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號比特幣事件
Ⅰ 比特幣披薩節是什麼梗
2010年5月18日,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在Bitcoin Forum發帖表示,希望用一萬枚比特幣(當時價值40美元)換取兩份Papa John』s的大披薩。而後在22日密碼學愛好者「jercos」,趁商家優惠,花了25美元購買兩份披薩寄給Laszlo,並按承諾獲得一萬枚比特幣。
自那以後,比特幣社區就把發生這筆標志性交易的5月22日,當作是「比特幣披薩節」來慶祝。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推特賬號,每日更新這兩份披薩當日的比特幣價值。此外,比特幣價格每次破新高的時候,這筆交易和Laszlo都會被拿出來「調侃」。
如果按照當前比特幣價格來計算的話,這兩份披薩價值7630萬美元。
庫幣合約KuCoin Futures是KuCoin 旗下的數字貨幣衍生品平台,全球最公開透明,最受信賴,全球化用戶最多,全球合約市場覆蓋率最高的合約交易平台,目前支持比特幣永續及交割合約。
Ⅱ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東西
比特幣是一種可以輕松存儲和傳輸的加密文件,是一種加密貨幣,它是第一種也是最大的加密貨幣。
2010年5月22日,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0000比特幣購買了2份比薩。當時1比特幣價值約為0.003美分。
通過COINS.LOVE幣愛交易平台查詢到今天價格為7千多美元。在短短7年翻了幾十萬倍,都說物以稀為貴么。
Ⅲ 兩份披薩毀掉一個億萬富翁是怎麼回事
大家都知道,最近的比特幣很火吧,尤其是最近的電腦大規模勒索軟體攻擊,黑客是要求支付比特幣才能解鎖文件,其他的貨幣都不要,這簡直就是一場奇葩打劫,但你知道一個比特幣是多少人民幣嗎?
一些比特幣玩家也把5月22日,當做「比特披薩節」。來致敬這個倒霉鬼。
Ⅳ 狗狗幣成為市值第八的加密貨幣,加密貨幣到底是啥
加密貨幣是當下比較流行的金融熱點,從早期的比特幣到現在的狗狗幣,他們瘋漲的程度都讓很多人納悶這些加密貨幣到底有什麼魔力可以讓這么多人為此瘋狂。
加密貨幣是什麼加密貨幣,我們也稱它為代幣,它是一種通過密碼學來保證交易過程安全的數字貨幣。大部分的加密貨幣都是依賴於區塊鏈技術。這種技術是一種記錄了所有交易、非中心化分布式的賬本。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沒有人控制網路上超過50%的計算能力,這個賬本就無法被篡改,從而也保證了加密貨幣的安全性。
沒有哪一個國家喜歡這種可以匿名交易的貨幣在市場上流行。況且一些加密貨幣達到了自己的設定數量該用什麼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呢?
所以對於未來的加密貨幣,沒有主權國家背景,單純的公司運營,我認為它遲早有玩不轉的一天。
Ⅳ 為什麼黑客為啥偏要比特幣
眾所周知,「勒索病毒」肆虐全球,黑客要求中招的「受害者」支付比特幣。數據顯示,8年間,比特幣的價格暴漲了221萬倍。
對於比特幣價格的上漲,中國人肯定做出過自己的貢獻,畢竟,中國境內的比特幣交易一度占據超過全球80%的交易量。
但是據火幣區塊研究部最新的數據,上周全球各國比特幣交易成交量排名中,日本成交量佔比46.4%,其次是美國佔比26.4%,中國排第三,交易量則降至10.%。所以近期比特幣價格突破10000元,中國人的貢獻應該很小。
Ⅵ 比特幣披薩節是哪一天
10年前有個小夥子花了 1萬個比特幣買了兩個披薩,那一天是2010年5月22號。這個小夥子就是第一個使用比特幣的人。
Ⅶ 比特幣最初發行價是多少
我們能找到的有記錄的比特幣價格的時間是2009年10月5日,一個叫「新自由標准」的用戶,在一個比特幣的早期論壇上發布比特幣的價格的計算方法。他認為一個比特幣的價值計算方法應該這樣來算:
計算機運行一年所需要的平均電量是1331.5干瓦/時,乘以上年度美國居民平均用電成本,0.1136美元,除以12個月,除以過去30天里生產的比特幣數量,最後的結果除以1美元,得出1美元=1309.03比特幣。
這個叫「新自由標准」的用戶還提出:人們需要一個可以用真正貨幣交易比特幣的網站。這個建議受到論壇創始人的支持,給了他5050個比特幣,他也紿了版主在線支付了5.02美元。這是最早的有記錄的比特幣價格。
當時間來到了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為拉茲羅_翰耶斯的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程序員在論壇上發帖說,我想用10000個比特幣來換披薩吃。結果真的有人拿出兩張價值25美元的棒約翰披薩券跟他交換。這筆交易誕生了比特幣世界第一個公允價格。
【拓展資料】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的,沒有發行人的一種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是區塊鏈的其中一種應用,比特幣的交易會形成一個交易記錄鏈條,不同區塊之間的連接形成區塊鏈。比特幣本質上是一種加密的信息塊,由於沒有被普遍認可的發行官方,因此比特幣並是不某一個國家官方貨幣,也沒有被所有的國家認可。
