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比特幣的商業邏輯

比特幣的商業邏輯

發布時間: 2023-08-09 21:42:21

1. 比特幣是如何產生商業價值的,「區塊鏈」又是什麼

比特幣是如何產生商業價值的,“區塊鏈”又是什麼?比特幣和區塊鏈是一個很復雜的話題,很多人都是雲里霧里,其實這是因為有人故意將兩者復雜化,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

通過上面的一系列分析,大家應該可以明白區塊鏈是一種安全的網路終端,可是比特幣是一種大家的預期,因此兩者完全不一樣,他們可以參考上述的內容。

2. 為什麼比特幣可以當錢花,誰給它的價值

我給你一個標准答案。

1、為什麼比特幣可以當錢花。

答:因為日本內閣正式簽署的《支付服務修正法案》,正式承認了比特幣是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該法案已於2017年4月1日生效。

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承認比特幣是合法支付方式的國家,這是第一部將比特幣支付合法性寫入法律的法案。

因此,在日本你可以使用比特幣當錢花。

內在的邏輯是,你使用比特幣在日本購買任意商品(只要店家支持),而商品隨後可以轉售換成日元,日元再通過外匯換成別國法幣,所以它在這個角度上來說,已經具備了「貨幣」的屬性,也就是你說的錢。

2、誰給它的價值

答:這個問題分三個部分去理解。

第一,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的時候,鼓勵人們使用比特幣作為支付結算的方式使用,然後這個概念就被人自然而然的理解成「貨幣」。但是它一開始真正的作用是加速數據打包上鏈的優先順序,你可以使用比特幣來讓其他比特幣節點優先打包你的數據,也就是插隊。

第二,比特幣真正有價值的一次證明,是2010年5月22日,一個程序員用1萬個比特幣交換了2個披薩,披薩價值25美元。從此,比特幣被賦予真正的「價值」。它打開了除傳統錢幣、貴金屬以外的另一種價值傳輸通道。

第三,人們對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應用的無限看好。夢想是無價的,他們在用對比特幣的推崇來給自己的夢想充值,為自己的未來買單。這個時候,比特幣價格越高,他們的夢想越美好。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夢想被貶的一文不值吧。所以他們是穩住比特幣價格的真正支撐,他們的夢想是比特幣價格的價值核心。

第四,其他騙子跟風忽悠。沒錯,這個方法的確很有效,大家都這么說的時候,即便你不知道為什麼,也會覺得比特幣很值錢,但是你不知道他為什麼值錢。

——以上。滴神為您解答,如有疑問歡迎留言。滴福記(DFG,Digital Finance Group)致力於為大家普及區塊鏈相關知識,傳遞最新的區塊鏈行業資訊,分享有關區塊鏈的趣聞。

3. 比特幣瘋狂上漲的邏輯是什麼

比特幣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法定貨幣零利息,資本無法保值,貨幣被政府操縱,從而導致機構把資產投入到去中心的加密貨幣中,當然也包括很多投機行為。

1. 稀缺的數量 。比特幣數量有限。現在已經有足夠多的人認可比特幣是一種資產,也就是占據了用戶心智,他實質上已經就是一種貨幣。物以稀為貴,比特幣有限,紙幣無限增多,所以存在上漲的必然動力。

2. 投機的存在 。比特幣也有其交易所。我們都知道,活躍的交易,一定離不開投機。就像我們的大A股,仔細想想有多少沖進去賺快錢的?有多少希望暴富的?有多少實際上淪為了韭菜的?這都是合法的交易平台,都充滿了投機!沒有投機的市場是缺乏生機的。

3. 猛烈的投機 。證券市場是有證監會作為專門的監管機構的,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法律、協會保駕護航。數字貨幣是什麼情況?跨國家交易!絕大多數政府拒絕承認數字貨幣的合法性!這就意味著,能賺到多少錢,就看你自己的本事。法外之地,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加上平台提供各種合約等杠桿工具,猛烈的投機行為,讓賺錢和虧錢都跟鬧著玩似的!

4. 現實的殘酷 。其實不少人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極為艱難。數字貨幣提供了一個以小博大甚至輕松改變命運的機會,湧入了各色搏命下注的人。相信關注幣圈的人也知道有人一夜損失上億的。

5. 瘋狂的人,造就了瘋狂上漲的比特幣行情 。即便瘋狂上漲,還是有很多人虧得褲子都沒了。人還是要賺自己認知范圍以內的錢,認知之外的,可以買極少的玩一玩,比如買2元錢彩票。丟了無所謂,賺了也平常心看待,要知道自己的不懂。不懂的,不能沾身。

都是金融大鱷的肉

兜超發貨幣的底!

