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猜哈希
秒懂比特幣挖礦:
1.我手上現在有一張面值100元的人名幣。(比特幣)
2.誰關注公眾號我就給誰。
3.但是需要在評論裡面猜出這張錢的編號才行。(挖礦,隨機填充數值求解)
自己想盡辦法猜,猜中得100元全款——個人挖礦
出錢召集一些人來一起猜——礦場
召集認識不認識的人一起來猜,通過猜測的次數,按比例分配這100元——礦池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類比例子,當然,你們關注並猜出了我兜里100塊錢的編號,我保證給你。
那麼,比特幣挖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當張三想要通過A賬號轉賬1000元給李四的B賬號時:① 張三大吼一聲:大家注意啦,我用A賬號給李四的B賬號轉1000塊錢。② 張三附近的村民聽了確實是張三的聲音,並且檢查張三的A賬號是否有足夠余額。③ 檢查通過後,村民往自己的賬本上寫:A賬號向B賬號轉賬1000元,並修改余額:A賬號余額=3000-1000=2000元,B賬號余額=2000+1000=3000元。④ 張三附近的村民把轉賬告訴較遠村民,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所有人都知道這筆轉賬,以此保證所有人賬本的一致性。聰明如你一定發現了,在步驟② 如果張三吼了一聲,附近村民假裝沒聽到,都不去核實記賬,那麼這個系統不就停止工作了嗎?為解決這個問題,村裡商討後決定,誰第一個確認是張三的聲音的會獲得500元。於是大家都豎起耳朵,時刻監聽村裡的每一個動靜,真可謂草木皆兵。評論區有人問,這500元是哪兒來的?我這里也簡答講一下。1.比特幣平均差不多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能打包的交易數量是有限的,我們就算800筆吧。但是呢,曠工不會平白無故給你打包交易到並廣播,所以需要收取手續費。而且,由於交易的人很多,先打包誰的交易也取決於手續費的高低。所以你可以看到,現在比特幣火熱了,手續費水漲船高。2.我們都知道比特幣總量2100萬個,發幣機制是逐年遞減。當曠工第一個成功打包這個區塊並廣播,並且是最長的鏈的話,那麼他還會獲得獎勵,目前只有12.5個比特幣。最開始是50個,已經衰減2次了。這里當然還有小問題,比如為什麼要最長鏈,怎麼確定是最長鏈,哪些鏈會被拋棄?如果大家有興趣再深入說說。以上就是曠工的獎勵。2017/12/8更新。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平均每10分鍾會產生一個區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區塊並提交,而第一個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鍾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鍾比特幣網路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好了,接著上面的故事講,張三這一吼,驚動了全村的人,大家都紛紛表示自己是第一個聽到張三聲音的人。這500塊錢該給誰呢?於是村裡又商討出新的規定,需要有證據證明這是張三的聲音。張三在喊的這一聲里帶有特定的聲波數據,誰先破解出來就給誰。在比特幣世界裡,這是就是一個新的概念,共識機制。比特幣是通過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機制來決定記賬權的,通俗來講,誰證明了自己的工作量最大,誰就負責記賬。工作量大小是通過計算符合某一個標準的比特幣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來體現的。區塊頭通常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散列值、Merkle根、時間戳、難度目標、以及一個填充的隨機值。試圖爭奪記賬權的節點稱為挖礦節點,挖礦過程就是求出一個能夠填充本區塊頭的隨機值,讓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符合某一個標准。
作者:Leaf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792042/answer/261310341
⑵ 比特幣挖礦什麼意思
比特幣挖礦,是一種利用電腦硬體計算出比特幣的位置並獲取的過程。
挖礦是在比特幣系統中進行記錄數據的一個激勵過程,在比特幣系統個人用戶通過利用CPU或者GPU進行哈希運算,當計算出特定的哈希值之後便擁有了打包區塊的權利。
而為了獎勵這個用戶進行打包區塊,系統就給予一定的比特幣作為報酬。因為這個過程很像現實生活中「挖礦」所以大多數人就把這個過程叫做挖礦。除了比特幣外,其他的電子虛擬貨幣也可以通過挖礦獎勵獲取,如以太坊、門羅幣等等。
(2)比特幣挖礦猜哈希擴展閱讀:
挖礦風險:
1,貨幣安全
比特幣的支取需要多達數百位的密鑰,而多數人會將這一長串的數字記錄於電腦上,但經常發生的如硬碟損壞等問題,會讓密鑰永久丟失,這也導致了比特幣的丟失。
2,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在比特幣這個裡面非常常見,最常見的當屬於分叉。分叉會導致幣價下跌,挖礦收益銳減。不過很多情況表明,分叉反而讓礦工收益,分叉出來的競爭幣也需要礦工的算力來完成鑄幣和交易的過程,為了爭取更多的礦工,競爭幣會提供更多的區塊獎勵及手續費來吸引礦工。風險反而成就了礦工。
