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比特幣大漲三天
❶ 比特幣大漲,又讓人想起48萬哥的故事·
最近比特幣大漲,最高漲至15萬人民幣一枚,至此,比特幣終於可以一臉高冷的說,老子沒有套你們任何人!很多人因為這波漲勢財富翻倍,也有很多人只能拍斷大腿,每當此時,都會讓我們想起當年的比特幣投資傳奇——48萬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段故事。
2013年11月30日,比特幣價格暴漲至7561元人民幣一枚。巨大的漲幅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以致騰訊都為它放出了小彈窗,很多人就是被這個小彈窗吸引過來的。我想,48哥也許就是其中一位。
當時比特幣最大的社區在網路貼吧。2014 年 1 月 28 日,一個名叫"諾丁山的邂逅"的網友,在比特幣吧里發貼。聲稱拿出了准備買房的積蓄,整整 48 萬,以4800元每枚的價格,購買了 100 個比特幣,准備實現人生逆襲。如此的"豪",讓他獲得了一個稱號:48萬哥。
現在看,他入場前並沒有做好長期抗戰的准備,而是打算隨時暴富,干一票就走。但,比特幣的地盤,怎能說走就走。2014年1月30日,比特幣價格跌了 10 塊錢。10塊呢,現在看都不夠手續費,但那時是個大數目。
2014年2月6日,春節過完了,比特幣小漲40元,他賺了大約4000RMB,歡呼比銀行利息高多了。
如果這時出貨,賺個幾千,也挺爽,但,不翻倍那叫炒幣嗎?這讓他錯過了最後逃跑機會。
不久,門頭溝出事了,世界各國出手了。比特幣價格暴跌。
很多人來嘲笑48萬哥,當然也有來安慰的,比如有位一起梭哈的朋友就說,過幾個月就會好。
2014年2月15日,比特幣報價3923元,這暴漲暴跌搞得48萬哥不敢看盤。
最要命的是,他是瞞著老婆和家人買的比特幣。
2014年4月4日,終於被家人知道了,丈母娘上場了!
2014年4月26日,也許是抵擋不住丈母娘的強烈攻勢吧,他終於開始氣餒了。 他說這是第一次投資,第一次呢,也就這種無知無畏的敢梭哈比特幣。
2014年5月28日,行情好轉,漲到了3600,他又來信心了。甚至有網友建議他追加投資。
他也似乎又看到了暴富的希望,表示要給網友發100元話費。
但很快,幣價再次暴跌,並踏入漫長熊途。
2014年6月份,他更了 2014 年的最後一個帖子,帖子附帶一張照片,照片上顯示:他賬戶中有 100 個比特幣,比特幣的價格是 2164 元。從此他在比特吧消失。
隨著幣價的下跌,"48萬哥"變成"16萬哥""9萬哥"。有網友說會變成「6萬哥」。
"48萬哥"成為了整個貼吧嘲笑的對象,他也一直都沒有出現。
2016年6月12日,經過一年半的沉寂,"48萬哥"重出江湖了!
經過 2015 年的長期橫盤震盪,16 年的比特幣價格開始穩步回升,這讓48萬哥看到了回本的希望。
但,2016年6月14日,他卻賣掉了自己所有的比特幣,價格是3000元,虧損了18萬。然後換成了美元。
此後,他仍然時不時的在貼吧中露面,發表一下自己對幣價的感慨。
2017 年9月20,他終於要換車了。這時「9·4」剛過,比特幣剛經歷過一次暴跌,幣價低迷,我想48哥是懷著慶幸的心態來發帖的:換個科魯茲還是英朗、308呢?
