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比特幣礦工計算的題目是什麼

比特幣礦工計算的題目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8-29 00:50:08

㈠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

比特幣是一個記錄交易的工具或是系統,他所做的事,在中心化的系統中都可以做到,他的天才之處在於不需要任何一台中心伺服器就能做到,而且從理論上證明了目前是不可攻破的。

挖礦,專業解釋是計算機hash(哈希或散列函數)隨機碰撞的過程。簡單一點說,就是比特幣系統出一道數學題,看誰家挖礦設備先有解。

比特幣系統中的任何一台礦機,都在監聽網路中的交易信息,每收到一條交易信息,就記在自己的塊里,並且都把自己當前所有接收到的交易記錄放到塊里,然後對塊里的所有數據進行哈希計算,生成一個哈希值,或者說是數字指紋。

哪比特幣是怎麼挖礦的呢?現在可以看出來的:

礦就是一小段可以改變,對區塊的其它內容不構成影響的一串數字,礦機在記賬的同時,不斷修改這一小段數據,計算hash值,直到這個hash值滿足當前系統的要求。

如果你算出來了滿足要求的哈希值,你就把這個哈希值和塊一起廣播出去:「哈哈,我挖到了」,大家幫你驗證一下,發現是對。然後就默默地把你的塊放到系統里

如果你輸入一段字元串,經過hash運算,會得到另一串相應(夾雜數字和字母)的字元串。如果稍微做一點改動重新輸入一遍,就算只改動了一個字母,得到的hash值也完全不一樣。

再打個比方,區塊007號假設出了一道題:最先計算出下列值的礦工可以得到比特幣!

各色計算機在礦工們的帶領下,開始苦哈哈地計算正確答案。比特幣系統自身也會調節難度,控制解題的時間,一般來講,約每10分鍾挖出一個區塊。在這10分鍾內,計算機只能不停地去計算,去試各種字元串。

這也是不同計算機計算能力(簡稱算力)之間的較量。擁有更大算力計算機/挖礦機的礦工,獲得的收益越大。雖說挖礦是概率事件,擁有更大算力的礦工不是每次都能最快得到正解,但從比例上講,如果這個礦工擁有10%算力,那麼100個區塊他基本能挖到10個。

其實的普通的電腦都可以做,這裡面最主要的是要不停地計算,用CPU算效率太低,所以很多人開啟GPU並行計算挖礦,更有甚者,直接開發了挖礦的晶元!結果大家用CPU根本搶不過他們嘛。

據報道,最知名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價格,近一段時間持續在高位運行,2月7日以來一直在40000美元之上,還一度逼近65000美元,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也已有一段時間。

這就是算力的集中化和礦霸的來源。

㈡ 比特幣的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

比特幣的挖礦計算其實就是大家一起做數學題,題干是需要被記錄的交易,大家通過做題搶奪記賬權,搶到的礦工就能獲得系統獎勵和交易手續費。比特幣用的SHA256演算法的特點是已知答案驗證正確很容易,但是要得到答案非常麻煩,需要一個一個數字去試。最先得到答案的礦工大家就都認可他是搶到了記賬權,獎勵就歸他了。大家繼續搶下一題的記賬權。簡單來說這些計算的意義只在於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安全,並沒有更多的意義。

把比特幣看作是計算的副產品是不全面的,比特幣的產生發行、比特幣鏈上所有的交易流通、比特幣系統的穩定性,都是計算的目的,是一體的。當然除了維護這個系統之外,的確並沒有產生其他的價值和產物。這也是比特幣被指責不環保浪費資源的一個黑點。總的來說,比特幣作為一個里程碑式的區塊鏈數字貨幣,其源於大量的算力投入和用戶信任的巨大價值。這一點還是毋庸置疑的。

㈢ 礦機成本計算公式

礦機成本計算公式?

1、電費

挖幣耗電(電費)一個比特幣的耗電=挖一個比特幣所用的算力T×每T的耗電

1T每小時可以獲得BTC數量為:0.00001159÷24=0.00000048.假設一小時內挖出一個比特幣,則需要1÷0.00000048=2083333.33T,螞蟻S19 PRO礦機功耗算力110T,3250W,即每T,29.54W,即每T一小時耗電0.02954kW。耗電為2083333.33TX0.02954=61541.6666kW假設電費為0.3/kw.h元,則挖一個比特幣的耗電成本為61541.6666×0.3=18462.5元

礦機折損

根據以往的礦機使用壽命,往往運行3年左右的時間,礦機就會達到關機價,即全網算力與挖礦難度的增加,讓挖礦無利可圖。

從以上二點基本推算出,購買一台最新款螞蟻S19 PRO礦機挖礦,進行挖礦,大約需要3年的時間挖出一枚比特幣。初始購機成本2萬元左右,後續電費投入1.9萬,然後各種託管費用0.1萬元。

