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礦是指比特幣
比特幣就是由一種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一串代碼,我們稱之為加密貨幣、電子貨幣等等。比特幣是由挖礦產生的,比特幣挖礦通俗點說就是利用你的硬體設備計算SH265演算法的數學難題,確認網路交易,保證整個網路系統的安全,作為獎勵比特幣系統會根據礦工貢獻算力的大小給與一定的比特幣獎勵。
挖礦就是搶比特幣。比特幣每隔一段時間會生成幾個,誰搶到了就是誰的,而接入比特幣系統的電腦,就是搶比特幣的工具「礦機」。至於國家承認比特幣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看可能對國家的影響來決定了。
㈡ 什麼是比特幣說的「挖礦」
比特幣中的「挖礦」實際上就是記賬的過程,比特幣的運算採用了一種稱為「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的機制,系統為了找出誰有更強大的計算能力,每次會出一道數學題,只有最快解出這道題目的計算機才能進行記賬。而搶到記賬權的計算機會獲得25個比特幣的獎勵。通常把這個行為稱為「挖礦」,把獲得的比特幣視為挖礦成功獲得的獎勵。
㈢ 比特幣挖礦是什麼意思
挖比特幣又被成為挖礦,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無限個(其實比特幣是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
以人民幣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人民幣的序列號,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序列號,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
比特幣:又稱「比特金」,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網民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網民之間也有用來購買現實物品的情況。
(3)家裡有礦是指比特幣擴展閱讀:
缺點
一、交易平台的脆弱性。比特幣網路很健壯,但比特幣交易平台很脆弱。交易平台通常是一個網站,而網站會遭到黑客攻擊,或者遭到主管部門的關閉。
二、交易確認時間長。比特幣錢包初次安裝時,會消耗大量時間下載歷史交易數據塊。而比特幣交易時,為了確認數據准確性,會消耗一些時間,與p2p網路進行交互,得到全網確認後,交易才算完成。
三、價格波動極大。由於大量炒家介入,導致比特幣兌換現金的價格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使得比特幣更適合投機,而不是匿名交易。
四、大眾對原理不理解,以及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的抵制。活躍網民了解p2p網路的原理,知道比特幣無法人為操縱和控制。但大眾並不理解,很多人甚至無法分清比特幣和Q幣的區別。「沒有發行者」是比特幣的優點,但在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看來,「沒有發行者」的貨幣毫無價值。
㈣ 什麼叫做挖礦 是什麼意思 還有比特幣又是什麼
比特幣挖礦說白了是利用計算機硬體做計算進行交易確認,進而提高安全性的過程。比特幣就是給礦工計算確認的獎勵。
比特幣還有炒作模式。於比特幣相似的還有流量礦石,流量礦石也有交易炒作的方式,但是流量礦石的挖礦原理和比特幣不同,流量礦石主要是收集礦工的閑散帶寬,並給以礦石作為獎勵。
比起它自身,其實比特幣所採用的區塊鏈技術更有價值。這是一種新的信息儲存方式,數據分散儲存在聯網的所有設備中,有新設備加入信息會自動更新,而所有設備都有讀取信息的許可權。
若想了解比特幣在貨幣角度上的意義,這還得先去了解貨幣本身,再去和比特幣的特質進行比較。我比較之後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很優質的貨幣,但有些人覺得不是,他們主要質疑比特幣的形成機制和沒有國家信用作擔保這兩點,覺得根基比較脆弱。
學界目前關於比特幣的爭論還是蠻大的,比如比特幣總量一定,那麼究竟是會引起通貨緊縮還是通貨膨脹,觀點都不同。個人認為是通貨緊縮,單位比特幣的價值會越來越高。
目前來看,比特幣還有一點點避險貨幣的意思,英國脫歐消息傳出,比特幣交易價格我記得漲了20%-30%,到了4500元/個左右。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比特幣也用於稱bitcoin,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賴於特定的中央發行機構,使用遍布整個P2P網路節點的分布式資料庫來記錄貨幣的交易,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㈤ 比特幣「挖礦」是指什麼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㈥ 比特幣挖礦什麼意思
比特幣挖礦,是一種利用電腦硬體計算出比特幣的位置並獲取的過程。
挖礦是在比特幣系統中進行記錄數據的一個激勵過程,在比特幣系統個人用戶通過利用CPU或者GPU進行哈希運算,當計算出特定的哈希值之後便擁有了打包區塊的權利。
