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区块链的影响
1. 罗胖谈区块链和ICO,2017下半年会怎样
挑战一,区块链的初始规则是如何确立的?是依靠大多数投票的相对民主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依靠线下的公共权威与信用的参与和支持?这是很重要的层面和命题。虽然区块链的这套规则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与此同时,不能够在初始规则确立的时候被少数人所利用,并由此谋利。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挑战。挑战二,区块链新规则与既有规则的冲突和衔接问题,这就有一个如何适应和改良的问题。挑战三,未来区块链这套规则是由网络节点来维护的,但每个网络节点背后都有人的行为,因此,新规则离不开人,如何适应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把人的非理性行为考虑进去,即结合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考虑非正式的规则对一些已有的正式规则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突破了以上三大方面的挑战,区块链这套全新的规则对传统金融市场规则而言,就是很重要的补充,甚至于发挥主体的作用。
2. 美国证监会将ICO纳入监管,将带来什么影响
近半年来,ICO可谓是进行的如火如荼,它的融资速度甚至让IPO都望尘莫及。7月25日,美国证监会(SEC)宣布将部分ICO项目纳入监管体系,这将给ICO项目乃至区块链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ICO(Initialcoinoffering)即通过发行加密代币的方式进行众筹融资的行为。是区块链公司或自治组织发行初始加密代币,出售给合格参与者从而间接获得资金、用于项目开发的一种融资方式。
SEC确认对ICO具有监管权源于发布的关于ICO风险教育的投资者公告,以及对由于代码漏洞遭受黑客攻击而崩盘的ICO项目TheDAO的调查报告。
报告声称,SEC依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21条(a)的规定对ICO项目之一的TheDAO展开调查,现界定TheDAO代币属于有价证券范畴,并强调依据事实情况界定为有价证券的虚拟货币或者代币都将纳入证监会监管体系,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无论是否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进行发行和销售。
金融研究机构AutonomousNext近期发布一份ICO报告显示,ICO这种融资模式已累积实现数十亿美元融资,Tezos、TheDAO、Bancor等项目更是通过ICO实现2.32亿美元、1.523亿美元、1.52亿美元的巨额融资。2017年上半年,中国地区发生了高达26亿人民币的ICO融资。
SEC将TheDAO代币纳入监管范畴,意味着什么?对投资者将产生什么影响?ICO整个产业链条将发生什么变化?对此,腾讯科技专访了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服务商OKEX的首席合规官TimByun先生。
Tim先生表示,SEC的报告首先明确了DAO代币是一种证券资产,SEC并没有表明所有的代币都是证券,但是很多代币都可以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告第11至15页证券的四项标准被定义为证券。在B.3准则里说到:购买DAO代币的投资者投资于一个一般性的企业,并希望从该企业获得合理收益。有一些非证券类代币可能并不符合这个标准,例如代币购买者可能期望得到的是某个应用的使用权,而不是收益。
Tim先生指出,SEC的此举将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
影响一:美国的非合格投资者可能不能再投资ICO项目。
针对证券类代币,在美国发行和出售证券的ICO发行人必须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或获得豁免权。这也意味着根据SEC的监管要求,ICO项目将有可能只能向合格投资者或者非常富有的人发行。
影响二:ICO发行人可能会搬离美国。
如果代币是一种证券,在美国发行和出售证券的ICO发行人必须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或须符合豁免注册。针对证券类代币,如果ICO发行人不想遵守SEC的监管要求,可以把发行活动转移到美国境外,并且不接受美国投资者参与。
影响三:ICO代币发放的时间和成本都将显著增加。
针对证券类代币,ICO代币发行时间和成本将显著增加。ICO平台服务提供商(例如承销商)可以提供服务来确保ICO活动遵守了SEC的监管要求,但是成本会增加很多,融资金额也会降低很多。
影响四:ICO代币交易平台将被迫搬离美国。
针对证券类代币,交易平台必须在美国注册并成为国家证券交易平台,或者获得豁免权。从短期来看,美国的代币交易平台必须移除证券类代币,从长远来看,美国的代币交易平台可搬离美国,并且不再服务于美国客户。
“风暴之后就会回归平静。”Tim先生表示,尽管许多行业参与者和观察员可能不同意SEC的报告,但是美证券交易法是不能被违反的;希望美国证监会再发布一个针对非证券类代币的报告,这会让行业更明确如何发展。”
OKEX是致力于成为全球数字资产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主要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数字资产之间的交易、OTC、钱包、保险柜、区块追踪等服务。
3. 科技类ICO展望,通往信任世界的新窗口
正在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对经历变革的经济发展来说可谓是一桩幸事。除了持续创新、地缘经济等传统议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同样成为议论的焦点。同时,包括Hcash超级现金在内的区块链企业亮相达沃斯,新兴的金融模式在当下的经济结构中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进入2017年以来,诸如区块链、ICO等新名词迅速升温,并有不少敢于吃螃蟹的人“一夜暴富”。相应的,有人为区块链技术大唱赞歌,认为其将颠覆现有的金融领域,甚至对整个世界带来积极影响,也有人认为区块链是金融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无论与否,在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以及量子计算、抗量子密码等加持下,区块链已经成为一股洪流,并将影响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而这到底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神话,还是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信任世界的新窗口?