2017 年底,牛市進入了高潮,比特幣的價格開始沖擊 14 萬。有人又想起了48萬哥,但,他卻再也沒有出現。刪掉了自己的帖子,注銷了自己的 ID,從次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以上就是"48萬哥"的故事。正如他自己總結的:黎明前的黑暗沒堅持住,萬里長征倒在最後一步。
❷ 2019年比特幣能漲多高
突破55285元。
根據國外的報價顯示,最新的比特幣價格還在不斷的上漲,到了2019年5月14日時,已經達到了8000美元,而且在24小時內漲了14.68%,換算成人民幣大約是55285元,而歷史上比特幣的最高價曾達到1985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大約137177元。
比特幣是一種加密的虛擬數字貨幣,由中本聰(一位日裔美國人)建立,並且自己研發出了一套完整的比特幣金融系統,希望通過這樣的電子虛擬貨幣,實現全球的自由流通,甚至不受政府管控。
❸ 比特幣漲破48000美元大關,哪些因素促成了比特幣瘋漲
對於比特幣大漲,並且漲破了48000美元的大關,這個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會預料到,那到底是因為哪些因素導致了比特幣大漲呢?比特幣後市是不是還會持續大漲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下面就是我的個人想法與看法,僅供大家參考討論。
上面對於比特幣大漲的各種因素已經說明了,但是對於這些因素沒有哪一個是我們個人可以控制的,並且當你進行投資的時候,你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夠承受覺得虧損,所以當你選擇投資比特幣的時候,你就註定要為自己的決策買單,世界那麼大,有那麼多產品可以投資,為什麼要選擇風險這么大的比特幣呢?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與想法,僅供參考。
❹ 比特幣「造富運動」:我500元入場、2小時成百萬富翁
比特幣,這個產生不過12年的幣種,正變得讓人越來越瘋狂。
它是第一個加密的數字貨幣,2008年,極客中本聰提出了這一概念,2009年1月3日正式發行。
它具備貨幣的基本屬性:能交易,能儲蓄,同時能作為一種價值尺度而存在。
但與各國法定貨幣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依靠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而是基於演算法產生。
交易也不是經由一個中心化機構總控,而是運用密碼學的方式加密交易信息,將信息嵌入到一個又一個的區塊鏈中。
它和現行法幣的形態、使用和交易方式都不同,且數量有限,具有稀缺性,這使得很多人在購入比特幣時,不僅考慮它的貨幣屬性,同時考慮它的投資屬性。
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比特幣迎來了一波快速上漲,1月9日,比特幣上漲到近4.1萬美元,市值超過了,市值超過了7654億美元的Facebook。這和它最開始被當作貨幣來使用相比,價格已經累計上漲1200多萬倍。
但比特幣也並不會一直持續地上漲上去,在本次稿件成稿發布的前夕,比特幣暴跌,24小時爆倉接近100億,18萬人成為爆倉受害者。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購入比特幣的人,他們之中:
有人購入比特幣是覺得物以稀為貴,看著別人買就跟風,沒想到因為比特幣多掙了5年的工資;
有人因為看美劇而對 科技 革新感興趣,願意為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進行價值投資,她以一種早期股權投資人的眼光看比特幣,認為它未來可期;
有人用估值模型估值比特幣,認為它是一種完美投資,手裡除了一輛車和生活費外,99%的資產都投入了比特幣;
有人被老闆拉上車,用10萬人民幣買幣,開了10倍杠桿,2個月時間,10萬變成了200萬……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小北
編輯 | 卓然
2個月,10萬變成200萬
買幣讓我買車買房改善生活
Key 某數字貨幣交易所從業者
2018年,我入職了國內某數字貨幣交易所。當時為了熟悉整個交易所的流程,我開始炒幣,不過並沒指望靠幣賺多少錢。
早期我玩的最多的是空氣幣(一種沒有實體項目支撐的虛擬幣)。
