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比特幣披薩的故事

比特幣披薩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3-10-13 14:00:15

❶ 從一萬個比特幣換披薩到半個比特幣換特斯拉,比特幣經歷了什麼

之前不知道比特幣是什麼,當知道的時候,它已經是我們普通人不能觸碰也無法觸碰的巨大所在了。以前只是聽說,中間把它當成笑話,後來把它當成了傳說。最早聽到的一個笑話就是想起當年大媽們在2000美元高點大量購買比特幣然後虧損的新聞了。那時候腦海里,涌現出對這些大媽們無盡的嘲諷。如今,想想,當時的自己,思維是多麼的狹窄呀,自己原來才是井底之蛙。

這些狹促的思維都源自於對新鮮事物的抵觸與排斥。現在想想之前的這群大媽估計現在都賺哭了吧。當然可能大部分人也會後悔與絕望。

現在想想最早實現用10000個比特幣來換披薩的那個美國程序員當時成功換得時,該是有多麼驕傲與自豪呀。當時是2010年5月22日這一天,程序員拉斯勒-豪涅茨用10000比特幣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這一成功換的,可是費了他好大的努力才實現的,這也是現實世界中第一筆比特幣交易,這一天後來竟被比特幣界確定為披薩日。

甚至當時的他出手10000比特幣,只要價50美元,但是很可惜的是沒有人買。後來才有人表示願意用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換這10000比特幣,拉斯勒當即爽快地答應了。現在不知道這位老兄後悔了沒有。

在我們這里接觸比較早的一批人,也沒有珍惜住這個機會。有位朋友說他知道比特幣的時候工資一月幾百塊,也注冊了賬戶,下載了錢包,甚至下載了挖礦軟體。無奈手裡的賽揚586電腦是集成顯卡,挖不出來,而當時的放比特幣錢包的硬碟早扔了。還有一個說他最早知道比特幣的時候,一塊錢一個,想買10塊錢的不會買,充了某個即時通訊的藍鑽,現在後悔地想扇自己兩巴掌。

其實大可不必後悔,因為大多數人的比特幣都丟了。中本聰為什麼沒露面,我猜測中本聰手裡的比特幣恐怕也忘了密碼或者硬碟壞了,能流通的比特幣很少。哪怕不丟的,也很少有人會一直持有到現在。所以比特幣早就經歷了幾十輪的洗禮,它經歷了人世間的大起大落之勢。

作為加密貨幣要想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比特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沒有穩定的等價物質兌換條件,再次也要有強力的守護機構得到大家認同,第三點就是需要流通的環境!這三點不能保證,比特幣也就是所謂的圈內 游戲 。

所以馬斯克說過的話,總是能在現實中無限放大。馬斯克說能用比特幣買車,比特幣大漲,而此時的比特幣僅需半個就能買一輛特斯拉了;後又說不能買了,大跌!沒有價值支持的韭菜在現實裡面似乎變得更好割了。

在我看來馬斯克越這么說,說明他越加持比特幣。說明未來很有可能有比他更大的資金灌入比特幣。提前壓低價格買入再高點拋售,是因為馬斯克已經獲利很多,感覺btc段時間沒有更多的獲利空間,才逐漸拋售btc,從而加速btc的大跌。之前他也說過認同加密幣的技術!如今他說的和做的都是矛盾的。所以他的話可以不聽,也可以反著聽!

其實區塊鏈技術就可以直白解讀。一個去中心化,點對點的加密交易延長鏈!這就是最原始的原型。每個區塊之間都存在校驗聯系!安全交易以計算機加密學為保證!按理說區塊鏈不局限加密幣的交易。但是從商業角度來說。某些經典幣市場變化也會波及區塊鏈產業的風向。當然可能區塊鏈技術推廣范圍更小,要以普通人想法和角度來看待。如果以技術開發人員角度來看,那當然觀點是不同的了!