各國政府按捺不住印鈔的沖動,導致法幣不斷貶值是比特幣上漲的主要原因。[酷拽]

4. 簡述比特幣暴漲的邏輯

      近期,伴隨著各國央行開閘的水聲,被巴菲特斥為「老鼠毒葯」的比特幣應聲突破12000美元,並在該整數關口蓄勢,大有向上突破,再下一城之勢。比特幣,在我看來即是「數字黃金」,關於比特幣持續上漲的邏輯,出於各種原因,多數專業人士語焉不詳,甚至,也有視比特幣為洪水猛獸者。古語有言「大道至簡」,但凡不能用幾句大白話說清楚的邏輯,或為狗屁不通強詞奪理,或為故作高深故弄玄虛。關於比特幣暴漲的邏輯,且讓本叔試說之。

      對於那些敵視比特幣的觀點,最易理解,「屁股決定腦袋」,中本聰創設比特幣金融系統,本意就是出於對濫發貨幣和存在國際流通壁壘的現有貨幣體系的失望,想要創立一個公開透明,無法篡改,能在全球自由流通,強權不能對其上下其手的貨幣。其初心,是要革現有貨幣體系的命。抨擊比特幣,也甭總拿金融界的神之存在巴菲特說事,在當下,迷信權威已被證實是極短視的,同時也不要糊塗,股神的億萬財富都是以傳統貨幣體系為支撐的。

      言歸正傳,那麼,哪兒來的那麼多傻瓜願以一萬多美金一個的價格購買被認為不能產生任何實用價值的虛擬貨幣呢?一言以蔽之,比特幣的價值不在介觀的實用,其價值在宏觀上的去中心化。換言之,投資比特幣不單是享有這種靠譜(無法篡改)、稀缺(有且僅有2100萬個)、永不折損磨蝕的流通幣的收藏價值,更是在強力地給全球各大央行投有效的不信任票。在我國,關於中心化的系統不靠譜的常識,殊難談論,但這個邏輯不言自明。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手段的延續,若推而廣之,社會治理手段(無論軍事的還是政治的)本質上都是經濟手段的延續。而獲取經濟資源,比強取豪奪更便捷高效的手法就是收取鑄幣稅。強取豪奪尚需背負罵名,收鑄幣稅則是取人富貴於悄無聲息。也可以按照我國傳統教育的邏輯,認為央行可以被塑造成有情懷以天下蒼生為念的道德完人,這是個關於人首先是個道德的人還是首先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的基礎選擇題。說出「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Great men are almost always bad men」名言的阿克頓已禁版了,該話題且就不作展開,倘你不理解,我不怪你。

      扯這么多,你可能會問我手裡且存有幾百個比特幣吧,實則一聰都沒有。本文也不是好為人師,要做關於比特幣的小科普,實則是因為最近總覺得怪怪的,該禁版的都禁版了,瞎逼逼的也都不逼逼了,特屬文以紀念。

5. 比特幣暴漲的邏輯在哪裡

自己去想想天堂門,就理解了。

6. 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的商業場景


虛擬幣的核心就是虛擬 ,不管它是 有限虛擬 還是 無限虛擬 ,它 都是虛擬的 。比特幣它再比特,也是虛擬的 。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虛擬幣無外如是。

虛擬的東西,首先 它依賴網路存在 。比特幣這些都是網路信息代碼。說到網路這個東西就跟人的腦神經有點像,網路信息就像我們的想法。


為什麼想法能賣錢?

這個東西其實非常簡單,也容易理解。

比如 村裡有個年輕人 ,突然 有了個很好的想法 可以讓村裡的地多種出糧食 。然後這個消息傳到地主耳朵里,地主一想:我有那麼多地,這是好事啊。然後把小夥子叫過來說,你告訴我你的想法,我給你5毛錢。 然後小夥子就拿想法換了5毛錢。

虛擬幣這種東西,就跟想法包裝個PPT,騙一波融資是一樣的。


為什麼能賣到錢?

主要是因為有人相信這個想法可以賺錢。

就跟很多人去開奶茶店一樣。開奶茶店是一個想法,然後有人包裝一下做個加盟的概念。比如叫奶茶加盟幣,大家覺得買了奶茶加盟幣就能賺錢,就去買了。至於說能不能賺錢?取決於還有沒有其他人跟你一樣相信賣奶茶能賺錢,只要有其他人相信,那你就能賣錢。


就跟 一些孩子,跑回家裡跟他爹講:爸,我有個好想法 ,好多人都在搞,老賺錢了……巴拉巴拉10000字。然後他爹被說服了,感覺好像確實可以,然後就掏錢給兒子了。 這不就是老子花錢買兒子的一個想法么?

