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超算二期募資
1. etr是什麼幣
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代幣稱為以太幣(Ether),代碼為ETH,可在許多加密貨幣的外匯市場上交易,它也是以太坊上用來支付交易手續費和運算服務費的媒介 。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以太虛擬機」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拓展資料】
以太幣跟比特幣有什麼區別:
一、ETH與比特幣方向不同
首先,ETH與比特幣,這兩者背後區塊鏈系統的方向完全不同。比特幣的定位就是單純的數字貨幣,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它是為了取代法幣、解決金融危機而誕生,主要應用於付款和價值轉移。所以比特幣背後的整個區塊鏈網路方向都是以貨幣為主,解決交易、支付問題。而ETH則不同,它雖然也是數字貨幣,具備一定的交易屬性,但是ETH背後的以太坊區塊鏈網路定位是世界級的通用計算平台,它只是借用比特幣中的區塊鏈技術,以此為基礎,朝著偏向於互聯網的操作系統級應用方面發展。
二、ETH與比特幣作用不同
由於以太坊與比特幣的方向定位不同,導致兩者的數字貨幣作用也有所不同。比特幣的方向是貨幣,想要成為常規貨幣的替代品。所以,比特幣系統中,其數字貨幣BTC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可以說是整個系統的最終體現,它的作用就是作為支付交易的媒介和價值儲存的載體。而以太坊的目標是操作系統級別的計算平台,就比較偏向於互聯網服務方面,它的價值體現在於有多少用戶使用以太坊這個平台,以及你這個平台給我提供多優質的服務。所以,這就決定了ETH在以太坊平台中,只是一個重要環節,但卻不是全部平台的價值體現,它只是以太坊上提高服務質量、處理交易的一種貨幣工具,讓平台上發生的點對點交易和應用程序更加便捷化。所以,盡管比特幣和以太幣都是數字貨幣,但比特幣是想要成為法幣的替代品,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被大家使用,整個系統更像是使用區塊鏈技術支持的一個特定應用程序。
三、ETH與比特幣機制原理不同
比特幣與以太坊的共識機制不同。在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起到數據維護作用的共識機制是PoW機制,即工作量證明機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大家一起參與,誰處理得最快最好,誰就能獲得記錄數據的權力,進而獲得比特幣獎勵。因為比特幣的應用方向是貨幣,使用場景是沒有中心化機構參與的點對點支付與交易,所以,比特幣就強烈地需要去中心化與安全這兩個屬性,而PoW機制雖然處理交易的速度過慢,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但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極高,故此與比特幣契合。
以太坊所採用的是PoS共識機制,即權益證明機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大家一起參與,誰持有的以太幣多,誰就越容易獲得記錄數據的權力,進而獲得ETH獎勵。以太坊的應用方向是操作系統,它是想讓大家在它的系統上部署智能合約、開發去中心化應用。以太坊雖然也需要去中心化的屬性,但是比起比特幣,它更需要高效率與低成本,不然你平台數據處理的效率過慢,手續費還高,誰願意在你的平台上開發?所以,以太坊就採用了PoS機制,PoS的去中心化性雖然沒PoW機制強,但是效率更快,處理數據也不需要花費非常大的資源。
四、ETH與比特幣通證生態不同
ETH和比特幣通證生態不同。比特幣因為要做貨幣,其價值生態的支撐點在於共識價值,即有多少人認可它,並使用它進行交易。因此比特幣的通證設計實際是一個通貨收縮的經濟模型,限定了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這樣因為稀缺屬性,價格會越來越高,更容易取得共識價值。而以太幣不同,支撐它價值生態的點在於產品,即整個平台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解決了什麼樣的痛點等服務價值,與安卓系統、微信等產品類似,以太幣是以太坊平台的一個工具,可以用來購買gas做手續費、募資等其他使用場景。因此以太坊的通證設計中,以太幣並沒有數量限制,發行量上限為每年1800萬,挖礦難度也會隨時間而上升,相對通貨膨脹率每年都會下降。總的來說,ETH和比特幣雖然都是數字貨幣,但各自背後代表的整個區塊鏈系統,在作用、原理、生態價值等都有不同,以太坊的本質是一個操作系統級別的計算中心,以太幣是打破了原有數字貨幣的定位,在比特幣的基礎上開創了新的方向,它除了自身的貨幣價值外,還包含了整個產品的價值,這是前所未有的,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為什麼以太坊是區塊鏈2.0的代表。
2. Forbes礦工聯盟是做什麼的
幣圈隨著比特幣的成功減半正式進入到了「牛市周期」,不少朋友卻在抱怨在幣圈越來越難賺到錢。的確,如今的期貨已經淪為韭菜收割機,山寨幣在項目方艱苦支撐之下半死不活,而19年大紅大火的各大模式幣也早已銷聲匿跡。很多人會問,17年的ICO、18年的IEO、19年的模式幣,為什麼進入到2020年,在沒有強力政策的干預下全部看不到蹤影。仔細想想不難理解,原因大概如下:
