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比特幣的ifo

比特幣的ifo

發布時間: 2023-01-22 11:13:44

❶ 幣圈ifo是什麼意思

IFO 就是在原有比特幣區塊鏈的基礎上,按照不同規則分裂出另一條鏈。1、IFO是基於比特幣等主流幣而進行的分叉,IFO涉及的分叉幣種就是在原有比特幣區塊鏈的基礎上,按照不同規則分裂出另一條鏈,比如比特幣第一次進行分叉誕生了名為BCH(比特幣現金)的全新數字貨幣。2、簡單來說就是持有諸如比特幣等主流幣的人可獲得分叉幣,即一種新的利用虛擬貨幣融資手段。2018年8月1日18點24分,比特幣第一次進行分叉。這次分叉誕生了名為比特幣現金的全新數字貨幣。
拓展資料:
一、由於是在比特幣區塊鏈的基礎上分叉誕生,原先持有比特幣的用戶可以1:1免費獲得一筆比特幣現金,這讓一部分比特幣用戶開始交易和挖掘比特幣現金。
二、在「幣圈」,第一次IFO被認為是比特幣分叉產生BCH(比特幣現金)的過程。由於比特幣是通過各個網路節點計算數據而產生的,而比特幣區塊大小隻有1MB(相當於網路帶寬),造成比特幣交易擁堵而緩慢。2017年8月初,比特幣被人以技術手段分叉,產生一種新的數字貨幣BCH,後者的區塊大小為8MB,而且區塊容量可調整,但在數量和演算法方面仍和比特幣保持一樣,擁有比特幣的人可按1:1的比例免費獲得BCH。
三、比特幣網路目前擁堵不堪的狀況,無疑成了比特幣社區繼續發展壯大的巨大阻礙。為了解決擁堵問題,為了同一時間記更多筆賬,人們就得通過技術手段,增大每一頁賬本的大小。但是每一頁增大到多大,比特幣社區裡面就有了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理念產生了不同的升級方案,無法統一,大家分道揚鑣——就是分叉了。

四、和所有的其他數字貨幣一樣,IFO所得的代幣變現方式如下:
1、交易平台交易
2、場外交易
3、有一些辣雞項目也許永遠都無法上線交易平台,場外交易也沒有人收購,代幣只能爛在錢包里了

❷ 數字貨幣分叉是什麼意思

首次分叉發行的英文名為Initial Fork Offering,縮寫為IFO。 首次分叉發行與首次幣發行不同,IFO通常是建立在主流加密貨幣的基礎上進行分叉,通過分叉前持有主流加密貨幣即可獲得數量相等的對應分叉的分叉幣,即另一種虛擬貨幣。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的通知、公告,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應答時間:2021-08-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❸ 開普幣和比特幣哪個更早出現

比特幣(BTC)的概念最早是由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的。它是一種點對點和去中心化的數字資產。2009年,比特幣網路創始人創建了第一個比特幣區塊。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加密貨幣。預計2140年發行,共計2100萬枚,極為IFO(iforgot.apple com解鎖賬戶)稀缺。德國是第一個承認比特幣的國家,微軟和戴爾也已經接受比特幣支付。

所以通俗地說,比特幣是一種總量不變的2100萬的數字貨幣,具有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之類的特徵。把比特幣轉移到世界的另一端就像發一封郵件一樣簡單,成本低,沒有限制。因此,比特幣被用於跨境貿易、支付、匯款等領域。

誕生之初,程序員是比特幣的主要礦工。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拉斯洛·漢耶茨(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在網上發布消息,稱願意花1萬比特幣買兩個披薩。結果真的有人跟他交易了,他就成功換了兩個披薩。這是比特幣誕生以來的首次交易,當時一枚比特幣相當於0.003美分。

隨後幾年,比特幣不斷上漲。2017年,比特幣價格爆發,達到19783美元。比特幣歷史最高價為68928.90美元,出現在2021年11月10日。從某種意義上說,比特幣是互聯網貨幣的完美形式,因為它具有快速、安全和無國界的特點。比特幣也是作為價值在參與者之間存儲和傳輸的。

與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不是由第三方發行,而是由網路節點計算生成。任何人都可以參與製造比特幣,它在全世界流通。只有你的電腦連接到互聯網,你才能買賣比特幣。只要有網路,無論你在哪裡,都可以開采、買賣、購買比特幣,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獲取你的用戶信息。

2.比特幣為什麼暴跌?

