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区块链技术及应用
㈠ 区块链项目的分类和应用有哪些
从目前主流的区块链项目来看,区块链项目主要为四类:第一类:币类;第二类:平台类;第三类:应用类;第四类:资产代币化。
币类主要充当区块链资产领域的“交换媒介”,交换媒介指一般等价物,比如以前的黄金、银票等。(交易区块链资产上“币汇交易所”)
平台类项目是指建立技术平台,用于满足各种区块链应用开发,可以降低在区块链上开发应用的门槛。
应用类项目范围比较广泛,涵盖金融、社交、游戏、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也是目前区块链资产增长最快的领域。
资产代币化项目是指是实物资产的区块链映射,也就是实物资产上链,目前不超过10个品种。
01币类
第一类是币类项目,也是最早的区块链项目。币类项目主要包括比特币和莱特币等项目。此外,还有一类资产具有匿名的特点,主要功能包括实现支付的同时可以保护支付双方的隐私,比较知名的有达世币(Dash)、门罗币(Monero)及采用零知识证明的大零币(Zcash)等。币类主要充当区块链资产领域的“交换媒介”,交换媒介就是你用来换取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比如以前黄金、白银、银票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目前全球的数字资产种类超过2100个品种,币类区块链项目数量近期增长较快,截止2018年6月市值最大的依旧是比特币。
02平台类
第二类是平台类区块链项目,平台类区块链项目主要功能为建立技术平台,满足各种区块链应用开发所需的技术要求;简单的说,平台类应用让开发者可以在区块链上直接发行数字资产,编写智能合约等。智能合约就是在区块链数据库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满足其源代码设定条件下自动执行。
举个例子,你在区块链上开发一个基于房屋租金协议的智能合约,当业主收到租金时就会触发自动执行,并将公寓的安全密钥给到租户。
平台类区块链项目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底层的技术平台,让开发者在底层技术平台上做应用开发,相当一部分平台尚处于开发状态当中,截止到2018年6月份,市值最大的是以太坊。
03应用类
第三类是应用类区块链项目,应用类项目就是基于区块链开发平台(例如以太坊)开发的能够解决实体经济各个领域诸多问题的区块链项目。
例如基于区块链的预测平台Augur,基于区块链的算力交易平台Golem,基于区块链的奢侈品溯源平台VeChain,基于区块链提供资产兑换及转移服务的OmiseGo。利用区块链技术,这些项目可以更好地解决信任问题、跨国界流通等问题,同时,利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和代币,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动执行,大大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应用类区块链项目范围比较广泛,涵盖金融、社交、游戏、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也是目前区块链项目市值增值最快的领域。
04资产代币化
第四类是资产代币化区块链项目,资产代币化是指将区块链资产挂钩黄金和美元等实物资产,是实物资产的区块链映射,截至2018年2月不超过10个品种,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对标美元的USDT,对标黄金的Digix Dao,DigixDAO每个代币代表1克由伦敦金银市场协会认证的黄金。资产代币化具有方便交易,便于保管等优势。首先,资产代币化更方便交易。因为区块链资产可以拆分,具有更好地流动性。
举个例子,目前房产需要整体转让,如果房产可以代币化,便可以拆分购买,更方便交易。其次,实物资产代币化更利于保管。黄金等在实物交易中,很容易形成磨损、造成损失,但是实物资产代币化后并不需要进行实物转移,更利于实物资产的保管。
㈡ 华为申请了区块链技术专利,这表明2018区块链将全面爆发吗
不可能,区块链的路子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2018任何一家公司只会停留在目标或者架构上,至于实用,没有20年,想都不用想,无法停留在现实的技术就无法普及,没有硬件和广大群众的使用,区块链只是炒作罢了,等发币者薅完羊毛,剩下一地欲哭无泪的跟风者,其实我觉得真正的有大作为的还是ai以及物联网,物联网十年前就开始使用,那时候的物联网比现在的区块链更进一步,到现在还没普及,ai30年前就开始研发,到现在也不过就刚刚开始使用,而且做的好的就是苹果和微软罢了,至于其他的公司,充其量只是在做加强版3d眼镜
㈢ 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有哪些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多样,一旦普及开来,整个社会将会受到巨大的益处。
1、金融服务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早已铺开,并非全新事物。全球各地都对区块链于金融科技之应用予以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在中国内地,中国银联于2018年初与中国银行签署移动支付战略合作协议,并探索区块链领域的合作,后又与京东合作,共同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风险信息共享(分布式查询)平台”。
在中国香港,香港金融监管局是最早推出了沙盒的监管机构之一,支持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金融创新试验;香港金管局还与银行业界携手推出「贸易联动」(eTradeConnect),此为香港银行业第一个大型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贸易融资信息互享平台。
2、司法存证
2018年9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链,成为全球首家用区块链审判的法院。
据了解,起诉人可以通过线上申诉入口,在线提交合同、维权过程、服务流程明细等电子证据,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CA/RA机构、法院等链上节点来共同见证、共同背书,为起诉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宣判,首次对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予以确认。
3、知识产权
区块链和相关分布式账本技术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注册以及在注册阶段或法庭诉讼阶段作为证据提供了可能性。这些技术还能够以一种节约成本的方式来加速上述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注册流程。
4、物流领域
2018年初菜鸟与天猫国际共同宣布,已经启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跨境进口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
物流链的所有节点上区块链后,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里都有迹可循,形成完整链条;商品缺失的环节越多,将暴露出其是伪劣产品概率更大。
5、电子发票
2018年8月10日,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据了解,这张开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是由深圳市税务局主导、腾讯提供底层技术和能力所打造的。
区别于传统电子发票以及简单的电子发票上链,此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将“资金流、发票流”二流合一,将发票开具与线上支付相结合,打通了发票申领、开票、报销、报税全流程。
不止上述领域,区块链的应用蓝海前景广泛,未来各行各业将会涌现出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区块链将会蓬勃发展。
㈣ 区块链技术应用行业有哪些
原标题:2019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应用广泛落地加速数字中国建设
区块链行业正整体迈入3.0阶段 加快数字中国进程贡献巨大力量
