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qe政策比特幣
⑴ 比特幣暴漲是不是說明它是避險貨幣
比特幣的避險功能
俗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黃金是傳統的避險資產,但黃金的擁有和存儲成本太高,特別是在亂世保存黃金是個高危險的任務,即使是政府也會毫不猶豫地拉下臉來搶你的黃金。②1948年8月國民政府崩潰前禁止私人持有黃金白銀,並以金圓券在3個月內強制兌換了166.3萬兩黃金(維基網路詞條:金圓券)。

建國後1951年的《金銀管理暫行辦法》禁止黃金交易,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民間黃金基本被政府收購收繳,直到1983年《金銀管理條例》才允許私人持有交易黃金。
③即使是民選國家也有強制收繳黃金的黑歷史。1933年經濟危機中,美國總統羅斯福以拯救金融危機和防止美國黃金向歐洲流失的名義,提出了停止黃金的兌換和出口的《緊急銀行法案》,並於3月9日獲國會參眾兩院的通過。4月5日羅斯福進一步在6102號行政命令中以20.67美元/盎司的價格強制收繳民眾黃金,私藏黃金者將被重判最高10年監禁和10萬美元罰金。
甚至連瑞士銀行Uebersee FINANZ-Korporation委託美國公司保管的黃金都被強制收繳。1934年的1月30日,美國又通過了《黃金儲備法案》,金價重新定為35美元1盎司,但美國人民無權兌換黃金。美國人剛剛上繳黃金換了美元,就被「羅斯福新政」洗劫了近一半。
如果覺得本文精彩,請點擊關注我
本文出自:回金團隊厚德載物.轉載請註明出處
⑵ 比特幣年內極端走勢預測:陰跌到5萬,還是爆漲至25萬
想緊跟市場動態,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行情嗎? http://www1.itou8.com/ba/
2025 年 3 月 31 日,比特幣在 83000 美元的邊緣搖搖欲墜,較兩個多月前 109000 美元的巔峰跌去約 24%。市場如同一座巨型蹺蹺板,一端是深淵的低語,另一端是星空的誘惑。
今天,我們聚焦兩位加密圈的重量級智者:Lekker Capital 的掌舵人 Quinn Thompson 預言比特幣將慢性失血至 5 萬 -5.9 萬美元;Maelstrom 的教父 Arthur Hayes 則豪賭其將乘 QE 東風沖向 25 萬美元——這是他在最新文章中重申的年內目標,盡管他也曾戲言百萬美元的終極願景。兩人的邏輯如棋盤上的黑白子,截然對立卻引人入勝。
比特幣年內極端走勢預測:陰跌到5萬,還是爆漲至25萬?
Quinn Thompson:華爾街的「冷血預言家」
Quinn Thompson 是 Lekker Capital 的創始人,一位從傳統金融轉型加密領域的「老兵」。他曾在華爾街操盤億萬資金,以精準的宏觀洞察聞名。2024 年,比特幣尚在高位時,他的 X 帖子已唱衰市場,被奉為「先知遺言」。Thompson 的風格冷靜而犀利,像一位手握手術刀的醫生,擅長解剖經濟的脈絡。他的預言往往帶著一絲冷酷的宿命感,彷彿早已看透市場的起落。
