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革命的到来带火了红信app
①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即通过去中心化和消除信任的途径共同维护可靠数据库的技术。四个关键词可以用来描述区块链技术:,减少信任、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和可靠的数据库。
当我们谈及“区块链”这一概念时,比特币必然是个不会忽略的话题。近年来比特币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尤其2017年几乎是持续全年的疯涨,让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一新兴事物。
区块链实际上是一种比特币的基层技术。比特币能够存在的原因在于,互联网上彼此不认识的人可以通过比特币网络转移和交易数字货币。 而这正是靠区块链技术驱动的。 所有的比特币交易都在区块链的账本上记录着。某种程度上,在比特币的运用中,区块链扮演者银行交易系统的底层数据库的角色。 两者都是为了“记账”。 尽管将区块链直接称为“数据库”并不是非常谨慎,但为了便于理解,暂时称之为去中心化、共享且加密的数据库。如果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区块链就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
区块链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公开区块链。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公开区块链上的数据,人人都能发出交易等待被写入区块链。共识过程的参与者(对应的时间比特币中的矿工)通过密码学技术以及内建的经济激励维护数据库的安全。
2、协作区块链。参与区块链的节点是预先选择好的,节点间很可能是有很好的网络连接。这样的区块链上可以采用非工作量证明的其他共识算法,比如有一百家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了某个区块链,规定必须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机构同意才算达成共识。这样的区块链上的数据既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这些节点参与者内部共享。
3、私有区块链。参与的节点只有用户个人,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有严格的权限管理。近期部分金融机构公布的内部使用的区块链技术大都语焉不详,很可能属于这个范围。
区块链是一个公开账本,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何人均可自动验证账本的真假并轻易发现账本是否被他人篡改。
一句话, 区块链是一个可供人人验证的公开账本。
人人均可验证这一概念对区块链至关重要。
比特币就是使用区块链来记录所有的交易,所以任何人都知道每个账户上的比特币数量。
那么,作为一个可公开验证的账本,区块链有哪些使用实例?
其实可以想到的使用实例有很多,区块链适用于任何可以记录在公开账本上的数据。下面举4个例子:
1、去中心化的域名服务器,即域币。域名服务器实际是一个专门记录域名的账本。
2、去信任化的公钥加密,如抛开那些不靠谱的认证授权机构的https。
3、所有权记录,如实记录物品与其对应的所有人。
4、合同与履约保证,账本如实记录合同各方并保存合同文本。
但不要忘了,区块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的账本会一直更新。新的数据如交易、域名输入、记录和合同等,会被哈希算法换算成同等长度的哈希值加以保存。然而哈希算法不但不免费反而还很昂贵。
因此,账本本身需要有一个认可体系,对输入区块哈希值的人予以认可。
在比特币中这一体系被称作挖矿,根植于比特币的协议中。比特币矿工将等待验证的交易运用哈希算法换算成散列的哈希值,并收取一定的比特币作为服务费。
因此,对于非货币类的使用实例,区块链需要找到一个方式来承担哈希算法的高昂费用。
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我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可能运用在哪些使用实例中,并没有涵盖区块链的方方面面,如哈希算法为什么这么贵。我相信网上肯定能找到很多关于比特币和其他区块链应用的详细资料。
补充
虽然区块链技术有诸多优点,但还是有一些不那么称心如意的使用实例。比方说,比特币没有办法换算成任何一国货币;一个有着数十亿条数据输入的账本既占空间又不实用。
比特币已经向世人展示区块链技术在原则上是可行的,而且人们也在尝试解决这些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对比特币进行技术改造或引入一种完全不同的区块链技术。我认为以下两种方法倒是值得一试:一是根据一定标准如付款方地址对账本进行拆分,二是引入一个主区块链对子区块链进行验证。区块链技术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说不定已经有人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也未为可知。但比特币仍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货币类区块链,即是其他人口中所说的加密货币。
无论在 科技 圈还是金融圈,区块链俨然成了最热的词汇,没有之一。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去信任等核心优点,可以完美地解决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陌生人信任等难题,使得“个体经济”成为可能。基于此,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 科技 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
在此背景下, 社会 中诞生了一股区块链热,大家一边倒地对其大唱赞歌。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缺陷,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理性决策。 所以本文中,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洪言微语)就重点给区块链泼点冷水。
|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英文Blockchain,名字带有相当神秘的 科技 气息,可简单分解为“数据块”和“链接”。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用密码学的方法予以了加密;链接是指每一个区块与下一个区块存在链接关系,从而构成了区块链。
一般认为,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和去信任两大特征,简要介绍如下:
由于每个区块都含有特定时间内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因而每个区块都是平等的,且单一区块的损害不影响系统整体的安全性,所以区块链具有 去中心特征 。
同样,由于每个区块含有系统所有信息,使得信息的真实性是可以交叉验证的,只有攻破超过51%的节点才能篡改信息,在一个足够大的区块链系统中,成本极高,可以认为区块链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所以区块链具有 去信任特征 。
大多数人对区块链的认识始于比特币,二者的关系是,区块链是底层技术和理念,比特币仅是区块链目前最火的一个应用而已。
也许上面说的还不够通俗,最后再总结一下,你认为区块链是什么?是一项颠覆式的新技术吗?NO!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洪言微语)看来, 与其说区块链是一项新技术,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思想理念 。区块链中包含的信息加密等技术早已有之,更多地还是理念上的革新,这也是区块链之所以影响巨大的原因所在。新技术迟早会被超越,少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年;而革新性的理念才有足够的能量影响到经济 社会 的方方面面。
| 区块链有望改变金融系统底层规则
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中,区块链将改变交易流程和记录保存的方式,从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显著提升效率,被认为在 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与清算、票据交易、证券发行与交易、产权交易、客户征信与反欺诈、反洗钱 等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环境。
这么好的技术,自然是人人追捧。和很多传统金融人士一样,洪言微语一开始也是抗拒的,认为这东西哪有那么神,并没有专门去做研究。后来随着对金融 科技 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区块链是绕不过去的坎,因为无论是智能投顾、大数据风控还是在线借贷,都只是金融业务层面和风控层面的技术创新,并未深入金融体系的底层。 金融系统的底层是什么?自然是支付清算、交易规则和系统交互,区块链改变的恰恰是底层规则。
所以,纵观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对区块链的研究最为积极,没别的,是真的怕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特征充分发挥后,还要金融机构的中介做什么呢?估计这也是很多对区块链有了初步了解的人的第一感觉。
本篇文章中,洪言微语就重点对这种观点泼泼冷水。
| 颠覆金融体系,区块链仍面临两座大山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优点越突出,缺陷也就越明显,只是角度不同罢了。区块链颠覆金融体系的 两大难题恰恰出在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两大优点上 。
首先讲讲去中心化。 先要明确一个道理,中心化必然代表着低效率吗?自然不是的。在特定的范围内,中心化带来的资源集中是可以大大提升效率的,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从个体到村落到部落再到国家的原因。就以银联为例,银联是国内银行业清结算的中心,银联成立后,每家银行只需要和银联对接即可实现和所有银行的交易,若去中心化呢,没有银联,每家银行需要和所有的交易对手去对接,效率孰高孰低?所以,没有必要对中心化一棍子打死,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注定只能在特定领域(即不适合中心化的领域)发挥作用,怎么可能颠覆一切呢?
再者,就是去信任问题 。去信任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其背后的技术逻辑有很大的缺陷。区块链实现去信任靠的是全民记账,即在每个区块上保留所有的交易信息,以供系统交叉验证,辨真伪。问题来了,每个区块保留所有交易信息,在小的区块链上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越来越多信息的加入,必然导致交易信息的爆发式增长,也会带来信息存储成本的急剧上升。同时,信息量越大,交叉验证所需的时间越长,效率也会越低下。 所以,区块链解决了信任问题,但带来了成本的上升和效率的下降 。
世上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区块链也是如此。
作为结语,洪言微语想要阐明的是,区块链作为一种理念的创新,的确有很大的价值,在特定领域也可以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但当前对区块链一边倒的思维是有问题的,东方智慧告诉我们,“极高明而道中庸”,面对任何事物,保持中庸之道才是最明智的。
(文/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
早在几年前,“挖矿”这个词就随着比特币的大火而广为人知,很多人是先知道比特币而后才知道的区块链,甚至至今不知道区块链。从定义来说,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我不是计算机技术专家,以下对区块链的介绍来自阅读和专家朋友的评论,仅供参考。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解释区块链,那就是:分布式记账。
要理解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需要先理解,传统的记账都是有一个中心的。比如银行,你从银行存款取款,通过银行借钱给别人,都是以银行为中心,所有这些交易都建立在银行的信用之上。那如果银行耍赖呢?或者更严重,国家耍赖呢?国民党在统治中国大陆的末期滥发金圆券,以及魏玛德国和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搞得货币没有卫生纸值钱,都是非常著名的例子。
金圆券
区块链针对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去中心化的记账才是不可修改,不可抵赖的。怎么实现去中心化记账?基本的思想是,所有的用户都存储下所有的交易记录,通过数学方法,让非法修改账本变得非常困难。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账本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所有用户通过穷举随机数变量,第一个得到特定要求哈希函数值(Hash)的用户将有权记账该轮交易,并获得对应的比特币奖励。以数据块(block)的形式进行传输,并以末端追加的方式将数据块连成链状(chain),因而叫做区块链(block chain)。
听了介绍,你也许会感到这种思想很有意思,但并不像宣传得那样激动人心,那样有革命性。你的感觉是对的。实际上,区块链的基本逻辑就有些绕不过去的问题。
例如,目前完整的比特币公共账本大小已经超过150 G,并以每年数十G的速度快速递增——仅仅为了支持500万用户每年3000万笔交易。如果有朝一日其处理量与目前的支付宝比肩,那每年比特币账本的大小将增加超过500 T。这相当于把支付宝服务器的存储数据在所有用户的个人电脑上进行备份,——你会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吗?
