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方能遇见区块链
『壹』 区块链究竟将会带来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改变生活
区块链除了在金融行业应用,还在其他领域应用。在法律、零售、物联、医疗等领域,区块链可以解决信任问题,不再依靠第三方来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提高整个行业
的运行效率和整体水平。极高的生产力会将这个社会上的所有的人和机器连接到一个全球性的网络中,人类向商品和服务近乎免费的时代加速迈进,也许到了21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走向没落,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协同共享模式将取之代之,成为主导经济生活的新模式。
区块链是这种新型协同共享模式的最佳技术手段。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以去中心化的形式配置全球资源,使区块链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技术框架。区块链的运营逻辑在于能够优化点对点资源、全球协作和在社会中培养并鼓励创造社会资本的敏感程度。建立区块链的各类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励协作型文化,这与原始共有模式相得益彰,将使其成为21世纪决定性的经济模式。
『贰』 2019最新的投资区块链项目是什么
我现在就有一个新出的项目,安全稳定
『叁』 区块链技术的定义应该如何理解
重庆金窝窝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定义如下:
1,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
3,区块链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
具有以上三个性质的系统,就是区块链。
『肆』 怎么看待区块链的意义与前景
区块链起源简要回顾
区块链就是比特币中的分布式账本底层系统。比特币账本是用分布、自发的方式构建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密码学计算生成新的货币区块,从而获得一个可用于交易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对世界货币体系产生影响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这也是其一经问世便引起很多人强烈关注的重要原因。之后,还出现了
“莱特币”等数十种类似的电子货币。从比特币中将分布式数字货币技术抽象提取出来,即形成了“区块链”技术,可以运用于更多领域。
区块链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公共账本(数据区块),每一个区块包含了一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由网络中所有参与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且可用于验证信息的有效性。这样,不需要中心服务器作为信任中介,就能在技术层面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的意义在于“去中心化”,通过构建一个更加可靠的网络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价值交换与转移中存在的欺诈和寻租现象。认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将会更加真实可信,经济社会由此变得更加公正和透明。
不只是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正在渗入更多创新领域
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仅仅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场景,从理论上来讲,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人类可以创造出非常丰富的服务及产品形态,在金融、政府、企业、跨行业等领域有大量的场景适合区块链技术,前景广阔。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国家开始了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一系列行业组织和联盟不断成立,但是由于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对传统的中心化模式是一种颠覆,各大机构仍然处于研究阶段,仅有少量的实际项目落地,行业的大发展刚刚开始。
现在,区块链经济已经处于爆发前夜。金融行业的探索领先一筹,而其他行业的应用正在快速展开。区块链行业应用具有明显的效益的显著优势在于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这个优势已经在金融服务、物联网、公共服务、社会公益和供应链管理等社会领域逐步体现出来。
作为新兴技术的中坚力量,区块链不只用于虚拟货币领域,也在其他诸如金融、医疗、知识产权认证等领域尝试落地,国内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开拓或进入区块链产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年底,中国共有105 家区块链相关企业,其中80%的区块链初创企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和台北等地。
从全球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来看,截至2017 年4
月,在统计的267家区块链领域创投公司中,金融服务公司占比达到55.43%;从中国市场来看,2016年统计的前50 位区块链创投公司中有34
个公司涉足金融服务,以跨境支付、票据贴现及金融服务平台等应用为主。
区块链发展趋势分析
区块链与云计算的结合越发紧密,BaaS有望成为公共信任基础设施
云计算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区块链与云的结合也是必然的趋势。区块链与云的结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区块链在云上,一种是区块链在云里。后面一种,也就是BaaS,Blockchain-as-a-Service,是指在云服务商直接把区块链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未来,云服务企业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技术整合至云计算的生态环境中,通过提供BaaS功能,有效降低企业应用区块链的部署成本,降低创新创业的初始门槛。
