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btc未被成功廣播

btc未被成功廣播

發布時間: 2023-08-23 21:53:46

區塊鏈改變現有商業的10個案例嗎

本文介紹了區塊鏈目前的10個主要使用場景:

(1)跟蹤全球供應鏈中的產品;

是區塊鏈技術在安全溯源方面的典型使用場景,可以促進商品流通的信息跟蹤、查詢、驗證和防偽,可以顯著提高一些環節的效率。但是區塊鏈的作用只能體現在鏈條上,卻無法覆蓋鏈條下的人操作的部分。

(2)保證3D列印質量並跟蹤;

(3)創建個性化和終身的「一站式」病歷;

區塊鏈醫療保健可以跟蹤任何人的完整病史,如葯物、疾病、傷害以及與跨醫療系統、醫生、葯房和醫療計劃的交易,並使患者能夠控制自己的數據。區塊鏈還可以轉移保險支付:當診所確認患者已經接受治療,並防止欺詐或不準確的索賠時,智能合同可以自動觸發保險條款。一些初創公司,如英國的Medicalchain、區塊鏈公司Gem、麻省理工學院等企業和大學都在嘗試這種使用。

(4)簡化貿易物流;

傳統貿易涉及復雜的進出口手續,整個鏈條上的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大量的紙質單據進行交互,導致溝通成本很高。區塊鏈可以優化這個系統。馬士基和IBM創建了一個平台,將班輪、倉庫、貨運代理、港口、海關、出口商、進口商和貿易融資銀行等服務整合到貿易生態系統中,並在區塊鏈上運行的數據交換平台上相互操作。

(五)便利和保障海關貿易;

區塊鏈已經在許多海關部門進行了測試,包括英國、韓國、新加坡、哥斯大黎加、墨西哥、秘魯和東非15國集團。2017年,美國海關為區塊鏈開發了14個用例,目前正在進行測試和評估。區塊鏈對英國尤其有用:當英國離開歐盟關稅同盟時,其報關單數量將從5500萬增加到2.5億以上(非歐盟貿易加上歐盟貿易,以前不需要海關文件),這是目前英國軟體程序無法完全處理的。區塊鏈可以提供幫助:它可以追蹤產品的來源,並幫助確定商品的原產地和適當的關稅,例如註定要加入歐盟的一攬子關稅。對於英國的28個邊境機構,需要分析進口產品,如食品、安全和知識產權合規性,並安全透明地實時共享區塊鏈項目。

(6)防止投票舞弊,保護選民身份;

區塊鏈安全和身份保護功能可以減少欺詐,並鼓勵選民相信他們的投票是匿名的,

提高投票率,讓選舉立竿見影。利用這項技術,選民可以用智能手機掃描他們的拇指,然後在選舉日的通勤途中投票。如果每個人都通過區塊鏈投票,沒有人可以投兩次票。投票記錄不可侵犯,每個投票點都會即時記錄每張選票的ID。

(7)為農民啟動農作物保險;

根據特定農民需求定製的作物保險通常非常昂貴,而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確定觸發條件並自動執行來降低成本。例如,農民可以為極端天氣投保。如果極端天氣影響了收成,區塊鏈的保險合同會立即確認這一點,並支付農民的索賠。

建立能源生產者和使用者網路;

幾十年前,一些公司引入智能電網,為能源生產者和需求者提供中介服務。現在,區塊鏈可以優化智能電網,並為能源生產商和消費者提供一個區域性的中介能源交易平台。TenneT和位於布魯克林的創業公司LO3能源都在嘗試這項業務。

(9)打造可以獨立運營的智慧城市;

區塊鏈現在可以放大斗游物聯網對城市運行的影響。例如,迪拜有一個在城市服務中實施區塊鏈的試點項目。迪拜計劃到2020年,在超過1億份年度政府文件中使用區塊鏈,包括所空鎮銷有簽證申請、賬單支付和執照更新。

(10)當貨物到達外國買方時自動旅如向出口商付款;

區塊鏈通過允許交易雙方訪問相同的數據和實時數字文件,改變了現有國際貿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不需要跨不同實體的不同資料庫存儲同一文檔的多個副本。當連接到智能合約的感測器標記的貨物到達時,將自動觸發買方向賣方的匯款。

2.區塊鏈工業當前面臨的十大問題及其分析

2.1.區塊鏈上的數據真的是真的不可篡改嗎?

區塊鏈的核心特性之一「防篡改」真的能實現嗎?而「防篡改」真的有益無害嗎?

報告指出區塊鏈並非完全不可改變,並給出了區塊鏈的三個弱點:

(2)可能被黑,51%的鏈被想篡改結果的人控制。

(3)「垃圾中的垃圾」問題存在了幾個世紀。區塊鏈的價值取決於鏈上的數據,輸入到區塊鏈的數據可能是不準確或欺詐性的。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感測器代替人工輸入數據。

所謂「51%攻擊」,就是利用計算能力的優勢,取消已經發生的支付交易。如果有人掌握了50%以上的計算能力,他就能比別人更快地找到挖掘區塊所需的隨機數,所以他實際上擁有決定哪個區塊的絕對有效的權利。從技術層面來說,51%的攻擊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對於BTC等最早的加密貨幣來說成本非常高,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網路,這也是為什麼BTC的網路10年來一直保持穩定的原因。但對於其他假幣來說,風險更大。

另外,攻擊者單純發動51%攻擊沒有直接收益,必須與特定的做空和虛假充值掛鉤。具體來說,它常常是為了某一筆交易的雙重支出。攻擊者停止攻擊一次。持續的攻擊成本很高,一旦成功就會停止攻擊;第二,社區可以發布緊急布丁,並在區塊鏈增加檢查點。社區緊急同意攻擊者的區塊鏈無效。所以,51%的進攻有很多方法可以應對,對一個區塊鏈來說也不會是世界末日。

2.2.誰擁有和維護區塊鏈?又是誰問的外觀?

題和損失負責?

既然區塊鏈是一個分散的用戶社區,誰來維護它呢?它不應該和網站一樣需要人調節和維護嗎?

對於許可鏈,例如聯盟鏈和私有鏈,不需要代幣等激勵措施激勵人們管理,有一個管理整個網路的經理。由於網路中的用戶較少,協調成本相對較低。但是這樣的網路容易受到安全方面的挑戰,且隨著網路用戶數量的增加,協調成本將會增加。

對於聯盟鏈和私有鏈,由於它們還是一個非常中心化的組織,驗證的節點由這個組織自己認定,因此管理模式與傳統的中心化機構沒有很大區別。但是對於公有鏈,沒有統籌整個網路系統的領導者,僅靠代幣的激勵來協調不同的利益群體,這無疑增加了整個生態的不穩定性。目前區塊鏈行業發展處於非常早期,除了BTC的去中心化治理發展得較為成熟以外,ETH、EOS等公鏈治理中,創始人開發團隊則占據著非常核心的作用,是公鏈「規則的制定者」,整個生態雖然實現了局部去中心化,但在戰略發展方向上,創始人依然發揮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筆者認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只能是一個不斷趨近的終極目標,從項目誕生到成熟,其去中心化程度應該不斷增強,如下圖所示。項目開發初期,創始人及其開發團隊對整個生態起絕對的引導作用,隨著項目生態的成熟、參與人數不斷增多,原始的開發團隊則應逐漸淡化自己的引導作用。整個網路維護需由生態上所有的開發者、用戶等共同決定。而對於最後網路出現的問題,則只能由所有參與者一起承擔。

圖 區塊鏈項目的中心化程度與發展階段關系示意圖

2.3. 智能合約真的智能嗎?

智能合約還沒有那麼智能的第二個原因是它們的條目可以被作惡者操縱,比如締約方或者向區塊鏈過去交易賬本添加交易記錄的礦工。一項研究表明,ETH智能合約中有3.4%容易受到黑客攻擊。

智能合約確實能優化很多中間程序,但就目前的產業實踐來看,還遠遠稱不上智能。一份合格的智能合約,應該包括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因為智能合約的核心要義就是「即使在最陰暗的環境中,也要做出最公正的裁決」。

以太坊比特幣之間的區別在於,以太坊是圖靈完備的,通過該平台可以實現種類更多、條款更復雜的合約,當然這樣做的代價是,復雜的合約內容使其變得更加難以分析。通常情況下,復雜度與發生漏洞的機率是成正比的;復雜度越高,發生漏洞的機率就越大。

對於以太坊提出的理念「代碼即法律」,然而代碼因自身的漏洞招致黑客攻擊使其還不足以形成「法律」的權威,因此和傳統需要政府信任背書,律師、法庭等中介機構協調相比,目前的合約還顯得過於粗糙。

2.4. 區塊鏈上有身份盜竊嗎?

社交媒體賬戶中有3%都是虛假的,因此能夠在區塊鏈上創造假的賬戶嗎?區塊鏈上的身份會被竊取嗎?

區塊鏈可以為用戶創建一個數據不可篡改的個人資料庫,但是如何滿足用戶「篡改」的需求呢?這或許就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一個悖論,對於用戶的需求,我們可能需要從上鏈的標准以及許可權管理角度進行展開。

2.5. 區塊鏈可以互相連接嗎?

一個區塊鏈以一種方式記錄實體或用戶的數據,而另一個區塊鏈以另一種方式記錄相同實體或用戶的相同數據。一個支離破碎的系統中,多個賬簿彼此不相連,就會形成一個「營運孤島」的世界,或者稱「數據孤島」。用戶需要同時注冊多個系統才能因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人進行交易。

針對不同鏈的價值傳遞需求,跨鏈技術是關鍵,能有效銜接不同的聯盟鏈或者私有鏈,促進區塊鏈向外拓展和連接。目前主流的跨鏈技術有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側鏈/中繼(Sidechains/relays)、哈希鎖定(Hash-locking)、分布式私鑰控制(Distributed private key control)等。

2.6. 區塊鏈如何與鏈下資料庫相連?