當然,這種計算方法是在剔除諸如,全網算力變化、豐水期、枯水期的電費、資金使用成本、礦機的維修等各種潛在費用的基礎上計算而來。

比特幣礦工會對大部分交易收取少量費用,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有人大量發送無聊的小額交易,浪費網路資源。當前每筆交易的手續費大部分是0.0001/KB(0.0001btc/KB),實際上0.9.0以後的版本將默認手續費降為0.00001/KB(0.00001 btc/KB)。因為大部分交易佔用的數據量都小於1千位元組,所以一般情況下0.00001(0.00001 btc/KB)的手續費就足夠了。同時,在將來比特幣區塊獎勵較少時,手續費將成為礦工收入的主要來源,比特幣的手續費會與該交易佔用的位元組數相關。

近期比特幣系統中手續費的計算標准並非強制性的,因此使用者也可以在交易進行時不給予任何手續費,但大多數礦工在組建資料塊時通常會優先考慮帶有較高手續費的交易,以便在挖礦成功時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因此無附帶任何手續費的交易,可能會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才能被處理並納入區塊鏈中。

此外,近期因為區塊容量上限1MB以及近期比特幣交易量大增的因素,手續費大幅上漲,而且等待交易被確認的時間也變長了許多。

㈣ 比特幣挖礦難度與收益計算

比特幣挖礦難度與收益的計算關系是礦工關注的焦點。隨著BCC分叉後,礦工為追求更高收益而頻繁遷移,這一現象背後的驅動力在於收益與難度之間的緊密聯系。收益的計算基於難度調整,比特幣每2016個塊周期調整一次難度,難度通過計算目標值的困難程度來體現。


比特幣挖礦難度的公式為 diff = diff_1_target / target,其中 diff_1_target 是難度為1時的目標值,是常數,一個很大的數字。比特幣的難度計算涉及到 diff_1_target 和當前網路目標值(target),通過公式 diff = 0x1d00ffff / target 可以得出具體值。


網路調整難度的目的是保持出塊速度平均在每10分鍾一個塊,每2016個塊周期調整一次,以確保周期內平均出塊速率與10分鍾保持一致。調整難度的時機由周期內剩餘區塊數量決定,計算公式為 該周期剩餘區塊數量 = 2016 - (當前區塊高度 % 2016)


挖礦收益計算基於計算出的區塊哈希值需要小於當前target值,這個值是一個從0到(2^256)-1的范圍,需要通過礦機的暴力破解來計算。難度與算力的關系明確:難度越大,需要的算力就越大。以單位為1Th/s的標准算力為例,一天的收益計算如下:



  • 一天能夠計算的哈希次數 = 1T * 86400

  • 收益 = 1T * 86400 / D / ( 2 * 32) * 塊收益


基於上述公式,可計算當前挖礦的理論收益,並據此製作BTC和BCC的收益計算器。理解原理後,使用現成的計算器輸入算力,即可得知產出的幣量及其價值,從而決定挖哪種幣更劃算。通過匯集歷史數據,可以直觀觀察到難度和收益的變化趨勢。

㈤ 比特幣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

要知道挖礦到底在計算什麼,首先得知道比特幣的本質及產生的過程。比特幣是基於網路的電子貨幣,實際是互聯網的一串代碼,依靠演算法計算得出。挖礦是完成演算法的過程,也是生產比特幣的唯一方式。而且由於演算法規定,比特幣目前只有2100萬個。
1、挖礦既能生產比特幣,又能保障交易信息
類似於,一個數學系統包含2100萬個數學題,需要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每個數學題的特解。另外,特解是唯一的。
下面來具體解釋挖礦,從作用來說,挖礦不僅可以增加比特幣貨幣供應,而且還可以保護比特幣交易安全、防止欺詐交易。從過程來說,比特幣網路是一個點對點的支付系統,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交易程序進行交易。
為了確保交易過程被如實記錄,就需要「礦工」這個角色來負責記錄比特幣交易信息,這個時間間隔是10分鍾,礦工中記賬最好的交易記錄就會被打包存儲到一個新的區塊中,相應的礦工也會得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獎勵。
2、挖礦過程極其復雜,非人力所能為
具體的流程如下,當某一個礦工監聽到這筆交易時,首先會對交易信息進行驗證。通過驗證的交易則會被礦工記錄下來,保存在自己的資料庫裡面。全世界可能有成千上萬個礦工在進行同一件事,但在每十分鍾內,只有一個礦工有權創建新的區塊,使自己記錄的交易信息被大家所承認並永久地存儲下來。
接下來,礦工們就需要爭奪記賬權,這是一場算力競賽的比拼,其核心是用計算機完成大量的計算任務,找到一個超難的隨機數,這個隨機數就是第一段所說的方程特解,最先算出正確隨機數的礦工勝出。根據游戲規律,一個礦工獲得記賬權的幾率與其算力佔全網算力之和的比例成正比。換句話說,找到該隨機數的概率相當於將一億個骰子扔出,最後骰子總和小於1億零50。因此,挖礦需要大量的計算機,安裝特定的演算法軟體,日夜重復運行,非人力所能為。
3、比特幣挖礦其實就是「村民記賬」
可能還是有網友不懂,那就舉個例子。在一個村裡,村民之間經常會發生借款行為,哪怕寫了字據也有違約的風險。那麼,在每次村裡有借款行為發生的時候,就用村裡的大喇叭告知大家,所有的村民(礦工)就在自己的賬簿里記下所有交易記錄。

