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有多少礦工
Ⅰ 中國比特幣礦工的新根據地:衣索比亞
中國的比特幣礦工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新的根據地,以尋找電力成本低廉且對加密貨幣行業友好的地區。去年春天,這一趨勢在非洲大陸找到了新的落腳點——衣索比亞。隨著貨運集裝箱出現在衣索比亞復興大壩附近的變電站,其中裝載著高功率、高能耗的比特幣礦機,標志著中國礦工們在經歷了兩年多的遷移後,終於找到了一個新家。
受到政治和經濟環境的推動,中國的比特幣礦工被吸引至電力成本低廉且對加密貨幣行業友好的國家,衣索比亞便是其中之一。盡管衣索比亞仍禁止加密貨幣交易,但自2022年起允許比特幣挖礦,並在過去十年中與中國加強了合作關系,多家中國公司參與了價值48億美元大壩的建設。礦工們計劃從這些大壩中獲取電力。
對於中國礦工而言,衣索比亞成為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氣候變化和電力短缺導致其他地區對加密貨幣挖礦的抵制加劇,而衣索比亞的電力成本相對較低,對於礦工們具有吸引力。此外,衣索比亞與中國公司有著特殊的歷史聯系,這使得中國礦工對這個國家產生了特殊興趣。
2021年,中國政府禁止了比特幣挖礦,導致大量礦工離開中國。然而,對於中國礦工和衣索比亞而言,這是一場風險與機遇並存的賭博。其他國家,如哈薩克和伊朗,曾一度接納比特幣挖礦,但因能源使用可能引發國內不滿而轉向其他領域。衣索比亞雖然面臨近一半人口無法獲得電力的挑戰,但其加密貨幣挖礦在政府看來是一個潛在的外匯收入來源。
加密貨幣挖礦服務提供商Luxor Technology估計,衣索比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礦機接收國之一。衣索比亞國家電力公司已與21家比特幣礦工達成供電協議,其中19家來自中國。中國數字礦業協會創始人Nuo Xu認為,衣索比亞將成為最受中國礦工歡迎的目的地之一。
比特幣礦工願意將價值數千萬美元的設備運送到一個剛剛從內戰中崛起的國家,這表明他們面臨著嚴峻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比特幣礦機需要大量電力,因此獲得廉價電力是礦工們的主要競爭優勢之一。劍橋大學替代金融中心估計,2023年比特幣挖礦消耗了121萬億瓦時的電力,與阿根廷的電力使用量相當。
哈薩克的一個比特幣礦場。對豐富電力的依賴也是一個主要弱點,因為它可能使礦工與工廠和家庭爭奪電力,從而使他們面臨政治抵制。然而,比特幣礦工仍然願意冒險,尤其是在尋求穩定和低廉電力的背景下。
衣索比亞信息網路安全管理局副局長Yodahe A. Zemichael表示,政府允許比特幣挖礦主要是因為這些公司用外幣支付消耗的電力,而非直接交易加密貨幣。政府通過一項指令來監管包括挖礦在內的加密貨幣產品,許可證的發放正在沙盒環境中進行,但具體細節尚未公開。
比特幣礦工對當局的長期監管措施保持懷疑態度。盡管如此,衣索比亞對於比特幣礦工,尤其是中國礦工而言,代表著經濟和政治優勢的獨特結合。一些高管甚至將衣索比亞視為德克薩斯州的潛在競爭對手,後者在全球比特幣算力中占約四分之一份額。
衣索比亞電力公司表示,一旦復興大壩項目全面竣工,該國的發電能力將增加一倍。公司為比特幣礦工提供了每千瓦時3.14美分的固定費率。盡管這與德克薩斯州的平均水平相似,但德克薩斯州的電價波動較大,使得利潤難以預測。在衣索比亞,一旦礦工直接連接到發電廠,價格會有所下降。
在地緣政治的支持下,中國成為衣索比亞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國和雙邊債權國。中國為衣索比亞提供了大量貸款,用於70個大型項目,總額接近150億美元。
比特幣礦工面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挑戰,盡管他們聲稱越來越多地利用清潔能源,但比特幣挖礦仍被視為全球變暖的一個因素。聯合國去年10月發布的一項研究估計,2020年至2021年期間,比特幣挖礦所用電力的三分之二使用化石燃料。
然而,衣索比亞的電力資源為比特幣礦工提供了獨特優勢。比特大陸的高管表示,衣索比亞的電力供應能力可能在幾年內與德克薩斯州相媲美。理想的是,挖礦的溫度范圍在5至25攝氏度之間,這與衣索比亞的平均氣溫相符。這種氣候條件和豐富的電力資源使得衣索比亞成為礦工們的新選擇。
面對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市場環境,比特幣礦工在尋找新的根據地時需要權衡各種因素,包括電力成本、政治穩定性和環境保護。衣索比亞作為新興的比特幣礦場目的地,展示了在全球范圍內尋求經濟和政治優勢的獨特路徑。
Ⅱ 比特幣還有多少沒挖出來
比特幣還有約300萬枚沒有被挖出來。以下是具體分析:
- 總量與已挖出量: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枚,這是一個固定的數字,不會增加。目前已經有80%的比特幣被開采出來,即1680萬枚,因此還剩下約300萬枚待開采。
- 剩餘比例:剩下的比特幣存量不足總量的20%,這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將變得越來越稀缺。
- 生產原則:比特幣是一種限量供應的貨幣,全球的礦工和礦場都遵守著這一原則,不會無限制地生產比特幣。
- 影響:比特幣的稀缺性可能會對其價值產生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當某種資產的供應受到限制時,市場供需的平衡就會被打破,這可能會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
Ⅲ 比特幣究竟是什麼
比特幣是全球第一個加密電子貨幣。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它允許個人和企業直接進行支付和轉賬,而無需通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作為中介。以下是對比特幣的詳細解釋:
去中心化特性:
比特幣沒有中央發行機構或政府背書,其價值和交易完全基於網路參與者的共識和加密演算法的安全性。
這種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比特幣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匿名性,同時也避免了傳統金融體系中的許多問題和風險。
加密演算法與安全性:
比特幣使用復雜的加密演算法來確保交易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通過密碼學的手段,比特幣能夠確保只有擁有私鑰的人才能訪問和轉移其比特幣。
點對點網路:
比特幣採用點對點(P2P)網路技術,使得交易雙方可以直接進行交易,而無需通過第三方機構。
這種技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並增強了系統的抗攻擊能力。
區塊鏈技術:
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區塊鏈,這是一種分布式資料庫技術,用於記錄所有比特幣交易的歷史。
區塊鏈技術使得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從而確保了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
在比特幣網路中,每個參與者(即礦工)都會維護一個完整的區塊鏈副本,並通過競爭來驗證和記錄新的交易。
交易過程:
當用戶想要進行比特幣交易時,他們需要將交易信息廣播到整個網路中。
網路中的礦工將競爭驗證和記錄這筆交易,並將其添加到區塊鏈上。
一旦交易被驗證並記錄在區塊鏈上,它就被認為是不可逆的,並且可以被任何人查看和驗證。
價值波動:
比特幣的價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市場需求、交易量、政策環境等。
由於比特幣市場的相對不成熟和投機性,其價值波動較大,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
應用場景:
比特幣最初的設計目標是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支付手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應用場景已經擴展到了更廣泛的領域。
例如,一些商家開始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一些投資者也將比特幣視為一種投資工具。
風險與監管:
盡管比特幣具有許多優點,但它也面臨著一些風險和挑戰。
例如,由於比特幣市場的波動性和投機性,投資者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損失。
此外,比特幣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也使得其容易被用於非法活動,如洗錢、恐怖融資等。
因此,各國政府都在加強對比特幣的監管和監管力度,以確保其合法性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它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匿名性和安全性,但也面臨著一些風險和挑戰。投資者在參與比特幣交易時需要謹慎對待,並充分了解其特點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