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比特幣早期版本bug

比特幣早期版本bug

發布時間: 2023-02-10 20:48:08

比特幣為什麼要進行分叉

區塊鏈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討論中,我們經常聽到 「分叉」 這個詞,那麼到底什麼是分叉呢?分叉又會有什麼影響呢?

區塊鏈

在說分叉之前,先普及一點區塊鏈的小知識,這樣更容易幫助我們理解分叉是什麼(如果你對區塊鏈一點概念也沒有,歡迎翻閱我以前的文章,都是些通俗的話語幫你了解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顧名思義,就是由區塊組成的鏈條,當然這種鏈條只是一個形象比喻,說白了就是數據區塊有序地連接起來。在比特幣中,區塊中存放的是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區塊的大小和交易記錄所佔用的空間決定了一個區塊能存放多少交易記錄。這些交易記錄被打包到區塊中,然後區塊一個個相連就構成了區塊鏈。

為什麼要分叉

我們知道,比特幣軟體像其他軟體一樣,需要定期更新和修改,以便讓他更好。所以新的版本就會出現,但是由於不是所有人都即使下載了新版本,所以有個礦工就運行了舊版本,有的則運行了新版本,那麼一旦新舊版本不兼容的話,區塊鏈就會分叉。因為因版本的區塊和舊版本的區塊可能存在差異,所以他們不能被連接到同一個區塊鏈上,所以就會出現兩條鏈,甚至多條鏈,這就是分叉。

軟分叉

軟分叉指的是,當新共識規則發布後,沒有升級的節點會因為不知道新共識規則下,而生產不合法的區塊,就會產生臨時性分叉。這種分叉會隨著節點的升級而逐漸修復。

硬分叉

硬分叉指的是,區塊鏈發生永久性分歧,在新共識規則發布後,部分沒有升級的節點無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的區塊,通常硬叉就會發生。所以,在數字貨幣領域,硬分叉往往導致新的幣種出現。例如以太坊的硬分叉就導致了 ETH的出現。

原文:什麼是分叉?什麼是比特幣分叉?

Ⅱ 比特幣硬分叉和軟分叉是什麼意思

Q:什麼是比特幣分叉,產生分叉的原因是什麼?

A:比特幣之所以會產生分叉這個行為,是因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區塊鏈,一些人開始覺得比特幣的區塊容量太小,總出現擁堵,於是這些人要求比特幣升級擴容,一些人又覺得比特幣的功能太單一,今後的發展不容樂觀,於是這些人又要求比特幣能夠有搭建DApp(去中心化應用)的功能,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這種對比特幣發展的分歧便可以理解為比特幣的分叉

Q:比特幣分叉的分類?

A:比特幣分叉的分類分為兩種,一種方案是軟分叉, 一種方案是硬分叉,那麼什麼是軟分叉?

Q:軟分叉的形成原理?

A:軟分叉是指在原有的比特幣網路裡面進行優化修改bug提升區塊的容量,比如改成2M、4M或者8M、16M,其中以SegWit閃電網路為主流解決方案,通俗的說,就相當於一條主路上堵車,開發團隊就再建造一條輔路,幫助主路分流擁堵。

這是一種溫和的解決方式,能讓原有的比特幣網路和軟分叉之後的網路進行兼容,比特幣的主要交易還在主鏈上。

Q:軟分叉的缺點

A:當然,軟分叉存在缺點,那就是治標不治本,只能解決暫時的擁堵問題,執行軟分叉後,也僅能保持數年內網路的通暢,未來還需要不斷擴容,對系統穩定性有影響。

Q:硬分叉是什麼及形成原理?

A:另一種方案是硬分叉,硬分叉是指:

重新升級比特幣系統,通過代碼形式將區塊的高度徹底改變,以bitcoin unlimited為主流解決方案。通俗的說,就相當於一條主路上堵車,我們直接棄用這條路,找個地方,做一個地上地下立體交通樞紐,新車都走這套交通系統,這套系統改變了比特幣網路的區塊大小,優化了網路的處理速度。

Q:硬分叉的缺點是什麼?

A:但是硬分叉同樣存在缺點,那就是不兼容原有的比特幣系統,這就要求現在比特幣網路所有的人都要支持硬分叉,若有部分人不支持硬分叉,比特幣網路將會出現兩個版本,也就產生了兩個比特幣,這兩個比特幣所存在的區塊鏈形成競爭關系,這種內耗會導致價格波動較大,會導致比特幣未來的局勢不明朗。

Q:比特幣分叉的經典案例?

