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曾經擁有比特幣的經歷

曾經擁有比特幣的經歷

發布時間: 2023-08-09 14:00:05

⑴ 李笑來曾擁有10萬枚比特幣,套現135億後全身而退,如今怎樣

互聯網從上世紀90年代逐漸在全球發展起來,其衍生的互聯網經濟給人們創造財富的可能。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不是靠傳統的房地產和能源產業發家致富,而是於時代潮流中依託互聯網成為富豪。近幾年來互聯網衍生新的產物——虛擬貨幣,這個產物甚至可能讓你一夜暴富!

⑵ 最早持有比特幣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些人現在日子過得很滋潤,早期把玩比特幣的這些“風口的豬”掙了很多錢。


一、 中本聰發現比特幣,如今淡出比特幣圈。

現在很多遍論壇對比特幣的討論不再局限於“比特幣是不是一個騙局”,而是拓展到“比特幣能不能成為全球性貨幣”。在筆者認為比特幣就是一個十足的數字泡沫,一個由演算法構建出來的虛擬貨幣,背後沒有國力支撐,而且比特幣的稀缺性必然導致其升值很快,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各國日常使用的貨幣背後是有國家威望的背書,就像美元之所以全世界流通,還不是因為美國強大的國力確保了美元的流通能力。中本聰當初單純的設想,讓比特幣代替各國貨幣,成為全球流通對象,在國與國之間的力量角斗看來,簡直是笑話。

⑶ 當初稀里糊塗買了20000枚比特幣的人,現在過得怎樣

有兩種情況,要麼在比特幣價值最高的時候拋售了賺了一大筆錢,要麼現在還在持有著觀望。

⑷ 擁有上千枚比特幣是種什麼體驗

都是錢啊!沒人撐腰成唐僧肉了

⑸ 比特幣大漲,又讓人想起48萬哥的故事·

最近比特幣大漲,最高漲至15萬人民幣一枚,至此,比特幣終於可以一臉高冷的說,老子沒有套你們任何人!很多人因為這波漲勢財富翻倍,也有很多人只能拍斷大腿,每當此時,都會讓我們想起當年的比特幣投資傳奇——48萬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段故事。

2013年11月30日,比特幣價格暴漲至7561元人民幣一枚。巨大的漲幅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以致騰訊都為它放出了小彈窗,很多人就是被這個小彈窗吸引過來的。我想,48哥也許就是其中一位。

當時比特幣最大的社區在網路貼吧。2014 年 1 月 28 日,一個名叫"諾丁山的邂逅"的網友,在比特幣吧里發貼。聲稱拿出了准備買房的積蓄,整整 48 萬,以4800元每枚的價格,購買了 100 個比特幣,准備實現人生逆襲。如此的"豪",讓他獲得了一個稱號:48萬哥。

現在看,他入場前並沒有做好長期抗戰的准備,而是打算隨時暴富,干一票就走。但,比特幣的地盤,怎能說走就走。2014年1月30日,比特幣價格跌了 10 塊錢。10塊呢,現在看都不夠手續費,但那時是個大數目。

2014年2月6日,春節過完了,比特幣小漲40元,他賺了大約4000RMB,歡呼比銀行利息高多了。

如果這時出貨,賺個幾千,也挺爽,但,不翻倍那叫炒幣嗎?這讓他錯過了最後逃跑機會。

不久,門頭溝出事了,世界各國出手了。比特幣價格暴跌。

很多人來嘲笑48萬哥,當然也有來安慰的,比如有位一起梭哈的朋友就說,過幾個月就會好。

2014年2月15日,比特幣報價3923元,這暴漲暴跌搞得48萬哥不敢看盤。

最要命的是,他是瞞著老婆和家人買的比特幣。

2014年4月4日,終於被家人知道了,丈母娘上場了!

