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征信数据平台
① 为什么徐明星说区块链征信系统应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在区块链行业长期实践,使得徐明星对区块链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徐明星看来,现代商业发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信任的扩展,中心化的信任中介也带来了巨额的信任成本。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降低信任成本带来了良好的解决办法。在此背景下,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助力现代企业信用系统升级则显得愈发重要。由此可见,征信系统应是社会的基础设施。
② BST在区块链与借贷征信方面的探索是“碰瓷”还是大有可为
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过借贷方面的经历,或向银行借款、或向P2P平台借款,我们最常使用的信用卡其实就是借贷的一种方式。有过借贷经验的都知道,征信是一个人在借贷平台或银行方面的考评依据,你借款的额度是与征信所挂钩的。据调查,近些年来我国的信贷规模与信贷人口规模不断持续增长,到 2016 年底,信贷规模为112.1 万亿,环比 6 月低增加 5.7 万亿;信贷人口规模增长只 4.1 亿,渗透率近 30%, 与同期美国 80%以上渗透率相比,依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数据中大家不难看出,信贷规模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同理也就意味着征信平台在这里面的巨大需求及充当的重要角色。
任何一个接待平台都需要有征信的依据才能对借贷人进行放款,但对于借贷平台来说,新用户的征信度往往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平台的坏账率。BST深知信贷行业目前所存在的痛点问题,一方面普通用户无法向央行获取自身的征信数据,另一方面借贷平台又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用户进行全方位的征信评估。
③ 中芯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对征信会产生哪些影响
区块链自身并不会对任何人进行信用的评定,只是对交易记录、交易数据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可存证的支持。也就是说,所有在区块链上面这些存证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是能够得到所有网络当中节点的认同的。既保证被征信人信用形象可以能够比较透明,自己是认同的;对征信人来说,工作过程的透明度也能够令人信服。这样的话就可以让互联网征信的结果,减少分歧以及角度的偏差,能够更准确地应用于一些具体的交易过程当中。此外,征信结果的可信度高会让违法成本变高。
④ 栗丽 多伦多大学 大数据征信中心 区块链
区块链和大数据存储的关系如下:一、数据安全:区块链让数据真正“放心”流动起来区块链以其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让数据被解放出来。用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即区块链是如何推进基因测序大数据产生的。区块链测序可以利用私钥限制访问权限,从而规避法律对个人获取基因数据的限制问题,并且利用分布式计算资源,低成本完成测序服务。区块链的安全性让测序成为工业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球规模的测序,从而推进数据的海量增长。二、数据开放共享:区块链保障数据私密性政府掌握着大量高密度、高价值数据,如医疗数据、人口数据等。政府数据开放是大势所趋,将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力。然而,数据开放的主要难点和挑战是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开放数据。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脱敏技术能保证数据私密性,为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开放提供了解决方案。数据脱敏技术主要是采用了哈希处理等加密算法。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英格码系统(Enigma),在不访问原始数据情况下运算数据,可以对数据的私密性进行保护,杜绝数据共享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例如,公司员工可放心地开放可访问其工资信息的路径,并共同计算出群内平均工资。每个参与者可得知其在该组中的相对地位,但对其他成员的薪酬一无所知。数据HASH脱敏处理示意图三、数据存储: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的、全历史的、强背书的数据库存储技术区块链技术,通过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参与计算,互相验证其信息的真伪以达成全网共识,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特定数据库技术。迄今为止我们的大数据还处于非常基础的阶段,基于全网共识为基础的数据可信的区块链数据,是不可篡改的、全历史的、也使数据的质量获得前所未有的强信任背书,也使数据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四、数据分析:区块链确保数据安全性数据分析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核心。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防止核心数据泄露,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例如,随着指纹数据分析应用和基因数据检测与分析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一旦个人健康数据发生泄露,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多签名私钥、加密技术、安全多方计算技术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出现。当数据被哈希后放置在区块链上,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就能够让那些获得授权的人们才可以对数据进行访问。