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挖礦產品收益怎麼做
1. Filecoin礦工如何獲得收益
Filecoin打造了以數據存儲的供需關系撮合平台,而Fil就是系統運轉的通用共識貨幣。
Filecoin的四種礦工收益結構
眾所周知,Filecoin網路是一個數據存儲網路,以分布式方式實現數據共享設備存儲,其通證代幣Fil就是整個系統運行的媒介支付。
Fil幣的流通速度和數量是整個Filecoin網路穩健性的直接體現,而在整個Filecoin經濟體系中,存在著四種經濟收益。
①新幣釋放收益:存儲礦工通過投入存儲設備和帶寬來獲取Filecoin系統新幣的發放,這部分與比特幣系統經濟模型一樣,說簡單點就是廠商挖礦,而挖礦要持續進行好幾年時間才能結束。
②存儲市場收益:存儲礦工通過出售自己的存儲空間來獲取交易代幣,這個過程就屬於分布式存儲技術的應用階段,用空間換貨幣。
③區塊鏈交易費用:存儲礦工通過競爭,然後創建新的區塊來獲取區塊內交易包含的交易費用,有點類似於很多游戲過程中創建房間然後抽取游戲者交易手續費一個道理,你可以理解成是看場費,這部分費用也和比特幣體系一樣。
④檢索市場收益:檢索礦工通過提供數據檢索服務來獲取交易代幣,檢索礦工出售的是自己的流量。檢索礦工收益只有這一種,就是檢索方式。當然,隨著Filecoin網路的使用增加,檢索需求也會增加。
收益方式最多的礦工當屬存儲礦工,除了檢索市場之外其他三種方式都是存儲礦工獲取收益的手段。那我們就再簡單了解一下數據存儲過程和數據檢索過程。
Filecoin存儲市場工作流程
Filecoin網路裡面只有三種角色參與者,存儲礦工、檢索礦工和用戶。存儲市場流程大概如下:
第一步:存儲礦工提交報價單,需要上報系統自己的可售空間以及對應質押代幣;
第二步:用戶提交出價單,用戶根據自己的存儲需求向系統提交購買訂單,信息包含所付酬勞代幣數量;
第三步:區塊鏈系統訂單匹配,系統撮合匹配後用戶發送數據,存儲礦工接收數據並返回存儲證明;
第四步:最後支付階段,存儲礦工完成數據存儲並向系統報告,然後系統給予清算酬勞。當然,存儲礦工需要不斷向網路證明自己一直存儲著+V用戶GT369T的數據。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滴滴打車或者Airbnb租房?系統匹配供需方,最後撮合成交易,系統內支付以Fil幣為准,不過是以系統外法幣定價折算後的Fil幣。
IPFS廠商存在的首要價值
在整個Filecoin網路正式投向市場應用前,需要做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就是Filecoin初期釋放,作為網路支付媒介,用戶如果想要數據存儲就要有Filecoin,需要去購買,而初始流通的實現則由存儲礦工來完成。
說白點就是由IPFS廠商來主要實現,盡管廠商將存儲設備銷售給個人,但實際上還是在廠商的機房內容易管理運行。Filecoin挖掘設備和BTC挖掘設備是不同的,因為Filecoin挖掘設備本身就是一台存儲伺服器或存儲硬碟。
所以IPFS廠商的第一個價值就是Filecoin挖掘釋放,然後才有其他角色出現的意義。
2. 區塊鏈是怎麼挖礦賺錢的
挖礦賺錢的原理:PoW和挖礦。
最開始比特幣可以用顯卡挖出,但在 13 年時,已經無法用顯卡通用計算程序挖出比特幣 BTC,比特幣現在全部都是用 ASIC 礦機進行"挖礦"。
類似地,14 年萊特幣 ASIC 礦機上市也終結了顯卡挖萊特幣的挖礦歷史。目前顯卡能夠"挖礦"的數字貨幣是以太坊 ETH、以太經典 ETC、Zcash 零幣 ZEC。
顯卡"挖礦"並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事實上起步越早,收益越高,而且收益會隨著更多的礦工和顯卡的加入遞減。
直白說,現在買高價的顯卡入場"挖礦"絕對是虧死你,購置專業礦機才是更高性價比的選擇。如今個人挖礦的必備工具是礦池,礦池的作用是集合大量礦機算力,增大你挖到幣的幾率,同時你未來能挖到的幣提前平均分配到你的賬戶里。
以比特幣為例,假如現在比特幣全網每 10 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包含 25 個比特幣。假設全球有 1W 人參與挖礦,那麼在這 10 分鍾內,只有 1 個幸運兒拿走了這 25 個比特幣。
