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增發
⑴ 比特幣上漲,近7萬人爆倉,是誰在推動比特幣的瘋狂上漲
比特幣價格瘋狂上漲,導致很多合約投資者爆倉,因為可怕了,去年3月底的時候,4月初差不多是不到5000美元,但是今年高的時候就漲到34,000美元,摺合人民幣23萬左右,這個價格比例的上漲差不多到了550%左右。
今天比特幣的這個爆倉的投資者很多,就是因為收益是有,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他未來什麼時候會下跌,而且比特幣這個東西玩杠桿很容易的,杠桿倍數越高風險越高,女兒10倍的杠桿就算是10%的變動你也承受不了,那就爆倉了,賺錢當然是翻倍,但是賠錢也是翻倍,有些合約買家就虧得很多。
⑵ 比特幣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它的創始人是誰
提起比特幣我相信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在最開始發行的時候價值並不高,可是到現在其價值已經上漲了許多倍,2021年3月13日,比特幣突破60000美元,其中已經有部分國家將比特幣當成國家法定貨幣,但是大多數國家並不認可其存在。
由於比特幣價值迅速上漲,讓之前沒有買比特幣的人非常後悔,其實我認為大可不必比特幣由於沒有大國家來進行背書,這種貨幣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一旦各國政府聯合一起來抵制,那麼比特幣的價值將會一落千丈,而投資比特幣的人並不在少數,其中虧的家破人亡的也比比皆是,所以在投資比特幣的時候,一定要理性對待,千萬不要隨意的去炒幣,不僅不會賺錢,可能會血本無歸。
⑶ 中本聰會不會偷偷地增發比特幣系鈴人會不會解鈴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會知道。
一開始每十分鍾就會憑空發行50個比特幣。
經過幾次減半後,現在每十分鍾憑空發行6.25個比特幣。
也就是說,一直都在增發的過程中。
只是總量不會超過2100萬個。
那麼總量會不會超過2100萬個呢?
白皮書裡面寫了,如果對現有規則不滿意,那麼大家可以投票。
比如減半到每十分鍾發行量 1個的時候,礦工可以投票,如果都同意以後不繼續減半了。
那麼總量必然會超過2100萬個。
當然,投票的時候要考慮好,會不會導致比特幣的崩盤。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即使規矩有改動的話,也不是某一個人說的算的,中本聰也不行。而是要全體礦工投票。
中本聰、 傳說中的人吧,你知道他長啥樣嗎,你知道他住在哪嗎?多大年紀,是男是女,哪國人!其實這些你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這個比特幣是他創造的,比特幣的源碼在網上公布。那麼你知道這個公布的源碼和現在用的源碼有多大的出入?那麼那麼多的謎一樣的信息,甚至有人懷疑這是美國人製造出的一種數字概念武器,專門用來忽悠中國人的。就跟當年的 星球大戰計劃 一樣,那個是忽悠蘇聯人的,結果把老大哥直接忽悠瘸了,我么要小心了。
你想想現在還有地平學說的支持者固執的存在,堅持地認為,我沒看見的東西,你就是在忽悠我,那麼這個叫 中本聰 的人,用電腦打出的一組數字憑啥就是錢,難道就因為他宣稱這個比特幣發行有限,不能偽造嗎?前者我不信,後者我更不信。你要信你就信吧!至於好多人在炒,這也沒啥大不了的,那些 游戲 里的打出的金幣也有人在用現金交易,可能流通性差些,也沒那麼大規模和影響力。但是人家至少有運營公司背書吧!
你要稍微懂點大餅的運作機制就不會問這種問題。
會光明正大地增發!不過,概率極小極小。
偷偷增發是不會,這都在鏈上被控制好了。
起源區塊鏈,很好理解,區塊鏈起來。
這個區塊在「宇宙大爆炸」的時候,是每10分鍾,產出1個區塊,每產出21萬個,難度就會增加,後面就越來越難挖,越來越接近0,總量被限制在了2100萬個。
公開及試圖增發基於區塊鏈的比特幣的白皮書和代碼都是公開的,誰都能看到,但不是誰都能改。
如果想要增發比特幣,勢必要去動代碼,就會形成 一套新的規則 ,那就可能引發地震。
要去動代碼,就需要 鏈上有這個共識 ,要社區內都同意。
所以,不可能去偷偷改代碼,因為改不了,大家都沒投票,所以也不會給誰來搞大地震的機會。
如果現在發起增發需求當下,比特幣社區的底線,就是比特幣總量恆定。
在這個鏈上有許多既有受益群體,比如,
某人持有了1200萬枚比特幣,是總量的一半,這個時候你說增發,增發到2億四千萬枚,
他第一個不同意,還有很多大戶都不會同意,那就沒法通過。 就是分叉失敗。大家不承認。
這要是現在能通過,那就沒信任可言了,一直增發還值什麼錢?
