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挖礦知識 » 挖礦發生礦難怎麼辦

挖礦發生礦難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1-05-12 10:00:42

A. 發生礦難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什麼問題應採取哪些救助和防範措施

以下我於2005年寫的一篇文章,希望對你提出的問題有所幫助。

淺談瓦斯爆炸

自去年11月28日陝西省銅川礦務局陳家山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人遇難僅兩個半月的時間,阜新孫家灣煤礦區大地一震又發生了特大瓦斯爆炸的驚天礦難,遇難礦工已達212人,成為我國煤碳行業自1960年以來最大的礦難(這以前最大的礦難是44年前的1960年11月28日平頂山龍山廟煤礦瓦斯煤塵爆炸,遇難礦工為187人),事隔24小時,雲南富源縣竹園鎮松林村一非法小煤礦發生瓦斯爆炸,至今已造成27人死亡、14人受傷。且不談我國礦難頻發與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企業安全生產意識薄弱(如重生產、輕安全)、部分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技術素質低(違章作業、不能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應付突發事件能力差等),部分礦區負責人受經濟利潤驅使、個別地方的官商勾結等相關,我僅介紹一下與瓦斯爆炸有關的名詞解釋及如何防止煤礦礦井中的瓦斯爆炸,這對我公司的生產部門如何做好安全工作是個借鑒。
煤——古代的植物在不透空氣或空氣不足的情況下受到地下的高溫和高壓而變質形成的。
煤田——大面積的、可以開採的煤層分布地帶。
瓦斯——特指各種可燃氣體(如煤氣、沼氣等)。
煤氣——一般指干餾煤炭所得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氫、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它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但使用不當會煤氣中毒或爆炸。
煤氣中毒——一氧化碳(CO)中毒的俗稱。
化學品燃燒和爆炸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
一氧化碳——無色氣體,分子式為CO,有毒氣體,與氧燃燒時易發生爆炸。
一氧化碳中毒——指一氧化碳(毒氣)被動物吸入後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動物體缺氧中毒,嚴重時可致死。(阜新孫家灣煤礦礦工的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
爆炸——物質發生變化,不斷急劇增速並在極短時間內放出大量能的現象,主要由化學反應或核反應所引起的。
爆炸極限——指一種可燃氣體或蒸氣和空氣的混合物能發生爆炸的濃度范圍,空氣中含有可燃性氣體(如氫、一氧化碳、甲烷等)或可燃蒸氣(如乙醇蒸氣、苯蒸氣、乙酸乙酯蒸氣、環已酮蒸氣、四氫呋喃蒸氣)時,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遇到火花就會使火焰蔓延而發生爆炸。煤礦瓦斯爆炸極限為5%-16%。
瓦斯爆炸——在煤礦發生的瓦斯爆炸是指礦井空氣中含有的瓦斯(由氫、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等組成)這種可燃性氣體的濃度在爆炸極限內,遇到火花就會使火焰蔓延而發生爆炸,它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和殺傷性。
本人認為防止煤礦礦井中瓦斯爆炸和中毒的最有效辦法是排氣通風,使礦井空氣中的瓦斯含量低於爆炸極限的下限,CO含量大大低於允許的最高濃度,另外,礦井中排除點火源,挖煤時不要改變原來穩定的地質結構,以免產生礦震。還要保護好瓦斯監控系統,及時檢查和維修。
龔家圭
2005年2月18日

B. 如何避免礦難發生

第一,在價值理念上「以人為本」,在生產中把人的生命放在高於一切的第一位。過去,在革命年代,講要奮斗總會有犧牲,今天,到了重視人類發展,追求和諧的年代,生產中因事故而死人,是不能被接受的。第二,當我們的社會已形成在不同人群之間的利益不同之後,就需要利益制衡——市場經濟、法治國家和利益制衡三者並存,才是一個良好的社會,在這里,工會必須發揮作用。第三,發展需要能源,但非煤不可嗎?非這樣采、運、用不可嗎?煤遲早要用完。誰在新能源上領先一步,就可能引領世界。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不但重申了「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出了「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還特別提出了「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互利合作」,這些或許都是避免礦難的良好途徑。

C. 山西礦難瞞報事件是怎麼處理的

1、嚴肅問責相關責任人。對呂鑫煤業公司董事長游曉斌、礦長姚國慶、安全副礦長陰永亮、生產副礦長郝進武、總工程師趙振景等5人給予撤職。免去和順縣分管副縣長馮樂天、縣煤炭局長張瑞濤、縣國土局長葯江波、牛川鄉鄉長張曉瑞、李陽鎮煤炭副鎮長趙曉軍等5人職務。對晉中市、和順縣相關管理部門,晉能集團的相關人員,近期相關部門參與呂鑫煤業安全檢查的人員,沒有認真履職盡責到位的,由事故調查組嚴肅問責,給予相應處分。

