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比特幣最低跌到多少
『壹』 2011-2021年比特幣k線圖十年走勢一覽
20112021年比特幣k線圖十年走勢概覽如下:
2011年:比特幣價格首次達到1美元。這一年,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的數字貨幣開始受到關注。
2012年:11月28日,比特幣迎來首次產量減半。這一事件對比特幣的供應量和價格產生了影響,標志著比特幣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13年:12月1日,比特幣價格達到峰值1150美元。這一年,比特幣價格經歷了大幅波動,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
2014年:4月11日,比特幣創當年新低314美元。價格回調顯示出市場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
2015年:8月25日,比特幣價格跌破200美元,創六個月以來新低。這一年,比特幣市場繼續經歷調整。
2016年:7月9日,比特幣產量第二次減半。價格波動劇烈,反映了市場對減半事件的反應。9月2日,比特幣交易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顯示出比特幣市場的持續增長。
2017年:1月2日,比特幣突破1000美元。微軟宣布支持比特幣支付,進一步提升了比特幣的知名度和接受度。10月13日,比特幣價格突破5000美元創歷史新高。12月18日,比特幣逼近2萬美元,CME比特幣期貨上線,標志著比特幣正式進入傳統金融市場。
2018年:8月8日,SEC將對VanEck比特幣ETF的決定推遲至9月30日,BTC跌破6700美元。這一年,比特幣市場經歷了較大的回調,投資者情緒受到影響。
2019年:6月22日,比特幣再次突破1萬美元。市場逐漸復甦,顯示出投資者對比特幣的信心正在恢復。
2021年:1月8日,比特幣首次突破40000美元,續創歷史新高。這一年,比特幣價格繼續攀升,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和參與。
比特幣k線圖反映了比特幣價格、資金量、活躍程度、趨勢變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對於投資者來說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過對k線圖的長期分析觀察,投資者可以發現一些盈利的買賣點,或者發現政策、市場的某些變化,從而為後續的操作提供建議。
『貳』 比特幣跌破8000美元,當初的比特幣有多瘋狂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歷史最高價19850美元,導致人們紛紛投資比特幣。
2017年1月22日晚間,火幣網、比特幣中國與OKCoin幣行相繼在各自官網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抑制投機,防止價格劇烈波動,各平台將於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開始收取交易服務費,服務費按成交金額的0.2%固定費率收取,且主動成交和被動成交費率一致。
5月5日,OKCoin幣行網的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幣的價格剛剛再度刷新歷史,截止發稿前最高觸及9222元人民幣高位。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公告稱中國禁止虛擬貨幣交易。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歷史最高價19850美元。
買賣也在這個網路上延伸,運轉這個軟體的電腦爭相破解不可逆暗碼難題,這些難題包含好幾個買賣數據。第一個處理難題的「礦工」會得到50比特幣獎賞,相關買賣區域加入鏈條。
跟著「礦工」數量的添加,每個迷題的艱難程度也隨之進步,這使每個買賣區的比特幣生產率保持約在10分鍾一枚。
『叄』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肆』 1比特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一比特幣價格跌至4076.59美元,相當於人民幣27680.04元左右。
比特幣與美元、人民幣的交換比率並不固定,2018年比特幣一直都在不斷貶值,全年累計下跌幅度已超過65%。在2018年10月份之前,比特幣交易價格波動區間一直在6400美元上下,但到了11月21日就已跌至4100美元上下,到2018年低已跌至4000美元左右。
我們通過以上關於2018年1比特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2018年1比特幣等於多少人民幣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伍』 比特幣跌的最厲害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比特幣跌的最厲害的時候是2018年。