Thompson 的預言如同一出慢節奏的悲劇:比特幣不會轟然崩塌,而是如慢性病患者般逐步衰竭,最終跌至 5 萬 -5.9 萬美元。「這不是閃電般的墜落,而是那種讓人抓狂的慢性折磨,」他在 CoinDesk 采訪中說,「投資者會一遍遍問『到底了嗎?』,卻只能在迷霧中煎熬。」他的悲觀建立在特 朗普政府政策的「四大逆風」之上,邏輯清晰而步步緊逼:
政府支出的「斷崖式緊縮」
由 Elon Musk 領銜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計劃在 5 月底前削減 1 萬億美元開支,長期目標更是砍掉 7 萬億。Thompson 指出,政府支出一直是近年經濟和就業的支柱,「這些錢流進人們口袋,撐起了度假和超市消費。現在這根支柱要被抽走,經濟怎能不晃?」他冷笑道:「別管你喜不喜歡教育部,那些美元可是真金白銀的血脈。」
勞動力市場的「鐵腕收縮」
特朗 普對非法移民的強硬政策將壓縮勞動力供給。過去,移民潮壓低了工資,助推了增長;如今邊境封鎖和遣返加碼,企業將面臨薪資上漲的壓力,有些甚至可能倒閉。「這不是慈善晚宴,是生存游戲,」Thompson 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勞動力少了,誰來幹活?」
關稅的「懸疑劇」
特 朗普的關稅政策如同一出未完待續的懸疑劇,今天加碼,明天取消。Thompson 認為,這種不確定性本身就是毒葯,「企業像被吊在半空,不敢投資不敢招人,經濟活力就被活活憋死。」他形容這是「慢性窒息」的完美配方。
美聯儲的「冷眼旁觀」
盡管 2024 年底降息 100 個基點至 4.25%-4.5%,比特幣未能突破 11 萬,顯示寬松力度有限。Thompson 預計 2025 年僅 25-75 個基點的零星降息,且集中在下半年,「美聯儲像個守財奴,盯著通脹不肯鬆手。」他揶揄白宮:「Bessent 的『撥正航向』就是要戳破資產泡沫,比特幣首當其沖。」
Thompson 將此比喻為「受控燃燒」:政府試圖清理經濟「枯枝」,但若失控,可能燒出一片廢墟。他警告,這場「慢性失血」可能持續到 2026 年初,直到政治壓力迫使特朗 普轉向。比特幣作為風險資產,難逃這場慢刀割肉的命運。
Arthur Hayes:加密界的「貨幣煉金師」
Arthur Hayes 是加密圈的傳奇人物,曾一手創立 BitMEX,將其打造成衍生品交易的霸主。離開 BitMEX 後,他創立 Maelstrom,轉型為宏觀策略大師,以大膽預測和辛辣筆鋒著稱。他的文章如黑色喜劇,既有深刻洞見,又不乏對權力的嘲弄。Hayes 不僅是交易員,更像一位「貨幣煉金師」,擅長從政策的灰燼中提煉黃金。他的百萬美元願景雖驚世駭俗,但最新文章聚焦年內 25 萬美元的現實目標,足見其務實一面。
Hayes 的預言如同一場科幻史詩:比特幣將乘量化寬松(QE)的東風,從上月 76500 美元的低點飆升至 25 萬美元。他在最新文章中寫道:「我依然相信比特幣到年底能沖 25 萬美元,因為 Bessent 的『BBC』已把 Powell 按在位置上,美聯儲將用美元洪流淹沒市場。」他的樂觀基於三大支柱,邏輯如煉金術般層層遞進:
特朗 普的「債務狂熱」
Hayes 認為,特 朗普的目標是成為「史上最偉大總統」,絕不會走 Herbert Hoover 的緊縮老路,而是效仿 FDR 的印鈔之道。他在《KISS》中反問:「特 朗普想當經濟坍塌的罪人,還是印鈔救世的英雄?」答案顯而易見:債務融資是他的本能。D.O.G.E.的削減看似緊縮,實則是逼迫美聯儲開閘的「陽謀」。「他是個地產秀 man,借便宜錢是他的拿手戲,」Hayes 狡黠一笑,「削減只是前戲,印鈔才是高 潮。」