风口上的ICO,与时间和风险赛跑
IPO是很多投资者所熟悉的名词,中文翻译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在区块链市场也诞生了一种类似的融资形式,即首次公开发行加密数字代币融资,按照“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s”的缩写,被称之为ICO。
ICO最早出现在2014年,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内风行。据“Smith+Crown”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到今年6月份,ICO项目的融资高达5.6亿美元,远超过通过VC融资筹集的2.95亿美元。一直被创业者捧上神坛的VC,最终成了ICO的取代对象。
原因似乎不难理解,ICO是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产物,契合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大趋势,能够将分布在全球的各类资金调动起来。比如说区块链创业公司可以选择不以公司股票或债券为融资工具,而是发行自己的数字代币,通过众筹的方式,交换比特币、以太币等主流数字货币,以达到融资创业目的。
当然,在外界向ICO抛出橄榄枝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ICO公司的创新性、责任感、自律性、安全性等等。事实上,如果从时间和风险的维度来看,风口上的ICO项目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金融类ICO。此类项目的客户主要为互联网金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技术等来控制风险,从短期利益上来看,金融类ICO的优势最大,当然也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第二类是商业类ICO。此类项目一般对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进行改进,形成新的区块链平台,并试图在新平台上创建新的生态系统。中期上看,这类项目的商业推广和研发难度相对较低。
第三类是科技类ICO。这类项目往往会提出新的技术改进,然后应用于现有的区块链平台,进而在安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达到优化和提高的目的。科技类ICO的迷人之处在于有着最强的爆发力,也需要最长的时间,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因此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可以肯定的是,虚拟货币存在的合理性已经被大多数认同,甚至不排除政府在未来发布虚拟货币的可能。相比于传统VC,ICO的整个过程更透明且不可篡改,并产生了一种全民自治的公司治理方式。对于方兴未艾的创业者而言,ICO是比VC更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而对投资者来说,ICO的低进入门槛和可观的投资回报率,或许是一块难得的馅饼。
Hcash“超级现金”,如何重塑区块链价值?
6月初的时候,高举“重塑价值”大旗的Hcash,正式向全球发布了“HyperCash中文白皮书”,将建立一个新的底层技术平台用以链接各种不同的区块链技术,从而让基于信任的价值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中自由流通。也正是因此,Hcash“超级现金”被视为科技类ICO的典型代表。
Hcash“超级现金”的前瞻性在于对量子计算攻击的提前布局。这是一支由深耕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密码学和区块链领域多年的技术专家组成,为了“超级现金”系统的设计与目标达成,Hcash获得了阔悦科技与上海交大区块链联合创新技术的帮助,为Hcash“超级现金”,提供了抗量子密码技术支持。诚然,作为一项被看好的科技类ICO,Hcash“超级现金”所专注的不只有流通行和兼容性,规避风险能力也是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目前,Hcash“超级现金”已经在全球上线公募,对于区块链领域的关注着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
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所说,经济社会的基本规则就是产权规则,你改变了产权的规则,你就改变了整个系统。相信在众多区块链组织和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将逐步从中心化的信任进化到由算法、数据为核心的去中心化信任。而随着中心化的信任中介被逐渐削弱和替代,互联网的运作方式将被以区块链为代表的系统所改变。或许故事还有些遥远,但它已经有了萌芽和初步的发展。
4. ICO是什么意思,能通俗的解释下吗网上搜到很多但是都是官方术语
ICO是一种区块链行业术语,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缩写,首次币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