其它人則顆粒無收。而礦池的原理是大家組隊挖礦,並按約定的分配方式分配,使得礦工的挖幣回報趨於穩定,減少礦工的風險。
為增強性價比,還可選購一些類似玩客雲這樣的實用礦機,既能當普通硬體產品使用,也能挖礦,一舉兩得。
(2)開發挖礦產品收益怎麼做擴展閱讀
塊鏈交易和數字貨幣的運作核心有幾個:
去中心化資料庫連成的交易網路——稱為區塊鏈,大家所有的客戶端(包括礦機)一起記賬,確認轉賬交易;按時間發行一定量的數字貨幣。
因為贏家通吃,導致中小散戶礦工要聯合起來組成"礦池",以 Shares 記錄累積工作量,聯合算力越高,礦池聯合體先找到數字貨幣的概率就越大,增大找到新發數字貨幣的概率,瓜分挖到的數字貨幣。這就叫 PoW 工作量證明機制。
3. 挖礦究竟是怎麼賺錢的(上)
想了解挖礦在區塊鏈產業中的地位,就必須對區塊鏈整個產業的上中下游有個大致的了解。
上游,比如比特幣等幣的生產以及與挖礦相關的企業。這其中有礦機的設計、生產等企業,還有礦場和發電設備的建設、礦池的運營等,這些都屬於區塊鏈的上游企業。
中游,區塊鏈的中游指交易環節和存儲環節。很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以及各個幣種的錢包開發都屬於區塊鏈的中游企業。
下游,依託區塊鏈技術的各類應用,不管是底層協議、基礎鏈還是應用鏈都屬於下游企業。
在上中下游的產業中,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賺錢邏輯,風險大小也自然很不相同。下面我們分類介紹。
第一類賺錢門道,簡單的投資或投機,具體來說就是在二級市場買入區塊鏈資產。門檻最低,入門資金要求很低,只要會使用交易所進行買幣即可。風險大,收益與否嚴重依賴個人對市場的判斷。
第二類賺錢門道,項目早期風險投入,也就是ICO。門檻不高,但是風險極大。有爆賺幾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也有血本無歸的。一是因為本身項目就在早期,距離成功落地還有很長的距離,項目成敗風險很大。二是很多無良項目肯本就是騙錢的,就沒有打算把項目落地。
第三類賺錢門道,跨市場對沖套利,簡稱搬磚。風險很小,但是門檻現在已經比較高了。搬磚的收益來源於多個市場的價格不平衡,現在手工搬磚已經逐漸被淘汰了,程序化的搬磚交易以及越來越專業化的運作,技術門檻較高。
第四類賺錢門道,高頻量化交易,這是一種單市場的套利方式。和搬磚類似,風險小,技術門檻高,需要同時對開發和交易系統都非常熟悉才能盈利。
第五類賺錢門道,開交易所。門檻主要來自資金和技術,以及運營。風險主要是監管和政策的不確定性。
第六類賺錢門道,場外交易。隨著帶OTC功能的交易所逐漸增多,個人做這一塊獲利空間逐漸減小。
第七類賺錢門道,生產礦機及晶元等硬體。行業內做的比較好的有比特大陸、阿瓦隆、BITFURY等公司。從事這個行業必須有專業的開發技能。
第八類賺錢門道,經營礦池。礦池的門檻主要是技術和礦工的算力支持。
第九類賺錢門道,程序開發,比如應用、量化交易程序、自動交易工具、礦機礦池程序開發等等。
第十類賺錢門道,挖礦。如果把比特幣比作貨幣的話,挖礦就是發行貨幣的過程。屬於低風險,中等收益的投資品類。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回本周期,根據幣價不同,大概為100到300天。下篇我們會就挖礦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講解。
4. defi一站式挖礦 收益如何發放
挖礦APY的產生主要有四種:1.平台借貸利息產生收益2.挖取平台幣(礦幣)產生收益,3.質押TOKEN獲取平台鑄幣、贖回、交易等操作環節中產生的收益4.機槍池(valut)
APY源自自動復投以及投資策略DeFi(Decentralized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是指在區塊網路中通過運行智能合約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現有的DeFi項目針對特定幣種,可以提供較高的年化收益。