從金融學上來說加密的虛擬貨幣的確是比較安全的貨幣形式,但從 社會 學上看,比特幣要走的路還很長,畢竟一種貨幣流通僅依靠技術是不行的。

很多人不明白虛擬貨幣,有人打了個比方:假如現在有1000個乒乓球,每個球都被製造者簽上了獨一無二的名字,然後製造者放出100個,說會升值,大家都去搶,等供不應求了,再放一點出來,慢慢把手上的球都賣掉了,自己退出了,剩下一群還蒙在鼓裡的人在搶,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球值錢,等到有一天突然有人發現,這個球就是個騙局,價格雪崩。此文作者系烤仔創作者聯盟成員。

你們認可這個比方嗎?

❷ 比特幣被認為是莊家操盤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年是個神奇的年份,雖然年初到年尾麻煩事不斷,但資產價格卻漲的很好。

我們看看各類資產的表現:



這里多說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比特幣剛出來的前 7 個月里,創造者中本聰自己開采了 110 萬枚比特幣,佔了當前比特幣總量的6%,這些比特幣一直放著沒動,現在價值接近400億美元。

如果一個市場具備了高杠桿、價格波動劇烈、交易量有限、集中度高這四個特點,那這個市場就是一個完美的割韭菜市場。

我們之前做過一期《亨特兄弟白銀投機案》,美國的亨特兄弟就是在囤積了大比例的白銀之後,通過在期貨、現貨兩個市場操縱價格,大肆的收割著市場上的白銀投資人,今天的比特幣市場跟當年的白銀市場有點像。

任何的資產泡沫破裂之前,都會有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泡沫的上限在哪裡?價格會升到多高?市場的情緒能有多瘋狂?這些都沒人能預測。

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不應被暴漲的價格撩撥的失去理智,而應該在狂熱的市場情緒之外,仔細想清楚兩個問題,我真的理解了這東西背後的投資邏輯?這東西真值這么多錢?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比特幣的暴漲一臉懵逼,那最好就不要去湊這種看不懂的熱鬧。

❸ 玩懂比特幣的那群人,財富翻了多少倍

我身邊有位同事,她當年十幾塊買了10,去年年底四十多萬賣了一個,今年年初42萬又賣了一個。翻了多少倍,算算吧

談到比特幣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貨幣,我們得先來看一看第一筆比特幣購買實體物品的交易細節。而這個在當時人們眼中的小小買賣放到如今來看,卻充滿無比的戲劇性,甚至還促成了一個非法定節假日問世。

歷史 上第一個比特幣實物交易發生在2010年5月22日,弗羅里達電腦工程師拉斯洛一時興起,用1萬枚比特幣向網友買了美國連鎖餐廳棒約翰兩塊熱氣騰騰的披薩,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分鍾內填飽了肚子。

在這場被認為是比特幣的首次交易中,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大約為0.0041美元,按當前的匯率1萬枚比特幣價值4億美元。也就是說拉斯洛吃下肚子的披薩,一塊如今的要價為2億美元。不用懷疑,這肯定是有史以來最貴的披薩了。

而收下這筆巨款的網友若將這1萬枚比特幣保留至今,也可以輕易的晉升億萬富豪行列。

但事實上,兩個人當時都沒有把這筆重金放在眼中,只是開心的慶祝這個在他們心目中的 歷史 時刻。

此後,每年的5月22日就此被定為比特幣披薩日,全球各地的人紛紛歡聚紀念。隨著比特幣價值飛漲,聚會者更加熱衷於這個與億萬財富擦身而過的小故事,同時也記住了這個賦予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一切意義的一刻。

在崇尚自由與資本主義的美國西岸舊金山,距離矽谷不遠的地方有這么一棟外形簡單的房子,後來以「加密城堡」的綽號為人所熟知。多年來,這棟稱不上大的建築,來來去去住過數十名20多歲的 科技 新人。