現在大家理解,為什麼虛擬幣可以賣錢了吧。

核心點 是因為虛擬的這個性質。

之前說了比特幣也好,什麼幣也好, 最最核心的一個就是 虛擬 。

虛擬的性質代表什麼?

當然是自由度高 。就跟你的想法一樣,可以天馬行空,日行萬里。


但是 虛擬無國界,實體有國界。

當虛擬可以賣錢之後,加上它的高自由度,就變成了在自己村裡花錢買一個想法,然後去另一個村裡賣掉。上面說了,實體是有國界的。有國界,就代表根據國界衍伸出的一系列競爭規則。關稅啊、匯率啊等政策法則。

以前其他村的人來我們村搶劫,搶了東西是帶不走的,村口會有各種限制。現在呢,拿搶了的東西買個想法,然後大搖大擺的出村。等回了隔壁村之後,再把想法賣掉。

到這里,大家不要再問為什麼可以去隔壁村賣想法了。看上一段,理解一下想法為什麼可以賣錢。


虛擬還代表了什麼?

代表 實體載體出問題了,它就灰飛煙滅了 。比如那個什麼幣,把交易中心的網線拔了。網路信息,網路都沒有了,網路信息還有什麼用。


虛擬無國界,實體有國界的情況下 ,目前 國際政治這么復雜 。矛盾重重, 你在這個村裡買那麼多想法,想去隔壁村裡賣錢,萬一隔壁村把道路給你挖斷了,你還賣個屁。

一個人有再多的想法,只要人家把你搞死了,那想法就沒了。也許有人會說,區塊鏈核心是去中心化,也就是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想法,你搞死1號,還有2號,3號,n號。

無論有多少號,都沒用。一句話,它是想法,是虛擬的 你放到誰腦袋裡,它也是虛擬的。 從碳基生命的基本盤到硅基生命的基本盤還差得遠。 任何虛擬的存在不綁定實體,都是假象。 除非有學術顛覆現有物質世界的理論。

以前有很多雲數據出問題的新聞,刪庫跑路什麼的。都是受限實體的,哪怕是黑客帝國,你也得有實體培養皿不是。

最後, 我們也要推出數字貨幣了 是有整個政治框架作為支撐的 。卧榻之下豈容他人安睡。

7. 比特幣暴漲的金融邏輯是什麼

比特幣是金融產品嗎?

比特幣是不是金融產品是存在爭議的,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機構,給它的定義不同。

在2013年12月5日,我國央行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將比特幣定義為一種虛擬商品,而不是金融產品,也不是貨幣。

假如比特幣不是定義為金融產品,那麼它就沒有金融邏輯,有的僅僅是商品邏輯。

商品的邏輯是什麼?物以稀為貴,以及相應的資源消耗。

比特幣不產生現金流

股票對應的是企業,而企業總體是要賺錢的,賺的錢分給投資者,那麼說明股票本身是帶來現金流的。

所以,投資股市的邏輯很簡單,只要長期持有就能產生資產增益——大盤總是震盪上行的。

不管中國還是美國,只要不是買在牛市的高估時,那麼買入寬指基金之後,你長期持有就可以獲得8%及以上的收益。比如美國過去近40年,美國的通脹率為3.3%,投資股市靠漲價可以獲得該收益;平均經濟增長為2.6%;每年股息率約2%;再加上估值水平每年提升2%,那麼美國股市長期收益就高達10%。而我國各項指標都高,更不用說了。

股市的金融邏輯就是這么簡單,但是比特幣呢?它不產生現金流,如同黃金白銀,不具有金融特性,更像是大宗商品——價格的漲跌源自於供需。

商品的邏輯是物以稀為貴,比特幣可以完美地體現它的稀缺性——總量被限制在2100萬,記賬獎勵大概每4年銳減一半,然而,資源的消耗卻是成倍增加。

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源自於資源的消耗

比如你發現了一塊肥沃的土地,用來種玉米,由於土地肥沃,不用施肥,玉米就能長得很好,那麼玉米你就可以賣得很便宜,遠遠低於市場價,因為你付出的成本很低。

而隨著不斷地種玉米,土地開始變得貧瘠,玉米的產量在銳減。若你想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你必須給土地施肥,而土地施肥會增加你的成本,從而抬高你賣玉米的價格。

同理,比特幣價格的上漲來自於資源的消耗——挖礦

假設比特幣交易市場價格為3萬美元一枚,使用礦機挖到一枚比特幣的成本只需要2萬美元。那麼請問,你是投資者,你是選擇去挖礦呢?還是去交易所買比特幣呢?

