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元宇宙
A. 睿思芯科創始人兼CEO譚章熹:RISCEDGE
睿思芯科創始人兼CEO譚章熹
當晶元半導體遇上「元宇宙」,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12月9日下午,在鈦媒體集團聯合大興產促中心、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共同主辦的2021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上,睿思芯科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博士發表了題為《RISC-V專屬架構晶元賦能元宇宙》的主題演講。
譚章熹表示,在晶元行業,大家認為「元宇宙」是未來十年巨大的機會,也是半導體行業未來的巨大增長點。其中在微軟HoloLens這類AR產品上,內置全息處理器(HPU)——跟「元宇宙」非常相關的晶元。與CPU或者是GPU不同,HPU可以增強設備眼部追蹤、手勢追蹤、場景Semmantic Labling和音效體驗等。
不過,過去的HPU晶元存在高發熱、高功耗、損傷電池壽命等現象,使得HoloLens功耗發熱等並沒有令人非常滿意。因此,RISC-V這一開源的第五代精簡指令集架構將有望設計出更好的HPU晶元產品,從而驅動「元宇宙」發展。
國際市場分析機構Semico Research預測,到2025年,全球市場的RISC-V CPU核心數將達到624億顆,2018-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46.2%,而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空間。另一家市場調研機構Tractica則預測,RISC-V的IP和軟體工具市場將在2025年達到10.7億美元,市場前景廣闊。RISC—V也有望成為繼ARM架構和英特爾x86之後,第三個重要處理指令集架構。
通過設計基於RISC-V架構的22nm低功耗晶元,對比基於美國Cadence公司Tensilica HiFi + ARM架構的HPU產品(例如微軟兩代HoloLens中的HPU),在最新DSP演算法中,基於RISC-V的HPU性能可達高達4.7倍的增長,單位面積功耗發熱降低超過40%,電池壽命提升211%。RISC-V的性能和功耗上均有一定優勢。
譚章熹強調,RISC-V架構是「元宇宙」概念下,一個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前瞻性技術,是有望驅動「元宇宙」發展的最強晶元。
感謝鈦媒體的邀請,非常榮幸分享我今天演講主題:RISC-V專屬開源架構晶元賦能元宇宙。
最近,「元宇宙」行業的最大新聞是Facebook改名為「Meta」。實際上,隨著新的人機交互方式的進步,「元宇宙」將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在晶元行業,大家認為,「元宇宙」是未來下一個十年的巨大機會。台積電(TSMC)董事長劉德音最近表示,「未來十年,AR或將取代手機,VR或將取代PC,人們將會逐步感受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結合,而元宇宙硬體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預測,證明著「元宇宙」是未來巨大增長點。
此外,作為行業內的半導體驅動的 科技 巨頭,蘋果公司認為,「元宇宙」目前不光在 游戲 領域,更多相對於AR、智能手錶(Apple Watch),在他們看來,「元宇宙」正在推動後PC時代和手機時代的巨大變革。
說到「元宇宙」,其實已經發展相當一段時間。我列了幾個公司和產品,比如,早期的Google Cardboard,你可以用手機進行VR體驗,這是比較原始VR的配置;再比如,微軟公司推出的HoloLens產品;小公司Valve有自己產品;而Oculus後來被Meta收購,是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另一個大玩家蘋果公司,則有望在明年看到他們的革命性產品。
實際上,微軟於2016年推出首款HoloLens,至今已發展了兩代。開始定位於AR(增強現實技術),後來二代定位為智能眼鏡平台。目前HoloLens主要用於教育、醫療和工業應用領域,提供現實和虛擬世界應用的場景。從技術上來說,HoloLens做的非常不錯,只是價格有點貴。
當「解剖」HoloLens,你會發現裡麵包含光學鏡片和手機處理器。其中,HoloLens兩代搭載不同處理器,核心組件是全息處理器(HPU),可以增強設備眼部追蹤、手勢追蹤、場景Semmantic Labling和音效體驗等。值得注意的是,HoloLens相當於這顆HPU晶元,既不是GPU也不是CPU,而是跟元宇宙非常相關的AR設備專用晶元。