又如,在传统的银行体系中,如果你把密码丢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向系统及时申报就是了,你的财富不会消失。但在区块链体系中,如果你把密码丢了,那么这就是个巨大的麻烦,你的货币就找不回来了。开不开心?意不意外?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通俗点将,就是打麻将,四个人都可以轮流当庄,彼此放炮自摸四个人都有各自账本记录,但如果你想修改账本必须掌握50%以上的修改权限,所以你在账本上作弊的成本非常大。
将来区块链更多的将用于金融方面可以打击洗钱,诈骗,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追溯,文化方面可以用于版权保护等等
我看了很多人对区块链的解释都是官方话术,有些可能连解释的人自己都不清楚,我下面用白话文来解释区块链,保证让大家都能看得懂。
区块链是什么?我打个比方,在50年后,你可以从超市中买一台电风扇,这台电风扇在扇风的时候会帮你自动挖币,你一边用电风扇可以一边自动化挖币,当你这台电风扇坏了的时候,你可以用挖来的币进行电风扇的维修,当然也可以用挖来的币购买一台新的电风扇。很多人一想不对啊!那这样商家的盈利不就少了吗?我给大家说某个品牌,这个品牌的商品卖给你的时候,本身商品甚至可能是亏钱卖给你的,但是一旦用户数量大了,用户粘性大了,可以通过会员费或者服务费之类的小额费用或者其它方式来盈利。如同这个道理,挖来的币可以购买和维修,这样虽然商家的盈利可能减少了,但是商家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和更大的用户粘性,到这个时候商家想赚钱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并且你买来的这台电风扇相当于给你上链了,什么叫上链呢?假如现在把你家里的电风扇放到大街上,有10个人来抢这台电风扇,你是没有办法证明这台电风扇的所有权就是你的,而你一旦上链了以后,相当于就和你绑定了,你就可以证明了。
所以说,区块链的本质就是在帮助把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了,相当于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变得更加安全更加便捷,这就是区块链!就是这么简单。
区块链的安全体现在它的不可逆性,不可以篡改数据。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 社会 中,任何数据都是可以通过黑客进行修改攻克的,但是区块链中的数据是不可能更改的,一旦生成就不可以修改,除非区块链中所有的用户一起同意修改数据,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目前区块链还是非常不成熟的,就如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一样,等泡沫破了就会孵化出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互联网公司。
历史 的车轮是不会倒退的,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区块链,就像在20年前告诉你网上可以进行购物,这都是一样荒唐的事情,时间终将证明。
1. 区块链的主要作用是储存信息。任何需要保存的信息,都可以写入区块链,也可以从里面读取,所以它是数据库。
2. 任何人都可以架设服务器,加入区块链网络,成为一个节点。区块链的世界里面,没有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都保存着整个数据库。你可以向任何一个节点,写入/读取数据,因为所有节点最后都会同步,保证区块链一致。
3. 每个人都在同一条区块链上工作,每个人都公开分享区块链的当前状态,每个人都同意新数据提交的规则并且篡改区块链的行为在算力上是难以操作的。
如果我们把数据库假设成一本账本,读写数据库就是一种记账行为:
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个公共账本进行核查,但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用户可以对它进行控制。在区块链系统中的参与者们,会共同维持账本的更新:它只能按照严格的规则和共识来进行修改,这背后有非常精妙的设计。
(1)记账,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找出记账最快最好的人、由这个人来记账,然后将账本的这一页信息广播给全网其他每个节点,这也就相当于改变数据库记录;(共识机制,密码学)
(2)核对,全网其他有效节点核对该区块记账的正确性,并且盖上时间戳,确认区块合法;(时间戳,数学)
(3)形成单链,即在上一合法区块之后竞争下一个区块;(智能合约,加密技术)
(4)存储,账簿是分区块存储的,随着交易的增加,新的数据块会附加到已存在的链上,形成链状结构;(分布式结构,信息技术)
(5)备份,每一个参与交易者都是区块网络的节点,每个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公共账簿备份,也就是分布式账本。
特点
1. 区块链没有管理员,它是彻底无中心的。正是因为无法管理,区块链才能做到无法被控制。没有了管理员,人人都可以往里面写入数据,为了保证数据可信:区块链的技术使得其数据一旦写入,就无法被篡改。
2. 接近于零的信任成本。
互联网企业构建其信用需要的周期时间极长,比如淘宝建立信用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在区块链里,大家信任的是代码、算法和规则,所以信任成本降到极低。
3. 构造和交易资产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传统的资产想用于交易,需要大量依赖第三方,要投行、银行、证券所等来包装、背书等,而且费用和门槛极高。有了区块链,这些都不会是问题,而且成本极低。
区块链的价值传递属性还天然解决了支付的问题,而且有支持全球支付的基因。
区块链,简单来说,就是支持ICO(虚拟货币)的底层技术。而爆红的比特币则是ICO的一种应用。也就是说,区块链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特点为:
1、区块链相当于数字信托,交易双方可以自主订立数字合约,提供区块链服务的公司相当于数字信托公司;
2、区块链的存在目的和特点是“3去”——去中介、去货币、去主权; 可以
3、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比特币是一种加密货币,所有区块链都应用数字加密技术;
4、“3去”特征针对于金融业,只有在需要高频交易的金融领域才需要区块链;
5、有用户基础的大平台更适合应用区块链,小公司参与的价值不大,所以扎克伯格的2018新年愿望就包含了研究数字加密货币。柯达公司也推出了数字货币,并促使其股价暴涨。
此外,谈及比特币,其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在此种意义上,比特币类似于世界货币,趋近于黄金。
PayPal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Facebook早期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认为,比特币被人们“低估”了,并将其比做黄金。他说:“如果哪天比特币成了黄金的线上等价物,那么它还将有升值空间。”
但1月3日,《人民日报》发文称,“无论是从涨幅还是从币值本身看,比特币价格存在泡沫,这已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资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比特币暴涨暴跌:一年之内价格暴涨约20倍,一日之内深跌逾40%。
的确,比特币存在风险。但是,内涵更加丰富的区块链显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昨晚,网上爆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内部群鼓励拥抱区块链革命的截图。在他看来,区块链革命确确实实已经到来。“我在内部强烈鼓励大家拥抱区块链革命、学习区块链技术,是我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得出的认知,我感到有责任告诉我们的创业者。我不希望我对区块链的看法被人误解为是对ICO的观点。”
不过,在互联网公司和投资机构集体进场的背景下,政府必将有所举措。
近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此表现出了担忧,搁置了两家美国公司推出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提议。
其实,这也算是迟早之事。因为区块链的“3去”特征本来就与政府集权相矛盾。
②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要了解区块链,就不得不从互联网的诞生开始研究区块链的技术发展简史,从中发掘区块链产生的动因,并由此推断区块链的未来。下面让我们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1
区块链的鼻祖就是麻将,最早的区块链是中国人发明的!区块链就跟麻将一样,只不过麻将的区块比较少而已,麻将只有136个区块,各地麻将规则不同可视作为比特币的硬分叉。
麻将作为最古老的区块链项目,四个矿工一组,最先挖出13位正确哈希值的获得记账权以及奖励,采用愿赌服输且不能作弊出老千的共识机制!