很多熱門的空氣幣,在上所時,價格都會被一些人炒到很高,可能是烏龍指(股票交易員、操盤手、股民等在交易時,不小心敲錯價格、數量、買賣方向等信息),也可能是市場上的買方熱情太過高漲。
當時我基本上隨便拿 1~2千美元 ,都能賺到 3~4千美元 ,甚至更多。
賺得最多時,我曾在一次私募大戶烏龍指中用 7塊錢的成本 ,撿到了 30多萬人民幣 的籌碼。不過,項目方跑路了,最後只賺了一兩萬。
2019年4月,我開始重倉玩比特幣。當時我們交易所老闆知道後,還特意跑到我工位,激動地說, 「你一定要試試合約交易。」
出於對老闆的信任,我在比特幣價格4000美元時, 出了10萬元人民幣、開10倍杠桿做多 ,到了季度末,也就是2019年6月底, 10萬變成了200萬 。
這一次合約讓我積累了本金,後來我又陸續通過合約、現金買入,積累了一定量的比特幣。
但投資比特幣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2019年3月份,我經歷了一次比特幣的合約爆倉。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從1萬美元左右直接跌到3000多美元,爆倉點是在4000多美元,我止損了40萬,占整個倉位的10%。
那段時間,我連續幾天精神狀態都很不好,整個人處於差點被爆全倉的危險中,現在想想都很後怕。
當時比特幣價格跌到谷底,但我出於穩妥的考慮,沒敢抄底,當然也沒賣。
我之前也做過一些波段,在2020年10月時,比特幣的價格基本橫盤,在1~1.1萬美元之間來回調整,本來想做點波段賺點小錢,但沒想到踏空了,後來又買了回來, 損失了幾萬 。
這都是之前的投資嘗試。現在資金量比較大了,不想承擔太高的風險,所以現貨拿著不動,小資金合約開倉賺生活費,享受比特幣帶來的紅利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 我經歷過很多人的爆倉,也見證過很多人的暴富。
比如某交易所大佬,宣布關閉交易所,用戶可以提走資金。因為他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不想再為公司操勞。
還有人500人民幣,一兩個小時變成了不到100萬,然後瞬間被爆倉。
比如某大佬,被定向扎針,爆倉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
比如交易所被連鍋端,連實習生都配合調查去喝茶。
在我看來,合約交易其實和賭博沒有太大的區別,沒錢的時候還可以想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有錢了,就不想冒那麼大的風險了。
我還是長期看好比特幣的價格、價值,准備跌破的時候加倉,加倉現貨就不怕。其實現在看來,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覺得不太會再看到跌破2萬美元以下了。
大家的共識增強了,再加上現在做空的資金遠低於做多。在不出現大的黑天鵝事件下,很難跌破。
我現在不太在意每天的漲跌幅,漲了,開心開心;跌了,做點別的事忘記它,過一會兒再看,應該又回來了。
賺了一些錢以後,心態確實會變化,找工作不會再因為薪資的問題考慮去不去了,因為現在不靠工資改善生活,工資只用於日常的吃喝。
買東西也不大會看價格了,車厘子草莓之類的東西,十斤十斤的買也沒有肉痛的感受。現在手邊有一輛車,是通過合約賺錢買的,房子雖然不是靠比特幣買的,但也有了。
在經歷了之前比特幣的快漲快跌後,我現在的投資策略越來越謹慎,因為有了家庭,有了小孩,所以整體會訴求穩妥。
但是我不會再賣掉了。
自己挖礦,自己買幣,對比特幣進行價值投資
我不會賣,直到我感受到成就感
卡卡 一級市場基金從業者
2017年,我在一級市場做融資顧問,身邊有同事做區塊鏈項目,那是我第一次聽說比特幣。
2018年,經濟環境下行,我發現市場里的錢在變少、此外很多創業項目開始拿錢困難,我開始反思行業的問題,學習金融和貨幣知識、了解經濟周期,這才意識到,區塊鏈是個顛覆性的技術。
於是我在2018年下半年試水,買了100塊錢的比特幣,外每個月進行一次定投,縫低買入。同時,我也開始挖礦。
2017年左右,比特幣價格升高,很多人投資做了礦場主。但隨後比特幣價格下跌,礦場主難以回本,就做了一個決定:出租算力。
當時出了一個180天的算力包,告訴你可以挖到幾個, 我當時買到的算力包,每天可以挖到3、4塊人民幣的比特幣, 挖出之後它會配置到我的錢包里。
但現在比特幣大漲,這種算力包就被搶完了。
疫情期間,比特幣有段時間跌得特別厲害,當時沒有礦廠能回本,但買算力、買比特幣卻特別劃算。 可惜我當時膽子小,只購入了5000元的比特幣,現在覺得真是虧大了。