在不到30歲從事區塊鏈相關技術工作的房東加德納口中,這些年輕的投資者在搬進去的不到兩個小時內都會變成比特幣或者其他加密貨幣的忠實信仰者。

不少人在比特幣僅值數百美元的時候,就開始大量的買入。受到堅定的信仰驅使,這些人常奉行只買不賣的戒條,這也讓他們大賺特賺。

加德納估計,超過60個房客因曾住進加密城堡而成為巨富。

類似的神秘建築在舊金山並不只有加密城堡一座,許多投資加密貨幣的年輕人主動聚集成群,並以自己信仰的貨幣為房子內部的走廊命名,如比特幣大道或以太坊巷。房子內部一眼望去像極了大學宿舍或美式兄弟會的聚會場所。

但事實上,在過著看似平凡生活的同時,很多住戶都持有數百甚至上千枚的比特幣。他們閑暇時常常駕駛著藍寶堅尼超跑外出兜風,為自己的信仰加值一番。

在4年前的2017年,荷蘭男子泰胡圖一家變賣了所有財產,包括房產和 汽車 。夫妻倆甚至解除並領取了退休賬戶中所能動用的每一分現金,把錢全部投入在比特幣上。當時比特幣的價格是900美元,而泰胡圖一家隨後也被稱為比特幣家族,泰胡圖本人始終對比特幣抱持著堅定的信仰。在他進場同年,比特幣曾一度暴漲至逼近2萬美元大關,但隔年卻跌至3000美元。

在暴跌之際,泰胡圖堅信比特幣會大幅反彈,於是便大手筆買進。事實證明,他又一次押對寶了。接連買在起漲點的好眼光,讓泰胡圖一家的財產持續暴增,此時若離開市場幾乎已經能稱得上是財富自由。

不過,泰胡圖表示,現在還遠遠不到出場的時機。他堅信比特幣在短短的一兩年內還會繼續書寫 歷史 新高記錄,就算在2022年達到20萬美元,他也不會感到驚訝。

而在過去4年內泰胡圖一家一直在環游世界,截至目前已經游歷超過40個國家。

泰胡圖透漏他一家人到現在還是沒有任何銀行賬戶及房產,所有家當仍全部投入到高度波動的比特幣中。但基於強大的信仰,他對此並不感到擔憂。

我們最後來看一個不知道該歸列於幸運還是悲劇的事件。

這是過去幾天熱騰騰的新聞,美國加州一名城市設計師托馬斯在10年前比特幣剛問世時,受邀製作一段有關比特幣運作的教學動畫,並收到7002枚比特幣作為酬勞。

在當時1枚比特幣僅值數美元,托馬斯未作多想,便將這筆比特幣存進一個數字錢包中,並把這個錢包放入自己的IronKey加密型U盤中。托馬斯隨手將U盤的密碼抄在紙上,之後就把這件事忘得一干二凈。

多年間,比特幣多次迎來暴漲,直到上周,7002枚比特幣價值已高達2.81美元。托馬斯這才想起自己擁有這筆巨款,但抄寫U盤密碼的紙條卻早已遺失,而托馬斯自己怎麼都想不起密碼,只能看著自己手上這個存有巨額財富的U盤干著急。

由於托馬斯的U盤有著最高等級的安全保護,只要連續輸錯10次密碼就會永久加密。這不僅代表U盤將被永久上鎖,更意味著托馬斯將跟世人夢寐以求的富豪生活說再見。

托馬斯說自己在過去這段時間內時時刻刻都在設法找回密碼,他花了數個小時,躺在床上盡全力回想自己過去常用的密碼,一旦想到一個就立刻跑去電腦前嘗試,卻沒有一個通過。

如今托馬斯已經輸入8次錯誤密碼,只要再輸錯2次,將永久與這筆巨款告別。

事件曝光後,任教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網路安全專家亞歷克斯公開對托馬斯喊話,強烈建議他不要再瞎猜密碼,而是轉交專業人士破解。

亞歷克斯提議,只要托馬斯願意將U盤中的一成比特幣作為酬勞,自己可以在半年內破解這個U盤。

不過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出,我們無從得知托馬斯究竟是會繼續設法想密碼,還是向亞歷克斯或其他收費更為低廉的專家求助。