專家認為,這是全球經濟環境使然,「跌跌不休」的不僅僅是加密貨幣市場。

衰退陰影籠罩,通脹數據兇猛,利率逐漸上升,生活成本上升。股市也是哀鴻遍野。標准普爾500指數已經進入熊市(較近期高點下跌20%)。即使是最大的投資者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除了那些對沖基金或者財大氣粗的企業,你我這樣的普通投資者投資渠道很少。整個投資市場就像一潭死水。

對許多人來說,加密貨幣這種波動性大、不可預測的投資目前風險太大。

比特幣不受政府監管,自然無法保護。所以如果你把你的積蓄投資在比特幣上,一旦它下跌,或者一旦你無法訪問你的加密貨幣錢包,你將失去一切。

上個月,其實是兩個非常低調但是很重要的加密貨幣崩盤,導致整個市場的信心崩潰。這樣一來,拋售壓力進一步加強。

拋售壓力越大,比特幣的價值越低。這一切都來自於它的運作模式——比特幣的價值取決於市場需求。然後引發了連鎖反應,促使更多的人因為下跌而拋售…惡性循環開始了。

與其他傳統資產不同,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可以錨定——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編輯凱蒂·馬丁(Katie Martin)的說法,它沒有固定資產,沒有收入流,也沒有基礎業務。

「它的價格完全取決於人們的購買意願。」她說,「這對投資者來說非常可怕,因為如果足夠多的人賣出,就沒有底價了。只要有足夠多的人賣出或被迫賣出,沒有什麼能阻止它明天跌至1萬美元。」

「人在幣圈混,三天餓九頓」的妙語正在虛擬貨幣投資圈應驗。很多人開始質疑比特幣操作的底層邏輯,認為虛擬貨幣是一個傳包裹的「腦殘游戲」。

而在中國,由於中國相關政策法律對虛擬貨幣交易的限制和約束,金融機構基本與比特幣脫鉤,因此比特幣的漲跌對中國宏觀經濟影響不大。話說回來,無論是虛擬貨幣還是其他金融投資產品,還是要謹慎進行。

❹ 誰知道比特幣是什麼它是怎麼運作的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

比特幣及其眾多衍生品被稱為加密貨幣。該系統使用了加密技術來生成新幣,以及進行轉帳驗證。加密序列有以下幾個目的:使交易幾乎不可能被偽造;使貨幣銀行或貨幣錢包可作為數據輕松轉移;驗證比特幣從一個用戶轉移到另一個用戶。

在比特幣被使用之前,必須先由系統生成或挖礦得到新幣。這些區塊的編碼和解碼過程需要大量的算力,那些成功生成新區塊的用戶將獲得一些比特幣或一部分交易費用作為獎勵。

這樣一來,將比特幣從一位用戶轉移到另一位用戶的同樣過程中,在同等基礎上也為貢獻給比特幣網路的更多算力創造了需求,從而生成出可供使用的新幣。

(4)比特幣的ifo擴展閱讀:

比特幣的作用

比特幣就像現實中的金幣一樣:它們具有價值,也可以像金幣一樣用於交易。可以透過比特幣進行投資——買入加密貨幣並從其價格波動中獲利。每天都有新的地方將比特幣列入支付方式。

比特幣沒有一個正式價格。比特幣的價格是根據人們願意支付的價格來確定的。比特幣的價格通常以一枚比特幣的花費來表示。但是,交易所一般會允許以任何金額購買,即可以購買少於一枚比特幣。Libertex的價格指數就是即時查看比特幣價格的優質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特幣

