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防護產品設計
① 采礦方法設計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1、計算采區儲量。
2、確定采區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
3、選擇採煤方法。
4、采區巷道布置。
(1)確定采區形式。
(2)采區上下上的數目和位置。
(3)採煤工作面長度和區段的數目和位置。
(4)區段平巷的布置方式。
5、采區近回風上山選擇。
6、採煤工作面通風系統選擇。
7、採煤工作面的上行風和下行風的確定。
8、畫出采區巷道布置平剖面圖。
9、畫出工作面平剖面布置圖(平:1:200 剖1:50)。
10、編制工作面循環圖表。
② 礦業權人的權利與義務及礦業權的保護
一、探礦權人的權利與義務
探礦權申請人申請的勘查項目一旦獲得國家的批准,取得探礦權後就成為探礦權人。由於探礦權是國家將原本屬於國家的礦產資源所有權以設置特許權的方式授予探礦權人使用。因此,探礦權人在獲得對礦產資源勘查的特許權利並得到經濟利益的同時還應盡相應的義務。根據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規定,探礦權人有下列權利和義務。
(一)探礦權人享有的權利
(1)按照勘查許可證規定的區域、期限、工作對象進行勘查;
(2)在勘查作業區及相鄰區域架設供電、供水、通訊管線,但是不得影響或者損害原有的供電、供水設施和通訊管線;
(3)在勘查作業區及相鄰區域通行;
(4)根據工程需要臨時使用土地;
(5)有權優先取得勘查作業區內礦產資源的采礦權;
(6)在完成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後,經依法批准,可以將探礦權轉讓他人,獲得應有的收益;
(7)自行銷售勘查工程中回收的礦產品。
(二)探礦權人應履行的義務
(1)在規定的期限內開始施工,並在勘查許可證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應當投入的勘查資金,其投入的數量每平方公里不得少於法規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標准;
(2)定期向勘查登記管理機關報告勘查進展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逐年繳納探礦權使用費;
(3)不得擅自進行采礦;
(4)勘查作業完畢,及時封、填探礦作業遺留的井、硐或者採取其他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
(5)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匯交地質勘查資料,向勘查登記管理機關報送資金投入情況報表和財務決算報表,辦理勘查許可證變更、注銷登記手續;
(6)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關於勞動安全、土地復墾和環境保護的規定。
二、采礦權人的權利與義務
采礦權申請人申請的采礦項目一旦獲得國家的批准,取得采礦權後,即成為采礦權人。采礦權人在享有法律規定的礦產資源開采權利並得到經濟利益的同時應承擔相應的法律義務。根據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規定,采礦權人有下列權利和義務。
(一)采礦權人的權利
(1)有在批準的礦區范圍內建設采礦所需的生產和生活設施的權利;
(2)有在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和期限內,從事開采活動的權利;
(3)有獲取被許可開采礦產品及共生、伴生礦產品的權利;
(4)有在礦區范圍內進行生產勘探的權利;
(5)有按國家規定自行銷售礦產品和自行確定礦產品價格的權利;
(6)有按國家規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和其他地上物權(如道路通行權和設置供電、供水、輸油和通信線路權等)的權利;
(7)有按國家規定依法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和向社會公開融資的權利等。
(二)采礦權人的義務
(1)有在批準的期限內投入礦山生產建設,開始礦山施工作業的義務;
(2)有按國家規定進行礦山設計,採用先進合理的開采方法和選礦工藝使礦山「三率」指標達到設計要求以及綜合利用共生、伴生、中低品位、薄礦層、難選礦產資源的義務;
(3)有按國家規定填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統計報表,保護礦山檔案資料安全的義務;
(4)有按國家規定接受國家工作人員監督檢查,按時辦理年檢或注冊手續的義務;
(5)有按國家規定繳納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資源補償費、資源稅等稅、費的義務;
(6)有按國家規定採取環境保護、勞動安全衛生防護和土地復墾措施的義務。
三、礦業權的保護
礦業權保護是礦產資源管理法律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法律對礦業權的保護是維護探礦權、采礦權秩序的有力手段。礦業權的保護一方面需要通過法律的強制力掃除礦業權實現過程中的各種障礙,確保礦業權的實現;另一方面也需要法律規范礦業權的行使范圍,以禁止礦業權的濫用。因此,任何享有礦業權的單位和個人,只要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就會得到法律的保障。反之如濫用權利或侵犯依法設立的礦業權就要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