而為了獎勵這個用戶進行打包區塊,系統就給予一定的比特幣作為報酬。因為這個過程很像現實生活中「挖礦」所以大多數人就把這個過程叫做挖礦。除了比特幣外,其他的電子虛擬貨幣也可以通過挖礦獎勵獲取,如以太坊、門羅幣等等。
(6)家裡有礦是指比特幣擴展閱讀:
挖礦風險:
1,貨幣安全
比特幣的支取需要多達數百位的密鑰,而多數人會將這一長串的數字記錄於電腦上,但經常發生的如硬碟損壞等問題,會讓密鑰永久丟失,這也導致了比特幣的丟失。
2,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在比特幣這個裡面非常常見,最常見的當屬於分叉。分叉會導致幣價下跌,挖礦收益銳減。不過很多情況表明,分叉反而讓礦工收益,分叉出來的競爭幣也需要礦工的算力來完成鑄幣和交易的過程,為了爭取更多的礦工,競爭幣會提供更多的區塊獎勵及手續費來吸引礦工。風險反而成就了礦工。
㈦ 礦卡是什麼挖礦是什麼,比特幣又是什麼百度百科的比特幣根本看不懂,求形象的說明下
你到haobtc網,點擊新手指南
㈧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
秒懂比特幣挖礦:
1.我手上現在有一張面值100元的人名幣。(比特幣)
2.誰關注公眾號我就給誰。
3.但是需要在評論裡面猜出這張錢的編號才行。(挖礦,隨機填充數值求解)
自己想盡辦法猜,猜中得100元全款——個人挖礦
出錢召集一些人來一起猜——礦場
召集認識不認識的人一起來猜,通過猜測的次數,按比例分配這100元——礦池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類比例子,當然,你們關注並猜出了我兜里100塊錢的編號,我保證給你。
那麼,比特幣挖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當張三想要通過A賬號轉賬1000元給李四的B賬號時:① 張三大吼一聲:大家注意啦,我用A賬號給李四的B賬號轉1000塊錢。② 張三附近的村民聽了確實是張三的聲音,並且檢查張三的A賬號是否有足夠余額。③ 檢查通過後,村民往自己的賬本上寫:A賬號向B賬號轉賬1000元,並修改余額:A賬號余額=3000-1000=2000元,B賬號余額=2000+1000=3000元。④ 張三附近的村民把轉賬告訴較遠村民,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所有人都知道這筆轉賬,以此保證所有人賬本的一致性。聰明如你一定發現了,在步驟② 如果張三吼了一聲,附近村民假裝沒聽到,都不去核實記賬,那麼這個系統不就停止工作了嗎?為解決這個問題,村裡商討後決定,誰第一個確認是張三的聲音的會獲得500元。於是大家都豎起耳朵,時刻監聽村裡的每一個動靜,真可謂草木皆兵。評論區有人問,這500元是哪兒來的?我這里也簡答講一下。1.比特幣平均差不多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能打包的交易數量是有限的,我們就算800筆吧。但是呢,曠工不會平白無故給你打包交易到並廣播,所以需要收取手續費。而且,由於交易的人很多,先打包誰的交易也取決於手續費的高低。所以你可以看到,現在比特幣火熱了,手續費水漲船高。2.我們都知道比特幣總量2100萬個,發幣機制是逐年遞減。當曠工第一個成功打包這個區塊並廣播,並且是最長的鏈的話,那麼他還會獲得獎勵,目前只有12.5個比特幣。最開始是50個,已經衰減2次了。這里當然還有小問題,比如為什麼要最長鏈,怎麼確定是最長鏈,哪些鏈會被拋棄?如果大家有興趣再深入說說。以上就是曠工的獎勵。2017/12/8更新。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平均每10分鍾會產生一個區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區塊並提交,而第一個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最初,大約每10分鍾就可以產生50個比特幣的比特幣報酬。但是該報酬每4年減半,現在每10分鍾比特幣網路就可以產生25個比特幣。好了,接著上面的故事講,張三這一吼,驚動了全村的人,大家都紛紛表示自己是第一個聽到張三聲音的人。這500塊錢該給誰呢?於是村裡又商討出新的規定,需要有證據證明這是張三的聲音。張三在喊的這一聲里帶有特定的聲波數據,誰先破解出來就給誰。在比特幣世界裡,這是就是一個新的概念,共識機制。比特幣是通過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機制來決定記賬權的,通俗來講,誰證明了自己的工作量最大,誰就負責記賬。工作量大小是通過計算符合某一個標準的比特幣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來體現的。區塊頭通常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散列值、Merkle根、時間戳、難度目標、以及一個填充的隨機值。試圖爭奪記賬權的節點稱為挖礦節點,挖礦過程就是求出一個能夠填充本區塊頭的隨機值,讓區塊頭的哈希散列值符合某一個標准。
作者:Leaf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792042/answer/26131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