⑶ 比特幣挖礦是什麼意思
挖礦是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的一個過程,同時還保護著比特幣系統的安全,防止欺詐交易,礦工們通過為比特幣網路提供算力來換取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機會。
比特幣系統由用戶(用戶通過密鑰控制錢包)、交易(交易都會被廣播到整個比特幣網路)和礦工(通過競爭計算生成在每個節點達成共識的區塊鏈,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公共權威賬簿,包含了比特幣網路發生的所有的交易)組成。
挖礦是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的一個過程。挖礦同時還保護著比特幣系統的安全,防止欺詐交易,避免「雙重支付」,「雙重支付」是指多次花費同一筆比特幣。礦工們通過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演算法來換取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機會。 礦工們驗證每筆新的交易並把它們記錄在總帳簿上。每10分鍾就會有一個新的區塊被「挖掘」出來,每個區塊里包含著從上一個區塊產生到目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所有交易,這些交易被依次添加到區塊鏈中。我們把包含在區塊內且被添加到區塊鏈上的交易稱為「確認」交易,交易經過「確認」之後,新的擁有者才能夠花費他在交易中得到的比特幣。
礦工們在挖礦過程中會得到兩種類型的獎勵:創建新區塊的新幣獎勵,以及區塊中所含交易的交易費。為了得到這些獎勵,礦工們爭相完成一種基於加密哈希演算法的數學難題,也就是利用比特幣挖礦機進行哈希演算法的計算,這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計算過程多少,計算結果好壞作為礦工的計算工作量的證明,被稱為「工作量證明」。該演算法的競爭機制以及獲勝者有權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記錄的機制,這二者保障了比特幣的安全。
礦工們同時也會獲取交易費。每筆交易都可能包含一筆交易費,交易費是每筆交易記錄的輸入和輸出的差額。在挖礦過程中成功「挖出」新區塊的礦工可以得到該區塊中包含的所有交易「小費」。隨著挖礦獎勵的遞減,以及每個區塊中包含的交易數量增加,交易費在礦工收益中所佔的比重將會逐漸增加。在2140年之後,所有的礦工收益都將由交易費構成。
挖礦是一種將結算去中心化的過程,每個結算對處理的交易進行驗證和結算。挖礦保護了比特幣系統的安全,並且實現了在沒有中心機構的情況下,也能使整個比特幣網路達成共識。 挖礦這個發明使比特幣變得很特別,這種去中心化的安全機制是點對點的電子貨幣的基礎。鑄造新幣的獎勵和交易費是一種激勵機制,它可以調節礦工行為和網路安全,同時又完成了比特幣的貨幣發行 。
⑷ 比特幣挖礦58.5MHash/s速度什麼概念
170Mhash/s速度挖24小時的產出只有0.1個比特幣而已,58.5~~~~自己算算吧。。。。
⑸ 比特幣 哈希值
哈希演算法將任意長度的二進制值映射為固定長度的較小二進制值,這個小的二進制值稱為哈希值。哈希值是一段數據唯一且極其緊湊的數值表示形式。如果散列一段明文而且哪怕只更改該段落的一個字母,隨後的哈希都將產生不同的值。要找到散列為同一個值的兩個不同的輸入,在計算上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消息身份驗證代碼 (MAC) 哈希函數通常與數字簽名一起用於對數據進行簽名,而消息檢測代碼 (MDC) 哈希函數則用於數據完整性。
比特幣全網的基本信息如下:
所有需要挖礦的數字貨幣都是存在哈希值的,例如萊特幣、瑞泰幣、狗狗幣、微盟幣、點點幣、元寶幣等等。
⑹ 比特幣挖礦是什麼意思可以理解為猜代碼嗎
也可這么說吧,7年前這個還是可以的 ,現在就不行了,老司機都不幹了。你看了那個病毒才知道對吧。
⑺ 比特幣挖機如何挖到比特幣
一、挖礦原理
最初的時候,我們用電腦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幣,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就是用他的電腦CPU挖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創世區塊。然而,CPU挖礦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的比特幣挖礦是ASIC挖礦和大規模集群挖礦的時代。
回顧挖礦歷史,比特幣挖礦總共經歷了以下五個時代:
CPU挖礦→GPU挖礦→FPGA挖礦→ASIC挖礦→大規模集群挖礦
挖礦晶元更新換代的同時,帶來的挖礦速度的變化是:
CPU(20MHash/s)→GPU(400MHash/s)→FPGA(25GHash/s)→ASIC(3.5THash/s)→大規模集群挖礦(3.5THash/s*X)