在2018年,比特幣經歷了一次劇烈的價格下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比特幣的價格暴跌了近70%。這次暴跌被認為是比特幣歷史上最為劇烈的一次價格波動。多種因素導致了這次暴跌,其中包括監管的不確定性、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以及市場的過度炒作。在此之前,比特幣價格在2017年底開始快速上漲,一直到2018年初達到了歷史最高點。然而,隨後市場情緒迅速翻轉,投資者開始拋售比特幣,價格迅速下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4月2日,比特幣也經歷了一次顯著的暴跌。在短短十分鍾內,比特幣價格跌幅陡然飆升至6%以上,瞬間刺穿了67000和66000美元兩大心理防線。這次暴跌雖然不及2018年那次劇烈,但也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總的來說,雖然比特幣價格在不同時間點都有過波動,但2018年的那次暴跌無疑是其歷史上最為顯著的一次。這也提醒了投資者,加密貨幣市場具有高度波動性,投資時需要謹慎考慮風險。同時,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長期走勢,仍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市場需求、技術創新以及政策法規等。
『陸』 比特幣誕生至今最全歷史價格明細回顧
比特幣歷史價格走勢,是眾多加密貨幣投資者和愛好者關注焦點。通過回顧比特幣價格變化,能更好地分析與預測其未來趨勢。本文將為您梳理2010年至2024年比特幣價格波動情況。
比特幣,最小單位為「1聰」,為一億分之一比特幣。區塊回報周期約四年減半一次,上一次於2024年4月完成。此種數列收斂特性,確保比特幣流通便利。
比特幣BTC價格(2024年3月10日):比特幣市值接近1.16萬億美元,歷史最高點為70083美元。2021年11月,比特幣觸及69000美元高位,而2010年7月,其價格僅為0.05美元。
比特幣價格波動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全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整理了2012年-2024年每年最低價與最高價,具體數據如下:
截至2024年3月,數據實時更新中。比特幣價格大幅波動顯著,包括2013年、2017年、2021年和2024年的暴漲,與2014年、2018年和2022年的暴跌。當前價格在73000美元左右,未來走勢不確定性。
總結,比特幣價格歷史走勢圖是了解與分析比特幣未來趨勢的重要工具。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深入了解比特幣,並找到符合您需求的信息來源與工具資源。
『柒』 忘不了,2018活得最累的一群人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對於一些行業、企業和業內公眾人物來說,2018年過得相當不舒心,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被置於生死存亡的關口。
這一年,比特幣狂跌、P2P平台密集炸雷,讓投資者損失慘重;
這一年,業內公人物負面消息不斷,甚至被「桃色丑聞」纏身。
2019年到來,希望更多企業更多人能行穩致遠,踏歌江湖。
比特幣崩盤 「韭菜」被割得差不多了
殺傷式
瘋魔棍法
《射鵰英雄傳》中的武功,套路極為威猛,殺傷面巨大。加密數字貨幣泡沫破滅,將小礦主、購幣者、相關創業公司都裹挾進去,無一倖免。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交易平台Bitstamp的價格定格為19664美元的那一刻,是被無數人重放的鏡頭。一年之後,2018年12月17日,比特幣的價格只為3700美元,此前,它甚至跌破了3200美元。
郭宇(化名)的小礦場賣不出去了。2017年中,他花30多萬元人民幣買了30台礦機,「殺」入比特幣挖礦大軍。然而好日子只過了半年,2018年初,比特幣價格開始一路下行, 6月24日,比特幣跌破6000美元,這是一條公認的礦場「生死線」,低於它,礦工將連電費都支付不起。郭宇摁下了「關機鍵」,但他仍有一絲期待,或許哪天比特幣能起死回生,礦場還能繼續開下去。直到不久前比特幣跌破3200美元,他徹底「涼涼」,但當初炙手可熱的礦機,如今卻無人問津。
比特大陸上市前景不明。9月26日,比特大陸正式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比特幣一路下行的2018年,對於這家全球第一大比特幣挖礦設備供應商而言,顯然不是上市好時機。3個月過去了,港交所並未給出聆訊時間,距離上市申請失效,還有3個月時間。所謂「失效」,是指公司在提交上市資料之後,未能在6個月有效審核時間內通過聆訊。從招股書信息來看,其90%的收入依然來自礦機業務。
當像郭宇這樣的礦主越來越多時,礦機業務能否支撐起比特大陸的估值,上市是否合適,上市後的業務可持續性,都被打上重重的問號。最新「傳言」是,港交所認為,在適當的監管框架到位之前,任何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或與該行業相關的業務通過在香港進行IPO籌集資金都為 時尚 早。