如果一方的數據和文檔在鏈下,而另一方的數據和文檔在鏈上,那麼雙方能否進行交互呢?在公司的資料庫中,公司一半在區塊鏈上的數據可否與另一半的數據進行交互呢?

這些挑戰是眾所周知的,而且正在得到解決。例如,可以在鏈上和鏈下資料庫中運行相同的查詢和分析。風險是從區塊鏈上導到鏈下的數據不再不可竄改,研究人員認識到數據安全以及匯集、轉換和優化鏈上和鏈下數據集是重大挑戰。

2.7. 區塊鏈能給洗錢提供便利嗎?

洗錢是一個巨大的全球性問題,金額高達1-2萬億美元,約佔全球GDP總額的2% - 5%。銀行和有關部門正在進行反擊,每年花費大約80億美元來打擊腐敗問題。全世界的銀行都需要做KYC驗證。

由於區塊鏈的匿名特性、特別是匿名幣的出現,BTC被很多人詬病成為洗錢的工具。然而BTC的匿名僅僅是鏈上的匿名,人與鏈的交互,BTC與法幣的交互均會留下痕跡,並不是如很多媒體宣傳的那麼「無法無天」。BTC每筆交易都需要對應地址的轉移,而地址的交易記錄均可以查詢。此外,BTC與法幣進行兌換這一環節是鏈下進行,仍逃不過監管,如果交易中任意一方的現實身份暴露,那麼這筆交易里的所有參與方都難以逃脫追索。

2.8. 區塊鏈會消耗完世界上所有的能源嗎

BTC有驚人的能源需求,運營比特幣一年需要愛爾蘭一年的能源消耗。因為BTC的POW共識機制需要礦工挖礦來進行交易驗證。有人擔憂隨著網路的增加以及BTC價值的上漲,能源需求將會快速增長。其實礦工自身有動機阻止這種事情發生,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受到可用性、能源成本以及礦商自身財力的限制。目前的替代方案是POS共識機制,POS機制通過持幣者的持幣數量選擇驗證者。

其實可以看到除了早期以BTC為首的一批加密貨幣,目前絕大多數區塊鏈項目已經考慮到了POW的弊端,在不斷創新共識機制,避免對能源的過度消耗。因此區塊鏈還不足以對能源造成如此巨大的消耗。

2.9. 區塊鏈會搶走我們的工作嗎

對於區塊鏈,如果人們可以彼此直接交易,那麼區塊鏈對銀行、律師等中介有什麼影響呢?區塊鏈不太可能成為就業殺手,它將像任何技術一樣,通過改變公司的業務和收入模式來改變工作的本質。

人工智慧大火時也會不斷有人問這樣的問題,我們一方面享受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又擔心科技將我們取代。區塊鏈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改變傳統的利益分配模式。區塊鏈的技術能夠去掉某些中介環節,打破中心化機構對很多資源的壟斷,進而改變利益格局,這也是區塊鏈最具革命性意義的一點。

2.10. 美國在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處於落後嗎?

從全球來看,美國的區塊鏈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德勤(Deloitte)在2018年對金融服務、醫療保健、科技行業、電信、製造業和其他行業的1053名高管進行了調查,只有14%的美國受訪者認為區塊鏈運用在他們的生產當中,相比之下,中國有49%,墨西哥有48%,英國有40%,加拿大為36%。計劃也很滯後:41%的美國公司計劃在區塊鏈投資100萬美元或更多,中國有85%,加拿大有74%,英國有72%,墨西哥有65%。

根據矽谷洞察發布的《區塊鏈中美發展白皮書》來看,就ICO數量而言,北美與亞洲不相上下,從融資額來看,北美以78.5億遙遙領先。因此,作為北美主要國家的美國,完全沒有落後,相反,很多方面還處於領先地位。

《Harnessing Blockchain for American Business and Prosperity》

http://forex.hexun.com/2018-06-17/193222543.html

https://jiahao..com/s?id=1606478434369770769&wfr=spider&for=pc

天機閣簡介:天機閣(LD Research)成立於2018年7月2日,是一家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發展為動力,以「BASE Research for Solving Real Problems」為宗旨的研究院。

本文源自巴比特

相關問答: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領域的使用有哪些?

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領域的使用有哪些?

近年來,由於虛擬數字貨幣炒作的火爆,作為其底層技術的區塊鏈也開始受到廣泛關注。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集體維護、可靠存儲的特徵,目前己在虛擬貨幣領域廣泛使用。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目前全球已陸續出現了 1600多種虛擬貨幣,圍繞著虛擬貨幣的生成、存儲、交易等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生態。但整體而言,行業尚處於初創期,離真正的價值使用區域還有很大距離。區塊鏈經濟的核心在於商業邏輯和組織形態的重構,因此需要在多個行業獲得使用落地的實例來表明其價值。本文將從區塊鏈與行業需求相結合的角度,探討區塊鏈在各行業使用的商業模式。

首先,區塊鏈的核心是解決了信用的問題:

信用是一切商業活動與金融的基礎。美國自2011年起實行可信身份識別,而中國則通過實 名制實現可監管的信息傳播。區塊鏈的意義在於第一次從技術層面建立了去中心化的信任, 實現了完全分布式的信用體系。

其次,區塊鏈解決了價值交換的問題:

傳統網路可以實現信息的點到點傳遞,但無法實現價值的點到點傳遞。因為信息是允許復制的,而價值必須確權且具有唯—性,因此必須依賴一個中心化機構才能做到價值傳遞。區塊鏈完美地解決了此問題,提供了一個實現價值點到點傳遞的方法,在價值傳遞過程中,由網路來實現記帳而不依賴某個中心化的機構。所以區塊鏈有望成為構建新型金融的基礎設施,成為未來價值互聯網的基石。

區塊鏈的使用

目前區塊鏈的使用,主要有兩種模式:

1)原生型的區塊鏈使用:直接基於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實現價值傳遞和交易等使用,例如數字貨幣;

2)「區塊鏈+」模式:將傳統的場景和區塊鏈底層協議相結合,以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預計區塊鏈在各行業的使用,將以第二種模式為主。

區塊鏈具有五大核心屬性,即:交易屬性(價值屬性)、存證屬性、信任屬性、智能屬性、 溯源屬性。如上核心屬性與行業的需求相結合,解決行業痛點問題,成為了區塊鏈在各行業 使用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銀行

1、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是長期以來困擾銀行業的痛點問題。傳統跨境支付手段包括兩大類:一是網上支付,包括電子賬戶支付和國際信用卡支付,適用於零售小金額;二是銀行匯款模式,適用於大金額的交易;二者均存在到賬周期長、費用高、交易透明度低等問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方便、快捷、安全、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更成為行業的迫切需求。

區塊鏈的作用:

區塊鏈去中介化、交易公開透明的特點,沒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加入,縮短了支付周期、降低 費用、增加了交易透明度。例如,2017年12月,招商銀行聯手永隆銀行、永隆深圳分行,成功實現了三方之間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跨境人民幣匯款。其清算流程安全、高效、快速,大幅提升客戶體驗。

2、供應鏈金融

該領域的痛點在於融資周期長、費用高。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系統為中心,第三方增信機構很難鑒定供應鏈上各種相關憑證的真偽,造成人工審核的時間長、融資費用高。

區塊鏈的作用:

區塊鏈將共識機制、存在性證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引入供應鏈金融,不需要第三方增信機構鑒定供應鏈上各種相關憑證的真實性,從而降低融資成本、縮短融資周期。例如,2017年4月,上市公司易見股份與IBM中國研究院聯合發布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易見區塊」,該系統主推醫葯場景,目前己有30餘家醫葯流通企業在「易見區塊」注冊成功,截至7月底交易數量己接近8000筆,投放總金額超過一億元。

3、數字票據

數字票據行業的痛點在於長期存在「虛假票據」、「一票多賣」等問題,為銀行業的票據融資業務帶來了風險。

區塊鏈的作用:

區塊鏈的存在性證明、不可篡改的特性,有效解決了虛假數字票據的問題;同時,區塊鏈解決了雙花問題,可避免"一票多賣"。例如,深圳區塊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發行票鏈產品,基於區塊鏈提供票據的融資服務,解決中小微企業的票據融資需求。合作銀行包括贛州銀行、貴陽銀行、蘇州銀行、石嘴山銀行、廊坊銀 行、烏海銀行、吉林九台農商銀行、堯都農商銀行、深圳農村行業銀行、濰坊銀行、中原銀行等。此外,浙商銀行、京東金融、恆生電子、海航等也在驗證區塊鏈數字票據服務。

區塊鏈+證券

1、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是以未來的收入作為保證,以獲得現在的融資。該領域的痛點在於:參與主體多, 操作環節多,交易透明度低,信息不對稱,底層資產真偽無法保證。

區塊鏈的作用:

區塊鏈為資產證券化引入了存在性證明、不可篡改、共識機制等屬性,能夠實時監控資產的真實情況,解決了交易鏈條各方機構對底層資產的信任問題。各類資產如股權、債券、票據、 收益憑證、倉單等均可被整合進區塊鏈中,成為鏈上數字資產,提升資產流轉效率,降低成本。例如,2017年5月,網路金融與佰仟租賃、華能信託等在內的合作方聯合發行區塊鏈技術支持的 資產證券化ABS項目,發行規模達4.24億元。

區塊鏈+保險

1、保險業務

保險行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客戶與保險機構之間缺乏信任等問題:用戶難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而保險機構則面臨騙保的風險。

區塊鏈的作用: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開放透明、可追溯的特點,為保險機構和用戶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保險標的信息在區塊鏈上統一管理,不可篡改,幫助保險機構規避騙保風險;同時,通過智能合約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例如,法國保險巨頭安盛保險(AXA)正在使用以太坊公有區塊鏈為航空旅客提供自動航班延遲賠償。如果航班延遲超過2小時,「智能合約」保險產品將會向乘客進行自動理賠。

