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区块链
『壹』 英国一程序员把7500个比特币当成垃圾扔掉,造成的损失该谁承担
就很后悔。
英国一程序员一不小心把藏有 7500 枚比特币私钥的硬盘当垃圾扔掉了,估值约 2.6 亿美元,相当于 17 亿人民币(按照现在的比特币市值计算)。
这一下就扔掉了十几个小目标啊,换谁都会心疼。
但更让人心疼的是,这些被丢掉的比特币可能再也无法找回了,因为当地政府不允许,表示这是违法的。
后来,为了找回 7500 枚比特币,他众筹 740 万英镑,请求政府让他挖开垃圾填埋场,但得到的结果依旧是不允许。
并且据外媒报道,那个垃圾场每年几乎会倾倒 5 吨垃圾。
也就是说,即便当地政府允许他去找很可能也找不到了。这是什么人间惨案啊。
“真手误”,当事人很后悔,非常后悔
丢币年年有,但这么惨的估计没几个。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 James Howells ,事情还要从 2009 年说起。
比如,2016 年 ,Blockchain Future Lab 的首席研究员马克以 3000 美元的单价屯了 7.4 个比特币,又在他人的建议下,将比特币放入了 Trezor 硬件钱包。
为了保护钱包,马克用英文助记词将密码记在了一张纸条上,后来被清洁阿姨当做扔掉了。
于是他找到了 Trezor 硬件钱包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对方给出的回应是系统有 bug 。
实在没办法,马克请了一个黑客来修补漏洞,成功找回了比特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方法费用很高昂,一般在 500 美元到 2,500 美元,但成功率在 95% 以上。
二是暴力破解。
有需求就有市场。如果你丢了比特币找不到可以寻求钱包找回服务公司帮忙,他们可以恢复密码和修复损坏的加密货币钱包。即将专业软件生成数百万个潜在密码,通过挨个进试,以求“暴力破解”用户的钱包账户。
或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已经被删除或者损毁的关键文件恢复。尽管该方法尽管成功率较高,但也要看用户提交的硬盘损毁程度。
暴力破解的成功率在 30% 左右,而且价格不菲,大概占总找回资产的 20% 。
第三个方法就比较“玄”——催眠。
简言之就是催眠师通过催眠唤起你潜藏的记忆。
报道称,来自 S. C. Greenville 的催眠师杰森•米勒就通过给用户催眠来帮助用户回想起正确的密码。
据米勒介绍,他的服务可用比特币支付,基本收费是 1 个比特币,若能成功帮助治疗者找回密码和钱包里的数字资产时,额外收费是钱包里数字资产总额的 5%。
但与此同时,据米勒统计,通过催眠找回比特币的概率一般只在 50% 左右。
当然,并不是丢掉的比特币都能找回来,找不回比特币的是大多数。
所以,如果有持有比特币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存储工作,否则下一个与千万富翁擦肩而过的可能就是你了。
『贰』 华尔街名字由来
华尔街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
华尔街的童年期是从年到19世纪末,纽约早期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业在纽约的兴起,与荷兰人的商业精神有相当大的关系。尽管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是到了17世纪中叶在荷兰逐渐完善的。
当时荷兰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体系的发展催生了荷兰经济起飞,使得这面积很小的欧洲国家,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国家之一。当荷兰人移民到北美,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带到了新阿姆斯特丹。
(2)杰森区块链扩展阅读:
华尔街的影响
相较于商业街,华尔街通常指商业影响力大于中小型企业和中产阶级的公司企业,有时特别用来代表分析师、持股人、和诸如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一般人对商业街的印象通常不外乎地区性的企业和银行,另一方面华尔街则普遍作为私有、重视自身利益的“美国企业”的代名词。有时华尔街会用以区别投资银行和财富500强企业在影响力、文化和生活方式上与小企业之间的差异。
华尔街比任何事物都更能代表金融和经济力量。对美国人而言,有时华尔街等同精英主义、强权政治和割喉形态的资本主义,但同时华尔街也唤起美国人对市场经济的骄傲。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华尔街是一个依靠贸易、资本主义和创新,而非殖民主义和掠夺成长的国家和经济系统的象征。
『叁』 美国华尔街的来历
美国华尔街的来历是荷兰人建造一段木板墙,后来拆除后便成了华尔街。
纽约最初是荷兰殖民地,是荷兰裔移民的聚居地,当时叫做新阿姆斯特丹。
1640年,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内的小块土地由尖木桩和围篱分隔。而后为有效控管来自非洲的奴隶,荷属西印度公司的代表彼得·斯特伊弗桑特,领导来自荷兰的移民团建造更坚固的栅栏。年,这片栅栏被强化成一座约3.65米(12英尺)高的泥土木板墙。
此后,为了抵御印地安部落、新英格兰殖民者以及英国人,木板墙便逐渐地被扩张和强化。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攻陷,这个城市又从荷兰人手里转到英国人手里。1685年勘测员沿着原始栅栏划订出一条道路,即华尔街。
1699年英国人将这面城墙拆除。华尔街名字也由此而被保留下来。
(3)杰森区块链扩展阅读
华尔街的文化影响
1、本质
相较于商业街,华尔街通常指商业影响力大于中小型企业和中产阶级的公司企业,有时特别用来代表分析师、持股人、和诸如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华尔街普遍作为私有、重视自身利益的“美国企业”的代名词。有时华尔街会用以区别投资银行和财富500强企业在影响力、文化和生活方式上与小企业之间的差异。
2、看法
华尔街比任何事物都更能代表金融和经济力量。对美国人而言,有时华尔街等同精英主义、强权政治和割喉形态的资本主义,但同时华尔街也唤起美国人对市场经济的骄傲。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华尔街是一个依靠贸易、资本主义和创新,而非殖民主义和掠夺成长的国家和经济系统的象征。
3、文学
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短篇小说《书记员巴特子比》的副标题是《一个华尔街的故事》,对一位好心又富有的律师有绝佳的描绘。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声音与愤怒》中的杰森·康普生将手中股票表现不佳的原因怪罪给犹太人,凸显大众对于华尔街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