彭大媽的幣都砸手裡了。作為廣場上活躍的「領舞大媽」,彭大媽從年輕時便站在潮流最前端,2017年彭大媽開始炒幣,因為比特幣太貴,她便買那些「山寨幣」。盡管國內ICO被禁,但QQ群里不知名的項目還是很多,彭大媽混跡其中,各種幣買了一堆,不知不覺中,幾十萬投了下去,一度賬面價值超過兩百萬,可經過2018年「血洗」之後,只變現了幾萬元和一大堆沒有交易量的「死幣」。
比「比特幣」更大的泡沫是什麼?其他加密虛擬貨幣。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如此分析群體心理:擁有獨立見解的高智商者,一旦加入群體就會喪失思考能力,變得沖動、急躁、狂熱、極端,完全被無意識控制,失去道德的判斷,但卻獲得極大的力量。「區塊鏈韭菜」是烏合之眾在2018年最適合的註解。那些2018年初喊著讓大家趕緊上車的「大佬」們悄悄地下車了,Bitcointalk 統計顯示,4 年前全球擁有 10 萬個比特幣以上的地址賬戶數量為 70 個,現在只剩下了 5 個。截至2018年上半年,失敗的區塊鏈ICO項目超過1000個,狂熱過後,只剩下一地雞毛。
誕生10年,比特幣跌落信仰神壇。被投機狂熱推高的每一分幣價,被某個礦機廠商主導的每一次硬分叉,都是對中本聰「自由、平等、去中心化」「無國界貨幣平權」理想的背離,「改變世界」的初心,說穿了,是對「一幣一別墅」的信仰。
但,泡沫破滅之後,依然不能輕視比特幣的力量,尤其是區塊鏈。
人類的未來,在人工智慧出現後,出現了轉折的可能,演算法帶來的最大不同是,數據將成為認知和管理世界的唯一要素,即使所謂的人類理性,依然可能被演算法掌握,這便是赫拉利在《今日簡史》中提到的「數據霸權」,而區塊鏈,是數據保證安全、不可篡改的重要手段。
可預見的是,在21世紀剩下的80多年時間里,點對點的區塊鏈網路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仍將沖擊傳統的貨幣體系,比特幣「泡沫」或許還會再次被吹大,不管你接不接受,它已經在 歷史 書上預留了自己的位置。
互聯網金融 爆雷跑路讓萬億市場「涼涼」
殺傷式
千蛛萬毒手
一種凶險萬分的武功,修煉者痛苦難當,對自身帶來極大傷害。無論是P2P,還是現金貸,互金行業2018年問題不斷,在經歷了初期的野蠻生長後,2018年受傷更深。
2017年下半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甚至一個月時間內有4家互金企業登陸美股市場,之後更多互金公司表示要赴美IPO,好像上市如同逛自家的後花園一樣容易,可惜好景不長。
2018年5月,網貸爆雷潮開始,平台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家接著一家倒下。6月,爆出的問題平台是13家,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陸續爆雷,恐慌情緒蔓延。到8月底,爆雷、失聯、跑路的平台達到264家。
爆雷潮給P2P網貸業帶來極大沖擊,各地互金協會密集發聲,要求各P2P平台做好與平台出借人的溝通,有效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鑒於當時有借款人趁火打劫,故意逾期不還款,借機逃脫還款義務,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互金專項整治辦)專門發文,要求平台將P2P「老賴」上報徵信,之後又發文表示,會從嚴從重打擊惡意退出的網貸平台,緝捕外逃人員,嚴禁新增網貸機構。
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底,網貸行業累計停業及問題平台達到5245家,問題平台 歷史 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200.9萬人,涉及貸款余額約為1612.5億元。
短短一年時間,P2P網貸從創新典型變成了「過街老鼠」,原因很多,比如:平台風控能力差,互金法律體系不健全,導致平台逾期風險大;平台違規發展,投資人亦非應該匹配的合格投資人等。
行業的混亂,讓之前蜂擁上市的互金類中概股在資本市場上表現不佳。2018年P2P風險集中爆發時,多家P2P公司股價集體「跳水」,在2018年7月近10個交易日,在美上市的互金公司市值蒸發逾32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到12月中旬,在美國上市的13家互金公司里,有9家公司都已經跌破發行價,其中多家平台的股價跌幅較年初已超70%。
互金行業中概股的持續低迷,讓多家上市平台祭出回購股權的護盤大招,包括趣店、和信貸、拍拍貸、宜人貸、信而富等。
互金平台的回購計劃也許能在短期內提振投資者信心,但從長遠來看,互金行業的根本出路還是合規發展。
現在不少平台在進行轉型,「轉戰」大額分期、線上分期商場、線下消費金融等領域,但是其中仍存在亂象,比如隱形收費、徵信混亂的情況,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套現的工具。對平台來說,舊事不忘,才能更好面向未來。
資本寒冬 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口袋癟癟」
殺傷式
無邊落木
令狐沖之武術招式,無數的落木伴著劍影舞成一股強烈的旋風,席捲之處盡是滿目蒼涼。這一年無論是對於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來說,都處於缺錢的境地,無處話凄涼!