2、徵信管理

該領域的痛點在於徵信機構的數據採集渠道有限,數據缺乏共享,導致難以准確表徵個人或機構的信用情況;此外,數據收集過程中也存在如何保障用戶隱私的問題。

區塊鏈的作用:

區塊鏈具有去信任、共識、不可篡改的特徵,在技術層面保證了可以在有效保護用戶隱私的基礎上實現有限度、可管控的信用數據共享和驗證。例如,目前中國平安的區塊鏈徵信業務已上線運行,此外國內的創業公司如上海矩真、LinkEye、布比區塊鏈等也在進行聯合徵信、安全存證等方面的探索。

作為一種基礎性技術,區塊鏈在眾多具有分布式處理、點對點交易、快速建立信任關系等需求的行業領域具有極大的使用價值,其核心是解決了信用的問題,實現了價值的點到點傳遞。因此被認為是未來價值互聯網的基石。

區塊鏈商業模式的核心在於,利用區塊鏈引入的創新屬性,與傳統行業使用相結合,實現商業邏輯的重構,以便創造新的使用場景,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預計區塊鏈的使用將先從對信用、效率、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泛金融領域切入:金融行業更關注效率與安全,區塊鏈與其痛點的匹配度較高,可以為其系統性解決金融服務各環節存在的信任問題、效率問題、違約風險等;區塊鏈的「交易、存證、溯源」等屬性,在金融行業更易產生價值。同時,金融行業市場空間巨大,微小的進步就能帶來巨大收益。

區塊鏈也將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區塊鏈解決了數字化資產的管理、交易、轉移等問題,因此將在資產數字化的浪潮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供應鏈管理、數據服務、資產管理、公共服務、物聯網等使用正在各個領域逐步落地,「區塊鏈+」正在成為現實。

❷ 詳解比特幣的「51%攻擊」

剛接觸比特幣的時候,都聽過「51%攻擊」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某個節點擁有超過全網51%的算力,將能夠實現雙重支付、撤銷交易等操作,讓比特幣網路崩潰。

那麼,這個51%攻擊是什麼實現的?

假設一個場景,A用10比特幣向B購買一樣商品,步驟如下:

(1)A支付給B 10BTC;

(2)B收到10BTC確認收款後發貨(一般認為6次確認後交易就不可逆轉);

(3)A隨即創建另一筆交易,將同樣的10BTC支付給自己。

顯然,A想要撤銷第一筆交易,不用花錢就得到B的商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A進行了雙重支付,將同樣的10BTC支付給B和自己。在正常的比特幣網路中,一旦第一筆交易經過6次確認後就幾乎不可更改,後續的交易數據將繼續打包成新的區塊依次鏈接下去。可是,如果A用戶擁有51%的算力,情況將會發生有趣的變化,A可以實現雙重支付的目的。

具體過程如下:

假設第一筆交易被打包到100號區塊,當後面再增加5個區塊後,6次即可確認該交易,區塊如下圖所示:

這時,A又發起了一次給自己10BTC的交易。如果A向全網廣播,這筆交易不會被處理(因為找不到要花費的UTXO,10BTC支付給B的事實已經被全網確認了),所以A選擇不廣播,而是對主鏈進行「分叉」,生成另外一個100號區塊,並在其中打包第二筆交易,如下圖:

由此,產生了兩條子鏈。簡單描述起見,第一筆交易所在的叫C1,第二筆交易所在的叫C2。其他礦工繼續在C1上打包數據,而A則在C2上挖礦,兩條鏈開始賽跑。由於A具有超51%的算力資源,很快,C2的長度就會超過C1,如下圖:

這時,按照比特幣的最長鏈優先原則,其他礦工也會自動轉到C2上,使C2變成了主鏈。C1則會被拋棄,之前打包在C1上的所有交易(包括第一筆A支付給B 10BTC的交易),都會變為無效。結果是A不花一分錢就擁有了屬於B的商品,這就是「51%攻擊」。

當然,要真正實現51%攻擊是非常困難的,在比特幣網路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需要消耗巨大的成本,跟攻擊成功後獲取到的收益相比,完全是得不償失。

51%攻擊能帶來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做到:

1、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如雙重支付;

2、阻止確認部分或全部交易。

而下面這些即使是51%攻擊也沒法做到的:

1、憑空生成比特幣;

2、修改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

因此,51%攻擊成本巨大,收益卻很小,僅能實現「雙重支付」而已,所以51%攻擊很多時候又被稱為「雙花攻擊」。「雙花」是數字貨幣要解決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比特幣通過共享賬本和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比較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❸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❹ 什麼是比特幣的擴容為什麼要擴容

每個區塊大小是一兆,大概能容納一千多條交易的信息,如果你上一個比特幣區塊鏈瀏覽器上去觀看的話,你會查到現在每一個區塊大概都是一兆左右,已經達到了區塊容量的上限,如果比特幣的網路的轉賬越來越多,很多交易就不會在交易發生後第一個發生的區塊被打包和確認。可能要等好幾個區塊或者時間更長,在比特幣的歷史上曾經遭遇過幾次粉塵攻擊,其中就有很多交易者在交易所(幣匯)製造大量的小額轉賬,粉塵攻擊就是有人製造出大量的小額轉賬,使得網路中有大量的待確認的交易,導致正常的轉賬不能夠被確認,確認時間被延遲,影響網路的正常運轉。
很多交易者的交易等待兩天或者是更久才得到確認,雖然粉塵攻擊是非常極端的例子,但是看現在的比特幣的網路,正常的轉賬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他能夠承受的最大的容量,每個區塊大小現在都是一兆,所以擴大比特幣區塊容量,突破現有一兆大小的限制,這個過程叫做擴容。

❺ 小白如何了解比特幣

多去比特幣新聞網看比特幣新聞,以及行情,技術
比特幣的誕生
比特幣的誕生應該算在2008年的11月1號的那一天,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人在網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在這篇論文里,他詳細的描述了一種嶄新的貨幣體系,他將之命名為「比特幣」。

隨後,次年的1月3日,首個比特幣程序在中本聰的手裡誕生,與之一起誕生的是最早挖礦所得的50個比特幣。在那之後他開始逐漸淡出,直到徹底的消失。

人們至今也沒找出這個叫中本聰的人的真實身份,即使如今的運營商、互聯網巨頭與政府已將人們在網路上的行跡牢牢掌握在了手裡。

他在發言時會經常切換美式和英式英語,他隨機在全天不同的時間上線,以隱瞞自己的國籍和時區;他隱藏自己的ip地址,加密自己的郵件,故意偽造一些寫作和發言風格來混淆視聽;此外他還是一名造詣頗深的密碼學專家,對了,他發表論文的地方就叫做 "密碼學郵件列表"。

所以比特幣從誕生時起就帶上了一種黑客精神:對抗任何勢力所強加的審查。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么看: 如果一個發明了匿名貨幣系統的黑客,卻連自我身份都不能匿名的話,那整件事會變成一個笑話。

但是所幸,中本聰沒讓我們失望。

1. 什麼是貨幣
我發現要講清楚什麼是比特幣,這一節是無論如何也跑不了的了。我不是什麼經濟領域的專家,我只能很粗淺且只能在很直觀的意義上講述這個問題。(不過就標題所表達出來的本文主旨而言,似乎也足夠了)

高中的課本里有講過(還記得嗎?) , 貨幣是儲存價值的媒介,一種東西要成為貨幣,最重要的,他必須滿足:

1) 稀缺性。

這就是為什麼黃金可以而沙子不能被當作貨幣的原因。稀缺性可以理解為獲得它的難度,越是稀缺要獲得它就越難。 一個直觀的認識是這樣的:假設你一個月的薪水是5000元,它意味著人民幣的稀缺程度恰好到了這樣一個度,即你要付出一個月的勞動才能獲得5000個一元。 你不會同意以5000粒沙子來支付你的薪水,是因為與其通過勞動一個月來獲得它,你大可以去沙灘走一圈就輕輕鬆鬆地得到了。

那麼現在的金融系統是如何保證貨幣的稀缺性的呢?控制發行。貨幣的發行是被牢牢掌握在中央銀行手中的,這樣貨幣的發行量才能做到可控(所以你現在知道了,私自印鈔是違法的)。回到剛剛那個例子, 你同意以5000元來支付你一個月的薪水,是因為人民幣發行量剛好到了這個度。如果此時的人民幣發行量翻倍了,稀缺度相應降低, 這時候你就應該要求以1萬元來支付你的薪水了(但市場的響應往往不會這么快,在這期間你的財富其實是被剝奪了--你的勞動本該獲得一萬元卻只得到5000元的回報)。

2)交易性

貨幣存在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交易。就像很多人告訴你的那樣,錢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帶進棺材的。所以除了滿足稀缺性以外,一種東西它越是方便交易,那麼他就越符合理想貨幣的標准。所以在貨幣史上,銀元代替了貝殼,紙幣代替了銀元,數字貨幣正逐漸取代紙幣。

這里所說的「交易」,是指財產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即一方的財產減少相應的另一方增多。對實物貨幣來說,它發生得非常自然,甲要給100元乙,當100元鈔票從甲的手裡轉移到乙的手裡的那一瞬間,交易完成了,甲的財產減去了100元而乙的財產增加了100元,這個過程中沒有第三方的參與,完全是甲和乙之間的私密行為;然而當交易發生在數字貨幣層面上時,就沒這么簡單了,甲要給100元給乙,如何確保交易完成了呢?假設甲和乙在各自的電腦上記錄了自己的財富數額的話,那麼如何確保乙在給自己增加了100元的時候甲如實地給自己減去了100元呢?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要引入第三方了--我們稱之為「銀行」的那個傢伙。 當甲要轉移100元給乙時,他不是直接給乙而是給銀行, 「請把我的100元轉給乙」 ,於是銀行在甲的帳目上扣掉100元,再在乙的帳目上加上這100元。(我們假設它慷慨地不收取任何交易費)

以上所說的就是現代貨幣系統的一個粗廓模型,這個模型最大的弊端在於:人們不得不去信任一個中心系統。

數字貨幣的交易必須依賴銀行,而一個人的銀行賬號可能會被審查、限制甚至是剝奪。當一方想要給另一方轉移自己的財富時,銀行可以收取高昂的費用或者直接拒絕(比如你試試匯一筆錢給美國的親戚)。

貨幣的發行必須依賴中央銀行。好吧,這已經是一個廣為人知的秘密了:貨幣一直在貶值,或者說貨幣一直在超額發行(想想20年前的100塊跟現在的100塊)。 我引用兩段話, 一段是凱恩斯說的, 「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 另一段,出自哈耶克, 「政府無法克制濫發貨幣的沖動」。

那麼有沒有可能設計出一套貨幣系統,在這個系統里我們不需要一個中心機構,不用被迫去信任任何的第三方, 使貨幣的發行透明可控,貨幣的交易私密而安全呢?

