以及消除許多未馴化的物種,並提供對人類本能的心理和葯物驅避劑。 。EM福斯特的「機器停止」描繪了一個高度變化的全球環境,迫使人們因大氣污染而生活在地下。
正如Angel Galdon-Rodriguez指出的那樣,這種由外部毒性危害引起的隔離後來被Hugh Howey用於他的Silo系列的反烏托邦系列中。
⑤ 求類似甲鐵城或者反烏托邦類的動漫
雖然不是反烏托邦,但是有這個元素在裡面(下面推薦的動畫的第二季),推薦一個很有深度的,超級冷門的動畫。
科學小飛俠crowds,這個耐心看,不要以為只是簡單的特攝片哦,會讓你吃驚的、
⑥ 急求《再見 烏托邦》的下載地址 及影評
鏈接:https://pan..com/s/1iELhHkfn64eNHi1cMfm6Dw
作品相關簡介:《再見!烏托邦》是由盛志民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09年3月25日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該片講述了懷揣搖滾樂夢想的農村小伙吳珂、魔岩三傑樂隊、錄棚打工的男孩小暢三者之間所發生的故事。
⑦ 去中心化是什麼意思
去中心化的意思是比較分散的一種結構或現象。
⑧ 烏托邦什麼意思
烏托邦
1.Utopia
2.an ideal place or state
《烏托邦》一書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不朽巨著,書的全名原為《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書》。 這部書是1515-1516年他出使歐洲時期,用拉丁文寫成的。書中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那裡一切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勞分配,人人從事生產勞動,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娛樂,那裡沒有酒店、妓院,也沒有墮落和罪惡。烏托邦用於比喻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圖為摩爾《烏托邦》一書中的烏托邦地圖)
什麼是烏托邦
烏托邦是人類對美好社會的憧憬,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西方一位學者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托邦式的愛情也是美好至極的 。
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一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一般而言,烏托邦的作者並不認為這樣的國家可能實現,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繪的形態付諸實現。但是他們並非在做一項僅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烏托邦主義這個詞彙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圖《理想國》(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烏托邦)中所顯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擴大描繪某一概念(正義或自由),以基於這種概念而建構之理想社群的形式,來展現該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質。在某些其他的場合,例如摩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1516),其目標則主要是批判和諷刺:將烏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而藉之譴責後者。只有極少數的烏托邦作者——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顧》(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圖根據其烏托邦中所認真規劃的藍圖來改造社會。就其本質而言,烏托邦的功能乃是啟發性的。
烏托邦的探尋
直到十七世紀之前,烏托邦一般均被置於地理上遙遠的國度;十六與十七世紀歐洲航海探險的發現,使人們大為熟悉這個世界,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設計銷聲匿跡。自彼時起,烏托邦所處的空間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紀開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經常發現的傳說中沉沒於大西洋的大陸文明)、或者地殼底下的深處。然而漸漸地烏托邦就由空間的轉置變成時間的轉置,這一進展最初是由十七世紀的進步觀念所鼓舞,之後則被李爾(Lyell)的新地質學和達爾文(Darwin)的新生物學中鉅幅擴張的時間觀念所鼓舞。,烏托邦不再是較好的空間,而是較好的時間。威爾斯(H.G.Wells)乘著他的時光旅行家航向數十億年後的未來,史德普頓(Olaf Stapledon)在《人之始未》(Last & First Men,1930)中,則用二十億年的時間比例來表示人類朝向全然烏托邦境界的攀升。
