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平台幣個性名字
⑴ 下一個成為風口的「平台幣」,有可能是誰
雖然,幣圈市場愈加火爆,每天新聞層出不窮,但是2019開年以來,幣圈的行情一直不好,雖然由於中央發聲,曇花一現,但那也只是迴光返照,很多代幣處於破發狀態,一直處於歸零的邊緣,監管的力度也在不斷的升級,幣圈的未來發展一直是撲朔迷離的,許多用戶也感到了迷茫,甚至是恐慌。
可是,在筆者看來,其實這是市場的一個正常波動,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前期市場的泡沫太大,經歷過這一場的暴跌和清洗,市場會慢慢地趨於理性。
這次市場的波動會清洗一批空氣幣,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優質幣種,這些優質幣種,將會是未來用戶投資的首選。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頭部幣是毫無爭議的優質幣,還有一種目前比較認可的就是「平台幣」。平台幣以交易平台的影響力和應用場景吸引著用戶。
[if !vml]
[endif]
那麼,究竟什麼是平台幣,它是如何產生的,究竟好在哪裡?今天,筆者將以無比冷靜的態度和相當專業的精神,來給諸位講一講:
「平台幣」這個概念出現在區塊鏈投資者觀念之中,毋庸置疑是BNB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平台幣之母是誰筆者沒有仔細查詢,但平台幣之父筆者認為必須是BNB了。什麼是平台幣呢?所謂「平台幣」,即由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後文簡寫為「平台」)官方發行的平台數字資產。一般平台幣都在其平台里交易或者作為獨立的交易區與其平台其他部分或者所有數字資產交易。
平台幣有什麼用?
(1)優惠抵扣平台交易手續費
很多平台都有不只一個交易區,大家眾所周知的有BTC交易區、ETH交易區、USDT交易區,還有BNB交易區、UT交易區、QC交易區、QTUM交易區等創新交易區,其中的BNB交易區即平台幣交易區。
用平台幣來與其他數字資產交易,產生交易後0手續費或者其他交易區手續費基礎之上的5折,這令短線大軍十分青睞,也是平台幣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2)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去中心化交易「燃料」
未來,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平台幣,將會是去中心化鏈上交易平台的燃料。使用該交易平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時,需要用該平台的平台幣。
[if !vml]
[endif]
為什麼投資平台幣?
(1)交易所的盈利狀況清晰可持續
平台交易是數字貨幣領域現階段的中心節點,論賺錢速度和能力,行業中無人能及。交易平台龐大的用戶群和交易量,是平台幣堅挺背後的強大保障。
(2)平台本身就是其落地的項目
交易平台已經有了實質的落地應用,這有別於很多一份白皮書給投資者描繪未來的數字貨幣項目。所以平台幣對於投資者而言自然就算得上非常安全優質的資產了。
(3)幣價是平台的臉面和廣告
交易平台顯然比普通項目的控制力更強,交易平台通過定期的回購銷毀,限制代幣的流通總量,來保持平台幣價值,其市值管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優勢總結:
平台幣具備雙重價值:它既是交易平台的股權,也是平台內部的消費點卡或者優惠券。也就是說,持有平台幣,既擁有像其他數字貨幣一樣的投資價值,又可以再交易時享受手續費折扣或者投票等權益。
[if !vml]
[endif]
還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平台幣?
如果像我們剛剛所說,我們要投資的平台幣,平台一定要有相當豐厚的實力,且平台有一定的規模和用戶。基於這兩點,筆者給各位推薦一個價值比較不錯的平台幣:
WT (瓦特幣)
WT是WBF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平台通證,中文名稱:瓦特幣,是基於Ethereum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資產,發行總量恆定為3億枚。
6月21日10點,WBFex上線了平台通證WT與穩定幣USDT的交易對,正式宣告WT的上市。過了5個小時,WT的價格已經從0.15USDT漲到了0.45USDT,漲幅達到300%,交易量達到3000萬,而截至目前,WT的漲幅已經達到700%。
WT是由WBFex發行的平台通證,是基於Ethereum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數字資產。發行總量恆定為3億枚,流通總量為1億枚。
自5月10日正式亮相以來,WT就一直受到全球區塊鏈領域的關注。WBFex交易所是對標幣安的交易所。幣安自上市以來,僅用了短短半年時間,就從1元漲到了230元,被稱為「奇跡」。而WBFex則百分百對標幣安,從目前趨勢表現看,WBFex發展更有潛力。
[if !vml]
[endif]
而WT的平台WBFex在幣圈的地位也比較特別。
WBFex數字資產交易所立足全球,致力於打造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繼第一代「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和第二代「平台化數字資產交易所」之後,WBFex交易所率先提出了「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概念,並利用多重安全防護技術打造全球化的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台,志在成為「第三代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引領者。
目前WBFex已經在新加坡拿下了一座交易大廈,如此行情下,又在新加坡政府眼皮底下,WBFex能有如此大動作,很難不讓人揣測,WBFex是否已經成為新加坡欽定的官方合作夥伴?