麻将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庄,完全就是点对点。
矿池=棋牌室的老板抽佣。
不可篡改,因为说服其他三个人需要消耗太多算力和体力。
典型的价值互联网。我兜里的价值用不了八圈,就跑到他们兜里去了。
中国人基本上人手打得一手好麻将,区块链方面生产了全球70%~80%的矿机,并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算力,约占77%的算力
麻将其实是最早的的区块链项目:
1,四个矿工一组,先碰撞出13个数字正确哈希值的矿工可以获得记账权并得到奖励。
2,不可篡改。因为说服其他三个人需要消耗太多算力和体力。
3,典型的价值互联网。我兜里的价值数字货币www.gendan5.com/digitalcurrency/btc.html用不了八圈,就跑到他们兜里去了。
4、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庄,完全就是点对点。
5、UTXO,未花费的交易支出。
还有另外一种赊账的区块链玩法,假设大家身上都没现金
细究一下,在大家达成共识时,我们看不到任何中介或者第三方出来评判丙赢了,大家给丙的奖励也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转交给丙,都是直接点对点交易,这一过程就是去中心化,牌友们(矿工)各自记录了第一局的战绩,丙大胡自摸十三幺,乙杠了甲东风,记录完成后就生成了一个完整的区块,但要记住,这才只是第一局,在整个区块链上,这才仅仅是一个节点,开头说的8局打完,也就是8个节点(区块),8个区块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账本,这就是区块链。因为这个账本每人都有一个,所以就是分布式账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篡改记录,打到最后,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4个男士(甲乙丙丁)凑在一块打麻将来钱,大家都没带现金,于是请一美女(中心化)用本子记账,记录每一局谁赢了多少钱、谁输了多少钱?最后结束时,大家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结总账,但是如果这位美女记账时记错了或者预先被4人中的某人买通了故意记错,就保证不了这个游戏结果的公正公平合理性,你说是不是?那怎么办呢?如果你“打麻将”能用“区块链”作为游戏规则改编为如下:
4个男士(甲乙丙丁)凑在一块打麻将来钱,大家都没带现金,乙说让她带来的美女记账,甲说这位美女我们都不认识,于是甲乙丙丁4人一致约定每个人每局牌都在自己的手机上(区块链节点)同时记账(去中心化),最后打完麻将,直接手机上以电子货币结账时,大家都对一下记账的的结果,本来应该是一样的记账结果。
假设本来结果是甲手机上记的账:乙欠甲10元。但乙手机上的记录却是不欠,可是其余2人(丙、丁)和甲的记账一样,那还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结算,另外大家心里对乙的诚信印象就差评了,下次打麻将就不会带乙一起玩了。
除非乙预先买通(丙、丁)2人让其故意作假,但乙买通他们2人的代价是10万元(赖账10元的1万倍),那常理上乙只能选择放弃,因为做假成本太高了。
假设即使乙在打牌的过程中,偷偷愿意以高价10万元预先买通丙、丁做这笔巨亏的傻猫交易,但区块链的规则是按时间戳记账的,原来是下午1点钟记账乙欠甲10元的,即丙和丁下午3点钟再改账时,时间是不可逆的,只能记下午3点钟,那就又不吻合游戏规则了。
实际上在2017年博主已经开发出了一套麻将币
中国最早的区块链项目:四个矿工一组,最先从 148 个随机数字中碰撞出 14 个数字正确哈希值的矿工,可以获得一次记账权激励,由于分布式记账需要得到其他几位矿工的共识,因此每次记账交易时间长约十几分钟。
一文看懂互联网区块链2
一、比特币诞生之前,5个对区块链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互联网技术
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此后互联网从美国的四所研究机构扩展到整个地球。在应用上从最早的军事和科研,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诞生后的近50年中,有5项技术对区块链的未来发展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1974诞生的TCP/IP协议:决定了区块链在互联网技术生态的位置
1974年,互联网发展迈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由美国科学家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共同开发的互联网核心通信技术--TCP/IP协议正式出台。
这个协议实现了在不同计算机,甚至不同类型的网络间传送信息。所有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只要遵照这个协议,都能够进行通讯和交互。
通俗的说,互联网的数据能穿过几万公里,到达需要的计算机用户手里,主要是互联网世界形成了统一的信息传播机制。也就是互联网设备传播信息时遵循了一个统一的法律-TCP/IP协议。
理解TCP/IP协议对掌握互联网和区块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974年TCP/IP发明之后,整个互联网在底层的硬件设备之间,中间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地址之间一直比较稳定,但在顶层应用层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的创新应用,这包括新闻,电子商务,社交网络,QQ,微信,也包括区块链技术。
也就是说区块链在互联网的技术生态中,是互联网顶层-应用层的一种新技术,它的出现,运行和发展没有影响到互联网底层的基础设施和通讯协议,依然是按TCP/IP协议运转的众多软件技术之一。
2、1984年诞生的思科路由器技术:是区块链技术的模仿对象
1984年12月,思科公司在美国成立,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夫妇,计算机中心主任莱昂纳德·波萨克和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桑蒂·勒纳,他们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放到互联网的通讯线路中,帮助数据准确快速从互联网的一端到达几千公里的另一端。
整个互联网硬件层中,有几千万台路由器工作繁忙工作,指挥互联网信息的传递,思科路由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每台路由都保存完成的互联网设备地址表,一旦发生变化,会同步到其他几千万台路由器上(理论上),确保每台路由器都能计算最短最快的路径。
大家看到路由器的运转过程,会感到非常眼熟,那就是区块链后来的重要特征,理解路由器的意义在于,区块链的重要特征,在1984年的路由器上已经实现,对于路由器来说,即使有节点设备损坏或者被黑客攻击,也不会影响整个互联网信息的传送。
3、随万维网诞生的B/S(C/S)架构:区块链的对手和企图颠覆的对象
万维网简称为Web,分为Web客户端和服务器。所有更新的信息只在Web服务器上修改,其他几千,上万,甚至几千万的客户端计算机不保留信息,只有在访问服务器时才获得信息的数据,这种结构也常被成为互联网的B/S架构,也就是中心型架构。这个架构也是目前互联网最主要的架构,包括谷歌、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都采用了这个架构。
理解B/S架构,对与后续理解区块链技术将有重要的意义,B/S架构是数据只存放在中心服务器里,其他所有计算机从服务器中获取信息。区块链技术是几千万台计算机没有中心,所有数据会同步到全部的计算机里,这就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
4、对等网络(P2P):区块链的父亲和技术基础
对等网络P2P是与C/S(B/S)对应的另一种互联网的基础架构,它的特征是彼此连接的多台计算机之间都处于对等的地位,无主从之分,一台计算机既可作为服务器,设定共享资源供网络中其他计算机所使用,又可以作为工作站。
Napster是最早出现的P2P系统之一,主要用于音乐资源分享,Napster还不能算作真正的对等网络系统。2000 年3月14 日,美国地下黑客站点Slashdot邮寄列表中发表一个消息,说AOL的Nullsoft 部门已经发放一个开放源码的Napster的克隆软件Gnutella。
在Gnutella分布式对等网络模型中,每一个联网计算机在功能上都是对等的,既是客户机同时又是服务器,所以Gnutella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对等网络架构。
20年里,互联网的一些科技巨头如微软,IBM,也包括自由份子,黑客,甚至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不断推动对等网络的发展,当然互联网那些希望加强信息共享的理想主义者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到对等网络中。区块链就是一种对等网络架构的软件应用。它是对等网络试图从过去的沉默爆发的标杆性应用。
5、哈希算法:产生比特币和代币(通证)的关键
哈希算法将任意长度的数字用哈希函数转变成固定长度数值的算法,著名的哈希函数如:MD4、MD5、SHS等。它是美国国家标准暨技术学会定义的加密函数族中的一员。
这族算法对整个世界的运作至关重要。从互联网应用商店、邮件、杀毒软件、到浏览器等、,所有这些都在使用安全哈希算法,它能判断互联网用户是否下载了想要的东西,也能判断互联网用户是否是中间人攻击或网络钓鱼攻击的受害者。
区块链及其应用比特币或其他虚拟币产生新币的过程,就是用哈希算法的函数进行运算,获得符合格式要求的数字,然后区块链程序给予比特币的奖励。
包括比特币和代币的挖矿,其实就是一个用哈希算法构建的小数学游戏。不过因为有了激烈的竞争,世界各地的人们动用了强大的服务器进行计算,以抢先获得奖励。结果导致互联网众多计算机参与到这个小数学游戏中,甚至会耗费了某些国家超过40%的电量。
二、区块链的诞生与技术核心
区块链的诞生应该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为异常和神秘的发明和技术,因为除了区块链,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史上还没有一项重大发明找不到发明人是谁。
2008年10月31号,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化名)在密码学邮件组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声称发明了一套新的不受政府或机构控制的电子货币系统,区块链技术是支持比特币运行的基础。
论文预印本地址在http://www.bitcoin.org/bitcoin.pdf,从学术角度看,这篇论文远不能算是合格的论文,文章的主体是由8个流程图和对应的解释文字构成的, 没有定义名词、术语,论文格式也很不规范。
2009年1月,中本聪在SourceForge网站发布了区块链的应用案例-比特币系统的开源软件,开源软件发布后, 据说中本聪大约挖了100万个比特币.一周后,中本聪发送了10个比特币给密码学专家哈尔·芬尼,这也成为比特币史上的第一笔交易。伴随着比特币的蓬勃发展,有关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也开始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向大众完整清晰的解释区块链的确是困难的事情,我们以比特币为对象,尽量简单但不断深入的介绍区块链的技术特征。
1、区块链是一种对等网络(P2P)的软件应用
我们在前文提过,在21世纪初,互联网形成了两大类型的应用架构,中心化的B/S架构和无中心的对等网络(P2P)架构,阿里巴巴,新浪,亚马逊,网络等等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是中心化的B/S架构,简单的说,就是数据放在巨型服务器中,我们普通用户通过手机,个人电脑访问阿里,新浪等网站的服务器。
21世纪初以来,出现了很多自由分享音乐,视频,论文资料的软件应用,他们大部分采用的是对等网络(P2P)架构,就是没有中心服务器,大家的个人计算机都是服务器,也都是客户机,身份平等。但这类应用一直没有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资源消耗大,知识版权有问题等。区块链就是这种领域的一种软件应用。
2、区块链是一种全网信息同步的对等网络(P2P)软件应用
对等网络也有很多应用方式,很多时候,并不要求每台计算机都保持信息一致,大家只存储自己需要的的信息,需要时再到别的计算机去下载。
但是区块链为了支持比特币的金融交易,就要求发生的每一笔交易都要写入到历史交易记录中,并向所有安装比特币程序的计算机发送变动信息。每一台安装了比特币软件的计算机都保持最新和全部的.比特币历史交易信息。
区块链的这个全网同步,全网备份的特征也就是常说的区块链信息安全,不可更改来源。虽然在实际上依然不是绝对的安全,但当用户量非常大时,的确在防范信息篡改上有一定安全优势。
3、区块链是一种利用哈希算法产生”通证(代币)”的全网信息同步的对等网络(P2P)软件应用
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是著名的比特币,讨论到比特币时,经常会提到的一个名词就是“挖矿”,那么挖矿到底是什么呢?