比特幣的由來:
比特幣的最初發明者是一個叫中本聰的人,他在2008年的時候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他在這份報告中提出了比特的概念,並在隨後開發出來比特幣的相關開發和運行管理系統。
如今所有的比特幣都是由中本聰最初建立的比特幣系統中,通過「挖礦」的形式獲得比特幣。
比特幣的特點:
比特幣和電子貨幣不一樣,傳統電子貨幣是紙質貨幣的數字化,數字貨幣和紙質貨幣須有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比特幣雖然被稱為數字貨幣,但是比特幣和現實的紙質貨幣沒有必然的聯系。比特幣是一種虛擬的、沒有發行機構的數字貨幣,它表現為去中心化,沒有第三方管理機構。比特幣是通過「挖礦」的形式獲得,「挖礦」實際上是通過計算機的計算,最終獲得比特幣的「鑰匙」,獲得比特幣的加密信息,從而獲得比特幣的所有權。
由於比特幣可以看作是一種公式的解,因此比特幣不是無限發行的,比特幣的最終數量只能有2100萬個,誰現持有在於誰先計算出來。
由於比特幣本身設計的特點,比特幣自帶防偽和重復支付的能力,篡改者也無法隨便篡改比特幣的交易信息,因此也具備較好防偽能力。
但是比特幣也不是一種非常神奇的「貨幣」,比特幣說到底只是一種經過加密的信息塊,實際上並不具備多少價值,網路上的價值都是互相之間的炒作獲得的,其本質沒有對應的實體經濟支撐。相對應的,比特幣也不是在所有地方都被支持,比如我們中國就不支持比特幣的「挖礦」和交易行為,參與比特幣的這些行為都是被制止的。我們也不能被網路上相傳的所謂「值錢」而將精力投放在其中。
Ⅷ 最早持有比特幣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些人現在日子過得很滋潤,早期把玩比特幣的這些“風口的豬”掙了很多錢。
現在很多遍論壇對比特幣的討論不再局限於“比特幣是不是一個騙局”,而是拓展到“比特幣能不能成為全球性貨幣”。在筆者認為比特幣就是一個十足的數字泡沫,一個由演算法構建出來的虛擬貨幣,背後沒有國力支撐,而且比特幣的稀缺性必然導致其升值很快,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各國日常使用的貨幣背後是有國家威望的背書,就像美元之所以全世界流通,還不是因為美國強大的國力確保了美元的流通能力。中本聰當初單純的設想,讓比特幣代替各國貨幣,成為全球流通對象,在國與國之間的力量角斗看來,簡直是笑話。
Ⅸ 比特幣的發展歷史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討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闡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構想——比特幣就此問世!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50個。
2010年5月21日,第一次比特幣交易:佛羅里達程序員Laszlo Hanyecz用1萬BTC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披薩優惠券。
2010年7月16日, BTC價格從0.008美元升值0.08美元,第一次價格的劇烈波動,顯示新生事物的崛起。
2010年7月17日,第一個比特幣平台成立。
2010年11月6日,MTGOX上的價格達到0.5美元,此時比特幣經濟達100萬美元。
2010年12月7日,第一次便攜設備到便攜設備的交易在NOKIA900上實現,交易量為0.42BTC。
2011年2月9日,價格首次達1美元,與美元等價。BTC與美元等價的消息被媒體大肆報道後引發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新用戶大增。此後2月內,比特幣與英鎊、巴西幣、波蘭幣的互兌交易平台先後開張。
2011年3月18日,BTC/USD匯率創7周來新低,降為0.7美元。
2011年8月20日,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和世博會在紐約召開,谷歌趨勢區縣中,比特幣的關注度創新高,當時價格為11美元。
2011年11月14日,比特幣價格創半年新低,價格為1.99美元。
2012年9月15日,倫敦比特幣會議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8美元。
2012年9月27日,比特幣基金創立,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46美元。
2012年11月25日,歐洲第一次比特幣會議在捷克布拉格召開,此時比特幣價格12.6美元。
2013年2月19日,比特幣客戶端V8.0發布,此時比特幣價格為28.66美元。
2013年4月10日,BTC創下歷史最高價,110美元。
2013年5月9日,最大的比特幣報道網站-BTC中文網www.sosobtc.com獲得了投資基金Union Square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2.09美元。
2013年5月17日,2013年聖何塞比特幣大會召開,1300人參與,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19.1美元