Microsoft HoloLens第一代HPU晶元使用的是基於28nm製程工藝,用了24個Tensilica cores。2019年微軟發布的第二代HoloLens,是高通的XR1平台(也可以說是驍龍845),是目前所有VR、AR設備裡面,算力最強、性能最強的一顆晶元。相比上一代,算力大概有1.7倍的增長,包括內存帶寬、計算性能也有提升,前者是2倍,後者是1.7倍。
具體剖析下來,這顆將近80平方毫米的晶元,一大半面積就是HPU,包括大規模向量浮點處理單元和定點處理單元兩類,一共加起來是基於26個Tensilica處理器的>1TOP的可編程計算能力,以增加擴展指令的方式,提升性能需求。
不過,雖然HPU是目前最好的晶元產品,但從發熱和單位面積功耗方面,並不是令人滿意。 數據顯示,HoloLens在30分鍾內能達到85度,而85度下設備散熱就變得非常困難,最後導致HPU成本和HoloLens成本高昂,整個設備價格賣到3000美元,只能定位於工業領域,限制住了它的發展。
那麼,我們即將進入2022年,能不能用現在新的開源技術做到最好的HPU晶元?
答案是Yes,我們可以用RISC-V做到。
睿思芯科團隊所做的核心,是我們團隊在Berkeley從事研發十多年的指令集架構技術——RISC-V。它是第五代精簡指令集架構。
實際上,現在ARM架構就是精簡指令集。那麼跟ARM相比,RISC-V是完全開源,並且比ARM精簡高效的模塊化設計晶元架構。它可以根據需求進行模塊拼裝和組合,可以在端側和雲側同時啟用。對開源社區生態來說,基於RISC-V架構的晶元是非常安全可靠的處理器。
RISC-V大概發展了十年,從最早定義這一家精簡指令集,十年間經過了晶元定義、軟體測試和MCU級別處理器廣泛應用,以及到現在使用在更多AI和更復雜的處理器當中,來到了爆發臨界點。
如今,大公司紛紛研究或採用RISC-V處理器。例如,今年英特爾宣布和SiFive達成合作;蘋果也在進行基於RISC-V的研發。而RISC-V也從學校里走到了工業界,獲得了大量的行業認可。大家認為,RISC-V相當於ARM和英特爾之後,第三個主要處理器指令集架構。
那麼,睿思芯科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我們也做了大量RISC-V相關產品,核心是對標Tensilica。
我們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實驗對比,通過設計基於RISC-V架構的22nm低功耗晶元,對比美國使用Cadence Tensilica DSP(例如Hifi3z, Hifi5)+ARM架構的HPU產品,在最新DSP演算法中,基於RISC-V的HPU性能可達到4.7倍的增長,單位面積功耗發熱較低,發熱只是Tensilica的59%左右,性能和功耗上均有一定優勢,電池壽命提升211%。
假設我們使用這樣技術,結合更高工藝,可想而知,這對「元宇宙」未來使用的晶元代表著新的技術突破。
我們認為,使用了RISC-V開源架構,相比ARM架構+Tensilica DSP 的處理器,在迭代速度和技術性能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優勢,這對於晶元行業的自主可控知識產權,是非常好的消息。
我想總結一下,RISC-V架構是「元宇宙」概念下的一個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前瞻性技術。
我的分享完了,謝謝大家!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編輯 林志佳)
B. 元宇宙概念大火誕生一批崗位是什麼
列舉如下:
1、VR/AR
被稱為「元宇宙」的入口,人才需求量位居全球第二。根據目前普遍的觀點,元宇宙有六大特徵:沉浸感、社交性、開放性、永續性、豐富的內容生產、完整的經濟系統。而這六個特徵,如果歸結為一點,就是「高度擬真」。
在此背景下,將催生了不少VR就業崗位,例如VR全景拍攝、VR應用設計、3D建模師。特別在元宇宙時代,對於3D建模的技術要求會更高,除了傳統的美宣、原畫、游戲、影視動畫、手辦等行業之外,3D建模師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虛擬人。
2、區塊鏈
為虛擬世界創造信任,復合型人才面臨供不應求。區塊鏈是一個開放的、抗審查的資料庫模型,由加密和去中心化保護。區塊鏈以塊的形式將信息記錄在一個共享的分類帳上,並在參與網路的所有系統上存儲該分類帳的同步副本,從而確保其不可變性。
3、人工智慧
