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比特幣的監管
A. 比特幣在中國合法嗎
比特幣投資目前在我國沒有明確的法律確認其合法,也沒有法律禁止比特幣的發展,比特幣僅僅是一種技術和方法,不存在是否是騙局的說法,但不同的比特幣投資根據其形式不同,有可能是騙局,更有可能涉及違法犯罪。
由於以下原因,中國不承認比特幣為合法貨幣:
1、首先,比特幣從本質上是可以被看做是一種資產的,但是比特幣的存在是有很大的風險的。2013年8月,德國宣布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並已納入國家監管體系。德國是世界上首個承認比特幣合逗梁法地位的國家。2014年6月,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表示,決定暫時不監管比特幣。2015年8月,Mt.Gox首席執行官被捕,日本政府考慮比特幣監管事宜。2016年5月,日本首次批准數字貨幣監管法案,並定義為財產。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承認比特幣的這種地位,且並不支持它成為主要貨幣。
2、比特幣的使用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風險:
(1)政策風險,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會可能對傳統貨幣體系產生威脅,影響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並減少財政收入;
(2)法律風險,目前比特幣僅僅作為虛擬商品而不是貨幣受到各國的法律保護;
(3)投機風險,比特幣沒有國家信用或實物資產作保障,並且價格可能出現大幅波動,對投資者來說風險極大;
(4)洗錢風險,比特幣具有匿名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資金流向難以監測,將非常容易規避政府的監管;
(5)替代風險,比特幣還存在信用保證缺失、安全性能較差和易導致通縮等缺陷,同時還得面對各種後起的山寨幣的競爭,存在較大的替代風險。
比特幣(BitCoin)
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老指者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侍薯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B. 允許還是禁止在比特幣監管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國際暗戰
2013年8月德國宣布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之後在2016年5月,日本首次批准數字貨幣監管法案,定義比特幣為財富,更有美國,加拿大等等,分別承認比特幣。
但是我們會發現,在我們國家,比特幣依然是禁止事項,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有以下幾點。
1,比特幣的特殊性。
所以,對於那些金融性強的國家,容易吸引財富的國家,比特幣是一種利器,理所當然被納入合法地位。
而對於我們來說,比特幣是對我們國家隱形的損害,不受監管,轉移資資產,財富,導致對犯罪的各種行動形成阻礙。並且也帶壞風氣,使人們產生投機心理。
所以,比特幣在我們國家,自然需要對其進行禁止。
C. 比特幣崩盤背後:各國收緊監管幾成定局,影響比特幣波動的因素還有哪些
其實在這里還有一個細節需要大家去關注的,那就是比特幣的價格從6萬美金直接降低到了52000美金,各國就直接表示將會加強監管。那麼在此前要知道比特幣的價格是從一萬多美金直接飈到了6萬。沒勁,為什麼在這么長的一段時間內,各國的監管機構卻並沒有直接插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影響比特幣波動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第三,消費者或者投資者的信心。
比特幣在過去的幾個月的時間里邊兒,長時間的戰績則是手冊給她帶來了很高的熱度,同時也讓它的價格水漲船高。但是大家也都是有疲勞性的,長時間看到關於比特幣的一些信息,大家也都不太感興趣了。幾萬美金的視覺沖擊力也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新鮮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對於比特幣的投資熱度自然也會有所下降,所以才會導致他的價格下跌。
D. 比特幣能監管嗎
能。即便全球多數經濟體均認定比特幣及其代表的數字貨幣資產合法,但圍繞比特幣所展開的經營活動也需納入監管,而當前主要形成了多頭監管和集中監管兩種模式。
E. 李波:正研究對比特幣監管規則,到底該如何監管比特幣
中國人民銀行的副行長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表示,通過這一次的市場波動,將會研究比特幣的監管規則。我們都知道,比特幣的價格水漲船高,吸引了無數投資者的目光,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比特幣的暴跌。而這樣的虛擬貨幣因為沒有辦法被監管,導致其資金流向成為了一個謎題。那麼這一次,中國人民銀行在采訪的時候表示將會研究這樣的虛擬貨幣,很明顯釋放了一個信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比特幣的監管到底難在哪裡。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采訪?
這一次的采訪不僅表達了我們將會對比特幣進行嚴格的監管,同時也表達了另外一個態度。那就是比特幣作為一個投資貨幣,在全國范圍內,甚至全世界范圍內已經被納入到強制監管范圍。同時也需要大家明白一點的事,那就是比特幣雖然是具有投資屬性的,但是它本身是不能夠替代貨幣的。
F. 新華網評論:虛擬貨幣嚴監管是大勢所趨,監管比特幣的意義是啥
比特幣是一個比較新的東西,很多人投資比特幣賺錢了,於是有很多人盲從,但其實這個投資行為是具有很大風險性的,我們之所以會監管比特幣,也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財產安全,維護更好的市場,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一定要注意投資的風險。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錢,這並沒有什麼過錯,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投資的風險,雖然說之前有一些人投資虛擬貨幣賺了錢,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東西,畢竟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容易變得一分錢不值,到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會虧錢,而且現在已經出現了大規模虧錢的現象,因此,一定要注意投資的風險性。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為了追求自己的財富變得更多,所以會投資一些東西,一般來說投資實體的東西不會產生大的虧損,但是像虛擬貨幣這些東西,也有可能導致虧損的一分錢都沒有,因此我們現在監管比特幣也就是在保護每一個人的財產,同時大家也應該看到這中間蘊藏著的巨大的風險,有可能導致自己的投資血本無歸。
G. 比特幣能被監管嗎
比特幣能被監管啊。
但是它當前(截止2019年3月6日)並沒有得到完善和有效的監管。
如果把比特幣當成一種「貨幣」來理解,那麼它就相當於離開美國的美元。通常美元離開美國後還有其他國家的銀行幫忙管理,但那些既不在美國也不在銀行等金融機構手裡,散落在外的美元,這些也沒法統計。例如在非洲一些沒有銀行的地區使用的美元。
這部分散落的美元就相當於比特幣。
那這些散亂的美元怎麼監管呢?