2014年4月26日,也許是抵擋不住丈母娘的強烈攻勢吧,他終於開始氣餒了。 他說這是第一次投資,第一次呢,也就這種無知無畏的敢梭哈比特幣。

2014年5月28日,行情好轉,漲到了3600,他又來信心了。甚至有網友建議他追加投資。

他也似乎又看到了暴富的希望,表示要給網友發100元話費。

但很快,幣價再次暴跌,並踏入漫長熊途。

2014年6月份,他更了 2014 年的最後一個帖子,帖子附帶一張照片,照片上顯示:他賬戶中有 100 個比特幣,比特幣的價格是 2164 元。從此他在比特吧消失。

隨著幣價的下跌,"48萬哥"變成"16萬哥""9萬哥"。有網友說會變成「6萬哥」。

"48萬哥"成為了整個貼吧嘲笑的對象,他也一直都沒有出現。

2016年6月12日,經過一年半的沉寂,"48萬哥"重出江湖了!

經過 2015 年的長期橫盤震盪,16 年的比特幣價格開始穩步回升,這讓48萬哥看到了回本的希望。

但,2016年6月14日,他卻賣掉了自己所有的比特幣,價格是3000元,虧損了18萬。然後換成了美元。

此後,他仍然時不時的在貼吧中露面,發表一下自己對幣價的感慨。

2017 年9月20,他終於要換車了。這時「9·4」剛過,比特幣剛經歷過一次暴跌,幣價低迷,我想48哥是懷著慶幸的心態來發帖的:換個科魯茲還是英朗、308呢?

2017 年底,牛市進入了高潮,比特幣的價格開始沖擊 14 萬。有人又想起了48萬哥,但,他卻再也沒有出現。刪掉了自己的帖子,注銷了自己的 ID,從次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以上就是"48萬哥"的故事。正如他自己總結的:黎明前的黑暗沒堅持住,萬里長征倒在最後一步。

⑹ 比特幣「造富運動」:我500元入場、2小時成百萬富翁

比特幣,這個產生不過12年的幣種,正變得讓人越來越瘋狂。

它是第一個加密的數字貨幣,2008年,極客中本聰提出了這一概念,2009年1月3日正式發行。

它具備貨幣的基本屬性:能交易,能儲蓄,同時能作為一種價值尺度而存在。

但與各國法定貨幣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依靠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而是基於演算法產生。

交易也不是經由一個中心化機構總控,而是運用密碼學的方式加密交易信息,將信息嵌入到一個又一個的區塊鏈中。

它和現行法幣的形態、使用和交易方式都不同,且數量有限,具有稀缺性,這使得很多人在購入比特幣時,不僅考慮它的貨幣屬性,同時考慮它的投資屬性。

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比特幣迎來了一波快速上漲,1月9日,比特幣上漲到近4.1萬美元,市值超過了,市值超過了7654億美元的Facebook。這和它最開始被當作貨幣來使用相比,價格已經累計上漲1200多萬倍。

但比特幣也並不會一直持續地上漲上去,在本次稿件成稿發布的前夕,比特幣暴跌,24小時爆倉接近100億,18萬人成為爆倉受害者。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購入比特幣的人,他們之中:

有人購入比特幣是覺得物以稀為貴,看著別人買就跟風,沒想到因為比特幣多掙了5年的工資;

有人因為看美劇而對 科技 革新感興趣,願意為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進行價值投資,她以一種早期股權投資人的眼光看比特幣,認為它未來可期;

有人用估值模型估值比特幣,認為它是一種完美投資,手裡除了一輛車和生活費外,99%的資產都投入了比特幣;

有人被老闆拉上車,用10萬人民幣買幣,開了10倍杠桿,2個月時間,10萬變成了200萬……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小北