美元一直增發,也貶值。黃金,貶低都是,也貶值。一個道理。
綜上結論,要自己偷偷增發是不會了,都在大家的視野和控制之下了。
但如果,有一天他像佛祖一樣,從天而降,給信徒們講一套什麼新的東西,就不好說了。(僅做想像~~~)
您這個問題,如果被比特幣的粉絲看到了,一定會罵你無知的。因為比特幣的演算法在那裡放著呢,據說只有2100萬個比特幣。
關於比特幣,我並不認可其粉絲或者吹捧者的觀點。
首先,人們知道比特幣是中本聰弄的,但沒有人知道中本聰是誰?
我們看到有關中本聰的介紹,其實都是中本聰自己通過網路說出來的,他並沒有現身。中本聰究竟是一個自然人,還是一個組織,我們不確定。
其次,比特幣是否真的是去中心化?我們並不能確定。
因為中本聰是誰,我們都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他的行為是否受到某個國家或組織控制,我們也就不能確定比特幣是否是去中心化的。
如果比特幣是非去中心化的,那就有可能被某個組織控制。可以進行增發或減發。
第三,比特幣本質上就是一些代碼編寫的程序。
只要是程序,就有可能存在漏洞或者是後門。比特幣是否存在相應的漏洞或者是後門,沒有人知道。
第四,比特幣的危害,現在已經顯現出來。現在比特幣挖礦,每年消耗的能源相當於挪威等國家一年的用電量。
能源浪費巨大,即使中本聰不放水比特幣,他給 社會 帶來的危害,也不能忽視。
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你 1分鍾 了解區塊鏈
比特幣是一種通縮型虛擬貨幣,總量是2100萬個,具有恆量的貨幣屬性。
1
比特幣為什麼還沒挖完?
比特幣系統靠調節難度系數保證比特幣不被太快挖完。
每10分鍾,全網礦工共同計算一道難題,競爭記賬權及比特幣獎勵。如果全網算力不斷增長,比特幣將很快被挖完。
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約10分鍾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2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調整後的難度使得每生成一個區塊的預期時間為10分鍾。
現在的難度系數約為480PH/s,大約是創世區塊的680億倍,也就是說,以現在的算力,全網礦工需要經過約3000萬億億次哈希運算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區塊。
2
比特幣的反 社會 屬性?
當一個具備通貨緊縮屬性的貨幣出現會導致大量的人群開始囤錢,而市場上流通量就越來越少,而錢也就越值錢,這樣就會導致產出的價格就相對下降,產出下降的結果就是工資和需求的下降,又導致產出價格的下降,最終造成了螺旋形通縮(deflation spiral)。
雖然比特幣嚴格來說並不屬於貨幣,但是比特幣總量在2140年會達到2100萬數量的極限,貨幣總數量不會再次增加,那麼比特幣的數量就會處於恆量狀態,而具備恆量或者通縮特性的貨幣,會帶有反 社會 的隱藏屬性。
盡管比特幣通縮的貨幣政策是否合理在貨幣學上爭議很大。
3
中本聰會不會偷偷增發比特幣?
數字貨幣是可以增發的,這個要根據白皮書,每年增發多少的代碼一開始可以設定好後,以後執行就行了,當然也可以中途改代碼,但是要大部分算力同意才行。
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的時候,規定每個比特幣可以細分到小數點後8位,每個區塊發行 50個比特幣,每21萬個區塊後,每個區塊的比特幣產量減半。
比特幣目前已經被挖出18萬枚,現在要更改這個規則來增發比特幣,已經不可能了。
所有的加密貨幣創始人在發布的時候都自己先印夠了屯著。轉起來修改規則什麼的他有很大權威,和神差不多。但是創造新物質是沒戲的。
我也來回答一下,中本聰是人不,他想要錢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肯定增發。就像美元,開始的時候也像比特幣一樣不能隨意增發,但是現在疫情影響,去年 印九千億美元,今年加印1.9萬億美元!最終目的是收割。
凡是略微了解比特幣的就知道。中本聰沒有公布最開始他自己的原始比特幣數量。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挖幣幾乎無成本。
我先說說我的觀點:可以但是不能!為什麼這么說,下面是我的論據。
比特幣為什麼在不斷的上漲,因為在大家心裡,普遍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比特幣以後會越來越難挖,因為比特幣總量是一定的,基於這個基礎,所以比特幣的價值才會有越來越高可能性。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源代碼就已經設定了總量會固定在2100萬左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比特幣可以增發嗎?當然可以 !比特幣的源代碼本身就是開源的,就是大家都是可以看到源代碼的,如果中本聰或者是維護比特幣的工作人員可以的話,可以輕松的更改。 但是他不能!為什麼?