2018年,一個資本寒冬,所有的投資機構都選擇了「現金為王」的戰略,宏觀市場缺錢,細分市場也缺錢。大多數創業公司處於「余額不足」的狀態,位於食物鏈最末端的創業者,可能是2018年過得最辛苦的一群人,大家都陷入了一個怪圈:窮忙,越忙越「窮」。
歸根結底,盲目追風、「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是大部分創業公司倒下的原因。年初,最火的風口莫過於區塊鏈,區塊鏈 游戲 、區塊鏈媒體,甚至區塊鏈火鍋店都開始燎原,但是這個泡沫破碎得太快,德勤調查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編程及代碼託管網站Github網站上將近86000個區塊鏈項目,如今存活的項目大約只有5%。設局跑路、內訌而亡,區塊鏈圈的裸泳者紛紛浮現,死亡企業不計其數。緊接著,P2P現暴雷潮、長租公寓爆倉、在線教育並購潮、互聯網家裝洗牌、共享單車遭遇困境等等事件發生,創業風口變成了「生死關口」。
但是,投資機構的日子也不好過,以往他們「錢袋子鼓鼓」,2018年卻遭遇了募資難,因為LP(有限合夥人)手裡也缺錢,實控人及大股東因股權質押最終被平倉,2018年A股江湖裡,充斥著這類故事。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18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總額約3800億,同比下降55.8%,差不多攔腰砍一半。
為何2018年的募資環境如此艱難?P2P像多米諾骨牌一般掀起暴雷潮,私募基金備案難,整個投資市場像泄了氣的皮球,沒了信心,開始崇尚「現金為王」。再往裡看,中國沒有形成長線LP市場,目前LP主要由民營企業和個人組成,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對其影響很大。資本市場的大環境就是退出困難,收益率低,幾年前投資的本金都收不回來。
投資機構開始尋求更長線的錢,包括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資金入場,可以忍受更長的投資期和退出期。
那些曾在春天裡狂奔的企業,在冬天裡選擇閉門修煉,瑞雪兆豐年,害蟲與泡沫在漫長的寒冬里被冰封。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科創版的設立和注冊制試點的落地,為寒冬中的中國 科技 企業帶來了一絲春意。
這一年,供給端的結構在悄然生變,2C經濟退潮,2B經濟卻漲潮。看向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巴巴、網路等公司全面擁抱2B,參與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
投資者手裡握著的錢遠離了商業模式創新,去向了硬核 科技 ,這也給創業者指了一條路。
用《神鵰俠侶》里小龍女的一句話來告別這個冬天,再合適不過。「這些雪花落下來,多麼白,多麼好看。過幾天太陽出來,每一片雪花都變得無影無蹤。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許許多多雪花,只不過已不是2018年這些雪花罷了。」
劉強東「致命邂逅」 京東「雪上加霜」
殺傷式
冰魄銀針
李莫愁所使暗器,針身相當漂亮,鏤刻花紋、打造精緻,卻是劇毒無比。面對美女,劉強東未能控制住自己,最終壞了自己的名聲,也傷害了自己的家人和京東。
但是,出軌這件事給劉強東家庭和京東帶來的傷害,卻是實實在在。劉強東的勵志企業家形象以及他與奶茶妹妹的感情生活給京東品牌宣傳和市場營銷帶來不小助力。也許是受到此事影響,首屆進博會、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天津達沃斯論壇上都沒有出現劉強東的身影,「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的名單中,劉強東也榜上無名。
劉強東和京東緊密捆綁在一起,一損俱損。京東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劉強東持有京東集團15.5%股權,擁有79.5%的投票權。
劉強東事件給京東帶來的傷害明顯體現在股價上。從8月31日事件發生開始,京東股價一路下跌。8月31日到12月21日,京東股價下跌了32.7%,市值蒸發了1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7億人民幣,損失慘重。
從數字來看,京東的第三季度財報還是亮眼的。但背後隱憂重重:連續9個季度以來,季度營收增幅首次低於30%;活躍用戶數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滑,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052億,比上一季度少了860萬。