編輯 | 卓然


2個月,10萬變成200萬

買幣讓我買車買房改善生活

Key 某數字貨幣交易所從業者


2018年,我入職了國內某數字貨幣交易所。當時為了熟悉整個交易所的流程,我開始炒幣,不過並沒指望靠幣賺多少錢。

早期我玩的最多的是空氣幣(一種沒有實體項目支撐的虛擬幣)。

很多熱門的空氣幣,在上所時,價格都會被一些人炒到很高,可能是烏龍指(股票交易員、操盤手、股民等在交易時,不小心敲錯價格、數量、買賣方向等信息),也可能是市場上的買方熱情太過高漲。

當時我基本上隨便拿 1~2千美元 ,都能賺到 3~4千美元 ,甚至更多。

賺得最多時,我曾在一次私募大戶烏龍指中用 7塊錢的成本 ,撿到了 30多萬人民幣 的籌碼。不過,項目方跑路了,最後只賺了一兩萬。

2019年4月,我開始重倉玩比特幣。當時我們交易所老闆知道後,還特意跑到我工位,激動地說, 「你一定要試試合約交易。」

出於對老闆的信任,我在比特幣價格4000美元時, 出了10萬元人民幣、開10倍杠桿做多 ,到了季度末,也就是2019年6月底, 10萬變成了200萬

這一次合約讓我積累了本金,後來我又陸續通過合約、現金買入,積累了一定量的比特幣。

但投資比特幣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2019年3月份,我經歷了一次比特幣的合約爆倉。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從1萬美元左右直接跌到3000多美元,爆倉點是在4000多美元,我止損了40萬,占整個倉位的10%。

那段時間,我連續幾天精神狀態都很不好,整個人處於差點被爆全倉的危險中,現在想想都很後怕。

當時比特幣價格跌到谷底,但我出於穩妥的考慮,沒敢抄底,當然也沒賣。

我之前也做過一些波段,在2020年10月時,比特幣的價格基本橫盤,在1~1.1萬美元之間來回調整,本來想做點波段賺點小錢,但沒想到踏空了,後來又買了回來, 損失了幾萬

這都是之前的投資嘗試。現在資金量比較大了,不想承擔太高的風險,所以現貨拿著不動,小資金合約開倉賺生活費,享受比特幣帶來的紅利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 我經歷過很多人的爆倉,也見證過很多人的暴富。

比如某交易所大佬,宣布關閉交易所,用戶可以提走資金。因為他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想再為公司操勞。

還有人500人民幣,一兩個小時變成了不到100萬,然後瞬間被爆倉。

比如某大佬,被定向扎針,爆倉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

比如交易所被連鍋端,連實習生都配合調查去喝茶。

在我看來,合約交易其實和賭博沒有太大的區別,沒錢的時候還可以想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有錢了,就不想冒那麼大的風險了。

我還是長期看好比特幣的價格、價值,准備跌破的時候加倉,加倉現貨就不怕。其實現在看來,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覺得不太會再看到跌破2萬美元以下了。

大家的共識增強了,再加上現在做空的資金遠低於做多。在不出現大的黑天鵝事件下,很難跌破。

我現在不太在意每天的漲跌幅,漲了,開心開心;跌了,做點別的事忘記它,過一會兒再看,應該又回來了。

賺了一些錢以後,心態確實會變化,找工作不會再因為薪資的問題考慮去不去了,因為現在不靠工資改善生活,工資只用於日常的吃喝。

買東西也不大會看價格了,車厘子草莓之類的東西,十斤十斤的買也沒有肉痛的感受。現在手邊有一輛車,是通過合約賺錢買的,房子雖然不是靠比特幣買的,但也有了。

在經歷了之前比特幣的快漲快跌後,我現在的投資策略越來越謹慎,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小孩,所以整體會訴求穩妥。

但是我不會再賣掉了。


自己挖礦,自己買幣,對比特幣進行價值投資

我不會賣,直到我感受到成就感

卡卡 一級市場基金從業者


2017年,我在一級市場做融資顧問,身邊有同事做區塊鏈項目,那是我第一次聽說比特幣。

2018年,經濟環境下行,我發現市場里的錢在變少、此外很多創業項目開始拿錢困難,我開始反思行業的問題,學習金融和貨幣知識、了解經濟周期,這才意識到,區塊鏈是個顛覆性的技術。