而WBFex同樣是一家設有「上幣敲鍾」場地和儀式的數字資產全球站。其用戶來自全球177個國家,並在紐約、倫敦、新加坡、胡志明市、首爾、東京等13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覆蓋全球4000餘家的媒體資源,致力於在全行業持續打造超強「流量帝國」。
⑵ 100分求一個虛擬貨幣名稱:兩個字而已
元寶,通俗易懂,很貼切,
⑶ 貨幣的昵稱
外匯交易時,Trader為了稱呼方便,會給貨幣取昵稱,就像給相熟的老友取綽號一樣。這些昵稱慢慢就成了行話。
先說USD,美元,dollar,綽號多得數不清,比如很出名的buck,是指雄鹿,因為美國印第安人曾用鹿皮兌換貨幣而得名。常見的還有greenbacks,這是因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中發行的綠色紙幣而聞名。還有叫 benjis, benjamins, 因為100美元上印著富蘭克林本傑明,這么叫相當於我們的毛爺爺。cheddar, cheese,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政府有一個福利套餐,包括一個豐盛的乳酪塊,所以收到你的乳酪意味著獲得你的好處。切達乾酪,原產自英國的西南部的切達村,是英美最常見的乾酪之一,很硬,略咸。還有dead presidents,真的非常形象。但鑒於美元的地位,雖然很多貨幣都叫dollar,但碰到USD,都得把dollar這個稱呼讓給美元。
再說GBP,英鎊,Pound, 別名Cable,這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昵稱了。這個名字源自1858年在大西洋下連接美國和英國的電纜,用來傳送倫敦和紐約交易所之間貨幣價格的電報。「Quid」用來稱呼貨幣時,是指「100萬英鎊」,這是一種非正式的說法。外匯交易者口中的15 quid就是指1500萬英鎊。
EUR, 歐元,euro, 被叫做Fiber, 這就像個文字游戲,因為GBP被叫做「電纜」了,trader決定給新貨幣取一個升級版的名字 —— 「光纖」。歐元區號稱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光纖網路,可能也是另一個原因。
JPY,日元, Japanese yen, 直接就叫yen,有些調皮的trader可能也會叫日元Ninja,可見日本忍者深入人心。
CHF,瑞士法郎,Franc,別名Swissy。沒人知道這個別稱是怎麼來的,不過可以想像到它是瑞士貨幣的衍生說法,因為大多數貨幣的結尾音都是「e」,比如Loonie、Aussie。
CAD,加幣, Canada dollar,綽號Loonie,這是一種鳥,被鑄造在加拿大一元硬幣上。
AUD,澳幣,Australia dollar, 最有名被叫做Aussie。在英音中可能變體為Ozzie。
NZD,紐幣,New Zealand dollar,被叫成Kiwi,自然是總所周知的國寶kiwi鳥了。
⑷ 有名的數字貨幣的平台幣有哪些哪個比較好
1、幣安幣:幣安幣總發行量2億枚,開盤價不到0.7元,由於BNB趕上了17年牛市行情,價格曾經漲到了150多元,漲幅超過200倍,目前價格回落至80元附近。幣安交易所承諾永不增發,且每季度會用平台20%的凈利潤來回購BNB,並進行銷毀。
2、火腿:火幣的平台幣HT,中文稱為火腿,是基於區塊鏈發行和管理的積分系統,總發行量為5億枚,是幣安的2.5倍。與BNB不同的是,HT並沒有採用愛希歐或眾籌的方式,而是採用充值點卡套餐贈送的,最低成本是1美元。
3、GT:Gate平台幣GT,今年4月8日發行,最高漲幅+109.78%,整體來看,Gate交易所的GT在流通價值和應用價值上優於新銳交易所,但在通縮價值上新銳交易所平台幣也毫不遜色。新銳交易所憑借較為激進的回購銷毀投入和執行力度。
4、MX:抹茶如今擁有超過200萬用戶,20萬的日活,以及超過42億元的日交易量,月交易額穩妥超過770億元的流量使得其已經大方的踏入幣圈Top10得圈子。
5、KCS:KCS在94之前實名就送88個KCS,其最高價格為20美元差不多,也算是有過輝煌的過去了。其實KuCoin在海外推廣還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去看看他們的推特的互動情況。不過確實KCS曾經也是輝煌過額,也算是百億人民幣的市值。
⑸ 幣圈有一個歡樂幣
說到區塊鏈技術不得不說到:一個幣——比特幣!這個事情不管是專家還是學者,要介紹區塊鏈技術就必須說比特幣。
