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可追踪性
Ⅰ 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是什么
举个例子:
你和你的一个朋友打赌,说明天的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赌注20块钱,你赌准,他赌不准。然后到了第二天,天气果然和天气预报说的一样,那么他应该支付你20块钱,但是你的朋友耍赖,就是不支付这20块,结果就是你也没什么办法。
那么一般是怎么处理呢?你们为了保证你们的对赌能正常,你们找了一个可信任中介人,你们把各自的20块钱放到了中介那里,这样总可以了吧。
但是第二天,中介又为难了,因为天气预报预报的是多云,而实际天上的云不多也不少,这时你认为这样的天气就是多云,而你的朋友认为这样的天气不是多云,中介也是人啊,于是在判断天气到底是不是符合昨天天气预报的条件上,又出了问题。
最后一番争吵过后,中介决定一半云也算多云天气,你赢了这个对赌,正准备给你40块钱的时候,发现钱没带,于是只好等第二天才能把钱给你。
所以你看,传统的合约会受到各种维度的影响,自动化维度,主客观维度,成本维度,执行时间维度,违约惩罚维度,适用范围维度等。
而智能合约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你只需要提前规定好合约内容,程序就会在触发合约条件的时候自动执行合约内容。
譬如,你规定合约内容是,明天中午12点判断天气是否和天气预报一样,如果是多云天气的话,超过一半云就算多云,否则不算。当第二天中午12点合约执行,如果你赢了,钱会自动打到你账上。一切解决。
例子举得比较简单,但你可以领会到智能合约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智能合约和区块链
“智能合约的工作理论迟迟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能够支持可编程合约的数字系统和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不仅可以支持可编程合约,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优点,天然适合于智能合约。因此,也可以说,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
摘录来自: “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有一些朋友可能会问,九少爷,你上面说的智能合约,不就是一段条件判断的代码嘛,现在很多担保网站或系统不是也一样嘛,像淘宝的交易流程,不也是买家付款到系统里,然后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系统再把钱打给卖家。这不早就实现了嘛?
区块链的特性是:
数据无法删除、修改,只能新增,保证了历史的可追溯,同时作恶的成本将很高,因为其作恶行为将被永远记录
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因素的影响
而像上面说的淘宝那套支付担保系统,依然是中心化的,合约是否公正或正常执行,也全靠中心来决定。如果中心要作恶,我们依然没有办法。
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不仅可以发挥智能合约在成本效率方面的优势,而且可以避免恶意行为对合约正常执行的干扰。将智能合约以数字化的形式写入区块链中,由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保障存储、读取、执行整个过程透明可跟踪、不可篡改。同时,由区块链自带的共识算法构建出一套状态机系统,使智能合约能够高效地运行。
Ⅱ 大家都关注的区块链,法律人如何看
法律作为一种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决定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直接影响着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它能够简化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节约交易成本,帮助社会成员安全、规范、有序地进行交易。
区块链技术基于法律框架,通过预设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使交易信息更加安全透明、数据更加可追踪,大大降低了法律的执行成本,呈现出法律和技术的相互补充,法律与经济融为一体的态势,使法律的约束与执行逐渐走向智能化。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所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币网络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外国关于区块链的法律规制
由于区块链技术本身尚在探索阶段,也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因此,仅有部分国家针对区块链技术出台专门的立法。
美国
佛蒙特州和亚利桑那州通过法案,明确定义和支持用于公共使用的区块链技术,该法案规定了区块链和智能合同的使用规范,同时声明所有与区块链相关的数据都“被认为是电子格式并成为电子记录” 这是该州予以认可的。
英国
《分布式账本技术:超越区块链》提到英国联邦政府将会投资区块链技术,来分析区块链应用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潜力。
新加坡
政府对区块链技术等金融科技企业持支持态度,并推出监管沙箱,为区块链初创企业提供较为宽容的发展环境。
我国关于区块链的法律规制
除上述针对区块链本身的政策外,国际上更多是针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出台一系列监管规定。