一、 中本聰發現比特幣,如今淡出比特幣圈。美籍日本人中本聰在十二年前的金融危機之後,在互聯網演算法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數字貨幣,那就是比特幣,即一種由一大串數字構成的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價值體現在區塊鏈中,那時一種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信息傳輸手段。中本聰在世界經濟低迷之際,做出了對比特幣的白皮書,一時間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作為世界首個發現比特幣的中本聰,他接下來便組建團隊,著手進行比特幣的挖掘工作,即利用演算法去找到節點之間的數字密碼,被稱比特幣。

被人稱為無政府主義者的中本聰,理所當然在比特幣的交易中獲取了大量中間價,畢竟如今的比特幣已經溢價到了一萬美元每個的程度。但或是已經看淡比特幣市場,不久之前,中本聰全身而退,將比特幣交易運作交給繼任者接管,自己已經隱退「江湖」了。

二、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楊林科,創建我國比特幣交易平台。

楊林科是浙江溫州人,自小就有經商天賦,而且眼光極准。他在第一次接觸比特幣時,就預感它將為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富,於是和他的夥伴黃嘯宇合作創辦了我國首個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我國接觸比特幣的人不少,但是苦於沒有比較正規的國內交易渠道,大部分人會在國外平台進行交易,或者私下買賣。楊科林創辦平台之後,正好填補了需求,一時間湧入了非常多比特幣玩家,而且在他之後,比特幣交易平台就像雨後竹筍一樣,紛紛創建。那時,比特幣迎來了「升值」,當初一美元一個的比特幣,現在已經需要三十美元了,楊林科當然掙了大錢。

比特幣從以前的幾十枚只要幾塊人民幣到現在的一枚達到幾十萬,翻了數不清的跟頭了,按照最早購買的儲藏的價格話,現在要100倍了

❹ 幣圈起源(2009-2010)

2008年末的某一天,一個網名叫中本聰的人在論壇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當時的他或許不知道這在以後的這幾年,他創造的東西對世界造成怎樣的沖擊。




僅過了兩個月,中本聰便讓其論文中的構想變成了現實,開發出了能夠實現比特幣演算法的客戶端程序。



時至今日,整個塊鏈的磁碟空間已經超過20G


並用自己的電腦挖出了首個區塊,史稱創世區塊。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創世區塊上中本聰留下了唯一可驗證其真實身份的簽名,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相應的,後來的幣圈稱之為創世簽名。


關於中本聰其人,在幣圈是當之無愧的頭號人物。但其留下的痕跡很少,僅在比特幣蠻荒時期的極客論壇上,留下了只言片語。自2010年末直至今日,已在互聯網上完全沉寂。我們不難猜想,在十年動盪的歲月里,這個幕後的神隱退在鐵幕深處,閑庭信步,坐看落花流水。「中本聰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處是他的傳說」。


在這一階段,比特幣的價值尚未孕育,彼時的比特幣更像是新鮮的玩具,知道比特幣的人僅為少數;限於其技術門檻,能通過比特幣挖礦的,更是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極客圈,多作為興趣愛好無心插柳。


但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比特幣的蠻荒年代,遍地生金,留下了無數造富的傳說,隨意之下挖掘的百十個比特幣,到今日便可衣食無憂。


此類故事數不甚數,吸引著無數人做著跨越階級的夢。


當然有的故事也令人唏噓:辛苦挖了的比特幣存在硬碟里,幾年後發現硬碟受損或丟失的案例不勝枚舉。


其中最有名的有兩件事:





很多跨時代的舉動往往發生時風平浪靜,對當局者而言,只是度過了極為平常的一天。


2010年5月22日,美國一名叫Laszlo Hanyecz 的程序員在比特幣論壇上發帖,希望用10000個比特幣換兩個披薩,最終有人同意用兩張披薩進行交換,而當時,兩張披薩的價值是25美元。


這一被後世稱為比特幣匹薩日的交易被無數媒體記載,濃墨重彩。用現在的眼光看來,這筆交易意義非凡,猶如 歷史 上很多簡陋但影響深遠的會議;但在當時,何其不像在 游戲 道具商城隨手買一件觀賞性道具圖個心歡?


