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yes比特幣
⑴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用於公益捐贈合適嗎
【瘋狂的比特幣,它究竟是什麼?】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幣誕生。
比特幣是一種用開源的P2P技術軟體而產生的虛擬貨幣,這一概念最初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或為化名)在2009年提出。比特幣貨幣系統是獨立存在的,其運行不依賴於中央銀行、政府、大型企業的支持或者信用擔保。
在誕生之初,比特幣還只是極客的玩具,如今它是增速最快的虛擬貨幣。
曾經1美元=1300個比特幣,現在1個比特幣=200多美元,身價上漲近30萬倍。
本月10日比特幣兌美元匯率創下263的新高,隨後一天又急跌至63美元,目前又回到了120美元的水平。沒有一種過山車能比過去十天中比特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軌跡更刺激了。
比特幣貨幣總量按照設計預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緩,並最終在2140年達到2100萬個的極限。比特幣去中心化的設計結構,確保了理論上任何機構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幣的貨幣總量,或者製造通貨膨脹。也就是說,比特幣只有2100萬個。
根據比特幣的同時在線交易人數估計,美國、德國和俄羅斯是比特幣應用最廣泛的國家,這一情況與三國在貨幣政策上的選擇不無關系。
例如2000年到2013年間,由於俄羅斯央行搖擺不定的貨幣政策,俄羅斯的通脹率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反彈,至今仍處在7%的高位。美聯儲持續的量化寬松以及德國長期存在的反對歐洲央行的聲音都與比特幣在這些國家的流行有關。此外,這三個國家都擁有相對先進的計算機科學水平,在接受和應用比特幣上也更有優勢。
比特幣英文社區中文版版主Horserider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他並不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完美的貨幣,但是卻可以通過嚴密的數學邏輯掃除貨幣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比特幣的出現一方面可以豐富貨幣的種類,另一方面對於貨幣政策不夠嚴肅的國家而言,也可能是一種沖擊。
【獲得比特幣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用戶可以在像Mt.Gox這樣的比特幣交易市場購買,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有可以用其主權貨幣購買到比特幣的線上或線下市場。
其次,用戶還可以通過解決交易信息打包數據塊中的數學問題獲得比特幣,此舉類似現實世界中尋找金礦的過程,因此被稱為挖礦(mining),而用戶獲得的比特幣是作為處理交易信息的「工資」付出的。
【誰在持有比特幣?】
雖然比特幣的核心開發人員一再明確強調比特幣只是一個「實驗性」的項目,並反復提示投資比特幣的風險,但這顯然沒有澆滅比特幣愛好者的熱情。
長鋏(筆名)是中國新生代科幻作家中很有影響力的一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他把和比特幣的這次親密接觸形容為一場「科幻照進現實」的旅行。
2010年到2012年間,長鋏陸續購進了2000個比特幣。最近他還以0.07BTC(大約35元人民幣)的價格在比特幣市場賣出了十本他的科幻小說集,這本書在京東商城上的售價為23.3元人民幣。他還計劃向其他科幻作家推廣這一做法,因為他認為這種交易方式方便、快捷且非常安全。
看上去長鋏只是把比特幣當作另一種普通的電子貨幣(例如,Q幣)來使用,但事實上,和他的夥伴Horserider一樣,熱情都來源於對數學邏輯能構建更為公平的貨幣世界理念的推崇,而比特幣恰好正在踐行這一理念,雖然這場「實驗」的結果誰都暫時無法預料。
2011年6月,Horserider偶然在Google Reader的訂閱中看到了一篇關於比特幣的文章,「當時我就對比特幣『一見鍾情』了,晚上我就開始購入比特幣,並且建議我的朋友也開始購買。」Horserider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此描述,當時他已經是一名有兩年從業經驗的PE基金經理了。
可能是職業的關系,與長鋏不一樣的是,Horserider現在並沒有多少比特幣現金,而是更多的持有以比特幣計價的股權。「我投資的公司主要從事挖礦(比特幣)和伺服器的推廣等業務,目前的市盈率只有1倍或2倍左右,每周每月都會收到一定的分紅,但金額並不多。」雖然如此,他對這些股票未來的收益還是非常有信心。
此外,溫克萊沃斯兄弟曾經也是比特幣的「大玩家」之一,他們聲稱自己擁有的比特幣數量已經佔到被挖掘出來的比特幣總量的1%。
這對兄弟曾創立了一個名叫ConnectU的社交網站,並把馬克·扎克伯格招募進來。在扎克伯格離開創建Facebook後,這對兄弟起訴了他,控告扎克伯格偷竊了他們的創意,這個案子最後以溫克萊沃斯兄弟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現金賠償和Facebook的股票而告終。
【是否是一場「龐氏騙局」?】
雖然比特幣的開發和使用者都非常認真地在對待它,但從一開始比特幣的周圍就一直圍繞著其是否是一場「龐氏騙局」的爭議,不過理論上這一「指控」並不成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龐氏騙局」的定義是「用新進入的投資者的資金,為早期的投資者支付收益」。在很多龐氏騙局中,發起者通常會向新投資者承諾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但實際上發起者誘導新人進入只是為了向早期的投資者支付收益並且用於自身消費,卻很少進行真實的投資。
歐洲央行2012年10月發布的一份名為《虛擬貨幣方案》(Virtual Currency Schemes)的報告指出,至少在理論上比特幣與SEC關於「龐氏騙局」的定義挨不上邊。
雖然「比特幣的持有者如果想要將其變現需要出現新的用戶願意購買比特幣」這一說法聽上去很像一個「龐氏騙局」,但在比特幣社區並不存在著一個組織可以掌握用戶的錢然後攜款消失。
實際上,比特幣的用戶在社區內自發地進行交易,幾乎完全沒有中介機構的存在,也沒有任何人可以直接從不斷壯大的比特幣持有人群中獲利。
但是近期比特幣與美元之間劇烈的匯率波動似乎又預示著一場新的價值盛宴的開始,沒有任何投機者願意缺席是否又意味著比特幣的投機價值遠超過其使用價值呢?
