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抽獎被騙了有合約合同怎麼辦
1. 買手機被騙簽合約機如何維權
如果消費者買手機被騙簽合約機的,通過撥打12315的消費者維權熱線的方式可以維權,還可以通過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的方式維權,如果以上方式都行不通的,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維權。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買手機被騙簽合約機如何維權
可以去當地工商局或者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法院申請撤銷合同 。
法律依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 【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註:自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後,以上分析內容與民法典沖突之處將參考民法典規定,結論可能不同。
3. 手機店抽獎騙局簽約了怎麼追回
一、保持冷靜,確定損失
遭遇詐騙後,應盡量保持冷靜,切莫慌張。首先,確定自己的損失情況,如錢財、物品等,可以的話,可列出損失清單,供報案所用。(如被騙財物為游戲道具,游戲幣帳號和其他虛擬物品請先聯系該游戲、軟體或網站的管理員進行處理。)
二、盡快報警,防止二次受騙
確定了損失之後,盡快報警,切不可再聯系網路詐騙者,防止二次受騙。有的受害者挽回損失心切,未經報案便私下聯系網路詐騙者,甚至輕信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謊言,二次受騙,使損失進一步擴大。
三、想盡辦法,盡快止損
報警之後,應立即配合公安機關開展緊急止損工作。若為網銀詐騙,且有保存詐騙者開戶行及賬號等信息的話,可以立即登錄對方開戶行的網銀和電話銀行,輸入對方的賬號後故意輸錯三次登錄密碼,這樣對方的網銀轉賬和電話銀行轉賬功能就會被凍結24小時。拖延騙子轉移贓款的時間,為聯系銀行、報警進行進一步止損工作爭取寶貴時間。
四、搜集證據,妥善保存
網路詐騙者一般都是通過媒介與被害人接觸聯系,如QQ、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和網路游戲等。首先受害者要保存好所有證據以及交易記錄,最好有銀行的交易記錄,還有網路聊天記錄與對方的聯系方式。
五、選擇正確的報案地點
受害人可以向案發地、詐騙行為實施地、詐騙結果發生地、嫌疑人住所地報案。也就是說,可以選擇在你的所在地報案,如若你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報案,兩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報案後均應受理(受理並非立案)。
六、如實反映案件情況
有的受害人因受到網路詐騙而感到懊悔和羞愧,很少報案,或者即使報案也對案件事實有所隱瞞,這將會給公安機關破案增加難度。為了盡快抓住犯罪嫌疑人,挽回損失,請在報案後,向辦案民警如實反映案件情況。
4. 手機店合約機詐騙簽了合同怎麼辦
法律分析:被騙後撥打110報警。被詐騙財物後,無論是否能夠順利追回被騙財物,都應當第一時間報警,維護合法權益。受害人應盡量向警方多提供案件相關的線索,以促進其偵破案件,以利於被騙財物順利追回警方偵破案件並抓獲詐騙違法或犯罪嫌疑人後,並認定其詐騙事實後,會將涉案贓款依法返還。如果贓款已經被揮霍殆盡,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退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 實施細則構成詐騙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確定量刑起點和增加刑罰量:
(1)詐騙數額達到5000元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數額每再增加2500元,增加一個月刑期;
(2)詐騙數額達到8萬元的,或者詐騙數額達到7萬元、並具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 第一款 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數額每再增加5000元,增加一個月刑期;
(3)詐騙數額達到50萬元的,或者詐騙數額達到45萬元、並具有《解釋》
第二條 第一款 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數額每再增加2.5萬元,增加一個月刑期。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的除外。
5. 快遞單掃碼抽獎被騙怎麼處理
如果構成犯罪,可以報案處理。如果不構成犯罪,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詐騙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警處理,公安機關會予以調查並盡力追回被騙錢財。對於達到當地詐騙罪立案標準的,會立案處理。在偵查完結後,會移交人民檢察院,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受害人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予以返還。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下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解釋)第五條第一款規定,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追繳或責令退賠,這是法律規定的對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或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物的一種刑事處理方式,也因此,人民法院在刑事判決中將追繳犯罪分子違法所得或責令犯罪分子退賠作為刑事判決的一項內容。當犯罪分子不能主動履行該義務時,即可依職權追繳或責令退賠,被害人也可根據這一判決內容申請法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