❺ 幣圈ifo是什麼意思

所謂IFO(Initial Fork Offerings 首次分叉幣發行),指的是基於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而進行的分叉,在這些主流幣的原有區塊鏈基礎上,按照不同規則分裂出另一條鏈。由於持有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的人可以在IFO過程中獲得分叉後的新幣,因此IFO也被業內認為是一種新的虛擬貨幣融資手段。

在「幣圈」,第一次IFO被認為是比特幣分叉產生BCH(比特幣現金)的過程。由於比特幣是通過各個網路節點計算數據而產生的,而比特幣區塊大小隻有1MB(相當於網路帶寬),造成比特幣交易擁堵而緩慢。2017年8月初,比特幣被人以技術手段分叉,產生一種新的數字貨幣BCH,後者的區塊大小為8MB,而且區塊容量可調整,但在數量和演算法方面仍和比特幣保持一樣,擁有比特幣的人可按1:1的比例免費獲得BCH。

由於比特幣是開源的技術項目,且IFO不需要經過比特幣開發團隊的同意,所以只需在比特幣的基礎上分叉,並給擁有舊幣種的人1:1發放新幣種(這一過程也被業內稱為「分糖果」)。這一過程,也被業內視為繼ICO之後,另一種新的變相發行虛擬貨幣的方式。

BCH分叉成功後,越來越多新的虛擬貨幣通過IFO的方式產生了:BTG(比特幣黃金)、BCD(比特幣鑽石)、SBTC(超級比特幣)、LBTC(閃電比特幣)、BTP(比特幣白金)、BCK(比特幣王者)、BTG(比特幣上帝)

由於越來越多新的幣種出現,幣圈人士經常感慨「幣圈一日,人間一年」。加密貨幣交易所排行網站CoinMarketCap顯示,全球現有8100多個虛擬貨幣交易所,流通的虛擬貨幣近1500種。隨著IFO等手段的逐漸普及,還將出現各種新的虛擬貨幣。

BCH等IFO項目的成功示範,以及ICO在國內被「一刀切」禁止的現實,讓許多「幣圈」新人也開始摩拳擦掌參與IFO。這類需求在無形中也催生了代寫IFO商業計劃書的服務。

在淘寶網上,有不少聲稱可以製作ICO 區塊鏈白皮書的商家。一位淘寶店家的客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只要提供IFO項目的具體思路、團隊介紹、「糖果」分配方案等資料,就可以代寫完整的IFO項目白皮書,包括專業技術術語和圖表,相應的服務費則需要數千元。「越要求真實,就越要提供更多的資料。」

❻ 分叉幣新玩法興起怎麼玩

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代幣發行)定性為未經批准非法公開的融資,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2017年,ICO依託著「數字貨幣」「區塊鏈」「智能合約」等概念大熱了一把。但是僅僅通過幾人團隊發布一個「白皮書」,甚至有些連白皮書都沒有就可以啟動融資活動,這樣的運行方式為投資者埋下了極大的風險,外界也因此對於ICO的合法性一直有爭議。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門對於ICO給出了明確定性,同時叫停了各類代幣融資活動。七部門在公告中表示,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然而,ICO被禁之後,幣圈又興起了新的玩法——IFO。所謂IFO是指基於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而進行的分叉貨幣發行,在這些主流幣的原有區塊鏈基礎上,按照不同規則分裂出另一條鏈,產生新的數字貨幣。持有主流幣種的人在IFO過程中能夠獲得分叉後的新幣,IFO成為一種新的虛擬幣融資手段。

2017年8月1日,BCH的誕生標志著幣圈的第一次分叉幣產生。比特幣區塊設立的大小隻有1M,而區塊越小,容量越小,比特幣的交易就會越慢。為了解決比特幣區塊擁堵的問題,BCH區塊鏈成功在區塊478559與主鏈分離,由此產生新的加密貨幣默認區塊大小是8M,還可以實現區塊容量的動態調整。同時,原來持有比特幣的人可按1:1的比例免費獲得BCH。

