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買幣圈逢跌加倉劃算嗎

買幣圈逢跌加倉劃算嗎

發布時間: 2023-05-30 05:01:36

A. 幣圈幾百塊如何買

如果是新手,可以先小倉試水熟悉流程。
第一,新手入圈必須要自己經歷一個周期,吃點虧才有可能冷靜下來看待幣圈投資,不然再怎麼提醒都是沒用的,因為新手意識不到重要性。
第二,我知道你們為什麼進入幣圈,聽聞暴富傳奇,但請保持理智冷靜,沒有什麼錢是輕鬆鬆松能賺到的,你看的翻倍10倍百倍,你不知道人家做了多少功課。還是那句老話,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即使賺到了,也會還回去。很多時候是熬出來的,風口是一方面,不是你想踩就能得到的。長時間的孤獨忍耐等待一朝的爆發,交易越急越容易出問題,大家都想賺快錢,翻了倍還想翻5倍翻10倍,翻100倍,貪、慎、痴人性永恆的弱點,又慫又勇是通病,市場是考驗人性的,很多時候交易是反人性操作!市場從來都是殘酷的,沒有送你錢的慈善家!別人瘋狂時我們需保持冷靜,別人退卻時我們前進。
第三,新手最好先小倉試水熟悉流程,別說什麼我長線投資放著不動,那是戰略懶惰!相信我,你買了後會忍不住天天看漲跌的。買幣後定一個止盈止損線,買一個幣翻倍了就可先出本金,或漲到你預期的價格5~10倍可選擇先出50%或出30%這樣可以預留足夠的資金去布局別的幣種,也可以低位補倉。高位頻繁加倉都是韭菜,尤其切忌追漲殺跌,重倉梭哈山寨幣空氣幣!
任何一個投資市場都逃不過二八定律,幣圈也是如此,炒幣賺錢的人終歸是少數、大多數投資者都是被收割者。

B. 幣圈小白如何在低位或者高位補倉

一、補倉的本質首先要明確的是,補倉是一種投資的技巧,是工具,不是目的。投資的目的是獲得風險含量最小的收益,因此只有當補倉可以幫助投資人達到目的時,它才是有利用價值的,否則就要舍棄不用。
二、補倉的適用對象從分析能力上說,至少要對未來一周的方向能做出准確判斷的投資人,才能使用補倉;
從做單節奏上說,加倉適合於短中結合的投資人;
從資金量上說,補倉適合於較大的資金,已用八成的倉位就不要考慮補倉了,或者後備資金與當前的資金比例達到或者超過1:1時,適合於補倉的做單技巧。
三、補倉的使用補倉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倉法,以做做多單為例,在底部買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買入60手,隨著再上漲,再買入40手,依此類推。
CellETF是一個DeFi綜合應用平台(celletf.io),依託於以太坊公鏈部署,包括多款智能合約/協議,被動報價機制以及ETF一二級雙市場架構等特性,僅需一個站點,即可擁抱DeFi的無限可能,去中心化平台比較讓人放心。

C. 基金定投好還是逢跌加倉好

定投好

分逢跌加倉,本質上是一種擇時,希望能夠剛好抄在山底下。實際上能夠做到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都沒有擇時的能力,連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都說過,碧老桐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擇時並沒有為他們獲得收益,甚至對於大部分機構來說也都是悔坦這樣的。

試圖逢跌加倉,本質上是一種貪婪,希望能夠在每次都買在最低位,實際上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你覺得自己能抄在谷底,實際上有可能抄在半山腰。擇時真的非常難。

定投是指定期定額的投資,選擇定投其實意味著放棄了擇時,不按市場的漲跌來做投資的決定,這樣的話雖然有時候會加在高位,但不會錯過低位加倉的機會。這樣的話,能夠保證獲得一個比較平均的收益。

如果想要優化自己的投資系統,可以再含此根據一定的規則,改變投資金額。比如點數在3000以下多投一點,3000以上少投一點。這樣定時不定額也能夠起到一個很不錯的效果。定時的投資能夠保證自己不會錯過一些合適的加倉機會。

逢低加倉其實跟高拋低吸一樣,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做起來很難。這算是一種擇時,大部分人都沒有擇時的能力,放棄擇時選擇定投是更適合大多數投資者的方法。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分期定投是更好的辦法。