比特幣市場價格如果長期維持在3萬美元一枚,那麼也就意味著挖礦成本也維持在3萬美元,這是由資源消耗推上去的,而不是什麼金融邏輯。

比特幣是一種龐氏騙局

說比特幣是一種龐氏騙局,其實並不為過。比特幣制定了相應的規則,讓人們在規則中去玩 游戲 ,不斷地消耗資源,而人們也玩得津津有味。

你玩 游戲 打怪升級,何嘗不是 游戲 公司創造的一種類同比特幣的規則呢?

你想升級必然要消耗資源,包括你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電費設備等,而升級只是 游戲 公司給你的頭銜,在非 游戲 玩家看來不具備有任何價值,但 游戲 玩家卻會給她很高的估值,比如裝備和賬號買賣等等交易。

比特幣就是中本聰創造的虛擬商品 游戲 ,跟網路 游戲 有異曲同工之處——在非玩家看來一文不值,在玩家看來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比特幣暴漲有三個邏輯

一,比特幣產出設計,2100萬枚總量,每4年產量減半,這導致礦機四年換一遍,在年電費不變情況下,比特幣挖礦成本提高一倍,要想把這個 游戲 永遠玩下去,比特幣價格要長期高於挖礦成本!

二,比特幣開創了區塊鏈這一全新行業,這個行業任何技術進步落地服務 社會 ,都會反向加固抬高比特幣地位!

三,比特幣暴漲最大導火索就是美元無下限超發,也就是講美元超發正在成就比特幣「數字黃金」地位!

1.稀缺性(數量有限)

2.安全性(沒被破解,被認為沒有被操控)

3.可用性(唯一被廣泛使用的,當然主要在暗網或者用於洗錢之類,反正那也是有用)

4.體量大(可以部分容納並替代黃金的職能,吸引了一批黃金投資客)

5.雖然有這些用處但是還是覺得不會登上大雅之堂,至少在我們國家是不可能的。貨幣是一個國家的最重要的東西,怎麼能不受控呢?至於馬斯克為什麼會跳出來,我還是嚴重懷疑比特幣後面最大的boss就是美國!

是資產,不是貨幣[呲牙]。所以有存在的價值。就可以暴漲

因為比持幣具備保值的共識。

比特幣能一直保持和很多地下交易密不可分,了解下暗網一直用什麼交易就懂了。

所有交易的基礎是要有交易對手,就是買家或者賣家。比特幣吸引的是全世界的買家,又因為其開始的華爾街化,籌碼逐漸集中,流通減少,推動價格上漲就越來越容易。未來,大鱷們只要想,價格能到天價,但是過程肯定很慘烈!

不是普通人能玩的,最好遠離!

眾星捧月,僅此而已

8. 比特幣從3800美金到8萬美金增長邏輯,你知道嗎

許多人可能已經預測到未來比特幣將增長,但是增長到什麼地步沒有人能夠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比特幣增加的邏輯,其實這很簡單比特幣就像黃金一樣,不會通貨膨脹。
比特幣從3800美金到8萬美金增長邏輯,你知道嗎?

經過10年的發展,比特幣的技術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它的性能比如交易緩慢的事務處理速度,可伸縮性差這些都尚未有效地突破和改善。盡管有人提出了創新的閃電網路以支付小額費用,但首先,當前的進展並不令人滿意,並且閃電網路本身的節點趨向於集中化。

根據上述邏輯,如果比特幣放棄成為世界貨幣和支付貨幣的道路,則意味著它將不會挑戰政府的底線(例如貨幣發行權),也不會影響該國的金融安全,隨著比特幣基礎越來越成熟和穩定的實施,數字黃金的定位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那麼政府可能會主動配置比特幣。就如政府配置一定量的黃金一樣 ,那麼這無疑對比特幣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益。

9. 比特幣「造富運動」:我500元入場、2小時成百萬富翁

比特幣,這個產生不過12年的幣種,正變得讓人越來越瘋狂。

它是第一個加密的數字貨幣,2008年,極客中本聰提出了這一概念,2009年1月3日正式發行。

它具備貨幣的基本屬性:能交易,能儲蓄,同時能作為一種價值尺度而存在。

但與各國法定貨幣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依靠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而是基於演算法產生。