隨後,有人意識到了比特幣的貨幣屬性。2010年7月,全球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mt.gox在東京成立,最初定價在0.09美元/枚。


至此,比特幣開始作為一種可交易的貨幣現世。擺脫了極客圈的局限,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一部分有嗅覺的投資人蜂擁而入。伴隨著2011年的跨年鍾聲,比特幣度過了它的蠻荒時代。在短短一年內,價格飆升,次年四月達到1美元,2個月後翻10倍。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以太坊# #數字貨幣#

❺ 比特幣披薩節是哪一天

5月22日。2010年5月,一位程序員用1萬枚比特幣買兩份披薩,四天後交易成功,後來,大家為了紀念比特幣支付購買實物成功,將5月22日定為「比特幣披薩節」。

比特幣披薩節是哪一天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使用P2P網路的資料庫交易。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

❻ 比特幣和披薩的悲慘故事,錯過了一個億啊!

本文由區塊鏈內容平台「幣嗨」贊助

2008年中本聰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通過區塊鏈技術去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體系,一年以後,產生了比特幣歷史。

說起與比特幣的「愛情史」,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用這樣一句話總結: 當年你對人家愛理不理,現在人家讓你高攀不起(手動悲傷臉) 。今天跟大家講一個與比特幣和披薩相關的故事,可能是史上最悲催的故事,網友調侃稱這大概是史上最貴的披薩了。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的小哥哥,還只是佛羅里達州的小程序員,作為挖礦界的吃貨,有天他突發奇想,在bitcointalk論壇中發帖,詢問是否有人幫他在店裡訂兩個披薩,作為回報他可以獲得1萬個比特幣。帖子發出後,大多數人都在「圍觀」,但還真有一位英格蘭的「好心」網友幫他下單了兩張披薩。在那個時候,比特幣並不具備任何價值,這是史上首筆用數字貨幣完成支付的交易,這一天也被定為比特幣披薩日。

有些朋友可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對故事的真偽一直會持有自己的看法,這一個比特幣披薩事件經過多個版本口耳相傳,是否還真實,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比特幣區塊鏈上的可追蹤溯源性幫助我們來驗證這筆交易,即使是八年以前的一筆交易也能在今天准確查到歷史。 在2010年5月22日確實有一筆10000BTC的轉賬,與披薩日的日期相符,看來確信無疑了。(小細節:當時的轉賬費高達0.99BTC)

披薩事件的還原

事情回到2010年的5月18號,我們的主人公Laszlo Hanyecz在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上發帖聲稱:「我可以付一萬比特幣來購買幾個披薩,大概兩個大的就夠了,這樣我可以吃一個然後留一個明天吃。 你可以自己做披薩也可以在外面訂外賣然後送到我的住址。」 他甚至對自己的口味偏好做了要求:「我喜歡洋蔥,胡椒,香腸,蘑菇等,不需要奇怪的魚肉披薩。

帖子發出之後,有幾個感興趣的論壇朋友確實陸續有一些回復,除了有人問地址之外,還有人表示自己在歐洲不知道如何幫Laszlo Hanyecz訂美國的外賣。Laszlo附上了自己在佛羅里達州的地址,並且還有人提示按當時價格10000BTC可以換到41美金,兩個披薩可能不劃算。(一些在當時看來再正常不過的回帖。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錯過幾個億的感覺也是會挺感慨吧)

經過幾天之後,在5月22號Laszlo發出了交易成功的炫耀貼,表示已經和一個叫Jercos的哥們完成了交易,還附上了披薩的圖片。

那麼,Laszlo如何擁有那麼大量的比特幣?

