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则同意区块链
『壹』 区块链是什么怎么理解区块链应用呢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说说区块链的社会或者经济意义吧。以前的很多科技,其实都是致力在“生产力”这一块,比如说人工智能,它是生产力的一种进步。而区块链,对生产关系有很大的改进,致力的是生产关系。那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所谓的生产关系,其实就是人和人之间、商业伙伴之间,如何做生意。而这些东西,原来都是在人互相之间的认知过程中,并没有用什么特别的程序,把它程序化,或者量化。
比如我跟你现在是好朋友,我们就可以做生意,如果有人挑拨我们的关系,我们不是好朋友了,我们就不做生意了,即使我们做生意能够赚钱,我们也不干,因为大家互相之间已经没有任何信任了。
而区块链,它其实是由于数据都经过各方面节点的认证,同时备份,所以我的数据,是尽可能真实且肯定不能篡改的,那么既然这样,你相信我的数据,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个程序编程,然后把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做什么样的商业合同、商业合作的这个“生产关系”,给程序化。这样大家就相信数据,相信算法编出来的程序,而由于你相信这个数据,相信这个程序,你就可以在这个程序上去开发各种APP,这些APP就是生产关系,就是到底去做什么生意。这个就是:区块链其实是对“生产关系”的一种重构。
『贰』 2020.7.22事件发生了什么
2020.7.22发生的事件有:
1、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未来,出现疫情会是一种常态。我们国家疫情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夹击。一个是在湖北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的原因不明、以市场为主要发生地的疫情,这样类似的疫情会不会在其他城市发生,现在还不敢断定,我们有经验及时发现一起,及时扑灭一起。另外,随着复航增多,境外输入压力也越来越大。
2、教育部:要有序安排毕业生派遣工作,除毕业生自愿要求外,还未派遣的未就业毕业生在2020年8月31日前不得派遣。
3、证监会发布《关于原则同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区块链建设工作的函》,原则同意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
4、钟南山院士团队与腾讯AI Lab日前披露了利用AI预测COVID-19患者病情发展至危重概率的研究成果,可分别预测5天、10天和30天内病情危重的概率,可为病人进行早期分诊。这项研究已在2020年7月15日发布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叁』 区块链带来了哪些颠覆,为什么能够成为国家战略
区块链的颠覆性特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透明性。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记录对全网节点是透明的,数据记录的更新操作对全网节点也是透明的,这是区块链系统值得信任的基础。由于区块链系统使用开源的程序、开放的规则和高参与度,区块链数据记录和运行规则可以被全网节点审查、追溯,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二、开放性。区块链系统是开放的,除了数据直接相关各方的私有信总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具有特殊权限要求的区块链系统除外)。任何人或参与节点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记录或者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三、信息不可篡改。区块链系统的信息一旦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后,就会得到永久存储,无法更改(具备特殊更改需求的私有区块链等系统除外)。除非能够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四、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意味着区块链不再依赖于中央处理节点,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存储和更新。在传统的中心化网络中,对一个中心节点实行攻击即可破坏整个系统,而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中,攻击单个节点无法控制或破坏整个网络掌握网内超过5%的节点只是获得控制权的开始而已。2019年是区块链技术商业应用的元年,而政策利好的刺激将让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更加稳健。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数字金融、互联网等众多领域,大家对区块链的价值认识更加清晰。
区块链已经形成了全球竞争的态势,各国都在抢占发展先机,中国更不能落后;因此,区块链成为国家战略亦无可厚非。
『肆』 区块链为什么叫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可以共同记账的数字账本,会记录所有曾经发生并经过系统一致认可的交易。相当于全家总动员的方式记账,你在记账,你爸爸和妈妈也在记账,他们都能看到总账,但是已经被保存的信息就无法再被篡改。
2008年由中本聪第一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随后区块链成为了电子货币比特币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作为所有交易的公共账簿。通过利用点对点网络和分布式时间戳服务器,区块链数据库能够进行自主管理。
(4)关于原则同意区块链扩展阅读:
区块链的类型
1、公有区块链
世界上任何个体或者团体都可以发送交易,且交易能够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共识过程。公有区块链是最早的区块链,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区块链,各大bitcoins系列的虚拟数字货币均基于公有区块链,世界上有且仅有一条该币种对应的区块链。
2、联合(行业)区块链
行业区块链(Consortium Block Chains):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预选节点参与共识过程),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过程(本质上还是托管记账,只是变成分布式记账,预选节点的多少,如何决定每个块的记账者成为该区块链的主要风险点),其他任何人可以通过该区块链开放的API进行限定查询。
3、私有区块链
仅仅使用区块链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个人,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本链与其他的分布式存储方案没有太大区别。
『伍』 区块链是什么意思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陆』 乌兹别克斯坦关于区块链有什么政策法规吗