形象的比喻是,区块链程序给矿工(游戏者)256个硬币,编号分别为1,2,3……256,每进行一次Hash运算,就像抛一次硬币,256枚硬币同时抛出,落地后如果正巧编号前70的所有硬币全部正面向上。矿工就可以把这个数字告诉区块链程序,区块链会奖励50个比特币给矿工。
从软件程序的角度说,比特币的挖矿就是用哈希SHA256函数构建的数学小游戏。区块链在这个小游戏中首先规定了一种获奖模式:给出一个256位的哈希数,但这个哈希数的后70位全部是0,然后游戏者(矿工)不断输入各种数字给哈希SHA256函数,看用这个函数能不能获得位数有70个0的数字,找到一个,区块链程序会奖励50个比特币给游戏者。实际的挖坑和奖励要更复杂,但上面的举例表达了挖矿和获得比特币的核心过程。
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每笔赏金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而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就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赏金减半为25个。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赏金再减半为12.5个。根据比特币程序的设计,比特币总额是2100万。
从上述介绍看,比特币可以看做一个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猜数小游戏,每次正确的猜数结果奖励的比特币信息会传递给所有游戏者,并记录到每个游戏者的历史数据库中。
4、区块链技术因比特币的兴起产生的智能合约,通证、ICO与区块链基础平台
从上面的介绍看,比特币的技术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新技术,而是把原来多种互联网技术,如对等网络架构,路由的全网同步,网络安全的加密技术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算是一种组合创新的算法游戏。
由于比特币通过运作成为可以兑换法币,购买实物,通过升值获得暴利,全世界都不淡定了。抱着你能做,我也能做的态度,很多人创造了自己的仿比特币软件应用。同时利用政府难以监管对等网络的特点,各种山寨币与比特币一起爆发。这其中出现了很多欺诈和潜逃事件,逐步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区块链基础平台:用区块链技术框架创建货币还是有相当的技术难度,这时区块链基础平台以太坊等基础技术平台出现了,让普通人也可以方便的创建类“比特币”软件程序,各显神通,请人入局挖币,炒币,从中获得利益。
通证或代币:各家“比特币”、“山寨币”如果用哈希算法创建的猜数小游戏,产生自己的“货币”时,这个“货币”统称“通证”或“代币”。
ICO:由于比特币和以太币已经打通与各国法币的兑换,其他新虚拟币发币时,只允许用比特币和以太币购买发行的新币,这样的发币过程就叫ICO,ICO的出现放大了比特币,以太币的交易量。同时很多ICO项目完全建立在虚无的项目上,导致大量欺诈案例频发。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对区块链生成虚拟货币的负面认识。
智能合约:可以看做区块链上的一种软件功能,是辅助区块链上各种虚拟币交易的程序,具体的功能就像淘宝上支付宝的资金托管一样,当一方用户收到的货物,在支付宝上进行确认后,资金自动支付个给买家货主,智能合约在比特币等区块链应用上也是承担了这个中介支付功能。
三、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历史地位和未来前景
1、区块链处于互联网技术的什么位置?是顶层的一种新软件和架构。
我们在前面的TCP/IP介绍中提到,区块链与浏览器、QQ、微信、网络游戏软件、手机APP等一样,是互联网顶层-应用层的一种软件形式。它的运行依然要靠TCP/IP的架构体系传输数据。只是与大部分应用层软件不同,没有采用C/S(B/S)的中心软件架构。而是采用了不常见的对等网络架构,从这一点说,区块链并不能颠覆互联网基础结构。
2、区块链想要颠覆谁?想颠覆万维网的B/S(C/S)结构。
它试图要颠覆其实是89年年诞生的万维网B/S,C/S结构。前面说过。由于89年年欧洲物理学家蒂姆· 伯纳斯· 李发明万维网并放弃申请专利。此后近30年中,包括谷歌,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网络,腾讯等公司利用万维网B/S(C/S)结构,成长为互联网的巨头。
在他们的总部,建立了功能强大的中心服务器集群,存放海量数据,上亿用户从巨头服务器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这样也导致后来云计算的出现,而后互联网巨头把自己没有用完的中心服务器资源开放出来,进一步吸取企业,政府,个人的数据。中心化的互联网巨头对世界,国家,互联网用户影响力越来越大。
区块链的目标是通过把数据分散到每个互联网用户的计算机上,试图降低互联网巨头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区块链真正的对手和想要颠覆的是1990年诞生的B/S(C/S)结构。但能不能颠覆掉,就要看它的技术优势和瓶颈。
3、区块链的技术缺陷:追求彻底平等自由带来的困境
区块链的技术缺陷首先来自与它的对等网络架构上,举个例子,目前淘宝是B/S结构,海量的数据存放在淘宝服务器集群机房里,几亿消费者通过浏览器到淘宝服务器网站获取最新信息和历史信息。
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就是让几亿人的个人电脑或手机上都保留一份完整的淘宝数据库,每发生一笔交易,就同步给其他几亿用户。这在现实中是完全无法实现的。传输和存储的数据量太大。相当于同时建立几亿个淘宝网站运行。
因此区块链无法应用在数据量大的项目上,甚至小一点的网站项目用区块链也会吃力。到2018年,比特币运行了近10年,积累的交易数据已经让整个系统面临崩溃。
于是区块链采用了很多变通方式,如建立中继节点和闪电节点,这两个概念同样会让人一头雾水,通俗的说,就是区块链会向它要颠覆的对象B/S结构进行了学习,建立数据服务器中心成为区块链的中继节点,也用类浏览器的终端访问,这就是区块链的闪电节点。
这种变动能够缓解区块链的技术缺陷,但确让区块链变成它反对的样子,中心化。由此可见,单纯的区块链技术由于技术特征有重大缺陷,无法像万维网一样应用广泛,如果技术升级,部分采用B/S(C/S)结构,又会使得区块链有了中心化的信息节点,不在保持它诞生时的梦想。
4、从互联网大脑模型看区块链的未来前景
我们知道互联网一般是指将世界范围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网际网络,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从1969年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从不同的方向在互联网领域进行创新,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将互联网建造成什么结构,当时间的车轮到达2017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当人类抬起头来观看自己的创造的巨系统,互联网大脑的模型和架构已经越来越清晰。
通过近20年的发展依托万维网的B/S,C/S结构,腾讯QQ,微信,Facebook,微博、twitter亚马逊已经发展出类神经元网络的结构。互联网设备特别是个人计算机,手机在通过设备上的软件在巨头的中心服务器上映射出个人数据和功能空间,相互加好友交流,传递信息。互联网巨头通过中心服务器集群的软件升级,不断优化数亿台终端的软件版本。在神经学的体系中,这是一种标准的中枢神经结构。
区块链的诞生提供了另外一种神经元模式,不在巨头的集中服务中统一管理神经元,而是每台终端,包括个人计算机和个人手机成为独立的神经元节点,保留独立的数据空间,相互信息进行同步,在神经学的体系中,这是一种没有中心,多神经节点的分布式神经结构。
有趣的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现过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结构。在低等生物中,出现过类区块链的神经结构,有多个功能相同的神经节,都可以指挥身体活动和反应,但随着生物的进化,这些神经节逐步合并,当进化成为高等生物时,中枢神经出现了,中枢神经中包含大量神经元进行交互。
四、关于区块链在互联网未来地位的判断
1、对比特币的认知:一个基于对等网络架构(P2P)的猜数小游戏,通过高明的金融和舆论运作,成为不受政府监管的”世界性货币”。
2、对区块链的认知:一个利用哈希算法产生”通证(代币)”的全网信息同步的对等网络(P2P)软件应用。
3、区块链有特定的用途,如大规模选举投票,大规模赌博,规避政府金融监管的金融交易等等领域,还是有不可替代的用处。
4、在更多时候,区块链技术会依附于互联网的B/S,C/S结构,实现功能的扩展,但总体依然属于互联网已有技术的补充。对于区块链目前设想的绝大部分应用场景,都是可以用B/S,C/S结构实现,效率可以更高和技术也可以更为成熟。
5、无论是从信息传递效率和资源消耗,还是从神经系统进化看,区块链无法成为互联网的主流架构,更不能成为未来互联网的颠覆者和革命者。
6、当然B/S,C/S结构发展出来的互联网巨头也有其问题,但这些将来可以通过商业的方式,政治的方式逐渐解决。
③ 区块链应用如火如荼,汽车行业有哪些场景可以布局
过去10年, 汽车 行业正经历半个世纪以来最剧烈的变革:一个是消费者对电动化和智能驾驶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另一个则是产业在技术革命的赋能下,朝着以“网联、智能和共享”为代表的新三化和数字化方向剧烈转型。
那么车企是如何进行数智化转型呢?从近几年 汽车 行业技术变革趋势下来看,在解决消费者技术疑虑,加强信赖和应对数据安全问题上,区块链技术正成为 汽车 行业构建基础信任能力的技术底座。
宝马公司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了 汽车 原材料和零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可视度;沃尔沃则通过区块链溯源了锂离子电池里钴材料的出处,从而避免从不道德的或者碳排放超标的公司采购钴材料。
基于区块链开发的里程计时系统,增加了修改里程表的难度,因为每个里程表读数都会被永久储存在区块链上。在二手车市场, 汽车 的行驶里程会变得更加安全和透明,这将有助于品牌更好地保值。
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持续记录车辆的充电行为、驾驶记录和电池消耗等信息,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记录,为改进电池技术、提升车主服务打下基础。还能为碳交易提高充足可信的数据,进而为我国“碳中和”事业做出贡献。
总体来看,区块链在 汽车 行业的实践更多侧重在跟踪和可见性、溯源和数据应用等方向。车企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可以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越来越多的车企会把区块链技术融合到企业的创新发展中,不在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中掉队。