你猜?

2. 什麼是比特幣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回答到了,比特幣是一個發行去中心化和交易去中心化的電子貨幣系統。在這個系統里,貨幣的發行量是透明且可預期的,貨幣的交易利用整個網路的協同合作來保證交易的安全。

下面我將逐步拆解比特幣的原理。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幣作為一個已經實際在使用的產品,它本身有著非常豐富的細節。本篇目的是向沒有技術背景的讀者講述比特幣的基本原理,因此並不會涉及到這些細節。比如說錢包的地址其實並不是公鑰,而是公鑰的二次哈希值; 區塊鏈的難度要求並不是簡單的把所有區塊鏈的內容做一次哈希運算;等等。但是為了敘述的簡潔性,在不影響對基本原理的講解下這些都做了簡化處理,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2.0. 比特幣網路 -- 由眾多運行著比特幣程序的節點組成
比特幣是一個由眾多平等的節點組成的網路。

一個節點就是一個比特幣程序,任何能夠連上網和具有一定計算能力的機器都能運行這個程序 -- 所以你家裡的電腦也可以作為比特幣網路里的節點:)

節點之間是可以互相通訊的,同時比特幣有一套機制可以讓一個節點向其他所有節點發出消息,這個行為被稱為「廣播」。

2.1. 區塊鏈 -- 一個公共的賬簿
我們先回到銀行的例子。銀行最基本的功能,無非是維護一個賬簿,而這個賬簿只需如實記錄每一筆交易而已。比如X年X月X日,王小明轉了30塊錢給張大毛;Y年Y月Y日,張大毛轉了12塊錢給李小豆,諸如此類。 根據這個賬簿我們可以查到一個人的所有交易記錄,因而也就能推算出這個人此刻的賬戶余額為多少。比如李小豆從建銀行帳號開始,轉進的交易合計500元,轉出的交易合計300元,那麼可以算出此時李小豆賬戶余額一定是200元。

維護好這個賬簿,並且作為唯一的維護者(只有銀行才有權力查看和修改), 銀行作為一個交易中心的職責就完成了。

比特幣也有賬簿,但是與銀行不同的是,這個賬簿是公開的,任何人可以去查看和審核它。

這個賬簿被稱為"區塊鏈"。你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一個小冊子,冊子的每一頁寫滿了交易信息,並且不斷有新的頁加入進來。

2.2 錢包 ---由一對公鑰和私鑰構成的的賬戶
上面一小節,解釋了什麼是比特幣的賬簿。這一小節將解釋這個賬簿里資金的歸屬權問題,亦即比特幣的帳戶系統。

比特幣里的帳戶跟銀行的帳戶有本質的區別。

在銀行賬戶下,銀行記錄下了該賬戶所有者的身份信息(回想一下你去銀行開戶時提交的資料:照片、身份證、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因而只要你能向銀行證明你的身份,你也就獲得了你名下財產的所有權。在這種模型下,銀行扮演了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角色:他知曉現實人們的財富信息。我們除了祈禱上帝不要把我們的信息泄露出去或者利用它干壞事以外,別無他法。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並沒有銀行這樣一個機構,它不會強制人們暴露自己的身份以換取資金的安全。比特幣的帳戶只是簡單的由兩串數字構成,分別被稱為「公鑰」和「私鑰」,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這個兩個數字所具有的數學特性 -一個被私鑰加密過的數據只能通過公鑰來解開,所謂的非對稱加密-使它們能夠完美的實現一個帳戶(比特幣世界裡被稱為錢包)需要的功能。

我們把公鑰作為帳戶地址 --在比特幣世界裡也稱錢包地址 --它類似於銀行系統里的帳號,就是當你告訴別人「請給我的帳號打300塊錢」時,需要告訴別人的那一串數字。對銀行來說,它是「招商銀行6214850200251100」,對比特幣而言,它是「 」。

私鑰,是證明錢包所有權的*唯一*憑證,你通過證明你是該錢包的私鑰持有者來獲得該錢包的所有權。注意,和銀行賬號的密碼不同的是,你丟失了密碼還可以通過證實自己的身份來找回,但你一旦丟失了密鑰那這個錢包里的資金就再也找不回了。

因為公鑰和私鑰所具備的非對稱加密的美妙特性,錢包的所有者並不需要通過出示私鑰來證明自己持有它。他只需要出示一段用私鑰加密過的文字,驗證者能用公鑰(即錢包地址)解開這段文字即能證明。

那麼怎麼生成一對這樣的數字呢?

相比於銀行開戶的繁瑣手續,你唯一需要的只是一個實現了該功能的數學軟體。

感謝數學。

2.3 區塊 --- 有難度要求的賬簿頁
前面提到,區塊鏈就是一個賬簿,一個區塊就是這個賬簿里固定大小的一頁。(比特幣規定區塊大小不超過1M,而一筆交易大約250位元組大小,因此一個區塊平均能寫下4000筆左右交易。)

區塊鏈是公共的,每個人都可以下載,驗算和查看區塊鏈里的交易信息。同時每個人也都可以向區塊鏈增加區塊,只是我們需要一種機制來防止壞人們通過提交大量的區塊來拖垮整個網路。這個機制的核心在於我們要使區塊的構造變得有代價,代價大到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構造出大量的區塊。

比特幣要求,新的區塊必須使區塊鏈具有某種特徵的哈希值才能被允許加入。 哈希值是一種數學運算(感謝數學!),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對數據的摘要,不同的數據有不同的哈希值,即使兩個數據只相差一個位元組,他們對應的哈希值也會截然不同。

比特幣通過「要求區塊鏈的哈希值具有某種特徵」來控制構造區塊的難度,這個特徵其實就是要求哈希值開頭的幾位數字為0. 比方說當前比特幣要求哈希值前4位必須位0,我們用P表示當前的區塊鏈,用B表示當前構造的區塊,那麼P+B的哈希值前4位必須為0該區塊B才能被允許加入區塊鏈中。 這里要注意三點, 1. 要構造出這樣一個區塊沒有捷徑,必須通過大量的計算,一遍一遍的往B里放隨機數直到P+B的哈希值滿足要求為止。2. 哈希值前面為0的位數越多,要構造出這個區塊的難度就越大。

好了,我們現在有了控制區塊構造難度的工具了,那麼比特幣通過什麼樣的規則來控制難度呢?

比特幣規定區塊鏈應保持在平均每兩周時間增加2016個區塊(也就是平均10分鍾一個)的速度上。 也就是說,每增加2016個區塊,系統就會算出產生這2016個區塊的時間,如果它小於兩周那麼就提高接下來2016個區塊的難度(比如從要求哈希值前3個必須為0提高到前4個為0), 如果它大於兩周就降低難度(比如從要求4個0降低到3個0), 這樣從長遠來看,就使區塊鏈平均以每10分鍾一個的速度增加了。

也因此可以推論,區塊鏈的難度要求與全網構造區塊的算力成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參與構造區塊的算力增加那麼難度要求就會提高,相反則會降低,這樣才能使區塊鏈以固定的速度增加。

上面提到,讓構造區塊變得有難度,是為了防止被壞人攻擊。同時,它還有一個作用是防止壞人們將一筆錢花兩次(所謂雙花問題)。 我們看如下一個比特幣的應用場景:

小張要用比特幣在小李那裡網購一個商品,

1) 小李用數學軟體生成好一個比特幣錢包,並將該錢包地址(公鑰)告訴小張。

2) 小張選取了自己一個有足夠余額的錢包,並用這個錢包的私鑰簽發了一筆交易(該交易把一部分比特幣發到小李的錢包地址上),然後把交易廣播給全網路。

3)網路中的一些節點把該交易收納到當前正在構造的區塊中。 第一個成功構造出合法區塊的節點把該區塊廣播給全網路,得到全網路的認可被加到區塊鏈上。

4) 小李發現區塊鏈上已經有一個區塊包含了指向自己錢包地址的交易,並且交易金額正確。 小李隨即給小張發貨。

5)小張發現小李已經發貨,這時他開始重新構造一筆交易,試圖把剛剛發給小李的錢發到自己另外的一個錢包里。這個時候他不能再把這筆交易廣播出去了,因為網路中的其它節點會發現該交易是不合法(花掉一筆已經花掉的錢)而直接拒絕掉, 小李只能自己構造一個包含了該交易的區塊,並且試圖說服網路中的其它節點他的這個節點才是合法而剛剛那個(包含發給小李交易的區塊)是不合法的, 這樣就能實現他一筆錢花兩次的目的。

比特幣規定當區塊鏈發生分叉時(即出現了兩個或以上互斥的合法區塊)時,應該追隨最長的那條。 那意味著小張要實現自己雙花目的,他必須在產生了小李那個區塊後,馬上構造出兩個區塊來,才能說服其他節點跟隨自己的這條鏈。 要達到這個目的,當前時間內他必須擁有(或者接近擁有了)全網51%的算力, 才能搶在其他所有節點之前構造出兩個區塊出來。