自誕生以來,對於BCH是比特幣的新分支還是另外一種「山寨幣」,業內論調不一。不過,在BCH的價格經歷了幾番漲跌之後,開始逐步穩定發展。截至2月26日晚上20時30分,火幣網數據顯示,BCH的價格達到8058.8CNY(人民幣),BTC(比特幣)的價格為67558.69CNY。

繼BCH分叉成功後,越來越多新的虛擬貨幣通過IFO的方式產生了,如BTG(比特幣黃金)、BCD(比特幣鑽石)、SBTC(超級比特幣)等等。陳雲峰認為,據有關技術層面的說明,部分分叉幣是對於原有技術的升級或改進,如果是這個層面意義上的分叉,很難說其沒有價值,並且在監管層面反復提示虛擬貨幣投資風險的情況下,投資價值應由投資人自己做出判斷。

共享財經創始人史青偉則表示,IFO是過去兩個月幣圈產生的一個新玩法,大多數IFO產生的項目沒有投資價值。一些IFO發行方認為自己不是通過ICO的方式募資,是對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的分叉,這些主流幣種的用戶數量很多。用戶在得到分叉幣後,一般會要求加入交易,然後IFO的發行方就會因之前預挖的分叉幣數量獲得巨大的利潤。他進一步表示,大多數IFO產生的分叉幣沒有投資價值,甚至比ICO的投資風險更高。

「預挖」分叉幣或存在欺詐風險

那麼,IFO究竟是如何賺錢的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礦工通過技術手段在比特幣區塊開發分叉幣,然後將開發的分叉幣按比例相應分配給比特幣持有人,並且在交易流通中獲得價值,部分也會通過數字資產交易所進行交易流通。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分叉幣在正式發布前都會「預挖」,預挖得來的分叉幣相當於是免費獲取的,由此分叉的創始者將能輕松賺取利潤。市場上,有人認為以「預挖」為名的IFO,實際上是一種更為赤裸的代幣發行圈錢游戲。

2017年11月15日,國內知名度較高的super bitcoin團隊宣布,將於12月17日在比特幣區塊鏈的第498888高度實施分叉,開始對BTC進行零知識證明、支持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等技術試驗,並將其區塊擴大至8MB,其還將於在2018年3月初上線智能合約增加BTC可擴展性、2018年5月底上線零知識證明、2018年11月底移除動態檢查點實現完全去中心化挖礦。若分叉成功,將產生新的分裂幣——SBTC,比特幣原來持有者將一比一贈送 ,其總量是2121萬,其中21萬為分叉預挖,歸分叉團隊基金會管理,主要用於激勵早期開發者投資生態建設以及基金會運營。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由於監管政策的缺失,用戶參與的門檻極低,IFO本身就可能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通過IFO誕生的眾多新的虛擬貨幣幾乎沒有太大的價值,這裡面可能存在忽悠與欺詐,投資者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史青偉分析認為:一方面,IFO會造成社區很大的分裂;另一方面,發行IFO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投資者,很少有真正踏踏實實做IFO項目的人,因為沒有很強的執行力和價值觀,IFO項目很難做出來。說白了,一些IFO項目就是缺錢,套現後就不做了,也沒有特別大的風險,加劇市場收購、割韭菜就行。最典型的風險就是欺詐風險,另外就是市場操作的風險,部分投資者已經被套在了IFO項目裡面。

在盈燦咨詢高級研究員張葉霞看來,首先,IFO這種融資活動在我國法律上尚沒有明確的定義,存在被禁止的風險;其次是詐騙風險,隨著IFO概念的興起,很容易吸引不法分子利用「主流貨幣分叉」「區塊鏈技術」等概念吸引投資人,但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的代幣發行和技術研究;第三是技術風險,目前市面上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貨幣分叉的技術和標准各不相同,並沒有同一的技術標准,技術水平也各不相同,技術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陳雲峰認為,對於以IFO名義的融資行為,其發行的分叉幣本身在沒有實際應用場景的情況下,投資人獲取分叉幣,僅通過數字貨幣交易市場交易過程中獲得增值收益,該種形式的融資活動在法律上尚未被明確定義,有待相關部門出台具體規范。