對於一家平台型企業,用戶流失是致命性打擊。在京東出現活躍用戶流失的同時,新老對手的活躍用戶卻在迅速增加。同期,阿里巴巴的活躍用戶數達6.01億人,較上季新增2500萬人。作為新對手,拼多多雖然2018年也深陷輿論漩渦,但活躍買家數量增長相當快,根據拼多多第三季度財報,其活躍買家數已達3.855億,同比增長144%,新增4200萬。
就用戶規模而言,京東不僅被老對手阿里巴巴遠遠甩在身後,也被新對手拼多多超越。而且,從市值的角度而言,拼多多和京東之間的差距並不大。截至美東時間12月21日,京東的市值在304.98億美元,拼多多在234.08億美元。拼多多正在追趕京東,京東努力在BAT後書寫的「J」逐漸模糊。
互聯網世界的競爭早已不僅僅是公司與公司、平台與平台、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企業領導人的形象也間接影響著公司的發展。
當然,京東依然有被稱道的地方。這兩年,京東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自動化技術讓公眾看到了 科技 企業的影子,其專注智慧物流的X事業部和專注智慧供應鏈的Y事業部也都在幫助京東構築優勢。雖然對技術的持續投入會拉低京東的盈利,但若看看亞馬遜的模式,會發現一家真正技術驅動的世界級互聯網企業的魅力。
網約車安全之殤 解除「性命之憂」才能上岸
殺傷式
七傷拳
七傷拳威力巨大,但是倘由內力未臻化境的人來使用,對自己有極大傷害。要練好七傷拳,內功境界一定要非常高。對於網約車而言也是如此,保障好司乘安全,才能 健康 發展。
如果要問現在誰沒有叫過網約車,恐怕沒有人會舉手;如果要問對網約車有什麼要求,恐怕所有人都會把「安全」列在第一位。
自6年前網約車誕生起,補貼高、方便是它的標簽,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網約車的野蠻生長。隨著各種政策的出台,2018年的網約車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瘋狂,進入平穩發展期。如果沒有發生在滴滴平台上的兩起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或許2018年的網約車市場可以用「波瀾不驚」來形容。
2018年5月6日凌晨,雲南祥鵬航空公司21歲的空姐李某珠在河南鄭州航空港區搭乘滴滴順風車前往鄭州火車站途中被害。3個月後,類似的事件重演,8月24日,浙江溫州女孩在乘坐滴滴順風車時遇害。
相較而言,遇害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碰上,對受害人及其家庭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有乘客說,現在離不開網約車了,所以要有適當防備,比如確認車牌號、不和司機有過多交談、行車途中和家人朋友打電話,直到下車,更誇張一點的是隨身攜帶報警器。
這兩起事件不僅對於當事企業滴滴,對於整個網約車市場來說都是一拳重擊。首當其沖,滴滴自然免不了自我嚴查以及接受外部的審查,除了一鍵報警、全程錄音/錄像等各種功能齊上線,架構上也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調整,包括升級安全管理體系、設立首席出行安全官一職等。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嘀嗒順風車等平台也對安全方面的規則進行了調整,比如深夜停止接單等;美團打車新增「安全中心」入口;曹操專車增加了一鍵報警裝置;首汽約車上線了類似的安全功能。哪怕是剛剛加入網約車「戰局」的享道出行,其賣點之一就是安全,包括對司機背景的深度調查、雙重CPS檢驗、司乘雙方SOS報警機制等。
出了安全事件後,服務和補貼都是「浮雲」。任何行業都難免經歷陣痛,關鍵在於面臨陣痛如何及時做出調整。
最初的網約車入行要求低,審核把關不嚴格,直接導致安全性問題遭受重大考驗,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早期的快速擴張掩蓋了背後的安全隱患。
不管平台能提供哪些個性化的服務,只要安全不到位,一切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安全,永遠是網約車的生命線,也是網約車市場的競爭點。誰更安全,誰就贏了。
共享單車危機 在敗局中期待重生
殺傷式
嫁衣神功
這種功夫太過猛烈,所以練到後來想要有突破時,需將原先的功力全都散去,再從頭練過。共享單車也是如此,從快速擴展到做好服務,才能真正為用戶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難題。