繼比特幣之後,陸陸續續出了好多各種各樣的幣。
作為一個幣圈資歷和經歷比較少的人,在幣圈江湖遇到一些事難免會一驚一乍的,或者眉飛色舞。
這不這倆天在幣圈遇到一幣cnb讓人喜聞樂見。很多人說它就是一個吹牛幣,本著強烈反對吹牛名字的我,稱呼CNB這個幣為歡樂幣。
要介紹這個吹牛歡樂幣不得不要插入一個抖音視頻場景。
【場景】兩人相親,女問男:有沒有車,有沒有房?男答:房多車豪。男問女:你呢?女答:北京有房十套,車有不同樣。兩個人問起各自興趣愛好?男說:愛吹牛;女回:愛撒謊。
隆重介紹的這個幣,在數量上讓人歡喜。請問各位有沒有mixin錢包,有的話,我現在就可以給大家發兩個億的cnb紅包。怎麼樣?怎麼樣?厲害不厲害!兩個億的紅包。
這可是實打實的數字貨幣,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不是那些項目方搞的空氣幣,正兒八經的歡樂幣。
相信各位看在眼裡,有什麼樣的感覺。是不是感到幸福來得好突然。
好吧!
我們先說說這個幣,一億個cnb值多少人民幣吧,印象中是一塊錢人民幣的樣子。
在mixin群中,有一個老外搞到不計其數的cnb,數量那個多啊!多得老外連忙在群里問這個幣how much 美元?
我們說這個幣就是一個有趣的幣,only enjoy youself至於用美元換算?我們數學不好,真不曉得怎麼算?
不知道幣圈江湖人,有多少人有這個吹牛歡樂幣呢?
⑹ 好聽的游戲貨幣名字
神龍幣
天龍幣
至尊幣
昊天幣
靈霄幣
⑺ 幣圈平台幣名都有哪些
有以下幾種:
1、泰達幣:泰達幣簡稱USDT,市值91.72億美元,佔全球總市值的3.25%。
2、幣安幣:幣安幣簡稱BNB,市值24.36億美元,佔全球總市值的0.86%。
3、ChainLink:ChainLink簡稱LINK,市值14.56億美元,佔全球總市值的0.52%。
⑻ 虛擬幣u商店鋪取名字
螞蟻礦機、龍礦科技、元寶店等名字都可以。
這個不好說的,根據自己的喜好取名就可以了。一般公司的名稱要好記,不低俗。而且公司的名稱一般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公司項目的名稱。
比較知名的虛擬幣店鋪名字參考:螞蟻礦機、龍礦科技、比特幣中國、中國比特幣等等。
⑼ pi幣常用名字
pi幣常用名字:Pi Network,派幣。派幣(Pi)由斯坦福大學博士團隊打造。可在手機上「挖礦」的虛擬貨幣 。相對於挖比特幣需要足夠多的礦機,而挖派幣的方式非常簡單,需要派幣就能免費挖礦 。主流「挖礦」項目需要耗費大量算力,並設計復雜的演算法才能實現加密安全的目的,靠手機「挖礦」難以實現。投資者要警惕虛擬幣項目方利用「龐氏模型」層壓式推銷,需警惕被「砸盤」、被「割韭菜」的風險,甚至陷入非法集資陷阱,或被侵犯隱私。
拓展資料:
一、數字貨幣
1.數字貨幣簡稱為DIGICCY,是英文的「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的縮寫,是指對貨幣進行數字化,是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數字金幣和密碼貨幣都屬於數字貨幣,它不能完全等同於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貨幣貨幣,因為它經常被用於真實的商品和服務交易,而不僅僅局限在網路游戲等虛擬空間中。數字化不是指掃描,就如同數字簽名一樣,數字簽名不是指將你的簽名掃描成數字圖像,或者用觸摸板獲取的簽名,更不是你的落款。數字貨幣經常被訛誤成虛擬貨幣,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
2.發行數字貨幣可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實現;還有助於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二、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知名的虛擬貨幣如網路公司的網路幣、騰訊公司的Q幣,Q點、盛大公司的點券,新浪推出的微幣(用於微游戲、新浪讀書等),俠義元寶(用於俠義道游戲),紋銀(用於碧雪情天游戲),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誇克幣、澤塔幣、燒烤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質數幣。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圈內流行"比特金、萊特銀、無限銅、便士鋁「的傳說。