於是我在2018年下半年試水,買了100塊錢的比特幣,外每個月進行一次定投,縫低買入。同時,我也開始挖礦。

2017年左右,比特幣價格升高,很多人投資做了礦場主。但隨後比特幣價格下跌,礦場主難以回本,就做了一個決定:出租算力

當時出了一個180天的算力包,告訴你可以挖到幾個, 我當時買到的算力包,每天可以挖到3、4塊人民幣的比特幣, 挖出之後它會配置到我的錢包里。

但現在比特幣大漲,這種算力包就被搶完了。

疫情期間,比特幣有段時間跌得特別厲害,當時沒有礦廠能回本,但買算力、買比特幣卻特別劃算。 可惜我當時膽子小,只購入了5000元的比特幣,現在覺得真是虧大了。

投資里有一句話: 「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這在比特幣上也是共通的。

當你沒有認知到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或沒有認知到比特幣的價值時,你沒有辦法賺這部分錢。

我覺得比特幣是一個新的經濟體系,或遲或早,大家最終都會融入其中。

比特幣有兩個風險:

一是監管上的風險;

數字貨幣出現的早的國家,如德國或美國,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經驗和流程,想方設法地把數字貨幣納入監管流程,但目前中國還沒有相關政策,國家會怎麼做,會成為一個風險點。

第二個風險是 學術理論一直在討論的:量子計算機;

比特幣的整個運作流程,都是基於數學運算的,但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很強,這將顛覆區塊鏈技術的整個底層邏輯。但這部分的討論目前還停留在理論界,真要造出很成熟的量子計算機,得一百年以後。

所以我覺得 在20年內,產業技術革命都不能顛覆它。

短期內的波動很正常,因為現在華爾街開始入局,莊家會上下拉動這個盤,把小股東甩下去自己賺錢。

一個聰明的方法是: 買著不動,幾年後再看,肯定是漲的。

目前我通過比特幣賺得了90%的回報。

以後即使比特幣漲了,我也不會賣,我看好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技術,希望看著它一步步壯大,等到我覺得有成就感後再出手。


99%的資產投入比特幣

一個完美的投資,貨幣越貶值,比特幣的價格越高

小A 某比特幣基金從業者


2018年,我和朋友吃飯聊起比特幣,當時它的價格已經從幾百美元漲到2萬美元,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隨著認知升級,我開始加倉比特幣,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只要有閑錢,我就買一些比特幣。

比特幣及其背後整個系統運作的邏輯非常完美。

我們業內有一個估值模型, S/F模型 ,可以簡單理解為存量與流量相比的一個模型。

圖 | S2FX跨資產估值模型

當我們把比特幣的價格與其稀缺性做對比時,我們會發現二者存在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正相關系數非常接近1。

也就是說, 稀缺性波動一個單位,價格也會波動一個單位,且取值時間為10年。

比特幣總共只有2100萬個,它的稀缺性是確定的, 且時間越長稀缺性越高,它未來的價格會不斷螺旋上升。 從過往10年的數據來看,也確實如此。

圖 | 第三次減半後價格運行通道

疫情以後,我和同事們有個判斷,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國央行都會進行一輪大幅度的寬松,寬松的貨幣政策執行後會向市場投放大量的流動性。

2020年,美國的M1增長了50%以上,當時美聯儲向市場分發了全世界存量美元的21%, 即全世界的美元里有21%的美元是在2020年這一年印出來的, 這多可怕!