5. 挖礦掙錢是什麼原理
挖礦就是指用比特幣挖礦機獲得比特幣,也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計算機。
比特幣挖礦其實就是比特幣系統中做任務獲得記賬權從而獲得獎勵的過程,這個任務因為過程和現實生活中的「挖金礦、淘金」差不多的感覺,於是很多人就稱它為挖礦了。
補充資料: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的稀缺性。
2021年3月13日,比特幣突破60000美元。6月,薩爾瓦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賦予數字貨幣法定地位的國家,比特幣在該國成為法定貨幣。
貨幣特徵
1.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2.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3.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4.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5.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6. 貓盤挖礦版是怎麼挖礦賺比特幣的
具體來說,用戶可以共享貓盤的閑置存儲空間、帶寬資源,這些資源會輸出給內容、視頻、游戲、區塊鏈等公司,貓盤公司會將後者支付的法幣、各種數字貨幣統一換算為比特幣,用戶就會以此獲得相應的比特幣收益,這也是貓盤獨有的挖礦模式。
為什麼獎勵比特幣?
因為市面上的同類產品獎勵給用戶的都是相關公司自己發放的積分、鑽石等權益,而這些權益則大都價值很低甚至毫無價值。除此之外,那些曾經看似火爆的項目目前均已幾盡凋零,早期參與的玩家可能有所收益,參與時間較晚的玩家則大多血本無歸。
我們知道,比特幣是數字貨幣世界的錨定幣,貓盤直接使用比特幣激勵用戶,並且用戶可以隨時提幣到自己的錢包,收益也就能得到有利保障。而且,比特幣破發的風險幾乎為零,用戶的收益也就更加持久和穩定。
挖礦收益是怎麼分配的?
談分配,首先要引入一個「存儲力」的概念,貓盤用戶的收益和存儲力直接掛鉤。存儲力是基於用戶共享的存儲空間、帶寬及在線時長等因素綜合得出的一個指數,存儲空間越大、帶寬速度越快、在線時長越長,相應地,存儲力就越大,反之同理。
貓盤通過共享存儲帶寬資源獲得收益,用戶每天可以通過App查看收益,也就是賺了多少比特幣。貓盤的挖礦收益分配並非隨機,而是要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得出。簡而言之,用戶每天的收益取決於個人存儲力、全部用戶存儲力以及每天的發幣量。計算公式如下:
單個用戶當日收益=單個用戶當日存儲力/全部用戶當日存儲力*當日發幣量
由此可見,用戶的當日收益與當日存儲力指數和當日發幣量呈正相關,與全部用戶當日存儲力指數呈負相關。
每天的發幣量是多少?
貓盤整合用戶共享的存儲和帶寬資源,向需求方提供存儲和帶寬服務,並將對方支付的各種數字貨幣換算成比特幣發放給用戶。而每天發多少比特幣,取決於實際業務情況,暫時沒有辦法給出具體數字。我們能明確的是:
和其它挖礦產品不同,貓盤並沒有自己發幣或限制挖特定的一種、幾種幣,而是賺取別人支付的各種數字貨幣,這些貨幣都是市場流通幣,貓盤將這些貨幣統一換算成比特幣分配給用戶。
注意,這其中所有貨幣都是可流通的,同時,存儲節點越多業務越多,總體挖礦收益就越高;而其它的挖礦產品,均由自己發幣或限定挖幣,絕大部分可挖的幣量是有上限的。隨著時間推移,礦機必然越來越多,挖礦收益就會越來越少。
7. 挖礦收益怎麼算
很簡單的方法,用礦池自帶的小工具,比如幣印礦池,直接輸入你的電費,就能看到每個機型每天的對應產量和換算成人民幣的收入,同時到今日礦工官網看不同型號機器的市場價格,可以算出來回報周期。
8. 如何計算挖礦每天所獲得的收益
雖然每個人擁有的礦機數量不同,想算出自己的每日收益,其實很簡單,優質的比特幣站點都有相關的軟體幫你計算出最終收益,但是你想知道收益的產出原理嗎?