我国区块链行业经过十年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在国家政策推动和下游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地域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效应明显。随着区块链技术成熟程度的不断增加,区块链行业正整体迈入3.0阶段,在金融、物流、版权保护等领域有着良好的表现,为推动我国数字化建设,加快数字中国进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区块链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应用领域众多 发展潜力巨大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区块链行业包括上游硬件、技术及基础设施;中游区块链应用及技术服务;
下游区块链应用领域等环节。上游硬件、技术及基础设施主要是提供区块链应用所必备的硬件、技术以及基础设施支持,其中,硬件设备包括矿机、矿池、芯片厂商等;通用技术包括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交易、数据服务、分布式计算等等相关技术。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应用区块链技术与现有行业的结合,主要包括金融行业、物流行业、版权保护、医疗健康、工业能源等众多领域,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中游区块链应用及服务包括基础平台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其中基础平台建设分为通用基础链和垂直领域基础链;技术服务支持包括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技术支持与上游相关技术类似,负责为购买者提供区块链安全防护等一系列基于区块链产品的技术支持;服务支持包括数字资产交易场所、数字资产存储、媒体社区等系列服务。
区块链行业产业链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互联网巨头公司也纷纷布局区块链行业,主要切入点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阿里巴巴、网络、腾讯、京东、360等企业多数通过自身的金融公司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出区块链+金融新模式,拓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未来我国区块链行业将呈现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
2、区块链领域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技术融合将拓展应用新空间;
3、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4、区块链打造新型平台经济,开启共享经济新时代;
5、区块链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带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6、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夯实六大发展趋势。
㈤ 区块链技术将应用在哪些行业
——原标题:2019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分析:赋能各行业加速应用落地 未来应用将存在两大机遇
2019年——区块链“主流应用年”
自2018年年8月在深圳首度开出区块链电子发票,至今已累计开出超600万张,金额达40亿元,接入企业超5300家,覆盖超过110个明细行业。除了电子发票领域,区块链还在供应链金融、法务存证、跨境支付等多个项目场景成功落地……
在日前举行的区块链行业“观火千人大会”上,经济日报记者获悉,2019年,技术落地与应用已将区块链带进“主流应用年”。不少互联网巨头企业一方面扎实储备技术基础,一方面积极探索落地更多有价值的场景,在赋能实体经济中寻找发展机遇。
“区块链技术在整个社会信息流中能起到锚定、共享、增信的作用,使纷乱的信息变得可信,与过去相比这是‘质的飞跃’。”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表示,“基于可信数据做风控、设计商业规则,可以提升效率降低风险,运作成本也会变低。”他指出,区块链作为连接器,由单独一家企业运作意义并不大,分享出来作为开源解决方案,实现行业共建生态更有意义。
“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开源,从底层技术平台切入,结合金融、工业界、物联网、文化娱乐等领域场景,共同建设公开、透明、高效的技术和产业社区。开源生态有助于激活行业创造力,我们会坚持从开源社区出发,完善系统构建、技能培训等一整套体系,让更多人受益。”
2019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突破亿元
我国区块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加大,我国区块链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不足600万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增长3200万元,而到了2018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0.67亿元,始终保持80%以上的速度飞速增长。预测2019年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亿元,并预计在2022年,在政策支持和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亿元。
2015-2022年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过审核的企业资产确权、登记和流转记录等信息,均以可追溯的形式在平台上储存。银行可以据此开展快速融资放款业务,省去担保等环节成本,大大提升效率,并让融资放款的风险整体可控。
电子数据存证是区块链技术重要应用落地领域
2018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可以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解决电子数据的存证问题。Bibox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副总裁向丹表示,电子数据存证是区块链技术重要应用落地领域。“区块链技术具有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后审计、安全防护等特点,有利于提升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区块链与电子数据存证的结合,可以降低电子数据存证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为司法业务赋能。比如基于区块链的合同管理,目前在多家互联网法院中已有不少应用案例。”
在可信内容社区CoinWord共创发起人周健睿看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数据存证应用还有助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在北京海淀区等试点地区,区块链技术正在发挥数据高效共享、安全传输以及信用支撑的作用,应用在政务领域能实现各部门数据实时共享,有效辅助窗口人员及审批人员快速验证材料真伪。比如将公安、民政、房管等部门“上链”,在办理不动产交易时就能做到又快又准,“一键”核验多方信息,大大节省社会成本。
区块链应用上将有两大机遇
由于社会对区块链的认可度还不高,了解和使用区块链的人群仍很有限,区块链对实体经济渗透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火币中国CEO袁煜明介绍,他们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点,以高精度全像素扫描存档的方式,探索艺术品溯源防伪新路径;通过构筑多方协作场景下的信任机制,开发多方参与和资源共享的积分信息平台等。“接下来,区块链在应用上将有两大机遇:
一是培训,随着企业巨头相继进场以及实体产业的持续渗透,通过培训让更多人了解区块链,成为新增的市场需求;
二是向更多传统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方案,帮助他们把区块链渗透到更多传统领域中去,推动实体产业的降耗增效和转型升级。”
㈥ 2018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金窝窝将着力于以区块链技术促进大数据的合法流通和商业应用。下面是金窝窝分析的2018年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1、亚洲和中东地区将积极推动区块链;
2、网络安全需求将带动区块链的普及;
3-各行业将全力投入区块链应用技术;
4-自动化、私有化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