一次性投入需要投資者對於回撤的承受能力比較大,需要投資者大心臟才可以。實際上絕大部分人對回撤的承受能力都不是那麼強的。即便是很多在股市裡浮浮沉沉很多年的老韭菜,超過10%的回撤也挺難受的。

很多人測試的時候覺得自己能夠接受20%、30%的回撤,等基金賬戶出現5%或者10%虧損就容易坐立不安,天天等著反彈,天天想著要不要割肉。

不大部分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回撤的承受能力。選擇分期投入是更好的應對辦法。

當然分期操作也要注意一下那個粒度的問題,比如說你有100萬,那你1萬1萬地去投資,其實細分得有點過細。幾十份資金或者10多份資金已經足夠了,這樣分散的太大。這樣比較容易造成資金的閑置。

投投資還是比較是私人的,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最後作出的決策也不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保守一點、風險偏好低的方案往往是更合適的。

D. 定投和逢跌買入哪個好

每日定投和逢跌買入差別是比較大的,每日定投是每天都需要投入,而逢跌買入要等基金跌才買,其實這兩個買基金的方法都是太過於絕對了,在買基金的時候,需要多方面的考慮,然後再考慮要不要加倉買入。
每日定投是指每天投入,需要的資金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每天投資100元,一個月就是3000元了,如果當行情不好的時候,還每天買入,那麼後面是有可能會產生巨大虧損的情況,或者選擇的基金不好,基金總是跌的多,漲的少,那麼基金每日定投也是會虧損。
所以在買基金的時候,一般不建議每日定投,可以設置時間間隔比較長一點,比如說:一個月投資一次,或者幾個月投資一次,這樣可以平均份額,減少風險,但是基金定投的前提是要找一隻好的基金長期持有。
逢跌買入這個方法是可以,但也是要有前提的,前提是這只基金本身是沒有問題的,這只基金是要有前景的,如果基金本身不好,基金逢跌買入,總是跌的多,漲的少,越跌越多,那麼虧損的金額是比較大的。
投資者在購買的時候,如果基金在跌,一定要分析原因,基金要有前景才可以逢跌買入。
(4)買幣圈逢跌加倉劃算嗎擴展閱讀:
定投基金逢跌買入技巧有什麼?需要注意些什麼?
1、控制好基金倉位
基金在下跌的時候不要一次性加倉,可以分批來進行加倉,比如說:跌5%加倉一次,下一次跌10%再加倉,以此類推,基金在每次下跌的時候分批買入,是可以通過增加持有份額,來降低持倉成本。
2、看基金凈值
投資者在買入的時候可以根據基金凈值的走勢來進行購買,比如說:基金凈值跌到前期的低跡陸點位置時,出現反彈向上運行時,可以考慮適量知州棗的買入。
3、看基金投資的標
比如說:股票基金投資的是股票,看基金投資的股票是怎麼樣搭拆的,其次就是看股票大盤的走勢,逢低買入一些基金,等待大盤上漲賺錢。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跌的時候是要看情況的,不是所有基金都可以加倉的,加倉意味著風險的加大,因為每個基金的情況是不一樣,首先要看基金有沒有前景。
如果有前景,跌的時候才可以考慮加倉,其次分析是整個基金板塊在跌,還是只有這只基金在跌,如果是這只基金本身的問題,那麼就不要加倉了。

E. 好多人買基金要等到跌了才敢加倉,你也是這樣的嗎

我不是這樣,因為我覺得逢低加倉並不是一件好事,這種方式也未必適合所有的投資人。

對於購買基金的小夥伴來說,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基金下跌的時候加倉,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更低的持倉成本。這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進行任何倉位管理的話,無限加倉只會導致這個人的虧損情況進一步加劇。以我個人來看,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來決定加倉與否,不是根據行情的漲跌。

一、我不會選擇逢低加倉。

在基金下跌的時候,多數人會選擇逢低加倉,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可以獲得更低的持倉成本,在基金上漲之後,他們也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在實際的投資過程當中,如果一橘廳伏個人選擇逢低加倉,這個人的伏數子彈很快就會耗盡,同時也沒有了加倉的能力。不管後面的行情如何,這個人基本上只有觀看行情的能力了。