蘇寧金融研究院區塊鏈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洪蜀寧認為,IFO的風險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未經深思熟慮地更改協議可能存在嚴重的漏洞;二是匆匆忙忙發布的軟體難免會有大量的BUG;三是每次IFO都會分流一部分礦工,對比特幣的交易順暢性造成波動;四是分叉幣由於接受度不高,導致價格波動可能遠超比特幣,對投資者不利。

洪蜀寧同時表示,真正意義上的IFO是不應該有預挖行為的,因為這違背了比特幣開發、公平、自由的初衷。實際上IFO與ICO一樣是一種變相的融資手段,需要預挖牟利的團隊應該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而不是打著IFO的旗號。

都不合法。

❼ 幣圈名詞ICO,IFO,IEO,IDO和ILO的區別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代幣發行

也可以說是空氣幣發行。很多發行機構以「基於比特幣」這種噱頭發行新的虛擬貨幣,幣圈的散戶需要用比特幣或者ETH這種主流幣去購買融資,換取空氣幣,發行機構融到大量主流代幣之後,空氣幣上市,很多都破發了,甚至有些機構一走了之。ICO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明令禁止。

IFO:Initial Fork Offering 首次分叉幣發行

分叉幣,基於主流代幣發行的一種衍生代幣,IFO的好處就是,散戶可以用主流幣進行預挖礦而獲得衍生代幣,也可以理解為零成本,即使衍生代幣破發(發行後一路跌,跌破發行價)也不會有什麼損失,畢竟零成本。

IFO還有一種解釋是 Initial Farm Offering ,也就是通過質押某特定TOKEN,然後獲得購買將要發行的NEW TOKEN的資格,一般在SWAP網站比較常見。

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 首次交易幣發行

平台幣,很多大的交易平台會發行自己的代幣,比如BNB,OKT等等,這種代幣的好處就是發行後直接上線交易所,有大平台做信用保障,相對穩當點兒。

IDO:Initial Digital Assets Offering 首次數字資產發行

用戶可以通過質押自己的數字貨幣到交易平台,進行預挖礦操作,獲得新代幣獎勵,質押的貨幣和獲得的獎勵代幣一般可以靈活存取,這種賺幣方式基本沒有資金風險。

IDO還有一種解釋是 Initial DEX Offering ,即首次交易平台發行。項目方將項目LAUNCH委託給DEX交易平台,平台對項目進行嚴格審核之後,確定LAUNCH日期,大家可以通過DEX平台的任務活動獲取對應的IDO項目方新代幣的空投獎勵。

ILO:Initial Lock-up Offering 首次鎖倉發行

用戶可以通過鎖倉操作,類似定期理財,將自己的數字貨幣質押到平台,到期後可以贖回,並獲得新的代幣獎勵。與IDO的區別在於,ILO需要將數字貨幣鎖定,不可以靈活存取。

IGO:Initial Game Offering 首次 游戲 發行

2021年是P2E概念 游戲 爆發的一年,這一年GameFi蓬勃發展,也就有了IGO的由來,很多新 游戲 都經過IGO進行發行,玩家可以在 游戲 發行前獲得 游戲 的白名單,然後 游戲 廠商會進行Airdrop空投,使得玩家獲得 游戲 NFT,即用相對低的價格獲得 游戲 NFT進行 游戲 ,運氣好的當 游戲 上線之後直接轉手賣掉,就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新鏈游發布,IGO變成了和IDO差不多的東西, 游戲 廠商在DEX發布自己的 游戲 ,想要參與 游戲 的玩家,就必須在DEX獲得購買 游戲 NFT的資格,這些資格基本都是通過質押DEX平台幣獲得。

❽ 去中心化交易所ifo是什麼意思

「IFO全稱為「Initial Fork Offerings」,指通過分叉比特幣區塊鏈生成新的代幣,聲稱自己能夠實現優於比特幣功能的現象,是網友對比特幣分叉鏈的一種調侃。

