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源
㈠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构成是什么
从技术的角度,架构的角度,用通俗的语言来跟大家讲讲,我对区块链的一些理解。
究竟啥是区块链?Block chain,一句话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存储系统,存储系统更细一点,区块链是一个没有管理员,每个节点都拥有全部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那常见的存储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看一下如何保证高可用?
普通的存储系统通常是用“冗余”的方式来解决高可用问题的。图上图所示如果能够把数据复制成几份,冗余到多个地方,就能够保证高可用。一个地方的数据挂了,另外的地方还存有数据,例如MySQL的主从集群就是这个原理,磁盘的RAID也是这个原理。
这个地方需要强调的两点是:数据冗余,往往会引发一致性的问题
1、例如MySQL的主从集群中中其实读写会有延时的,它其实就是有一个短的时间内读写不一致。这个是数据冗余,带来的一个副作用。
2、第二个点是数据冗余往往会降低写入的效率,因为数据同步也是需要消耗资源的。你看单点写入,如果加了两个从库之后,其实写入的效率会受影响。普通的存储系统,就是采用冗余的方式,保证数据的高可用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普通的存储系统,能否多点写入呢?
答案是可以的,比如说以这个图为例:
其实MySQL的话可以做一个双主的主从同步,双主的主从同步,两个节点,同时可以写入。如果要做多机房多活的数据中心,其实多机房多活也是进行数据同步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多点写入,往往会引发写写冲突的一致性问题,以MySQl为例,假设有一个表的属性是自增ID,那么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是1234,那么其中一个节点写入,插入了一条数据,那它可能变成5了,然后这5条数据,向另外一个主节点进行数据同步,同步完成之前,如果另外一个写入节点,也插入了一条数据,也生成了一条这个自增id为5的数据。那么,生成之后,往另外一个节点同步,然后同步数据到达之后会与本地的这两条5冲突,就会同步失败,会引发写写的一致性冲突问题。这个多点写入的话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多点写入,如何保证一致?
维新“天鹅大咖课”给你更多的技术干活
㈡ 区块链技术原理
区块链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但是它带来的变化非常的巨大。这种变化是来自于各个方面,并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在的高考一考定终身,但是如果我们用区块链的形式,能够记录一个孩子从六岁进学校一直到高考所有的学习记录,所有的课外活动。那么高考的考官就不需要通过一场考试、一个面试决定人才的筛选,可通过他们所有的记录来决定他要什么样的人才。”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德勤全球金融服务合伙人秦谊在向金评媒介绍时如是讲到。
关于区块链,我国更多的解释还是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且国内也并没有真正得到大规模普及的应用产生,不得不说区块链同大众还保持着一定距离。而在秦谊此次的专访中,相信可以帮助你对于区块链有个更深入的理解。
区块链是去中介化
区块链,很多的解释是去中心化。不同于一般的解释。秦谊表示:“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去中介化。”
因为在数据分布时是个分布性的分布方式,这样有个很强的安全机制在里面。秦谊表示:“因为无论是哪个服务器在服务,整个数据的储存,不容易被探测到。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数据的可靠性,所以我们不需要中介来证明你是谁,而是靠互相都能信任的一个记录来促使生活中任何一个交易的产生。
在她看来,区块链其实就是数据库,但是在存储数据的时候,有他的特性,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不可篡改性等。
对于这项技术,秦谊总结道:这样的技术将会给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业价值 如何体现?
相比较国外的区块链技术,国内对于区块链还处于一个普及认知的阶段。未来的区块链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商业价值?看看国外的进展也许你可以看到某些可能。
“两周前(当天为4月20号),爱尔兰银行和德勤联合发表声明,三个月前爱尔兰的国际投行部要求德勤帮助一起设计来追踪他客户的投资行为。加强对客户的了解。为了满足欧洲的监管要求,经过过去三个月的努力,他们已经成功的完成验证的模型。”
一位德勤高管也表示,如果这一项技术可以得到应用,将大大减少行业交易成本。
德勤在2016年也发布了报道,说2016年将是区块链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生活的元年。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比)是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商,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区块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创新,形成多项核心技术成果,例如:可数学证明的分布式共识技术、快速的大规模账本存取技术、支持业务形态扩展的多链总账技术、异构区块链间的互联技术等。开发了自有的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已在股权、供应链、积分、信用等领域开展应用。布比一直致力于以去(多)中心信任为核心,构建开放式价值流通网络,让数字资产自由流动起来。
区块链技术随着众多公司的深入发展,这种作用于我们普通人生活上的改变也是越来越明显了。
㈢ 区块链的起源是什么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两个月后理论步入实践,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诞生。几天后2009年1月9日出现序号为1的区块,并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了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近年来,世界对比特币的态度起起落落,但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之一的区块链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比特币形成过程中,区块是一个一个的存储单元,记录了一定时间内各个区块节点全部的交流信息。
各个区块之间通过随机散列(也称哈希算法)实现链接,后一个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随着信息交流的扩大,一个区块与一个区块相继接续,形成的结果就叫区块链。
(3)区块链技术源扩展阅读:
区块链的特征:
1、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2、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4、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5、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单从技术上来讲,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