挖礦速度,專業的說法叫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hash碰撞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就是挖比特幣的能力,算力越高,挖得比特幣越多,回報越高。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鍾會記錄一個數據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鍾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鍾比特幣網路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
而要成功生成數據塊,就需要礦工需要找到那個有效的哈希值,而要得到正確的哈希值,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靠猜,猜的過程就是計算機隨機hash碰撞的過程,猜中了,你就得到了比特幣。
二、挖礦方法
1、挖礦方式:從一台礦機到大規模礦場
如果你開始嘗試挖礦,你需要准備一台礦機、一台能聯網的電腦、一個AUC、一個樹莓派、電源及各種連接線等。各種設備的連接順序為網線->樹莓派->MicroUSB線->AUC->4PIN連接線->礦機和電源。
圖3:礦場圖(成千上萬台礦機規模)
如今,抱一台礦機回家或者部署一個家庭小作坊挖礦(幾十台礦機)的中小曠工盈利空間非常有限,挖礦行業也正逐漸向有廉價電資源、有專業化部署能力的企業和團隊集中。
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礦機的性能和功耗、全網的算力和難度、礦場的部署和運維能力、有沒有廉價電的資源、以及幣價和政策的導向等等。目前優秀的礦企,他們擁有晶元研發的能力、大量的算力、專業的礦場部署和運營經驗等,在未來,資源、算力會越來越向這些礦企集中。
2、礦池
除了上面的裝備,你還需要一個必備的工具——礦池。礦池的作用是集合大量礦機算力,增大你得到比特幣的幾率,同時將你未來能得到的比特幣收益提前平均分配到你的賬戶里。
簡單的解釋如下:現在比特幣全網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包含25個比特幣。假設全球有1W人參與挖礦,那麼在這10分鍾內,只有1個幸運兒拿走了這25個比特幣,其它人則顆粒無收。而礦池的原理是大家組隊開采,並按約定的分配方式分配,使得礦工的比特幣收益趨於穩定,減少礦工的風險。在此以最常用的PPS分配方式為例,假設你的算力是10T,而整個礦池的算力是100T,你的算力占礦池算力的1/10,假設礦池一天能產生10個比特幣,那你每天就能拿到1個比特幣。
3、雲算力
在現實情況下,挖礦礦機常常供不應求,同時,礦機發貨需要很長的等待期。礦機安裝、調試、維護等流程非常復雜,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礦工們還要忍受礦機的噪音和熱量。對礦工來說,最大的成本還不是這些,是挖礦所消耗的高昂的電費,中小礦工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甚至為負。
三、挖礦收益與風險
挖礦收益可以通過以下公式來計算:
挖礦收益=產生的比特幣*幣價-礦機成本-電費-託管費
如果你只是一個小礦工,一般情況只要扣除礦機成本和電費即可。
挖礦風險如下:
比特幣數量目前不足450萬枚 用不增發
比特幣幣價波動,價格回調就會導致回本周期延長。
挖礦難度的提升 目前我們的機子是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斷電 斷網的風險
⑻ 比特幣中挖礦是什麼
比特幣就是由一種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一串代碼,我們稱之為加密貨幣、電子貨幣等等。比特幣是由挖礦產生的,比特幣挖礦通俗點說就是利用你的硬體設備計算SH265演算法的數學難題,確認網路交易,保證整個網路系統的安全,作為獎勵比特幣系統會根據礦工貢獻算力的大小給與一定的比特幣獎勵。
挖礦就是搶比特幣。比特幣每隔一段時間會生成幾個,誰搶到了就是誰的,而接入比特幣系統的電腦,就是搶比特幣的工具「礦機」。至於國家承認比特幣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看可能對國家的影響來決定了。
⑼ 比特幣挖礦1G Hash/s速度目前一天能產多少幣,求教
用全網算力和難度自己計算,一天產幣數是固定的,
全網算力(估)
199947 GigaHashes/s
這是當前算力每天產3600個除以算力0。0幾吧上個月才8000G漲的太快了礦機已經量產了
⑽ 比特幣挖礦所運用的哈希演算法是什麼
Hash,一般翻譯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譯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長度的輸入(又叫做預映射pre-image)通過散列演算法變換成固定長度的輸出,該輸出就是散列值。這種轉換是一種壓縮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間通常遠小於輸入的空間,不同的輸入可能會散列成相同的輸出,所以不可能從散列值來確定唯一的輸入值。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將任意長度的消息壓縮到某一固定長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