❾ 一個深刻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個更深刻的真理

閱讀下文前請確認以下兩點:

本文並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並且你的一切投資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我個人持有一定數量的數字資產,請注意我的言辭可能有不適當的傾向性。

最近聽了一期《冬吳同學會》,內容主要就是通過以下幾點揭示比特幣的風險:

最後通過巴菲特的話告訴大家——比特幣不能代替貨幣

冬吳同學會鏈接:http://www.qingting.fm/channels/217812/programs/8301241

這些話有道理么?

我認為是有的,甚至可以說每一條都是在反應事實,甚至真的是在切切實實的發生的。

這里所謂的不安全其實就是說如果你丟了自己錢包的私鑰以及12個助記詞,那麼你錢包裡面的資產就沒了。

同樣,如果你發送虛擬貨幣時寫錯了對方的地址,那麼你的資產也沒了。

記住,這真的是沒了(概率幾乎為零),你不能像現實生活中銀行卡密碼丟失或者錯誤轉賬之後去求助銀行。

虛擬貨幣採用的是分布式記賬,不像一行一樣是中心化記賬。

人們經常說幣圈一天,股市一年。

就是強調的虛擬貨幣的波動性,它們往往可以一天走出股票一年的波動效果。

如果比特幣的波動如此之大,那麼又如何通過它去計價呢?

你今天賣的東西0.1個比特幣,明天就變成0.05個,漲了你覺得高興,可是人家萬一要是跌了呢?明天0.2個比特幣,你可怎麼辦?

並且至今比特幣也依然是通過USDT和BitCNY計價的,因為他們是穩定的。

幣圈有這樣一個說法,有40%的比特幣存在於1000個賬戶之中。

我們知道股票市場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幾位的大戶是要公示的,可是拿著40%比特幣的人是誰,至今尚未可知。

也就是說虛擬貨幣的價格是可能被惡意操縱的。

舉個極限的例子,你如果發行了某個貨幣10億個,你只那其中的一個去成交,剩下的999,999,999個都拿在手裡,那麼流通的那個幣買到1元就是是個10億富翁,買到10元就是百億富翁,買到1000元你就是世界首富。

市值也許那麼多,可是,你真的可以把這999,999,999個代幣賣出去么?

也就是市值真實性存疑,畢竟那些大戶,比如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50萬比特幣是至今沒有動過的。

人們經常說比特幣的價值來源於人們對於數學的信仰,對於密碼學以及新技術的信任。

雖然數學定理是完全沒有辦法被推翻的,可是技術的革新是在不斷演進的,未曾停止。

也許比特幣技術在5到10年前比較先進,可是現在來看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了。特別是其2M的貸款,已經被人們廣泛詬病。

這也就是為什麼IFO(比特幣分叉幣)層出不窮出現的原因。

就是新技術不斷的對老技術發起挑戰。

橡樹資本(通過長期穩定的高回報得到業內認可的公司)以為創始人的話說的很到位——財務小白,追求風險,痴心妄想。

最後,梁冬老師和吳伯凡老師通過巴菲特的話告訴大家,比特幣所謂的世界銀行的願景是根本就實現不了的。(比特幣現在更多的被當作儲值工具)

這個討論似乎是針對比特幣的,可是就像你談區塊鏈不能不提比特幣,同樣說比特幣也不能不提區塊鏈。也就是說如果你能通過證據證明今天的比特幣不能取代法幣,世界銀行是個謊言,那麼你就能慣性的推導出區塊鏈整個行業就是一個謊言。

這個邏輯顯然是存在誤區的。

互聯網發展初期也極其瘋狂,甚至出現了互聯網泡沫,泡沫的破裂帶走了大量的公司,即使那些早期的巨頭。

可是在那之後呢?卻迎來了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涌現了大量優質的公司。

區塊鏈行業也是一樣的,你不能因為比特幣本身的缺陷就去否認它的價值所在。畢加索的畫也想比特幣一樣,流動性低、大量擁有者不去出售、技術落後,可是這也並不影響它的拍賣價格不斷創造新高啊。

區塊鏈行業的巨大價值就是在以它降低了信用的成本,完成了現實世界無法實現的很多事情。

羅胖在2017年跨年演講是曾說到,2017是一個效率的一年,無論是快遞行業、送餐行業甚至公交車上的超市,都是想第一時間把有你需要的所有東西都送到你眼前。

那麼區塊鏈能否提高現實世界的效率呢?