而在我们国家,除了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融资等出台的政策以外,针对区块链政府也出台不少政策性规定。
2016年12月27日,区块链技术被列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中。同时,国务院也发文《我国区块链产业有望走在世界前列》支持区块链健康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推进各类供应链平台有机对接,加强对信用评级、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
律师眼里区块链技术存在的法律风险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系统,属于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就目前的探索成果来看,其技术理念能够为各个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
但是,由于法律尚未针对区块链出台明确的行业标准及适用规范,因此,其未来仍存在国家监管与法律规制等问题。
以比特币为典型的数字货币为例,首先面临的就是监管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起来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从逻辑上来说,是去中心化、反对集中监管的。
其次,区块链技术应用也不得不面临巨大的风险。仍以比特币为例,遗失、盗窃、攻击、投机、洗钱以及各种风波、质疑和事件,一直伴随着比特币的发展历程。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离不开智能合约,所谓的智能合约就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定义承诺。交易的双方无须彼此信任,一切交易都由代码强制执行。
但智能合约的形式及其内容的效力,还没有得到法律和司法的正式认可,其作为数字编码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合同文本,尚无法确知,是否可以构成生效合同的要件,是否可以符合司法拟采信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
区块链技术由于其去中心化的天性,其自身规则必然会与社会规则、国家法律规则发生冲突与矛盾,也正是有冲突和矛盾,有风险与问题,才更能激发动力与想象力,包括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动力与想象力。
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起来的虚拟货币在其交易过程中,对各国的法定货币及金融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并引发投资风险,甚至社会问题。
Ⅲ 区块链技术中智能合约目前明显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智能合约的工作理论迟迟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能够支持可编程合约的数字系统和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不仅可以支持可编程合约,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优点,天然适合于智能合约。因此,也可以说,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之一”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不仅可以发挥智能合约在成本效率方面的优势,而且可以避免恶意行为对合约正常执行的干扰。将智能合约以数字化的形式写入区块链中,由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保障存储、读取、执行整个过程透明可跟踪、不可篡改。同时,由区块链自带的共识算法构建出一套状态机系统,使智能合约能够高效地运行。
Ⅳ 智能合约是什么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段部署在区块链上的代码,一旦某个事件触发合约中的条款,代码就会自动执行。用人话来讲就是:智能合约是一份基于密码学这种高科技上面的数字化合同,与传统的纸质合同的差异就是: 自动售货机相当于智能合约,售货员相当于纸质合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甲向乙借了一大笔钱,虽然打了白纸黑字的借条。但是到期后,甲以各种理由拒绝还款,此时乙想要拿回借款只能起诉。智能合约就能解决这种问题,如果甲乙双方在借款前把借款金额、还款时间、对方绑定银行卡信息等打包进合约中。到了约定还款日,借款会自动划到乙的账户里,即使甲不想还也没办法。
来源:千氪财经
Ⅳ 区块链应用涉及的领域都是什么,具体场景有哪些呢
区块链技术应用广泛,而在新技术融合下区块链的主要应用场景涵盖金融保险、智能制造、智慧环保、能源电力、医疗卫生、教育、文创、智慧城市、社会公益、农业等众多领域。
区块链+金融
区块链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信任、数据共享等难题。
区块链+版权艺术类
天河国云的区块链版权系统
3.区块链+政务
在统计、投票、预算管理等方面,区块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以防中心化系统失败的风险。
4.区块链+保险
欺诈识别和风险防范:通过将保险索赔置于不可更改的总帐下,区块链有助于消除保险业中常见的欺诈源。
财产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以智能合约形式载录的保单和共享账本可提高财产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效率。