ICO是一种为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产生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回报。由于代币 具有市场价值,可以兑换成法币,从而支持项目的开发成本。ICO所发行的代币,可以基于不同的区块链。常见的是基于以太坊(ETH)和比特股(BTS)区块链发行,由区块链提供记账服务和价值共识,实现全球发行和流通。
ICO参与者对于一个项目的成功非常重要,他们会在社区里为该区块链项目进行宣传,使它产生的代币在开始交易前就获得流动性。但ICO的参与者最看重的依然是由项目发展或代币发行后价格升值带来的潜在收益。
5. 什么是ICO,国家为什么要禁止
问题一:ICO是一种区块链行业术语,是一种为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产生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回报。
问题二:因为ICO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所以被国家禁止。
禁止ICO根据公告发布:2017年9月4日下午3点,中国人民银行领衔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同时,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做出清退等安排。
(5)ico区块链的影响扩展阅读:
2017年9月4日下午3点,《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准确认识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的本质属性
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有关部门将密切监测有关动态,加强与司法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协同,按照现行工作机制,严格执法,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发现涉嫌犯罪问题,将移送司法机关。
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6. 海外引进的区块链比特币ICO有什么严重危害
最近被大炒的概念是三个:区块链、比特币、ICO。
一个是区块链,就是徐小平流出的内部信里那个“顺之者昌,逆之则亡”的区块链;
另一个是已经炒作了几年,价格不断大起大落,但一直有人鼓吹“每一枚会涨到一万美元”的比特币;
再有一个就是几个月前,薛蛮子大力欢呼与鼓吹、后来又被监管部门予以强烈关注的ICO。就在前天1月12日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表了题目为《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的公告,当中点名了迅雷所发布的数字货币“链克”(原“玩客币”),称其“代替了对参与者所贡献服务的法币付款义务,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变相ICO”。此消息一出,迅雷股价在美国时间周五早盘出现大跌。
“比特币”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再说比特币,小韬一直是比特币的看衰者,因为在小韬看来,比特币没有解决任何新的问题。换言之,如果今天没有比特币,世界会失去什么?哪些人哪些交易会受到影响?答案是除了极其特别的人,没有人会受到影响。与现有货币相比,比特币的优势是什么?币值稳定?防伪?成本低?……
比特币所宣扬的去中心化无外乎是逃避监管罢了。就好比是两国之间货物往来本来要走海关,海关有八个通道,你现在搞了一个地下通道,固然可能路程更近,可能免了不少关税,但这是不合法不合规的。是一种典型的逃避监管的套利行为。在损害社会利益和秩序前提下解决自己的问题本身就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久的。
更何况为了获取比特币所投入的巨大的“挖矿”工作量,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计算机算力,不创造任何价值,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据说现在挖到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已经到了3000到4000美元……
“ICO”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至于ICO,号称以数字货币为媒的项目IPO,贴着自己炒热的概念拿着根本不准备兑现的想法,或者可行性几乎看不到的想法,依托一种逃避了监管的数字货币来让大家购买并击鼓传花地炒作价格……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或者说是变相开赌场。
这种案例历史上很多,前几年有人把随便一幅画,分割成几千上万份额,标上一个价格让大家购买和炒作;几百年前荷兰人疯狂炒作郁金香,一株郁金香的价格可以购买一栋城堡……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泡沫,都知道泡沫会破灭,只是大家都希望以邻为壑,希望在泡沫破灭之前自己能够捞一笔.