交易也不是經由一個中心化機構總控,而是運用密碼學的方式加密交易信息,將信息嵌入到一個又一個的區塊鏈中。

它和現行法幣的形態、使用和交易方式都不同,且數量有限,具有稀缺性,這使得很多人在購入比特幣時,不僅考慮它的貨幣屬性,同時考慮它的投資屬性。

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比特幣迎來了一波快速上漲,1月9日,比特幣上漲到近4.1萬美元,市值超過了,市值超過了7654億美元的Facebook。這和它最開始被當作貨幣來使用相比,價格已經累計上漲1200多萬倍。

但比特幣也並不會一直持續地上漲上去,在本次稿件成稿發布的前夕,比特幣暴跌,24小時爆倉接近100億,18萬人成為爆倉受害者。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購入比特幣的人,他們之中:

有人購入比特幣是覺得物以稀為貴,看著別人買就跟風,沒想到因為比特幣多掙了5年的工資;

有人因為看美劇而對 科技 革新感興趣,願意為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進行價值投資,她以一種早期股權投資人的眼光看比特幣,認為它未來可期;

有人用估值模型估值比特幣,認為它是一種完美投資,手裡除了一輛車和生活費外,99%的資產都投入了比特幣;

有人被老闆拉上車,用10萬人民幣買幣,開了10倍杠桿,2個月時間,10萬變成了200萬……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小北

編輯 | 卓然


2個月,10萬變成200萬

買幣讓我買車買房改善生活

Key 某數字貨幣交易所從業者


2018年,我入職了國內某數字貨幣交易所。當時為了熟悉整個交易所的流程,我開始炒幣,不過並沒指望靠幣賺多少錢。

早期我玩的最多的是空氣幣(一種沒有實體項目支撐的虛擬幣)。

很多熱門的空氣幣,在上所時,價格都會被一些人炒到很高,可能是烏龍指(股票交易員、操盤手、股民等在交易時,不小心敲錯價格、數量、買賣方向等信息),也可能是市場上的買方熱情太過高漲。

當時我基本上隨便拿 1~2千美元 ,都能賺到 3~4千美元 ,甚至更多。

賺得最多時,我曾在一次私募大戶烏龍指中用 7塊錢的成本 ,撿到了 30多萬人民幣 的籌碼。不過,項目方跑路了,最後只賺了一兩萬。

2019年4月,我開始重倉玩比特幣。當時我們交易所老闆知道後,還特意跑到我工位,激動地說, 「你一定要試試合約交易。」

出於對老闆的信任,我在比特幣價格4000美元時, 出了10萬元人民幣、開10倍杠桿做多 ,到了季度末,也就是2019年6月底, 10萬變成了200萬

這一次合約讓我積累了本金,後來我又陸續通過合約、現金買入,積累了一定量的比特幣。

但投資比特幣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2019年3月份,我經歷了一次比特幣的合約爆倉。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從1萬美元左右直接跌到3000多美元,爆倉點是在4000多美元,我止損了40萬,占整個倉位的10%。

那段時間,我連續幾天精神狀態都很不好,整個人處於差點被爆全倉的危險中,現在想想都很後怕。

當時比特幣價格跌到谷底,但我出於穩妥的考慮,沒敢抄底,當然也沒賣。

我之前也做過一些波段,在2020年10月時,比特幣的價格基本橫盤,在1~1.1萬美元之間來回調整,本來想做點波段賺點小錢,但沒想到踏空了,後來又買了回來, 損失了幾萬

這都是之前的投資嘗試。現在資金量比較大了,不想承擔太高的風險,所以現貨拿著不動,小資金合約開倉賺生活費,享受比特幣帶來的紅利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 我經歷過很多人的爆倉,也見證過很多人的暴富。

比如某交易所大佬,宣布關閉交易所,用戶可以提走資金。因為他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想再為公司操勞。

還有人500人民幣,一兩個小時變成了不到100萬,然後瞬間被爆倉。

比如某大佬,被定向扎針,爆倉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

比如交易所被連鍋端,連實習生都配合調查去喝茶。

在我看來,合約交易其實和賭博沒有太大的區別,沒錢的時候還可以想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有錢了,就不想冒那麼大的風險了。

我還是長期看好比特幣的價格、價值,准備跌破的時候加倉,加倉現貨就不怕。其實現在看來,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覺得不太會再看到跌破2萬美元以下了。

