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概念出现
❶ 什么是金融区块链 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概念股有哪些
区块链的领域?区块链应用领域?之所以大家都说区块链是具有颠覆意义的技术,是因为确实在计算机整个发展的过程中,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去中心化信任。特征:多方共识、安全、开放。首先区块链是一个多方共识的机制,而这个共识的算法是建立整个技术信任的基础。它不依赖于人和机构的信任,而是一种相对民主的机制。在这种机制的约束下,数据的真实有效以及持续性得到保障,由此建立这种多方联合并且多方相互监督的这种联盟业务的信任基础。
其次区块链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系统。比特币是大家所熟悉的这么一个区块链应用,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到目前为止,比特币已经稳定运行了6—7年了。而这个系统几乎是打破了大家对传统金融系统构建的理念,首先它是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施的,任何一个人拿一台机器进入到这个网络里面来,就能够加入这个网络,进行工作,而在整个比特币网络里面80%以上的机器几乎都是裸机,它们既没有很好的安全防护也没有任何防火墙的措施;其次,和比特币的设计有关,它的一些数据可以追踪历史,防止篡改并且不可撤销。
最后也是区块链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它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系统,目前已经有很多开源底层实现供大家去参考或者是使用,并且它在可扩展性上是非常强的,也一直在致力建立多中心式的行业联盟或者商业联盟。
布比区块链简介
布比区块链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区块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创新,形成多项核心技术成果,例如:可数学证明的分布式共识技术、快速的大规模账本存取技术、支持业务形态扩展的多链总账技术、异构区块链间的互联技术等。4月25日,“格格积分”将积分系统引入区块链概念,多方联合开放,积分发行及兑换,促进积分流通。各合作机构可共同参与交易验证、账本存储、实时结算;企业积分发行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积分进出更灵活。布比开发了自有的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已在股权、供应链、积分、信用等领域开展应用。布比一直致力于以去(多)中心信任为核心,构建开放式价值流通网络,让数字资产自由流动起来。
区块链发展的趋势目前有两个极端,有些人提倡私有链,有些人提倡公有链。其实现在欧美主流的应用90%以上是行业链或者是联盟链,也就是某一个行业的上下游,或者是核心企业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来构建的半公开化的区块链,例如像大家熟悉的R3、或者是chain支持的纳斯达克的Linq,还有DAH给澳交所或者给摩根做的一些行业里面的应用。
其实区块链在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都是围绕着以下三个重要的环节——共识、帐本效率的平衡以及可扩展性。一些以极客思想为代表的像比特币或以太坊就是完全公开的,也有一些企业内部用于做效率改造或者是子公司之间连接的私有链,还有很大部分是行业联盟的上下游,抱团取暖或者是共同将这个业务规模做大,也就是目前主流的行业链。
区块链天然具备两大类属性——凭证类和交易类。凭证类属性使之成为资产证券化、资产数字的入口,交易类的属性增强资产的自由流通性,因此区块链有可能成为构建未来价值自由流通网络的基础设施。
区块链的领域?区块链应用领域?参考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由区块链构建的价值自由流通网络前期也是一个个独立的、由各个行业按照自身需求形成的局部价值流通网络(行业链、联盟链),后期在跨行业资产交换需求的驱动下,用一些联通对接的方式,将行业链串联起来,形成一张事实上的共有价值自由流通网络(公有链)。
❷ 什么是区块链+金融
除了发币以外,区块链+金融还可以应用到例如供应链金融、中小微贷款等等领域,光说不练假把式,你可以搜一下中芯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他们做区块链的,跟长沙银行有区块链+金融的合作,项目也已经落地了,可以熟悉下。
❸ 区块链金融是做什么的
炒币什么的。
目前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应用就是虚拟币,因此,虚拟币也被称为是区块链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诞生品。虚拟币的火爆程度也是有目共睹,在很多国家都掀起了投资狂潮。据外媒报道,美国持有虚拟币交易人数已达500万人次;而韩国预估作为世界上炒币最疯狂的民族,每50个人中就有1人炒币,31%的工薪阶层有在买卖虚拟币;委内瑞拉更是发行了世界上首个具有国家主权性质的虚拟币——石油币。
随着虚拟币的火热,市场投资者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常规的低买高卖的交易方式,积极寻求更加简单便捷的交易途径来获取更多盈利,虚拟币趋势交易法由此顺势诞生,并短时间内成功俘获投资者的心,成为一大主流交易方式。
据
了解,虚拟币趋势交易法是由国际资历较为深厚的金融服务商极速新欧SPEEDXO独家推出的,它主要交易的是虚拟币与现实货币组成的货币对,而且只要看涨看跌就能盈利。举个例子,投资者交易的是“比特币/美元”,只要判断30秒后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顺势买涨或跌,30秒后如果买对了方向,就能得到投入金额的93%纯收益。正是这种涨跌都赚、耗时短、无需接盘侠的优势,趋势交易法迅速风靡整个币圈。
❹ 区块链的兴起,对未来金融造成什么影响
2018年8月6日,华为公司金融行业顾问、华煊科技创始人兼CEO蔡毅先生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专题分享,主题为: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以下文字根据讲座的语音整理,已经过作者审核。