④ 央媒曝光11种涉嫌传销项目 假借区块链进行传销发币
新年伊始,祝福的声音还在耳旁,人民网联合腾讯新闻、微信安全、较真平台等权威内容媒体,发布了2018年涉及传销的项目名单。
记者注意到,在被爆出的78个涉及传销的项目里面,假借区块链进行传销发币的项目竟然达到了11个。
假借区块链进行传销造成的损失,远甚于寻常犯罪,通过看不见的手让巨额财富完成了转移,是区块链时代最大的蛀虫。
刚刚过去的2018年11月24日,曾经叱咤风云、逍遥法外许久的维卡币OneCoin主犯塞巴斯蒂安·格林伍德被FBI与泰国犯罪征缴局成功抓获,主犯被引渡回美国受审。
巴斯蒂安·格林伍德就是全球性庞氏骗局维卡币One Coin的主犯。据悉,维卡币会设置一个“One Awards”奖金制来奖励参与的会员,这些会员往往参与这个组织发起的项目,而所谓的项目会为其全球基金会募集资金。
但是很快就有人披露出:“维卡币利用宣传和境外搞活动,装的很‘高大上’,再通过高回报率和熟人拉拢,实际上构成一个庞大的传销体系。”
国内监管机构在2018年5月就发现有大约720万美元的资金,与OneCoin庞氏骗局有关。
虚拟货币骗局由来已久,有些传销手段并不高明,但却害人不浅。
2016年4月2日至2016年6月22日期间,中山女子李女士经邻居阿君(化名)介绍认识了一名叫徐某宾的男子。期间,徐某宾、阿君多次向其推销虚拟“马克币”,并以分红、升值为诱惑,她信以为真,最终分9次共计购买了约60万元“马克币”。直到2017年2月,“马克币”网站关闭,她才发现自己被骗。
而在诸多的传销币案例中,最为“经典”的案例当数著名的案值过百亿的“五行币”。
早在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就将张健的“云数贸联盟”列入传销案例中;2014年10月,张健被捕;2016年12月,张健出狱不久即推出五行币传销项目。据悉,五行币项目上还有张健的头像,而张健其实只是个真名宋密秋的初中生。2017年6月张健从印尼被缉捕回国,一场荒诞闹剧就此收场,传奇人物张健终下神坛。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11个传销币项目里面,还有“真假美猴王”的剧情,传销组织假借全球市值排名第六的恒星币,发行自己的“恒星币”,投资者稍不留神就掉入了陷阱。
再讲一个狗狗币的故事。
2017年,狗狗币就被央视列为350个资金传销组织中的一个,但是在欲望的操纵之下,并不能阻挡狗狗币的强势崛起。
狗狗币,一个乖萌的表情包狗头,英文名叫Dogecoin,代号DOGE,诞生于2013年12月。联合创始人Jackson Palmer表示一开始只是把它当做笑话来做,就是为了嘲讽比特币。后来在reddit(美国社交新闻站点)的推波助澜之下,不过两周的时间,狗狗币项目的网站立马就火了。
可以说,狗狗币的诞生和美国的互联网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美国的贴吧reddit上doge表情就和国内表情三巨头一样火爆,意思相当于国内的土豪。
创始人表示,Dogecoin并不像比特币那样,人们不是为投机才参与其中,是为了表达分享与关切的 情感 。这也造就了在创始之初,dogecoin的传播途径都是靠着人与人之间的分享。
Messari的OnChainFX数据显示,Dogecoin在2018年12月平均每日活跃地址比2017年12月还要多,除了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狗狗币是第三日常活跃地址最多的加密货币。
目前,Dogecoin在日常活跃地址方面仅次于比特币和以太坊,一天达到72955个。比特币目前有536738个有效地址,以太坊有235004个,而Tron则仅有21255个。狗狗币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根据加密货币追踪网站Coinmarketcap的实时数据显示,今天狗狗币的价格在0.0023美元附近徘徊,市值较2018年1月9日的最高17亿美元已经下跌到2.68亿美元。同大多数其他币种一样,一年时间,跌幅超过了80%。
但是,狗狗币的市值依然位列全球市值排行榜24名。相对于2000多种加密货币而言,依然是藐视众生的存在。
时至今日,比特币在区块链的光芒下被拨乱反正,鲜少有人提及其被暗网一手推动的陈年往事。但无法否认的是,依旧有大量借区块链之名行传销之实的传销币。
区块链一边承担着极客的技术理想,一边也被有心者渔翁得利。
目前,在区块链技术发展初期,逐渐形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欺世盗名者兼存,投机者驱逐务实者的怪圈。随着币圈寒冬降临,一个个项目方倒台,劣币驱逐良币也在不断上演。
有个段子曾讲过,一个做区块链的和一个做传销的聊天,做传销的居然大惊:“你这个可是违法的啊。”
其实,传销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够合法。拿到直销牌照就能够光明正大地招摇撞骗吗?事实证明并不能。
天津权健事件爆发后,今年1月1日,权健自然医学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被立案侦查。然后,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等待中,1月7日传出消息,权健老板束昱辉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
社会 财富的大转移,经常伴随着技术革命,这种技术革命更多的是依附于物质属性,而不是虚拟属性。
资本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这无可厚非。因为这是资本的属性。同时,技术是没有价值观的。谁掌握了技术,技术就替谁服务。
以往,传销组织在不掌握资本,也没有技术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拉人头实现财富自由。如今,传销组织找到了新的“致富”途径,还能有效避开法律的监管,那就是假借区块链发行传销币。
百闻不如一见。全年24小时无休的数字货币交易、一天翻千倍的不知名币种、一币一别墅的造富神话。区块链大火的同时,也带火了数字货币。
“区块链不是泡沫,比特币才是。”马云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宣扬自己的观点。可惜,在大部分投资者看来,区块链就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就是区块链。
记者了解到,一些假借区块链发币的传销项目,会搬出政府大力扶持区块链产业的条条框框,却对相关的数字货币监管避而不谈。
“很多传销币仅仅借用了区块链的名头,并没有运用任何区块链技术,和币圈有名的空气币还是有所区别的。起码人家是实打实运用了区块链技术。”一位投资者表示。
“才华不足以支撑野心就够惨了,更惨的是全身都是野心,智商却被挤进了地狱。”在家人被“恒星币”迷惑的神魂颠倒,倾家荡产时,一位网友的留言发人深省。
亚欧币诈骗40亿元,7万余人受骗;GCB光彩币涉案金额上亿元,坐拥数十万注册会员;EGD网络黄金涉案金额109亿元,注册会员多达50万人;万福币涉案金额20亿元,注册会员13万人;暗黑币涉案金额15亿元,注册会员逾3万人;维卡币涉案金额6亿元,注册会员180万人;莱汇币涉案金额5亿元,注册会员20万人……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传销币远远不止此次曝光的名单数。
对比我国整体的传销案件,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从2002年到2018年,我国传销案件总量是14658起,其中2014年1869起,2015年1417起,2016年3085起,2017年3313起,2018年3612起,整体增长趋势远小于虚拟货币传销案件。
按2018年虚拟货币传销案件166起算,仅经过几年,虚拟货币传销已占我国总体传销比例5%(166/3612)。这还不带为数众多、注册于海外、暂时无法在国内离案的各种ICO(首次代币发行)传销项目。
传销币的本质其实与传统传销并无太大差别,拉人头、发展下线、发实物作为抵押品等手段已经玩烂了,但在这样熟悉的套路面前,投资者还是毫无抵抗力。
贫穷和经济疲软之下,无处安放的贪婪和饥渴成为传销币最大的温床。传销币又如何?欲望面前,不需要智商。
在这个市场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大部分人没有能力辨别,这究竟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还是血本无归的骗局。在贪婪的诱惑下,传销已经搭上区块链的列车。
但请记住:传销自古如虎狼,黄粱一梦终成魇。
⑤ "区块链"到底是一个什么技术
"区块链"到底是一个什么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火币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网际网路金融实验室、新浪科技释出的《2014—2016全球比特币发展研究报告》提到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资料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资料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路交易的资讯,用于验证其资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资料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 种链式资料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散式账 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资料结构来验证与储存资料、利用分散式节点共识演算法来生成和更新资料、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资料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指令码程式码组成的智慧合约来程式设计和运算元 据的一种全新的分散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正规化。
国内的区块链应用平台有数字货币众筹平台币盈中国、中国邮政和IBM合作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
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什么,为何被疯炒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由节点参与的分散式账本系统,在它上面储存的资料不可伪造和篡改,公开透明,在区块链上可以找到每一个账号在历史上任何一点所记录的资讯及拥有的价值。区块链协议的特点为智慧合约执行提供必要基础,合约可以按照既定条件自动执行和信任,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稽核。