大家的共識增強了,再加上現在做空的資金遠低於做多。在不出現大的黑天鵝事件下,很難跌破。

我現在不太在意每天的漲跌幅,漲了,開心開心;跌了,做點別的事忘記它,過一會兒再看,應該又回來了。

賺了一些錢以後,心態確實會變化,找工作不會再因為薪資的問題考慮去不去了,因為現在不靠工資改善生活,工資只用於日常的吃喝。

買東西也不大會看價格了,車厘子草莓之類的東西,十斤十斤的買也沒有肉痛的感受。現在手邊有一輛車,是通過合約賺錢買的,房子雖然不是靠比特幣買的,但也有了。

在經歷了之前比特幣的快漲快跌後,我現在的投資策略越來越謹慎,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小孩,所以整體會訴求穩妥。

但是我不會再賣掉了。


自己挖礦,自己買幣,對比特幣進行價值投資

我不會賣,直到我感受到成就感

卡卡 一級市場基金從業者


2017年,我在一級市場做融資顧問,身邊有同事做區塊鏈項目,那是我第一次聽說比特幣。

2018年,經濟環境下行,我發現市場里的錢在變少、此外很多創業項目開始拿錢困難,我開始反思行業的問題,學習金融和貨幣知識、了解經濟周期,這才意識到,區塊鏈是個顛覆性的技術。

於是我在2018年下半年試水,買了100塊錢的比特幣,外每個月進行一次定投,縫低買入。同時,我也開始挖礦。

2017年左右,比特幣價格升高,很多人投資做了礦場主。但隨後比特幣價格下跌,礦場主難以回本,就做了一個決定:出租算力

當時出了一個180天的算力包,告訴你可以挖到幾個, 我當時買到的算力包,每天可以挖到3、4塊人民幣的比特幣, 挖出之後它會配置到我的錢包里。

但現在比特幣大漲,這種算力包就被搶完了。

疫情期間,比特幣有段時間跌得特別厲害,當時沒有礦廠能回本,但買算力、買比特幣卻特別劃算。 可惜我當時膽子小,只購入了5000元的比特幣,現在覺得真是虧大了。

投資里有一句話: 「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這在比特幣上也是共通的。

當你沒有認知到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或沒有認知到比特幣的價值時,你沒有辦法賺這部分錢。

我覺得比特幣是一個新的經濟體系,或遲或早,大家最終都會融入其中。

比特幣有兩個風險:

一是監管上的風險;

數字貨幣出現的早的國家,如德國或美國,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經驗和流程,想方設法地把數字貨幣納入監管流程,但目前中國還沒有相關政策,國家會怎麼做,會成為一個風險點。

第二個風險是 學術理論一直在討論的:量子計算機;

比特幣的整個運作流程,都是基於數學運算的,但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很強,這將顛覆區塊鏈技術的整個底層邏輯。但這部分的討論目前還停留在理論界,真要造出很成熟的量子計算機,得一百年以後。

所以我覺得 在20年內,產業技術革命都不能顛覆它。

短期內的波動很正常,因為現在華爾街開始入局,莊家會上下拉動這個盤,把小股東甩下去自己賺錢。

一個聰明的方法是: 買著不動,幾年後再看,肯定是漲的。

目前我通過比特幣賺得了90%的回報。

以後即使比特幣漲了,我也不會賣,我看好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技術,希望看著它一步步壯大,等到我覺得有成就感後再出手。


99%的資產投入比特幣

一個完美的投資,貨幣越貶值,比特幣的價格越高

小A 某比特幣基金從業者


2018年,我和朋友吃飯聊起比特幣,當時它的價格已經從幾百美元漲到2萬美元,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隨著認知升級,我開始加倉比特幣,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只要有閑錢,我就買一些比特幣。

比特幣及其背後整個系統運作的邏輯非常完美。

我們業內有一個估值模型, S/F模型 ,可以簡單理解為存量與流量相比的一個模型。

圖 | S2FX跨資產估值模型

當我們把比特幣的價格與其稀缺性做對比時,我們會發現二者存在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正相關系數非常接近1。

也就是說, 稀缺性波動一個單位,價格也會波動一個單位,且取值時間為10年。

比特幣總共只有2100萬個,它的稀缺性是確定的, 且時間越長稀缺性越高,它未來的價格會不斷螺旋上升。 從過往10年的數據來看,也確實如此。

圖 | 第三次減半後價格運行通道

疫情以後,我和同事們有個判斷,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國央行都會進行一輪大幅度的寬松,寬松的貨幣政策執行後會向市場投放大量的流動性。

2020年,美國的M1增長了50%以上,當時美聯儲向市場分發了全世界存量美元的21%, 即全世界的美元里有21%的美元是在2020年這一年印出來的, 這多可怕!

