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区块链人才培养
① 区块链主要涉及到哪些大学专业
虽然区块链技术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相应的人才却供不应求。
我们来看看大学里有哪些与区块链有关的专业
1.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
2、数学相关领域专业
3、经济领域相关专业
4、密码学
目前全球各个知名学府机构争相推出了区块链教学课程,有的大学甚至已经为区块链课程设置了相应的结业证书。
② 研究区块链技术需要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吗
作为一家在传统互联网行业有过三年实战经验的企业来讲,金窝窝深谙“数据”巨大的发展潜力,却也在企业发展中体会到人才的至关重要。
因此,在调整自己的全新战略布局,决心打造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大数据应用平台之际,金窝窝网络科技首先考虑的就是人才培育的问题。
③ 首所区块链大学将如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随着各行各业都纷纷开始进军区块链产业,区块链毫无疑问成为了2018年全球最大风口。从2014年起,包括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十几所欧美顶尖大学已经陆续开设了区块链课程。
而现在,不再局限于区块链技术教学,有人准备用区块链技术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发出挑战。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报》报道,一群来自牛津大学的学者宣布将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区块链大学——伍尔夫大学。
课程平台演示 图据伍尔夫大学官网
积极推进区块链学分认证
“希望未来学位证书被广泛认可”
然而,将一种新兴技术应用到全新的理念中,毫无疑问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英国开放大学的教授迈克·夏伦斯教授表示,尽管伍尔夫大学的创立对于教育领域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但如何确保教学高标准,却是一大难题。尽管区块链可以确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但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对此,布洛基博士告诉媒体,教育质量的关键并不在是否具备实体校园,而是教师的能力。当然,学校也会有相关的教学质量监督措施。首先,只有拥有真正博士学位的学者才能够以教师的身份加入这个平台,他们必须上传证书以进行验证。
其次,学校的前五所学院将由具有全球一流大学博士学位的学者组成。在建立5所高质量的学院后,伍尔夫才会陆续对其他学者开放。
除此外,学院间建立排名系统,根据教学数量、学生平均成绩等设立。最后,学校还将设置学术欺诈及作弊的审查系统,由学院院长进行定期审查。
那么,除了保证教学质量外,区块链的学术记录又如何能获得正式的学术认可呢?
布洛基博士表示,区块链可以帮助学分认证过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记录是高度准确且完全可信的。欧盟委员会近期已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份《教育中的区块链》相关报告,但彻底完成这一进程仍需要一段时间。
而在得到官方许可前,区块链记录将暂时作为申请流程的一部分,前期学生的学位认证,学校将与现有的大学合作,仍然使用传统途径认证学分。除此外,在成立初期,学校将邀请牛津大学的学院等教育机构加入平台,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学位认证机制。与此同时,伍尔夫大学已经开始在欧盟及美国积极寻求教育认证,希望在未来的10年内,伍尔夫大学的学位证书能得到广泛的认可。
布洛基博士表示,伍尔夫大学是未来的教育模式,将线上线下教育结合,并通过搭建一个全球性的人才网络,将全球的优秀学生与教师联系在一起。“希望这样的模式,能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为学生们获取知识、实现成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无论他们身处何方。”
④ 高校应不应该设置区块链课程
此举也引发了诸多质疑,比如,学生在修读这一课程后,会不会沉迷于“炒币”?
区块链技术,是在多方无需互信的环境下,通过密码学技术,让系统中所有参与方协作,来共同记录维护一个可靠数据日志的方式,更稳定,更安全,也更高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只在银行方面,还包含制造业、物联网、保险业等。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对于区块链人才的需求在2016-2017年间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计算机软件行业和金融行业对于区块链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央行或金融监管机构、顶级咨询公司或投行等,都表示区块链是将来金融科技领域的主要看好的项目。但目前来看,其占全球人才市场需求总量的比重还非常低。
区块链课程,在国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已有多所大学开设了区块链课程。其实,高校开设什么课程,是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宗旨,而不是看人的脸色。近年来,我国教育结构不均衡、不合理,不少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学与用脱节。
如今区块链的应用前景被证实为非常广阔,虽然,目前国内的区块链有一些泡沫,但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并没有什么问题。
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访的学生家长中,62%的家长认为大学教学、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轨,是目前大学存在的最大弊端。大学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严重,培养出的人才严重同质化。想当年,高校开设保姆专业、电竞专业等冷门专业,一开始人们不理解,但实践证明是需要的。像电竞专业,曾被称为玩游戏专业,谁料到如今其的确培养了国家需要的“打游戏人才”,而且成为“香饽饽”。
因此,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大可不必畏首畏尾,而是主动与时代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对接,科学设置专业,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做出努力。
⑤ 区块链培训有哪些知名导师
首先,条件允许的话,尽量选择在一线城市学习,毕竟那里是技术聚集区。其次,再考察其他方面,例如: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就业薪资、学费学时等。直接去试听,考察学校的真实情况。
尹成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国内区块链领域顶尖专业人才,精通C/C++、,golang,Python、KaliLinux、sicikit-learn与tensorflow,EOS开源贡献者,开发诸多区块链加密货币,曾担任Google算法工程师,微软Tech.Ed大会金牌讲师,是微软全球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领域最具价值的专家。他并拥有15年编程经验与5年的教学经验,是资深的软件架构师和Intel软件技术专家,其领衔的区块链学院教研团队主要由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组成。