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系统的底层核心,它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账本,人们通过网路进行交易时,一笔新交易就将被记录在账本上,而这个账本是一个分散式的账本,由网路中的每个人共同维护的,人们可以同时看到进行中的交易,控制权并不掌握在机构或个人手中。交易无法被篡改,无法被伪造,它将永久性的保存于账本之中。
举个栗子,同心互助区块链互助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有四大特点:
公开透明
公开透明,区块链上记录的所有资讯一旦记录很难篡改、无法隐藏,使用者随时可以查阅。
民主决策
自下而上的决策,区块链提出多种不同的共识机制,帮助使用者有效的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共同参与重大决策。
规则精准执行
规则准确无误的执行,区块链上定义的智慧合约技术将所有规则转化为公开的、清晰的程式码,能够精确无误的被执行,一旦确定任何人不能干预。
永不宕机
永不宕机,基于公有链的区块链,不受任何机构或者个人的影响,只要激励机制有效,网际网路存在,区块链就存在。
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什么鬼,为何被疯炒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分散式共享记账的技术,它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参与的各方能够在技术层面建立信任关系。区块链可以大致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做区块链底层技术;二是做区块链上层应用,即基于区块链的改造、优化或者创新应用。区块链现在还是萌芽状态,很多人跟我讨论怎么能同时保证又能够确权又能够保证隐私,当然现在只是在探索,既要全网公正内容又要明确被保护,这就是我只能说到这,未来我是这么安排的。
区块链概念?区块链它的思路是完全去中心化,是靠分散式公正,那样的话理论上成本会下降很多,证明在网际网路上把现实资产和产权在网际网路上直接对应。解决了第一代网际网路资讯所没有解决得去中心化问题,和资产所有权的问题,现在大资料在金融创新有多大的作用?大资料只有用去登记,才能明确它属于谁,其实这一直是我们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不是小问题,任何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个技术把原来不明确产权的东西明确产权了,那对整个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本身能够解决资料所有权、定价还有分享机制。这里面还是不能够完全解决某些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谈到使用者隐私,我有一个数据放在机器上,合作方过来了,做一个保险对合作进行分析,这里有一个风险是给还是不给,是可以处理一下还是实验室产权分清楚,然后处理权,同时资料权说清楚,大家产生共同的产品是大家共同的,要分不一样的东西,怎么定价,怎么来分割,这里面除了区块链一个分散式的资料库的技术,讲到上面是新生任务是另外一个问题,再往上是定价的问题,这个市场机制的问题,大家所有的领域证明认可这个规则,所以这个我觉得区块链是非常好的核心技术,但是不能覆盖所有的问题。
布比区块链简介
布比区块链的定位主要是做商用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主要包括打造区块链系统,并区块链系统上再打造一个具有较高扩充套件性的支撑系统。而该支撑系统上面就是各行各业的应用。布比更多集中在区块链底层技术,在过去三年左右时间,十几个人的团队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到底层技术的研发。布比区块链之所以选择积分,跟市场的推进方法有一点关系。大家都知道,区块链是一种非常适合数字资产发行和交易的技术,积分就是一种天然合法合规、由于额度小所以影响又不太大的数字资产。所以拿积分来做数字资产发行的第一个尝试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基于区块链发行积分,对于积分的流通和互兑互换确实也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在财产转移领域的应用只是一个方面。除了降低财产的转移成本,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涉及公司股票、金融衍生品以及商业机构的积分计划等等各种领域。区块链社群目前正着眼推进该技术在金融资产领域更广阔的应用,与之相关的,尚处开发中的各类平台也得到了非常可观的投资。
区块链概念?从结构或定义上来看,这些东西非常不同。美金,或者说任何的货币,从典型的定义上来看,其主要用途是为了作为经济活动的交易媒介或价值储藏。在某种货币流通的地域范围内,该地域的人们就这种货币的使用达成共识,方便大家使用同一种货币来购买商品或服务(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有责任通过货币政策来对货币进行管理,以便确保货币的保值,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当今世界,几乎任何人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某种货币。
什么是区块链?即使是身在区块链社群内的开发者,也往往很容易忽视上面所讲到的巨集大图景。区块链社群内有很多竞争性的专案,也充满了各种关于区块链技术演进方向的争议。假以时日,社群中的一些专案将会成功,另外一些则没有那么幸运。事情不会总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但是,不管尚处早期的区块链社群中的这些专案如何发展,有一点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区块链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至少一项革命性的功能:区块链技术将极大降低金融财产转移的成本,区块链将被用来控制、管理和传送金融财产。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概念?有了一定的应用分析后,我们再回到起点,这个区块链技术的定义也必将随着应用的拓展而越来越丰富,人们会发现更多区块链技术的奥妙之处。
微软看上的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个啥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资料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资料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路交易的资讯,用于验证其资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区块链在网路上是公开的,可以在每一个离线比特币钱包资料中查询。比特币钱包的功能依赖于与区块链的确认,一次有效检验称为一次确认。通常一次交易要获得数个确认才能进行。轻量级比特币钱包使用线上确认,即不会下载区块链资料到装置储存中。
比特币的众多竞争币也使用同样的设计,只是在工作量证明上和演算法上略有不同。如,采用权益证明和SCrypt等等。
区块链时间戳证服务和存在证明
该概念在中本聪的白皮书[1]中提出,中本聪创造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在创世区块里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话: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
当时正是英国的财政大臣达林被迫考虑第二次出手纾解银行危机的时刻,这句话是泰晤士报当天的头版文章标题。
区块链的时间戳服务和存在证明,第一个区块链产生的时间和当时正发生的事件被永久性的保留了下来。
比特币公司BTCC于2015年推出了一项服务“千年之链”即区块链刻字服务,就是采用的以上原理。使用者可以将通过这项服务将文字刻在区块链上,永久储存。
比特币、莱特币、瑞泰币、千金卡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
区块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
重庆金窝窝分析到:区块链实际上就是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账本资料库。
区块链技术到底有多火
区块链技术使得DAC成为可能。DAC是一种能够从根本上颠覆人类社会组织模式的东西。我相信它对社会的影响,会超过工业革命,成为网际网路给世界带来的最为深刻的变革。
区块链技术本质是去中心化且寓于分散式结构的资料储存、传输和证明的方法,用资料区块(Block)取代了目前网际网路对中心伺服器的依赖,使得所有资料变更或者交易专案都记录在一个云系统之上,理论上实现了资料传输中对资料的自我证明。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到很多行业中:
艺术行业
Ascribe让艺术家们可以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宣告所有权,发行可编号, *** 版的作品,可以针对任何型别艺术品的数字形式。它甚至还包括了一个交易市场,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网站进行买卖,而无需任何中介服务。
法律行业
BitProof是目前近些年来涌现的众多文件时间戳应用中最为先进的,将会让传统的公证方式成为过去。相对于包括Blocksgin和OriginStaemp这样的免费版本,BitProof提供更多的服务,包括有一个是针对智慧财产权的。有趣的是,BitProof最近和一家旧金山的IT学校进行合作,把他们学生的学历证书都放在区块链上,完全重新定义了如何让文凭和学生证书的处理和使用方式。
开发行业
Colu是首个允许其它企业发行数字资产的企业,他们可以将各种资产来“代币化”让许多人影响深刻。尽管免费的比特币钱包Counerparty也允许发行简单的代币,并且在其他钱包持有者之间进行交易,Colu的代币可以设定有各种状态和型别,能够脱离或者重新回到这个系统,并且当在区块链上储存资料过大的时候能够将资料储存在BitTorrent的网路上。
网路互助行业
同心互助是首个落地并应用的区块链网路互助平台,技术上,通过区块链以及大资料技术,消除传统网路互助模式的缺陷,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新型网路互助平台。
艾特猫到底是什么?游戏,小程式还是区块链技术?
艾特猫是在区块链技术下产生的一款虚拟宠物类的游戏,这款虚拟的猫类似网络莱茨狗,360的宠物猫,网易的星球都属于同等型别的区块链虚拟产物,那么艾特猫的不同之处在于,整个猫的设计都采用了3d的立体效果,让猫的展示不再是图片的单一性,让猫可动,增加了猫的趣味性。
皇宝区块链系统是什么技术?