連接虛擬與現實,相關人才成為元宇宙落地的關鍵。人工智慧技術能為元宇宙的大量場景提供技術支撐。眾所周知,數據、演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慧三大核心要素,數據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石和基礎,演算法是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動力,算力則是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的一個重要保障。
奔向「元宇宙」前,就必須打造出實現虛實結合的基礎設施,顯然,人工智慧就是那把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鑰匙」。
人工智慧技術在元宇宙中還需要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元宇宙可以說是多元宇宙,既可以是二次元中的漫畫,也可以某一款游戲,所以在這個世界中註定會有一些類似工作人員的角色,這個時候就需要人工智慧去發力,例如需要能夠無障礙和人類自由交流的機器人。
4、數字孿生
復制一個虛擬世界,人才培養難度高。簡單來說,就是將物理世界中的事物數字化,產生一個與它對應的數字實體。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可以加快元宇宙的到來,因為數字孿生技術最強大的能力在於推演,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字場景,然後通過程序來進行相應的推演,可以避免許多失敗的可能。
產業帶動就業,近些年來,隨著社會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市場對於物聯網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一直呈現上漲的趨勢。據了解,這一專業除了要學習計算機知識,還要掌握通信技術、現代感測器技術、無線網路感測等,也會涉及到軟體開發,屬於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因此人才培養難度較高。
5、半導體設計製造
元宇宙的基建,人才短缺將是未來10年新常態。元宇宙世界的基建通信技術主要指5G的全面普及,因為元宇宙是一個數字構成的世界,對於網路的要求的比較高,如果沒有一個穩定高速的網路,那麼用戶進入其中可能連行走都是一個問題,更別談交友以及探索。
可以說,通信技術是元宇宙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而元宇宙一旦進入「基建時代」,晶元行業將有望率先受益。實際上,半導體產業人才荒在2021年就開始全面浮現,有專家甚至指出,半導體人才短缺是未來10年的常態。
C. 元宇宙為什麼值得我們反復關注
盤面觀察
周三指數深強滬弱,兩市成交額合計10624.67億。盤面觀察,傳媒、電子、農林牧漁等行業漲幅居前,房地產、建築裝飾、鋼鐵等行業跌幅居前。兩市漲停99家,跌停13家,北向資金流出17.45億。滬指跌0.07%,報3622.62點,深成指漲0.7%,報14791.33點,創指漲0.55%,報3368.7點。
後市展望
12月21日,上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積極搶占數字經濟賽道,全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抓緊部署綠色低碳賽道,有針對性地安排特色園區攻堅突破。引導企業加緊研究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的重要平台,適時布局切入。」市場普遍認為「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最好的落地場景就是元宇宙,這相當於上海為元宇宙的發展進行了一次官方肯定。從盤面來看,今日漲幅靠前的行業板塊均離不開元宇宙。
其實從元宇宙概念誕生開始,就有兩個代表性觀點。一方認為元宇宙會世界變得更加內卷,還有讓人在虛擬世界中徹底躺平。而另一方則認為元宇宙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元宇宙不會讓人徹底躺平。我個人更加認可後者。首先我們進入元宇宙並不是無成本的,仍然需要努力工作維持我們進入元宇宙的身份系統。而且從過往經驗來看,游戲與高清視頻這種娛樂項目反而會推進半導體產業發展,元宇宙也不會例外。元宇宙專家陳序在其《元宇宙12講》裡面就提到一個通過元宇宙事前擬真減少在城市建設中後續拆除改造成本的例子。其實元宇宙的應用場景絕不限於游戲與娛樂,它也可能賦能管理、教育與工作等各個行業。我們認為元宇宙應用可以媲美前幾年的「互聯網+」,在現階段其對於社會效率有提升作用,其利大於弊。
