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刘斌
发布时间: 2022-03-08 09:07:44
『壹』 上海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比普通付款方式好在哪里
上海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亦鸣医生成为“尝鲜者”,他用新办理的屏显卡式硬钱包在支付终端上“靠了靠”就完成了支付。
这是继深圳、苏州手机扫码、碰一碰支付之后,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首次实现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使用屏显卡式硬钱包支付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双离线”支付,而是“单离线”支付。
那么,数字人民币如何真正实现安全的“双离线”支付?就此,《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本次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提供技术支持的银行,多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暂无披露口径。
而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也未公布双离线支付的细节。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了他理解的数字人民币“双离线”支付逻辑:“付款钱包在断网时构造交易报文并签名,通过近场通信发给收款钱包,收款钱包在后续联网时提交给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人民币系统入账”。
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使用记者了解到,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于亦鸣医生率先使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的屏显卡式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医院员工餐厅实现点餐、消费、支付一站式体验。
于亦鸣医生在点餐以后,取出医院新办理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屏显卡式硬钱包,在餐厅的支付终端上轻轻“靠一靠”,硬钱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散了散”就完成了支付。
支付终端随即将消费小票打出,硬钱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窗口中,也清晰显示着消费金额、卡内余额、离线支付次数。“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消费,很方便,能够看到余额,也很放心。”于亦鸣表示。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