1.經歷了17年超級大牛市,過去3年都是在消化泡沫的階段。
韭菜被騙無數次後,對新項目更加謹慎,一張白皮書一個官網就能圈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2.區塊鏈項目難以落地,沒有實體支撐。
在幣圈無論什麼吹上天的項目,不像實業,沒有持續的造血能力最終只能以歸零收尾。
3.模式幣都是龐氏騙局。
模式幣更不用說,所有的模式都是類金字塔式的傳銷模式,用後來者的錢獎賞先來者,泡沫越吹越大,崩盤只是時間問題。
難道幣圈真的就這么死氣沉沉,看不到任何希望了嗎?要想真的在幣圈掀起一股新熱潮,前面3大難題必須要克服,也就是說如果有項目可以做到風險可控無泡沫,又有實體支撐,又不帶傳銷模式,可以長久穩當的賺錢,就好了。
這要在之前,肯定會有人說痴人說夢,疫情過後,國家大力支持實營企業就是為了重振經濟,然而現實中實體都很難做下去,更別說區塊鏈項目了。結果我注意到了一個叫Forbes的項目,研究了白皮書後,忽然覺得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不同於我見過的任何項目,這個項目居然完美實現了上述願景!讓我們帶著好奇一探究竟,看看這是什麼神仙項目。
一、0募資,啟動資金僅僅靠正規挖礦業務
首先Forbes項目是0募資,注意哦,開始就沒有募資,杜絕了圈錢的可能。Forbes項目代幣GFS在推出之前,一開始只有比特幣挖礦業務。這個比特幣挖礦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這跟項目本身有什麼關系呢,這個我們後面再解釋。先說挖礦業務,Forbes最先啟動的叫做「礦工聯盟計劃」,想要參與只需要質押押金購買算力或者礦機,就能持續獲得挖礦的收益了。注意,為什麼說項目風險可控,重點是:
1.押金通過智能合約,以一年的期限每天返還。
智能合約是部署在以太坊上的,押金usdt每天返還,智能合約是開源的,這就保證了無論項目結局如何,本金是100%能收回的。
2.挖礦收益每天可提現。
挖比特幣的收益也會自動兌換成穩定幣,每天都可以提現,這就實現了能夠穩當賺錢。
3.實體比特幣礦池支撐,實地可考察。
為什麼說項目有實體支撐,就是因為用戶抵押的押金100%用來購買比特幣礦機,Forbes和全球頭部礦池比特大陸合作,礦池可隨時實地考察。
這樣在Forbes項目初期,通過100%押金返還的方式參與比特幣挖礦,用戶可以幾乎無風險的賺取挖礦利潤。如果僅僅是挖礦,Forbes不足以對幣圈造成大沖擊力,畢竟這里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回本周期太長,二是沒有推廣模式。19年大火的模式幣雖然都是崩盤的結局,但是能火的原因就是因為有模式,看Forbes如何破局。
二、靜態和動態雙重模式,導火索一觸即發
上文說過,購買礦機押金的回本周期長達一年,很多人可能因此望而卻步。Forbes設計出兩種模式,如果你購買礦機後什麼也不做,那麼只能通過每日釋放的押金和產生的收益慢慢賺錢,目前年化收益大概180%,這種叫靜態模式。如果想快速賺錢,Forbes設計出了動態模式。
在動態模式中,一共又分為3個模塊。
1.豐水期推廣。
在礦圈,如果遇到豐水期,挖礦的收益將會提高,因此Forbes在豐水期季節往往會推出此活動。用戶直推的前5名的首單礦機押金的10%資金立即釋放。比方說我購買了1000u的礦機,本來這1000u的押金是一年期釋放的,但是如果我再推薦5個人購買礦機,並且這5個人都是買的1000u的礦機,那麼押金總金額的10%也就是500u可以立即釋放。這樣,我最多推廣5個人就可以立即回本一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里釋放的資金是押金和收益的總和,不僅僅是只有押金!
2.直接推廣增加20%釋放,間接推廣增加10%釋放。
這個很好理解,還是以我購買1000u礦機為例。不推廣的時候,押金加挖礦收益每天大概一共釋放7u,如果直推1個人,這個人購買了1000u的礦機,那麼我會增加其釋放金的20%,也就是1.4u,如果這個直推的人又推了一個人也買了1000u的礦機,那也就屬於間接推廣,我可以增加其釋放金的10%,也就是0.7u,這樣一來,我每天的釋放金就變成了7u+1.4u+0.7u=9.1u。推的越多,釋放越快,就是這個機制。
3.工會等級釋放。
所謂工會就是指傘下最大業績線之外的其他業績區,因為我是傘下所有人的推薦人,因此我是會長。Forbes為了鼓勵用戶做工會,不同級別的工會的會長可以獲得不同等級的釋放獎勵。比如我只需要直推和間推的總資金達到5萬u,就可以成為V1的工會,那麼全網挖出的比特幣總收益的12%會平分給所有V1工會的會長進行釋放,以此類推。
在Forbes的推廣模式中,所有的這些推廣獎勵都僅僅是你本金和收益的釋放,並不是下家資金給予到你的。這是區別於其他傳銷項目的核心要素!
也就是說本來什麼都不做需要一年才能釋放本金和挖礦收益,但是如果我進行推廣,可以極大增加回本和創收速度,當推廣獎勵達到本應得到的押金和收益之和時,推廣獎勵就不再有效。
有人可能會說,我辛辛苦苦做了如此龐大的社區,僅僅為了本金和大概年化挖礦180%的收益,未免太不值得。實際上,當押金和收益全部釋放完畢後,可以選擇再次復投,這樣就可以使推廣的獎勵一直釋放了。
有人又會問了,比特幣挖礦的收益每天都是不確定的,為什麼釋放的時候連帶未來的預期收益?Forbes預期挖礦比特幣的年化收益達到180%,遠高於其他礦池,資金是從哪裡來的?