以ofo和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行業,曾是資本的寵兒。但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我造血」能力,再加上前期的無序擴張,ofo和摩拜在2018年都迎來了「至暗時刻」。最終,摩拜單車放棄獨立運營,以27億美元「賣身」美團;堅持獨立發展的ofo,則繼續在死亡邊緣痛苦掙扎。
ofo嚴重缺錢,人盡皆知,現在ofo猶如一頭困獸,艱難求生。2018年第二季度,ofo和摩拜走上了不同的發展之路,摩拜被美團以27億美元收購,而ofo拒絕了滴滴方面的潛在收購要約。
ofo曾經試圖尋求廣告變現,但並沒有堵上資金窟窿。2018年6月,媒體報道稱ofo欠款達15億元。而後,ofo的負面消息密集傳來:總部大規模裁員、高管離職、拖欠數億元欠款被供應商起訴、多地辦公室「人去樓空」。而從11月份開始,押金難退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焦點。無人接盤的ofo成為「燙手山芋」,11月23日,ofo宣布與PPmoney合作,但是遭遇閃電下線。目前來看,如果沒有金主出手,ofo危局難破。
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用戶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但在「瘋狂燒錢」的1.0時代,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之下,共享單車野蠻生長,卻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企業無法「自我造血」,最終導致危機爆發。
現在,共享單車的「群眾基礎」仍在,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全國每天共享單車的使用量仍然在1000萬人次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市場需求的巨大,這也有助於整個共享單車行業走進2.0時代,拼服務、重體驗,平穩有序發展。
無人便利店 潰敗離場?
殺傷式
凌波微步
這種步法,踏出一步,都與內力息息相關,決非簡單邁步行走。無人便利店便是如此,站上風口,但如果沒有內力,會造成自絕經脈的危境。
2017年,無人零售撞上了風口,智能貨櫃、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紛至沓來。
無人的成本並不低,無人便利店要回收落地成本的周期通常在一年以上。2018年,無人便利店很有可能成了那隻飛不動的「豬」。
「我們已做好大規模量產的准備,一年5000家的目標是根據自身運營情況的合理規劃,現在看來還有點保守。」2017年7月,繽果盒子CEO陳子林對外宣布了一年內開設5000個盒子的宏大目標。然而,臨近2018年7月的大限之時,繽果盒子在全國40個城市的門店數量僅為400家左右,高溫暫停運營、涉嫌違建遭城管上門檢查、門店撤退等風波,無不拉扯著繽果盒子加速布點的腳步。
同樣的尷尬情形在其他品牌的無人便利店身上亦有浮現,居然之家推出的第一個無人便利店怡食盒子EATBOX開在了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可有媒體報道2018年年初路過時店內空空如也;1月,開業三個多月的猩便利上海天鑰橋路店也被證實關店;無人便利店裡的「黑馬」鄰家便利店2018年8月更是由於背後資金方P2P平台善林金融暴雷,銀行賬戶凍結,一夜之間168家店鋪全部關門。
借著風口起飛,被資本炒得火熱的無人便利店,最終竟然真的落得以「無人」收場。
早在2017年年底,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就對集中於無人便利店的「投機迷醉」發出了反對聲「這個風口不對,我們堅決不投。」
以收銀服務為例,根據識別技術不同,無人便利店分為RFID(俗稱電子標簽)和基於視覺分析兩類,後者門檻更高。以RFID的方式取代人工,一個標簽的成本為3~7毛錢,但人工平均完成一件商品的收銀成本僅為7分錢,成本優勢立見高下。況且,VC(風險投資)更偏好市場規模較大且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爆發、形成規模的創業項目,便利店講究規模效應,只有規模很大才能按照某一個特定路線去做。
無人便利店究竟是真需求還是偽命題,但是免排隊、自助結賬的無人便利店還是直擊了傳統便利店的痛點。對於投資機構來說,時間是他們的敵人,開辟新城市意味著開辟一條完整的、全新的供應鏈生態體系,營收遠遠跟不上,就會出現惡性的負現金流。
「裸奔」的酒店數據,誰來拯救?