美元和歐元都在放水,放出來的這些流動性很大一部分進入金融系統,讓給金融資產膨脹。

比特幣抗通脹屬性非常強,甚至高於黃金。

黃金的稀缺性是基於物理層面的稀缺性,而黃金的開采會使黃金總量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但比特幣是基於數學層面的絕對稀缺,且隨著減半的推進,未來比特幣會更加稀缺。

現在這一階段,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持有現金的風險,法幣購買力在縮水,而固定數量的比特幣能很好地對沖貨幣超發。

法幣越超發,法幣購買力越貶值,而我持有的比特幣的購買力就會相應升值。

基於這個考慮,我身邊除了一輛車,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費之外, 其餘的錢全部投入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大概在七、八千美元。

因為我入場晚,早期入場的人,投入成本比我低的大有人在。但未來我希望通過比特幣的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提出S/F模型的分析師後來又提出了一個跨資產模型,通過這一模型觀察比特幣的主要幾個階段:第一次減半、第二次減半、在過去的2020年5月12日的減半,以此對比黃金、房地產的市值和稀缺性。

分析後,我們發現他們相關性很高,未來單個比特幣的估值應該接近30萬美元。 花旗銀行也出過一份研報,認為比特幣會到達31.8萬美元。

但我們認為,長期來看,比特幣的價格遠不止30萬美元。和中本聰一起開發系統的哈爾·芬尼,在去世前曾預估比特幣對標的價值是全世界所有家庭財富的當量,大概在100萬億美元左右。

按這個預估,單個比特幣的價格在1000萬美元以上。況且因為央行的持續放水, 比特幣的價格還會增加,它的價格上限天花板就能非常高。

不過我不建議你馬上急著買,資本市場永遠都有賺錢的機會,但你的本金是有限的,建議想要入手的人還是多看看書,等認知到位了才好賺錢。

買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坑,比如在出入金環節,資金粘連到某些不幹凈的錢,你可能會被凍結銀行卡。

再比如保管風險,私鑰是比特幣資產的最高控制許可權,如果私鑰丟失,你的比特幣也就沒了。

現在國內大部分人的私鑰由交易所掌握,這就相當於別人在保管你的銀行卡密碼,非常危險。

還比如期貨的風險。很多交易所有關於比特幣合約產品的衍生品,杠桿倍數非常高,高達100倍甚至1000倍,這種危險性極高。

2020年3月12日,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動,很多機構首先補充流動性資產,加密貨幣市場成為第一個被砍的對象。

我們有一個客戶,幫別人管理了2000多萬的比特幣期貨,當天下午6點,他吃完飯去洗澡,洗澡前還好好的, 洗澡出來後2000多萬爆倉,價格一下子砸了下去,平倉都來不及。

他開了20倍的杠桿,損失非常驚人。

比特幣市場本身波動很高,在一個很大波動性的市場再加幾十倍的杠桿,盈利肯定賺的多,但跌下來後虧得特別快,也一定要注意。

短期內我不會賣出手裡的比特幣,跌破2萬美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賣出很難再找到低價期購回。

除非遇到家裡急需用錢的緊急情況,那我可能會變現一些,但也不會全部拋掉,現在比特幣實在是一個不錯的資產。


我靠比特幣賺了5年工資

買了的都在漲,它的價格來自大家對它的共識

廷友 互聯網員工


早在七年前,我就知道比特幣了,但一開始不怎麼感興趣,只覺得是個詐騙的東西。

2017年,我太太開始從事數字貨幣相關工作。正巧當時比特幣也迎來一波牛市,我太太公司的人都跟風在買,我也跟風投了幾萬塊錢買比特幣。

我和我太太都非常怕風險,沒碰合約和杠桿,只敢拿比特幣的現貨。在那波牛市,尤其是12月底靠近頂峰的時候,比特幣一天就能漲10~20%。

我還記得,有一天我下班路上順手刷了刷幣價,漲到了10萬人民幣一個,我高興得不得了, 感覺自己的口袋裡已經躺著自己賺的1萬塊!