2.4 礦工 --- 通過挖礦來爭奪記賬權的區塊鏈維護者們
前一節我們講到,區塊鏈的難度實際上是對區塊鏈的保護,這個難度要求越高區塊鏈就越免於被壞人攻擊。換個方式表述就是,全網構造區塊的算力保障了區塊鏈的安全,全網的算力越高,那麼壞人們獲得全網51%算力的難度就越大,因此越不容易被攻擊。

那麼我們如何激勵節點們貢獻出自己的cpu跟電力來提高全網的算力呢? 答案是區塊獎勵。

比特幣規定,成功構造出合法區塊的節點會獲得一部分比特幣作為獎勵,這部分比特幣是系統生成的,他類似於淘金業里的挖礦,通過辛勤的勞動增加了黃金(比特幣)的流通總量,因此構造區塊的過程被稱為「挖礦」,企圖通過挖礦來獲得區塊獎勵的節點被稱為「礦工」。

挖礦的意義:

1) 它激勵節點們貢獻出算力來保護網路

2) 它實現了一種公平的方式發行比特幣,因為不存在一個中央發行機構。

除了區塊獎勵外,交易者還可以通過額外支付一筆交易費給礦工們來鼓勵他們將自己的交易收納到它的區塊里。這樣當區塊獎勵趨於0時(比特幣總量2100萬枚,意味著越到後面區塊獎勵會越少), 因為有交易費的存在,礦工們也會繼續維護整個網路。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交易費跟銀行轉賬費有所不同,銀行的轉賬費是由銀行自上而下規定的,比特幣的交易費是由使用者自由設置自下而上競爭的結果(如果當前交易數量很多而你給的交易費太低的話,可能不會被礦工們收取。)

亦即,礦工成功挖到區塊時,他將獲得 1)區塊獎勵 2)該區塊內所有交易的交易費。

2.5 總結
比特幣的核心是一個公共的賬簿--區塊鏈,每個人都可以核算查看這個賬簿里的交易信息。這個賬簿里不會記錄任何真實世界裡的個人信息,比特幣保護了使用者的隱私。

通過非對稱加密,用戶可以不用出示密鑰就可以證實自己是該密鑰的持有者。因此提供了一個安全的不用信賴任何第三方(對比銀行,你必須信賴它不把你的賬號密碼泄漏出去)的方式發起一筆交易。

因為比特幣是開放的,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攻擊比特幣網路。通過控制區塊的難度,使比特幣網路免疫於大部分的攻擊除非攻擊者獲取了接近全網51%的算力。而礦工們是比特幣網路的保護者,比特幣通過區塊獎勵和交易費的方式激勵他們貢獻出自己的cpu,組成巨大的算力屏障,使得任何組織或個人想要發起51%算力攻擊都成為不可能。

❻ 比特幣其實是一場騙局,央行一錘定音,中科院也早已發聲警告,你了解嗎

中信銀行根據國家政策要求,也開始「封殺」比特幣,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如發現,中信銀行有權採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注銷相關賬戶等措施。此外,中國科學院教授關表示,鑒於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有必要實施法規,以減少比特幣開采和未來新興產業的碳排放。因為經過研究發現,很多人因為痴迷比特幣而使用高能耗的電腦來挖掘比特幣。

據估計,中國比特幣區塊鏈的年能耗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約為296.59太瓦時。比特幣按1太瓦時計算,如果是10千瓦時,年耗電量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用電量的增加無疑會產生13.35億噸的碳排放,而這種能源消耗已經成為中國十大能源消耗之一。其實在中國,早在2017年,內蒙古就開始整頓虛擬貨幣礦業。今年2月,內蒙古明確表示,將在4月底前關閉所有虛擬貨幣開采項目。總之,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是沒有金銀支撐的。產品和服務雖然可以購買,但最終是沒有價值的。所以人一定要睜大眼睛,避免被剪。

❼ 高盛重磅:比特幣終將失去它的「王冠」!取而代之的是——以太坊

高盛公司覺得,充分考慮真正主要用途、客戶數量、技術性迭代更新速率等多方面要素,以太幣很有可能替代BTC變成流行的數字貨幣。
在市場行情走勢層面,高盛公司注重現階段數字貨幣銷售市場與2017—2018年大牛市中間重要的差別取決於投資者的添加。但伴隨著投資者最近參與性變緩(數字貨幣ETF注入資產降低)、取代幣五花八門,銷售市場再一次被股民所核心。
高盛公司表明,這類從組織到股民的變化,正增加銷售市場暴跌的概率。現階段銷售市場的高不確定性將維持下去,直至數字貨幣有著單獨於價錢以外的潛在性真正經濟發展主要用途。

以太幣發展潛力極大
高盛公司表明,以太幣系統軟體適用智能合約,並為開發人員給予建立新運用的方法。現階段大部分區塊鏈技術金融業(DeFi)運用都創建在以太幣互聯網上,大部分不可替代代幣總(NFT)也是應用以太幣選購的。
與BTC對比,以太幣的成交量更高。伴隨著以太幣在DeFi和NFT中的應用愈來愈普遍,以太幣將在運用加密演算法層面創建自身的先給優點。
高盛公司注重,以太幣還可在區塊鏈技術的帳簿上安全性地、私秘地儲存基本上一切信息內容。這種信息內容能夠 被代幣總化和買賣。這代表著以太幣服務平台有發展潛力變成值得信賴信息內容的大中型貿易市場。
現階段投資人早已能夠 根據NFT在網路上售賣數字藝術和藏品,但這僅僅它的具體主要用途的一小部分。
高盛公司覺得,將來本人能夠 根據以太幣儲存並將其診療數據出售給制葯業科學研究企業。以太幣上的數據檔案資料很有可能包括本人數據信息,包含財產使用權、診療 歷史 時間,乃至專利權。
以太幣還具備做為區塊鏈技術的全世界基本網路伺服器的益處。與okex或微軟公司那樣的集中型網路伺服器不一樣,這很有可能為共享資源本人數據信息給予了一個解決方法。
BTC的稀缺資源不能支撐點其使用價值儲存的作用

銷售市場上適用BTC具有使用價值存儲作用的關鍵原因是其供貨比較有限。但高盛公司覺得,促進使用價值存儲取得成功取決於要求,而不是稀缺資源。
現階段銷售市場上關鍵的價錢儲存財產均存有平穩的提供:好多個新世紀至今,金子的供給量一直在以貼近2%的速率提高,但金子依然是認可的升值方式。而像鋨那樣的重元素卻並並不是使用價值存儲方式。
高盛公司注重,固定不動且比較有限的供貨很有可能會刺激性積存,驅使新顧客競價高過目前顧客,進而推升價錢起伏,造成金融泡沫。與比較有限的供貨維持使用價值對比,更關鍵的是減少新供貨大幅度和不能預測分析提高。現階段以太幣總供給量沒有限制,但年供給量提高存有限定,達到這一規范。
迅速發展趨勢的技術性擺脫了先給優點
適用BTC將核心數字貨幣銷售市場的見解覺得,其具有先給優點和巨大的客戶基本。
但高盛公司強調, 歷史 時間早已證實:在技術性日新月異、要求持續提高的領域中,先驅者優點無法保持。假如知名公司無法融入持續轉變的顧客愛好或競爭者的技術性發展,她們很有可能會喪失主導性

現階段數字貨幣銷售市場總體活躍性用戶量十分不穩定。在這類自然環境中,加密演算法另外在快速轉變,沒法迅速升級的系統軟體很有可能會落伍。

在客戶數量層面,以太幣在2017年得到很多活躍性消費群,現階段消費群早已做到BTC經營規模的80%。
在技術性層面,現階段以太幣已經對其協議書開展迅速升級(快過BTC),從勞動量證實(PoW)向利益證實(PoS)銜接。
高盛公司表明,PoS的優勢是能夠 進一步提高系統軟體的電力能源高效率,依據挖礦挑選擁有的以太坊總數(而不是她們的解決工作能力)來獎賞挖礦,這將完畢對挖礦獎賞的燒電比賽。
現階段BTC的能耗早已做到西班牙全國各地的能耗,假如比特幣價格升到100000美金,其的能耗很有可能翻番。從ESG的視角看來,這促使BTC項目投資具備趣味性。
在安全性可靠性層面,高盛公司表明現階段全部數字貨幣仍處在初期環節,技術性轉變快速,客戶基本不穩定。
盡管以太幣PoS協議書認證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但BTC也不是100%安全性的。現階段BTC前四大挖礦軟體操縱著近60%的BTC供貨,過高的市場集中度造成 存有淘寶虛假交易的很有可能。
以太幣也遭遇著很多風險性,它的主導性也沒法確保。比如,假如以太幣2.0升級延遲時間,開發者很有可能會挑選遷移到市場競爭服務平台。

銷售市場將再次起伏,直至真真正正實用價值發生
高盛公司強調,現階段數字貨幣銷售市場與2017—2018年大牛市中間重要的差別取決於投資者的存有:它是金融體系逐漸相擁數字貨幣財產的一個徵兆。
BTC的不確定性一直持續上升,以往一周的單日價錢就下挫了30%。
另外投資者的近期參與性有一定的變緩(數字貨幣ETF注入資產降低),而取代幣五花八門,這暗示著銷售市場再一次被股民所核心。
高盛公司覺得,這類從組織到股民的變化,正增加銷售市場發生暴跌的概率。現階段銷售市場的高不確定性將維持下去,直至數字貨幣有著單獨於價錢以外的潛在性真正經濟發展主要用途。這將打開數字貨幣的新時期。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❽ 比特大陸控制權爭奪戰:市場派與技術派的決裂

盡管比特大陸在礦圈行業被稱為綜合實力第一,但比特大陸內部控制權的爭奪能否讓其保持市場地位,尚難預料。 全球最大礦機生廠商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之間的爭權大戲正在全面拉開。

10月29日,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突然發難另一位創始人詹克團,試圖通過一系列舉措將詹克團從比特大陸徹底趕出去。