美聯儲的「被迫寬松」
Hayes 戲稱 Powell 被 Bessent 的「BBC」(Big Bessent Cock)壓制,坐在「Cuck Chair」上無還手之力。3 月 19 日的 FOMC 會議是轉折點:Powell 放緩 QT,從每月減持 250 億美元國債降至 50 億,年化釋放 2400 億美元流動性。更關鍵的是,他暗示未來可能凈買入國債,甚至解除銀行 SLR 限制,釋放 4200 億美元甚至更多。「美聯儲從不是獨立的,」Hayes 援引 Arthur Burns 的演講嘲諷,「債務壓頂時,Powell 只能屈膝。」他預測 QE 將在三季度重啟,疊加降息和 SLR 豁免,總計可能注入 3.24 萬億美元流動性。
全球流動性的「多米諾效應」
Hayes 的視野不止於美國。他指出,美元洪流將觸發連鎖反應:「習近 平會讓央行放鬆貨幣以穩匯率,增加人民幣供給;德國用印出來的歐元建軍,其他歐洲國家害怕『1939 重演』也會跟進。」這種全球寬松將為比特幣插上翅膀。「比特幣是技術 + 流動性的結晶,」他說,「技術已成熟,流動性是唯一的變數。」他估算,25 萬美元是年內目標,而百萬美元是特朗 普任內的終極願景。
Hayes 還將 D.O.G.E.視為「經濟坦克手」:削減支出、裁員 40 萬、打擊欺詐,將觸發衰退,迫使 Powell 出手。「這不是意外,是劇本,」他調侃,「Powell 要麼提前救火,要麼等大佬倒下再擦屁股,但結果都是印鈔。」
核心分歧:緊縮的深淵還是寬松的狂歡?
兩位大師的分歧如同一場哲學與策略的巔峰對決,核心聚焦於政策路徑與流動性的博弈:
政策意圖
Thompson 視特 朗普為「冷血外科醫生」,通過 D.O.G.E.、移民政策和關稅削減經濟泡沫,哪怕付出衰退代價。他眼中的白宮寧願讓經濟失血也要「治病」。Hayes 則將其看作「地產狂人」,用 D.O.G.E.製造衰退假象,逼迫美聯儲印鈔,實則為「美國優先」鋪路。Thompson 關注緊縮的直接後果,Hayes 洞悉其背後的寬松動機。
美聯儲反應
Thompson 認為美聯儲是「溫吞看客」,在通脹壓力下不敢大舉寬松,QE 遙遙無期。他預計 Powell 會謹小慎微,難以扭轉頹勢。Hayes 反駁,美聯儲是「被馴服的野獸」,在財政主導和衰退威脅下將重啟 QE,甚至祭出 SLR 豁免,化身流動性噴泉。他相信 Powell 別無選擇,只能屈從。
流動性結果
Thompson 預言「慢熊」,經濟放緩壓低風險資產,比特幣慢性跌至 5 萬 -5.9 萬。Hayes 期待「快牛」,流動性洪流推高比特幣至 25 萬,甚至為百萬美元埋下伏筆。兩人對流動性的判斷天壤之別,一個看空,一個看多。
現實進度,Hayes 的 25 萬美元預測更勝一籌?
這場 5 萬對 25 萬的較量中,數據顯示 Hayes 的「25 萬狂潮」可能更具前瞻性。Thompson 的「慢熊」邏輯在短期內有其道理:D.O.G.E.的削減已引發華盛 頓房價下跌 11%、就業數據惡化,衰退陰雲逼近。美聯儲的謹慎態度也與他的判斷吻合,Powell 在 3 月會議上雖放緩 QT,但對 QE 仍語焉不詳。若緊縮超預期,比特幣跌至 6 萬 -7 萬並非不可能。然而,這只是表象,Hayes 抓住了更深層的脈動。