2013年5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以涉嫌xiqian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位於哥斯大黎加的匯兌公司Liberty Reserve的虛擬貨幣服務,美國檢察官稱這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國際xiqian訴訟案,吸錢規模達到60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量用戶血本無歸,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28美元。
2013年6月,網傳美國將退出QE3,通縮的比特幣,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兩者是針尖對麥芒的關系。
2013年6月27日,德國會議作出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被業內認為此舉變相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此時比特幣價格為102.24美元。
2013年6月28日,MTGOX獲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處頒發的貨幣服務事務許可,交易規范化可能意味著比特幣開始走向正軌,政府風險降低,其融入顯示經濟的步伐將會加快,同時會對其它虛擬貨幣起到示範作用,此時比特幣價格為97.99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熱門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的比特幣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創下1073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3年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而同時黃金價格為一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幣價格首度超過黃金。
Ⅹ 比特幣和龐氏騙局的本質區別在哪裡

我寫這點,既不想忽悠誰接盤,也不想抨擊政策——我對於政策是相當支持的。
所要發聲目的只有一個,以比特幣為視角,觀察這個多維度的世界。
先說觀點,比特幣既不是鬱金香也不是龐氏騙局。當然,比特幣絕不能成為未來貨幣,也絕對會消亡——如果以時間為維度去看,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不朽。
把比特幣比作鬱金香和龐氏騙局的說法由來已久,其中不乏所謂知名「 專家學者」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過「 鬱金香泡沫」 以及是否如記載那樣誇張,其實很難講。如果非要比方,倒不如說「 君子蘭」 。之所以把三者相提並論,無非是三者有相似之處。但是武斷地評價三者相同,缺乏思辨精神,也少了一種維度。二十年前,你如果見到馬雲,很難不懷疑他是一個騙子。好的商業模式和傳銷、天才和瘋子,在某些方面的行為是如此的相似。
如果非要給比特幣下一個定義,我的答案是:一個新物種,互聯網時代的美麗貝殼。
想要搞清楚比特幣到底是什麼,需要把這個世界分成兩個群體。一個是強有力政權下的貨幣,一個是無強權或者躲避強權下的自由市場。以這個視角看下去,比特幣就一清二楚。
一個穩定的政權下,想要一個可以掌控的平穩的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比特幣當然不符合定義,在這個層面上看下去,說比特幣是鬱金香都算寬容,它就是赤裸裸的龐氏騙局。
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政權不穩當或者要躲避政權下的人們,比特幣便形成了一種下賦權的貨幣,猶如多年前的貝殼。在這個層面上比特幣已經是「 貨幣」 了。
我們有央媽的保護,有互聯網的便利,而比特幣是生活在不穩定環境下自發信任的央媽和互聯網支付。打個比方,他們就是科索沃辛巴威人民的央媽加「支付寶」。
那些比特幣的真正擁簇者,不管生活在哪個地區,本質上,他們的想法與「 貨幣地區」 的人們想法無異。
所以成為今日,無非是兩個原本不相乾的圈子發生了碰撞——「非貨幣地區」 的人炒作比特幣,變相地對「 貨幣地區」 的人民財產進行打劫。
比特幣本身的承擔系統,被更高的科技攻破,就是比特幣消亡的那一天。
如果無法攻破,這個世界仍未和平,仍未達成共識,比特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周星馳有一部片子叫《武狀元蘇乞兒》,皇帝對丐幫幫主蘇乞兒講「你丐幫弟子甚重,朕心難安啊。」蘇乞兒回,「假如皇上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又有誰想去當乞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