2、深刻汲取事故教訓,深入研究事故發生的原因和暴露的問題,及時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第三,在全省各級各部門各企業認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有效防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D. 如果在井下,遇到礦難怎麼逃生

要科學自救與互救,也要切實落地「六大避險系統」

「依靠三級井下防護系統,通過科學自救,能極大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湖南科技大學礦業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李青鋒說。

所謂「自救」,即井下發生意外災變時,在災區或受災變影響區域內,人員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的方法。但李青鋒強調,事故中的人們,除自救外,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還有必要掌握救護受傷同伴的方法,即「互救」。「礦工進入一個新作業地點作業前,須學習該作業地點的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熟悉作業區域的通風系統狀況和避災路線。當然,還包括熟練掌握所在礦井的災害預防與應急方案,熟練使用自救器,掌握發生各種災害事故的預兆、性質、特點和避災方法。互救,則包括搶救災區受傷人員的基本方法,學會最基本的現場急救操作技術等。」

「災害發生後能否成功救援,除需要礦工有科學自救的知識,並能正確操作外,還需要有先進、可靠的井下防護系統。」郝小禮說。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於完善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通知》等文件明確提出在我國煤礦建設井下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緊急避險、壓風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聯絡等安全避險系統,全面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

「『六大避險系統』的建設,對保護被困礦工在事故發生後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援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技術、經濟等多重因素,這項措施並沒得到很好的執行。為了礦工安全,建議政府和企業努力落實該項措施,真正實現煤礦安全高效生產。」

E. 礦難是怎麼形成的

礦難是指在采礦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通常造成傷亡的危險性極大,世界上每年至少有幾千人死於礦難。常見的礦難有: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礦井失火、頂板塌方等。
煤礦礦難永遠是最難迴避的。這里只能說說一般礦難的原因。普遍存在的是管理不嚴、安全措施及設施不夠、安全意識不強,這些都歸結於利益兩個字。而每個礦難都有極深沉的原因和自己的特殊性,很難找到你說的大而全的網頁。典型:繁峙礦難(中青報劉暢)

F. 有誰知道發生礦難一般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注意。

礦難主要有:瓦斯爆炸,透水,頂板事故,火工爆炸,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窒息,機電事故等等。其實這些可以說都有嚴格的安全規程,只要遵守這些作業規程,事故基本都可以避免。很多事故都有預兆,如透水前的 預兆是工作面有滲水,空氣變潮濕,溫度降低,頂板或邊幫有掉渣等,瓦斯爆炸主要是空氣中的瓦斯濃度到一定程度,碰到有火花甚至靜電就會爆炸,爆炸時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大家知道一氧化碳是劇毒氣體,人碰到它幾秒鍾就會死去。頂板主要是要敲邦問頂,也就是一聽二看三敲頂 。本人曾經就碰到過二氧化碳,當場昏倒還好命大沒死,也親眼見過工友死於頂板事故 。 救援時要看是什麼事故,如瓦斯爆炸,首先是要保證通風流暢,一般會用到氧氣瓶,測毒器等

G. 山西礦難瞞報事件怎麼處理的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一家煤礦發生滑坡事故後被指瞞報傷亡情況,當地政府8月15日決定對該縣煤炭管理局局長就地免職,同時立即釋放警方拘留的1名網上發帖者。


經初步詢問,當時5台挖掘機被埋,其中3台已被挖出,4人死亡,5人失蹤。目前,和順縣公安局已將呂鑫煤業法人代表、總經理高陽控制,人員核實和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正在進行中。

而據報道,同樣是和順縣人民政府網發布的通告,8月12日,和順縣煤炭工業局發布情況說明,稱事發地點無人員和機具作業,沒有人員損傷。8月13日,和順縣人民政府再次發布,滑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機具損失,同時和順縣公安機關還對一名在貼吧、微信上散布滑坡造成人員和器具被埋的人予以行政拘留。

瞞報事故比事故本身都可怕,那些官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不管人民群眾的死活,應該一抹到底,讓他們不再有傷害老百姓的機會。

H. 在建金礦發生爆炸事故,礦難自救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礦難正確的自保姿勢是尋找邊緣地帶,或者是礦道交叉處,靠著礦道蹲下,雙手抱頭,保護住自己身體的主要部位,同時也不要慌張,保持冷靜,等待救援