北京时间9月7日,据外媒报道,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官方网站刊登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国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Shavkat Mirziyoyev)已下令建立一个名为“数字信托”的国家区块链发展基金。
该基金旨在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各种政府项目中,包括医疗、教育和文化等领域。该基金会还将负责对乌兹别克斯坦数字经济的国际投资。除了国际贷款和赠款外,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项目管理署(National Agency of Project Management)也将为该数字信托基金提供提供资金。
近期,米尔济约耶夫已经批准了将区块链运用到不同公共领域的相关法案,以支持乌兹别克斯坦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发展。
今年7月,米尔济约耶夫签署了一项《关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数字经济发展措施》的指令性文件,该文件规定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公共行政的某些方面。
根据该命令,乌兹别克斯坦将在2020年前推出区块链整合计划。与此同时,该国信息技术和通信发展部必须提出一项关于国际清算设施以及贷款和贸易融资的区块链一体化计划。
此外,米尔济约耶夫还签署了一项关于加密货币交易监管的法律,于9月2日生效。根据该法律,外国人只能通过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在该国交易加密货币。该法律还规定,建立一个密码交易所的最低资本要求为71万美元。
此外,加密交易人员将不受乌兹别克股票市场法规的约束,并将被免除对交易收入纳税的义务。
不过,加密货币交易必须遵守反恐和反洗钱法律。他们还必须将加密货币交易记录、客户个人数据和通信信息保存五年。
2018年2月,米尔济约耶夫同意批准在主打金融科技的米尔佐乌鲁克贝克创新中心(Mirzo Ulugbek Innovation Center)成立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中心。同时,米尔济约耶夫还下令开始积极开发和刺激金融市场上的移动支付,包括使用PayPal,支付宝,Visa和Mastercard等国际支付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曾有乌兹别克斯坦中央银行的工作人员曾表示对数字货币持消极态度,并表示他们认为这是资助恐怖主义的手段之一。也正是这些言论推动了乌兹别克斯坦在9月份出台监管加密货币交易的法律。
『柒』 区块链如何保证使用安全
区块链项目(尤其是公有链)的一个特点是开源。通过开放源代码,来提高项目的可信性,也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但源代码的开放也使得攻击者对于区块链系统的攻击变得更加容易。近两年就发生多起黑客攻击事件,近日就有匿名币Verge(XVG)再次遭到攻击,攻击者锁定了XVG代码中的某个漏洞,该漏洞允许恶意矿工在区块上添加虚假的时间戳,随后快速挖出新块,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谋取了近价值175万美元的数字货币。虽然随后攻击就被成功制止,然而没人能够保证未来攻击者是否会再次出击。
当然,区块链开发者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一是使用专业的代码审计服务,
二是了解安全编码规范,防患于未然。
密码算法的安全性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会给现在使用的密码体系带来重大的安全威胁。区块链主要依赖椭圆曲线公钥加密算法生成数字签名来安全地交易,目前最常用的ECDSA、RSA、DSA 等在理论上都不能承受量子攻击,将会存在较大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能够抵抗量子攻击的密码算法。
当然,除了改变算法,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提升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比特币对于公钥地址的处理方式,降低公钥泄露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作为用户,尤其是比特币用户,每次交易后的余额都采用新的地址进行存储,确保有比特币资金存储的地址的公钥不外泄。
共识机制的安全性
当前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授权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等。
PoW 面临51%攻击问题。由于PoW 依赖于算力,当攻击者具备算力优势时,找到新的区块的概率将会大于其他节点,这时其具备了撤销已经发生的交易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也只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而不能修改其他用户的交易(攻击者没有其他用户的私钥)。
在PoS 中,攻击者在持有超过51%的Token 量时才能够攻击成功,这相对于PoW 中的51%算力来说,更加困难。
在PBFT 中,恶意节点小于总节点的1/3 时系统是安全的。总的来说,任何共识机制都有其成立的条件,作为攻击者,还需要考虑的是,一旦攻击成功,将会造成该系统的价值归零,这时攻击者除了破坏之外,并没有得到其他有价值的回报。
对于区块链项目的设计者而言,应该了解清楚各个共识机制的优劣,从而选择出合适的共识机制或者根据场景需要,设计新的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的安全性
智能合约具备运行成本低、人为干预风险小等优势,但如果智能合约的设计存在问题,将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2016 年6 月,以太坊最大众筹项目The DAO 被攻击,黑客获得超过350 万个以太币,后来导致以太坊分叉为ETH 和ETC。
对此提出的措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智能合约进行安全审计,
二是遵循智能合约安全开发原则。
智能合约的安全开发原则有:对可能的错误有所准备,确保代码能够正确的处理出现的bug 和漏洞;谨慎发布智能合约,做好功能测试与安全测试,充分考虑边界;保持智能合约的简洁;关注区块链威胁情报,并及时检查更新;清楚区块链的特性,如谨慎调用外部合约等。
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数字钱包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安全隐患:第一,设计缺陷。2014 年底,某签报因一个严重的随机数问题(R 值重复)造成用户丢失数百枚数字资产。第二,数字钱包中包含恶意代码。第三,电脑、手机丢失或损坏导致的丢失资产。
应对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确保私钥的随机性;
二是在软件安装前进行散列值校验,确保数字钱包软件没有被篡改过;
三是使用冷钱包;
四是对私钥进行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