三、網路虛擬貨幣大致可以分為
第一類是大家熟悉的游戲幣。在單機游戲時代,主角靠打倒敵人、進賭館贏錢等方式積累貨幣,用這些購買草葯和裝備,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戲機里使用。那時,玩家之間沒有「市場」。自從互聯網建立起門戶和社區、實現游戲聯網以來,虛擬貨幣便有了「金融市場」,玩家之間可以交易游戲幣。
第二類是門戶網站或者即時通訊工具服務商發行的專用貨幣,用於購買本網站內的服務。使用最廣泛的當屬騰訊公司的Q 幣,可用來購買會員資格、QQ秀等增值服務。
第三類互聯網上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BTC)、萊特貨幣(LTC)等,比特幣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貨幣,也有人將比特幣意譯為「比特金」,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主要用於互聯網金融投資,也可以作為新式貨幣直接用於生活中使用。
⑽ 幣圈名詞ICO,IFO,IEO,IDO和ILO的區別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代幣發行
也可以說是空氣幣發行。很多發行機構以「基於比特幣」這種噱頭發行新的虛擬貨幣,幣圈的散戶需要用比特幣或者ETH這種主流幣去購買融資,換取空氣幣,發行機構融到大量主流代幣之後,空氣幣上市,很多都破發了,甚至有些機構一走了之。ICO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明令禁止。
IFO:Initial Fork Offering 首次分叉幣發行
分叉幣,基於主流代幣發行的一種衍生代幣,IFO的好處就是,散戶可以用主流幣進行預挖礦而獲得衍生代幣,也可以理解為零成本,即使衍生代幣破發(發行後一路跌,跌破發行價)也不會有什麼損失,畢竟零成本。
IFO還有一種解釋是 Initial Farm Offering ,也就是通過質押某特定TOKEN,然後獲得購買將要發行的NEW TOKEN的資格,一般在SWAP網站比較常見。
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 首次交易幣發行
平台幣,很多大的交易平台會發行自己的代幣,比如BNB,OKT等等,這種代幣的好處就是發行後直接上線交易所,有大平台做信用保障,相對穩當點兒。
IDO:Initial Digital Assets Offering 首次數字資產發行
用戶可以通過質押自己的數字貨幣到交易平台,進行預挖礦操作,獲得新代幣獎勵,質押的貨幣和獲得的獎勵代幣一般可以靈活存取,這種賺幣方式基本沒有資金風險。
IDO還有一種解釋是 Initial DEX Offering ,即首次交易平台發行。項目方將項目LAUNCH委託給DEX交易平台,平台對項目進行嚴格審核之後,確定LAUNCH日期,大家可以通過DEX平台的任務活動獲取對應的IDO項目方新代幣的空投獎勵。
ILO:Initial Lock-up Offering 首次鎖倉發行
用戶可以通過鎖倉操作,類似定期理財,將自己的數字貨幣質押到平台,到期後可以贖回,並獲得新的代幣獎勵。與IDO的區別在於,ILO需要將數字貨幣鎖定,不可以靈活存取。
IGO:Initial Game Offering 首次 游戲 發行
2021年是P2E概念 游戲 爆發的一年,這一年GameFi蓬勃發展,也就有了IGO的由來,很多新 游戲 都經過IGO進行發行,玩家可以在 游戲 發行前獲得 游戲 的白名單,然後 游戲 廠商會進行Airdrop空投,使得玩家獲得 游戲 NFT,即用相對低的價格獲得 游戲 NFT進行 游戲 ,運氣好的當 游戲 上線之後直接轉手賣掉,就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新鏈游發布,IGO變成了和IDO差不多的東西, 游戲 廠商在DEX發布自己的 游戲 ,想要參與 游戲 的玩家,就必須在DEX獲得購買 游戲 NFT的資格,這些資格基本都是通過質押DEX平台幣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