投資里有一句話: 「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這在比特幣上也是共通的。
當你沒有認知到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或沒有認知到比特幣的價值時,你沒有辦法賺這部分錢。
我覺得比特幣是一個新的經濟體系,或遲或早,大家最終都會融入其中。
比特幣有兩個風險:
一是監管上的風險;
數字貨幣出現的早的國家,如德國或美國,已經有了一些相關的經驗和流程,想方設法地把數字貨幣納入監管流程,但目前中國還沒有相關政策,國家會怎麼做,會成為一個風險點。
第二個風險是 學術理論一直在討論的:量子計算機;
比特幣的整個運作流程,都是基於數學運算的,但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很強,這將顛覆區塊鏈技術的整個底層邏輯。但這部分的討論目前還停留在理論界,真要造出很成熟的量子計算機,得一百年以後。
所以我覺得 在20年內,產業技術革命都不能顛覆它。
短期內的波動很正常,因為現在華爾街開始入局,莊家會上下拉動這個盤,把小股東甩下去自己賺錢。
一個聰明的方法是: 買著不動,幾年後再看,肯定是漲的。
目前我通過比特幣賺得了90%的回報。
以後即使比特幣漲了,我也不會賣,我看好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技術,希望看著它一步步壯大,等到我覺得有成就感後再出手。
99%的資產投入比特幣
一個完美的投資,貨幣越貶值,比特幣的價格越高
小A 某比特幣基金從業者
2018年,我和朋友吃飯聊起比特幣,當時它的價格已經從幾百美元漲到2萬美元,這引起了我的興趣。
隨著認知升級,我開始加倉比特幣,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只要有閑錢,我就買一些比特幣。
比特幣及其背後整個系統運作的邏輯非常完美。
我們業內有一個估值模型, S/F模型 ,可以簡單理解為存量與流量相比的一個模型。
圖 | S2FX跨資產估值模型
當我們把比特幣的價格與其稀缺性做對比時,我們會發現二者存在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正相關系數非常接近1。
也就是說, 稀缺性波動一個單位,價格也會波動一個單位,且取值時間為10年。
比特幣總共只有2100萬個,它的稀缺性是確定的, 且時間越長稀缺性越高,它未來的價格會不斷螺旋上升。 從過往10年的數據來看,也確實如此。
圖 | 第三次減半後價格運行通道
疫情以後,我和同事們有個判斷,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國央行都會進行一輪大幅度的寬松,寬松的貨幣政策執行後會向市場投放大量的流動性。
2020年,美國的M1增長了50%以上,當時美聯儲向市場分發了全世界存量美元的21%, 即全世界的美元里有21%的美元是在2020年這一年印出來的, 這多可怕!
美元和歐元都在放水,放出來的這些流動性很大一部分進入金融系統,讓給金融資產膨脹。
比特幣抗通脹屬性非常強,甚至高於黃金。
黃金的稀缺性是基於物理層面的稀缺性,而黃金的開采會使黃金總量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但比特幣是基於數學層面的絕對稀缺,且隨著減半的推進,未來比特幣會更加稀缺。
現在這一階段,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持有現金的風險,法幣購買力在縮水,而固定數量的比特幣能很好地對沖貨幣超發。
法幣越超發,法幣購買力越貶值,而我持有的比特幣的購買力就會相應升值。
基於這個考慮,我身邊除了一輛車,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費之外, 其餘的錢全部投入了比特幣,平均買入價格大概在七、八千美元。
因為我入場晚,早期入場的人,投入成本比我低的大有人在。但未來我希望通過比特幣的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提出S/F模型的分析師後來又提出了一個跨資產模型,通過這一模型觀察比特幣的主要幾個階段:第一次減半、第二次減半、在過去的2020年5月12日的減半,以此對比黃金、房地產的市值和稀缺性。
分析後,我們發現他們相關性很高,未來單個比特幣的估值應該接近30萬美元。 花旗銀行也出過一份研報,認為比特幣會到達31.8萬美元。