A:以太坊(ETH)和以太經典(ETC)是硬分叉的典型案例。The DAO項目是區塊鏈物聯網公司Slock.it發起的一個眾籌項目,於2016年5月正式發布,截止到當年6月,The DAO項目募集資金超過1.6億美元。沒過多久,The DAO項目就被黑客盯上了,因為智能合約上的巨大漏洞,導致The DAO項目被轉移了市值五千萬美元的以太幣。

為了挽回眾多投資者的資產並停止恐慌,以太坊創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最後提出硬分叉的設想,並最終通過社區的多數投票表決在以太坊第1920000區塊完成了硬分叉,回滾了包括被黑客佔有的所有以太幣。

即使以太坊硬分叉成了兩條鏈,依然有部分信仰著區塊鏈不可篡改特性的人留在以太經典這條原鏈上,如今,以太坊(ETH)和以太經典(ETC)都排在全球加密貨幣市值排名的前20名,這也是二者在硬分叉領域被當作經典案例的原因之一。

Q:軟分叉和硬分叉的區別及影響?

A:對用戶而言:軟分叉不會產生新的比特幣幣種,只需要了解比特幣該幣種的交易方式和k線特點,只需要一種比特幣主流錢包即可。

硬分叉會產生新的幣種,而且可能不止一種新的幣種。一旦修改比特幣核心代碼,重構比特幣核心代碼的事情發生了,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BTC1、BTC23456789就都有可能發生,用戶會懵,到底我去交易那種幣會比較好?到底我使用哪種比特幣去支付流通范圍比較大?總之,選擇困難症的用戶會崩潰。而且,用戶要下載不同硬分叉系統的錢包,給保存和支付比特幣帶來了復雜操作。

但是,相應的,用戶的選擇權也變大了。可以選擇自己喜歡、信任的開發團隊開發的比特幣代碼。當比特幣分叉情況不明朗的時候,當軟分叉開始激活,算力開始投票的時候,用戶最好的處理方法是:靜觀其變。不要在分叉過程中去充值和提取比特幣。

此外,軟分叉會改變比特幣全節點的結算方式,一部分小額結算會使用第三方節點即結算通道進行確認。結算通道可能會手續部分手續費。類似銀聯的作用和商業模式。

什麼是比特幣分叉?軟分叉和硬分叉的區別及影響

Ⅲ 有關Bitcoin創世塊

創世塊就是區塊鏈所有區塊中的第一塊,起始於比特幣的誕生。創世塊是區塊鏈的開始,從創世塊出現的那一刻起,這條鏈就正式誕生了。

    但事實上很多的「幣」是沒有創世塊的,因為這些幣本身就是由其他的鏈創造出來的,就是所謂的token,叫做代幣或是通證。受比特幣的分布式記賬的啟發,一個叫做Vitalik的少年創造了一種新的區塊鏈:以太坊,從那時起,在以太智能合約發行的token就開始大行其道,只要改改合約內容,在鏈上存個地址加數字,一種代幣就創造出來了,傳說中的分布式賬本。顯然,這些代幣是以太坊上的一組數字,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只有利用這些token支付的Dapp真的能被大多數人接受,這些數字才有自己的價值,即所謂的共識凝聚價值。

扯的有點遠了,下面來看看比特幣的創世塊吧:

看到這里,有些小夥伴可能會說:難道你覺得我能看懂你貼的這些玩意。坦白說我也很後悔……但是粘一半又顯得不專業了,你懂的。

創世塊的意思就是說有一個50BTC的UTXO發給了這個地址。那UTXO又是什麼?這個一言難盡,下次再說,你就當是一個賬本上有50BTC,轉賬給了可能是聰哥的一個地址,但是奇葩的是由於這個賬本是需要驗證輸入輸出的,帳要平,但是第一筆錢沒有設置input,造成聰哥無法使用這筆錢,有人說這個聰哥厲害之處,因為很多人會監視這個地址的交易記錄,這樣就會找到聰哥。現在這個bug讓別人無法追蹤,反正聰哥還有100萬個……

注意coinbase打頭的字元串,翻譯成本文就是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中文為 「2009年1月3日,首相第二次對處於崩潰邊緣的銀行進行緊急救助」,這句話正是The Times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是不是和現在的格局很相似?