美元和歐元都在放水,放出來的這些流動性很大一部分進入金融系統,讓給金融資產膨脹。

比特幣抗通脹屬性非常強,甚至高於黃金。

黃金的稀缺性是基於物理層面的稀缺性,而黃金的開采會使黃金總量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但比特幣是基於數學層面的絕對稀缺,且隨著減半的推進,未來比特幣會更加稀缺。

現在這一階段,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持有現金的風險,法幣購買力在縮水,而固定數量的比特幣能很好地對沖貨幣超發。

法幣越超發,法幣購買力越貶值,而我持有的比特幣的購買力就會相應升值。

基於這個考慮,我身邊除了一輛車,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費之外, 其餘的錢全部投入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大概在七、八千美元。

因為我入場晚,早期入場的人,投入成本比我低的大有人在。但未來我希望通過比特幣的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提出S/F模型的分析師後來又提出了一個跨資產模型,通過這一模型觀察比特幣的主要幾個階段:第一次減半、第二次減半、在過去的2020年5月12日的減半,以此對比黃金、房地產的市值和稀缺性。

分析後,我們發現他們相關性很高,未來單個比特幣的估值應該接近30萬美元。 花旗銀行也出過一份研報,認為比特幣會到達31.8萬美元。

但我們認為,長期來看,比特幣的價格遠不止30萬美元。和中本聰一起開發系統的哈爾·芬尼,在去世前曾預估比特幣對標的價值是全世界所有家庭財富的當量,大概在100萬億美元左右。

按這個預估,單個比特幣的價格在1000萬美元以上。況且因為央行的持續放水, 比特幣的價格還會增加,它的價格上限天花板就能非常高。

不過我不建議你馬上急著買,資本市場永遠都有賺錢的機會,但你的本金是有限的,建議想要入手的人還是多看看書,等認知到位了才好賺錢。

買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坑,比如在出入金環節,資金粘連到某些不幹凈的錢,你可能會被凍結銀行卡。

再比如保管風險,私鑰是比特幣資產的最高控制許可權,如果私鑰丟失,你的比特幣也就沒了。

現在國內大部分人的私鑰由交易所掌握,這就相當於別人在保管你的銀行卡密碼,非常危險。

還比如期貨的風險。很多交易所有關於比特幣合約產品的衍生品,杠桿倍數非常高,高達100倍甚至1000倍,這種危險性極高。

2020年3月12日,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動,很多機構首先補充流動性資產,加密貨幣市場成為第一個被砍的對象。

我們有一個客戶,幫別人管理了2000多萬的比特幣期貨,當天下午6點,他吃完飯去洗澡,洗澡前還好好的, 洗澡出來後2000多萬爆倉,價格一下子砸了下去,平倉都來不及。

他開了20倍的杠桿,損失非常驚人。

比特幣市場本身波動很高,在一個很大波動性的市場再加幾十倍的杠桿,盈利肯定賺的多,但跌下來後虧得特別快,也一定要注意。

短期內我不會賣出手裡的比特幣,跌破2萬美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賣出很難再找到低價期購回。

除非遇到家裡急需用錢的緊急情況,那我可能會變現一些,但也不會全部拋掉,現在比特幣實在是一個不錯的資產。


我靠比特幣賺了5年工資

買了的都在漲,它的價格來自大家對它的共識

廷友 互聯網員工


早在七年前,我就知道比特幣了,但一開始不怎麼感興趣,只覺得是個詐騙的東西。

2017年,我太太開始從事數字貨幣相關工作。正巧當時比特幣也迎來一波牛市,我太太公司的人都跟風在買,我也跟風投了幾萬塊錢買比特幣。

我和我太太都非常怕風險,沒碰合約和杠桿,只敢拿比特幣的現貨。在那波牛市,尤其是12月底靠近頂峰的時候,比特幣一天就能漲10~20%。

我還記得,有一天我下班路上順手刷了刷幣價,漲到了10萬人民幣一個,我高興得不得了, 感覺自己的口袋裡已經躺著自己賺的1萬塊!

不過到達頂點之後,比特幣很快下跌到3000美元。因為不確定它能不能漲回去,我們沒賣、也沒繼續再買,現在算來是踩空了。

我太太的好幾位同事在那段時間看好比特幣的漲勢,又買入很多。在後來幾個月,比特幣漲到13900美元,他們也因此賺了不少。

有一位剛畢業一兩年的同學,一直做合約,就在那一年的幾個月內賺了上千萬。

有了這些人的成功案例,我開始樂意琢磨比特幣了。它為什麼會漲起來呢?