㈥ 比特幣挖礦是什麼

說起比特幣,很多人就會講起「挖礦」。那麼,比特幣挖礦是什麼呢?
比特幣其實並不是一種真實的貨幣,它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所以要獲得比特幣的話,就必須去解復雜的演算法,而這一過程也就被稱為「挖礦」。
也就是說,比特幣挖礦就是獲得比特幣的一種方法。而因為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則是方程組所能得到無限個解中的一組,只不過比特幣是有限的。所以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去不斷地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
打個比方,比特幣挖礦就是全網的礦工在每10分鍾里一起計算一道算術題,誰先算出答案,就相當於挖到了這個區塊,而該礦工就能獲得系統新生的比特幣獎勵。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比特幣挖礦過程中解的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2100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也就只有2100萬。

㈦ 如何計算挖礦每天所獲得的收益

雖然每個人擁有的礦機數量不同,想算出自己的每日收益,其實很簡單,優質的比特幣站點都有相關的軟體幫你計算出最終收益,但是你想知道收益的產出原理嗎?

那麼各位要先明白挖礦的基本信息:

區塊·獎勵(BlockReward): 每挖出一個新的區塊,系統會給礦工的獎勵比特幣,目前區塊的獎勵是6.25比特幣。

算力(Hashrate): 算力(也就是哈希值碰撞)是比特幣網路處理能力的度量單位。即為礦機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比特幣網路必須為了安全目的而進行密集的數學和加密相關操作。

例如,當網路達到10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0萬億次計算。

難度(Difficulty): 比特幣系統的難度是動態調整的,每挖2016個塊便會做出一次調整,調整的依據是前面2016個塊的出塊時間,如果前一個周期平均出塊時間小於10分鍾,便會加大難度,大於10分鍾,則減小難度,目的是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的每過10分鍾產出一個塊,所以難度調整的時間大概是2周(2016* 10 分鍾)

比特幣網路初始難度定義為1,即Difficulty=1,它所表示的意思是,比特幣網路剛開始運行的時候,每進行2^48/(2^16-1)≈2^32次Hash計算,理論上能挖出一個區塊。

隨著挖礦算力的提升,比特幣挖礦難度在不斷提升,當挖礦難度為D時,理論上挖出一個新區塊需要進行D*2^32次哈希運算。

礦工的算力為H(單位為hash/s),他每天(24小時)的幣產出為P,挖礦難度為D,系統獎勵為R,那麼:

難度X6.25獎勵(R)X時間=比特幣產出

P=H×x6.25×(24×60×60)D×232

數學不好的小夥伴不要慌,可以直接通過相關網站查詢到當天全網算力難度,編寫此文章時當天難度為【16.95T】

假設礦工算力為1TH/s(即10^12H/s),

當前的難度=16.947.802.333.946(16.95T)

加上系統當前的區塊獎勵=6.25比特幣,

計算可以得出1T每天(24小時)

可以獲得收益=0.00000742BTC

當然,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PPS收益演算法,除了區塊獎勵外,還有打包交易的曠工費,這部分的計算和礦池的結算方式有所相關。

礦池還有多種結算方式。以上介紹的是最為基礎的結算方式PPS(PayPer Share)。根據礦工提交的有效工作量來結算收益。

目前比特幣礦池主要的結算還有FPPS和PPS+等等,可以讓你在基礎上獲得而外的獎勵。

目前基本上收益方式多為選擇PPS+結算的礦工,他們與礦池的關系相當於打工者與公司的關系,礦工的收益不受礦池幸運值波動的影響。不管礦池幸運值如何,PPS結算方式下,只要礦工算力、挖礦難度、系統獎勵確定了,礦工的收益就是確定的,拿穩定的「工資」。

數學不太好的,實在看不懂的小夥伴。記得關注今日礦工,一起研究挖礦小樂趣。

熱點內容
shib什麼時候出來的 發布:2025-08-29 03:29:37 瀏覽:880
比特幣中掛單交易中的幾個英文片語 發布:2025-08-29 03:29:04 瀏覽:87
合約書該怎麼寫 發布:2025-08-29 03:18:20 瀏覽:332
貨幣合約賬戶怎麼開通 發布:2025-08-29 03:18:19 瀏覽:847
盜刷btc 發布:2025-08-29 03:17:12 瀏覽:139
萊特幣官網怎麼不更新 發布:2025-08-29 03:08:25 瀏覽:181
Btc微型礦機是啥 發布:2025-08-29 02:58:22 瀏覽:899
淘寶競爭力指數怎麼算 發布:2025-08-29 02:52:43 瀏覽:633
doge幣官網價格 發布:2025-08-29 02:40:50 瀏覽:842
區塊鏈進入生活了 發布:2025-08-29 02:29:30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