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算國際貨幣嗎
Ⅰ 比特幣能夠代替貨幣嗎
目前來說不能夠替代。
比特幣擁有世界流通、去中心化、專屬權和數量固定等多種優點,而其形成也是在人類經濟發展的需求之下。所以,隨著比特幣的發展,其存在必將為傳統貨幣帶來一定的挑戰。但是,就目前而言,雖然比特幣信奉自由主義和科技原理的貨幣理念已經為傳統貨幣帶來較大的挑戰,然而從比特幣的流通存在的風險大、監管難和不穩定的特點來看,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比特幣也只能與傳統貨幣共存,卻終究無法替代傳統貨幣。
Ⅱ 比特幣是什麼屬於什麼資產為什麼
比特幣,英文名BitCoin,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由一串串計算機生成的復雜代碼組成。和人民幣的¥、美元的$一樣,比特幣也有自己的符號,下圖的那個「B」。
比特幣的發明人,是中本聰。中本聰(英語:Satoshi Nakamoto),是比特幣協議及其相關軟體Bitcoin-Qt的創造者。他於200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描述了一種被他稱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其演算法。
2009年,他發布了首個比特幣軟體,並正式啟動了比特幣金融系統。
2010年,他逐漸淡出並將項目移交給比特幣社區的其他成員。
中本聰據信持有約一百萬個比特幣。如果按每個比特幣2W美元,其身價一度達到200億美元。到現在為止,他的真實身份仍然不為外界所知,也就是說,沒有人知道中本聰到底是誰。
比特幣的出現時間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其實,在此之前,很多人已經進行了電子貨幣、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的嘗試,但都沒有成功,既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和經濟背景方面的原因。而某種程度上說,正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催生了比特幣。
Ⅲ 比特幣會被別的貨幣代替嗎
很多人認為比特幣有價值的原因,是因為「稀有」,而如果比特幣不再「稀有」了,那麼它也就不具有價值了。
這是一個誤區,來,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所有「貨幣」,本質上是什麼?
答案是信任。美元有價值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布雷頓森林協議下對於美元建立的公信力,而不是所謂的和黃金等值兌換(雖然別人那樣說)。人民幣有價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中國以及周邊國家人民幣的信任體系,而不是和美元儲備兌換(看離岸人民幣就懂了)。這能解釋部分國家的貨幣(比如俄羅斯的盧布,以及你們都知道的辛巴威幣)大幅度貶值的原因,因為政府以及當前的世界局勢導致不支持這種貨幣存在的信任體系,所謂的經濟制裁以及貨幣炒作,是很表面和膚淺的原因。
貨幣的本質是信任。
那麼,比特幣呢?
比特幣這種貨幣沒有中心化的信任衡量機構,比特幣的價值,也就是其「信用體系」,來源於對於中心化的單位的不信任。每個國家都發現鑄幣稅這玩意太好收了,飲鳩止渴,導致國與國之間信任度越來越差,甚至各國人民自己都對於國家的貨幣產生不信任。
而信任就和質量一樣,是守恆的,對於中心化貨幣的信任減少,對於去中心化的貨幣信任度自然增加。
這就是比特幣價值不斷提升的本質原因。所以對於數字貨幣比如比特幣來說,只有2個結局,要麼各國想明白了不再超發貨幣,按照科學合理的方式增發貨幣,各國統一穩定的匯率,維持住中心化貨幣的信用體系,那麼比特幣這類的貨幣價值就會無限接近0。要麼各國之間繼續飲鳩止渴,更為瘋狂地用超發貨幣的方法來向所有人收鑄幣稅,那麼對於中心化貨幣的信任會越來越低,比特幣這種去中心化的貨幣總價值會無限接近於所有對政府,以及其他政府不信任,但又需要進行國際貿易的單位的勞動生產總值。
要麼價格高得瘋狂,要麼一文不值。
那麼理解了這些,接下來就可以回答本題了,比特幣會被別的數字貨幣代替嗎?
諸如**之類的騙子,甚至你隔壁老王都能來吆喝「我花了10分鍾改了一下bitcoin的core,創建了一個新的數字貨幣叫做SBC,SB們快來參與我的ICO,給我交鑄幣稅啊~」。那麼請問,假如這種事情發生了,你是否會馬上選擇使用隔壁老王的SBC呢?