Hayes 在《KISS》中一針見血:特朗 普不是經濟清教 徒,而是債務融資的信徒。他不會容忍蕭條毀掉政治資本,而是會利用 D.O.G.E.的「緊縮假象」倒逼 Powell 開閘。3 月 FOMC 會議放緩 QT 釋放 2400 億美元流動性,Powell 暗示的「凈買入國債」已是 QE 前奏。Hayes 估算的 3.24 萬億美元流動性(降息 1.7 萬億 +QT 停止 5400 億 +QE/SLR 5000 億 -1 萬億)雖未全兌現,但方向明確。更何況,全球寬松的潛在效應——中國穩匯率、歐洲擴軍——將放大這一洪流。比特幣作為「流動性晴雨表」,已在 76500 美元企穩,顯示市場嗅到了轉機。
Thompson 低估了特朗 普的實用主義和美聯儲的被動性。Hayes 則洞悉了人性與政策的博弈:特朗 普的「地產秀 man」本性註定他會選擇印鈔,而 Powell 在財政主導下的「被迫寬松」是歷史宿命。我的判斷是:短期(6-9 個月)內,比特幣可能在 7 萬 -9 萬區間震盪,消化緊縮壓力;但三季度 QE 若重啟,年底沖刺 25 萬並非空想。Hayes 的「煉金術」勝在抓住了流動性的命脈,而非緊縮的假象。
尾聲:從 5 萬到 25 萬的交響對決
這場 5 萬對 25 萬的較量,是冷靜的「手術刀」與狂熱的「煉金爐」之爭。Thompson 如棋手,步步為營,悲觀中透著冷酷的現實感;Hayes 似賭神,一擲千金,樂觀里藏著對政策的深刻洞察。無論誰笑到最後,這場辯論揭示了比特幣的真諦:它不是孤島,而是宏觀洪流的鏡子。投資者不妨「左手握 Thompson 的謹慎,右手抓 Hayes 的狂熱」,在震盪中靜待 QE 的驚雷。25 萬的鍾聲,會不會在年底敲響?你,准備好迎接這場交響樂的高 潮了嗎?
到此這篇關於比特幣年內極端走勢預測:陰跌到5萬,還是爆漲至25萬?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比特幣價格解析內容請搜索區塊鏈網路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後多多支持區塊鏈網路!
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不構成本平台任何投資建議。本文內容僅供參考,風險自擔!
點擊官網不僅提供實時更新的最新行情,讓你隨時把握市場脈搏;還有專業的網路知識推薦 http://www1.itou8.com/ba/
⑶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⑷ 比特幣是完美的,但它依然是一場「騙局」
我不知道大家對「騙局」這個詞怎麼理解,狹義的解釋是「違背常理或認知的事情」。
但這個解釋是有瑕疵的,誰能夠保證「常理」和「認知」就一定是正確的?
這就很辯證唯物主義了。
曾經布魯諾為了宣傳日心說,被羅馬教廷說成是騙子,然後被活活燒死。
從 歷史 來看,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 可以說民眾的「認知」來自於頂層的設計和科學的發展,如果事情太過於超前,或者和頂層的利益產生沖突的時候,往往會被定義為「騙局」。
比如說比特幣。
比特幣最近是抓盡了眼球,這種漲幅比蹦極還刺激。
圍繞比特幣的爭論一直沒有停過,到底是「未來 科技 」還是「騙局」,大家各執一詞,今天我用大家能聽明白的中文,把比特幣講講清楚。
1、 什麼是錢?