首先,他是一個精通計算機的程序員,並且很早就進入了這個領域,在比特幣系統算力不高的早期時代,他就開始挖礦了。

第二,你可能並不知道,他是使用GPU挖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的大部分挖礦都是使用CPU的,他覺得CPU挖礦不過癮,然後發現GPU要比CPU挖礦快800倍,於是就在比特幣還不普及的階段用GPU挖了大量的比特幣。根據他之前的回帖,每一天的收益在幾千枚左右,這也不奇怪為什麼拿出1w枚來換取披薩了。當然,如今GPU的算力已經不夠了,大部分的比特幣礦機都採用定製的ASIC晶元。

還有個疑問,買了披薩的人現在在哪裡?

當年買了Laszlo一萬年比特幣的Jercos當然也是這次歷史時刻的另一個主角。他在前年的時候接受了一家媒體的訪問,並漏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原來Jercos非常的年輕,現在也只有27歲(買10000個比特幣那年僅僅19歲)。他告訴記者說自己在bitcoin剛創世就關注了這項技術,並成為了出入各大極客論壇的一員。他與賣披薩的Laszlo並不認識,但是總是在同一個IRC(聊天室)出入,在當時算是對ID比較相熟。

談到一萬個比特幣的去向時,他表示在第二年他把這一萬枚比特幣以400美金的價格出售了,回報率在十倍。(雖然十倍但是還是很可惜了。)如今他對區塊鏈的技術還是十分看好,對以太坊也十分看好。

多些理性,少些賭徒心理

新的技術浪潮趨勢已經來到,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區塊鏈,許多人都在不斷探索,買賣一萬比特幣也只是他們人生中的插曲。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已經被各大會議討論來討論去,嚴厲反對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是說你可以先去試試,這就是好事,就能給資本足夠的信心去做。猶如互聯網的早期,說到底,還是需要將其應用於民,創造真正的使用價值。對於區塊鏈,這是時代賦予你我的一次機會,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

忽熱忽冷的市場總是讓人有點無所適從,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緊盯著自己的方向,不要被盤面影響過多的情緒,多些理性認知,堅持自己的節奏。說到底這是場比拼耐心和信心的財富挑戰。

❼ 比特幣發行價是多少

嚴格意義上來說比特幣是不存在發行價格的。在2010年的時候一個程序員用10000個比特幣購買了一個披薩,這也是比特幣的第一筆交易。

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7)比特幣披薩的故事擴展閱讀

原理

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以鈔票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鈔票的冠字型大小碼,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冠字型大小碼,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

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個。

要挖掘比特幣可以下載專用的比特幣運算工具,然後注冊各種合作網站,把注冊來的用戶名和密碼填入計算程序中,再點擊運算就正式開始。完成Bitcoin客戶端安裝後,可以直接獲得一個Bitcoin地址,當別人付錢的時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貼給別人,就能通過同樣的客戶端進行付款。

在安裝好比特幣客戶端後,它將會分配一個私鑰和一個公鑰。需要備份你包含私鑰的錢包數據,才能保證財產不丟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碟,個人的比特幣將會完全丟失。

網路-比特幣

❽ 「比特幣披薩日」的由來

「比特幣披薩日」的由來:

一個令人扼腕的故事

2010 年是比特幣迎來爆發的一年,在經過長達一年的緩慢發展後,比特幣如同迎來雨後春筍,破土而出,茁長成長。眾多日後叱吒幣圈的大佬,都在這一年進入比特幣世界,拐點來自一個標志事件——披薩事件。

這一年的 4 月,身為軟體設計師的拉斯洛 · 韓內奇從朋友那裡聽說了比特幣,並對其產生了興趣。抱著一個黑客的心理,他對比特幣研究了一番。拉斯洛發現比特幣網路最大的軟肋在於比特幣的產生過程,也就是「挖礦」,即所有運行比特幣軟體的電腦通過算力比拼,贏的一方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這也是獲得比特幣的唯一方式。

