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房地產
① 使用比特幣購買房屋,可以正常交易嗎如果可以,從地產公司角度是如何做賬的如題 謝謝了
比特幣購房可以交易,但不是正規渠道交易。可以交易國家中國不在內,要通過某些載體(或個人)才能完成。要做賬的話就把BTC轉化成人民幣。
② 蚌埠有接受比特幣的房地產公司嗎
沒有,你可以直接兌換人民幣
③ 今年應該投資買房還是買比特幣,應該去那買
我建議還是買幣,畢竟現在房地產即使是一線城市,現在也處於高位了,收益率無法和比特幣相比。買幣建議去OKEx交易所,交易流程很簡單。
④ 為什麼2021開始很多機構開始持倉btc和eth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似乎越來越多的機構交易員開始對積累以太坊以獲取長期收益感興趣,原因是以太坊也是一種價值儲存。
1、以太坊:更好的價值積累標的物?
多年來,積累比特幣一直是加密貨幣的主要價值儲存方式。投資者把比特幣作為抵禦經濟動湯的利器。然而,機構交易員現在也對以太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Coinbase 《2020 年度審查報告》中注意到機構客戶對以太坊越來越感興趣,其原因與投資者如何評價以太坊生態系統有關。
首先,它是網路的原生貨幣。因為以太坊是一個眾多有價值的項目所選擇的平台,以太幣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成為了強有力的交易貨幣。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機構交易者開始囤積以太坊?
報告指出,以太坊持有者投資的動力源於:一,以太坊作為價值存儲的潛力在不斷發展;二,以太坊作為一種數字貨幣的地位為其網路交易提供了基礎。
**
**
2、Coinbase、Gemini 等投資機構看好以太坊和 DeFi
DeFinance Capital 的創始人,專注於 DeFi 加密基金的投資組合經理 Arthur Cheong 在 CoinDesk 中一份聲明中指出,「我認為大膽開拓的投資機構在研究了比特幣以後,將會探索以太坊和 Defi。」
根據數據顯示,Coinbase、Gemini 等一部分投資機構令人難以置信的看漲以太坊。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大型投資者正在尋找不同的分散融資空間。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機構交易者開始囤積以太坊?
然而數字資產投資經理人 Deniss Vinokourou 認為,「並不是每個人對仍然存在的與 DeFi 相關的風險感到滿意,但是以太坊中活躍項目的高速增長支持了資本增值。」
與比特幣不同的是,以太坊有多種方法可以留住投資者並長期鎖定投資者。在 ETH2.0 發布之後,以太坊的持有者已經在做多以太坊中獲得了很多利潤。
原文來源於 ambcrypto,由區塊鏈騎士編譯,英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文轉載請聯系編譯。
⑤ 房地產,股市,期貨,區塊鏈,比特幣哪一個才是正確的
這幾個內容,房地產屬於實物經濟(前提是不是拿來炒的)
區塊鏈屬於一種技術,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的產品
股市和期貨都屬於國家的投資平台,現在國家也成立了期貨交易所
這個從哪裡來看正確?
⑥ 錯過了房價上漲和比特幣暴漲的機會,未來幾年什麼最值得投資呢
錯過了房價高漲的年份,也與比特幣的大漲失之交臂,原本我們有很多機會,隨便抓住一個就能讓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況向上邁進一個台階,但是很遺憾,我們都沒有先見之明,並不具備投資的敏感性,錯過了大好的機遇。
那麼,在未來幾年我們還能投資什麼呢?我們還有身價成倍翻番的機會嗎?
總結
未來幾年投資什麼最可靠?