法律對礦業權的保護,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權利人有實施權利的良好法律環境和可能性,我國對礦業權的保護主要是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實現。
(一)頒布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范從事礦業活動行為
頒布礦產資源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廣泛宣傳礦產資源法,明確規范權利人的權利范圍,正確引導礦業權人依法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只有明確了權利范圍,才能判斷是否權利被侵犯,從而加以保護。同時,全民的法制觀念都增強了,從事礦業活動的行為規范了,礦業秩序自然就會好轉,保護礦業權的目的就達到了。另一方面,也要明確規范礦政管理部門的行為,強調依法行政以達到主動、有效地保護礦業權的目的。目前,我國規范礦業權的法律、法規除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礦產資源法、國務院發布的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勘查區塊登記辦法、開采登記辦法和兩權轉讓辦法外,還有各省(區、市)頒布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管理辦法和國務院地礦主管部門頒布的有關礦業權管理的規章制度,這些規定都將對我國礦業權管理和保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追究侵權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礦業權保護的另一重要手段就是追究實施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是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它是由法律的強制力保證實現的。一個完善的礦業法制必須有一個完善的法律責任體系,沒有完善的法律責任作後盾,再完善的法制也會在實施中消逝。因違法行為的性質、內容的不同,法律規定了不同的法律責任形式,根據其違法行為的性質可以單獨處罰,也可以並處。對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法律規定了三種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
1.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侵害了探礦權、采礦權以及與之相關的民事權利,造成了他人財產損害,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我國民法通則和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對礦產資源和探礦權、采礦權的保護,當行為人因侵害他人的探礦權、采礦權而造成經濟損失時,就構成民事違法行為,對此違法行為的後果,行為人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礦產資源法對應負民事責任的單位或個人實行民事制裁的主要形式是賠償經濟損失。
2.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行為人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所應負的行政方面的法律責任。由於法律關系的主體,不僅包括礦政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還包括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管理相對人。因此,行政責任可分為管理方的行政責任和被管理方的行政責任。管理方的行政違法行為主要有行政失職、行政越權和濫用職權等;被管理方的行政違法行為則主要指被管理方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礦產資源法對管理方應承擔的行政責任主要是給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和撤銷下級違法頒發的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以及不適當的行政行為等;對被管理方給予的行政處罰主要有:責令停止勘查或者采礦、退回本礦區范圍內勘查或者開采、沒收違法采出的礦產品和非法所得、罰款、吊銷勘查許可證、吊銷采礦許可證等。
3.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是指違反礦產資源法和刑法的有關規定,非法侵犯他人合法的探礦權、采礦權,造成嚴重後果,或者破壞國家礦產資源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因而構成犯罪的,行為人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我國礦產資源法第39條、第40條、第41條、第43條、第44條和第48條均規定了有關違法行為應依據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律條款。
③ 什麼是采礦設計中常說的「高階段」給一些專業的回答
這個按設計咨詢不同的時期的深度要求來分類,一般方案設計,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都叫高階段,之後就是施工圖設計。施工圖之前的咨詢、設計階段都叫高階段。
④ 什麼是挖礦