那麼各位要先明白挖礦的基本信息:
區塊·獎勵(BlockReward): 每挖出一個新的區塊,系統會給礦工的獎勵比特幣,目前區塊的獎勵是6.25比特幣。
算力(Hashrate): 算力(也就是哈希值碰撞)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即為礦機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比特幣網路必須為了安全目的而進行密集的數學和加密相關操作。
例如,當網路達到10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0萬億次計算。
難度(Difficulty): 比特幣系統的難度是動態調整的,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10 分鍾)
比特幣網路初始難度定義為1,即Difficulty=1,它所表示的意思是,比特幣網路剛開始運行的時候,每進行2^48/(2^16-1)≈2^32次Hash計算,理論上能挖出一個區塊。
隨著挖礦算力的提升,比特幣挖礦難度在不斷提升,當挖礦難度為D時,理論上挖出一個新區塊需要進行D*2^32次哈希運算。
礦工的算力為H(單位為hash/s),他每天(24小時)的幣產出為P,挖礦難度為D,系統獎勵為R,那麼:
難度X6.25獎勵(R)X時間=比特幣產出
P=H×x6.25×(24×60×60)D×232
數學不好的小夥伴不要慌,可以直接通過相關網站查詢到當天全網算力難度,編寫此文章時當天難度為【16.95T】
假設礦工算力為1TH/s(即10^12H/s),
當前的難度=16.947.802.333.946(16.95T)
加上系統當前的區塊獎勵=6.25比特幣,
計算可以得出1T每天(24小時)
可以獲得收益=0.00000742BTC
當然,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PPS收益演算法,除了區塊獎勵外,還有打包交易的曠工費,這部分的計算和礦池的結算方式有所相關。
礦池還有多種結算方式。以上介紹的是最為基礎的結算方式PPS(PayPer Share)。根據礦工提交的有效工作量來結算收益。
目前比特幣礦池主要的結算還有FPPS和PPS+等等,可以讓你在基礎上獲得而外的獎勵。
目前基本上收益方式多為選擇PPS+結算的礦工,他們與礦池的關系相當於打工者與公司的關系,礦工的收益不受礦池幸運值波動的影響。不管礦池幸運值如何,PPS結算方式下,只要礦工算力、挖礦難度、系統獎勵確定了,礦工的收益就是確定的,拿穩定的「工資」。
數學不太好的,實在看不懂的小夥伴。記得關注今日礦工,一起研究挖礦小樂趣。
9. 區塊鏈開發如何盈利開發模式是什麼樣的
方法一:代幣價值本身的上漲
這個上漲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大家在投資底層鏈時可以用這幾個方面來衡量公鏈自身代幣價值上漲的空間。
1) 持幣人地址數量:這個主要能夠體現了共識度高低
2) 稀缺性:主要看流通量,查看代幣是否有燃燒機制,按何種速度燃燒
3)流動性:成交量如何,在多少個交易所進行交易
4) ICO之後的漲幅
方法二: 生態Dapp空投
如果經歷過2017年的行情,那麼對於比特幣會生兒子這件事情應該不陌生(Bitcoin cash, Bitcoin Gold, Super Bitcoin etc)。 類似的,生態Dapp的空投對於底層公鏈的原理就像是比特幣生兒子。 基於公鏈開發出來的新Dapp如果誕生,為了獲取到最初的用戶,在推廣方式上大都會採用其底層鏈代幣的某個比例空投的方式來獲得首批用戶,比如近期本體Ontology就是基於NEO開發的項目,按照1NEO:0.1ONT的比例進行了空投。這些Dapp項目方空投的代幣那也是可以去二級市場交易,也會升值,是值錢的喲。
方法三: 挖礦
如果是PoW的共識體系,那就可以買礦機挖礦(門檻較高)+ 掙點手續費。
如果是PoS的共識體系,持幣大戶可以被選為記賬者,挖不到幣,但也可以掙點手續費。
方法四: 節點投票的分紅
這個是比較特殊的一種掙錢方式了。現階段可能只有以DPoS的共識體系方式可能才有。
最近很熱門的討論中,EOS引力區與EOS New York(紐約EOS社群)就這個問題發表了各自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