要解釋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說過Forbes是純實體無泡沫的項目,不能有任何龐氏騙局端倪。
1.由於項目自帶推廣模式,一經啟動,礦池會迅速裂變式增長,所以礦池的龐大體量會很有底氣跟電廠要價。一般的礦池電費成本可能在0.35以上,而Forbes的電費成本可以節約很大部分。
2.在全球頂級礦池的支持下,購買的礦機越多,邊際成本越少,於是礦機的成本其實是低於所有用戶的平均成本的,這個成本差也是收益之一。
3.Forbes成立了「礦池基金」,用全網挖礦產出的收益的20%進入基金池,這個基金專款專用,會繼續購買礦機擴大收益,因此項目具有持續造血能力。
三、Forbes布大局,最終項目願景實現分布式金融。
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認為Forbes僅僅是挖礦模式的新探索,那就大錯特錯了。項目真正想要實現的是跨鏈技術的落地,要做分布式金融的第一梯隊。
「Forbes礦工聯盟」僅僅是第一步,後續隨著主網的上線,通過挖礦聚集了眾多的節點生態將會突然像有了用武之地,指哪打哪,所向披靡。眾所周知,現在最火的區塊鏈概念就是DIFI(分布式金融),這也是以太坊2.0未來要深耕的領域,Forbes未來真正想要打造的是摘得去中心化金融的皇冠,做幣圈的「銀聯」。
那麼等Forbes礦池成熟後,Forbes就會推出主網和token GFS,GFS的產出也只能通過購買專屬礦機挖得,由於參與前期比特幣挖礦也相當於為節點生態做貢獻,因此在礦工聯盟期,用戶可以選擇將挖礦的收益兌換成GFS憑證,待主網上線後可以一比一映射成主網token。如果看好GFS的未來,挖礦收益提前兌換GFS憑證也不失為擴大收益的選擇。
當然,還是那句話,Forbes項目是真實體,真落地,零風險,無泡沫。不同於其他騙人項目會把收益強制兌換成項目token,挖礦收益兌換GFS是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的,未來購買GFS礦機也是自由選擇的。如果不看好Forbes項目沒關系,安安穩穩的賺比特幣挖礦的錢就好,畢竟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對於筆者我來說,這樣實誠的項目在幣圈已經很難看到了,Forbes不光實在,而且不拘泥於傳統實體挖礦,創新般的推出不帶泡沫的推廣模式,可以預見,這種模式是可持續發展的,甚至我期待能挑戰下比特幣的前幾大礦池。越早參與越能吃大肉,這是我參加眾多項目總結的真諦,我挖礦所得幾乎第一時間都兌換成GFS權證了,畢竟,Forbes項目剛剛起航,迎面它的是一片待開發的汪洋大海。
3. 比特幣94事件是什麼意思
比特幣 94 事件指的是 2017 年 9 月 4 日中國人民銀行協同七部委全面性喊停 ICO ,判定 ICO 為非法融資操作,中國交易中心也被關停。 ICO 來源於股市的初次公開發行( IPO )理念,是區塊鏈項目初次發售代幣,募資 BTC 、以太幣等常見虛擬貨幣的操作。 ICO 是一類區塊鏈市場行業用語,是一類為數據加密虛擬貨幣 / 區塊鏈項目籌集流動資金的常見手段。
比特幣的危害
1 、非常容易變成犯罪道具: BTC 的帳戶匿名,投資者無法知曉其持有人;
2 、干擾一國 ( 或區域 ) 的外匯政策紀律:比特幣交易不會受到別的央行的操縱,也無需銀行業信用背書。能夠順利地繞開別的國家的外匯監管;
3 、影響法定貨幣機制,:引起別的類似虛擬貨幣不斷涌現出來;
4 、消耗大批量的社會資源:「挖幣」是 BTC 原始取得的唯一手段,依據其編程設計,越往後挖幣的難度系數越大,也就代表著需要越來越多的時長和更高的算力。
4. 什麼是以太幣/以太坊ETH
以太幣(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種數字代幣,被視為「比特幣2.0版」,採用與比特幣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以太坊」(Ethereum),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成果的民眾區塊鏈平台,由全球成千上萬的計算機構成的共鳴網路。開發者們需要支付以太幣(ETH)來支撐應用的運行。和其他數字貨幣一樣,以太幣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 。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ICO將被納入監管是什麼情況
8月28日,一位證監會內部人士向記者確認,近期火熱的ICO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目前在准備各種材料。「目前ICO風險很大,從長期來看,肯定要被納入監管。」
4問ICO
1、ICO該不該納入監管?
紙貴科技CEO、墨鏈總發起人唐凌告訴記者,ICO應該納入監管。在財富效應示範之下,目前「傳銷幣」、「空氣幣」太多了,很多項目還未確定便能融資,投資者炒幣很瘋狂,風險很大。
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理事肖颯認為,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強化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ICO也應該納入監管。金融創新,只有依法合規規范才有生命力,任何違規和濫用都將適得其反。
李林表示,由於目前ICO融資後在資金的使用上沒有監管,融資之後的資金去向成謎。他建議,監管應該注意投資者適當性。
2、ICO應當如何監管?
OKCoin幣行副總裁田穎認為,ICO的監管,首先是明確法理定性。對ICO的企業進行登記式管理、對ICO募集的代幣進行公開透明的託管管理,項目發起方、代幣流通平台、第三方宣傳機構,對項目真實性需要加強考察,增加投資者風險教育,有效控制風險。這些監管辦法都可以在定性後執行。也有很多法學專家建議參考英國、新加坡推行的金融科技沙盒監管系統,將創新和風險間的矛盾最小化。
對於如何監管,唐凌建議設置項目審核和盡調。目前ICO項目是「自審自過會」,雖然代投平台也會審核,但是沒有備案。同時,應設立資金託管。前期有媒體曝出個別平台拿資金沉澱去購買理財產品,這就是沒有資金託管導致的,容易出現平台捲款跑路。此外,規范化管理,資金撥付不要一次性給完。很多創業者沒見過這么多錢,不知道怎麼花,容易出問題。
肖颯認為具體監管抓手為:產品登記、信息披露、資產託管、項目真實、合格投資。
「進行產品備案登記是監管機構了解和監控高風險金融業務的有效方法;信息披露是常規方案,能夠讓項目更透明;資產託管,防止涉眾案件;項目真實,是對ICO發行方的最低要求;合格投資,將風險和投資者分級匹配,約束投機資金。」肖颯說。
3、ICO監管難點在哪兒?
唐凌表示,監管難點在於:現在很多平台通過智能合約就能ICO,尤其是通過以太坊的項目,不需要經過平台,自己就可以募集,私募行為比較多,風險大。
田穎認為,認定ICO的性質是推進監管的一個難點。ICO有點類似眾籌,但又跟眾籌不完全相同。美國SEC在前一陣公布了對THE DAO代幣的調查結果中,認為該代幣具有有價證券范疇,歸證監法監管范圍。這次判定,也是美國監管層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和分析的結果。有一些非證券類代幣可能期望得到的是某些產品的使用權,那就不屬於有價證券這個范疇了。
她認為,ICO是互聯網產物,有些ICO項目是全球化運營的,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增強國際間協調。還有就是,監管的力度應該到什麼地步。
肖颯表示,對於ICO的本質,業內存在分歧。如果把ICO的本質定性為「以物換物」,用一種特殊的虛擬貨幣換取另一種特殊的虛擬貨幣,尚可解釋。
如果ICO項目直接募集「法幣」,包括人民幣、美元、歐元等,則可理解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存款」,一旦符合刑法第176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要件,則可能構成犯罪。
肖颯認為,如果ICO項目有分紅條款,則有股權標志,如果項目有回購條款,具有「保本保息」的嫌疑,類似理財產品,沒有牌照而發理財產品,這實際上是一種非法經營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如果非法經營較難界定,那麼上述行為很可能認定為傳銷。很多ICO項目在推廣過程中,有推廣獎勵行為,比如「拉一個投資者返代幣」。
4、監管對ICO的影響?