根據工商資料顯示,10月28日,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由詹克團變更為吳忌寒,而跟隨吳忌寒多年的葛越晟出任新的監事。

頗具戲劇性的是,此時,詹克團正以比特大陸董事長身份參加2019深圳公共安博會,並在安博會開幕前發布了最新版AI伺服器,雄心勃勃地進軍視頻圖像智能分析領域。等到詹克團聽聞自己將要被罷免的消息,匆忙趕回北京時為時晚矣,進入公司的許可權已被關閉。

面對吳忌寒突如其來的「逼宮」,詹克團顯然准備不足。為此,詹克團沉默十天之後,終於在11月7日發布公開信作出回應。他聲稱自己在事發前毫不知情,但會通過法律途徑盡快回到公司,結束這段非常時期,恢復公司的正常秩序。

「吳忌寒強勢回歸的直接原因,就是詹克團在經營管理上的混亂。」一位與吳忌寒和詹克團頗為熟悉的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2018年初,詹克團找來有華為公司背景的HR負責人,對比特大陸的組織體系進行徹底改造,參考華為的組織架構讓研發人員去做HR,HR去做銷售,銷售去做財務。

今年9月,詹克團再次開始新一輪企業管理結構調整,很多比特大陸老員工不堪其擾,紛紛被迫離職。

詹克團。

正當兩位創始人忙於爭奪控制權之時,號稱全球第二大 比特幣 礦商嘉楠耘智於10月28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募資4億美元。

而在礦機市場神馬礦機今年銷量表現優於螞蟻礦機,礦池方面先後被Poolin和F2Pool超過。

盡管比特大陸在礦圈行業被稱為綜合實力第一,但比特大陸內部控制權的爭奪能否讓其保持市場地位,尚難預料。

「政變」始末

10月27日,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親自率團去深圳參加2019深圳安博會。讓詹克團完全沒想到的是,一場針對他的「政變」正在2000公里外醞釀著。

吳忌寒選擇突襲詹克團的時機十分巧妙。10月29日中午,吳忌寒以比特大陸創始人、比特大陸集團董事會主席、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身份發出第一封全員郵件,宣布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

此外,吳忌寒還在全員郵件中表示,比特大陸任何員工不得再執行詹克團的指令,不得參加詹克團召集的會議,如有違反,公司將視情節輕重考慮解除勞動合同;對公司經濟利益造成損害的,公司將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責任。

緊接著,吳忌寒發出突襲詹克團的第二封全員郵件,內容為解除現任HR負責人王治的職務,重新任命原HR負責人索超,並宣布召開員工大會。據前述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透露,被解除職務的王治系詹克團從華為公司挖來,而重新擔任HR負責人的索超則是此前跟隨吳忌寒創業的元老級員工。

在隨後緊急召開一個多小時的員工大會上,吳忌寒開始做全體員工的思想工作。他從比特大陸創業故事講起,一一解釋公司發展背後的戰略決策,歷數詹克團決策上的「瘋狂行徑」,例如將不成熟的10nm晶元流片量產,導致公司損失15億美元等。

「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吳忌寒批評詹克團極度缺乏商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一位比特大陸前員工猜測,由於比特大陸股權結構採用VIE架構,北京比特大陸公司由香港比特大陸公司全資控股,吳忌寒很有可能是憑借後者執行董事職位更換了北京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

對此,詹克團表示「很尷尬」,他稱自己一直在埋頭搞技術、做產品、拼業務,不知道身為比特大陸創始人、第一大股東,在因公出差和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其在政府部門登記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可以被突然變更。

在一封《讓我們一起努力,共渡比特大陸非常時期》的公開信中,詹克團不無傷感地比喻道,「當巨變來臨的時候我才知道,在影視劇里發生過無數次的,被自己曾經最信任的合作夥伴、一起奮斗的『兄弟』,背後狠狠捅刀的橋段真的會發生。」

很多人同樣沒想到,吳忌寒與詹克團之間會走到這一地步——一個被譽為「比特幣佈道者」,一個被稱作「 區塊鏈 首富」。他們曾是投資者口中專業互補的創業典範,如今卻陷入「兄弟鬩牆」、倒戈相向的尷尬境地。

路線之爭

2005年,吳忌寒從重慶重點高中南開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輔修了第二專業心理學。2009年本科畢業後,吳忌寒就進入一家投行做起風險投資分析師工作,並很快成為一名投資經理。

2011年,吳忌寒的命運從接觸比特幣開始改變。也許是基於對比特幣的好奇和熱愛,他將幾乎所有零花錢都拿來買比特幣,投行的其他同事也會讓他代買比特幣。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在投行跟隨吳忌寒實習的葛越晟,後來一路追隨他來到比特大陸。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透露,在比特大陸創業早期,吳忌寒和詹克團都沒有太多資金,葛越晟家族投資了很多錢,家族很多人都是股東。後來,這筆投資也讓葛越晟一躍成為「90後首富」。

也是在2011年,吳忌寒結識了來自廣西國土資源規劃院的工程師劉志鵬(長鋏),他們一起湊錢辦了一個比特幣資訊網站,即巴比特。如今,巴比特已是國內最知名比特幣資訊網站之一。吳忌寒在巴比特發的第一篇專欄文章,就是他用比特幣在中國購物的經歷。2011年底,吳忌寒翻譯了中本聰的那篇創世論文,讓他成為比特幣在中國最早的佈道者。

2012年8月,被比特幣世界稱為「烤貓」的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學生蔣信予在深圳成立公司,宣布製造ASIC礦機的計劃,並通過一個「虛擬IPO」項目在線籌款,按照0.1比特幣一股的價格,發行了16萬股,購買購票者可以分紅。

看到這一消息,吳忌寒買了15000股烤貓公司的虛擬股票,成為烤貓礦機的早期重要投資人。2013年,烤貓礦機取得了重大成功,卻面臨著國內阿瓦隆礦機的激烈競爭。與此同時,國外Bitfury團隊成功研發出全定製的挖礦晶元,其功耗極低,讓烤貓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這讓吳忌寒意識到自主研發晶元的重要性,於是決定要成立礦機製造工作。

可是,經濟學和心理學出身的吳忌寒並不懂技術,他需要一個技術合夥人。吳忌寒從名片夾里找到詹克團的名片,這張名片是他3年前在北京街頭收到的。當時,詹克團手下的業務員主動上前推銷業務,就這樣詹克團進入吳忌寒的視野。彼時吳忌寒需要一個晶元設計師,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詹克團。於是,吳忌寒將對比特幣的了解通過郵件發給詹克團。

詹克團先後就讀於山東大學和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曾在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所擔任研發工程師。吳忌寒找到詹克團時,他正在運營一個名為DivaIP的創業公司,主要經營機頂盒晶元業務。

詹克團回憶道:「我花了兩個小時閱讀維基網路上有關比特幣的內容,我意識到比特幣是具備發展潛力的,所以我毫不猶豫決定加入。」最後,詹克團召集機頂盒晶元團隊加入比特大陸。

從兩人的學習和工作背景可以看出一些差異。現年40歲的詹克團被稱為比特大陸的「技術大腦」,擁有15年集成電路行業的管理及營運經驗。他曾在6個月時間就開發出比特幣第一代礦機,能效遠超同行,打下了比特大陸的業界基礎。

由此,輿論將吳忌寒稱為「市場派」,而詹克團則被稱為「技術派」。此前就傳出兩人對公司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彼此都想把比特大陸引向自己熟悉的方向。「吳忌寒主張公司繼續開發新礦機,並重倉BCH(比特幣現金),繼續在數字貨幣行業發展;而技術出身的詹克團,則希望將公司轉型成為一家晶元製造企業。」

知情人分析認為,兩人的內斗或源於路線之爭,即市場派與技術派決裂。

起死回生

2013年,比特幣價格瘋漲,開啟新一輪牛市。從25美元漲到260美元,比特幣只用了不到三個月,就翻了10倍。由於比特幣價格波動加大,所以時間至關重要。比特大陸必須加快產品推出速度,才能把握此輪牛市獲利的機會。

當時,比特幣礦機市場長期由嘉楠耘智和Bitfury霸佔。詹克團憑借十幾年晶元研發經驗,從草擬想法到完成產品總共只花了半年時間,就帶領團隊實現了各項技術突破,自主研發出55nm挖礦晶元BM1380。2013年11月,比特大陸推出了第一代螞蟻礦機(AntMiner S1),性能大幅優於同期市場份額第一的阿瓦隆礦機。

在上述公開信中,詹克團這樣來回憶當時研發的辛苦,「我記得,研發第一代晶元時,伺服器過熱死機,半夜起床去開機;我記得,測試第一代晶元時,在深圳連日徹夜奮戰的情形;我記得,捧著第一台S1礦機的合影;我記得,當晶元技術指標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團隊兄弟們多次欲以頭撞牆的痛苦。」

此後,詹克團領導技術團隊不斷將螞蟻礦機更新換代。在短短兩年時間里,螞蟻礦機就從S1迭代到S4。

吳忌寒曾表示,「2014年,我們的業績飛漲。團隊的執行能力始終讓人稱贊,我們用兩年的時間做了四款晶元,每次晶元一出來就能及時生產出礦機。」

事實上,比特幣價格在2013年11月到達高位後,就再也支撐不住。隨後位於日本的全世界最大的交易中心Mt。 Gox發生欺詐事件,更是成為比特幣價格崩盤的導火索。

從2014年開始,比特幣又進入長達兩年的熊市。價格暴跌、信仰崩塌,曾經潮水般湧入的人群,也開始迅速退場。

曾經,比特幣價格飛速上漲時,礦機生產中巨大的利潤讓資本接踵而至,創業者相繼跑步進場。除了比特幣礦機,萊特幣礦機也開始出現。一時間,龍礦礦機、比特花園礦機、氪能礦機、宙斯礦機、銀魚礦機、西部礦機……幾十家礦機廠商競相角逐。