本來還想說下其他區塊鏈的創世塊的,這個以後再說吧,本文也是我的公眾號xiaointalk的創世篇,當時還記了幣圈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現在看來也是百感交集啊:

「 賣幣是不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賣幣,幣圈的人各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

同時歡迎大家在 微博 和 頭條 關注XiaoInTalk進行交流!

最後我的微信號kanhaixiaofu

Ⅳ 最初的比特幣和現在的一樣么

不一樣。比特幣分為原始版和新版兩個版本,後者名為「比特幣現金」,專門用於在網上買賣商品,比特幣現金與原始版比特幣的幣值相關,目前的交易表明,這種新比特幣的幣值大約是老比特幣的7%至10%左右。

Ⅳ 西方媒體在幕後揭開比特幣的序幕 | 比特幣身份是個謎龐氏騙局

西班牙《每日郵報》網站最近報道稱,多年來,密碼學家和計算機開發人員未能創造出電子版本的貨幣,一種不需要銀行等中介機構的去中心化支付系統。2009 年 1 月 9 日,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時,網上發布了一份長達九頁的報告,概述了一個將徹底改變金融世界的系統:比特幣。近 13 年後,這個最著名的加密貨幣已成為專家和「業余愛好者」投資的全球現象,其價值已超過 1 萬億歐元。 數字淘金熱開啟了一場關於未來的深刻辯論。但這一切的幕後推手是誰?

虛擬貨幣世界最大的謎團之一是所謂的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誰是這個化名的幕後推手? 在一個信息泛濫、缺乏隱私的時代,我們幾乎對比特幣的起源一無所知,甚至對它的創始人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群體幾乎一無所知,對其身份也幾乎一無所知。估計中本聰持有第一批100萬比特幣,從來沒有動過這個數額。目前身價已超過487億歐元,將成為全球前30名富豪之一。

就像神秘的藝術家班克斯一樣,比特幣創始人角色的神秘面紗並沒有掩蓋他創作的重要遺產。盡管比特幣在物理上並不存在,但它確實存在於虛擬世界中,在那裡它可以用於購買、作為投資工具或作為類似於黃金的避險價值。比特幣允許兩方之間進行支付,而無需金融機構等中介機構。這要歸功於區塊鏈,這是一個使用加密來確保用戶通信隱私的去中心化網路。

該技術是一種支持當今存在的多達 7745 種加密貨幣的架構。有些是有目的的,可以用作支持其背後項目的行動。以太坊就是這種情況,其目標是提供一種分散網路的方法。然而,有些是從一個笑話開始的(這就是為什麼它們被稱為「模因幣」)並且只有投機功能。這種情況發生在狗狗幣或柴犬幣上,這些貨幣的總市值超過 561 億美元。

在短短 10 多年的時間里,加密貨幣世界利用缺乏監管的優勢將自己標准化為一種金融工具,成為一種輕松的投資和賺錢方式。 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價值不是由明確的規則決定的,而是由其投資者的信心決定的。

投入加密貨幣的人越多,其價值就越高。這使市場的市值達到約 2.65 萬億歐元。過去 5 年,比特幣升值了 6.837%,直到現在 1 個比特幣大約相當於 50,965 歐元(最高的加密貨幣市值)。那些在這次「繁榮」之前投資的人現在很富有。 然而,這些資產的波動性也讓其他鮮為人知的加密貨幣像過山車一樣波動,一路上困住了很多投資者。

這些資產的持續繁榮引發了大規模的金融爭論。 加密貨幣的反對者,包括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保羅·克魯格曼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聲稱這是一個龐氏騙局,一個巨大的金字塔計劃,其發起者欺騙了其他投資者獲利。各國政府和央行警告稱,該網路可能存在金融泡沫。如果沒有人控制加密貨幣,那麼沒有人可以對投資者的資金流入負責。

在所謂的「加密兄弟」的化身中,一群年輕人狂妄的投資。加密貨幣世界已經使一個故事正常化,在這個故事中,沒有規則的投機可以讓你一夜暴富。盡管對其風險發出警告,但加密行業已經發展到能夠用瘋狂的自由市場宣傳淹沒一切,無論是簽下安德烈斯·伊涅斯塔、馬特·達蒙還是購買洛杉磯 體育 場。

Ⅵ 比特幣和披薩的悲慘故事,錯過了一個億啊!