維優元界CEO初夏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監管層應該規范ICO的發展,尤其是設立「合格投資人制度」,因為很多普通投資者並沒有高風險承擔能力,不應該參與這么高風險的項目。如果沒有合格投資者制度,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對於監管的影響,田穎表示,短期來看對目前市場是沖擊,長期看是利於整個數字資產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真正做到讓市場先健康,再高效。另一方面,監管也會使優質的項目能夠呈現其價值。
華創證券一份研報認為,ICO的創新趨勢值得關注,長期來看,隨著其影響力越來越大,接受監管才能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而具備較強實力的ICO平台或項目有望率先擁抱監管,平衡創新屬性與潛在風險,成為ICO未來發展的受益者。
6.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比特幣大跌原因就是資本流出資本收割,回首一下看看2017年的時候,當時ETH的智能合約這個概念剛出來,資金不斷湧入,2017年年頭到將近年末一直是個慢牛的狀態,資本的流入為牛市作了充分的准備,到了2017年11月-12月比特幣一波漲到2萬美金,每日早上起床都會看到創新高。
2017年各種發行新幣,各種收集資金,比特幣的牛市的必然的,隨後2018年第一個星期後,牛市開始轉熊市了,比特幣的牛市來得慢走得快,2018年整個幣圈資本跌去90%以上,各種資本的收割,開始熊市漫長的調整,2018年雖然中間有小小的波動升幅,例如EOS的節點選舉,HT平台首創的交易挖礦等都只是熊市中的曇花一現,沒有能阻擋熊市下跌的趨勢。
今年的下跌讓投資者回歸理性,其實有利於讓幣圈向規范化發展的,現在先不管數字貨幣真的有實用價值,這次的資本收割讓投資者進一步明白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除了今年的幣圈,還有P2P,投資者看到有利可圖,就不用思考地投機進去,吃虧的最終是自己,這個熊市能否讓投資者認清幣圈的本質還是未知數。不過幣圈日後發展還是需要政府規范,還有平台和項目的正規運行,當然這個都有有資本的支持才可以讓幣圈有系統良性的發展下去。
所以說,資本流出是比特幣大跌的最大原因。
大跌的原因是莊家操盤。有過投資經驗會看K線數據的人都知道,現在加密貨幣這個市場已經被大機構大莊家所控制,常常會有莫名其妙的拉盤,也有莫名其妙的砸盤。多空爭奪毫無預兆。即便偶爾有利好利空消息,也都是莊家開始運作的借口。
因為沒有監管,所以這個市場人為操縱的痕跡很明顯,只能通過交易所來進行一些限制。但假如交易所也和莊家一起加入收割韭菜的行列,那誰進來都不管用,除非有實力和莊家打對台。
去年比特幣不應該漲至2萬美元的高度,但是藉助著去年各種山寨幣的狂發吸引了大批的資金湧入了幣圈,各種空氣幣傳銷幣在發行之初就是利用比特幣和以太坊來眾籌的,無形之中拉高了這兩個幣的價格。此後大量的山寨幣迎來牛市獲利盤最終湧入了比特幣也成就了比特幣的 歷史 巔峰價格接近2萬美元的高度。
此後大量獲利盤開始逃離,從今年2月非常明顯的拋壓2萬美元直接下跌至6000美元,後來在超跌反彈9700美元此後又是無盡的熊市漫漫征途。僅僅從最近11月15號開啟的這波下跌加速,就需要比特幣2到3個月的時間來修復,並且3100美元還並不是最終的大底。
所以說比特幣大跌本身就是牛市的結束熊市的開啟,資金盤沒有資金運作之後就得用自身的空間來換取時間,這就是最大的原因。
本輪熊市,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大跌,其本質原因是市場泡沫過多,幣價的下跌是真實價值的修復過程。
上一次牛市形成的原因,跟1C0有很大的關系。1C0讓發幣、募資變得容易,幾乎不需要付出什麼成本,加上市場缺乏監管,導致騙子橫行,空氣項目泛濫。行業的「火熱」帶動了幣價飛漲。同時,行業的混亂也引來了各國的監管,監管之下,1C0走向了死亡,發幣和募資逐漸變得艱難,炒幣的熱度也慢慢消退。
泡沫被監管這把利刃戳破,而大量項目又沒法落地應用,整個行業自然難以支撐起那麼高的價格,幣價大跌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從短期看,幣價大跌讓整個行業步入了寒冬,但從長期看,行業逐漸回歸理性,將更有利於行業的良性發展,只有把區塊鏈技術真正的用起來,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牛市」!
比特幣,一種用區塊鏈演算法算出來的東西。有人叫它虛擬貨幣,但是請注意,這個東西和貨幣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一,一定是有國家強制力,沒有這個基礎,是不可能稱為貨幣的,這是國家信用。
二,一定是與現有經濟體系相配套的證明,也就是必須要有參照物,一般來說是金子,外匯。並不是隨便印刷,需要有等價物去對沖。
比特幣挖礦得來的一直虛擬幣,沒有哪個國家賦予它強制力,賦予它信用。也沒有一個等價物標識它的價值。所以,不能叫做貨幣。隨隨便便一個區塊鏈演算法就可以虛擬一個xx幣。
再比如Q幣,Q幣是貨幣嗎?肯定不是,它只是貨幣購買來的一種虛擬商品,這種商品可以在騰訊的虛幻世界購買虛擬物資。
既然不是貨幣,那麼為什麼還有市場,有人氣呢?
一是,人們對新事物的陌生,不知道根源。二是,演算法復雜,所謂挖礦困難,需要消耗很多能源,這是產生了成本。三是,有人喜歡,也有人貪婪,想佔有更多。
主要是四個原因:
1. BCH分叉導致BCH價格過山車,帶壞了整個比特幣系列的走勢。而且大量的算力被從BTC移到BCH,導致BTC交易變慢,加劇了持有人的不安全感。
2. USDT遭遇擠兌提現,造成市場穩定幣嚴重不足。
3. STO等二級市場衍生品開發,降低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戰略意義。
4. 目前是技術性熊市,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暴跌。
有人說是bch分叉導致。
有人說是期貨市場所致。
有人說是。。。。!
我不以為然!