如今,當市場陷入長期熊市時,挖礦成了不劃算的生意。沒有人願意花費昂貴的電費,去挖一大堆價值不斷下降的數字貨幣。全網算力出現滯漲,礦機銷售面臨斷崖式下跌,各大礦機廠商迎來大洗牌,只剩下比特大陸、嘉楠耘智等少數幾家礦機廠商。

更令人唏噓的是,礦機研發先驅烤貓在2015年突然消失,至今杳無音訊。有人懷疑,烤貓被謀殺了;有人認為,他只是隱藏起來;還有人說他有抑鬱症,需要靠葯物緩解,種種猜測充滿了比特幣論壇。

比特大陸在長期熊市中,幾乎也接近破產邊緣。吳忌寒為籌措資金,賣掉此前積攢的比特幣,來保證研發和投片的繼續。此時,詹克團正在研究比特大陸第五代采礦鑽機Antminer S5,其與S1相比減少了約三分之一的功耗。

「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上漲,礦工們回到了礦場,Antminer S5也成為其挖礦工具。當時,其他礦機廠商沒有持續投入研發,第五代螞蟻礦機S5成了最好的礦機,一下子讓比特大陸起死回生。」一位比特大陸礦機業務渠道商稱。

矛盾公開

早在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就宣布赴港上市,從而揭開了這家礦機巨頭的神秘面紗。

比特大陸以礦機業務起家,在全球礦機市場份額佔比近七成。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收入主要來源是礦機銷售、礦池聯運、礦場服務、自營挖礦四大業務。憑借這四大主營業務,比特大陸的收入和利潤在2017年增長較快,並在2018年上半年達到了巔峰值,調整後凈利潤高達9.52億美元。

從收入角度看,比特大陸2017年的總收入為25.18億美元,較2016年的2.78億美元增長806.95%。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營收分別為25.17億美元、28.45億美元;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凈利潤分別為7.01億美元、7.42億美元,調整後凈利潤均為9.52億美元。

從業務構成看,盡管比特大陸並不局限區塊鏈領域,而是尋求雙線布局AI領域,但依舊難掩公司過度依賴「挖礦」業務的現實。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礦機銷售收入為26.84億美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94.30%。

正因為如此,比特大陸的業績很大程度上與比特幣價格直接掛鉤,這也導致比特大陸最終夢碎港交所。

對此,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側面回應稱,港交所的核心原則是上市適應性。言外之意,即是比特大陸上市不符合上市適應性。

果然,到2018年下半年,全球加密資產市場徹底轉熊,比特幣價格從高峰時的近20000美元跌至不足4000美元,跌幅高達80%。而吳忌寒一直支持甚至投入巨額資金的BCH在11月硬分叉後的價格,大幅縮水至不足200美元。

加密資產市場的大潰敗,直接導致礦機銷售業務慘淡,降價、促銷也難掩頹勢。面臨行業寒冬和監管的雙重擠壓下,比特大陸面臨著主營業務急劇下滑的處境。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比特大陸更是不斷傳出陷入巨虧、砍掉邊緣業務、大規模裁員、高層不和等負面傳言。

幣價大跌,礦企庫存高企,晶元流片失敗,AI晶元無法產生收入,BCH分叉,上市失敗,諸多問題一起爆雷在2018年下半年,比特大陸迎來最困難時刻。據梁啟源透露,公司賬上現金流最少的時候只有千萬級別。

「就在那天,我們接到供應商的電話,要求公司結清應付賬款。北京銀行已經同意給我們的 貸款 額度在第二天就被削減了。」談及此事,吳忌寒在員工大會上不禁感慨:「如果不是比特幣價格在隨後幾個月反彈……公司可能沒辦法撐過去年冬天。」

重壓之下,比特大陸開始砍掉邊緣業務,並進行大規模裁員。2018年12月以來,比特大陸裁撤了開源社區、區塊鏈金融、AI機器人等尚未盈利的創新業務。比特大陸近3000人的團隊也裁到了1700多人,裁員比例超過50%。

然而,在2019年初的年會上,詹克團回答員工關於BCH的提問。他說,未來要客觀中立地對待各類幣種。吳忌寒立馬上台反駁:你的礦機失去競爭力,被搶走了市場,為什麼要怪到BCH身上。

「場面極其尷尬,矛盾已經公開化。」一位比特大陸內部員工透露。

控制權爭奪

從一開始,吳忌寒和詹克團決定效仿谷歌,實行聯合CEO制度。在很多投資人的故事裡,吳忌寒和詹克團象徵著偶遇、相知、互補、成功的創業典範。

利用不同專業背景進行互補,在業務上,兩人有著很明確的區分。吳忌寒負責投資、礦池、礦場、礦機銷售,詹克團負責技術、供應鏈、生產、AI,人力、財務、法務等則是向兩人共同匯報。

創立之初,吳忌寒和詹克團達成一份奇怪的對賭協議,即是不給詹克團工資,而是當詹克團研發出礦機晶元後,就給技術團隊60%的股份。隨著螞蟻礦機不斷迭代更新,詹克團都能獲得股份激勵,逐漸詹克團持有股份越來越多,最終成為比特大陸的第一大股東。

不過,吳忌寒對於詹克團的股份激勵頗有微詞。吳忌寒承認自己答應,每一次礦機晶元達到指標,就給詹克團團隊一定股份。但在10月29日比特大陸全員大會上,吳忌寒攻擊詹克團把絕大多數股份占為己有,而沒有分給團隊,這是他成為大股東的原因。

隨著雙方矛盾逐漸公開化,吳忌寒和詹克團開始互相指責對方戰略失誤。詹克團攻擊吳忌寒做BCH,導致公司虧損;吳忌寒攻擊詹克團把技術人員調去AI,所以礦機失去競爭力,被神馬晶元超越。

無論是吳忌寒支持BCH,還是詹克團支持AI。這兩個戰略舉措都很燒錢,同時又沒有帶來什麼收入。在全員大會上,吳忌寒透露,詹克團因為接連晶元流片失敗,導致公司虧損15億美元,他在BCH投資上只虧了8億美元。

以BCH為例,在2017年BTC硬分叉後,比特大陸放棄了挖取比特幣的利潤,投入了許多算力去挖BCH,同時又將不少BTC換成BCH去拉盤。實際上,BCH的價格遠遠不如BTC。截至2019年11月11日,一枚BCH的價格僅為312.02美元,不足BTC的三十三分之一。顯然,吳忌寒押注BCH的戰略判讀出現失誤。

此外,吳忌寒和詹克團在AI業務上也有分歧。詹克團想在AI業務上加倍投資,吳忌寒則認為這個想法簡直「瘋狂」,畢竟這跟挖礦沒有直接業務關系。吳忌寒稱,詹克團甚至還想讓深圳的財務人員進行AI產品的銷售工作。

吳忌寒覺得這根本不切實際:「那誰來負責我們在深圳的財務工作?我們將如何呈現IPO的財務數據?」他接著補充說:「(詹克團)還要招聘300名應屆畢業生?我們現在有多少員工?如果一次性招這么多人,我們有足夠的資源來培訓他們嗎?」

目前,關於比特大陸控制權的爭奪尚無最終定論。「從當前形勢看,吳忌寒占據較大優勢,當然詹克團並不是毫無機會,關鍵是看誰可以獲得中小股東和背後投資人的支持。」比特大陸前高管梁啟源分析道。

❾ 什麼是比特幣的閃電網路

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閃電網路的卓越之處在於,無需信任對方以及第三方即可實現實時的、海量的交易網路。

閃電網路是基於微支付通道演進而來,創造性的設計出了兩種類型的交易合約:序列到期可撤銷合約RSMC(Revocable Sequence Maturity Contract,哈希時間鎖定合約HTLC(Hashed Timelock Contract)。

RSMC解決了通道中幣單向流動問題,HTLC解決了幣跨節點傳遞的問題。這兩個類型的交易組合構成了閃電網路。

RSMC 創建

我們先來創建一個序列到期可撤銷合約(RSMC),愛麗絲和鮑伯是合作方,經常有比特幣往來,所以他們決定各拿出0.5BTC放入通道中,便於業務往來。

RSMC交易的結構圖

1、雙方各拿出0.5BTC,構建Funding Tx,輸出為愛麗絲和鮑伯的2/2多重簽名。此時, Funding Tx未簽名,更不廣播。 2、愛麗絲構造Commitment Tx:C1a和RD1a,並交給鮑伯簽名。C1a的第一個輸出為多重簽名地址,愛麗絲的另一把私鑰愛麗絲2和鮑伯的2/2多重簽名,第二個輸出為鮑伯 0.5BTC。 3、RD1a為C1a第一個輸出的花費交易,輸出給愛麗絲0.5BTC,但此類型交易帶有sequence,作用是阻止當前交易進塊,只有前向交易有sequence個確認時才能進塊。 4、鮑伯構造Commitment Tx:C1b和RD1b,並交給愛麗絲簽名。結構與C1a、RD1a是對稱關系。 5、鮑伯對C1a和RD1a進行簽名,並將簽名給愛麗絲;同理,愛麗絲對C1b和RD1b簽名,完成後給鮑伯。此時,由於並未對Funding Tx進行簽名,任何一方均無法作惡,任何一方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6、雙方均完成對commitment Tx的簽名並交換後,各自再對Funding Tx進行簽名,並交換。此時,Funding Tx是完整的交易,廣播之。

上述過程以及結構圖的描述,就是創建RSMC的全部過程。

C1a, C1b兩筆交易花費的是同一個輸出,故他們兩個交易只有一個能進塊。若愛麗絲廣播C1a,則鮑伯立即拿到0.5BTC(C1a的第二個輸出),而愛麗絲需要等C1a得到1000個確認,才能通過RD1a的輸出拿到0.5BTC。另一方,若鮑伯廣播C1b,則愛麗絲立即拿到0.5BTC,鮑伯等待C1b得到1000個確認,才能通過RD1b拿到0.5BTC。也就是說,單方廣播交易終止合約的那一方會延遲拿到幣,而另一放則立即拿幣。