不過,目前元宇宙仍然處於發展初期,機會與風險並存。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布局元宇宙概念。首先是「網路層」,這是元宇宙的基礎,包括通訊基礎設備公司;第二是「應用層」,負責實現元宇宙的身份識別與價值交換功能,主要包括NFT為基礎的區塊鏈技術公司;最後是「感知層」,負責完成虛擬與人體感官感知的連接,包括感測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設備的公司。
操作策略
短期來看,指數仍需震盪整固,結構性行情特徵明顯。其中低估與中小市值品種在股性上仍然占優。建議利用12月震盪過程布局明年初行情,並關注昨日穩增長邏輯主線的新老基建行業,還有今日提到的元宇宙行業機會。
【廣發 證券高級投資顧問 黎衍軍,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2110012】
D. 元宇宙是騙局還是人類未來
元宇宙是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方向。
從政府和企業的行為可以看出,雖然目前外部對於元宇宙概念和屬性的看法仍在不斷變化,但是對於元宇宙未來的良好前景已基本形成共識。展望未來,元宇宙的3種前景在當下已經較為顯著。
首先,從市場規模的前景來看,目前已有多個國際知名咨詢機構公開表示看好元宇宙的未來市場規模。摩根士丹利預計,未來元宇宙潛在市場空間將超8萬億美元。不僅如此,元宇宙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將拉動壯大其他領域的市場規模。
其次,從產業創新的前景來看,元宇宙帶來的產業創新前景包括了兩方面:元宇宙將打破我們所習慣的現實世界物理規則,以全新方式激發產業技術創新;此外,元宇宙將與不同產業深度融合,以新模式、新業態帶動相關產業躍遷升級。
最後,從應用范圍的前景來看,當前元宇宙的應用主要表現在游戲、娛樂等領域,其他領域應用相對較少。未來,伴隨元宇宙技術和產業成熟度的持續提高,其應用范圍將逐步擴大,並不斷深入。如元宇宙或將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受影響的六個產業
1、影響元宇宙應用場景實現的直接技術產業。
元宇宙場景的實現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系列軟硬體技術集群的綜合支撐,如XR(拓展現實)、NFT(非同質化代幣)、AI、3D、語音與手勢識別、空間映射、數字孿生等直接相關技術,這些技術的成熟度直接決定了元宇宙場景的實現進度。
2、支撐元宇宙場景運行的底層技術產業。
元宇宙場景下,大規模用戶會同時在線,並以較低延遲進行實時交互,這就要求實現大量底層技術的深度融合,如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未來網路、半導體等底層技術,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技術,這些技術直接決定了元宇宙系統能否以一種穩態運行。
3、虛實連接技術產業。
即把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連接在一起的相關技術,如空間計算、邊緣計算、可穿戴設備、嵌入式技術、腦機介面、微感測器等提升虛實世界交互感知的技術,這些技術影響著用戶對於元宇宙場景的沉浸體驗情況。
4、元宇宙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體驗產業。
元宇宙資深研究專家馬修·鮑爾提出,「元宇宙是一個和移動互聯網同等級別的概念」,如同當前互聯網上存在購物、娛樂、社交、學習、辦公等不同細分領域一樣,元宇宙將覆蓋並超越當前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應用場景,帶來這些領域的體驗升級。
5、視覺模擬下的創意產業。
元宇宙的發展建立在傳統網路空間基礎之上,帶來視覺、內容、服務、流程的全面升級,將形成一種新型創造者經濟,如動畫設計、音像製品、游戲製作、形象設計等。
6、助力元宇宙系統健康有序運行的支付、安全等輔助產業。
元宇宙所形成的虛擬經濟社會系統想要有序運行,就必須以一系列受廣泛認可的標准和協議作為基礎,推動元宇宙不同生態系統實現大連接,而這離不開支付、安全、信用、認證等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支持。
E. 2022年我們看好的十大行業板塊
(本文發表於本周六《金融投資報》8版技巧專欄,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蘇渝