F. 基金逢跌買入,你覺得什麼時間買最合適

我覺得行情跌幅達到10%的時候比較合適,如果能達到25%的跌幅,這樣的行情幾乎是100%的加倉時機。

基金產品和股票投資的性質雖然大不相同,但內在的邏輯沒有變。當基金行情進一步下跌的時候,這一款基金產品的凈值也會有所下跌,如果你選擇在這個時候加倉,你的持倉成本會進一步降低。當市場出現反彈行情的時候,一旦可以獲得相應的投資回報。

一、我先講一下10%的概念。

我們拿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混合型基金來舉例,你可以看一下這些混合型基金的歷史最大回收率,對於那些比較優秀的混合型基金來說,這些基金產品的歷史最大回收率一般在25%~35%之間。試想一下,10%的跌幅已經算槐猛缺比較大的跌幅了,如果不選擇在這個時候加倉,則會非常考驗投資人對行情的判斷。

在你已經進行倉位管理的前提之下,你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判斷買入的時間即可。

G. 基金每月(每周)逢跌補1次倉是不是比每月/周定投一天好的多

因為定投的意思,就是為了克服人性的弱點,人性都是想要在最便宜的時候買到心儀的東西,投資也不例外,不然就沒那麼抄底的人了。正因為人性如此,所以如果你不設置定投的話,今天你看到基金跌了,會不會想:要不要等明天?明天可能大跌。要不就是周五一般會大跌,我投周五吧?然而周五它紅盤了,你投還是不投?

所以這么說,我就是真這樣干過的。比如我設置的某基金周五定投,然後我發現每周五它不跌,我就換到星期三,結果它周三漲了,周五又跌。這樣做了幾次之後,我取消了定投,我每天盯盤,發現它跌了就投,結果等我投了,它連跌三天,我那個悔啊!

後來我又去看關於定投的書,書上這樣寫到:定投的時候,你想選擇一個最舒服的時候投,然而事情並不如你所願,總是或高或低。其實股市每天都可能漲,可能跌,這個概率是50%,所以你不要為了確定的勝率,刻意的去做,你只需要選擇你方便扣款的那天,那天可能漲,可能跌,當你拉長周期,就慢慢的平均了。

看了這話,我安靜下來了,重新設置了定投,不過我總是留點活錢在手裡,等我看到某天,我那隻基金大跌,我就加投一份。這樣一個完美計劃就誕生了,我再也不糾結那天投還是不投,不再投機取巧了。

投資不是紙上談兵。實戰中不具有操作性的問題,總會被很多人津津樂道,就比如 這種每月或每周逢跌補一次倉的想法,就屬於明顯的沒做過實盤。 請問:「未來一個月會跌幾次?連續跌10天的話,你天天補倉嗎?一直不跌,你就不建倉了?」

定投是有計劃的投資行為

定投,是為了防控野鎮投資基金的風險而採用的投資策略,主要是三個」定「:

定投,勝在嚴格的」紀律性「。

它能戰勝風險,主要是利用」微笑曲線「的原理。 不明白的朋友,直接翻看我發出來的視頻吧,以免看文字搞腦子。

總之,我目前接觸的基金投資者,只要採用」定投「模式的,時間拉長看,主體都是賺錢的,且收益相對可觀。

劃重點:基金定投屬於完全可以控制的投資行為。你想想,自己能控制的東西,到底好不好?



逢跌補倉是不可控的想法

股市當天結束後,我們才知道漲跌,所以投資股市的 基金採用「未知價原則」進行申購和贖回。

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知道基金未來的走勢,因此也就無法確定投入多少資金量參與其中。

來,咱們一起靈魂拷問:

情況一: 你還沒來得及建倉,大盤一路拉升,你買不買?

情況二: 大盤連著跌一個星期,你是天天補還是等再跌一跌再補?

情況三: 你的資金被你補倉用完了,可是大盤還在跌,怎麼辦?

情況四: 大盤一路漲到了高位,然後跌了幾天,你補不補?

