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非安全环境
A. 大家如何看待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
全节点算力攻击。全网51%的算力攻击,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目前算力大部分掌握在矿池,矿池的壮大则有可能导致,目前任何行业都有拔尖的企业,矿池同样可以做到,这就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B. 金窝窝集团:区块链技术的三个性质是什么
1、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
3、区块链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
未来的金窝窝将继续挖掘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领域运用的价值,发挥大数据服务的优势,让用户行为增值,让中小企业的发展破冰,构建真实、高效、安全、诚信的互联网命运共同体。
C. 区块链系统应具备的性质是什么
在区块链系统中,需要描述所有权、保护所有权、储存交易数据、将账本分发到不可信的环境中,向账本添加交易记录、决定哪些账本上决定了真相。
比特币是一个很典型的区块链系统,可以仔细研究了解一下
D. 区块链如何提高安全性和数据共享
针对现有区块链技术的安全特性和缺点,需要围绕物理、数据、应用系统、加密、风控等方面构建安全体系,整体提升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能。
1、物理安全
运行区块链系统的网络和主机应处于受保护的环境,其保护措施根据具体业务的监管要求不同,可采用不限于VPN专网、防火墙、物理隔离等方法,对物理网络和主机进行保护。
2、数据安全
区块链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原则上不应明文传输,例如可采用非对称加密协商密钥,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数据提供方也应严格评估数据的敏感程度、安全级别,决定数据是否发送到区块链,是否进行数据脱敏,并采用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措施。
3、应用系统安全
应用系统的安全需要从身份认证、权限体系、交易规则、防欺诈策
略等方面着手,参与应用运行的相关人员、交易节点、交易数据应事前受控、事后可审计。以金融区块链为例,可采用容错能力更强、抗欺诈性和性能更高的共识算法,避免部分节点联合造假。
4、密钥安全
对区块链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加密,以及对区块链节点上存储数据加密的密钥,不应明文存在同一个节点上,应通过加密机将私钥妥善保存。在密钥遗失或泄漏时,系统可识别原密钥的相关记录,如帐号控制、通信加密、数据存储加密等,并实施响应措施使原密钥失效。密钥还应进行严格的生命周期管理,不应为永久有效,到达一定的时间周期后需进行更换。
5、风控机制
对系统的网络层、主机操作、应用系统的数据访问、交易频度等维度,应有周密的检测措施,对任何可疑的操作,应进行告警、记录、核查,如发现非法操作,应进行损失评估,在技术和业务层面进行补救,加固安全措施,并追查非法操作的来源,杜绝再次攻击。
文章来源: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
E. 关于区块链的七大认识误区
关于区块链的七大认识误区
基于区块链的系统未来前景广阔,但我们需要非常清楚区块链可以做什么。想象一下未来20年的区块链技术,其影响可能与互联网一样大。
但是令人震惊的是,我们今天主要看到项目貌似基于去中心化设计,其实存在一些对区块链认识的错误观念。
如果我们想让技术朝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我们需要将这种狂热转化为具有生产力并且合乎实际的期望,从而降低供应链跌入“谷底”的可能性,一旦跌入“谷底”,它就可能会与无意义的概念验证一同被丢弃在角落,无人问津。
让我们来看看对区块链冠以不切实际期望的七大误区:
误区1: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
与传统的(基于服务器的)交易方法相比,区块链部署不具有真正的可扩展性,并且目前交易时间取决于缓慢的一方。它们只对某些类型的交易是可扩展的,比如有效载荷小的和接近某种极限的交易。你不能只在区块链上堆积信息。
误区2:是绝对安全的
尽管区块链基于加密标准,但确保隐私的方法完全在任何区块链标准和实施之外的。只有加密专家才能真正理解和验证区块链整合。但是,每个实施者都有责任确保安全性,因此这种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与旧时代的金融交易管理方式相同。
误区3:值得信赖
区块链确保交易和信息的完整性,否则在区块链中储存的任何内容都不可信赖。你需要通过确保在区块链中存储事实的各方值得信赖并能确保事实的真实性,才能确定它是真正可信赖的。这个治理模式允许多方对基础设施承担连带责任,同时需要安全访问才能在区块链中存储事实。
误区4:可在区块链中放入任何东西
区块链是一种以代码表示的协议,它并没有按照任何标准进行定义。没有标准机构来提供制裁的实施规则或指导。
通常情况下,你只能处理小型有效载荷,并且你仍需要所有参与者之间达成一致的标准,以便任何人了解存储的内容。
误区5:可在智能合约中表达任何东西
虽然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区块链仅限于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用例。智能合约本质上是非常复杂的。按照设计,一旦发布,你无法修改或修复它们。它们包含非常复杂的交互和不可撤销的结果。
误区6:不喜欢公有链,请选择私有链