我覺得牛的是bitfinex的操盤手,牛的是usdt的控制力。
為什麼這么說?
先從幣圈資金進場渠道說起,法幣進場最大途徑是場外,usdt,或者一些法幣交易所。
而usdt是規模最大的穩定幣。從流通市值28億迅速回購到17億。
USDT流通市值變化圖
現在來理一理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在10月15日,江湖傳言USDT崩盤。usdt價格最低跌到0.86美金。然後bitfinex就回購了10億美金的usdt。平均回購價格在0.9美金左右。姑且不考慮usdt是不是有真的增發現象。單這一點錯配的利潤就是1億美金。接下來一個月時間市場趨向平穩。錨定usdt交易平台與錨定usd交易平台,BTC價格從最初價格相差百分之10以上,逐步回歸到百分之1之內。BTC的價格區間在6400左右USD/USDT。長達半個多月的橫盤。交易量急劇萎縮。市場一片低迷。
是不是有一種可能回購了10億usdt的bitfinex,會不會將這10億美金放在錨定usd的市場等待機會。bitfinex出來新的提現政策,這一切都太巧了。讓我不得不去聯想。
Effective immediately, Bitfinex will charge a 3.0% fee on all external wire withdrawal requests exceeding the following frequency and/or size limits:
1. more than 2 fiat withdrawals in any thirty day period; and/or,
2. more than $1M in aggregate in fiat withdrawals in any thirty day period.
Regular withdrawals, currently representing the requests of more than 99% of our customers, are unaffected by this change.
現在來復盤下昨天晚上的交易,11點左右開始砸盤,因為交易市場的體量不一樣,深度不一樣。usdt市場和usd市場,跌的速度明顯差異。最大差距達到百分之14。usdt報價6000 ,usd市場報價5280。這時候之前提到的10億美金已經放在usd市場的獵手機會來了。從usd市場買幣,usdt市場賣幣。誰可以干這個事情?掌握著usdt和usd無障礙兌換的bitfinex。你可能說那是usdt貶值,或者市場低迷造成。但是場外瘋狂溢價又怎麼解釋呢?
這一切太巧了,不得不和bitfinex聯系起來。然後在其他資金進場受阻的情況下,bitfinex可以從usd市場買幣usdt市場賣幣。逐步把這個差價磨平。截止發文時間。usdt市場和usd市場差價百分之三。場外usdt暫時報價1.01美金,溢價百分之1。
控制了穩定幣資金池的人才是最大的庄。單單一個流動性限制。就足以殺死一大堆機構。
有人問,不破不立,是牛要來了么。
我也不以為然。我們想一想,幣圈最大問題不是共識,而是法幣資金進場渠道。而usdt現在一家獨大摁住大家的咽喉。
隨著其他穩定幣的崛起,進場渠道的多樣化,或許牛就來了。
突然意識到缺的不是資金而是,資金進場渠道。
主要是四個原因:
1. BCH分叉導致BCH價格過山車,帶壞了整個比特幣系列的走勢。而且大量的算力被從BTC移到BCH,導致BTC交易變慢,加劇了持有人的不安全感。
2. USDT遭遇擠兌提現,造成市場穩定幣嚴重不足。
3. STO等二級市場衍生品開發,降低了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戰略意義。
4. 目前是技術性熊市,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暴跌。
美元一開始是美金,美國政府和黃金作保證。
比特幣誰保證?
挖礦?
挖礦?
挖礦?
偷換概念。
黃金,通過挖金礦,提煉得到黃金。黃金。
比特幣挖挖挖得到什麼?
我家小孫子,在家計算半天,爺爺獎勵他十元錢。
你搞一大堆計算機,算什麼?
荒唐。
區塊鏈是什麼?
應該是,例如,煙廠的某一款香煙,對應一枚硬幣,這枚硬幣隨時可以換這款香煙,你持有這枚硬幣可以到超市買東西,超市可以用它換香煙。農民可以用它換化肥。
扯蛋,要這干嗎?
有,鈔票就行了。
想過幾天付錢,不是有承兌嗎?
想提前用錢,不是有信用卡嗎?
扯蛋的比特幣。
毫無用處。
比特幣暴跌三大原因:
1、備受爭議的比特幣現金(BCH)硬叉
2、各國監管機構對比特幣及數字貨幣的從嚴監管
3、持續下跌導致全球投資者的恐慌情緒
7. 嘉楠科技四季度預收款環比增8成,是第幾次披露自營挖礦路線圖
近日嘉楠科技四季度預收款環比增8成的事件上了時事熱點,而嘉楠科技(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AN ),是超級算力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提升社會運行效率,並改善人類生活方式 ,而嘉楠科技是超算晶元開發者,數字區塊鏈計算設備製造者以及數字區塊鏈計算軟硬體整體方案提供商。 而嘉楠科技披露了自營挖礦線路圖,而此次嘉楠科技四季度預收款環比增加了8成。
而此次嘉楠科技自營挖礦而披露挖礦路線圖的事情曝出,而這次挖礦路線圖是該公司首次披露。
8. 比特大陸控制權爭奪戰:市場派與技術派的決裂
盡管比特大陸在礦圈行業被稱為綜合實力第一,但比特大陸內部控制權的爭奪能否讓其保持市場地位,尚難預料。 全球最大礦機生廠商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之間的爭權大戲正在全面拉開。
10月29日,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突然發難另一位創始人詹克團,試圖通過一系列舉措將詹克團從比特大陸徹底趕出去。
根據工商資料顯示,10月28日,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由詹克團變更為吳忌寒,而跟隨吳忌寒多年的葛越晟出任新的監事。
頗具戲劇性的是,此時,詹克團正以比特大陸董事長身份參加2019深圳公共安博會,並在安博會開幕前發布了最新版AI伺服器,雄心勃勃地進軍視頻圖像智能分析領域。等到詹克團聽聞自己將要被罷免的消息,匆忙趕回北京時為時晚矣,進入公司的許可權已被關閉。
面對吳忌寒突如其來的「逼宮」,詹克團顯然准備不足。為此,詹克團沉默十天之後,終於在11月7日發布公開信作出回應。他聲稱自己在事發前毫不知情,但會通過法律途徑盡快回到公司,結束這段非常時期,恢復公司的正常秩序。