Horserider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很多投資者試圖通過比特幣的匯率波動實施套利,但這並不是比特幣設計的目的,比特幣本身只是一種支付系統。「直到現在,投機仍只是比特幣英文社區中的第三級主題。更多社區成員關心的是支付協議的完善、應用軟體的開發以及貿易的普及。」
不過,Horserider並沒有完全否認投機者的存在的意義,他認為,投機者是經濟活動中的潤滑劑,美國鐵路網路的繁榮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滲透都和投機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比特幣用於捐款,合適不適宜?】
壹基金合作發展部總監霍慶川透露,壹基金已獲得共計65比特幣的捐助,市價約5萬元人民幣。這是比特幣第一次在中國成為捐贈物。
比特幣捐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我國法律規定,在沒有專門執照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禁止操作人民幣與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但對於那些勤懇挖幣的「農民」來說,他們願意捐款,就已經足夠。
歡迎討論~
⑵ 比特幣到底有什麼價值和風險
其實區塊鏈從出現到現在一直是高速發展,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衍生物,也是所有虛擬幣的鼻祖,其價值是非常高的。
現在想要獲得比特幣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通過購買的方式,另一種是使用哈魚礦工挖礦的方式!相信未來比特幣的價值將會是最高的!
⑶ 比特幣又漲瘋了,14萬投資者為什麼會遭血洗巨虧61億
2021年4月13日,比特幣在盤中加速突破上行。比特幣突破了62,000美元大關,交易價為62,523美元/幣,創下了新的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數天來一直在橫向移動,幾乎沒有明顯的方向。有過多次爆發。此時此刻,多頭是否一定佔了上風,誰也不知道,但在過去24小時的杠桿做空中,投資者一定遭受了慘重損失,彌補了資金不足,很可能是倉皇而出。
對沖基金經理前首席投資官邁克爾·諾沃格拉茨表示,在特斯拉宣布對比特幣進行15億美元的投資後,他預計到今年年底比特幣的價格將翻一番以上,達到10萬美元。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也在比特幣市場基礎設施上投入巨資,並提供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在美國市場,已經有九份基於比特幣的etf的申請提交給了SEC,這讓比特幣更容易獲得現金。
⑷ 有誰用過secyes比特幣軟體嗎
沒有呢
大眾對原理不理解,以及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的抵制。活躍網民了解p2p網路的原理,知道比特幣無法人為操縱和控制。但大眾並不理解,很多人甚至無法分清比特幣和Q幣的區別。「沒有發行者」是比特幣的優點,但在傳統金融從業人員看來,「沒有發行者」的貨幣毫無價值
⑸ SEC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有什麼關系
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
是緊密相連的關系,
區塊鏈是數字貨幣的最底層技術。
比特幣或以太坊就不多說了,
拿SEC社交電商鏈為例,
SEC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製造信任的機器這種特點,
解決了社交電商底層的信任問題。
最近正好研究了一下SEC的白皮書,
可以說SEC社交電商鏈是想要構建下一代的社交電商生態。
潛力無限的項目,適合下手。
⑹ 比特幣和以安幣的區別
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區塊鏈技術,以安幣應該是做礦機租賃的吧,不過沒有考察過,要小心一些。如果要投資的話,最好是投資有價值的區塊鏈項目,比特幣最近漲了很多,現在入手的話可能晚了,可以看看SEC社交電商鏈,是以促進電商社交化、去中心化,以信任關系為基礎的區塊鏈公鏈項目,旨在解決人與人之間關於特定商品的信任傳遞機制問題。我覺得落地機會很大,一旦落地,價值就會體現到幣價上,我買了一些,打算長期持有看看。
⑺ 比特幣和閃電比特幣有什麼區別
與BCH和BSV等分叉幣相比,閃電比特幣LBTC同樣是源自於比特幣,其誕生的初衷也是為了解決比特幣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LBTC最大的不同在於採用了DPoS共識機制,而不是PoW共識機制,其所帶來的最顯著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是大大提高了性能,眾所周知比特幣的每秒轉賬數也就是TPS只有7左右,其他採用PoW共識機制的比特幣分叉幣也都相差無幾,而LBTC的TPS理論值可達2800,目前實際水平可以達到1000以上,性能提升了好幾個數量級。快如閃電這句口號絕非虛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LBTC或者cobo錢包官網下載一個錢包體驗一下。