討論比特幣之前,我們先要弄明白「錢」是什麼東西。
在原始 社會 ,是沒有「錢」的概念的,大家都以物換物,比如我有一頭牛,你有三頭羊,大家可以互相交換,你能吃到牛肉,我能吃到羊肉。
但是以物換物有個問題,不方便。
比如我有一頭牛,你只有一頭羊,一頭牛換一頭羊顯然是虧本生意,你還要捆綁銷售才行,但你捆綁的東西又不一定是我要的,這就很麻煩。
於是大家想,要不用什麼固定的,方便攜帶的東西來作為交易媒介,這樣上面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於是鹽,貝殼,銀子,黃金,各種交易中介就誕生了。
這些交易中介就是初期的「錢」,它們最大的特點是,本身都是具有價值的,所以錢的核心就是價值。
我幫你幹活,你給我錢,拿到錢以後我又可以去交換別的我需要的物品。
當你要用「錢」去交換價值的時候,你必須讓人們相信「錢」本身就是具有價值的,至少可以持續到他做下一次交換。
所以黃金在很長一段時間,包括現在,都被認為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准。
但是手持黃金交易還是不方便,比如你有一公斤黃金,叫了個外賣需要0.1克黃金,請問你怎麼把0.1克鋸下來?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紙幣就誕生了。
紙幣又輕,交易又靈活,簡直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首選。
一般是這樣操作的,你跑到政府去存了價值1萬塊的黃金,然後政府給你一個收據,這個收據可以在市場上流通,表示1萬,這個收據就是鈔票。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金本位,是1717年一個叫牛頓的人發明的。
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化,這種金本位逐漸跟不上節奏了。
第一,黃金的產量已經遠遠低於產品的增幅,黃金沒法滿足市場流通性的需要;
第二,世界上的黃金產量不是均勻分配的,美、英、德、法、俄五國佔有世界黃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這就完全限制了世界上其他國家金幣流通性的需求。
直到一戰爆發,金本位就這么崩潰了。
但是生活還要繼續呀,所以各國政府跳出來說,這樣吧,咱不去管黃金了,老百姓們只要相信我就行了,我來做擔保,保證你手上的鈔票一樣正常交易。
於是紙幣和黃金就這么脫鉤了。
2、 法定貨幣的不足之處
那麼沒了黃金的加持,為啥紙幣還是可以正常使用呢?
那是因為有了政府的信用在,大家都相信政府不會跑路,這就是「法定貨幣」的由來。
就這樣,大家從相信「黃金」變成相信「政府」,從相信「實物」過渡到了相信「人」上去了。
但是法定貨幣還是有明顯的不足:
第一,高度中心化。
既然法定貨幣都是由中央政府統一印發,那麼中央政府就成了最大的風險點。如果政府破產或者被倒閉,法定貨幣的價值立刻歸零。
此外,高度中心化意味著權力的高度集中,當政府有了貨幣印刷權,就相當於控制了整個國家的價值體系,等於有了無限絕對的權利。
比如美國這次無限量QE,就是絕對的權利產生的畸形產品。
第二,貨幣印刷的數量無法控制。
政府可以需求無限制印錢。大量的貨幣湧入市場,會導致貨幣的購買力越來越低,錢自然就越不值錢了。
理論上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商品的價值應該是越來越低才對。但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明顯可以感到商品越來越貴了,比如08年一碗牛肉麵4塊,到了21年,至少要10塊錢。
最極端的例子就是辛巴威,09年金融危機以後,辛巴威經歷了惡性通貨膨脹,票面上的0越來越多,法定貨幣「一天一個價」,最後導致政府信用徹底破產,沒人敢用本國貨幣了,全部投向美元的懷抱。
第三,使用者無法完全控制自己持有的貨幣。
人們把貨幣的控制權交給了政府或銀行,等貨幣數字化以後,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
這意味著,只要有必要,政府隨時可以凍結你的資金。對普通人來說,這倒是無所謂,但是對於那些違法犯罪的人,這就相當不「友好」了。
即使你不用電子貨幣,只用現金,政府也可以隨時取消貨幣的法定身份。
比如委內瑞拉在2008年的時候廢除了原來的玻利瓦爾貨幣,強行用新貨幣強勢玻利瓦爾代替,比率為1000:1;然後又在2018年廢除了強勢玻璃瓦爾,用新貨幣主權玻利瓦爾代替,比率10萬:1。
3、 比特幣是解決貨幣矛盾的根本辦法
以上這些都是現有法定貨幣的不足,那麼有什麼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呢?
2008年10月,有個叫中本聰的人在網上發布了一份白皮書,創造了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比特幣。
比特幣的核心就是沒有中央管理系統,它的數據全部存在每個個體中。
什麼意思呢?