通常美元監管除了控制發行以外,還要在流通和使用埠進行管控。美聯儲每年根據在外流動和損毀的美元情況,控制發新幣的數量。同時對美元的流入流出做好監管排查,始終讓美元處在一個可大概追索的環境,方便發行機構統計總數以免出現過度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那麼這些散亂的美元其實就是在一些失去監管的環境中存在,雖然失去控制,但不會影響整體的經濟情況。
而如果有人想通過這些散亂的美元影響國際經濟,那麼它就必須進入現有的監管體系。這樣一來這些散亂的美元就被納入了監管。
所以對於比特幣來說,也可以借鑒這些形式的監管。
首先從發行端來說,雖然比特幣現在固定總數是2100萬枚,但是這也是「之前設定」的,並不是不可改的。
最近也有人提及要取消比特幣的2100萬枚限制,這就是說比特幣的發行其實並不穩定。因此需要從開發端上對比特幣的發行進行控制。
這就需要打入開發端內部,成為核心開發人員。
第二,從流通環節進行監控。實際上這是目前最難實現的監控,因為區塊鏈是匿名的,使用者匿名,接受者匿名。
即便當前已經可以用技術手段大概追索比特幣的流通路徑(例如能夠知道一筆交易是從美國的小屋子發到德國的商業大樓里),但對於整個大環境上千萬的使用者來說這只是九牛一毛,整體的交易數據如何追索,如何管理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你沒法從交易數據中得知使用者是不是在進行違法交易。
那怎麼辦呢?監管者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使用者實名,你的交易所賬號和比特幣錢包地址綁定個人身份信息。可是這也是治標不治本,因為它只能監管特定情況下的比特幣使用情況。個人是可以使用多個比特幣錢包地址的,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又申請了一個新的。
在流通方面還有一個監控,就是控制比特幣和當地法幣匯兌的通道。有些地區的銀行是不為進行比特幣換法幣的用戶提供金融服務的,還有些國家和地區禁止金融機構提供比特幣和當地法幣匯兌的服務。
如果用戶暗地裡進巨額的比特幣匯兌法幣行為,那麼通過銀行轉賬記錄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及時進行違法行為的打擊。至於那些小打小鬧的,就隨他去吧。
第三,對使用進行限制。這個相對好實現一些。例如,頒布相關法令禁止使用比特幣交易。雖然不可能完全禁止,但總好過讓它自由泛濫。(全世界說禁止的東西好像就沒有完全被禁止的吧?)
例如,在公共場合使用比特幣之前必須實名,持有或使用比特幣要交稅等等。
當然用戶偏不這么做也行,那麼它的資產最好是在暗處使用。
說了這么多,現在你知道比特幣是能監管的,只是現在管得不利索而已。採取了很多措施看起來好像都沒有得到有效監管。那麼什麼情況下比特幣能夠有效監管呢?用戶都自覺向監管機構報告自己持有比特幣的情況,監管機構對比特幣加入一些開發功能實現監管,或者是大家都不用了,那根本都不用管。
其實管不了那麼嚴的,只要把它控制在翻不起大浪的范圍就好了,畢竟有光就有暗,哪兒可能一點灰色空間都沒有。
新技術能活到現在肯定是有優勢的,去其糙泊取其精華就好了,你說呢。
H. 飽受「缺乏有效監管」爭議的比特幣,它的全球監管究竟難在哪兒
全球范圍內還沒有針對比特幣的標准化監管模型,這也是比特幣無法跟法幣平起平坐的一大痛點。比特幣發展至今已有10年之久,這期間一直因為“缺乏有效監管”而飽受爭議。如今世界各國都在制定監管制度,但卻遲遲不能落實,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給比特幣定性,實在是太難了!有的國家將其定性為“債券”,有的國家則定性為“非法集資”,根本無法實現全球統一化監管。
在美國,有很多州是十分歡迎比特幣的。比如在紐約,如果你拿到了紐約金融服務署簽發的比特幣牌照,可以進行合規的金融活動,並可以按照相應的法規進行交稅納稅。在俄亥俄州,交易比特幣是合法的,你甚至可以用比特幣來交稅。但也有很多地方對比特幣的態度不明,因此,比特幣的稅務該如何分類也完全取決於該司法管轄區的用戶環境。
I. 我國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
法律分析:現階段,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不得承保與比特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比特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作為比特幣主要交易平台的比特幣互聯網站,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依法在電信管理機構備案。針對比特幣具有較高的洗錢風險和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風險,要求相關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的要求,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等法定反洗錢義務,切實防範與比特幣相關的洗錢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第二十五條 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紀念幣的買賣,應當遵守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 禁止下列損害人民幣的行為:
(一) 故意毀損人民幣;
(二) 製作、仿製、買賣人民幣圖樣;
(三) 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宣傳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
(四) 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損害人民幣的行為。前款人民幣圖樣包括放大、縮小和同樣大小的人民幣圖樣。
第二十七條 人民幣樣幣禁止流通。人民幣樣幣的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