不過到達頂點之後,比特幣很快下跌到3000美元。因為不確定它能不能漲回去,我們沒賣、也沒繼續再買,現在算來是踩空了。

我太太的好幾位同事在那段時間看好比特幣的漲勢,又買入很多。在後來幾個月,比特幣漲到13900美元,他們也因此賺了不少。

有一位剛畢業一兩年的同學,一直做合約,就在那一年的幾個月內賺了上千萬。

有了這些人的成功案例,我開始樂意琢磨比特幣了。它為什麼會漲起來呢?

我曾覺得比特幣就是「空氣」。人們平時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公司業績掛鉤的,但比特幣沒有一個可以評估的實體。

它的價格是一種共識, 我們認為它有價值,它的價格就會逐漸增加。

有些人認為比特幣不像法幣那樣被不停地發行,數量恆定,有價值;有些人覺得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有價值,有些人覺得加密數字貨幣這個概念有價值……

大家有自己對比特幣的一套解釋,並因為相信這套解釋而購買比特幣。

這些解釋不斷強化,更多人知道比特幣,想買比特幣,再加上通脹,比特幣的價格越來越高,這些解釋也就更進一步地自我強化。

按現在的趨勢看來, 這些解釋不能被證偽,這是它上漲的核心。

比特幣很像之前風靡的荷蘭鬱金香,正是因為玩的人有共識,價格才會炒起來。

但區別在於:鬱金香是可以持續和大量生產的,當供應變多,鬱金香就會越來越不值錢。

比特幣新增數量卻是越來越少的。

中本聰在創造比特幣時,就考慮到了數量問題,每4年比特幣被挖出來的數量會減半。可能最開始10分鍾可以挖50個比特幣,但4年之後,10分鍾就只能挖25個比特幣,再4年,12.5個,依次減下去。

整個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且確定的,只有2100萬個左右。這是供給端,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的。

需求端上則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買入比特幣。現在有了交易所、電子錢包,大家購買比特幣越來越容易,購買需求就能進一步被激發。

比如美國有一些信託基金拿著散戶的錢幫買比特幣,每年能坐收5億美元的傭金。

他們不需要做任何研究,每年就能有5億美元的進賬,這錢多好賺!

所以美國大量的機構湧入進來,成立比特幣的基金,幫散戶購買。場外的機構、散戶源源不斷地進入,也讓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上漲。

比特幣價格上漲之後,大家會更看好比特幣的未來,堅定持有它的決心,這樣共識就會越來越凝聚,而且凝聚得越來越快。

2020年3月份,因為疫情的原因,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下跌。

當時我們沒有太多猶豫馬上入手,平均算下來,當時購入比特幣的均價不到4000美元,但賺的錢相當於我5年的工資收入。

未來我也依然看好比特幣,一般情況下我也不會放棄持有,除非是家庭需要大額支出,比如買房,可能會賣掉一部分。

比特幣現在的漲幅和價格已經有些風險了。如果讓我現在花20萬以上人民幣去買一個比特幣,我還是比較心虛的。

但我認為,如果家庭有餘錢的話,可以配置一個或多個比特幣,作為家庭投資。以後比特幣的價格我認為會越來越高,上車只會越來越難。

⑺ 當初買十萬比特幣,就成為中國比特幣首富的他,現在怎樣了

在中國有一些頭腦非常發達的人,他們不像是普通人一樣,在生活中唯唯諾諾,掙著最基礎的工資錢,事實上,他們從一開始就非常敏銳的領悟時事,並且從中找到有利於自己的商機,最終讓自己的財產實現不斷的翻倍,因此從普通人中脫穎而出,搖身一變成為大富翁。

如今的李笑來早已功成名就,靠著自己超出常人的投資眼光,成為了一代富翁,現在也有很多人投身於虛擬貨幣的潮流之中,想要像他一樣靠買賣貨幣而升值, 不知道他們是否能有他這樣的好運呢?

⑻ 買了兩個比特幣的心路歷程和一點思考

比特幣在國內已經被閹了。一些香港的交易平台也在經歷更多的監管和交易風險,比如有的平台已經取不出錢了。所以真不是投資建議啊!