但我們認為,長期來看,比特幣的價格遠不止30萬美元。和中本聰一起開發系統的哈爾·芬尼,在去世前曾預估比特幣對標的價值是全世界所有家庭財富的當量,大概在100萬億美元左右。
按這個預估,單個比特幣的價格在1000萬美元以上。況且因為央行的持續放水, 比特幣的價格還會增加,它的價格上限天花板就能非常高。
不過我不建議你馬上急著買,資本市場永遠都有賺錢的機會,但你的本金是有限的,建議想要入手的人還是多看看書,等認知到位了才好賺錢。
買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坑,比如在出入金環節,資金粘連到某些不幹凈的錢,你可能會被凍結銀行卡。
再比如保管風險,私鑰是比特幣資產的最高控制許可權,如果私鑰丟失,你的比特幣也就沒了。
現在國內大部分人的私鑰由交易所掌握,這就相當於別人在保管你的銀行卡密碼,非常危險。
還比如期貨的風險。很多交易所有關於比特幣合約產品的衍生品,杠桿倍數非常高,高達100倍甚至1000倍,這種危險性極高。
2020年3月12日,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動,很多機構首先補充流動性資產,加密貨幣市場成為第一個被砍的對象。
我們有一個客戶,幫別人管理了2000多萬的比特幣期貨,當天下午6點,他吃完飯去洗澡,洗澡前還好好的, 洗澡出來後2000多萬爆倉,價格一下子砸了下去,平倉都來不及。
他開了20倍的杠桿,損失非常驚人。
比特幣市場本身波動很高,在一個很大波動性的市場再加幾十倍的杠桿,盈利肯定賺的多,但跌下來後虧得特別快,也一定要注意。
短期內我不會賣出手裡的比特幣,跌破2萬美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賣出很難再找到低價期購回。
除非遇到家裡急需用錢的緊急情況,那我可能會變現一些,但也不會全部拋掉,現在比特幣實在是一個不錯的資產。
我靠比特幣賺了5年工資
買了的都在漲,它的價格來自大家對它的共識
廷友 互聯網員工
早在七年前,我就知道比特幣了,但一開始不怎麼感興趣,只覺得是個詐騙的東西。
2017年,我太太開始從事數字貨幣相關工作。正巧當時比特幣也迎來一波牛市,我太太公司的人都跟風在買,我也跟風投了幾萬塊錢買比特幣。
我和我太太都非常怕風險,沒碰合約和杠桿,只敢拿比特幣的現貨。在那波牛市,尤其是12月底靠近頂峰的時候,比特幣一天就能漲10~20%。
我還記得,有一天我下班路上順手刷了刷幣價,漲到了10萬人民幣一個,我高興得不得了, 感覺自己的口袋裡已經躺著自己賺的1萬塊!
不過到達頂點之後,比特幣很快下跌到3000美元。因為不確定它能不能漲回去,我們沒賣、也沒繼續再買,現在算來是踩空了。
我太太的好幾位同事在那段時間看好比特幣的漲勢,又買入很多。在後來幾個月,比特幣漲到13900美元,他們也因此賺了不少。
有一位剛畢業一兩年的同學,一直做合約,就在那一年的幾個月內賺了上千萬。
有了這些人的成功案例,我開始樂意琢磨比特幣了。它為什麼會漲起來呢?
我曾覺得比特幣就是「空氣」。人們平時買股票、買基金,都是跟公司業績掛鉤的,但比特幣沒有一個可以評估的實體。
它的價格是一種共識, 我們認為它有價值,它的價格就會逐漸增加。
有些人認為比特幣不像法幣那樣被不停地發行,數量恆定,有價值;有些人覺得比特幣更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有價值,有些人覺得加密數字貨幣這個概念有價值……
大家有自己對比特幣的一套解釋,並因為相信這套解釋而購買比特幣。
這些解釋不斷強化,更多人知道比特幣,想買比特幣,再加上通脹,比特幣的價格越來越高,這些解釋也就更進一步地自我強化。
按現在的趨勢看來, 這些解釋不能被證偽,這是它上漲的核心。
比特幣很像之前風靡的荷蘭鬱金香,正是因為玩的人有共識,價格才會炒起來。
但區別在於:鬱金香是可以持續和大量生產的,當供應變多,鬱金香就會越來越不值錢。
比特幣新增數量卻是越來越少的。
中本聰在創造比特幣時,就考慮到了數量問題,每4年比特幣被挖出來的數量會減半。可能最開始10分鍾可以挖50個比特幣,但4年之後,10分鍾就只能挖25個比特幣,再4年,12.5個,依次減下去。
整個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且確定的,只有2100萬個左右。這是供給端,比特幣的數量是固定的。
需求端上則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買入比特幣。現在有了交易所、電子錢包,大家購買比特幣越來越容易,購買需求就能進一步被激發。
比如美國有一些信託基金拿著散戶的錢幫買比特幣,每年能坐收5億美元的傭金。
他們不需要做任何研究,每年就能有5億美元的進賬,這錢多好賺!