答案是——必然的!

MediShares(MDS,第一個區塊鏈互助保障合約)可以降低保險的運營成本,所有的理賠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自動進行,你以前想在非洲這樣的國家建立互助互助保障業務,需要在那裡建立一套完整的像支付寶一樣的支付系統,現在有了區塊鏈,你就完全不用如此去做了;

Cybereits(CRE,第一個把房地產區塊鏈化的產品)可以降低房地產行業的運營成本,交易效率,使得房地產這個無效市場(不能及時反映出供需要求)更加有效;

Theta(RBC)可以發展中國家直播帶寬問題,降低CDN(內容分發網路)價格,解決低效視頻生態,增加廣告主、KOL(意見領袖)、用戶三方的透明性;

......

請記住,區塊鏈是真的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可以提高現實世界的效率的。

如果這個新技術真的可以提高效率,改變人類生活質量,那麼它的價值就是毋庸置疑的。

你不能因為一個即使是它當前最大的一個應用的實現渺茫、存在各種問題就質疑整個價值互聯網體系存在意義。

請記住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尼爾斯·波爾說,「 一個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個更深刻的真理。 」

❿ 巴菲特為什麼說比特幣是泡沫

區塊鏈技術自從出現後,除了一句「區塊鏈是繼互聯網之後最偉大的發明」,讓人們真正感到興奮的不是技術的革命性,而是價格的劇烈波動,比特幣已經從一項未來的技術變成了一個能一夜暴富的幻想。「股神」巴菲特也在最近表達了自己對比特幣的看法:「你無法確定比特幣的價格,因為這種資產不能創造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泡沫。」

比特幣是一種全新的技術,是一種虛擬貨幣,它不像黃金一樣具有存儲價值,因為黃金是實際存在的,也無法被憑空捏造,所以黃金的稀缺性是確定的。但是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的貨幣而言,人們是有能力創造更多比特幣的。比如之前瘋狂的ICO。這就是一個對人性貪婪的考驗,尤其是因為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讓它處在一個不受監管的環境,難以像我們常規認知中的資產一樣會受到法律或者某個權威監管。

虛擬貨幣是無形的,其背後的運作也是不透明的,但似乎投資者並不關心。盡管在幾年前比特幣還一文不值,但在今年12月初比特幣的單價竟然突破過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萬余元。而推動比特幣不斷上漲的最大原因就是越來越多接觸過比特幣的投資者害怕錯過投資機會。

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Joe Lubin曾經表示過「如果能夠吸引足夠多的人相信虛擬貨幣的價值,那麼虛擬貨幣就能夠快速讓社會認可其價值。就像美元一樣,美元的價值是基於人們對美國政府的信任。」但實際上美元作為貨幣是受法律、社會等監管的,換言之美元等傳統貨幣是具有公信力的。而且數字貨幣的現金流最終來源還是貨幣持有者所付出的傳統貨幣,所以Joe Lubin的看法是片面的。

人性的貪婪將比特幣與區塊鏈從一項革命性的技術,變成了一種單純的投資手段,大家的身份也從「關注者」變成了「炒幣者」。沒有人再關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這實際上是偏離了中本聰對比特幣最初的願景,即「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其設計目的用於「支付」而非保值的「儲備貨幣」。

狗狗幣的聯合創始人Jackson Palmer也表示過:「當你看到虛擬貨幣價格瘋漲,最終這就是泡沫的體現,人們將會損失很多錢。」

比特幣社區經過了激烈探討,因意見分歧便誕生了為數眾多的分叉,也就是IFO。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比特幣現金(BCH),比特幣黃金(BTG)以及比特無限(BCX)。