從空間到時間的轉置也使烏托邦中產生了一種新的社會學的現實主義。烏托邦此時被置於歷史中,然而無論距離烏托邦的極致之境是何等遙遠,它至少可呈現出:人類或許是無可避免地正朝向它發展的光景。十七世紀科學和技術的聯結加強了這個動向,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陸》(New Atlantis,1627)和康帕內拉(Campanella)的《太陽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現者。隨著十九世紀社會主義(它本身即深具烏托邦色彩)的興起,.烏托邦主義便逐漸變成關於社會主義之實現可能性的辯論。貝拉密以及威爾斯的烏托邦(《現代烏托邦》〔Modern Utopia,1905〕)皆是為正統社會主義辯護的有力著作;但是摩里斯(William Morris)則在《來自烏有之鄉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中提出了另一種吸引人的訟法。這個異種的替代說法乃因「反烏托邦」(dystopia 或 anti utopia)的發明而出現,此乃對所有烏托邦希望的逆轉和猛烈的批評。這個觀念由巴特勒(Samuel Butler)反達爾文主義的《烏有之鄉》(Erewhon,1872)一書所預示,而在1930和1940年代達到了頂點,尤其表現於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和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這兩本書中。在這暗淡的年代理,只有史基納(B.F.Skinner)的《桃源二村》(Walden Two,1948)維護著烏托邦的火炬使之不熄,然而仍有許多人在這個行為工程(behavioural engineering)的,烏托邦中察覺到比最黑暗的反烏托邦更可怕的夢魘。但是烏托邦主義卻在1960年代強而有力地復活,例如像馬孤哲(Herbert Marcuse)的《論解放》(An Essay on Liberation,1969)這樣的著作;而在未來學和生態學的運動中也可見其蓬勃的生氣。
或許烏托邦主義是人類情境所固有的,也許它只內在於那些受古典和基督教傳統影響的文化之中;但是我們大可同意王爾德(Oscar Wilde)的話:一張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是絲毫不值得一顧的。
非常烏托邦三部曲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人類社會「非常烏托邦」三部曲(我不說「反烏托邦」這個名詞,因為書中的不少「非常烏托邦」已經成為了現實,只能承認,反卻不能,或者說很難,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包括《美麗的新世界》、《我們》、《一九八四》三部優秀小說。最早發表的是《我們》,在1920年;《美麗的新世界》發表於1932年;1948年,英國作家奧威爾以未來的1984年為名發表了《一九八四》,但前者的影響明顯沒有後兩個。
這是三部偉大的富有激情的預言小說,政治小說,被世人稱為二十世紀偉大的「『非常烏托邦』三部曲」。對於它們的作者來說,無論是赫胥黎、扎米亞京,還是奧威爾,都把喪失個性視為人類未來的最大悲劇,這種喪失或是由於科學進步或是因為來自權力的暴力。
說起烏托邦,一種解釋就是盡善盡美的理想世界,或完美的最終解決。理想與烏托邦有一根本不同點,這就是理想未必是無法實現的,而烏托邦則肯定無法實現。烏托邦永遠只能存在於人類的意識和文字中。烏托邦必然要有完美的性質,理想卻不必。現代化是許多不發達國家和民族的理想,但它並不等於人間天堂。追求這一理想的人也不一定將它視為問題的最終解決。理想不一定是現實的批判與否定,烏托邦卻總是作為現實的對立面出現。由此可見,理想與烏托邦之間有重要的區別。但它們有一共同的本原,這就是人類希望與夢想的本能。理想是它的一般表現,而烏托邦是它的最高形式。誇父追日,西西弗斯永遠推石上山,則是它永恆的象徵:追求完美,而不是達到完美。1516年,托馬斯.莫爾發表著名的《烏托邦》被稱為烏托邦文學的經典。
而「非常烏托邦」是什麼呢?這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今天可以從赫胥黎、扎米亞京、奧威爾的經典「非常烏托邦」作品中找到關於「非常烏托邦」的很形象很豐富的答案。
當然,著名的「非常烏托邦」作家赫胥黎和奧威爾一再否認,社會主義、甚至前蘇聯,是他們「非常烏托邦」的主要目標。第一,《美麗的新世界》以美國夢的實踐為基礎,矛頭主要指向所謂的科學主義。再者,《一九八四》則以極權主義為目標。由於《一九八四》出版於冷戰時期,自然被許多人看成是冷戰小說。第三,對於扎米亞京的非常烏托邦小說《我們》奧威爾在評論中說:「扎米亞京似乎針對的不是任何特定的國家,而是工業文明所含有的目標。」總之,無論是赫胥黎,奧威爾,還是扎米亞京,他們筆下的「非常烏托邦」行為,實際針對的並不是某一特定的烏托邦,而是現代烏托邦本身。
⑨ 奮斗中的經典台詞
奮斗經典語錄
1、我們倆在一起完全就是一本書,書名叫鋼鐵是怎樣被腐蝕的。
2、人生中的各種事情重要的不是你做的很爽。很順利,重要的是你知道什麼時候「踩剎車」,知道什麼時候調整自己。
3、華爾街上成功的人不是靠計算。是靠兇狠。你要告訴他們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you get out of here。
4、你賺再多的錢在人生當中都只是無數的0,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個1這些0才有價值。
5、你要像成為強者就必須要身體健康。
6、現在的人們生活的目的不是情感。而是本能和慾望。
7、但是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如果單純只滿足膨脹的慾望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失去更多更加重要的東西。
8、我的人生經驗呢?難道你不需要嗎?