以銀行為例,我們把錢存在銀行,銀行把我們的賬戶存在伺服器里,記錄交易和余額,我們相信銀行,銀行相信它的伺服器。
賬戶的信息只有銀行自己知道,比如隔壁老王卡里有多少錢,我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銀行門清得很。
然而,比特幣卻恰好相反,它是一種透明賬本。
在任何時候我都能看到其他人的余額,交易狀態,只是這些信息都是匿名的,你能看到一切都在發生,但並不知道究竟誰在做這些交易動作。
就好像你開了一個上帝視角,每個人的金融行為都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可是你並不認識他們,就看到大家很忙碌地轉賬收款。
每筆交易都是透明的,可追溯的。
這意味著,每個人對自己手上的比特幣有著充分的控制權,任何個人和政府都無法凍結其賬戶,可以隨心所以地自由交易。
就像第一筆比特幣交易,有個叫Laszlo Hanyecz的人,在2010年花了10000個比特幣買了2個披薩,這筆交易至今都能在網路上找到。
當然,按現在的價值算,這位小哥大概花了4億美元,吃了2個披薩。
要不是他自己發帖詢問,根本沒人知道究竟誰花了這10000比特幣買披薩。
正因為大家都能看到整個比特幣的交易情況,這意味著每個參與到這個系統里來的計算機都有一份相同的賬本,不存在像傳統銀行那樣集中管理。
這就是我們一直聽到的區塊鏈技術。
每台計算機都是有「群體意識的個體」,如果有人想破壞賬本或者盜取賬本里的數據,那意味著他需要把所有接入系統的計算機同步破壞,以現在人類的 科技 ,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換一句話說,比特幣相對傳統貨幣,更安全。
最後,中本聰想創造一個沒有通貨膨脹的世界,所以比特幣的數量是有上限的,為2100萬枚,大約會在2140年挖光。
由於貨幣總量有限,這意味著比特幣不會像美國那樣隨意印錢導致通貨膨脹,一切設想都非常之烏托邦。
4、 盡管如此,比特幣在當今 社會 依然只是「騙局」
既然比特幣有那麼多傳統貨幣無法企及的優點,為何絕大部分民眾和政府都不接收這種貨幣,認為它是騙局呢?
這就回到我文章一開頭說的那幾個原因:
第一,太超前,民眾無法接受。
在普通老百姓心裡,貨幣就是政府的信用,是一種值得依賴的媒介。而比特幣就好像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背後有誰來為他背書,或者說萬一出了問題,我去找誰?
這種心理問題,是永遠無法解決的。
而且其中的教育成本太高,根本無法做到完全科普,就好像比特幣已經存在了十幾年了,又有多少人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操作模式?
第二,嚴重沖擊了政府的利益。
以美國為例,美元是全世界通用貨幣,外貿結算都靠美元。美國通過美元可以肆無忌憚地收割其他國家,這也是它敢無底線QE的最大依仗。
想像一下,如果比特幣一躍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美國會同意嗎?這相當於降維打擊,直接把美國打回農耕時代。
現在雖然有一些美國企業願意接受比特幣交易,那是因為這規模實在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對於美國政府來說,就好像下面的人拿了大富翁裡面的紙幣交易來交易去,根本無傷根基。
要知道任何國家對主權貨幣的控制都是最高級的許可權,一旦失守,國家的政權和信用也會受到很大的威脅。
從這點看,比特幣幾乎是全世界各國政府共同的敵人。
第三,比特幣的價值非常不穩定,無法用於日常交易。
最近幾個月是最明顯的,從1萬美元到4萬美元,只用了半年,漲跌50%算正常浮動。這就讓人很迷惑,我究竟對自己的商品應該如何定價?
作為法定貨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穩定,穩定壓到一切。
想像一下,今天人民幣兌美元是7:1,過了一個月直接變成3:1,又過了一個月變成5:1,這種情況下,誰還敢用呢,直接用美元不就好了?