劃重點:逢跌補倉都是你擔心不劃算而打的小算盤,面對真實的市場時,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換種說法就是你根本控制不了這個過程。



綜上所述,基金定投是嚴格的投資策略,是可操作的模式。逢跌補倉只是自己心中的一種想像而已,不具有可操作性。賺錢的路上,不能憑感覺,凡是不可控的過程,都可能隨時出現無法控制的風險。人只能賺到自己認知范圍內的錢。投資有風險,參與其中請謹慎。

這個想法應該是絕大多數基金投資人都想過的吧。但是很遺憾,這個方法理論上可行,但實踐起來可操作性不太高。

基金每月什麼時候會跌倒低點,這個是很難把控的。也許有些高手能夠根據基金的持倉情況來把控,但是基金持倉每個季度才公布一次,具有滯後性,根據持倉來預估基金凈值波動,很難做到准確。況且,你要是有那個水平,何必買基金,自己投資股票不是更好!

還有,基金縫跌補倉,那如果這個月跌了好幾次,你是每次都補倉嗎?如果只是補其中一次,那麼你怎麼知道是補哪一次更好呢?

再有, 假如每個月基金都會大跌一次,並且你每次都能踩准這個點補倉。但是還是有個問題,例如某基金在5,6,7號每天上漲3%,8號下跌6%,如果你是在4號投入的資金,那麼嫌緩在5-8號這4天,總體上盈利了3%左右,但你偏偏要在8號下跌後再補倉,也就是放棄了5-8號這幾天3%的收益。為了迴避一次下跌,放棄原本應有的收芹脊模益,這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呢?

不僅這些,基金每個交易日申購確認,如果是在15:00前申購,就按照當天凈值確認,如果是15:00後申購,就按照下一個交易日凈值確認。那麼要做到你說的這個問題,還得每天在15:00收市前,基金公布當日凈值前,就能知道當天基金虧了,並且執行申購,否則要是等到收市,基金公布凈值後才申購,那就是第二天的價格了。

理論很美好,但是還學仔細摸一下具體怎麼操作,祝你成功!

如果以 技術操作 來分析的話,您的每周逢跌補一次倉與每周/每月定投一次倉, 都不是最優秀 的。

因為一隻基金有時候可能會連跌三天,有時候也可能會只是跌一點點,甚至沒有1%,那麼現在補進去在長期來看,平攤成本則太小了。

為什麼這么說呢?請看看以下我的分析:

就如上面所說的,一隻基金遇跌就一周只補一次倉,那麼如果它本周這次只是跌一點點,而下次大跌呢?

是不是很虧?

我這也是親身經歷過的,因為那時候心理比較急切而分析出錯,看到基金「 跌兩天漲一天再跌兩天 」,覺得是跌到谷底了,就補倉,但那時候還有正收益的。

結果第六天繼續跌,我又加倉;結果第七天繼續下跌,徹徹底底地負了,我沒加;結果第八天又下跌……

後來,我從基金凈值算了一下:

近期頂峰凈值: 9.1190(基點周四)

近期低谷凈值:8.1450(下下周二)

(9.1190-8.1450)/9.1190= 7.72%

經驗總結:基金經過一波大漲後,就會出現基金 回調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出現這種事情,我說過了,短期震盪是受市場情緒影響的,也就是要「趨勢分析」,但這種 技術面操作很難,一般判斷都是多錯少對。

有些人就利用新手不懂得 ,然後天天預測,說下周必漲或者明天必漲,而後如果說對了,就稱呼自己很神;如果說錯了,看到粉絲朋友們不相信,就發怒了,「有本事你們別來看,我以前也有很多正確的。」

(其實,一年大約200個交易日, 漲跌情況大概五五分 ,就算運氣怎麼不濟,也會有猜對的時候,所以沒必要信ta為神。)

所以說了, 市場是反人性 的。如果出現下跌這種情況,如果技術面不好,就踏踏實實地按照「補倉原則」進行補倉——

①如果已經買入 7成倉或者重倉 了,回調 10% 再加倉;

②如果只是 輕倉或者半倉 ,當基金出現 負收益率 時,可補 一成 或者 兩成 倉。

這是我經驗的總結,我也希望您們不要再跌坑裡;我不是巨人,但我可以為您們撐起一個台階,助您望得更遠。

目前很多人經常使用「每周/每月定投一天」的普通做法,或者 均線定投、移動定投 等等智慧定投做法。

與智慧定投相比,普通定投的收益率相對來說稍低,缺乏靈活性,如果遇上一個大跌的熊市,那麼只會是越投越虧罷了。

比如:

第一次真正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998點 漲到 6124點 ;

第一次真正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6124點跌到 1664點 。

那個時候第一次大牛熊交叉,有人定投始在大牛末,每月2000元,定投13次,滿一年,跌幅- 11.43% ,而同期大盤跌 56% 。

大家一般都會想,這每月定投不是平攤了成本了嗎?但我想的是,這平攤成本,有沒有做到 極限 ?