所以美國大量的機構湧入進來,成立比特幣的基金,幫散戶購買。場外的機構、散戶源源不斷地進入,也讓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上漲。
比特幣價格上漲之後,大家會更看好比特幣的未來,堅定持有它的決心,這樣共識就會越來越凝聚,而且凝聚得越來越快。
2020年3月份,因為疫情的原因,比特幣的價格快速下跌。
當時我們沒有太多猶豫馬上入手,平均算下來,當時購入比特幣的均價不到4000美元,但賺的錢相當於我5年的工資收入。
未來我也依然看好比特幣,一般情況下我也不會放棄持有,除非是家庭需要大額支出,比如買房,可能會賣掉一部分。
比特幣現在的漲幅和價格已經有些風險了。如果讓我現在花20萬以上人民幣去買一個比特幣,我還是比較心虛的。
但我認為,如果家庭有餘錢的話,可以配置一個或多個比特幣,作為家庭投資。以後比特幣的價格我認為會越來越高,上車只會越來越難。
❺ 比特幣為什麼會上漲
上漲原因: 1.自身:去中心化 (機構不能凍結你的比特幣)、破解難度大、一定的匿名性。 2.社會問題發生時,引發民眾對傳統貨幣保值的擔憂: 比如,2013 年 ,塞普勒斯為了獲得歐盟 100 億歐元的緊急援助貸款,政府將向當地銀行存戶徵收存款稅。民眾人人自危,爭先把手中的貨幣換成比特幣,以規避政策風險。之後蔓延到歐元區很多國家。引發比特幣第一次大規模上漲。 比如,2020年新冠黑天鵝事件,全球「大放水」(負利率),美元影響力下降,民眾及政府需要需求資產保值的手段。 3.區塊鏈的火熱,大量機構入場。傳統金融機構,上市公司,還包括paypal開通買幣通道都推動比特幣上漲,但因供應有限,需求大增,推動價格上漲。
❻ 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為什麼突然瘋長
猜測有以下原因:
1.現在春暖花開,新韭菜長出來了,資金蠢蠢欲動;
2.以太坊客戶端將要發布,會有一些重要功能;
3.近期ICO用ETH籌集資金的項目變多;
4.整個區塊鏈行業即將進入應用爆發期,創投開始布局;
5.後來的區塊鏈項目估值不菲,推動以太坊看漲情緒。
比特幣在短短一個小時內經歷了一波瘋狂地暴漲,在2019年4月2日中午12點整開始,K線圖呈一個非常明顯地轉折拉升的趨勢,往5000塊大關一去不返,小編跟小夥伴交流時有人說吃個飯的功夫自己的錢包多了6萬多塊。也是非常地莫名其妙,也有人說牛市來了,牛市真的來了嗎?在這暴漲背後的原因卻非常值得玩味。
❼ 比特幣為什麼突然暴漲
什麼原因推動比特幣暴漲?