皇宝区块链是强大的分散式回圈智慧系统,皇链链简称HUANG,率先应用在金融服务、广告媒体、游戏娱乐、各种生活应用等领域,成为区块链3、0的时代的代表性虚拟货币,媒介链 3、0技术具有更安全、更高效、更灵活、更开放的核心特征,其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引发全球媒体界的新形态和新思路,能够创造出便捷的服务和全新的理念,这标志著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展现在公众面前。
⑥ 重回2008:区块链起源,梦想开始的地方
— — 本文阅读约8分钟 — —
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铸于青铜之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等我的这些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时亦即到来。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借比特币诞生十周年之际,把这句话也送给中本聪,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ONE
01
时钟拨回到2008年,全世界正在与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鏖战正酣,这次非同寻常的冲击造成严重的贸易瘫痪、导致多个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由于全球一体化、各种设计精巧的金融产品的发展,世界金融体系膨胀成一个相互依存、叠屋架床的铁索连环生态,危机发展有如火烧连营,各国央行和政策制定者显得一筹莫展。
危机正是由政策制定者一手造成的,为了刺激经济,各国政府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居民加杠杆进行过度消费,金融机构同样无视风险高杠杆运营,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决策者和监管当局漠视风险,主观上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缺失和松懈;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择手段,加剧和放大了风险。
派拉蒙影业发行的传记剧情片《大空头》取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讽刺又无奈的事情是,之后,全球政策制定者试图快速启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各国都进入了货币宽松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发行的货币,远超历史上的平均水平,在这轮史无前例的印钞运动中,全球资产价格随之开始新一轮暴涨,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产能过剩,至今未出清,成为摘不掉的枷锁绑架着经济政策。
没人对这样强盗式的政策满意,钱得存在银行忍受实际上的负利率剥削,有谁愿意看到自己辛苦打拼挣来的血汗钱被通货膨胀稀释掉?是时候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做点新的尝试了。
TWO
02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是书本上定义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使我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我们受益于此,在互联网上聊天、阅读、游戏、购物、社交,完成工作和生活,打发无聊寂寞的时光,一些优秀而伟大的公司由此诞生,也有一些投机取巧的鼠辈暗自生长。
习惯网络的我们,在严厉的内容审查和言论管制环境中,对404页面再熟悉不过,这是权威制度下的特色日常。HTTP 404错误是客户端在浏览网页时,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信息,或是服务器无法回应,且不知道原因所返回的页面。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尽管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HTTP协议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它和基于它支持的层。事实上,HTTP可以在任何其他互联网协议上,或者在其他网络上实现。
仔细学习一下HTTP状态码,与404 Not Found相隔不远,我们能找到很少见到的402 Payment Required,对它的描述是“留作以后使用”,并且被标注为“需要支付”才能访问。其实在网络设计之初,创造者们就希望能够提供一种传输价值的方式。只是不同于信息的自由分享,在网络上自由交换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价值不是可以随意“复制和粘贴”的数据。这个梦想只能被无限期搁置,落寞地被标注成“留作以后使用”,难题留给有足够智慧解决问题的人。
THREE
03
加密货币的种子,其实早早就已种下。20世纪80年代,密码朋克就有了加密货币的最初设想。有人梦想建立一个充满政府秘密的市场,爆料者可以获得不可追踪的电子加密货币奖励。设计奖励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大家都认可的共识,也就是莱士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等人1985年提出的拜占庭将军问题(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让各地军队彼此取得共识、决定是否出兵的过程,延伸至计算领域,建立有容错性的分布式系统,即使部分节点失效仍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可以让多个基于零信任基础的节点达成共识,并确保信息传递的一致性。
不得不承认,惊天动地的大历史有时候就是由少部分人造就的。1993年,艾瑞克·休斯(Eric Hughes)和一帮密码学爱好者,创建了一个“密码朋克邮件名单”加密电子邮件系统,简称“密码朋克”,目的是对抗受到政府监控的互联网电子邮件,秘密讨论群“密码学邮件组”在宣言中写道“我们使用密码学,匿名邮件转发系统,数字签名,以及电子货币来保障我们的隐私”。
1998年,另一名密码朋克戴伟(Wei Dai)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ey。分布式思想灵光乍现,成为新一代加密货币的精神先导。思想碰撞、岁月激荡,密码朋克们孜孜以求,非对称加密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哈希现金(Hashcash)算法机制直至可复用的工作量验证(Reusable Proofs of Work),技术日臻成熟。
2008年11月1日,“密码学邮件组”里出现了一个新帖子:“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而且无需第三方信托机构。”该帖的署名,是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但历史上这种可信度从来都不存在。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钱财,并让这些财富以电子货币形式流通,但银行却用货币来制造信贷泡沫,使得私人财富缩水”,他在比特币白皮书中这样写道。
2009年1月3日, 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他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通过“挖矿”得到了50枚比特币,产生第一批比特币的区块叫“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中本聪将当天的《泰晤士报》头版标题——“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 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站在第二轮救助银行业的边缘)刻在了创世区块上,对货币当局不动声色的来了一次永载史册的嘲讽挖苦。
FOUR
04
2009年出现的比特币,使得一切关于货币、互联网和价值传递的问题得以改变,所谓“此物一出天下反”,原来困扰网络创造者的棘手问题似乎迎来解决方案,巧妙融合P2P网络、密码学、共识算法等已有技术的比特币优雅的解决了在互联网上产生、存储和传递交换价值的问题。在这个系统中,数据以区块(block)为单位产生和存储,按时间顺序连成链式结构(chain),彼此独立的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验证、存储、维护,具有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特点。Blockchain被翻译成区块链技术,它建立了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和价值传递交换的可信机制。
中本聪预言,20年内比特币要么归零要么无比强大。经过极客、技术布道者、加密货币爱好者乃至敏锐资本的推广和发展,比特币从籍籍无名到誉满天下,由其衍生的区块链技术开枝散叶,也必将带人类迈入新纪元。而针对区块链技术,各国政府、大资本、技术先驱甚至普罗大众,已慢慢建立共识——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区块链或许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迈进。
网络的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是信息传播和价值传递的突破性进展,都不是偶然事件,从研究者和爱好者夜以继日的尝试探索,到普通用户的应用反馈,都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演变过程。随着技术和需求的趋于稳定成熟,每个新阶段都可以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建设出新的东西。穿过历史重重迷雾,回看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我们应当对建设和使用价值互联网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虽然技术是现成的,但大规模的普及应用并不能一蹴而就。如果历史具有借鉴意义的话,我们再乐观的期待都不为过,价值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将迸发出远远超过我们预期的能量。
- End -
更多资讯在区块链怪人公众号等你哦
声明:数字资产投资存在风险,区块链怪人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⑦ 读完这篇文章让你彻底了解区块链
我在这一次的文章当中呢,所介绍的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当今世界的区块链的领域已经发生过了的事实,而不是对区块链的一些想象,不是一些观点。 我想呢,只要您认真地看了这个文章,您就一定会轻轻松松地对区块链有一个基本的,准确的了解。
了解区块链仅用十分钟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儿,21个话题J4个板块是:
第一区块链国家战略。
第二,比特币及其文字表现涉及四个话题。
第三,区块链及其技术逻辑涉及13个话题。
第四,区块链赋能经济 社会 涉及三个话题。
我们先看第一部分区块链国家战略,第一部分区块链国家,大家知道我们人类经历了六次的信息革命。 在七八年以前呢,第一次信息革命就创造了语言原始 社会 默契的第二次信息革命呢,出现了文字。 封建 社会 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19世纪末期的第四次信息革命发明了无线电。
20世纪的第五次信息革命又出现了电视,那么,到了现在的第六次信息革命就出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 由于这个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就催生着各种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到了2020年,数字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5G时代的高带宽、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征,使ABCD四大技术的落地得以实现。
什么是ABCD四大技术
这里的a就是指Artificial In telligence 是人工智能技术。
B是指Blockchain,区块链技术。
C,是指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技术
D,就是big data大数据技术技术。
区块链这个词啊,现在是彻底红透了大江南北,2019年10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集体学习,那么这次会议的要求呢,就是把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技术。
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的突破口,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又将区块链正式纳入新基建。 区块链,你说为什么他会这么牛呢? 我们说呀,区块链他不是互联网的延伸,它是对互联网的一次颠覆。 未来呢,将有很多很多的技术就会长在这个区块链上,实现区块链化。
那么,怎样才能够准确地学习和理解区块链呢?
我们发现呢,在ABCD这四大技术当中,唯有block间是天然地自带金融属性的啊。 所以呢,我们必须从it的视角和金融的视角,这两个视角去学习和理解,区块链,甚至要从国家治理的这个层面去学习和理解,区块链。 如果您只是从it的视角去学习和理解,区块链的话呢,就不可能理解到这个技术它的巨大的影响力、影响力,那么,你就会对这个理解呢,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呢,你会对区块链技术不以为然。 另外啊,区块链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啊,您还要注意它的新名词特别多,需要集中精力,循序渐进的去理解。
我们先从金融的视角来了解区块链。
比特币及其问世表现
要搞明白区块链,就涉及到比特币,而比特币的诞生呢,它又离不开货币的演变过程,我们知道,货币它是从商品当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其实我们人类使用过很多的货币是包括实物货币、称量货币、纸币、记账货币等等。 记账货币呢,它有包括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两种。 电子货币本身它不是货币,只是用这个电子货币来代表相同数额的货币而已,它是一种代币。
那么他这个代币的总量呢,不会因为电子货币的增加而增加,像支付宝、微信、支付、网银这些就是属于典型的电子货币。 数字货币呢,它本身就是一个法定货币。 这个法定货币的总量会随着数字货币的增加而增加。 我们知道在实物货币的时候呢,其实我们人类选择过很多的东西,作为一般等价物。
称量货币就是一些重金属,后来呢,人们又在重金属当中选择了黄金。 为什么要选择黄金呢?因为黄金具有稀有性的特点,可分割的特点,它还具有化学性质最为稳定的特点,这里边需要注意的是黄金呢,他不是哪一个国家发行的,它是自然界提供的。 自然界提供多少你这个国家的总量就有多少,因此呢,国家不需要对黄金的价值作出信用上的担保。
但是呢,黄金呢,它毕竟有它使用上的一些缺陷,那么重出门又不好携带,于是呢就出现了子弟。 纸币呢,是在北宋的时候出现的,那个时候的纸币啊,还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这个货币。 当时的货币还是黄金,只不过呢,我们是用这个纸币来代表这个黄金而已,这个呢,我们把它叫做金本位。 金本位就是金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制度。 金本位制的核心的要义就是国家发行多少货币,要根据你这个国家拥有多少黄金来做出决定,不是你想发多少就发多少。
当年呢,美国经济大萧条到了1934年的1月10号,这一天呐,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就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放弃金本位发行30亿美元。 你想啊,放弃金本位,从理论上讲,就是他想发多少货币就发多少货币,即使这个国库里边没有黄金啦,只要他想发,他就可以发钞票。 那么就会有人问了,您发行那么多词,到时候还能够换回等价值的黄金吗?