9、每個人都只能年輕一次,這是人生最邪惡的地方。
10、跟你在一起就是好日子。——夏琳
11、如果我一輩子窮困,你還會愛我嗎?——陸濤。如果你一輩子努力,即使窮困我也還愛你。——夏琳
12、我只知道我在被你騙得團團轉的時候心裡是最滿足的。——米萊
13、一個人呢一生中他可能做過很多好事他都會忘記,但等他到老的時候他真正記起來的是他做過的壞事。——徐志森
14、壞事就是你怎麼忘也忘不了的事。(經典語錄 www.lz13.cn)——徐志森
15、豬頭說:事業,愛情,友情我都要。
16、每個人都只能年輕一次,這是人生最邪惡的地方。
17、無論什麼時候,當你聽到一件事情對自己太有利了,那你就絕對不要相信。
18、有的時候人會摔一跤,趁這個機會應該回頭看一看,看看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用不著匆匆忙忙往前走,也許你想明白了以後你就會發現,前面的東西根本就不重要,該有的我們都有了。——米萊他爸
19、你喜歡他,他不當回事兒,這就是欺負你。——米萊
20、跟夏琳在一起的時候,你一會兒興高采烈,一會兒垂頭喪氣的完全像個蠢貨。現在夏琳走了,你歸我,等她回來以後,我要讓你變回那個了不起的陸濤,我要把你推到她面前,讓她好好看一看,到底我們倆誰對你好。
21、我連想都不願意想,我一想就失望,我真失望,我太失望了,我一直覺得,我一直在幻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許有一天能最終得到陸濤,哪怕得不到他,我能天天見到他也會很開心,除了他,我沒有愛過任何一個人,也沒有想過去愛什麼人,我離不開,我也捨不得,在我的心裡只有陸濤,就有陸濤,可是你又回來了,我一下子明白了,有些東西即使你再努力也是得不到的。
22、米萊:也沒什麼,我陪我們家上墳,突然想起你了。(陸濤:哎喲你可真會想你又不是給我上墳)
23、那是我以前最幸福的地兒了,直到現在我再也沒有去過肯德基,就美國的我也沒去過,我恨全世界的肯德基。其實我是害怕全世界的肯德基,因為那是我的傷心地兒。
24、我要把你貼得滿世界都是,這是第一貼。早知道就讓他們在大頭貼下面加一行字:兩個分手的人。
25、我這不是怕被夏琳逮著嗎!我跟你開玩笑的,我是急著舊地重遊,看看你這小窩變成什麼樣了?
26、作為你過期的女友,我也就配喝這過期的可樂。毒死我算了。
27、別往我這性感的美腿上看,回頭口水掉我傷口上了,化膿了我跟你沒完啊。
28、以前你總坑富家女。你跟向南,華子一起,用各種玩笑騙我為你們付賬,結果養成了我一個壞習慣,就是願為你們刷卡。你們吃得越多,我就越開心,我在地攤上買的衣服,拿回去讓夏琳隨便改兩下,再讓曉芸往上縫上點兒什麼東西,就跟我爸說是兩千塊一件的,我爸從來都相信我,他覺得我穿什麼都好看。其實,我的衣服才是我們三個女孩中最便宜的,你知道嗎?
29、我已經忘了,我連冰淇淋是什麼味兒我都忘了,我再也沒吃過冰淇淋。
30、我想唱。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就有個心願,就是只為你一個人唱歌。左邊。我就唱左邊。
《奮斗》是由北京鑫寶源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電視劇,趙寶剛執導,佟大為、馬伊琍、文章、李小璐、王珞丹、朱雨辰等主演。
該劇講述80後,尤其是北京80後的青春情感和奮斗歷程的故事,不僅將年輕人的憤世嫉俗、叛逆迷茫、情感混沌融入進去,還描寫了六個剛畢業大學生的情感生活和事業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