通过私钥既保证数据私密性,又可以共享给授权研究机构。数据统一存储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在不访问原始数据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既可以对数据的私密性进行保护,又可以安全地提供给全球科研机构、医生共享,作为全人类的基础健康数据库,对未来解决突发疾病、疑难疾病带来极大的便利。五、数据流通:区块链保障数据相关权益对于个人或机构有价值的数据资产,可以利用区块链对其进行注册,交易记录是全网认可的、透明的、可追溯的,明确了大数据资产来源、所有权、使用权和流通路径,对数据资产交易具有很大价值。一方面,区块链能够破除中介拷贝数据威胁,有利于建立可信任的数据资产交易环境。数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与普通商品有着本质区别,主要是具有所有权不清晰、“看过、复制即被拥有”等特征,这也决定了使用传统商品中介的交易方式无法满足数据的共享、交换和交易。因为中介中心有条件、有能力复制和保存所有流经的数据,这对数据生产者极不公平。这种威胁仅仅依靠承诺是无法消除的,而这种威胁的存在也成为阻碍数据流通巨大障碍。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能够破除中介中心拷贝数据的威胁,保障数据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区块链提供了可追溯路径,能有效破解数据确权难题。区块链通过网络中多个参与计算的节点来共同参与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并且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既可以进行信息防伪,又提供了可追溯路径。把各个区块的交易信息串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交易明细清单,每笔交易来龙去脉非常清晰、透明。另外,当人们对某个区块的“值”有疑问时,可方便地回溯历史交易记录进而判别该值是否正确,识别出该值是否已被篡改或记录有误。一切在区块链上有了保障,大数据自然会更加活跃起来。币盈中国平台上众筹项目的代币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出来的,相关的信息都会记录到区块链上。
⑤ 区块链+征信是怎样的
我国征信业以企业征信为主,个人征信有待发展,整体市场前景广阔。我国企业征信发展较早,市场较为成熟,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完成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约137家。个人征信尚未市场化运作,牌照暂未发放,腾讯征信、芝麻信用、前海征信、拉卡拉征信、中智诚征信、中诚信征信、鹏元征信和华道征信等八家单位参与了央行组织的个人征信试点。民营个人征信机构可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间接参与个人征信市场,但并不能直接发布个人征信报告,要获得个人征信报告只能通过央行征信系统。截止到2016年6月底,央行征信中心收录2120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与超过9亿自然人,其中仅577万户与4.1亿自然人有信贷记录。而全球征信巨头美国Experian的数据已覆盖全球1.03亿户企业和8.9亿人。对比美国的市场需求及征信市场规模,我国征信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成为了解决征信行业痛点的一剂良药。通过真实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征信机构之间的信任和数据共享问题,从而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不全等问题.通过建立一条联盟链,首先数据确权的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在一个联盟链系统中,可以加入征信机构、用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链条上的相关单位都加入其中,并设计不同的访问权限,在确保数据归属权的同时,打通信息共享,又能保护数据安全不被盗取与泄露。
在此基础上,征信机构获取数据的渠道大大加宽,可以节省数据采集上的成本;同时不同机构之间的协作也变得更加顺畅,减少了协作成本和沟通成本。征信机构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多种成本投入到其他环节,提升产品整体质量。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⑥ 中芯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和征信体系会有联系吗
应该会有联系,听说中芯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上首期就会有三万多家企业做信息登记上链,好像是说企业之间通过专属区块链秘钥可相互查看基本信息,进行商业合作时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这其实就相当于企业的征信体系了吧。
⑦ 中芯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对征信的采集和传统机构对征信的采集有什么不同
比如说一家征信机构,用大数据在互联网上采集信息,可以看到更加具体、更加细节的事情,像身份信息、曾经在什么样的地方进行了什么样的商业或者金融交易等,再把这些信息用于征信。这里有个隐患,征信人员可以拿这些机密隐私信息私下做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而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性和匿名性介入以后,同样是这个数据,可以把当事人在网络中痕迹,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不会直接把这些细节呈现在采集人员面前。也就是说,抓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后台自动化,与人隔离进行处理。
⑧ 基于区块链的溯源的项目平台有哪些
区块链溯源是什么
简单的说溯源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特性,通过监控农作物的生产、运输过程把数据上传广播到整条溯源链中,然后防伪码扫描查看
而dmtc农业溯源、Vonetracer都算是基于区块链对商品的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