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開源的代碼就已經設定好了,總量就是2100萬,也就是說源代碼已經固定好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如果想要增發,就必須更改代碼 ,換句話說就是說原來2100萬的規則是需要改變的。這樣的話,就必須將原來的代碼重新制定規則,意思就是之前挖出來的比特幣和更改規則之後的比特幣是不一樣,根本就不是一個鍋里的飯!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原來規則下的比特幣總量還是不變的,只不是產生了一種類似於比特幣的新型數字貨幣罷了!
那麼問題來了, 目前已經擁有了比特幣的人是不是支持這種新型的貨幣呢 ?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因為沒有人會人為的將自己手中的貨幣弄的貶值的,所以增發的可能性很小幾乎為零。因為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比特幣都已經被挖出來了,所以,如果增發的話,會直接影響這些比特幣的價值,所以,如果這些礦工們不同意或者說不能達成共識,那麼增發比特幣的可能性幾乎為0.
增發比特幣的結果是什麼?增發比特幣不是沒有人想過,之前的時候有人增發了比特幣鑽石等等,最後怎麼樣了?到現在依舊是沒有多少人認可,沒有人認可的虛擬貨幣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和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沒有什麼區別。所以說,增發比特幣的關鍵是: 大眾達成共識和認可!而這種共識達成的可能性幾乎為0.
⑷ 比特幣的總量是多少
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個。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區塊獎勵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區塊獎勵減半為25個。
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區塊獎勵再減半為12.5個。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約2100萬個。
(4)btc增發擴展閱讀
貨幣特徵
1、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2、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3、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4、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5、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⑸ 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增長
比特幣是虛擬幣,國家已禁止了
⑹ BTC是什麼東東
1、btc:化工詞彙
BTC是(三氯甲基)碳酸酯的簡稱,是一個化學物質的簡稱,主要有碳、氯、氧組成,化學式是C3Cl6O3,可作為劇毒光氣和雙光氣在合成中的替代產物。
2、btc:企業縮寫
btc指來自中國台灣的BTC 英群企業,是一家研發和生產鍵盤滑鼠和刻錄機的大型高科技企業。英群企業(BTC)以生產高質量的電腦外設著稱,BTC為著名品牌英普瑞(EMPREX)所OEM生產的鍵盤,附加卡皆居台灣第一,尤其是鍵盤產量更高居世界第三。
3、btc: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4、btc:工程材料
BTC(Buttress Thread Coupling),全稱偏梯形螺紋接箍,是一種API標准螺紋連接類型,常用於石油化工類管材或工具的連接,如固井作業中使用的浮箍,引鞋,管鞋都是使用的BTC扣型連接。
5、btc:電商模式
BTC(Business To Customer)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TC又被稱作B2C,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
⑺ 比特幣閃崩10000美元!暴跌後又猛漲,比特幣的價格為何總是大起大落
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2021年以來,比特幣整體看起來一路暴漲 但中間也經歷了大起大落
有意思的是,就連此前比特幣大漲的最大功臣之一馬斯克也在上周末發表評論說,比特幣和另外一種加密貨幣以太幣的價格看起來的確有些過高,看來此番倒是如他所願了
⑻ 比特幣漲價的原因有哪些
供需
比特幣在跟其他虛擬貨幣相比較時,總會提及「固定產量2100萬個」。在早些年,比特幣還沒大面積的暴露在投資人面前,產量大,挖得多,但沒有需求。而現在購買比特幣,價格貴,產量小,需求多。
我們認為,當供需發生不平衡,商品的價格就會受到影響。受到政策的影響,現在許多比特幣持有者都開始保持觀望的態度。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減少,而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還在增大,勢必推動價格上漲,但其實最後獲益的不會是在這個高位進場的投資投機者們。
區域鏈普及