用戶用個人計算機下載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
比特幣為一種虛擬的貨幣,比特幣挖礦制度為通過計算機硬體為比特幣網路開展數學運算的過程,提供服務的礦工可以得到一筆報酬,因為網路報酬依據礦工完成的任務來計算,為此挖礦的競爭十分激烈。
挖礦實際是性能的競爭、裝備的競爭,由非常多張顯卡組成的挖礦機,哪怕只是HD6770這種中低端顯卡,「組團」之後的運算能力還是能夠超越大部分用戶的單張顯卡的。
而且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有些挖礦機是更多這樣的顯卡陣列組成的,數十乃至過百的顯卡一起來,顯卡本身也是要錢的,算上硬體價格等各種成本,挖礦存在相當大的支出。
(4)挖礦防護產品設計擴展閱讀:
比特幣挖礦流程:
1、找到礦池
開始挖礦必須要有一個操作方便、產出穩定的礦池,它的作用就是為各個終端細分數據包,可以通過精密的演算法將終端計算好的數據包按照比例,支付相應數量的比特幣。
2、下載比特幣挖礦器(軟體)
其實這種挖礦器也有很多種,大家可以去官方網站下載。
3、設置挖礦軟體
GUIMiner是個綠色軟體,安裝完成後我們可以先設置下語言,以便更方便進一步設置。接下來需要對采礦器設置伺服器、用戶名、密碼、設備等。一般伺服器從BTC guild系列裡面選一個網路較好的就行,用戶名和密碼就是我們之前自己設置的。
4、比特幣挖礦開始
當我們確認都設定無誤後,點「開始挖礦」按鈕之後就開始挖比特幣了,隨之顯卡很快就會進入全速運行狀態,溫度升高、風扇轉速提高,你可以通過GPU-Z或顯卡驅動來監控狀態。
⑤ 安全、高效采礦技術體系
包括大型深凹露天礦高效采礦綜合技術,深部及復雜地下礦安全、高效開采新工藝,深部煤炭資源及特厚煤層、薄煤層開發技術,石油驅採油技術,特殊類型氣藏的開發技術等。經過多年開采,我國以露天礦為主的鐵礦山80%都已進入封閉圈以下,轉入深凹或地下開采;我國有色金屬、非金屬及煤炭多為地下礦,其中煤炭、有色金屬地下礦山佔90%以上。經過幾十年的開發,開采深度越來越大,有的甚至達到千米以下,由此而帶來開采難度加大、開采條件惡化、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難題,已成為我國礦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因此,大力發展深部及復雜礦體的安全、高效采礦綜合技術已迫在眉睫。迫切需要通過科技攻關,解決難采礦床的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建立起難采礦床安全、高效開採的綜合技術系統。大型深凹露天礦高效采礦綜合技術是集露天與地下兩種采礦技術,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性課題,是露天采礦、地下采礦的工藝流程及技術要素在一個開采系統中的優化組合配置。目前我國露天礦山整體開發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露天礦逐漸進入深凹或轉入地下開采條件下,進一步提高采礦、運輸效率、降低采礦成本,是關繫到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通過解決大型深凹露天礦安全、高效開采及運輸系統、露天與地下聯合開采等關鍵技術難題,將有效緩解露天礦山晚期礦石生產能力不足的困難局面,延長礦山壽命,並大大節省礦山建設投資,降低采礦成本。
近年來,我國在深部礦床開采方面,經過科研、設計及企業的不斷研究創新,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深井開采方法、岩爆傾向、地熱防治、尾礦充填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礦床埋藏深、岩溫高、岩爆傾向大、品位低、開采強度大的條件下,如何實現安全、高效、清潔生產,在礦體大面積開采條件下的應力轉移規律及合理回採順序、深井高應力堅硬礦床誘導碎裂連續采礦方法與工藝技術、深井岩爆巷道支護材料與支護技術、高效安全采礦工藝技術、深井開采大規模高效安全爆破技術、深井開采井下熱環境控制技術、大區域岩層穩定性動態實時監測預警技術與裝備、地下礦山采礦信息技術等關鍵技術方面有待進一步深入、系統研究,為深部復雜礦床的安全、高效開采提供技術支撐。
我國很多煤礦井經過十幾年,有的經過百年的生產,礦井的回採深度越來越深,很多礦井采深已達到600~800米,有的已超過1000米,正在向1200~1300米延伸。我國東部的一些新區煤層埋藏很深,上有幾百米厚的沖積層,建井和將來的深部開采都將遇到很多新的技術難題。如深厚沖積層大型深井建設技術、厚煤層綜采成套技術、薄煤層綜采機械化和自動化技術、短臂綜采技術、巷道和回採工作面的支護技術、煤炭地下氣化技術,以及煤與瓦斯突出、突水、高溫高濕等安全防護技術都是煤炭開采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我國石油老油田總體上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階段,穩產難度加大;新增儲量品位下降,低滲、特低滲、稠油儲量比例上升,開采難度加大。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石油採收率。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包括提高注水開發老油田採收率技術、低品位石油資源的聚合物驅、C02混相驅、表面活性劑驅以及鹼/聚合物驅經濟有效開發技術。為適應特殊類型氣藏的開發,需要開發異常高壓氣藏高產井開發方式和進行安全生產技術研究,發展低滲、低產氣田大型壓裂酸化及水平井采氣技術,多層疏鬆砂岩氣藏防砂、堵水技術,以及高含硫氣藏防腐、脫硫和天然氣凈化技術,深化凝析氣田循環注氣提高凝析油採收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