如果是股市經驗充足的投資者,不說在股市從頂峰突然下跌10%,就撤離,就說牛熊的確定性:

換句話說,一般而言, 大牛市經歷了多少時間,大熊市一般都會經歷多少時間, 這就是A股三十多年的 「確定性經驗」 。

所以,一看到6000多點,已經是 歷史 頂峰了,那麼一大跌,肯定會形成大熊市,就連2015年也一樣。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早點撤離或者等到3000點以下的「 確定性低位區域 」再按月定投,那樣會更好。

舉個例子:2007年8月23日開始定投 廣發聚豐混合A ——

智慧定投自2017年出現以來,就受到了很多 沒有時間、沒有知識或者不想盯盤又想獲得更大收益 的基金投資者的歡迎。

因為與定額定時定期的普通定投相比,智慧定投確實是收益率要高一些。

以全國基金數據最全面的投資APP—天天基金的智慧定投來分析——

天天基金的智慧定投分為:慧定投、目標止盈定投與移動止盈定投。

慧定投

慧定投主要包括「買入策略」與「賣出策略」。

買入策略 :參考標的指數,低估時增加每期投入,極度低估時,則投入最大倍數。

這樣子是比較死板的,只會根據 歷史 數據百分位來判斷,不能靈活投入,不能在 最低位區域。

比如說:

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 3473 點。

在2015年大牛市中,最高5178點,包括上漲與下跌時間,只有大約5個月時間在這個點之上。

按照 歷史 數據,是屬於高位點,屬於高估值,那按照慧定投的套路,低估才買,那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在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入手 張坤的易方達藍籌、曲揚的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 等等優秀基金,盡管連跌四天,都有10%的收益率。(截止2021.02.23)

所以,這種「慧定投」盡管比普通定投優秀,但還是不如「智慧手動定投」的好。

目標止盈定投

也就是說,這個做法不管是小跌還是大跌,買入一次就不補倉了。

差不多做法就是買完基金,直接卸載APP,等通知。[捂臉]

移動止盈定投

這個就是上面「慧定投」的賣出策略,還不如買入「慧定投」好一些。

小總結:如果大家 沒有時間、也不想獲得超額收益 ,那麼最好的選擇是「 慧定投 」。其最大的缺點是,在熊市中越買,越是被套,因為那是下滑式的。

牛市開盤,接連四天, 白馬股、藍籌股、龍頭股都在大跌,而中小盤股,特別是順周期股都在大漲 ,很多人直呼受不了。

想要轉投順周期,比如銅業、鋁業等等。

但是,這些順周期始終都是順周期,漲得了一時,漲不了一世。

因為沒有很大的市場容量,也沒有什麼 歷史 業績,如果不熟悉市場風格轉換,有可能買入就出不來了。

目前的調整屬於「 長痛不如短痛 」式的短期調整,大概會維持橫盤震盪一個月,一個時機點是:3月末與4月初。

還有一種調整是「 溫水煮青蛙 」,買了以後根本不知道它下一刻下跌還是上漲,因為每天看著沒感覺,但往長線來看,趨勢確實是下跌的。

比如去年8月到11月的 醫療行業 的調整,足足四個月,跌了不夠15個點。

而牛年開盤這四天,有些基金卻跌了10個點。比如 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混合 ,這個時候,可以入手,不會再跌多少了。

所以,沒必要擔心什麼的,要開開心心過日子。

定投的方式有定時定期定額的普通定投,也有定時不定額的智慧定投,如果就兩者而言的話,建議選擇 智慧定投 。

如果每個交易日的交易時間還是有空的話,並且也還想要獲得超額收益,建議是 手動定投 ,就如我上面說的:

①如果已經買入 7成倉或者重倉 了,回調 10% 再加倉;

②如果只是 輕倉或者半倉 ,當基金出現 負收益率 時,可補 一成 或者 兩成 倉。

只要不是買了那些周期性行業、長期業績低於同類平均與滬深300的,基本都可以放心地長期持有,沒有什麼不可能盈利的。

基金投資的原則: 長期持有,淡化擇時,擇人而投,行業長牛。

我覺得每月(每周)逢低補倉賺錢的概率大一些。

逢跌補比定投要好。

定投和逢跌補倉都是分散投資,避免了滿倉買在頂部的風險。

相對來說,散戶喜歡追漲殺跌,所以賠錢居多,要想賺錢,應該怎麼操作?就要和散戶操作模式反著來,要「追跌殺漲」,也就是說基金跌了才買,漲了才賣,這是反人性的操作,實際操作起來一般人很難實現。跌了會不會還跌?漲了會不會還漲?人都有恐懼和貪婪心理,這個很難克服。

追跌殺漲作為一條紀律,時刻提醒自己遵守。

我操作基金就是按照逢跌補進行操作的,可以說比較成功,每天兩點半以後通過天天基金看基金估值,如果遇到連續跌兩天或一天跌幅超過2個點,我就買一次,但要記住任何時候不要滿倉,否則一旦買在高點,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不割肉只能躺下裝死,不滿倉的好處就是不怕你跌,你敢跌,我就敢買,這樣可以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直到行情起來了,在高位再慢慢賣掉。

定投適合沒時間看盤的朋友,不需要做出判斷,到時候就買,但是具體是買在高位還是低位就全靠運氣了。

有很多人推薦基金定投,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但卻不是最好的方式。

要明白,基金投資的核心思路就是低位買入高位賣出,一切一切的操作都是圍繞著這一基本思想和目標而開展的。最接近這一目標的投資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而選擇基金的買入和賣出時機是最關鍵的。

選擇適宜的投資方式,既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也要根據所選擇的基金種類而有所不同。

如果既沒有充足的時間,也不是投資高手,那麼可以選擇基金定投,當然,也要盡量在底部買入,成本越低,收益才會越高。

題主所說的每月或每周逢低補倉,最好是能夠判斷所處的底部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是階段性的底部,那是可以的。如果沒有能力判斷底部,那麼不定期逢跌補倉大概率也強於定投。

關鍵是這個「逢跌」你怎麼知道是後面是跌是漲呢?

今天大跌了,你覺得明天還會跌,不買,結果明天漲了,怎麼辦?

今天跌了,覺得明天不會跌,買入,結果明天又跌,怎麼辦?

定投,就是排除個人因素的干擾,因為從長周期來看,指數跌下去,總會漲回來的,這個周期可能是一年兩年甚至三五年,但是總會漲回來的。

基金每月或者每周逢跌補一次倉,肯定是比每月或者每周同一天定投要好,這樣你可以避開高點,在低一點兒的位置補倉,使得成本更低一些。我也經常這么做。

相同時間段逢跌補倉比定投一次肯定要好,關鍵是需要你對基金凈值的漲跌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判斷。比如說你先計劃選擇每周星期四固定投入一筆資金買基金,而該基金在星期三下跌了,你又預測星期四會上漲,那你選擇星期三買基金就比較好,這樣成本就會相對比較低。前提就是你能夠比較准確地判斷出基金的漲跌。

如果你判斷得不準確,星期三基金下跌時你買入了,結果星期四再次下跌了,那就不理想了,不僅沒有降低成本,反而讓成本提高了,還不如定投了。

很多時候基金不只是跌一天,有可能連續跌幾天,不做定投,自己選擇買入時機,還是有難度的,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定投還是手動補倉。

這思路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策略和操作上其實可以豐富一些。

首先,你得把看好的基金建個底倉。

其次,根據基金類型設定投資策略。股票型、混合型、偏債基、固收型的基金,因為風險和收益預期的不同,定投也要分類考慮。

還有你的基金屬於穩重型、成長型、指數型、周期性顯著還是行業基?不同類型的基金操作方式也會不同。當然,作為懶人,我比較推薦優秀經理的主動型基金,相對省事。

最後,對於偏股型的基金,可以考慮在底倉的基礎上逢低加倉,不一定要每月一投,你可以預設一個逢低的比率,低於持倉成本多少百分比就加倉,但是我認為這種操作比較適合中長期持有的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大起大落激進型且回撤高的基金並不適合。