区块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防护需要技术和管理全局考虑
区块链系统从数学原理上讲,是近乎完美的,具有公开透明、难以篡改、可靠加密、防DDoS攻击等优点。但是,从工程上来看,它的安全性仍然受到基础设施、系统设计、操作管理、隐私保护和技术更新迭代等多方面的制约。未来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上全局考虑,加强基础研究和整体防护,才能确保应用安全。
区块链竞争日趋激烈,专利争夺成为竞争重要领域
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区块链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模式、专利等多维度。我们认为,未来,企业将在区块链专利上加强布局。2014年以来,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区块链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和韩国,未来将维持这类格局。中美专利差距在减小,中国2016年申请量已超越美国。可以预见,未来的区块链专利争夺将日趋激烈。
国内政策进程加快,行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区块链由于其所具有的高性能、高安全性、高速接入、高效运营等核心优势引起各界关注。在区块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顺应全球化需求,紧跟国际步伐,积极推动国内区块链的相关领域研究、标准化制定以及产业化发展。
可信是区块链的核心要求,标准规范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在未来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价值传递网络上,我们把将完全用算法和软件来构建信任基础。但我们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标准为区块链增信。未来,区块链的标准,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业务为导向,从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私钥安全、权限管理等维度,规范区块链的技术和治理,增强区块链的可信程度,给区块链的信任增加砝码。
『伍』 区块链项目
前前后后写了不少的区块链项目分析,从最初的比特币、以太坊和EOS到各个应用型项目如交易所、币乎、U赞等内容型项目,包括项目方的征文稿。对项目分析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式,看过我的项目分析文章都知道这个框架,按照“项目简介、发起背景、项目创新、项目团队、发展动态、代币及市场、项目风险、竞品分析、建议与小结”分析项目白皮书,或者是把白皮书里内容和框架对应起来,有的就填充进去,没有的就不写出来;接下来是补充资料作为佐证,梳理思路再按自己的理解去写项目分析,这样才算得上自己的项目分析。针对项目分析,我概括起来三个步骤:第一步,收集资料(看白皮书、搜索引擎、公号文章等);第二步,套框架模板;第三步,删掉该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
『陆』 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
政策与市场双层驱动 区块链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与市场双层驱动,中国区块链相关产业有望脱虚入实
在区块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顺应全球化需求,紧跟国际步伐,积极推动国内区块链的相关领域研究、标准化制定以及产业化发展。与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相比,针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与鼓励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国内区块链技术也将在未来数年内得到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支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层驱动下,区块链相关产业有望脱虚入实,区块链技术加速探索可能的应用场景。
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料将从2017年的4.115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76.837亿美元,折合成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79.6%。鉴于分布式账本可应用的范围很广,再加上加密货币市值不断上升,提高透明度、安全性、效率以及简化流程的需求旺盛,还有区块链即服务(
简称BaaS)也是发展的热门,区块链市场将急速扩张。此外,通讯服务、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程式平台、支付、智能合约、数字身份验证等等也急需区块链技术,将创造大量的增长机会。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近年来已成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政府研究讨论的热点,产业界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能力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到2022年,支付板块或占据区块链市场的最大份额
依托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资产的即时支付,不仅具有不可篡改、数字身份验证的特点,而且还能为金融机构、银行大幅节省结算的成本。此外,区块链让支付的自动化成为可能,消除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并节约人力成本、节省买卖双方的时间。得益于以上诸多优点,预计支付板块将是整个区块链市场上分量最重的一块。
增速最快的地区将是亚太