蔡毅:华为公司金融行业顾问,华煊科技创始人兼CEO,共享读书会创始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从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十余年,是银行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蔡毅,在青葱岁月当过作家,90年代写过一些书籍刊物和小说,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工作之后一直从事金融行业信息化工作,从金融的渠道到数据中心,从网点到科技,见证了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2014年之后做过投资合伙人,近几年也在华为做金融行业顾问,从认知层面,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发展作咨询顾问。
接触区块链是2015年,我创办了华煊科技和共享读书会。目前我们主要关注区块链的认知和金融技术解决方案落地。认知层面采用读书会的方式进行互动分享和知识管理,技术层面结合区块链、大数据和AI等技术,重塑金融行业流程和场景,从局部切入。结缘区块链,源自我自己对区块链感兴趣,经常学习并和一些朋友进行探讨研究。当然有些观点还是比较肤浅,希望大家多交流批评指正。
美国的精英智囊曾经认为: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必须依靠经济,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那么,金融的未来是什么呢?
今天的题目是: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简单介绍一下金融和金融体系;
区块链金融现状;
区块链金融展望。
初步形成阶段,第一个五年(1948年~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48年),这时的人行远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的那样。但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开始。
央行统收统支的“大一统”体系,第二个五年(1953年~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大一统其实是我们照搬国外的模式,具体国家我就不说了。
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第三个五年(1979年~1983年8月):中国银行(1912年成立)、中国农业银行(1951年成立)、中国建设银行(1954年成立)相继恢复或成立,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集货币发行与信贷于一身。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金融行业发展非常快。
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十年时间(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1987年之后相继出现了交行、招行、深发、中信、恒丰。1988年出现了平安、广发、兴业。1992年出现了光大、华夏、浦发并在同年设立了证监会。
建设和完善社会**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会”为主导、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翼的较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1994年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这个意义很重大)、1998年出现了城商行并设立了保监会。银监会其实出现的比较晚,2003年才设立。从此一行三会格局形成。不过不久前,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了银保监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各类金融机构呈现出“网状化”“强关联”的业态, 即:现在的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各金融子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显著上升,信用联系日益紧密、混杂交织,错综复杂。
金融业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方面,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谋求加快转型和创新,力求在经营战略、市场定位、管理架构、业态、产品等创新方面抢占先机。另一方面,各类新兴金融机构大量涌现。
金融业态也呈现房地产金融化、非银机构“银行化”、资产证券化等新特点。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趋向复杂,金融体系催生和放大资产泡沫的作用被低估。
金融体系的网状化和强关联拉大了金融业与金融监管的缺口,削弱了传统监管的有效性。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运行时间才十几年 那。
货币政策通过金融体系传导的路径和机制发生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拉长或变形,传导性和效力下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面临新的制约。现行货币政策框架自1996年建立以来不断因应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而加以改进,但近年来的金融体系复杂化对之提出了新的考验。广义货币M2也受到金融深化、支付电子化等因素的冲击,被影子银行体系进一步削弱。
各类规避监管的跨市场、跨业务、跨界行为使多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比如:期限和产品严重错配的资金池操作隐藏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产品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监管不足以及地方债务、房地产、外部冲击等,都给金融体系稳定带来很大挑战。
一是依赖法律条文存在的商业信任,即政策导向;
二是由**第三方作为信用中介来保障实现资产转移交易;
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机构为中心,处理完成的交易结算和清算。