团队有丰富的区块链实战经验,并且屡次斩获区块链大赛大奖。
⑥ 区块链产业人才岗位哪里比较有能力啊
前海乐寻坊是国内首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企业,获得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该认证的获得意味着乐寻坊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和防护能力已达到国内较高标准,并且高度重视用户的信息安全,望采纳
⑦ 国内有区块链培训机构吗
推荐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链能学院
为了更好的推动区块链落地实体经济应用,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布局“链能学院”+“链能资本”+“链能产业联盟”,建立了链能经济的自我发展、自我进化的生态环境。
链能学院 以经济学理论、商业模型研究和链能培训教育为主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是链能经济的“大脑”和理论开拓者。
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于2018年6月7日在香港正式挂牌,是一家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研究领域包括全球区块链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应用研究、全球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研究、区块链监管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研究、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实际落地应用等。借助对新经济趋势研判,研究成果和推广经验,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首次提出了“链能经济”这一前瞻性理论体系,致力于为政府监管部门及实体企业提供金融新经济、区块链科技及“链能经济”理论体系的普及与相关解决方案。
作为”链能经济的提出者“,香港国际新经济研究院致力于为政府监管部门及中国传统实体企业提供金融新经济、区块链科技及”链能经济“理论体系的普及和相关解决方案。
⑧ 有哪些区块链企业除了专注于项目落地还比较注重知识产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拥有软件著作权48件,软件产品18件,已申请受理的专利6件。早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会计研究中心/柯滨教授团队成立了数字金融研发机构,前一段时间还获批设立了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能聚合各类人才进行学术上和研发上的探讨。
⑨ 区块链人才有多贵
21世纪什么最贵?可能是区块链人才。
从上海某211大学硕士毕业的张岩(化名)今年暑期开始在一家区块链公司实习,主要负责行业信息的收集,实习期间工资为8000元,转正以后月薪将达到22000元。
张岩的起薪已经远高于应届毕业生首次就业的工资水平。根据上海市人社局的统计,2017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本科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793元,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8001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行业人才紧缺度高,符合招聘要求的人才少,供需失衡导致人才溢价较高,预计两到三年后,待到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全面开花时,市场的供求关系会进入一个稳定阶段。
区块链人才有多贵?
“我们招人一直都不顺利,一个季度可能能进来5-8个人,只能达到我们预期的20%。”云象区块链创始人邓旭一直希望将团队迅速扩充到拥有100人的技术人员的队伍,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某公司招聘信息
高薪找不到人的尴尬局面如何破?
“我理想中的区块链人才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有计算机基础,二是有算法基础。”邓旭说。
据算力智库创始人燕丽介绍,区块链的人才分三种类型:
一是做内容研究方面,这类人才原来大多从事财经资讯类、传统研究类等工作,经过一到两个月的培训适应就可以上手岗位;
二是产品的技术开发类,这一块需要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如研究底层数据开发、数据存储等方面,他们需要在区块链的场景中重新分配自身的工作领域,经过两到三个月可以适应岗位需求;
三是产品需求的提炼师,这是最难找的人才,他们既需要懂区块链的业务逻辑、挖掘痛点,又需要懂技术,能够将客户的需求与技术开发人员的能力沟通串联。
亿欧智库分析师尚鞅也向中新经纬指出,区块链本质是分布式的加密数据库,核心思路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是从比特币演变而来的,此前高校里几乎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所以今天的区块链技术从业人员大多是自学,客观上凡是计算机专业背景的都有条件能学会。但是技术不是关键,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只有当某个场景下,将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能够具备不可替代性和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提升,才算是好的应用场景,所以链上的应用目前仍属于探索阶段。
“应用型人才太少了,”尚鞅说,任何新技术的应用转化都需要一个过程,而目前很多技术人员不懂产品。
邓旭分析当前造成区块链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方面,区块链普及速度快,而技术人员数量较少,造成了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区块链实际上是综合性技术,囊括了计算机语言、算法、通信、密码学等四大块,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只具备一两方面的知识储备。此外,随着去年ico的火热,诞生了一大批新的区块链公司,进一步加剧了区块链供需失衡的局面。
随着区块链概念的大火,一些高校开始开设课程,培训机构也纷纷入场分羹。燕丽建议,偏理工科的顶尖高校可以继续发挥优势,培养区块链技术应用人才;而在业务方面上,仍然主要依靠传统行业转型过来的人才进行填补;社会组织、研究中心等机构可以组织区块链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但好的职业培训必须要持续两到三个月,而非两三天的“速成”培训。
不过,邓旭指出,现阶段培训只能为行业补充一些中低端的技术人才,但解决不了高端人才的问题。尚鞅也指出,开设了相关课程的大学也面临难以留住师资的问题。“一方面容易被企业挖走,另一方面,真正懂技术和应用的人大多选择自己开公司,或者去炒币了。”
“区块链技术是一门离钱最近的技术,因此很多人沉不下心来做技术,而且技术很复杂,又比较枯燥。”邓旭说。
内容来源 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