你看这个时候的纸币啊,他已经脱离了黄金,国家信用出现了,这个呢,我们把它叫做以国家信用为担保货币。 现在呢,主流的国家在发行货币的时候呢,也都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在发行的。
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可以调控经济,经济运行不好的时候,稍微多发一点,就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通过这个变量的增减来引起整个经济总量的连锁反映,这个呢,就是经济学里边的乘数效应。 国家一旦掌握了这个东西啊,那么一些国家就被她给迷上了。 可是如果控制不好的话,他就会导致国家信用破产。 于是呢,很多人就产生了反思。 这个反思就是啊,在发行货币的时候,到底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好呢,还是对照黄金的总量坚持金本位好呢。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比特币的诞生
⑧ 区块链火了……可到底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火了……可到底什么是区块链
什么是区块链?
在网络上,区块链的定义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What?请说人话,谢谢!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这句话是重点。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去中心化。
举个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小王想找小周借一笔钱,但是小王借钱不还怎么办?这时候银行大爷就出来了,人们通过银行完成借钱的过程。这里银行扮演的就是一个中心的信用中介,就和你去淘宝买东西一样,淘宝这里扮演的也是一个中心中介平台。去中心化就是不通过银行直接完成交易,但是没有信用中心,怎么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这个时候小王想了一个法子,他直接在人群中大喊:小王借了小周500块。于是人群中每一个听到的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表示:我听到了,小王借了小周500块。并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个人账本上,每个账本按照规则连在一起,小王想要赖账就是不可能的。
最后那个公认的账本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后续加入的路人都会从公认的账本那里继续记账。
图片来自知乎用户——汪乐-LaiW3n
总的说来,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个公共账本进行核查,但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用户可以对它进行控制。在区块链系统中的参与者们,会共同维持账本的更新:它只能按照严格的规则和共识来进行修改,这背后有非常精妙的设计。
很多人把区块链等同于比特币,其实不是的。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运营和管理的情况下,多年运行非常稳定,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所以有人注意到了它的底层技术,把比特币技术抽象提取出来,称之为区块链技术,或者分布式账本技术。
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成功应用罢了。另外还有很多人把ICO和区块链划等号也是错误的,区块链只是一种技术,而ICO是通过这一技术完成的项目。
区块链有多火
其实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架构早就被人们熟知,为什么2018才过两个星期又爆火,这就不得不提到著名投资人徐小平了。
徐小平早前在内部微信群中鼓励拥抱区块链革命的一段话火了:
“这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对传统的颠覆,将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得更加迅猛、彻底。”
在结束这段发言后,他叮嘱不要外传。当然,话还是外传了,随即而来的是关于区块链的持续讨论。
一时间,只要是和“区块链”沾边的上市公司,股价都开始大涨。
连此前已经“垂死病中”的柯达都“惊坐起”了——在宣布进军区块链领域,推出虚拟货币“柯达币”后,柯达的股价飙升了约120%。港股市场甚至出现了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一家名叫“坪山茶叶”的公司宣布改名为区块链集团,在A股区块链概念大炒作的背景下,竟然也上涨了23%。
从专业投资人到大妈,区块链成为资本加持乃至街谈巷议的“网红”。区块链的网络指数也是成飙升的状态。
值不值得投资?
那么“区块链”究竟值不值得投资呢?来看看“大佬”们的表态吧: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将探索加密技术和虚拟加密货币在 Facebook 中的应用。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all in 区块链,建议各大创业者们,在立身自身业务的同时,要了解区块链,理解 ICO,进入区块链时代。对区块链不要有怀疑,不要有迟疑,立即动员全体员工拥抱区块链。
摩根大通董事长兼 CEO 杰米·戴蒙:比特币是欺诈行为,但赞赏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是一种技术,一种很棒的技术。我们会使用区块链,而区块链将在许多方面带来作用。
巴菲特(据媒体报道):几乎可以肯定数字货币最终将以悲剧告终,我自己永远不会持有任何数字货币。但是悲剧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我并不清楚。比特币是个“不折不扣的泡沫”,因为我们无法衡量到底比特币该有什么样的价格。这种资产不能创造价值,所以它根本就没有意义,就是一个泡沫。
索罗斯:1亿美元投资OVERSTOCK,后者为基于区块链股权交易所。
关于区块链的传说,都流淌着一夜暴富的人类终极梦想:有人买了几十万比特币,忘掉了密码,迎接他的是几百亿的资产,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但是不要忘记区块链只是一种技术,技术是中性的,但决定技术的方向和结局的还是人性。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处于萌芽期,很多项目尚未落地,就像襁褓中的婴儿,经不起不切实际地追捧或棒杀,也经不起各种未经证实的炒作和贴标签。
最坏的后果就是:一心想着买币赚钱,最后只能变成被人割的韭菜。
⑨ 区块链的现象及应用应该什么样子
一、区块链的革命
直到比特币出现后的第7个年头,其底层核心技术区块链才开始为人们熟知。随着比特币数百万倍的涨幅引发的财富效应,区块链的热度也越来越高。其价值受到广泛认可,被普遍认为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2018年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振臂高呼:“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要拥抱这场革命!”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区块链官方学习读本上线,官方媒体解读,创业潮、招聘潮相继涌来。2019年区块链更是被官方定性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在此形势下,区块链成为不折不扣的“新风口”,区块链应用成为关键词。在优化业务流程、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优越性赋能实体经济?
不止区块链项目方在尝试,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大厂,以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保险为代表的的金融体系和移动运营商等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进行“区块链+”,海外也是如火如荼,Facebook、高盛、摩根大通等都在积极推进。
二、区块链+
2018年8月10日,腾讯开出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截止2020年7月3日,开票量达2500万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具有开票简单、按需供应、成本低、效率高、防伪造的优势,腾讯区块链在区块链+政务,区块链+税务方面以先发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而阿里系的蚂蚁金服,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区块链。迄今,蚂蚁区块链旗下拥有开放联盟链、BaaS平台等产品覆盖数十个应用场景。已与英特尔,景德镇瓷器,拜耳等全球多个知名企业达成上链合作。网络也很早入场区块链,推出了区块链 游戏 、区块链存证等业务,目前链上存证量已经破亿•。
2019年仅中国区块链产业规模达12亿元人民币,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区块链技术在电信领域的产值将从2018年的466万美元激增2023年的9938亿美元。在此背景下,2020又迎来多重政策的利好。
1.官方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新技术基础设施范筹;
2.湖南发布《湖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3.广州推出《广州市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
4.北京印发《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
5.江西上线运行区块链服务大厅;
6.武汉举行区块链技术 科技 成果转化专场活动;
7.重庆智博会区块链应用创新大赛计划投入5000万元巨资作为投资激励。
然而,虽然区块链在金融、政务、公益、 游戏 、农业、制造业、医疗、版权等实体领域的落地赋能成果显著,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受大环境影响,更多的资金、资源、注意力被吸引到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方向,却忽视了区块链最核心的原生应用。
三、区块链原生应用
互联网开启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区块链将带来价值自由流动的未来。今天的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受意识形态、文化制度、商业模式、 科技 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价值转移的成本高,效率低,尤其在跨境支付场景中。
而在未来的区块链时代,价值转移将像信息传递一样:全球性、即时、自由,每个人公平享有。股票、证券、身份、不动产等一切线下资产,都可以链上自由转换。
而且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超过技术范畴本身,它更是一种思想,区块链的灵魂在于共识。在区块链的时代里,真正强有力的生命力会诞生在社区共识和应用落地之中,社区和共识会成为行业的主体与灵魂。
在具有共识的社区里,个体的能量和价值将被完全激发,对冲掉传统中心化的裂变效应,打破原有坚固的底层架构,重塑新的商业 社会 价值观。
所以,区块链原生应用应该是以社区和共识为基础的,赋予个体价值实现路径的,能够最大化激发个体能量和创造力的应用生态,最终打破垄断,形成去中心化的价值自由交换网络。
个体能量和价值是多维度的,具有极大主观性的。这些区块链模式设计显然不能完全激发个体能量,甚至差的有点远。
真正符合区块链精神的原生应用,应该在应用模式设计上做到宏大、全面,把个体所有的线上线下创造价值的行为考虑进去,供个体进行个性化使用,每个个体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
借用帕累托最优解理论,每个个体的能量被最大化激发才能使整体具备最大能量,才能打破原有的中心化商业模式,形成全球个体间自由流动的点对点价值传输网络,构建去中心化的商业新基础设施,改变价值创造和传递模式,重塑整个 社会 的价值观。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