對於偏債基和固收來說,選擇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3年以上的好基,每月可以設定日期無腦投。

回答:當下的股市行情,逢跌就補。

H. 基金定投好還是逢跌加倉好

基金定投和逢跌加倉是不沖突的。基金定投其實就是無論是跌還是漲都在約定好的緩爛時候買進,給投資人節省時間和精力。如果投資人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能做到逢低簡胡買入,那就相當於按價格去做投資,那可能收益會更可觀。但投資者未必能精準預測出什麼時候是低點,也有可能買在半山腰被套,所以,是定投還是逢跌加倉需要根據市場行情及自身情況來選擇。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8-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攔哪攔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I. 基金跌的時候買入好嗎

是,基金下跌說明基金的價格下降,基金價格越低買入成本也就越低,成本越低風險越小,未來獲得收益的概率越大,基金上漲不適合買入,基金上漲買入成本會增加,成本越高風險越大,未來發生虧損的概率越大。兆悔
基金三點前的交易都是按當天收盤時的凈值計算,尾盤時看基金凈值估算就能知道基金當天的漲跌情況,下跌時可以買入基金,上漲時可以不買。
拓展資料:
面對暴跌,基金投資應該:
一、檢查持倉基金
1、把自己的持有基金檢查一遍。如果是低估值或者估值合理的指數基金,沒有問題,繼續堅持定投。如果有閑置資金可以適當補倉。但是要控制好節奏,下跌幅度較大時再補倉。
2、如果是主動基金,可以與同類基金業績比較,業績是否有較大幅度的落後,是否已經不符合當初買入理由。如果確實是業績不穩定,可以趁著下跌進行調倉,換入比較抗跌,業績較穩定的基金。當然如果下跌調倉比較困難,也可以等待反彈時進行基金轉換。
3、對於業績變差的基金不能不管,任憑基金凈值一直下跌,要盡快贖回或者轉換基金。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二、制定應對下跌的計劃
1、有的投資者說,在理財通買了一隻基金500元,每天觀察基金,如果跌了就加倉200元,跌的多,就多加倉。如果漲了就不加倉。這樣加倉太頻繁是不合理的,如果基金天天跌,難道天天加倉。而且容易出現一下跌物備就加倉,手裡閑置資金很快加完,等到市場大幅下跌,真正需要加倉時,反而沒有錢加倉了。
2、單筆加倉需要考慮市場跌幅和定投基金收益率的跌幅,制定加倉紀律。比如每下跌5%或者10%加倉一次,直至把手裡資金用完。或者每月定投規定只補倉一次,補倉後繼續下跌也不補倉,等待下一次定投時間。這樣可以控制加倉的次數,防止股市一路下跌,越加越跌的情況出現。
3、如果沒有多餘資金補倉,就堅持定時定額定投就族螞正可以。
三 、做好基金定投的心理建設
其實每次大跌之後或者股災過段時間回頭看,都是在挖黃金坑。如果投資低估值指數基金不用擔心,只要不是在股市最瘋狂的時候,估值高估的時候買入,未來都會取得不錯的收益。

熱點內容
btc哪個礦池收益高6 發布:2025-07-09 17:56:17 瀏覽:467
怎麼做區塊鏈節點 發布:2025-07-09 17:52:21 瀏覽:793
eth鳳凰礦機 發布:2025-07-09 17:28:04 瀏覽:299
區塊鏈理財類app 發布:2025-07-09 17:12:02 瀏覽:762
a10eth礦機算力低怎麼調試 發布:2025-07-09 17:06:11 瀏覽:593
比特幣節點跟以太坊節點區別 發布:2025-07-09 17:04:49 瀏覽:484
亞琛和eth 發布:2025-07-09 16:55:01 瀏覽:134
深圳比特幣合約帶單 發布:2025-07-09 16:38:08 瀏覽:999
以太坊2019下半年利好 發布:2025-07-09 16:38:05 瀏覽:309
比特幣與傳統貨幣的區別論文 發布:2025-07-09 16:37:27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