專業機構發布的報告中提到了區域鏈技術的問題,報告顯示,到2027年,區域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帶來的投資價值將會達到3000億到4000億美元。並且區域鏈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發展,將會會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場景之中。
到那時,區域鏈的普及是否將會拉升比特幣的價格也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投資者信心不減
雖然現在有很多家機構和金融大佬都看空比特幣,然而投資者對於比特幣未來的價值仍舊信心不減。畢竟在歷史上,還有沒有任何一種交易品能在八年時間內暴漲754萬倍。
專業機構分析師表示,10年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讓很多國家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走出陰影,每股泡沫繼續膨脹,投資者們會擔心原有金融體系是否會再次崩盤。而有著強勁表現的比特幣將會吸引跟多的投資者帶著資金湧入,從而推動價格上漲。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已經算是一種避險資產了。
雖然比特幣在2017年9月份被中國暫停交易,但在去中國化之後,比特幣暴漲逾233%。
分叉投機預期
2017年11月份比特幣開始硬分叉,也就是把區域鏈一分為二,相當於增發了一倍比特幣,增發一倍就意味著比特幣價值將被稀釋。受到硬分叉即將啟動的影響,比特幣在2017年11月9日開始,已經4天呈現下跌狀態。
而原定於2017年11月16日的2X分叉暫停,這讓整個比特幣產業鏈焦慮的擴容之爭稍有緩和,市場對分叉或將引發的崩盤危機,稍微放心不少。
泡沫大風險更大
不少投資人在看到比特幣的升值及利潤空間之後,紛紛擁入比特幣交易市場。然而目前國內的大型比特幣交易平台已全數關閉,監管層面並未放鬆比特幣進入國內市場。
比特幣作為一種具有投機性質的商品,其間泡沫之大,未知風險也大到難以想像。我們往往無視風險,而往往也是風險讓我們口袋裡的資金遭到損害。在參與進一個風險較高的市場時,一定要合理分配個人資產,比如配置穩健型如穩利精選投資計劃等理財產品,切忌將全部身家都用來配置風險大的投資品種。
總之,比特幣在近年來,確實漲勢驚人,難免會看到一些「8年前買了比特幣你就是現在的中國首富」等話語。但八年前的你並不知道比特幣能有今天的輝煌,倒不如現在就轉換一下眼界,尋找下一個「比特幣」。
以上就是比特幣漲價的原因了,有多大的利潤就有多大的風險。比特幣雖然一直在漲價,但未來誰也說不準。如果一定要投資數字貨幣,首先就要對它的風險有一定的把控。
⑼ 比特幣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有人用「中本聰」的化名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比特幣的模式。
不少比特幣玩家是被比特幣的不能隨意增發所吸引的。和比特幣玩家的態度截然相反,經濟學家們對比特幣2100萬固定總量的態度兩極分化。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調控貨幣總量,用貨幣政策的松緊來為經濟適時的加油或者剎車。因此,他們認為比特幣固定總量貨幣犧牲了可調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通貨緊縮,進而傷害整體經濟。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們的觀點卻截然相反,他們認為政府對貨幣的干預越少越好,貨幣總量的固定導致的通縮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2009年比特幣誕生的時候,每筆賞金是50個比特幣。誕生10分鍾後,第一批50個比特幣生成了,而此時的貨幣總量就是50。隨後比特幣就以約每10分鍾50個的速度增長。當總量達到1050萬時(2100萬的50%),賞金減半為25個。當總量達到1575萬(新產出525萬,即1050的50%)時,賞金再減半為12.5個。
首先,根據其設計原理,比特幣的總量會持續增長,直至100多年後達到2100萬的那一天。但比特幣貨幣總量後期增長的速度會非常緩慢。事實上,87.5%的比特幣都將在頭12年內被「挖」出來。所以從貨幣總量上看,比特幣並不會達到固定量,其貨幣總量實質上是會不斷膨脹的,盡管速度越來越慢。因此看起來比特幣似乎是通脹貨幣才對。
然而判斷處於通貨緊縮還是膨脹,並不依據貨幣總量是減少還是增多,而是看整體物價水平是下跌還是上漲。整體物價上升即為通貨膨脹,反之則為通貨緊縮。長期看來,比特幣的發行機制決定了它的貨幣總量增長速度將遠低於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物價持續下跌會讓人們傾向於推遲消費,因為同樣一塊錢明天就能買到更多的東西。消費意願的降低又進一步導致了需求萎縮、商品滯銷,使物價變得更低,步入「通縮螺旋」的惡性循環。同樣,通縮貨幣哪怕不存入銀行本身也能升值(購買力越來越強),人們的投資意願也會升高,社會生產也會陷入低迷。[5] 因此比特幣是一種具備通縮傾向的貨幣。比特幣經濟體中,以比特幣定價的商品價格將會持續下跌。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數量有限,但是可以用來套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你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的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