私有链并不是获取隐私或访问受限信息的通道。事实上,你甚至可以认为私有链不应该成为一个公开的选项。尽管如此,企业区块链可能无法实现区块链技术的任何固有优势,私人开发的区块链可能缺乏确保其属性所必需的社区和学术审查。
误区7:社区的大小无所谓
由社区推动的区块链产品正在由私人玩家在各方面进行分叉,他们以各种方式加强它们的作用。但是,由采用者、用户、学者和实施者组成的大型社区是确保密码属性生效的唯一力量。只有拥有最大社区和安装采用基地的开源区块链才会持续。其余的可以被认为是实验室中的实验,其中99.9%会“死于非命”。
精明的技术人员会根据用例和一系列头脑中的首要原则不断前进。首先,可能永远不会有一个区块链来管理他们所有人。两种不同的用例需要不同的区块链。有些的参与者很多,有些很少,有些会围绕事实需要很强的隐私,有些会充分透明。
考虑到以上所有内容,我们现在能共同做的就是进行创新、攻克真正的业务问题,并发起推动概念验证,以更好地理解区块链的力量。
F. 区块链钱包安全吗
可以说非常的不安全,区块链钱包相关的技术在国内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技术意味。现在已经沦为圈钱的一种手段。所以对于这个方面的话,一定要非常的警惕,反正我个人来说不相信。
G. 区块链技术的定义应该如何理解
重庆金窝窝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定义如下:
1,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
3,区块链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
具有以上三个性质的系统,就是区块链。
H. 区块链安全吗
提到区块链的本质,几个关键词相信已经耳熟能详。例如,去中心化、去信任、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绝对透明、公开等等。同时,在一些教学贴中也列举了区块链的结构,例如数据层、网络曾、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
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怎么没有安全层?其实,区块链的几大关键特性早已解决了安全问题。首先,区块链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其实就是加密和解密是不同的密钥,即公钥和私钥。简单而言,就是公钥对外公开,而私钥是绝对保密的。
其次,分布式记账是区块链存储数据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分布式存储,这与去中心化的理念一致。从账本的形式来看,它就是网络中不存在一个中心账本,账本被存放到每一个节点中。每一个节点既各自为政,也可以充当中心节点。因此,不会出现中心节点被攻击,导致丢失核心账本或数据,全网瘫痪的情况。
再者,不可篡改是区块链的基本特性。只要上链就不能修改,而且不能删除。如果需要更改,基于透明和公开的原则,需要通知全网、全节点。所以,在民主的机制下,随意篡改数据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区块链技术被应用各个行业,比如金融、支付、溯源、游戏等,像网络《度宇宙》、腾讯的《一起来捉妖》、中安寰宇区块链《DR寻龙记》便是区块链技术下的安全、优质的产物。
I. 有没有知道区块链系统具备什么性质
1,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
3,区块链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具有以上三个性质的系统,就是区块链。那个盛世华彩做这个区块链就做的很不错
J. 区块链 source是什么意思都明白吗
简要的说,区块链可以这样定义:
1,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
3,区块链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
具有以上三个性质的系统,就是区块链。
1,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这里的要点有两个:(1)分布式,(2)非安全环境。首先,这是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系统。所以,有一个中心服务器或者节点的,不是区块链。节点都是安全的,无恶意的,那这不是区块链。同理,从应用的角度讲,如果你的应用必须要使用中心节点(例如要用超级计算机做深度学习)或者没必要考虑节点不安全的情况(例如某个安全的工厂里的传感器),那么并不需要考虑区块链技术。
2,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
这个部分的两个核心要点是:(1)密码学哈希函数,(2)非对称加密。密码学哈希函数,主要用于验证信息完整性——在一个信息后面放上这个信息的哈希值,这个值很小。例如256bit,而且计算方便。收到信息之后收信人再算一遍哈希值,对比两者就知道这条信息是否被篡改过了。如果被篡改过,哪怕只有一bit,整个哈希值也会截然不同。而根据哈希函数的性质,没有人能够伪造出另一个消息具有同样的哈希值,也就是说篡改过的数据完全不可能通过哈希校验。
非对称加密:这很好理解——对称加密就是有个密钥,可以理解成保险箱钥匙,你把消息加密变成密文,没有人能看懂这是什么,然后同一把钥匙解密成原来的消息。非对称加密就是有两把钥匙,一把叫公钥,一把叫私钥,用其中一把加密的话,只能用另一把解密,反之亦然。另一个重要的性质是,给你密文,明文和其中一把钥匙,你还是解不出来另一把钥匙是什么。
3,区块链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共识算法的目的,就是让所有节点对于新增区块达成共识,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要认可新增的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