「吳忌寒強勢回歸的直接原因,就是詹克團在經營管理上的混亂。」一位與吳忌寒和詹克團頗為熟悉的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2018年初,詹克團找來有華為公司背景的HR負責人,對比特大陸的組織體系進行徹底改造,參考華為的組織架構讓研發人員去做HR,HR去做銷售,銷售去做財務。
今年9月,詹克團再次開始新一輪企業管理結構調整,很多比特大陸老員工不堪其擾,紛紛被迫離職。
詹克團。
正當兩位創始人忙於爭奪控制權之時,號稱全球第二大 比特幣 礦商嘉楠耘智於10月28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募資4億美元。
而在礦機市場神馬礦機今年銷量表現優於螞蟻礦機,礦池方面先後被Poolin和F2Pool超過。
盡管比特大陸在礦圈行業被稱為綜合實力第一,但比特大陸內部控制權的爭奪能否讓其保持市場地位,尚難預料。
「政變」始末
10月27日,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親自率團去深圳參加2019深圳安博會。讓詹克團完全沒想到的是,一場針對他的「政變」正在2000公里外醞釀著。
吳忌寒選擇突襲詹克團的時機十分巧妙。10月29日中午,吳忌寒以比特大陸創始人、比特大陸集團董事會主席、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身份發出第一封全員郵件,宣布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
此外,吳忌寒還在全員郵件中表示,比特大陸任何員工不得再執行詹克團的指令,不得參加詹克團召集的會議,如有違反,公司將視情節輕重考慮解除勞動合同;對公司經濟利益造成損害的,公司將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緊接著,吳忌寒發出突襲詹克團的第二封全員郵件,內容為解除現任HR負責人王治的職務,重新任命原HR負責人索超,並宣布召開員工大會。據前述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透露,被解除職務的王治系詹克團從華為公司挖來,而重新擔任HR負責人的索超則是此前跟隨吳忌寒創業的元老級員工。
在隨後緊急召開一個多小時的員工大會上,吳忌寒開始做全體員工的思想工作。他從比特大陸創業故事講起,一一解釋公司發展背後的戰略決策,歷數詹克團決策上的「瘋狂行徑」,例如將不成熟的10nm晶元流片量產,導致公司損失15億美元等。
「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吳忌寒批評詹克團極度缺乏商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一位比特大陸前員工猜測,由於比特大陸股權結構採用VIE架構,北京比特大陸公司由香港比特大陸公司全資控股,吳忌寒很有可能是憑借後者執行董事職位更換了北京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
對此,詹克團表示「很尷尬」,他稱自己一直在埋頭搞技術、做產品、拼業務,不知道身為比特大陸創始人、第一大股東,在因公出差和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其在政府部門登記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可以被突然變更。
在一封《讓我們一起努力,共渡比特大陸非常時期》的公開信中,詹克團不無傷感地比喻道,「當巨變來臨的時候我才知道,在影視劇里發生過無數次的,被自己曾經最信任的合作夥伴、一起奮斗的『兄弟』,背後狠狠捅刀的橋段真的會發生。」
很多人同樣沒想到,吳忌寒與詹克團之間會走到這一地步——一個被譽為「比特幣佈道者」,一個被稱作「 區塊鏈 首富」。他們曾是投資者口中專業互補的創業典範,如今卻陷入「兄弟鬩牆」、倒戈相向的尷尬境地。
路線之爭
2005年,吳忌寒從重慶重點高中南開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輔修了第二專業心理學。2009年本科畢業後,吳忌寒就進入一家投行做起風險投資分析師工作,並很快成為一名投資經理。
2011年,吳忌寒的命運從接觸比特幣開始改變。也許是基於對比特幣的好奇和熱愛,他將幾乎所有零花錢都拿來買比特幣,投行的其他同事也會讓他代買比特幣。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在投行跟隨吳忌寒實習的葛越晟,後來一路追隨他來到比特大陸。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透露,在比特大陸創業早期,吳忌寒和詹克團都沒有太多資金,葛越晟家族投資了很多錢,家族很多人都是股東。後來,這筆投資也讓葛越晟一躍成為「90後首富」。
也是在2011年,吳忌寒結識了來自廣西國土資源規劃院的工程師劉志鵬(長鋏),他們一起湊錢辦了一個比特幣資訊網站,即巴比特。如今,巴比特已是國內最知名比特幣資訊網站之一。吳忌寒在巴比特發的第一篇專欄文章,就是他用比特幣在中國購物的經歷。2011年底,吳忌寒翻譯了中本聰的那篇創世論文,讓他成為比特幣在中國最早的佈道者。
2012年8月,被比特幣世界稱為「烤貓」的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生蔣信予在深圳成立公司,宣布製造ASIC礦機的計劃,並通過一個「虛擬IPO」項目在線籌款,按照0.1比特幣一股的價格,發行了16萬股,購買購票者可以分紅。
看到這一消息,吳忌寒買了15000股烤貓公司的虛擬股票,成為烤貓礦機的早期重要投資人。2013年,烤貓礦機取得了重大成功,卻面臨著國內阿瓦隆礦機的激烈競爭。與此同時,國外Bitfury團隊成功研發出全定製的挖礦晶元,其功耗極低,讓烤貓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這讓吳忌寒意識到自主研發晶元的重要性,於是決定要成立礦機製造工作。
可是,經濟學和心理學出身的吳忌寒並不懂技術,他需要一個技術合夥人。吳忌寒從名片夾里找到詹克團的名片,這張名片是他3年前在北京街頭收到的。當時,詹克團手下的業務員主動上前推銷業務,就這樣詹克團進入吳忌寒的視野。彼時吳忌寒需要一個晶元設計師,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詹克團。於是,吳忌寒將對比特幣的了解通過郵件發給詹克團。