比特幣在當時幾乎一文不值,還沒有人願意投入太多的算力來挖礦。拉斯洛出於好奇還是決定測試一下。於是,他使用了比CPU更加有效的GPU進行挖礦,極大提高了挖礦效率:之前使用CPU挖礦時,他每天可以挖出一個區塊,即50個比特幣。使用GPU挖礦後,每小時就能獲得一到兩個區塊,即50—100個比特幣。僅在2010年5月17日這一天,他就獲得了1400個比特幣。

拉斯洛在挖了大約7萬個比特幣後,想要嘗試一下比特幣是否能夠在現實世界中使用,5月18日中午,他在比特幣論壇發了一個用1萬比特幣換取兩塊披薩的帖子。他在帖子里這樣寫到:

我喜歡吃披薩,並希望能使用1萬枚比特幣來換取披薩,披薩可以是商店購買的,也可以是你自製的,但是我需要你將披薩送到我的家門口。

他甚至對自己的口味偏好做了要求:「我喜歡洋蔥,胡椒,香腸,蘑菇等,不需要奇怪的魚肉披薩。」

2010年5月18日下午,在拉斯洛發出請求的6個小時後,他的帖子才得到回復:一位名叫「bitcoin2paysafe」的網友向他詢問地址。

然而,在拉斯洛給予回復後,「bitcoin2paysafe」卻再也沒有了迴音。雖然之後用一萬比特幣換披薩的事情,陸陸續續得到了不少人的圍觀,但直到三天後的5月21日,整個事件都沒有任何具體的進展,有的只是一些人對於拉斯洛行為的嘲諷。以至於當晚,拉斯洛還發帖詢問:「沒有人想給我買披薩,是因為我提供的比特幣數量過低嗎?」

在拉斯洛發出疑問後不久,一位用戶留言稱,「在美國使用信用卡進行網上預定是一件十分便捷的事情,如果你餓了,應該考慮用其他方式來購買披薩」。拉斯洛立刻回答到:「我只是覺得,如果我可以用比特幣支付披薩餅,就會很有意思」。

直到5月22日,在經歷了4天的等待後,拉斯洛發出了一個交易成功的帖子:

我只想報告:我成功地用10000比特幣買到了披薩,感謝jercos!

至此,這項以一萬枚比特幣來換取披薩的壯舉,最終在經歷4天成功完成。

這個購買了披薩的網友「jercos」,此前並未參與任何討論,只是在看到求助後默默地選擇付款。

在達成交易後不久,一位名為「sirius」的網友留言道:

祝賀拉斯洛,達到了一個偉大的里程碑。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歷史性的時刻,把 5 月 22 日定為「比特幣披薩日」,每年這一天,比特幣愛好者們都會聚在一起吃披薩慶祝。

接下來的幾周,陸續有人接受這個條件,進行披薩換比特幣的交易。拉斯洛天天吃披薩餅,他兩歲大的女兒吃得可高興了,但同時他的比特幣數量也在迅速縮水。

之後,伴隨著比特幣價格的走高,這個當年少有人問津的論壇也迎來了上百萬人的瀏覽,在今天,它已經擁有了長達73頁的留言討論。

在2017年的高點,這批比特幣價值約1.6億美金。當年拉斯洛等於花費了2億美元來購買披薩,這兩塊披薩也因此被稱為「史上最貴的披薩」。

❾ 〈挖礦系列3〉比特幣礦機發展史

比特幣從發明誕生出來後,比特幣挖礦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現在的礦池是挖礦的方式,非礦機技術)

CPU→GPU→ASIC專業礦機

一、CPU挖礦

說起CPU挖礦,誰是第一個呢?前面文章也說了,就是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無明確的證據,按邏輯應該是正確的)。

CPU挖礦是第一代的挖礦。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用電腦CPU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挖出了第一個創始區塊,區塊里包含50個比特幣。