本人就是一個炒股票的。炒股票,你懂的,價值投資,看基本面,做盈利模型,追每一個季度報告,每天辛辛苦苦搜集各種跟上市公司相關的犄角旮旯的知識。

但是,自從滬港通來搶奪香港定價權之後,畫風是這樣的:

「你有目標價嗎?」

「有你就輸了!」

所以買比特幣的時候,我就想體會一下sky is the limit的freestyle感!

對於比特幣,我一無所知,連區塊鏈是啥我也不知道。所以請不要跟我爭執比特幣有沒有投資價值,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比特幣。 我就是想體驗一下一無所知是不是能賺錢。

不要跟我講哪個資本大佬說買了比特幣的人都是煞筆,煞筆就煞筆唄。我第一次認真考慮是不是應該買一個比特幣,就是在賭自己智商不夠,是煞筆。證據如下圖。

「我覺得以前的投資思路都錯了。賭自己比市場平均值聰明,所以可以賺錢,這條思路肯定不對。就要賭自己智商不夠,專門買看不懂的東西,比如比特幣。」

5月22日,發了上面這個賭自己智商不夠的微薄。5月25日跟老公聊起一個買比特幣發財的朋友,老公突然想起來錢包里還有一個很久之前這個哥們給的比特幣。

然後我就發微博顯擺了一下,回復里被各種懷疑。主要是因為我不懂比特幣,所以很多細節不符合事實。比如,其實那不是一個比特幣,是0.1個。我們股票屆一手只會比1大,誰想得到比特幣一手可以這么零碎啊。

越解釋越解釋不清楚。一怒之下買了一個比特幣,吹吹吹,說我吹牛我現買一個就好了吧。

那個時候的價格如圖所示,在差不多2500。買完還跌了一段時間。

後來9月4號的時候補買了一個。

補倉沒有多久,跌得更嚴重了。正好趕上JPM的Jamie Dimon說買比特幣的人腦子都進水(差不多這個意思吧),突然很多人來問我有沒有賣掉,我還發了一個貼說,沒有賣,就是感受一下心跳。

後來的事情,就是一直創新高了。(嚴謹一下,直到今天為止,一直創新高。)

作為一個專門炒股票的人,今年好幾個翻幾番的大票沒有買到,居然在完全不懂的比特幣上賺到了最多的百分比回報,可是說是非常諷刺了。

我琢磨了好幾天,這是因為研究無效嗎?真的是猴子瞎投資都比我們分析猿強嗎?

琢磨完了發現,這件事其實很喪!

Q:到底是什麼讓我賺到錢?

A:抓住一個好的投資品種,並且緊緊抱住!

不用質疑了,Asset allocation才是真的真理。比如過去這么多麼年,只要是把錢扔在房市裡,傻子都能賺錢。要是想在股票里賺出同樣的回報,那就實在太艱辛了。

抱住多重要也不用多解釋了,任何下車房產和騰訊的人都可以告訴你,選中了好的投資品種但是沒有抱住是什麼感受。

Q:你總共就買了兩個比特幣,賺不到一個買包的錢,在這里嗶嗶個毛啊。如何再干一票大的呢?

A:這就是重點了。

我復盤了一下買比特幣的心路歷程,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干一票大的, 因為窮!

首先,你要選准投資品種。

這個靠的是眼光(對於常人來說太難了吧!),運氣(好吧)+有錢。

為什麼說靠錢呢。

因為我當時下決心買一個比特幣,就是覺得兩萬塊虧了也不會死人,被人diss了半天就是要買一個解解氣啊。

我也就是對於兩萬塊的投資有這樣的豪氣了。但回想一下那些靠買房子發財的。很多都是當時有錢隨便買的。比如被售樓小姐懇求了抹不開面子,比如孩子去哪裡上學買個房子方便一點。

因為有一些小小的需要,拿出來的錢對於自己也不是很多,即便虧掉也不是很在意。 這樣,才有資格去拼運氣!