在浮雲君看來投資美股和投資自己是不錯的選擇。
⑦ 錯過了股票,錯過了淘寶,錯過了比特幣,錯過買房,如今的新風口在哪
過去幾年甚至十年的時間,出現不少的風口行業,例如房地產、微商、移動互聯網、國內電商、跨境電商等等,這些風口行業讓國內不少人實現了階級的躍遷和財富的積累,不過每當風口出現,就會有大堆人湧入去,因此風口來得很快,也去得很快,一般只有前期賺得最多,後面來的人利潤越來越少。
當然,除了新的風口行業之外,舊的風口行業也是有利可圖的,畢竟國內地區發展不平均,同樣的套路可以在其他地區使用,例如房地產和電商,部分三四線城市具有發展的潛力,房地產市場還是值得投資一下的,還有農村電商,拼多多可以說是農村電商的最佳例子,在天貓京東的體系之中突圍而出。
最後,現在風口行業有很多種,已經出現和未出現的都是機會,學會捉緊這些機會,很多好的項目已經在進行中,都是經歷著被人忽略或者看不起,等第一批人吃到螃蟹,再湧入去已經會大浪沖走。
⑧ 房子和比特幣哪個更值得買
最近比特幣價格行情再次讓人們見識到「暴富」的威力,持有比特幣的人晉升為人們口中的人生贏家,有人說這是2017年暴富最佳姿勢之一,而2016年無疑就是房子了,比特幣和房產都經歷過過山車般漲跌,想想十幾年前大家買房子基本都是為了住,投資,那是有錢人做的事情,如今那些沒買比特幣或者買少的人,彷彿也有了當年沒多買幾套房子的痛徹心扉,以及對炒房客的咬牙切齒。
房地產的未來是不屬於炒房客的,在上周的zzj會議上,「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被放在重要位置,可以理解為「雖然今年的調控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並不持久牢固,需要在保證政策穩定持續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完善,實現長效機制的建立,保證房價和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
這么一看,那些盼著房價暴漲的人似乎不能如願了,有些人可能還會擔心手裡多餘房子的出手問題。
房子不是越多越好,未來將留給懂得財富分配的人
就在12月11日,著名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接受央視財經新媒體專訪時,對於不少人買很多房子保值的做法,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及早賣掉多餘的房子,以後賣不掉也租不出去,還要交管理費。
曹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全國都在推廣不動產登記政策,實際上就是在為未來房產稅的出台做准備,而這也是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之一,持有三套房子以上的人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多餘的房子都要被征稅,要是欠著房貸,還租不出去,再來個稅費,就真讓持有人有的受了。
融360說房君認為,房子固然能保值,但不是越多越好,未來是屬於懂得財富分配的人。前幾日,吳曉波頻道聯合功夫財經發布《2017新中產資產配置報告》,將新中產定義為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300萬元,可投資資產在10萬元-100萬元的人群,這一部分人群同時也是買房的主力軍。
其中82.4%的家庭會拿出30%的收入用於投資或者儲蓄,房地產、互聯網理財、基金是他們最喜歡投資的產品。收入越高選擇投資房地產的比例越高,互聯網理財和基金是相對普遍的品類。
對於投資保值,有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拿房子來說,市場在變,政策也在變, 「房住不炒」被反復強調,就是對炒房人的警示,閉著眼睛買房都能賺錢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投資保值,就要把錢分配到不同投資產品,房子可以有,3套以內就夠了,剩下的錢,可以買一些收益較高的互聯網理財品,要記住:光靠儲蓄,是永遠攢不夠錢的。
除了投到互聯網理財,可以買點基金之類更為穩健的投資品,融360說房君的一位朋友,當年就是抄底了比特幣,在高點賣出賺出了買房首付,後來他學聰明了,炒幣盡量在自己能接受損失的資金範圍內,只佔到資金的20%左右,30%投資基金債券,50%放在收益穩定、低風險的銀行理財中,最近比特幣又賺了一筆。
他的投資配比是:50%低風險+30%中等風險+20%高風險,這種是比較追求高收益的方式。如果求穩的話可以投資80%低風險(銀行定期理財)+20%中等風險(基金、債券)。就算買不起房子,起碼能通過理財的方式讓自己的財富增值保值。
2018年買房合適嗎?
臨近年底了,有不少人會問明年適不適合買房,在這給大家幾個建議:
一是市場政策方面,在長效機制沒有出台前,短期的限制政策不會輕易放鬆,房貸利率難降下來,開發商價格不能高於規定標准,雖然房價降了,但是貸款利率漲了,整體購房成本增加,買房前要掂量自己的銀子夠不夠折騰。
二是有能力買房的剛需,在房價沒有太大波動的情況下,還是該買就買吧,別再盼著房價大跌了,因為銀行、開發商、已經買房的人會不高興的,長效機制的目的是保證「人人有房住」,說的就是還沒解決居住問題的剛需,與其在這糾結,不如去實地了解哪家銀行好貸款、哪個賣家好說話。
三是沒能力買房的人,說這個可能該不愛但是實話,買不起商品房子,可以嘗試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等保障房,你的基本需求是能有一個長久穩定的住處,在不久的將來,長效機制應該是能幫上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