2021年即將結朿了,2022年股市將如何走?投資什麼板塊收益較大?我們研究後認為:2022年隨著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松,股市應該比2021年更好。至於投資什麼板塊收益較大?最近看了一些機構的年度策略,發現有一些共同點,比如絕大多數機構比較看好他們重倉但股價己經高高在上大消費板塊等,我們卻另眼相看,精選出了如下十大行業板塊:
一、新能源 汽車 :
新能源 汽車 投資邏輯:新能源 汽車 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直以來受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現階段處於從10%到100%的高速成長期。有關部門在2021年底發通知強調:在產業扶持方面:釋放重點領域消費潛力。加快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推出新一輪以舊換新行動。鼓勵開展新能源 汽車 下鄉行動。政策方面,雙積分交易制度初步建立,將接力補貼政策,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市場方面,車企在加大電動平台建設和新車規劃,越來越多滿足消費者真實需求的產品將投放市場。2020年新能源 汽車 生產超過200萬輛,2022年可能成倍生產達到400萬輛。能源 汽車 帶動鋰電池等20多個行業發展。
二、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投資邏輯:光伏產業是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就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產業鏈條稱之為「光伏產業」,光伏產業包括高純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的製造等。從宏觀形勢來看,歐盟已經明確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別達到20%和50%,美國提出到2030年清潔能源達到30%的目標;日本政府推出了綠色能源新政,提出了到2050年依靠提高能源效率和發展可再生能源減排溫室氣體80%以上;我國提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1.4%,到2022年達到18%的發展目標。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到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2022年光伏產業大發展的一年。
三、半導體晶元:
半導體晶元投資邏輯:半導體是許多工業設備的核心,普遍應用於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路通信、 汽車 電子等核心領域。半導體主要由四個組成部分組成:集成電路(約佔81%),光電器件(約佔10%),分立器件(約佔6%),感測器(約佔3%),因此通常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價。集成電路按照產品種類又主要分為四大類:微處理器(約佔18%),存儲器(約佔23%),邏輯器件(約佔27%),模擬器件(約佔13%)。半導體是需求推進的市場,推動半導體業增長的驅動力已由傳統的PC及相關聯產業轉向移動產品市場,包括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未來則可能向可穿戴設備、VR/AR設備轉移。經濟景氣度越高,消費者就會越肯花錢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等電子系統上,連帶為半導體市場帶來成長動力,全球GDP成長率與半導體晶元市場的成長率關聯性十分密切。2022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增速領跑全球,達到21.4%,其中全球半導體年均增速是3.6%,就市場份額而言,目前中國半導體市場份額從5%提升到50%,成為全球的核心市場。
四、國防軍工:
國防軍工投資邏輯:軍工,在任何國家來講,都是屬於特殊的一個行業。
當我們提到軍工時,難免都會把他與戰爭聯系在一起。即便是沒有戰爭,作為以靜制動,起到防衛國家威懾作用,也必須發展軍工事業,因為軍事落後就要挨打。