1)诚信体系和信任机制问题。传统金融必须有严格的交易记录来累积信用,没有交易记录很难实现融资或贷款,因为没有技术手段确保双方交易安全。
2)交易结算的时间较长。传统金融交易时间不断提速,但结算时间仍比较长,尤其是跨境交易,往往不能即时到达。
3)中介服务成本高。传统金融交易体系重要收入来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续费或者贷款利息;在跨境交易中,更得付出汇率改变造成的成本。
4)安全性欠佳。传统金融人为参与环节多,意味着人为错漏发生机率也更高。
一、金融与金融体系
1金融的概念
首先来讲讲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词源于明治维新(1868年)后的日本,这与日本1897年确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关联。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最早在1902年由财政部长梁启超提出,而当时张之洞提出了反对意见,所以,甲午战争后中国一直留在银本位,不过这也让中国躲过了1929的十年大萧条。
金融原意“金钱融通”,指资金在社会上的流通,后来意义得到扩展,表示与货币、信用有关的交易和经济活动。翻译成“金融”其实还有个原因:黄金曾是国际贸易中唯一的媒介,价值与财富是以黄金为依据和标准。因此人们在制作标准金条时,需要将黄金融化成型,这也许是“金融”一词的本意,即将金属融化。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再来看一下后来我们对于金融的定义: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简单地讲,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更直白一些说,金融是双向反馈的。而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这个我们各位是比较了解的,也经常接触。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义和机构,还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的金融体系。
2中国的金融体系
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从演化角度看,金融的规范性研究往往是线性的。
就是我们往往以某个演进形态为标准(通常是发达市场经济体系,如苏联、德国、美国甚至于日本等),描述金融体系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从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进步途径,并着重解释对该标准形态的GAP及原因。
其实,我们从刚才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已经朝着市场化、规范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演进,中国的金融体系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化程度,均呈非线性地迅速上升:
以上这些变化超乎业界、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想象,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积极方面,金融体系的规模和构成均有所扩大,金融机构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场得到了发展,创新支付发展迅速。这个我们待会要讲到的金融科技就是如此。
用一句通俗的话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么,消极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国的金融体系整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银行创新的滞后:人行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利差保护”,而美国早在1986年4月利率就已经彻底市场化,中国迟了将近30年。
3中国金融体系的制度框架与基本问题
当然,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
基于此,也引申出来四个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金融机构其实也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两年前我们在与工行、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了。而且其危机意识非常强。
4金融科技
正如刚才提到的积极的方面,金融机构一直寻求金融信息化,金融数字化的解决之道。
所以,我提一下,金融科技都发生了什么。不管是京东提出的FinTech还是蚂蚁金服提出的TechFin,我想本质上都是科技与金融的更好的结合,就像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金融与区块链如何更好地结合一样。
金融科技1.0时代
在这一阶段,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作为并驾齐驱的行业存在,双方还没有真正融合,但科技进步已经开始推动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自二战以来,通讯技术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金融打破国界,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也大大加速。这一时代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银行。
金融科技2.0时代
科技在推动金融在强化全球化趋势的同时,使得金融服务越来越数字化。金融行业通过传统 IT 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一期间,金融机构在内部运营方面大量增加IT技术的采用,在许多流程方面已经成功实现无纸化办公。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的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金融科技3.0时代