健康保险:区块链技术使得医疗记录可被加密保护并在健康服务提供者间共享,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生态系统的交互操作性。
再保险: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保证再保险合同在区块链平台上的信息安全,可缩减信息量,简化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的支付流程。
Ⅵ 区块链应用技术的价值是什么
区块链应用技术的价值是什么
招聘。每个人的简历都放在区块上,每一项填写的内容需要确认,确保真实性。
2.产品追溯。每一个产品信息都被详细登记在区块上,每一个环节,避免假货出现。
3.版权证明。把所有的版权信息登记在区块链上,一旦涉及到版权问题就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医疗数据。线上的医疗信息可以在不同医院之间相互传递,通过区块浏览器可以查询到患者情况,也可以避免误诊错诊。
5.金融征信。每个人的征信信息都可以登记在链上,银行之间的征信信息都可以互通,让老赖无处藏身规避风险。
6.保险。未来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事故记录、就医信息等信息就可以上传至区块链中。保险公司能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从而提升效率、提升客户信任感。而区块链中共享透明的特点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并且可以追踪其历史来源,方便管理,也杜绝骗保的事宜。
Ⅶ 学习区块链开发是学习go语言、hyper ledger fabric比较好、还是以太坊智能合约比较好或者公链开发
Go全栈+区块链课程:
一共22周,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4周 go语言基础与网络并发 ,学完入门go语言,
第二阶段 4周 go语言实战web开发,爬虫开发,密码学,共识算法,实现轻量级公链,学完可以开发golang的网站,爬虫,实现轻量级区块链
第三阶段 4周 以太坊源码分析与智能合约Dapp开发,学完掌握以太坊核心与开发智能合约,以及区块链,
第四阶段 4周 超级账本,比特币 EOS,源码分析与智能合约实战,学完以后掌握超级账本开发,山寨比特币,分叉EOS,以及智能合约Dapp开发
第五阶段 6周 项目实战 ,实战5个企业级项目,学完可以拥有1年区块链项目经验
从语言本身特点来看,Go 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语言,高度支持并发性,Go 语言的本身,它更注重的是分布式系统,并发处理相对还是不错的,比如广告和搜索,那种高并发的服务器。
Go语言优点:
性能优秀,可直接编译成机器码,不依赖其他库,Go 极其地快。其性能与 Java 或 C++相似。
语言层面支持并发,这个就是Go最大的特色,天生的支持并发,Go就是基因里面支持的并发,可以充分的利用多核,很容易的使用并发。
内置runtime,支持垃圾回收,这属于动态语言的特性之一吧,虽然目前来说GC不算完美,但是足以应付我们所能遇到的大多数情况,特别是Go1.1之后的GC。
简单易学,Go语言的作者都有C的基因,那么Go自然而然就有了C的基因,那么Go关键字是25个,但是表达能力很强大,几乎支持大多数你在其他语言见过的特性:继承、重载、对象等。
丰富的标准库,Go目前已经内置了大量的库,特别是网络库非常强大,我最爱的也是这部分。
内置强大的工具,Go语言里面内置了很多工具链,最好的应该是gofmt工具,自动化格式化代码,能够让团队review变得如此的简单,代码格式一模一样,想不一样都很困难。
跨平台编译,快速编译,相较于 Java 和 C++呆滞的编译速度,Go 的快速编译时间是一个主要的效率优势
Go语言缺点:
软件包管理:Go 语言的软件包管理绝对不是完美的。默认情况下,它没有办法制定特定版本的依赖库,也无法创建可复写的 builds。相比之下 Python、Node 和 Ruby 都有更好的软件包管理系统。然而通过正确的工具,Go 语言的软件包管理也可以表现得不错。
缺少开发框架:Go 语言没有一个主要的框架,如 Ruby 的 Rails 框架、Python 的 Django 框架或 PHP 的 Laravel。这是 Go 语言社区激烈讨论的问题,因为许多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从使用框架开始。在很多案例情况中确实如此,但如果只是希望构建一个简单的 CRUD API,那么使用 Django/DJRF、Rails Laravel 或 Phoenix 将简单地多。
异常错误处理:Go 语言通过函数和预期的调用代码简单地返回错误(或返回调用堆栈)而帮助开发者处理编译报错。虽然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很容易丢失错误发生的范围,因此我们也很难向用户提供有意义的错误信息。错误包(errors package)可以允许我们添加返回错误的上下文和堆栈追踪而解决该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可能会忘记处理报错。诸如 errcheck 和 megacheck 等静态分析工具可以避免出现这些失误。虽然这些解决方案十分有效,但可能并不是那么正确的方法。
Ⅷ 区块链+智能合约如何结合
着区块链技术的突破,智能合约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不仅可以发挥智能合约在成本效率方面的优势,而且可以避免恶意行为对合约正常执行的干扰。将智能合约以数字化的形式写入区块链中,由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保障存储、读取、执行整个过程透明可跟踪、不可攥改;同时,强安全共识机制,无需三方介入:由区块链自带的共识算法构建出一套状态机系统,使得智能合约能够高效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