答案是,投機者會有一部分參與,但是市場不會參與。原因很簡單,新的加密貨幣未得到市場的認可,應用未產生,這種貨幣沒有辦法換取到生產資料。那麼這種貨幣也就不是貨幣,只是一種投機用的虛擬商品。也就是說,就算隔壁老王ICO了一個SBC,除了那些沒腦子的投機分子以外,也沒人會選用這種幣。
目前的市場上,確實是有很多其它數字貨幣如以太坊、EOS、XRP等等,它們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技術優勢(實際上BTC也一直在進化,也會借鑒其它數字貨幣成功已被市場證明的先進技術,LTC等幣就可以說是BTC先進技術的實驗幣。),可能將來的應用場景會比BTC更多,但是它們都不可能去挑戰BTC的地位,BTC永遠都會是幣圈的第一共識,是許多人的信仰,BTC將作為幣市黃金而長期存在,不是主要用於流通的數字貨幣。
Ⅳ 比特幣是什麼貨幣
比特幣是電子貨幣/網路虛擬貨幣的一種。
比特幣:又稱「比特金」,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網民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網民之間也有用來購買現實物品的情況。
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國聯邦政府多個監管部門發出公開信,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就比特幣鼓勵非法活動和擾亂金融秩序的現狀予以重視,並要求能盡快採取行動,以全面封殺該電子貨幣。
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0起,中國三大比特幣平台正式開始收取交易費。
(4)比特幣算國際貨幣嗎擴展閱讀:
貨幣特徵:
1,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2,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3,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4,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5,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比特幣優點:
1,完全去處中心化,沒有發行機構,也就不可能操縱發行數量。其發行與流通,是通過開源的p2p演算法實現。
2,匿名、免稅、免監管。
3,健壯性。比特幣完全依賴p2p網路,無發行中心,所以外部無法關閉它。比特幣價格可能波動、崩盤,多國政府可能宣布它非法,但比特幣和比特幣龐大的p2p網路不會消失。
4,無國界、跨境。跨國匯款,會經過層層外匯管制機構,而且交易記錄會被多方記錄在案。但如果用比特幣交易,直接輸入數字地址,點一下滑鼠,等待p2p網路確認交易後,大量資金就過去了。不經過任何管控機構,也不會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記錄。
5,山寨者難於生存。由於比特幣演算法是完全開源的,誰都可以下載到源碼,修改些參數,重新編譯下,就能創造一種新的p2p貨幣。
但這些山寨貨幣很脆弱,極易遭到51%攻擊。任何個人或組織,只要控制一種p2p貨幣網路51%的運算能力,就可以隨意操縱交易、幣值,這會對p2p貨幣構成毀滅性打擊。
很多山寨幣,就是死在了這一環節上。而比特幣網路已經足夠健壯,想要控制比特幣網路51%的運算力,所需要的cpu/gpu數量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比特幣缺點
1,交易平台的脆弱性。比特幣網路很健壯,但比特幣交易平台很脆弱。交易平台通常是一個網站,而網站會遭到黑客攻擊,或者遭到主管部門的關閉。
2,交易確認時間長。比特幣錢包初次安裝時,會消耗大量時間下載歷史交易數據塊。而比特幣交易時,為了確認數據准確性,會消耗一些時間,與p2p網路進行交互,得到全網確認後,交易才算完成。
3,價格波動極大。由於大量炒家介入,導致比特幣兌換現金的價格如過山車一般起伏。使得比特幣更適合投機,而不是匿名交易。
4,大眾對原理不理解,以及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的抵制。活躍網民了解p2p網路的原理,知道比特幣無法人為操縱和控制。
但大眾並不理解,很多人甚至無法分清比特幣和Q幣的區別。「沒有發行者」是比特幣的優點,但在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看來,「沒有發行者」的貨幣毫無價值。
Ⅳ 比特幣究竟是不是貨幣
比特幣是貨真價實的貨幣而非准貨幣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比特幣不是貨幣,而是一種准貨幣。
准貨幣是一種以貨幣計值,雖不能直接用於流通但可以隨時轉換成通貨的資產,主要由銀行定期存款、儲蓄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構成。顯然,比特幣不符合上述定義。
目前比特幣在我國不能用來購物是行政命令禁止的結果,並不是由其本身的性質導致的,如果不考慮行政命令的限制,比特幣天然是可以用於流通的,因此比特幣是貨真價實的貨幣而不是准貨幣。