比特幣現金是比特幣的首個分叉,被稱為「比特幣耶穌」的Roger Ver在過去幾年中讓比特幣社區感到憤怒,因為其一直在支持受到爭議的硬分叉。而另外一個合作人名為Calvin Ayre是一位億萬富翁,創立了一個互聯網賭博和娛樂帝國。因為這二人的身份,讓比特幣現金出現的動機備受質疑。

另外,與比特幣由一支比特幣核心團隊運營不同,比特幣現金由多達7支的團隊通過競爭來運營,而且其官方宣稱BCH在發展過程中任何對其發展有利的人員和團隊都可以加入到開發者序列中。BCH在未來有可能會遇到比比特幣更大的分歧與動盪。

另外BCH為了解決交易速度問題,不惜犧牲中心化,萊特幣創始人也抨擊BCH僅僅是PayPal 2.0而已。而在BCH分叉後,Roger Ver也開始瘋狂抨擊比特幣,無止境的為BCH背書。

而比特幣黃金(BTG)分叉則是由香港挖礦公司LightningASIC主導,BTG完全沒有解決比特幣最為核心的擴容問題,區塊大小維持在1M,僅僅是改變了挖礦演算法,支持GPU挖礦,缺乏重放保護,並且採用了極不穩定的EDA緊急難度調整機制。BTG希望解決挖礦算力過於集中的問題,但是實質上其核心目的或許僅僅是為了用戶能夠更容易的挖礦。

而BCX則是與至今為止出現過的所有分叉都不同,首先其團隊至今為止是完全匿名的,與上文其他兩種分叉幣亮明身份與其背後明顯的動機不同,這支匿名的團隊出現僅僅是希望"無妥協的實現中本聰的願景"。

從官方給出的BCX特性來看,BCX是擁有目前最成熟,最全面的解決方案,並沒有像BCH一樣將區塊直接擴大至8M,而是選擇了更為成熟的2M大小來解決「區塊過大導致出現孤塊」的問題。難度調整直接選擇DAA,避免了BCH所走的彎路。用戶隱私保護也選擇了目前更安全更完善的零知識證明。而閃電網路、唯一地址格式、重放保護等功能也都一並支持。

另外最關鍵的是BCX支持智能合約,並且在其官網專門講解了智能合約的作用,可為數字資產的流通建立一個高效成熟的系統,並且可以在其鏈上支持各類應用,應用領域也極為廣泛,例如版權、票據、支付、游戲、供應鏈、物聯網等都可以在BCX鏈上實現。可見BCX的目的是為了真正的應用區塊鏈技術幫助其他傳統行業實現去中心化,實現中本聰願景中的去中心化社會。

在理想與利益之間,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利益,這在比特幣社區里也毫不例外,不過這並不影響像BCX這樣的極少數為理想而奮斗的項目。BCX到底能夠有何作為,一起期待2018年1月15日BCX主網的正式上線。

原文來自steemit論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權,請聯系刪除。

熱點內容
區塊鏈信息包節點 發布:2025-08-17 07:05:31 瀏覽:199
比特幣以太坊雷達幣 發布:2025-08-17 06:58:50 瀏覽:777
fil和eth的關系 發布:2025-08-17 06:50:22 瀏覽:917
比特幣病毒補丁叫什麼 發布:2025-08-17 06:29:40 瀏覽:680
暗黑2裝備前置eth 發布:2025-08-17 06:28:59 瀏覽:751
幣圈實時爆倉 發布:2025-08-17 06:24:12 瀏覽:410
以太坊v神退役 發布:2025-08-17 06:15:50 瀏覽:753
線上btc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7 06:11:30 瀏覽:550
區塊鏈加數字代幣 發布:2025-08-17 06:07:14 瀏覽:179
區塊鏈大數據紀檢 發布:2025-08-17 05:56:03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