殺傷式
玄冥神掌
玄冥是神話中北方的神,給人黑暗、陰冷的感覺,鶴筆翁和鹿杖客的這套掌法也是陰寒之極,留在對身體內的寒毒,非得純陽至剛的九陽神功才能驅除。而信息頻頻遭「竊」也是留在酒店業內的「毒瘤」,要靠什麼才能驅除?
2018年,酒店行業安全丑聞不斷,從華住、洲際、希爾頓,一直到臨近年末時,酒店業「領頭兵」萬豪國際集團在其官網通報的5億用戶信息泄露,預示著整個酒店行業的資料庫安全面臨全面淪陷。
酒店業涉及數據量大,但信息化程度弱,近幾年來,頻頻成為黑客攻擊的重災區。
2015年2月,據漏洞盒子白帽子提交報告顯示,知名連鎖酒店桔子、錦江之星、速八、布丁,高端酒店萬豪、喜達屋、洲際的房客開房信息遭大量泄露,部分連鎖酒店甚至可以實現任意取消訂單以及修改用戶注冊密碼;2015年11月,希爾頓與喜達屋集團宣布他們的支付處理系統遭受不明來歷黑客攻擊;2016年1月,凱越集團的支付卡數據外泄事件波及全球約50個國家的250家酒店;2017年4月,洲際酒店集團超過1000家旗下酒店遭遇支付卡信息泄露……
遺憾的是,2018年,酒店業數據安全危機並未得到遏制。8月28日,華住酒店集團旗下酒店涉及5億用戶信息在「暗網」售賣;12月,萬豪國際集團主動通報一起持續了4年之久的同樣涉及5億用戶數據泄露事件,這起案件至今仍未得到解決。
大多數國內酒店並沒有綳緊信息安全這根弦,國內不少酒店系統維護都交由外包人員完成,而他們往往擁有直接訪問資料庫的許可權,其有意無意的操作都會對數據造成破壞,加上酒店內部安全防禦能力偏低,一旦出現攻擊,很容易導致全面失控。
一位酒店業內人士對此也十分無奈,在他看來,這和酒店業天生對外介面多且業務復雜有關,「國內的酒店業由於業務需要,有大量通往內網的介面,出於安全考量,也對其中重要介面設置身份認證的關卡,但這套安全體系程序繁瑣,對IT體系運作效率造成影響,因此在實際運行中,很難全面鋪開,這也給黑客留下了更多攻擊機會。」在效益與安全之間,國內外酒店業都在面臨拷問。
2018年5月,歐盟正式推行《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簡稱GDPR),GDPR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個人數據保護條例,對包括歐盟內部企業、在歐盟開展業務的跨國企業以及為歐盟公民提供業務服務的海外企業,在數據採集、數據保護以及數據應用上都進行了規范。GDPR規定,涉事公司需在72小時內通報數據泄露事件,否則會面臨罰款,最高可罰公司去年全球總營收的4%。萬豪之所以在今年披露這起大規模的用戶數據泄露事件,與這一規定的出台有關,如果按照萬豪去年總營收170多億美元計算,萬豪則將面臨高達6.8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2018年是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年,強壓之下,能否對酒店業為首的互聯網數據安全保護危機帶來轉機?但願如此!