先放下通縮不利於經濟增長這一假設是否正確不說,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貨幣雖然不再與黃金掛鉤,但黃金仍然作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被廣泛接受。因此,通縮性並不能否認比特幣作為貨幣的理由。況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比特幣實際上仍處於一個通脹階段,目前每年的通脹率為4%左右。相信100年後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們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來解決比特幣的通縮問題。
Ⅵ 比特幣能成為世界性虛擬貨幣嗎
這個要看你怎麼看待了。目前,比特幣也可以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流通。比特幣目前只是一個小范圍的社會化大實驗,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在我國央行把比特幣定義為一種特殊的互聯網商品,否定了其貨幣屬性,但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買賣。世界上主要的國家也大都對比特幣採取冷處理的態度。
比特幣是一個共識網路,促成了一個全新的支付系統和一種完全數字化的貨幣。它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對等支付網路,由其用戶自己掌控而無須中央管理機構或中間人。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比特幣很像互聯網的現金。比特幣也可以看作是目前最傑出的三式簿記系統。
比特幣具有價值是因為它作為貨幣形式的一種是有用的。比特幣具有貨幣的數學特性(持久性,可攜帶性,可互換性,稀缺性,可分割性和易識別性)而非依賴於物理特性(比如黃金和白銀)或中央權力機構的信任(比如法定貨幣)。簡而言之,比特幣是由數學支持的。有了這些特性,一種貨幣形式要具有價值所需要的就是信任和使用。對比特幣而言,這可以從它日益增長的用戶,商家和初創企業基數上得到體現。同所有貨幣一樣,比特幣的價值直接來自於願意接受它作為支付方式的人們,這也是唯一的來源。
Ⅶ 比特幣真的有可能成為世界貨幣嗎
根據高盛分析師們的說法,比特幣可以成為一種合法的、具有廣泛性的貨幣形式,但目前主要還是存在於理論上的可能性。
分析師認為,現實的情況是在大多數地方,加密貨幣依然擁有非常高門檻。首先,政府無法追蹤誰正在購買或賣出比特幣。而且就像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那樣,加密貨幣的價格非常容易出現大幅波動。這種波動幅度在法定貨幣中非常少見,因此比特幣並不適合成為一種儲備貨幣。
Ⅷ 比特幣是真正的貨幣嗎
一、比特幣是不是貨幣 比特幣是貨幣嗎
一般貨幣要具備三種功能:計價單位、交換媒介、價值儲藏。比特幣具有貨幣的三種功能,但是它還沒有被經常使用。所以,目前比特幣還不能算是貨幣。
BT幣是08年一位日本人提出構想,09年開始正式發行的一種虛擬貨幣。
BT幣好比是一座由總量為2100萬個金幣(它的總量上限被設計為2100萬個 )組成的金山,想要得到它,就需要玩家們利用電腦的運算能力,根據設計者的演算法計算出一組符合特定規律的數字,就像大家齊心合力或者單獨計算一道數學題一樣,每得出一組數字,那麼就會得到一個BT幣,每10分鍾全球最多隻能產出25個。這個計算過程就被形象地稱為 挖礦 。
當然,這些數學題是越來越難的,從09年到現在,BT幣的產量大約為1040萬個,現存量越多,產出就越難。比特幣有稀缺性,發行上限(2100萬個)已經定死了,越到後面獲得的難度成幾何級數增加,據估計需要上百年才能開采完。
說它是國際QB倒有點可笑,倒確實都是虛擬貨幣,但是BT幣的安全和通用性是QB無法比擬的。TX關門了,QB就跟著玩完了。但是要想BT幣倒台,除非全球斷電或者全球互聯網癱瘓。
關於使用問題,目前全球都開始接受BT幣的使用,德國首先承認BT幣合法,我國也有交易的網站BTchina,可以直接把BT幣換成絕大部分國家的各種現行貨幣,包括人民幣。在我國,淘寶上有很多接受BT幣的賣家,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也有不少開始接受BT幣的商店,超市等等。
比特幣
二、比特幣的特徵
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Ⅸ 比特幣是不是貨幣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網民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特幣還是一種交換工具,更是一種證券化的產品。
比特幣不僅僅具有貨幣的應用需求、應用場景,還有證券化的內核。所謂證券化的內核,指的就是能夠被人們炒賣的一種資產形式,這種資產形式,一方面有著價值內核,另一方面又有著追高的泡沫。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9)比特幣算國際貨幣嗎擴展閱讀
貨幣可以是一般等價物,是物質存在,但也可以直接就是價值本身,價值只存在於概念和意義中,只能用物質界的物體去指代。
那麼這么看比特幣是貨幣也不是貨幣,因為比特幣作為貨幣,它的確在代表著價值;又不是貨幣,而是對貨幣的指代,因為它仍然需要物化成數字和代碼,並儲存於物質的計算機中才可以實現。但不管怎麼說,它的確被一些人作為一般等價物了。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