互联网金融阶段,这个阶段金融科技的主力军是非金融机构的创业型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讯技术**提供金融服务或者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金融服务。金融业通过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
金融科技4.0时代
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 IT 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
讲到这里,稍微总结一下:金融是信用的中介,金融是双向反馈的。我们讲了中国金融体系,了解了原来工行和招行、平安是同时期成立的,所以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工行比其他四大行更活跃更具创新能力。然后我们讲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动了金融科技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更好的发展。
摘抄与:文章: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
❺ 区块链金融是什么
区块链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金融服务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产业链条中存在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减缓了系统运转效率,增加了资金往来成本。
区块链技术公开、不可篡改的属性,为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具备改变金融基础架构的潜力,各类金融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仓单、基金份额等均可以被整合进区块链账本中,成为链上的数字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转移、交易。使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在跨境支付、保险理赔、证券交易、票据等方面有了典型的应用。
❻ 区块链概念股龙头股有哪些
1.002657 中科金财
2.300663 科蓝软件
3.002152 广电运通
4.300079 数码科技
5.300542 新晨科技
6.600570 恒生电子
7.300561 汇金科技
8.002063 远光软件
9.603106 恒银金融
区块链概念股可能成为龙头股的可能有以下几只:
1、区块链概念股1:易见股份(600093.SH)概念股指数
公司之前主营供应链的管理,最近几年正在积极转型,一方面公司努力提升公司供应链管理和商业保理的业务规模。
另一方面,以实现金融科技转型为中心,以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运用为突破口,全策全力推进“易见区块”系统的开发,2017上半年成功完成“易见区块”系统1.0的开发,并在医药和大宗商品领域实现商用,易见显然是区块链概念的实践者。
2、区块链概念股2:高伟达
国内领先的金融信息化厂商,依托自身银行IT解决方案方面优势与银行客户资源提供银行IT系统云服务。
3、区块链概念股3:新晨科技
公司现主营是应用软件开发业务、软硬件系统集成业务和专业技术服务业务。近年新晨科技在创新方面尝试较为大胆,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均取得一定进展。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内信用证业务系统已经成功在银行上线,并有望逐步成为公司软件解决方案业务新的增长点。
(6)区块链金融概念出现扩展阅读: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成为龙头股的依据是,任何与某只股票有关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在股价上。
龙头股具备的条件:
1、龙头股必须从涨停板开始,涨停板是多空双方最准确的攻击信号,不能涨停的个股,不可能做龙头,
2、龙头股是低价股最好,低价受众多股民追捧,因为高价股炒作空间难度较大,相对困难。
3、龙头股流通市要适中,适合大资金运作和散户追涨杀跌,大市值股票和小盘股都不可能充当龙头。
4、龙头股同时满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时低价金叉。
5、龙头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期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参考资料:网络-龙头股
❼ 区块链金融是什么区块链金融什么意思
区块链金融其实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是一种基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通过在分布式节点共享来集体维护一个可持续生长的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应用此技术可以解决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区块链技术成为了金融业未来升级的一个可选的方向,通过区块链,交易双方可在无需借助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条件下开展经济活动,从而降低资产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成本。
(7)区块链金融概念出现扩展阅读:
2016年起,各大金融巨头们也闻风而动,纷纷开展区块链创新项目,探讨在各种金融场景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能性。特别是普银集团率先开创了“区块链+”本位制数字货币的先河。本位制数字货币是资产经过第三方机构完成鉴定、评估、确权、保险等流程,经过缜密的数字算法写入区块链,形成资产与数字货币之间的本位对应关系,称之为本位制数字货币。
为了实现区块链金融大跨越大发展,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加速全球资产流通,实现一代代人为之奋斗不已的复兴梦想,普银集团将于2016年12月9日在贵州举行普银区块链金融贵阳战略发布仪式,会上将就区块链实现资产的数字化流通、区块链金融交易模式、并对区块链服务与社会公共产业的应用落地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