I. 如果礦難了怎麼辦

哎。這個問題太揪心,其實真正礦難了,是迷糊狀態的,像是夢

J. 如何從根本上避免礦難發生

山西整合民營中小煤礦,理由之一就是這類民營礦安全生產不到位,事故頻發。而恰恰就在此時,國有大礦黑龍江新興煤礦發生「11·21」瓦斯爆炸事故,已知死108人,受傷在醫院救治的65人。事故發生在曾為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煤炭企業100強的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公司鶴崗分公司屬下的原國有重點煤礦,使人於悲憤之中,唏噓不已。聯想起4年前同屬龍煤集團的七台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瓦斯事故死170餘人,感嘆這樣的煤、電真是絲絲帶血。
煤礦礦難不斷,這使得中國成為今天世界上礦難最多的國家。中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2.041人(此前是2.83人)。而同為發展中煤炭大國的印度、南非等,百萬噸死亡率在0.5人左右,是我們的1/4;美國、澳大利亞等,為0.03~0.05人,是我們的1/40、1/50(原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2007年數據)。再有,煤炭於開采、運輸、燃燒發電中所造成的污染——煤礦產生各種廢污水佔全國總廢污水量的25%;全國煤炭貯存場6000多個,多為露天,缺乏防塵降塵設備,每年產生煤塵1000萬噸左右,運輸中又產生煤塵1100萬噸;煤炭燃燒是中國最大的空氣污染源,全國煙塵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5%,氮氧化物的67%……

煤炭在今天的主要用途是發電,在以「煤炭為主體(佔70%)」,「電力為中心」的能源規劃思路下,電成為發展——經濟增長——的掣肘和壓力,煤又成為電力發展的掣肘和壓力,而表面上的「要發展」,缺煤、缺電,掩蓋了一些地方、企業不顧人命的利益之爭。

與此同時,中國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為8.33,世界平均為2.65,高收入國家為1.66(均為2004年數字,國家統計局《2008國際統計年鑒》)。也就是說,在中國,創造等量的產值要耗用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數倍的能源——其中,相當一部分最終來源於煤炭。

煤礦出了事,國務院成立了專門的由安監總局局長任組長的事故調查組。有關方面也立即組成108個工作組,每組三人(要有一個女同志),分赴遇難和下落不明的礦工家中,進行「慰問安撫」,給每家送去100斤大米、20斤掛面、20斤雞蛋和20斤豆油,賠償金將盡快發到。但與工人性命相關的安全生產問題為什麼就始終不能有有效的制度改進和根本的改觀呢?

與往次似有不同,這次新興煤礦事故的第二天,全國總工會、省總工會、市總工會就送去了160萬元,慰問遇難工人家屬。但是,工會更應做的事似乎是為工人主張權利——在平時,為礦工的安全大聲疾呼,在礦難發生後,出面為死難礦工鳴冤叫屈,出面代死難礦工提出民事訴訟,要求賠償(在檢察院就刑事案件提起公訴的前提下)。

面對屢屢發生的礦難,我們這個社會所應做的,似乎缺了什麼,這就是制度層面的建設與改進。生命與健康是工人的基本權利,工人的生命與健康不應只是被保護的客體,在安全生產中,在社會中,以至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工人自身作為人都應是權利被認可、尊重的主體;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應有制度化的法律救濟。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的中央文件中,曾提出我們這個社會因缺乏而須在轉型中構建權益保障、訴求表達、利益協調、矛盾調處四種機制。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發現,面對礦難,工會不但缺少憤怒的表情(不會憤怒),而且常常失語;礦工更是少了參與——在日常的安全生產中,在公司涉及安全的井下生產作業決策中,在安全生產設施的可靠性、檢修及更換等方面,在關乎生命、健康的權益保障方面。這些,以往似乎只是企業管理者和政府監管部門的事,需要有制度保障工人訴求的聲音能夠傳達出來,工人的行動能夠在他們生命存亡的關鍵時刻起作用。

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呢?第一,在價值理念上「以人為本」,在生產中把人的生命放在高於一切的第一位。過去,在革命年代,講要奮斗總會有犧牲,今天,到了重視人類發展,追求和諧的年代,生產中因事故而死人,是不能被接受的。第二,當我們的社會已形成在不同人群之間的利益不同之後,就需要利益制衡——市場經濟、法治國家和利益制衡三者並存,才是一個良好的社會,在這里,工會必須發揮作用。第三,發展需要能源,但非煤不可嗎?非這樣采、運、用不可嗎?煤遲早要用完。誰在新能源上領先一步,就可能引領世界。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不但重申了「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出了「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還特別提出了「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積極開展國際能源資源互利合作」,這些或許都是避免礦難的良好途徑。

熱點內容
阿里雲區塊鏈價格 發布:2025-05-20 05:44:45 瀏覽:781
能往冷錢包打幣嗎 發布:2025-05-20 05:34:51 瀏覽:680
XRP平台挖礦 發布:2025-05-20 05:33:29 瀏覽:983
荃灣去葵涌葵星中心哪裡坐車 發布:2025-05-20 05:32:03 瀏覽:902
煙台市金鵬礦機國際部 發布:2025-05-20 05:17:32 瀏覽:867
沙貝到體育中心怎麼去 發布:2025-05-20 05:05:26 瀏覽:966
數字貨幣承兌商是不是otc 發布:2025-05-20 04:55:14 瀏覽:715
對數字貨幣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5-20 04:49:13 瀏覽:960
什麼是數字貨幣紅包 發布:2025-05-20 04:41:50 瀏覽:562
linuxifconfig無eth0 發布:2025-05-20 04:41:44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