隨後一些極客、程序員、游戲挖機紛紛加入CPU挖礦,但當時的CPU挖礦,僅僅是一種嘗試和好玩,並沒有現在的商業化。

二、GPU挖礦

GPU(圖形處理單元,即顯卡)挖礦是第二代的挖礦。

從CPU換到GPU挖礦,是因為CPU中央處理器是通用性計算單元,裡面設計了計算機很多的分析處理需求,其綜合能力強但單項能力較弱,而比特幣的SHA256 hash運算,是非常單一的無腦重復計算,而且CPU的並行運算能力不強,後來,有人發現GPU的高吞吐率和高並行處理能力,其運算效率比CPU高10倍以上,並且GPU可以超頻使用以提升性能,適用於大規模的並發運算,比如密碼破解,於是人們紛紛轉向GPU挖礦。

大家肯定都聽說過比特幣歷史上最貴的吃貨、比特幣Pizza的故事了。沒錯,這個人叫Laszlo Hanyecz,他是個程序員,他在2010年5月22日,用1萬枚比特幣購買了兩個披薩,當時這兩個披薩只值不到50美元,但是這一萬枚比特幣拿到現在值幾個億了。

大家都在說Laszlo Hanyecz肯定腸子都悔青了,但是也未必,因為Laszlo Hanyecz是第一個使用GPU挖比特幣的人,他挖到了非常多的比特幣,當時的1萬枚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了。

圖片來源於網上

但是GPU也存在缺陷,就是原本是做圖像處理的,內置的這些硬體非常好電,散熱也是個問題。

三、ASIC專業礦機挖礦

ASIC專業礦機是屬於第三代的挖礦。

ASIC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縮寫,是一種專門為某種特定用途設計的電子電路(晶元)。用於挖礦的晶元,就是礦機ASIC晶元了。因為被設計為只進行某一挖礦需要的特定演算法,所以ASIC晶元的設計可以簡單的多,成本也低的多。不過最重要的是,就挖礦算力來說,ASIC可以比同時代的CPU、GPU高出幾萬倍甚至更多。

ASIC礦機的出現,是隨著參與挖礦的人越來越多,算力不段上升,而GPU的算力也達到了極限,為了突破這個局限,就有人開始研發專門的礦機。

世界上第一台ASIC晶元的礦機是誰發明的呢?對,就是人稱「南瓜張」的張楠賡的阿瓦隆礦機。

礦機的晶元,需要非常強的研發技術實力,比如通訊領域,最強的晶元研發企業是高通、華為海思,因此礦機的晶元研發是一場高科技的競賽,最早的礦機廠商有龍礦礦機、閃電礦機、瑞典的KNC Minner,都已經從市場上消失,現在市場上最大的礦機廠商包括比特幣大陸(螞蟻礦機)、嘉楠耘智(阿瓦隆礦機)、Bitfury、Watts Miners等,

現在最火爆的礦機當屬比特大陸的螞蟻系列了,後續再詳細介紹如何挑選和購買礦機。

本文只簡單結束了比特幣礦機從CPU、GPU到ASIC的技術發展歷程,而現在的ASIC礦機尤其比特幣大陸的礦機占據了市場70%以上的算力和市場份額,被質疑為「算力霸權」和跟「去中心化」違背,潛在的「51%」攻擊和不公平等。而現在的礦機已經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無論如何發展,也是基於市場和追求利益的行為。後續繼續分析。

熱點內容
沒有網路怎麼運行礦機 發布:2025-08-27 22:01:32 瀏覽:516
區塊鏈容易跑路嗎 發布:2025-08-27 21:59:58 瀏覽:709
天津沛納海維修q去天津國際金融中心30層 發布:2025-08-27 21:48:34 瀏覽:494
能源區塊鏈標委會 發布:2025-08-27 21:41:30 瀏覽:955
中國區塊鏈項目的政策風險 發布:2025-08-27 21:27:00 瀏覽:58
波場TRX暴跌 發布:2025-08-27 20:58:06 瀏覽:270
trx4質量怎麼樣 發布:2025-08-27 20:45:41 瀏覽:343
幣圈強制平倉是虧光嗎 發布:2025-08-27 20:32:53 瀏覽:697
區塊鏈是怎麼產生的 發布:2025-08-27 20:31:32 瀏覽:714
矽谷區塊鏈周 發布:2025-08-27 20:26:40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