供需
比特幣在跟其他虛擬貨幣相比較時,總會提及「固定產量2100萬個」。在早些年,比特幣還沒大面積的暴露在投資人面前,產量大,挖得多,但沒有需求。而現在購買比特幣,價格貴,產量小,需求多。
嘉豐瑞德分析師認為,當供需發生不平衡,商品的價格就會受到影響。受到政策的影響,現在許多比特幣持有者都開始保持觀望的態度。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減少,而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還在增大,勢必推動價格上漲,但其實最後獲益的不會是在這個高位進場的投資投機者們。
區域鏈普及
瑞銀10月份發布的報告中提到了區域鏈技術的問題,報告顯示,到2027年,區域鏈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帶來的投資價值將會達到3000億到4000億美元。並且區域鏈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發展,將會會應用到越來越多的場景之中。
到那時,區域鏈的普及是否將會拉升比特幣的價格也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投資者信心不減
雖然現在有很多家機構和金融大佬都看空比特幣,然而投資者對於比特幣未來的價值仍舊信心不減。畢竟在歷史上,還有沒有任何一種交易品能在八年時間內暴漲754萬倍。
嘉豐瑞德分析師表示,10年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讓很多國家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走出陰影,每股泡沫繼續膨脹,投資者們會擔心原有金融體系是否會再次崩盤。而有著強勁表現的比特幣將會吸引跟多的投資者帶著資金湧入,從而推動價格上漲。在某種程度上,比特幣已經算是一種避險資產了。
雖然比特幣在今年9月份被中國暫停交易,但在去中國化之後,比特幣暴漲逾233%。
分叉投機預期
11月份比特幣開始硬分叉,也就是把區域鏈一分為二,相當於增發了一倍比特幣,增發一倍就意味著比特幣價值將被稀釋。受到硬分叉即將啟動的影響,比特幣在11月9日開始,已經4天呈現下跌狀態。
而原定於11月16日的2X分叉暫停,這讓整個比特幣產業鏈焦慮的擴容之爭稍有緩和,市場對分叉或將引發的崩盤危機,稍微放心不少。
泡沫大風險更大
不少投資人在看到比特幣的升值及利潤空間之後,紛紛擁入比特幣交易市場。然而目前國內的大型比特幣交易平台已全數關閉,監管層面並未放鬆比特幣進入國內市場。
比特幣作為一種具有投機性質的商品,其間泡沫之大,未知風險也大到難以想像。我們往往無視風險,而往往也是風險讓我們口袋裡的資金遭到損害。在參與進一個風險較高的市場時,一定要合理分配個人資產,比如配置穩健型如穩利精選投資計劃等理財產品,切忌將全部身家都用來配置風險大的投資品種。
總之,比特幣在近年來,確實漲勢驚人,難免會看到一些「8年前買了比特幣你就是現在的中國首富」等話語。但八年前的你並不知道比特幣能有今天的輝煌,倒不如現在就轉換一下眼界,尋找下一個「比特幣」。
❽ 比特幣幾天沒經歷大漲大跌又大漲,影響其價格的有哪些因素
比特幣幾天沒經歷大漲大跌又大漲,可能跟市場的泡沫有很大的關系,特斯拉的浮盈達到9.9億美元,約合64億人民幣。這種價格,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畢竟有人確實在比特幣中賺了一大筆錢,但是也有人覺得這種泡沫,總會有破滅的那一天,現在的高價格,不知道會帶來什麼無法嚴重的後果。
摩根大通團隊認為,比特幣今年1月以來的大漲似乎更多地是受到投機性資金流動的影響。該行分析師指出,過去五個月的時間內,機構流入總額僅為110億美元左右,但比特幣的市值增長7000億美元左右。據新華社,摩根大通認為,從風險資產的角度看,比特幣合理的價格區間為1.1萬美元到2.5萬美元。2.5萬美元的價格已經反映了機構長期接受比特幣帶來的影響,當前超過5萬美元的價格不可持續。
❾ 比特幣暴漲的背後,到底意味著什麼
比特幣看漲人士經常都會提到,這種加密數字貨幣的稀缺價值是其持續上漲的主要理由。比特幣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黃金,其供應量的增長極其緩慢,而且還在不斷放緩,其總供應量只會達到2100萬個。
在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對比特幣的興趣不斷增強的形勢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等全球性交易所都推出了比特幣期貨合約。此舉很可能將會鼓勵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對其進行投資,而與此同時則將進一步抑制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性。
這種備受期待的比特幣期貨交易已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上線,這代表著加密數字貨幣在合法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大的一步。期貨是一種衍生品/金融工具,可強迫交易商在特定的時間、以特定的價格買賣一種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