然後,你需要抱住不賣。

這個靠得是眼光(對常人來說太難了吧!)和錢。

怎麼又是錢?!!

沒錯啊,比如我一直沒賣就真是覺得兩萬塊虧掉就算了啦。(要是買了一百萬的,虧不起,搞不好一跌我就賣掉了。)

前段時間和一個在深圳有好多套房子的朋友聊天,她說覺得深圳房價現在高得可怕,我就問她覺得高得可怕為啥不賣幾套,她反問我賣了房子那麼多錢能幹什麼。

去年年底也有一個持有價值幾千萬的騰訊股票的朋友問我,是不是漲到頭了。今年問她有沒有賣掉,她說最後沒賣,反正也用不著錢。所以今年那幾千萬又漲了94%。。。。

所以說,長線投資有三種:

1) 被套住了被迫長線投資的價值投資者!

2) 真價值投資者!

3) 懶得折騰的有錢人!

總結到這里是不是很喪。 懶惰賺大錢的好事,只屬於運氣好而且本來就有錢的人。

說到這里,翠姐把桌上的計算器抱得更緊了。

⑼ 幾毛一個的比特幣價值翻倍,那些擁有比特幣的人如今過得怎麼樣

如果回到七年前重新選擇一次投資機會的話,會選擇投資股票,然後坐等15年大牛市資產翻幾倍;也可能會投資房地產,然後坐等16年房地產爆發,資產翻番。但選擇七年前投資1萬元比特幣,到17年居然可以坐擁662億元,足足漲了6百多萬倍!

眾所周知,2018年的幣市是慘烈的一年。2018年初,比特幣的價格處於歷史最高位,區塊鏈的概念也開始大熱,很多原本屬於圈外的人紛紛湧入,參與創業、就業、買幣,幣市前景似乎一片大好。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幣價一跌再跌,剛創立的區塊鏈媒體們成片成片的倒下,那些跟風買幣的新人被套在了高位,討論“比特幣”、“區塊鏈”的聲音越來越少。幣圈讓這些新進場的人見識到了什麼叫殘酷。

9成以上的人都被套在這里,信仰是一個很奇特的東西;就像美劇最後的王國里那個王後,丹麥人集結准備進攻,她依舊說——上帝會懲罰這些這些異教徒,說的氣定神閑。

去年國內關閉了所有數字貨幣以及ico平台,世界各國都紛紛出手限制,普通持有者在這個時候,願意賣掉的人很少,基本還是以持有為主。這個需要大的決心,生活問題,炒幣問題,各種問題都可能會造成不再持有;這些問題造成的困擾很大,所以很多人過的並不好。時隔半年,世界各國紛紛進場的行業,就是“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在區塊鏈這場比賽中,不少國家都有所動作,持有者們也都在觀望中。

熱點內容
區塊鏈幣圈今天的話題 發布:2025-07-05 15:22:06 瀏覽:796
玩區塊鏈的人群 發布:2025-07-05 15:06:06 瀏覽:123
VP幣是傳銷還是真正區塊鏈 發布:2025-07-05 15:01:21 瀏覽:453
個人還能挖比特幣嗎 發布:2025-07-05 14:46:43 瀏覽:680
幣圈財富自由論壇 發布:2025-07-05 14:12:52 瀏覽:844
挖比特幣有沒有風險 發布:2025-07-05 14:02:51 瀏覽:82
BE區塊鏈生態算網路傳銷嗎 發布:2025-07-05 13:34:31 瀏覽:657
幣圈是什麼控制漲跌 發布:2025-07-05 12:51:01 瀏覽:385
以太坊的運作過程 發布:2025-07-05 12:34:09 瀏覽:207
如何銷售區塊鏈會議 發布:2025-07-05 11:34:12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