本文由區塊鏈內容平台「幣嗨」贊助

2008年中本聰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通過區塊鏈技術去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體系,一年以後,產生了比特幣歷史。

說起與比特幣的「愛情史」,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用這樣一句話總結: 當年你對人家愛理不理,現在人家讓你高攀不起(手動悲傷臉) 。今天跟大家講一個與比特幣和披薩相關的故事,可能是史上最悲催的故事,網友調侃稱這大概是史上最貴的披薩了。

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叫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的小哥哥,還只是佛羅里達州的小程序員,作為挖礦界的吃貨,有天他突發奇想,在bitcointalk論壇中發帖,詢問是否有人幫他在店裡訂兩個披薩,作為回報他可以獲得1萬個比特幣。帖子發出後,大多數人都在「圍觀」,但還真有一位英格蘭的「好心」網友幫他下單了兩張披薩。在那個時候,比特幣並不具備任何價值,這是史上首筆用數字貨幣完成支付的交易,這一天也被定為比特幣披薩日。

有些朋友可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對故事的真偽一直會持有自己的看法,這一個比特幣披薩事件經過多個版本口耳相傳,是否還真實,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比特幣區塊鏈上的可追蹤溯源性幫助我們來驗證這筆交易,即使是八年以前的一筆交易也能在今天准確查到歷史。 在2010年5月22日確實有一筆10000BTC的轉賬,與披薩日的日期相符,看來確信無疑了。(小細節:當時的轉賬費高達0.99BTC)

披薩事件的還原

事情回到2010年的5月18號,我們的主人公Laszlo Hanyecz在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上發帖聲稱:「我可以付一萬比特幣來購買幾個披薩,大概兩個大的就夠了,這樣我可以吃一個然後留一個明天吃。 你可以自己做披薩也可以在外面訂外賣然後送到我的住址。」 他甚至對自己的口味偏好做了要求:「我喜歡洋蔥,胡椒,香腸,蘑菇等,不需要奇怪的魚肉披薩。

帖子發出之後,有幾個感興趣的論壇朋友確實陸續有一些回復,除了有人問地址之外,還有人表示自己在歐洲不知道如何幫Laszlo Hanyecz訂美國的外賣。Laszlo附上了自己在佛羅里達州的地址,並且還有人提示按當時價格10000BTC可以換到41美金,兩個披薩可能不劃算。(一些在當時看來再正常不過的回帖。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錯過幾個億的感覺也是會挺感慨吧)

經過幾天之後,在5月22號Laszlo發出了交易成功的炫耀貼,表示已經和一個叫Jercos的哥們完成了交易,還附上了披薩的圖片。

那麼,Laszlo如何擁有那麼大量的比特幣?

首先,他是一個精通計算機的程序員,並且很早就進入了這個領域,在比特幣系統算力不高的早期時代,他就開始挖礦了。

第二,你可能並不知道,他是使用GPU挖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的大部分挖礦都是使用CPU的,他覺得CPU挖礦不過癮,然後發現GPU要比CPU挖礦快800倍,於是就在比特幣還不普及的階段用GPU挖了大量的比特幣。根據他之前的回帖,每一天的收益在幾千枚左右,這也不奇怪為什麼拿出1w枚來換取披薩了。當然,如今GPU的算力已經不夠了,大部分的比特幣礦機都採用定製的ASIC晶元。

還有個疑問,買了披薩的人現在在哪裡?

當年買了Laszlo一萬年比特幣的Jercos當然也是這次歷史時刻的另一個主角。他在前年的時候接受了一家媒體的訪問,並漏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原來Jercos非常的年輕,現在也只有27歲(買10000個比特幣那年僅僅19歲)。他告訴記者說自己在bitcoin剛創世就關注了這項技術,並成為了出入各大極客論壇的一員。他與賣披薩的Laszlo並不認識,但是總是在同一個IRC(聊天室)出入,在當時算是對ID比較相熟。

談到一萬個比特幣的去向時,他表示在第二年他把這一萬枚比特幣以400美金的價格出售了,回報率在十倍。(雖然十倍但是還是很可惜了。)如今他對區塊鏈的技術還是十分看好,對以太坊也十分看好。