詹克團先後就讀於山東大學和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曾在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所擔任研發工程師。吳忌寒找到詹克團時,他正在運營一個名為DivaIP的創業公司,主要經營機頂盒晶元業務。
詹克團回憶道:「我花了兩個小時閱讀維基網路上有關比特幣的內容,我意識到比特幣是具備發展潛力的,所以我毫不猶豫決定加入。」最後,詹克團召集機頂盒晶元團隊加入比特大陸。
從兩人的學習和工作背景可以看出一些差異。現年40歲的詹克團被稱為比特大陸的「技術大腦」,擁有15年集成電路行業的管理及營運經驗。他曾在6個月時間就開發出比特幣第一代礦機,能效遠超同行,打下了比特大陸的業界基礎。
由此,輿論將吳忌寒稱為「市場派」,而詹克團則被稱為「技術派」。此前就傳出兩人對公司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彼此都想把比特大陸引向自己熟悉的方向。「吳忌寒主張公司繼續開發新礦機,並重倉BCH(比特幣現金),繼續在數字貨幣行業發展;而技術出身的詹克團,則希望將公司轉型成為一家晶元製造企業。」
知情人分析認為,兩人的內斗或源於路線之爭,即市場派與技術派決裂。
起死回生
2013年,比特幣價格瘋漲,開啟新一輪牛市。從25美元漲到260美元,比特幣只用了不到三個月,就翻了10倍。由於比特幣價格波動加大,所以時間至關重要。比特大陸必須加快產品推出速度,才能把握此輪牛市獲利的機會。
當時,比特幣礦機市場長期由嘉楠耘智和Bitfury霸佔。詹克團憑借十幾年晶元研發經驗,從草擬想法到完成產品總共只花了半年時間,就帶領團隊實現了各項技術突破,自主研發出55nm挖礦晶元BM1380。2013年11月,比特大陸推出了第一代螞蟻礦機(AntMiner S1),性能大幅優於同期市場份額第一的阿瓦隆礦機。
在上述公開信中,詹克團這樣來回憶當時研發的辛苦,「我記得,研發第一代晶元時,伺服器過熱死機,半夜起床去開機;我記得,測試第一代晶元時,在深圳連日徹夜奮戰的情形;我記得,捧著第一台S1礦機的合影;我記得,當晶元技術指標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團隊兄弟們多次欲以頭撞牆的痛苦。」
此後,詹克團領導技術團隊不斷將螞蟻礦機更新換代。在短短兩年時間里,螞蟻礦機就從S1迭代到S4。
吳忌寒曾表示,「2014年,我們的業績飛漲。團隊的執行能力始終讓人稱贊,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做了四款晶元,每次晶元一出來就能及時生產出礦機。」
事實上,比特幣價格在2013年11月到達高位後,就再也支撐不住。隨後位於日本的全世界最大的交易中心Mt。 Gox發生欺詐事件,更是成為比特幣價格崩盤的導火索。
從2014年開始,比特幣又進入長達兩年的熊市。價格暴跌、信仰崩塌,曾經潮水般湧入的人群,也開始迅速退場。
曾經,比特幣價格飛速上漲時,礦機生產中巨大的利潤讓資本接踵而至,創業者相繼跑步進場。除了比特幣礦機,萊特幣礦機也開始出現。一時間,龍礦礦機、比特花園礦機、氪能礦機、宙斯礦機、銀魚礦機、西部礦機……幾十家礦機廠商競相角逐。
如今,當市場陷入長期熊市時,挖礦成了不劃算的生意。沒有人願意花費昂貴的電費,去挖一大堆價值不斷下降的數字貨幣。全網算力出現滯漲,礦機銷售面臨斷崖式下跌,各大礦機廠商迎來大洗牌,只剩下比特大陸、嘉楠耘智等少數幾家礦機廠商。
更令人唏噓的是,礦機研發先驅烤貓在2015年突然消失,至今杳無音訊。有人懷疑,烤貓被謀殺了;有人認為,他只是隱藏起來;還有人說他有抑鬱症,需要靠葯物緩解,種種猜測充滿了比特幣論壇。
比特大陸在長期熊市中,幾乎也接近破產邊緣。吳忌寒為籌措資金,賣掉此前積攢的比特幣,來保證研發和投片的繼續。此時,詹克團正在研究比特大陸第五代采礦鑽機Antminer S5,其與S1相比減少了約三分之一的功耗。
「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上漲,礦工們回到了礦場,Antminer S5也成為其挖礦工具。當時,其他礦機廠商沒有持續投入研發,第五代螞蟻礦機S5成了最好的礦機,一下子讓比特大陸起死回生。」一位比特大陸礦機業務渠道商稱。
矛盾公開
早在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就宣布赴港上市,從而揭開了這家礦機巨頭的神秘面紗。
比特大陸以礦機業務起家,在全球礦機市場份額佔比近七成。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收入主要來源是礦機銷售、礦池聯運、礦場服務、自營挖礦四大業務。憑借這四大主營業務,比特大陸的收入和利潤在2017年增長較快,並在2018年上半年達到了巔峰值,調整後凈利潤高達9.52億美元。
從收入角度看,比特大陸2017年的總收入為25.18億美元,較2016年的2.78億美元增長806.95%。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營收分別為25.17億美元、28.45億美元;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凈利潤分別為7.01億美元、7.42億美元,調整後凈利潤均為9.52億美元。
從業務構成看,盡管比特大陸並不局限區塊鏈領域,而是尋求雙線布局AI領域,但依舊難掩公司過度依賴「挖礦」業務的現實。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礦機銷售收入為26.84億美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94.30%。
正因為如此,比特大陸的業績很大程度上與比特幣價格直接掛鉤,這也導致比特大陸最終夢碎港交所。
對此,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側面回應稱,港交所的核心原則是上市適應性。言外之意,即是比特大陸上市不符合上市適應性。
果然,到2018年下半年,全球加密資產市場徹底轉熊,比特幣價格從高峰時的近20000美元跌至不足4000美元,跌幅高達80%。而吳忌寒一直支持甚至投入巨額資金的BCH在11月硬分叉後的價格,大幅縮水至不足200美元。