因此,軍工行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與其他的行業劃分對比的時候,不能僅僅從普通的角度去理解,比如PE、凈利潤、業績等等。軍工細分行業眾多,技術專業性高,並且受外部事件驅動的影響較大,具有較強的主題投資色彩。從基本面來看,未來幾年軍工行業成長性強,一些質地好的軍工企業市值有較大成長空間,我們依然看好未來2022年軍工行業的表現。國防軍工因涉及特殊性及保密性就不多解析。
五、養老產業:
養老產業投資邏輯: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隨之產生的諸多問題被 社會 各方廣泛關注,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應運而生的「銀發經濟」成為新的發展機遇,獲得資本持續看好。我們認為:養老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帶動養老服務、養老用品、養老金融、養老消費等多個領域迎來投資機會。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 ,其中針對當前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問題,提出一系列應相關措施,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對此,,應對老齡化是一個長期過程,消費結構將面臨重大改變,老年群體消費需求會成為主導因素,從而衍生「銀發經濟」這一新經濟增長點。2021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78萬億元,2022年增長至10.25萬億元,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15%以上。
六、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的投資邏輯:美國經濟學家拉南·韋茨(Raanan Weitz)根據對美國農業發展的思考,提出現代農業的概念,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著力點更強。每年的三農問題更是兩會熱議的重點話題。從國家、農業產業、農企乃至農戶的角度看,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都是相對稀缺的,高效的資源配置市場,以及理性、經濟投入,對現代農業發展尤為重要。從短、中、長期的不同時間跨度出發,2022年現代農業將逐浙減少進口的依賴,加大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欲在農機、化肥、種子以及糧油產品領域實現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和話語權,從而帶來較大的投資機會。
七、元宇宙:
元宇宙投資邏輯:全真互聯網是指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融合的互聯網圖景。基於互聯網的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之間從虛到實或由實入虛,通過全面數字化幫助用戶實現兩個世界便捷的溝通和更真實的體驗,從而實現模糊邊界,實虛融合。在「元宇宙」概念爆火之初,不少文章會引用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系統來描繪未來元宇宙世界的理想場景,而如今,「頭號玩家」真的進軍元宇宙了。李嘉誠等眾多大佬入局:本輪融資由維港投資領投,而維港投資由李嘉誠紅顏知己周凱旋掌舵,主要從事TMT行業投資。憑借先後對Facebook 1.2億美元的投資,維港投資一舉奠定了在全球風投圈中的地位。周凱旋曾介紹,維港投資的運作模式是李嘉誠個人承擔所有的投資風險,但投資的收益全部屬於李嘉誠基金會,用來支持基金會的慈善使命。其投資標的主要包括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效應,或者有解決巨大問題的可能,能夠推進未來的顛覆性的 科技 。
我們認為:長遠需要關注的是各個內容和消費行業實虛上的布局和打通。網路將發布元宇宙產品「希壤」 10萬人元宇宙內開會:比如;網路宣布將於12月27日發布元宇宙產品「希壤」 ,據悉,「希壤」的造型是一個莫比烏斯環星球,裡面油很多各種元素,人文地理城市風景面貌一應俱全,暫時可以容納十萬人體驗,這對於元宇宙產業來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也將再次使元宇宙在2022年攀升上一個新高度。
九,高端製造業:
高端製造業投資邏輯:當前中國的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 歷史 進程中,這個階段所迸發出來的投資機遇是前所未有的。從創業和投資的角度來看,高端製造業以往似乎很少受到創業者、創業媒體以及投資機構的關注與追捧。因為高端製造業並不像過去我們所看到的互聯網行業那麼具有爆發點,尤其是經常曝光在聚光燈下的人工智慧領域。其實從長期回報率及穩健性來看,並非如此。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製造業在GDP中的比重非常高。從過往來看,中國的製造業對於我們甚至全球都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而「中國製造2025」這一戰略發展規劃的推出,也給我們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中國製造業的機會主要來自以下兩點:第一是行業變革的機會,在這一機會下將大量出現新技術替代舊技術,新模式替代舊模式,新思維替代傳統思維,以用戶為中心替代以產品為中心。第二是中國公司有彎道超車的可能,從以往來看,中國在傳統製造業領域要落後於歐美及日韓國家,但是隨著近幾年中國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崛起,當這些 科技 真正和製造業相結合的時候,中國的製造業+新 科技 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十,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投資邏輯:2021年12月13日,人民銀行召開擴大會議,會議強調,2022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任務:穩妥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持續深化國際金融合作,推動金融業有序擴大開放。經濟學家阿爾欽說過,經濟學其實不關心人是否理性,而關心人是否可以存活。進一步說,其實是關心存活的條件。數字貨幣市場經過了十年的野蠻生長,多數人對其的印象是炒作、泡沫、高風險等關鍵詞。我們認為:2022年是數字人民幣的普及和購物交易以及跨境支付的元年,現如今,數字化人民幣再次擴大試點范圍,擴大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並且,截至2021年底已有97個國家和地區的984家金融機構加入我們的跨境支付系統。故數字貨幣相關概念股在2022年將迎來較大投資機會。
(以上個股分析只作參考,不作買入依據。買者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蘇渝高級投資顧問注冊編號(A0730620080005) 所屬證券咨詢機構編號(ZX0095)
F. 麥客存儲-為何大廠紛紛注冊「元宇宙」商標它有何趨勢
目前很多互聯網大廠在布局元宇宙的苗頭,紛紛注冊「元宇宙」商標,包括但不局限鵝廠、阿里等。為何「元宇宙」會成為互聯網大廠中的香餑餑,它到底是什麼?未來,又會掀起什麼浪潮呢?
今天麥客存儲就帶你了解下,這個披著神秘面紗的「元宇宙」!
何為「元宇宙」?
元宇宙這一詞來源於尼爾·斯蒂芬森的自科幻小說《雪崩》,《雪崩》構建了現實世界中的人們可以打破時空界限,以數字化身在元宇宙中生活,且永不下線。
如果大家看過《頭號玩家》的電影,對元宇宙就不會太陌生,《頭號玩家》的場景,就有表現人在虛擬空間和時間節點所構成的「元宇宙」中學習、旅遊、生活等。
而當下元宇宙的切入點——超寫實數字人,清華大學的學霸華智冰,近日成為天貓數字主理人的AYAYI ,都是超寫實數字人的代表,也是元宇宙切入點的價值表現。
說了這么多,可能有人還是一頭霧水,元宇宙到底是指什麼?多位專家和從業者給出了解釋:
元宇宙,未來趨勢如何?
它會被互聯網大廠看中,無外乎元宇宙吸納著當前科技領域中的信息革命(5G/6G)、互聯網革命(web3.0)、人工智慧革命,以及VR、AR、MR,不僅囊括了所有的數字技術,還包括區塊鏈技術成就;豐富了數字經濟轉型模式,融合 DeFi、IPFS、NFT 等數字金融成果。
歸結來說,元宇宙是後互聯網時代的起點,也是未來數字化的具象表現。隨著元宇宙的普及,線上的數字經濟與線下的實體經濟會加速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化信任,控制數據,杜絕隱私泄露的區塊鏈技術價值,也會有鮮明的顯現。
畢竟數字化的元宇宙是建立在網路、算力之上,作為元宇宙關鍵技術的區塊鏈,將構建打破原有身份區隔、數據護城河的基礎設施,通過智能合約打造經濟系統。它在未來會掀起數字化的浪潮,隨著現實世界要素與虛擬網路的聯絡,元宇宙會成為我們社會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G. 2025年上海「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3500億,會帶動哪些相關產業