亚太地区的区块链服务提供商善于设计、开发界面友好、节省成本、速度快的加密货币平台,延伸区块链在多个行业的应用触角。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积极寻求风险融资,投资研发最前沿的区块链技术。此外,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房地产业有望从半透明快速转型至全透明,也有助于提升区块链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前景。
『柒』 现在比较火的区块链
推荐三个:1、比特币它是区块链技术的发源地,并且市场对其有信心,在各大政策对其不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一旦其解决了扩容问题,价格上涨可以预见。2、以太坊跟比特币相比,以太坊的优点在于没有政策的困扰,the 事件虽然导致其分叉,企业版以太坊联盟的成立或许将解决这一问题。其提出的智能合约概念和前景,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的追随。3、GTCC(环球旅游链)GTCC应用于旅游购物、出行、酒店住宿、海外置业、众筹、游戏社区、人工智能等交易场景中,解决了购物、出行、酒店住宿、海外置业、众筹、游戏社区成本高昂、交易周期、交易风险性高等问题。同时,以太坊去中心化的特点和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特性,可以实现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消费体验,使更多旅游消费者无后顾之忧。GTCC区块链+消费应用生态=全民推广与分润!消费者在GTCC社区使用现金等其它方式消费时,可以获得环球旅游链的权证象征即GTCC作为奖励。作为开放平台,经旅游链社区同意,任何旅游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接入上链,成为社区成员。会员可以通过推广获得GTCC,享受平台增值带来的红利。
『捌』 区块链来了,会成为邮币卡的诗和远方吗
技术1:区块+链
关于如何建立一个严谨数据库的问题,区块链的办法是:将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创新,把数据分成不同的区块,每个区块通过特定的信息链接到上一区块的后面,前后顺连来呈现一套完整的数据,这也是“区块链”这三个字的来源。
区块(block):在区块链技术中,数据以电子记录的形式被永久储存下来,存放这些电子记录的文件我们就称之为“区块(block)”。区块是按时间顺序一个一个先后生成的,每一个区块记录下它在被创建期间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所有区块汇总起来形成一个记录合集。
区块结构(BlockStructure):区块中会记录下区块生成时间段内的交易数据,区块主体实际上就是交易信息的合集。每一种区块链的结构设计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大结构上分为块头(header)和块身(body)两部分。块头用于链接到前面的块并且为区块链数据库提供完整性的保证,块身则包含了经过验证的、块创建过程中发生的价值交换的所有记录。
布比区块链:利用密码学可证明的算法构建多中心网络信任,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撤销;多方参与信息透明共享,建立真品溯源的全程链式路径,直达消费者;
区块结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每一个区块上记录的交易是上一个区块形成之后、该区块被创建前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这个特点保证了数据库的完整性。第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新区块完成后被加入到区块链的最后,则此区块的数据记录就再也不能改变或删除。这个特点保证了数据库的严谨性,即无法被篡改。
顾名思义,区块链就是区块以链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数据库我们称之为区块链数据库。区块链是系统内所有节点共享的交易数据库,这些节点基于价值交换协议参与到区块链的网络中来。
区块链是如何做到的呢?由于每一个区块的块头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交易信息压缩值,这就使得从创世块(第一个区块)到当前区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长链。由于如果不知道前一区块的“交易缩影”值,就没有办法生成当前区块,因此每个区块必定按时间顺序跟随在前一个区块之后。这种所有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引用的结构让现存的区块集合形成了一条数据长链。
总结区块链的基本结构:“人们把一段时间内生成的信息(包括数据或代码)打包成一个区块,盖上时间 戳,与上一个区块衔接在一起,每下一个区块的页首都包含了上一个区块的索引数据,然后再在本页中写入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新的区块,首尾相连,最终形成了区块链。”这个结构的神奇之处:区块(完整历史)+ 链(完全验证)= 时间戳
“区块+链”的结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库的完整历史。从第一个区块开始,到最新产生的区块为止,区块链上存储了系统全部的历史数据。
区块链为我们提供了数据库内每一笔数据的查找功能。区块链上的每一条交易数据,都可以通过“区块链”的结构追本溯源,一笔一笔进行验证。
区块+链=时间戳,这是区块链数据库的最大创新点。区块链数据库让全网的记录者在每一个区块中都盖上一个时间戳来记账,表示这个信息是这个时间写入的,形成了一个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我们认为,时间戳是区块链中一项伟大的技术创新,它可以证明什么呢?
技术2:分布式结构——开源的、去中心化的协议
我们有了区块+链的数据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记录和存储的问题了。我们应该让谁来参与数据的记录,又应该把这些盖了时间戳的数据存储在哪里呢?在现如今中心化的体系中,数据都是集中记录并存储于中央电脑上。但是区块链结构设计精妙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并不赞同把数据记录并存储在中心化的一台或几台电脑上,而是让每一个参与数据交易的节点都记录并存储下所有的数据。
1.关于如何让所有节点都能参与记录的问题,区块链的办法是:构建一整套协议机制,让全网每一个节点在参与记录的同时也来验证其他节点记录结果的正确性。只有当全网大部分节点(或甚至所有节点)都同时认为这个记录正确时,或者所有参与记录的节点都比对结果一致通过后,记录的真实性才能得到全网认可,记录数据才允许被写入区块中。