加密資產市場的大潰敗,直接導致礦機銷售業務慘淡,降價、促銷也難掩頹勢。面臨行業寒冬和監管的雙重擠壓下,比特大陸面臨著主營業務急劇下滑的處境。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比特大陸更是不斷傳出陷入巨虧、砍掉邊緣業務、大規模裁員、高層不和等負面傳言。
幣價大跌,礦企庫存高企,晶元流片失敗,AI晶元無法產生收入,BCH分叉,上市失敗,諸多問題一起爆雷在2018年下半年,比特大陸迎來最困難時刻。據梁啟源透露,公司賬上現金流最少的時候只有千萬級別。
「就在那天,我們接到供應商的電話,要求公司結清應付賬款。北京銀行已經同意給我們的 貸款 額度在第二天就被削減了。」談及此事,吳忌寒在員工大會上不禁感慨:「如果不是比特幣價格在隨後幾個月反彈……公司可能沒辦法撐過去年冬天。」
重壓之下,比特大陸開始砍掉邊緣業務,並進行大規模裁員。2018年12月以來,比特大陸裁撤了開源社區、區塊鏈金融、AI機器人等尚未盈利的創新業務。比特大陸近3000人的團隊也裁到了1700多人,裁員比例超過50%。
然而,在2019年初的年會上,詹克團回答員工關於BCH的提問。他說,未來要客觀中立地對待各類幣種。吳忌寒立馬上台反駁:你的礦機失去競爭力,被搶走了市場,為什麼要怪到BCH身上。
「場面極其尷尬,矛盾已經公開化。」一位比特大陸內部員工透露。
控制權爭奪
從一開始,吳忌寒和詹克團決定效仿谷歌,實行聯合CEO制度。在很多投資人的故事裡,吳忌寒和詹克團象徵著偶遇、相知、互補、成功的創業典範。
利用不同專業背景進行互補,在業務上,兩人有著很明確的區分。吳忌寒負責投資、礦池、礦場、礦機銷售,詹克團負責技術、供應鏈、生產、AI,人力、財務、法務等則是向兩人共同匯報。
創立之初,吳忌寒和詹克團達成一份奇怪的對賭協議,即是不給詹克團工資,而是當詹克團研發出礦機晶元後,就給技術團隊60%的股份。隨著螞蟻礦機不斷迭代更新,詹克團都能獲得股份激勵,逐漸詹克團持有股份越來越多,最終成為比特大陸的第一大股東。
不過,吳忌寒對於詹克團的股份激勵頗有微詞。吳忌寒承認自己答應,每一次礦機晶元達到指標,就給詹克團團隊一定股份。但在10月29日比特大陸全員大會上,吳忌寒攻擊詹克團把絕大多數股份占為己有,而沒有分給團隊,這是他成為大股東的原因。
隨著雙方矛盾逐漸公開化,吳忌寒和詹克團開始互相指責對方戰略失誤。詹克團攻擊吳忌寒做BCH,導致公司虧損;吳忌寒攻擊詹克團把技術人員調去AI,所以礦機失去競爭力,被神馬晶元超越。
無論是吳忌寒支持BCH,還是詹克團支持AI。這兩個戰略舉措都很燒錢,同時又沒有帶來什麼收入。在全員大會上,吳忌寒透露,詹克團因為接連晶元流片失敗,導致公司虧損15億美元,他在BCH投資上只虧了8億美元。
以BCH為例,在2017年BTC硬分叉後,比特大陸放棄了挖取比特幣的利潤,投入了許多算力去挖BCH,同時又將不少BTC換成BCH去拉盤。實際上,BCH的價格遠遠不如BTC。截至2019年11月11日,一枚BCH的價格僅為312.02美元,不足BTC的三十三分之一。顯然,吳忌寒押注BCH的戰略判讀出現失誤。
此外,吳忌寒和詹克團在AI業務上也有分歧。詹克團想在AI業務上加倍投資,吳忌寒則認為這個想法簡直「瘋狂」,畢竟這跟挖礦沒有直接業務關系。吳忌寒稱,詹克團甚至還想讓深圳的財務人員進行AI產品的銷售工作。
吳忌寒覺得這根本不切實際:「那誰來負責我們在深圳的財務工作?我們將如何呈現IPO的財務數據?」他接著補充說:「(詹克團)還要招聘300名應屆畢業生?我們現在有多少員工?如果一次性招這么多人,我們有足夠的資源來培訓他們嗎?」
目前,關於比特大陸控制權的爭奪尚無最終定論。「從當前形勢看,吳忌寒占據較大優勢,當然詹克團並不是毫無機會,關鍵是看誰可以獲得中小股東和背後投資人的支持。」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分析道。
9. 比特幣被認為是莊家操盤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年是個神奇的年份,雖然年初到年尾麻煩事不斷,但資產價格卻漲的很好。
我們看看各類資產的表現:
這里多說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比特幣剛出來的前 7 個月里,創造者中本聰自己開采了 110 萬枚比特幣,佔了當前比特幣總量的6%,這些比特幣一直放著沒動,現在價值接近400億美元。
如果一個市場具備了高杠桿、價格波動劇烈、交易量有限、集中度高這四個特點,那這個市場就是一個完美的割韭菜市場。
我們之前做過一期《亨特兄弟白銀投機案》,美國的亨特兄弟就是在囤積了大比例的白銀之後,通過在期貨、現貨兩個市場操縱價格,大肆的收割著市場上的白銀投資人,今天的比特幣市場跟當年的白銀市場有點像。
任何的資產泡沫破裂之前,都會有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泡沫的上限在哪裡?價格會升到多高?市場的情緒能有多瘋狂?這些都沒人能預測。
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不應被暴漲的價格撩撥的失去理智,而應該在狂熱的市場情緒之外,仔細想清楚兩個問題,我真的理解了這東西背後的投資邏輯?這東西真值這么多錢?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比特幣的暴漲一臉懵逼,那最好就不要去湊這種看不懂的熱鬧。
10. 藍天格銳集團、比特幣
天津藍天格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核心團隊來自瑞典、台灣和 國內一流名校北大等等,曾在比特幣、多特幣等數字的算力晶元領域取得卓越成就。
2013年11月,國內專業從事數字算力專用晶元以及整機產品研發和銷售的藍天格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天津濱海新區,公司利用60萬片自主核心晶元,部署全球最大的單一比特幣計算機群,控制全球15%-20%的比特幣產出。
2014年3月,藍天格銳電子科技基礎籌備完成,以中心化的算力礦場集群取代了礦機時代。至此,藍天格銳已經實現了算力和礦場全自動化檢測。藍天格銳的礦場藍圖開始向全球延伸。截止2014年12月,藍天格銳已經擁有自營礦場7個,全球合作礦場3個,算力規模中心化的礦場集群,率先進入工業4.0時代!
2015年3月,藍天格銳的第一個起算中心,電力2萬千瓦的巨無霸,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個民營的超算中心正式在江蘇落成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