帶動了人工智慧、互聯網、房地產、汽車、室內設計等相關產業,因為元宇宙跟這些產業息息相關。
H. 元宇宙十大龍頭股
根據構建元宇宙的四大板塊是:內容體驗、交互方式、數據傳輸以及價值傳輸。十大龍頭股:Roblox;Unity;動視暴雪;Facebook;Sony;微美全息;歌爾股份;舜宇光學;京東方。
股票簡介
1、Roblox(RBLX.N):是元宇宙概念股第一大股,游戲UGC平台;作為一個UGC平台,Roblox向玩家提供游戲的同時,還提供創作游戲的開發者編輯器,允許玩家自行製作游戲並且上傳,並且還能與平台分成。之所以說這個平台是元宇宙概念的第一股,是因為實現元宇宙的暢想,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研發團隊必然是力不能及的。而當游戲參與者也是游戲研發者,游戲平台由所有參與者共同搭建的時候,游戲才能夠真正擁有海量的內容,趨近於真實的世界。
2、Unity(U.N):是一家世界領先的游戲引擎公司,在蘋果和谷歌商店,排名前1000名有超過50%的游戲都是用Unity製作的;可以用於創作、運營以及變現任何實時互動的2D和3D內容,支持的平台包括手機、PC、平板電腦、游戲主機、增強現實以及虛擬現實設備。
3、動視暴雪(ATVI.O):動視暴雪是全世界最大的游戲開發商以及發行商,擁有魔獸世界以及守望先鋒等一系列頂級游戲IP。
4、Facebook(FB.O):Facebook在2014年的7月宣布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Oculus,Oculus公司成為了整個VR耳機市場的頂級的供應商,占據了整個VR市場的25.9%。
5、Sony(SONY.N):是索尼電腦娛樂公司(SCE)推出的VR頭顯,PlayStation VR的出貨量是42.9萬部,市場份額是18.8%。
6、微美全息(WIMI.O):在2020年的4月1日,微美全息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是5.5美元,正式成為了「全息AR第一股」。微美全息的收入包括AR廣告服務收入、AR娛樂收入以及半導體業務的收入。
7、歌爾股份(002241.SZ):是聲學龍頭,為Oculus和psvr提供精加工的服務。
8、舜宇光學:是全球領先的綜合光學零件以及產品製造商,在2007年的6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手機行業、安防行業、汽車行業、顯微儀器行業、AR/VR行業、機器人行業、工業檢測行業以及醫療檢測行業八大事業板塊。
9、京東方A(000725.SZ):京東方可以提供VR/AR顯示模組以及系統解決的方案,具有高畫質、高刷新頻率以及快速響應等特點,帶來清晰流暢的虛擬世界的體驗。
10、維信諾(688127.SH):是國內最高像素密度VR顯示的技術。
I. 元宇宙的發展前景
關於元宇宙有這么八大要素。對於想要體驗虛擬現實的朋友來說,最看重的,或許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以及低延遲。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與文明的四大要素。
而這八大要素是roblox給出來的定義。關於roblox,其實就是一個大型的游戲,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游戲,全世界各地的玩家在這里開發了大量的3D和VR等數字內容,同時這款游戲兼容休閑游戲、虛擬世界以及自建內容。並且這款游戲還擁有兩種虛擬貨幣。分別是robux和Tix,現在Tix已經沒有了,玩家主要用的是robux。
綜合這八大要素來說,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對宇宙進行一個交叉定義。那就是獨立性,連接性以及時空性和真實性。
元宇宙獨立於我們的宇宙之外,但是與外部的真實世界緊密相連,我們可以把宇宙看作是一個平行空間,元宇宙的時間維度和我們的現實宇宙一樣,都是真實的,但是元宇宙沒有自己的實體空間,它只存在於網路之上,是一個將用戶和網路統一的有機整體,元宇宙之中包羅萬千,實現了多方面高度的覆蓋。但是元宇宙的開發任重而道遠,我們的技術尚不成熟 。然而,畢竟元宇宙代表了未來互聯網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多家公司也因此而賺得盆滿缽滿,就比如開發了會說話的湯姆貓的公司湯姆貓,僅僅因為公司方面,關於是否開發元宇宙進行了回復,就導致公司股票狂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