❿ 那個7年前在知乎上讓別人買比特幣的男人,如今的生活變得怎麼樣

「力場」——公鏈挖礦第一社區  

2011年12月21日,一個女生在知乎提問,「大三學生手頭有 6000 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在當天,巴比特創始人長鋏回復:「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後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後再看看。」

從2011年到2018年,比特幣從3美元一度躥升至最高點時的1.9萬美元,如果那個大三學生將6000元全部買了比特幣,此時早已是千萬身家。錯過比特幣的知乎女孩稱很後悔當初沒有聽長鋏的建議買比特幣。在接受深鏈財經專訪時,長鋏也表示很後悔當初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我再給她一個建議,我肯定不會建議做什麼比特幣投資。」長鋏告訴深鏈財經。 「把自己的幸福寄託於一個不相關的人的建議,這不是懶,而是蠢。」

1、那個讓人買比特幣的公務員

2010年,研究生學歷畢業的劉志鵬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規劃院,成為了一名公務員,在這里,他參與發表了幾篇關於北部灣經濟區礦產資源的學術論文。

在寫這些學術論文之餘,劉志鵬還混跡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在知乎上,一個網友問:大三學生手頭有 6000 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 「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後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後再看看。」 劉志鵬給出了這樣的建議。不過,他沒有用真名,而是用了「blockchain」這個在當時讓人費解的名字,後來,這個詞在中國翻譯為「區塊鏈」。

劉志鵬有很多化名,在寫科幻小說時,他的名字叫「長鋏」,出自《離騷》「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在成為公務員之前,劉志鵬已經在科幻小說屆小有名氣,也獲過幾次獎。但成為公務員,似乎說明,在那個時候寫科幻小說,並不是一條好出路。後來,「長鋏」的名字伴隨著劉志鵬,從科幻圈轉移到了幣圈,名氣越來越大,而這得益於比特幣的價格上漲。

就像他在知乎上的那個回答,成為了自2013年至今幣圈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近3萬人點贊,超過6600條評論,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跑到這條回答下留言看熱鬧,感嘆財富機遇稍縱即逝,贊嘆長鋏真乃大神。

事實上長鋏曾不止一次在知乎上向陌生人推薦比特幣。在他的118條知乎回答一共有四條推薦比特幣的回答。有沒有人聽從長鋏在知乎的建議購買比特幣,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認的是有人因為長鋏而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1年,張明剛剛考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刷微博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名叫黑鬍子Bitcoin的賬號,由於平時比較喜歡動漫海賊王,而黑鬍子又是其中的一個角色,所以張明就對這個微博多看了一眼。

在這個微博里,張明第一次知道了比特幣的存在,並且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一段時間的研究後,2012年春節,張明拿出了自己的壓歲錢3000元在比特幣中國買了比特幣,「當時比特幣價格很低,5美元一個」,張明告訴深鏈財經。投入的回報是豐厚的,用張明自己話來說,當時只是想看看能不能掙錢換個手機,結果把大學四年的學費都掙回來了。

自此,張明一直在投資加密貨幣,在別的同學還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過活時,張明已在幣市賺到了幾百萬元。直到後來張明才知道,黑鬍子Bitcoin是長鋏用來宣傳比特幣的微博賬號,也是其在巴比特論壇的昵稱。

當問到為什麼會在知乎上推薦比特幣時,長鋏稱:「基於特別樸素的動機,就是讓更多人知道比特幣。」在寫下那個回答時,長鋏篤定比特幣之後肯定會漲很多。 歷史的魅力在於:你從結局回看來時的路,會看到一條命定之途,大家的命運在哪個節點相逢,然後產生怎樣的變化,都一目瞭然。

只是,身在當時,卻沒有人能知道命運會怎樣。在推薦陌生人買比特幣之後,劉志鵬依舊日復一日的在廣西國土廳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並於2013年和另外55名同事一起,獲得了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

2、吳忌寒給了我第一筆捐款

長鋏的志向並不在地質行業。他還有很多愛好,像寫小說,研究加密貨幣。但在他自己看來,自己小說的讀者數量可能都沒有那則知乎回答的點贊量多。16歲時長鋏就在《科幻大王》上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2004年首次以「長鋏」為筆名在《科幻世界》發表小說。2006年、2007年、2008年連續三年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雨果獎獲得者劉慈欣、郝雨芳也都是銀河獎的常客。

直到如今仍舊有不少書迷在社交平台上提及長鋏和他的作品。如果接著寫下去,長鋏是否能夠成為下一個劉慈欣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長鋏看來比特幣為他打開了另外一扇「科幻」的大門。

2010年長鋏沉迷於科幻小說,因為創作需求而關注到了比特幣。早在2008年長鋏寫過一篇名為《屠龍之技》的科幻小說,主人公也是個黑客,匿名者,他控制了網上的雲計算資源,來幫助他完成宏大計算工程。裡面「計算即權力」的理念與比特幣的思想不謀而合。

所以,當讀到比特幣白皮書時,長鋏有了一種「未來已來」的感覺。當時正值比特幣第一波崩盤,媒體報道的標題都很驚悚,《比特幣的前世今生》、《比特幣已死》之類,哀鴻遍野,似乎都在為比特幣蓋棺定論發悼詞。但在長鋏看來這些報道非常可笑,「別人眼裡的黑天鵝,在我眼裡卻是灰犀牛,是成功概率很大的機會。」

2010年,長鋏通過淘寶買到了人生中第一個比特幣。回想當時買幣的經歷,長鋏至今都覺得非常滑稽,「由於當時國內購買比特幣沒有快捷途徑,我的第一反應是買不到怎麼辦,老外不賣怎麼辦。所以跟店主說,一定要給我留下貨。」在廣西國土廳工作期間,長鋏一直關注著比特幣的動態,當時國外的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在圈子裡很知名,而國內卻沒有類似的網站。

2011年,有在大學做社區網站經驗的長鋏創建了巴比特,這是中國第一個區塊鏈論壇,同時也是長鋏後來的創業方向。當時網上關於區塊鏈的信息非常稀缺,長鋏孜孜不倦地從英文網站翻譯資訊、貼子發到巴比特上,網站上還留了他的比特幣地址。一天,有一個人在文章下留言說「博主,我覺得你的站很好,為什麼不申請個獨立域名和空間?你的那個地址,0.168BTC是我捐的。」當時了解比特幣的人如同大熊貓一樣稀少,在生活中更是很難遇到能夠交流比特幣的人,陌生人的留言和捐款讓長鋏十分欣喜。

在加了對方的QQ後,長鋏得知此人名叫吳忌寒,也就是後來國際知名的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的創始人,當時吳忌寒是bitcointalk中文版的版主。從2011年到2014年,長鋏維持著一邊工作,一邊運營巴比特,一邊在微博知乎等平台進行比特幣佈道的生活。離科幻小說越來越遠,離比特幣越來越近。

「當年因為喜歡科幻關注了長鋏,加了人人好友,大概在2011年左右,他整天在人人網說什麼比特幣有前途,我心想這人怎麼跟進了傳銷一樣。」長鋏的一位人人好友告訴深鏈財經。

3、後悔當時建議他人買比特幣

「本人准備以真實身份宣傳比特幣,此微博將不再更新,稍後我告知各位新地址。」2013年4月底,長鋏從「黑鬍子Bitcoin」這一微博賬號轉移到了「長鋏」這個微博賬號,微博頭像是一位騎著馬的鎧甲戰士,戰士的右手握著長矛,左手拿著盾牌,盾牌上寫著印著代表比特幣的"B"。

從此,「長鋏」這個化名從科幻屆轉移到了幣圈。同年,長鋏在知乎上給了另外三個陌生人買比特幣的建議,只不過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這一年,比特幣屢屢突破新高,並在年底達到1242美元的歷史最高價,此時的黃金價格為每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首次超越黃金。

2011年的那條知乎回復也被網友扒出來,在網路上瘋傳,但自此之後再也不見長鋏在知乎上推薦別人買比特幣。「其實我很後悔之前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在長鋏看來,因為投資的暴富神話讓很多人關注到了比特幣的投機效應,而不是它背後的區塊鏈與去中心理念,這與他的初衷大相徑庭。

因此長鋏再也沒有在知乎回答過類似的問題,知乎邀請他參加幾次圓桌,都被他果斷拒絕。

「如果我再給她一個建議,我肯定不會建議做什麼比特幣投資。還是她當初的選擇最正確,詩和遠方更重要。而且我不認為當初她買了比特幣就不會後悔,說不定還會更後悔,也有可能在漲了一倍的時候就賣掉了,還可能跌了的時候虧了呢?」

在長鋏看來,沒有人因為道聽途說而賺大錢的,投資自己的大腦最重要,要不然信息就算白紙黑字放到面前也會看不見。

「把自己的幸福寄託於一個不相關的人的建議,這不是懶,而是蠢。」

熱點內容
eth十大持幣地址 發布:2025-07-02 04:42:05 瀏覽:875
以太坊網交易ABS 發布:2025-07-02 04:33:27 瀏覽:22
全球可以發行代幣的區塊鏈 發布:2025-07-02 04:28:25 瀏覽:589
元宇宙產業鏈圖中國 發布:2025-07-02 04:10:48 瀏覽:486
比特幣是不是新農幣 發布:2025-07-02 03:47:09 瀏覽:260
pc短區塊鏈挖礦軟體 發布:2025-07-02 03:33:42 瀏覽:665
搜索比特幣價格行情 發布:2025-07-02 03:22:19 瀏覽:514
元宇宙帝國崛起 發布:2025-07-02 03:08:28 瀏覽:283
國盛計算機區塊鏈 發布:2025-07-02 02:44:17 瀏覽:501
耶穌有多少比特幣 發布:2025-07-02 02:38:09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