作者:郝俊慧、吳雨欣、孫妍、潘少穎、李丹琦、李蘊坤、章蔚瑋
圖片:圖蟲、網路
『捌』 姣旂壒甯佹渶璐電殑鏃跺欐槸澶氬皯
1. 姣旂壒甯佺殑鍘嗗彶鏈楂樹環璁板綍鏄鍦2017騫12鏈17鏃ワ紝杈懼埌浜嗙害19870.6緹庡厓銆
2. 鏍規嵁CoinDesk鐨勬暟鎹錛2018騫存瘮鐗瑰竵浠鋒牸涓搴︿笅璺岃嚦6000緹庡厓浠ヤ笅錛岀浉杈冧簬2017騫寸殑宄板間笅璺屼簡綰70%銆
3. eToro鐨勯珮綰у競鍦哄垎鏋愬笀Mati Greenspan鍦ㄤ竴浠界數瀛愰偖浠朵腑鎸囧嚭錛屽敖綆℃瘮鐗瑰竵浠鋒牸娉㈠姩鍓х儓錛岃繖鍦ㄥ競鍦轟腑鏄鐩稿規e父鐨勭幇璞°
4. 姣旂壒甯佺殑涓嬭穼瀵瑰叾浠栨暟瀛楄揣甯佷駭鐢熶簡榪為攣鍙嶅簲錛屽ぇ澶氭暟鏁板瓧璐у竵鐨勪環鏍間篃涓嬭穼浜嗚秴榪10%銆
5. 灝界$煭鏈熸嘗鍔ㄨ緝澶э紝浣嗕粠闀胯繙瑙嗚掓潵鐪嬶紝鏁板瓧璐у竵棰嗗煙浠嶇劧琚鐪嬩綔鏄鍏鋒湁鍙戝睍娼滃姏鐨勫競鍦恆
『玖』 比特幣的價格走勢是怎樣的
比特幣誕生於2009年1月,2017年11月29日,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萬美金,市值接近1700億美元,並在12月19日攀升至歷史高點2萬美金。此後,比特幣價格急速震盪下探。2018年3月,比特幣價格跌破1萬美金,並在年末下探至4000美元下方。
2019年4月,比特幣價格曾一路走高,在7月攀升至12000美元上方,在8月末回調至1萬美金以下後回溫,9月下旬曾遇冷跌破8000美元關口,此後一度在7000至9000美元區間浮動。
2020年以來,比特幣價格於2月突破萬元關口後,在次月短時跌破4000美元,8月以後基本在1萬美元上方。11月6日早間,比特幣價格逼近1.6萬美元關口,單價已逾10萬元人民幣,24小時漲幅達12%。較2020年3月最低價,比特幣價格漲近300%。
(9)2018年比特幣最低跌到多少擴展閱讀
比特幣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拾』 一個比特幣值多少人民幣
1. 截至2020年1月3日,一個比特幣的價值相當於47000人民幣。
2. 2018年11月25日,比特幣價格下跌至4000美元以下,隨後趨於穩定,維持在3000多美元的水平。
3. 11月19日,加密貨幣市場遭遇下跌,比特幣價格首次跌破5000美元大關,此前的下跌與比特幣現金(BCH)的硬分叉事件和監管機構對首次代幣發行(ICO)的更嚴格審查有關。
4. 2019年4月,比特幣價格再次攀升至5000美元以上,達到年內新高。
5. 5月12日,比特幣價格在近八個月以來首次突破7000美元。
6. 2019年5月14日,根據coinmarketcap的報價,比特幣價格上升至8000美元,24小時內漲幅達到14.68%。
7. 2019年6月22日,比特幣價格突破了10000美元的重要關口。在10200美元附近波動,24小時內的漲幅接近7%。
8. 6月26日,比特幣價格進一步上漲,突破了12000美元,達到了自2018年1月以來的近17個月高點。
9. 6月27日早間,比特幣價格一度接近14000美元,再次創下年內新高。
(10)2018年比特幣最低跌到多少擴展閱讀:
- 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這種去中心化特性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基礎。
- 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何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進行管理。無論用戶身處何方,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接收比特幣。
- 專屬所有權:比特幣的控制需要私鑰,它可以被安全地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中。除了用戶自己外,其他人無法獲取這些私鑰。
- 低交易費用:用戶可以免費發送比特幣,但每筆交易最終都會收取約1比特分的費用,以確保交易能夠更快地執行。
- 無隱藏成本: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手段,沒有繁瑣的額度和手續限制。只要知道對方的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 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多個平台上匯集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進行挖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