7. ico解决激励机制不是区块链解决工业化难题的方法
8. 注册泰国基金会做ICO区块链发币的利与弊
泰国政府对区块链的解禁并开始发放数字货币牌照,很多人想去获得泰国的数字货币交易牌照,就去申请注册了泰国公司。 前一期也讲了怎么个注册流程,这一期我们讲一下在泰国做区块链ico项目的利与弊。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利:
第一、泰国利中国很近,方便来往。
第二、泰国政府支持区块链的发展,有政策的扶持。
第三、泰国注册公司价格不高,性价比不错
当然有优势就有劣势,这里我们把劣势也一并列出来看一样:
第一、政治不稳定,从而会造成经济发展不稳定。
第二、后续服务不完善,价格高。
第三、后期维护成本高
第四、政策不确定性强。据统计,泰国自1932年以来,共发生了19词军事政变。所以这也是它的一个大劣势。
分析了优劣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泰国和其他国家的对比。就拿离他近的新加坡来说,新加坡是目前区块链的注册热门地,相比泰国来说,新加坡的注册费用更低,后续服务完善,性价比高。最主要的是新加坡的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这是泰国所比不了的
9. 姚晓文如何看待目前火热的区块链和ICO,是否值得参与
他曾5000元的价格买下人生的第一个矿机,并挖出3个比特币赚到第一桶金;他曾因币值暴跌中途“下车”,5年“炒币”历程充满酸甜苦辣;他是币圈不折不扣的“老韭菜”。
3月18日傍晚,据记者回忆起接触各种虚拟货币以来的心路历程。在他看来,一些和区块链技术及虚拟货币没有丝毫联系的项目打着区块链概念,借助一些大佬名义虚假背书,搅乱币圈和链圈的生态。另外,目前市场上投资者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盲目进入,“只有看清楚逻辑的人才有机会,如果什么都没有就盲目进入,你肯定是被割的韭菜。”
很多人用“炒大蒜”心态买币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事很酷,很有范儿,用自己的算力产生数据真的是一件很炫的事儿。”2013年4月,当时比特币的价格还在700元~800元,只有少数的极客注意到这个新生事物,通过电脑程序挖掘比特币。
“当时我知道比特币是一种加密的货币,通过挖矿模式得到,但并不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当时(2013年)比特币回本的速度很快,大概是两个月,“市场上有售价8000元的矿机。”
而在比特币之后,各种新的虚拟币种,如Litecoin、Namecoin等,当时极客们称为“山寨币”。不同于几年前就开始在币圈研究的“信仰者”们,直到2017年年中,感觉到这把“火”逐渐烧到普通投资者的身边。
2017年,ICO(首次代币发行)依托着“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概念大热了一把。但仅仅通过几人团队发布一个“白皮书”,甚至连白皮书都没有就可以启动融资活动,而这样的方式也让ICO的合法性一直存有争议。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门对于ICO给出了明确定性,同时叫停了各类代币融资活动。
不过,ICO被禁之后,币圈又兴起了新的玩法——IFO。所谓IFO是指基于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而进行的分叉货币发行,成为一种新的虚拟币融资手段。
同时,通过拉人头、建群、注册得到币的项目也层出不穷。这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币圈”项目,仅是披上了ICO外衣的欺骗。
“很多人拿‘炒股票’、‘炒大蒜’、‘炒大豆’的心态买币。”作为一名“老韭菜”,据介绍,现在很多朋友也会拿项目白皮书给他看,但有些白皮书的质量俨然小学阶段PPT水平。
币圈投资者现两极分化
5年的“炒币”之路并不一帆风顺,曾因为亏损而半途“下过车”。他表示,很多人是因为赚快钱而进来,又因为币值的下跌而退出,币圈拿到钱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一些大佬手上有闲钱,相比于普通投资者,他们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更清楚链圈和币圈的发展趋势,因而他们判断币值的指标可能不是某一阶段的大跌或者大涨,即便币值在谷底的时候他们也‘拿得住’。”沈小峰说道。
2013年的自己进入币圈后也是个“投机者”,当时应用非常少,但随着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发展,对于技术和底层逻辑的理解越来越深刻,5年之后的自己更把对虚拟货币的投入当成是一种长期投资。
“这些钱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的,只有看清楚逻辑的人才有机会,如果什么都没有就盲目进入,你肯定是被割的韭菜。”沈小峰坦言,99%的人因为赚钱效应进来,但经常因为暴跌就“扛不住”。
除了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目前在币圈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真正的信仰者研究底层技术和内在逻辑,长期持有一两个币种等待升值;而更多的人抱着一种凑热闹的心态加入很多群组,并总是担心币值的涨跌。”
提醒大家,真正的合格ICO项目不会承诺币值会涨多少,而是在风险强调上作出特别声明,只有一些披上光鲜外衣的传销币才一味强调币值升值。每个人都想赚钱,但希望赚到的钱是能看得懂的钱,通过深刻理解区块链含义之后再进入!
10. 被热炒的区块链ICO是个什么鬼
近期,区块链ICO受到业界热捧,它被认为契合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大趋势,能够将沉淀在全球的小额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形成集腋成裘的效果。
ICO全称InitialCoin Offering,是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社区的产物,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正式定义,一般称之为原始币发行。ICO源自于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ICO与之非常类似,只不过发行的不是股票而是数字币,一般称之为代币(Token)。
去年年底,普银集团就在ICO,推出的数字货币是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