所以這也是比特幣無法取代法定貨幣最根本的原因。
比特幣就像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切都是最優解,但是它缺少了核彈和航母的護航,根本無法和主權貨幣對抗,至少在人類完全統一前不可能。
我們現在依然位於「地心說」的階段,對與錯,真實與騙局,對我們而言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處於這個時代,就註定比特幣只能是空中樓閣。
一種無法落地的商品,再完美,也不過是用於收割的鐮刀罷了,它的價值僅存在於泡沫中。
公眾號:【頭部大號】
茶餘飯後,酒足飯飽,閑談,聊天,吹水的談資,看這就足夠了。政治, 歷史 ,經濟, 科技 , 社會 ,深度解剖,吹兩個半小時沒問題。
⑸ 2015中國被美國剪羊毛,美國陰謀得逞了嗎
美國沒有得逞的
人民幣在這幾年發展迅猛,到目前為止,已經很明顯地威脅到了美元的國際地位,人民幣和歐元完全不同,一旦人民幣成為氣候,
則美元今後將大受打壓。
2)處於保值的目的,各國央行都在買入黃金,其中尤其以俄羅斯、韓國最為積極,其中隱含的內容是對美元的不信任,相對而言,美元的配置就在減少。
3)美國需要進行打壓大宗商品,並使其價格大幅度下降,這有利於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也是做空資源國。教訓一下攔鬧飢澳大利亞以及賣油的俄羅斯。彎襪
4)繼續攻擊歐元。在塞普勒斯沒有來得及賣出黃金之前,讓塞普勒斯的黃金直接縮水,9噸的黃金,現在就成了4.3億,直接縮水將近一億美元。
從而讓塞普勒斯通過賣出黃金的計劃直接破產。
5)比特幣的出現其實也是對美元的簡返挑釁。同時美國國內,也一直存在著廢棄美元另用他幣的現象,要保證美元的強勢地位,必須拉升美元。
6)經過了幾年的狂跌,美元指數現在應該暴漲。但美國經濟復甦乏力,僅僅在去年的QE3和QE4的勉強支撐下,有所好轉,因此美元指數上漲乏力。
7)黃金進過了幾年的拉升,多頭彈葯也耗的差不多了,再往上拉已經很吃力了,是獲利的時候了。
⑹ 比特幣價格十年漲幅超1000萬倍
是的。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後,其第一次產生價格是2010年被購買所對應約0.0025美元,以如今2.7萬美元的價格計算,比特幣誕生以來的價格漲幅已達到1080萬倍。
也就是說,當初投資1元人民幣,可購買61.3個比特幣,現在持倉的價值1080萬元人民幣。就投資品種而言,恐怕更難找到比這個比特幣收益率更高的了。
(6)美國qe政策比特幣擴展閱讀
機構成本輪比特幣大漲推手
據第一財經,12月21日,美國終於通過了最新的9000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早在今年3月,美聯儲就開啟了無限量化寬松(QE),並和美國財政部聯手支持經濟,「債務貨幣化」已經開啟。
在截至9月底的2020財年,美國聯邦預算赤字達創紀錄的3.1萬億美元,是去年赤字9840億美元的三倍,同時,美聯儲在12月議息會議上宣布維持每月至少1200億美元的購債量,機構則預計明年美聯儲仍將擴表1萬億~1.5萬億美元,政策邊際收緊最早可能也要到2022年初。
在新的平均通脹政策框架下,美聯儲將對通脹有更高的容忍度,即使超出2%,也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零利率,直到整個商業周期的平均通脹達2%。這種預期激發了市場對加密貨幣的投資熱情。
⑺ 2020黃金會暴跌不
2020年黃金不會暴跌,但可能會經歷震盪調整。以下是幾點具體分析:
短期暴跌與反彈:
- 在2020年8月,金價確實經歷了一次暴跌,一度跌破1700美元/盎司,但隨後有所反彈。這種短期內的劇烈波動主要是由於市場情緒、大單砸盤以及技術性因素導致的。
就業與通脹數據影響:
-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超出預期,失業率下降,這增強了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同時,高通脹率也促使美聯儲考慮提前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這些因素共同對金價產生了壓力。
貨幣政策收緊預期:
- 金價在美聯儲正式退出QE之前往往會提前調整,反映了全球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這與2008年金融危機後金價在美聯儲退出QE前夕回調的情況類似。
美元走強與黃金承壓:
- 美元指數反彈以及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兩周新高,說明美元在變貴,全球資金成本上升,這對黃金價格帶來了明顯承壓。
白銀跌幅大於黃金:
- 白銀的商品屬性大於黃金,因此在全球經濟復甦放緩、商品需求下降的背景下,白銀跌幅明顯大於黃金。
比特幣對黃金的分流:
- 比特幣等資產的興起取代了黃金部分功能,對黃金帶來一定的分流。然而,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也存在極大不確定性,不適合普通人操作。
未來金價走勢判斷:
- 在全球貨幣政策收緊的背景下,金價走勢難以判斷,可能呈現震盪態勢,難以出現趨勢性下跌或上漲。對於投資者而言,在金價震盪期間操作難度較大,需謹慎配置黃金資產。
綜上所述,雖然黃金在2020年8月經歷了一次暴跌,但未來金價走勢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難以簡單預測是否會暴跌。投資者應謹慎評估風險,合理配置黃金資產。
⑻ 比特幣中國的發展歷史
比特幣中國的發展歷史如下:
2011-06-09 交易平台上線
2011-06-09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150元
2012-05-27 注冊用戶突破8000
2012-05-09 日交易量突破2000
2012-05-27 日交易量躍居全球第2
2012-05-29 30天交易量世界排名第8
2012-08-28 推出雙重認證功能
2013-02-15 比特幣中國價格重回100元
2013-04-10 日交易量達到28600
2013-04-10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1944元
2013-04-21 聯合壹基金發起比特幣捐款,並向壹基金捐贈15比特幣,用於四川救災
2013-05-15 開通手機驗證功能
2013-07-01 推出免充值手續費
2013-09-03 財付通網銀自動充值上線
2013-09-24 實行免交易手續費
2013-10-22 日交易量突破50000
2013-10-22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1300元
2013-10-28 市價單功能上線
2013-10-30 中央電視台2套《環球財經連線》報道
2013-11-09 比特幣中國價格達到2630元
全球最大的在線支付平台PayPal宣布,將與三家比特幣支付服務商合作,試水比特幣支付,但是支付服務僅限於虛擬產品的交易,用戶只能利用比特幣購買電子書、電子音樂、電子游戲、及手機鈴聲等虛擬物品。
比特幣是一種新型的虛擬貨幣,依靠特殊的演算法通過大量計算產生出來的,而根據嚴密的計算,比特幣的存量是有限的,一共2100萬個,不會多出一個,也不會少一個。物以稀為貴,比特幣在被創造之後,迅速成為互聯網投機者追逐的一種「固定資產」。
2014年2月,世界最大的貿易平台MtGox宣布破產,由此也給整個比特幣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自2014年中旬起,比特幣價格長期處於持續下跌的趨勢。
2015年8月12日,一個比特幣的價格才接近1700人民幣這樣的價格水平而已。
017年2月8日下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檢查組又對其他從事比特幣交易的「中國比特幣」、「比特幣交易網」、「好比特幣」、「雲幣網」、「元寶網」、「BTC100」、「聚幣網」、「幣貝網」、「大紅火」等9家在京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通報目前比特幣交易平台存在的問題,提示交易平台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政策風險及技術風險等,了解9家交易平台運行情況,並提出明確要求:不得違規從事融資融幣等金融業務,不得參與洗錢活動,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反洗錢、外匯管理和支付結算等金融法律法規,不得違反國家稅收和工商廣告管理等法律規定。如發現有比特幣交易平台違反上述要求,情節嚴重的,檢查組將提請有關部門依法予以關停取締。
參考資料: http://money.163.com/15/0926/09/B4E9TIAH00253B0H.html
http://www.ke.com/wiki/%E6%AF%94%E7%89%B9%E5%B8%81%E4%B8%AD%E5%9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