2.关于如何存储下“区块链”这套严谨数据库的问题,区块链的办法是:构建一个分布式结构的网络系统,让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都实时更新并存放于所有参与记录的网络节点中。这样即使部分节点损坏或被黑客攻击,也不会影响整个数据库的数据记录与信息更新。
区块链根据系统确定的开源的、去中心化的协议,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的结构体系,让价值交换的信息通过分布式传播发送给全网,通过分布式记账确定信息数据内容,盖上时间戳后生成区块数据,再通过分布式传播发送给各个节点,实现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记账——会计责任的分散化(Distributedaccountability)
从硬件的角度讲,区块链的背后是大量的信息记录储存器(如电脑等)组成的网络,这一网络如何记录发生在网络中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呢?区块链设计者没有为专业的会计记录者预留一个特定的位置,而是希望通过自愿原则来建立一套人人都可以参与记录信息的分布式记账体系,从而将会计责任分散化,由整个网络的所有参与者来共同记录。
区块链中每一笔新交易的传播都采用分布式的结构,根据P2P网络层协议,消息由单个节点被直接发送给全网其他所有的节点。
区块链技术让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均存储于系统所有的电脑节点中,并实时更新。完全去中心化的结构设置使数据能实时记录,并在每一个参与数据存储的网络节点中更新,这就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通过分布式记账、分布式传播、分布式存储这三大“分布”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人、没有组织、甚至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控制这个系统,系统内的数据存储、交易验证、信息传输过程全部都是去中心化的。在没有中心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参与者达成共识,共同构建了区块链数据库。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构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体系。甚至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套永生不灭的系统——只要不是网络中的所有参与节点在同一时间集体崩溃,数据库系统就可以一直运转下去。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套严谨的数据库,也有了记录并存储这套数据库的可用协议,那么当我们将这套数据库运用于实际社会时,我们要解决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问题三)是:如何使这个严谨且完整存储下来的数据库变得可信赖,使得我们可以在互联网无实名背景下成功防止诈骗?
技术3:非对称加密算法
什么是非对称加密?简单来说,它让我们在“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中分别使用两个密码,两个密码具有非对称的特点:(1)加密时的密码(在区块链中被称为“公钥”)是公开全网可见的,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公钥来加密一段信息(信息的真实性);(2)解密时的密码(在区块链中被称为“私钥”)是只有信息拥有者才知道的,被加密过的信息只有拥有相应私钥的人才能够解密(信息的安全性)。
简单的总结:区块链系统内,所有权验证机制的基础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Elgamal、D-H、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等。在非对称加密算法中,如果一个“密钥对”中的两个密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对信息用其中一个密钥加密后,只有用另一个密钥才能解开;2、其中一个密钥公开后,根据公开的密钥别人也无法算出另一个,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密钥对为非对称密钥对,公开的密钥称为公钥,不公开的密钥称为私钥。在区块链系统的交易中,非对称密钥的基本使用场景有两种:1、公钥对交易信息加密,私钥对交易信息解密。私钥持有人解密后,可以使用收到的价值。2、私钥对信息签名,公钥验证签名。通过公钥签名验证的信息确认为私钥持有人发出。
我们可以看出,从信任的角度来看,区块链实际上是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的产物。过去,人们解决信任问题可能依靠熟人社会的“老乡”,政党社会的“同志”,传统互联网中的交易平台“支付宝”。而区块链技术中,所有的规则事先都以算法程序的形式表述出来,人们完全不需要知道交易的对手方是“君子”还是“小人”,更不需要求助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交易背书,而只需要信任数学算法就可以建立互信。区块链技术的背后,实质上是算法在为人们创造信用,达成共识背书。
技术4:脚本
脚本可以理解为一种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如果区块链技术只是为了适应某种特定的交易,那脚本的嵌入就没有必要了,系统可以直接定义完成价值交换活动需要满足的条件。然而,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环境下,所有的协议都需要提前取得共识,那脚本的引入就显得不可或缺了。有了脚本之后,区块链技术就会使系统有机会去处理一些无法预见到的交易模式,保证了这一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不会过时,增加了技术的实用性。
一个脚本本质上是众多指令的列表,这些指令记录在每一次的价值交换活动中,价值交换活动的接收者(价值的持有人)如何获得这些价值,以及花费掉自己曾收到的留存价值需要满足哪些附加条件。通常,发送价值到目标地址的脚本,要求价值的持有人提供以下两个条件,才能使用自己之前收到的价值:一个公钥,以及一个签名(证明价值的持有者拥有与上述公钥相对应的私钥)。脚本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具有可编程性:(1)它可以灵活改变花费掉留存价值的条件,例如脚本系统可能会同时要求两个私钥、或几个私钥、或无需任何私钥等;(2)它可以灵活的在发送价值时附加一些价值再转移的条件,例如脚本系统可以约定这一笔发送出去的价 值以后只能用于支付中信证券的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