二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參與門檻,眾所周知,以比特幣為代表的PoW挖礦所導致的高額能源消耗一直為外界所詬病,同時由於挖礦早已成為重資產行業,礦機、礦場等領域也已被少數大玩家所壟斷,普通的中小投資者和新晉廠商基本沒有生存的空間,形成了強者恆強的局面。而PoS/DPoS類幣種只需要普通的PC甚至手機就可以運行錢包並進行staking,從而獲得收益。
三是引入了鏈上治理,在民主和效率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時通過投票和staking的機制鼓勵用戶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在PoW的世界裡,算力即權力,簡單粗暴;在PoS的世界裡,誰持有的幣更多,誰就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收益權。
而在DPoS的世界裡,則並不是簡單地看誰持有的幣更多,同時還需要得到社區的廣泛支持,才能代表社區行使權力。同時,廣大中小用戶也有機會發起議案,表達自己的訴求,並參與決策。
由於比特幣上面已經承載了太多的利益,使得大家對於比特幣的任何一點點改進都非常的謹小慎微,並且步伐非常的緩慢,這才導致了社區的分裂,產生了眾多的分叉幣。然而事實上,相對於比特幣而言,不論是BCH還是BSV,所進行的改進都相當有限,因此各方面的提升其實也很有限。
因此,如果你仔細的審視一下LBTC,會發現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特幣分叉幣,我認為它是基於比特幣的一個非常大膽和有想像力的實驗。如果說萊特幣在很多時候都為比特幣充當了新技術和新想法的試驗田,那麼LBTC則可以被看成是變化更大,改變更為徹底的比特幣試驗田。
剛剛前面提到,比特幣在推廣和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TPS過低,無法承載高頻次的交易。與比特幣及其比較知名的一些分叉幣比如BCH、BSV等相比,LBTC的性能提升了幾個數量級,實際的TPS可以達到1000以上。
增加TPS可以通過減少驗證時間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會在安全性或分散性上有所犧牲。如果TPS盲目增加,區塊鏈將完全犧牲「去中心化」。與此同時,對礦工的機器配置要求也會更嚴苛,如果它不能及時上傳交易,那麼將會產生更多未完成的交易,隱藏的危險也就越大。雖然EOS使用21個超級節點來實現高效率,但它也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引入了DDoS等潛在風險。
最近一兩年不少公鏈項目盲目追求高TPS,動輒聲稱達到了幾萬、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TPS。有的項目方為了刷高TPS,購買數百萬的設備在一個實驗室內進行測試只是起到PR的效果或者自娛自樂,這樣的高TPS是沒有意義的,即使能夠達到或者接近這樣的數字,對於目前的市場需求來說,也屬於性能過剩,勢必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測算,即使公有鏈每天處理1億筆交易,千位級的TPS也足夠了。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即將推出的Libra的TPS也是在1000左右,要知道Facebook在全球可是有著高達27億的用戶,這個數字應該也是他們在深思熟慮後確定下來的。
這意味著目前LBTC的TPS已能滿足每天處理1億筆交易的需求,這個性能是相當務實的,在未來數年內完全能夠滿足全球用戶的需求。而且LBTC也具備高度的可擴展性,隨著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LBTC的性能還將繼續提升。可以說當前LBTC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這個「不可能三角」當中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在很多比特幣的原教旨主義者看來,只有中本聰所選擇的PoW這條道路才是唯一正途。PoW共識機制已經經歷了近10年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市場考驗,而DPoS從誕生至今也已經6年多了。那麼我們不妨來做個實驗如何,看看把比特幣和DPoS結合到一起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如果這個DPoS版的比特幣同樣也能經受住10年的持續考驗,我們是否仍然還要堅持只有PoW才是比特幣的唯一正途呢?當然,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時間會證明一切。
盡管我也自詡為比特幣的信徒,但我覺得LBTC的存在是非常有意義的,這個意義並不是說要取代比特幣,或者像其他一些分叉幣的粉絲那樣覺得只有自己所擁護的那個分支才是真正的比特幣,而是在技術上探求更多更廣的可能性,對比特幣形成有益的補充。
⑻ SEC區塊鏈和其他區塊鏈有什麼區別
我觀察了快半年,覺得市面上大多的區塊鏈應用都不能落地,提出的概念要麼就很假大空,要麼就沒解決什麼實際的痛點,只是利用區塊鏈的概念做空氣幣,割一波韭菜就走,但是前段時間我對SEC社交電商鏈做了一些研究,發現這個項目落地的機率很高,而且能夠解決社交電商行業交易雙方不信任的痛點,如果說SEC社交電商鏈與其他區塊鏈項目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可能最大的區別就是靠譜,潛力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