我曾覺得比特幣就是「空氣」。人們平時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公司業績掛鉤的,但比特幣沒有一個可以評估的實體。

它的價格是一種共識, 我們認為它有價值,它的價格就會逐漸增加。

有些人認為比特幣不像法幣那樣被不停地發行,數量恆定,有價值;有些人覺得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有價值,有些人覺得加密數字貨幣這個概念有價值……

大家有自己對比特幣的一套解釋,並因為相信這套解釋而購買比特幣。

這些解釋不斷強化,更多人知道比特幣,想買比特幣,再加上通脹,比特幣的價格越來越高,這些解釋也就更進一步地自我強化。

按現在的趨勢看來, 這些解釋不能被證偽,這是它上漲的核心。

比特幣很像之前風靡的荷蘭鬱金香,正是因為玩的人有共識,價格才會炒起來。

但區別在於:鬱金香是可以持續和大量生產的,當供應變多,鬱金香就會越來越不值錢。

比特幣新增數量卻是越來越少的。

中本聰在創造比特幣時,就考慮到了數量問題,每4年比特幣被挖出來的數量會減半。可能最開始10分鍾可以挖50個比特幣,但4年之後,10分鍾就只能挖25個比特幣,再4年,12.5個,依次減下去。

整個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且確定的,只有2100萬個左右。這是供給端,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的。

需求端上則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買入比特幣。現在有了交易所、電子錢包,大家購買比特幣越來越容易,購買需求就能進一步被激發。

比如美國有一些信託基金拿著散戶的錢幫買比特幣,每年能坐收5億美元的傭金。

他們不需要做任何研究,每年就能有5億美元的進賬,這錢多好賺!

所以美國大量的機構湧入進來,成立比特幣的基金,幫散戶購買。場外的機構、散戶源源不斷地進入,也讓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上漲。

比特幣價格上漲之後,大家會更看好比特幣的未來,堅定持有它的決心,這樣共識就會越來越凝聚,而且凝聚得越來越快。

2020年3月份,因為疫情的原因,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下跌。

當時我們沒有太多猶豫馬上入手,平均算下來,當時購入比特幣的均價不到4000美元,但賺的錢相當於我5年的工資收入。

未來我也依然看好比特幣,一般情況下我也不會放棄持有,除非是家庭需要大額支出,比如買房,可能會賣掉一部分。

比特幣現在的漲幅和價格已經有些風險了。如果讓我現在花20萬以上人民幣去買一個比特幣,我還是比較心虛的。

但我認為,如果家庭有餘錢的話,可以配置一個或多個比特幣,作為家庭投資。以後比特幣的價格我認為會越來越高,上車只會越來越難。

10. 區塊鏈本質是什麼比特幣原理又是什麼二者究竟有何區別

一枚比特幣價格從2萬多美元狂漲到4萬美元。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研究興趣,或者說簡單了解了一下比特幣到底是什麼,它的機理具體是什麼樣子的,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因此,簡單搜索了一些資料,也對比特幣有些了解,便把手頭上的資料整理了一下。


(3)目的:去中心化,減少風險

中心式網路只有中央伺服器能夠存儲和處理數據,其缺點是工作量大,一旦癱瘓則整個系統癱瘓;數據存儲量大;中央管理者許可權大。

分布式網路中的所有伺服器均能夠存儲和處理數據,各伺服器之間地位平等,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大致的科普內容就是這樣,如果還想多了解一些,可以看看中本聰的論文和下面的官方科普視頻。

熱點內容
區塊鏈幣圈今天的話題 發布:2025-07-05 15:22:06 瀏覽:796
玩區塊鏈的人群 發布:2025-07-05 15:06:06 瀏覽:123
VP幣是傳銷還是真正區塊鏈 發布:2025-07-05 15:01:21 瀏覽:453
個人還能挖比特幣嗎 發布:2025-07-05 14:46:43 瀏覽:680
幣圈財富自由論壇 發布:2025-07-05 14:12:52 瀏覽:844
挖比特幣有沒有風險 發布:2025-07-05 14:02:51 瀏覽:82
BE區塊鏈生態算網路傳銷嗎 發布:2025-07-05 13:34:31 瀏覽:657
幣圈是什麼控制漲跌 發布:2025-07-05 12:51:01 瀏覽:385
以太坊的運作過程 發布:2025-07-05 12:34:09 瀏覽:207
如何銷售區塊鏈會議 發布:2025-07-05 11:34:12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