多些理性,少些賭徒心理

新的技術浪潮趨勢已經來到,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區塊鏈,許多人都在不斷探索,買賣一萬比特幣也只是他們人生中的插曲。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已經被各大會議討論來討論去,嚴厲反對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是說你可以先去試試,這就是好事,就能給資本足夠的信心去做。猶如互聯網的早期,說到底,還是需要將其應用於民,創造真正的使用價值。對於區塊鏈,這是時代賦予你我的一次機會,一定要牢牢的把握住。

忽熱忽冷的市場總是讓人有點無所適從,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緊盯著自己的方向,不要被盤面影響過多的情緒,多些理性認知,堅持自己的節奏。說到底這是場比拼耐心和信心的財富挑戰。

Ⅶ 比特幣作為替代性貨幣的「缺陷」有哪些

比特幣作為替代性貨幣的「缺陷」
比特幣的理念對現有的貨幣發行和流通體系具有很強的啟發意義,但比特幣本身並不能替代法幣,不僅源於政府是否允許,更源於其自身的內在限制。
交易處理能力限制。每個區塊大小被限定在1M,每個交易大約250位元組,所以每個區塊最多容納4000個交易。由於每個被認可的區塊平均產生時間為10分鍾,意味著每秒鍾只能處理7個交易。
意味著什麼,隨著區塊鏈交易的火爆,很多交易不得不排隊等待被寫進比特幣區塊鏈。交易處理能力的限制反過來也會影響比特幣作為一種數字貨幣的適用范圍和場景。
底層密碼演算法可能被攻破。比特幣選擇的哈希函數具有碰撞阻力(如果無法找到兩個值,x和y,x不等於y,而H(x)=H(y),則稱哈希函數H具有碰撞阻力),但世界上沒有哈希函數具有真正的防碰撞特性,只是被攻破的概率極低而已。問題在於,一旦被攻破,意味著整個比特幣的安全性將受到根本性威脅,屆時,比特幣可能一文不值。其實,僅僅這種憂慮本身,就會影響人們對於比特幣的信心。
此外,比特幣的總量、切分性和區塊鏈獎勵結構等也會在比特幣發展的某一階段成為制約性條件。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發布新的基礎版本,在分布式架構中,不能確保所有的節點都更新最新的協議,新版本的發布又會帶來分叉的問題。
當然,通過引入嚴格的驗證機制,可以做到通過一段時期內對軟分叉的容忍來實現對底層協議的更新,不會對比特幣的價值帶來根本的影響,但替代法幣的確非其所能勝任。
目前,對比特幣的定位,業內達成的共識也是「數字黃金」或者稱「准數字貨幣」,而非數字貨幣,通過對第三方中介平台的規范與監管,將有效交易集中在場內,可以成為一種新型可投資資產。而其「准數字貨幣」特徵更多地是對法幣的數字化演變提供思路上和技術上的啟示意義,何談替代。
最後,關於比特幣的匿名性與洗錢風險,也一直存在爭議。的確,不要求大家用真實身份加入是比特幣系統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比特幣交易做不到真正的匿名,一個用戶用不同身份做的不同交易有辦法被最終追蹤到;而通過比特幣錢包、交易所等第三方服務機構所做的交易,受到監管機構的反洗錢管理,背後其實都是實名制的。

Ⅷ 八年前丟失744000比特幣:從 MT. GOX 的隕落中吸取教訓

2014年2月24日,臭名昭著的比特幣交易所Mt. Gox在74.4萬枚比特幣(今天價值數十億美元)被盜後下線。

在Mt. Gox破產八年多後,這家一度流行的在線交易平台一度占據了比特幣交易的絕大部分。

Mt. Gox總部位於東京,其域名MtGox.com最初是在2007年注冊的,是一個託管流行 游戲 卡《萬智牌》(Magic: the Gathering)的交易網站。2010年底,它開始作為一個基本的比特幣交易平台運營。然而,隨著業務開始產生巨大的流量,所有者將平台賣給了馬克·卡皮爾斯。

卡皮爾斯是一名狂熱的程序員和比特幣愛好者,他加強了這個在線平台的代碼,以處理越來越多的比特幣交易和買賣訂單。但最終,交易失敗表明,他在技術或管理方面做得不夠,因為他試圖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履行Mt. Gox首席執行長的職責。

2014年2月24日,Mt. Gox暫停交易並下線。最終,人們發現Mt. Gox的基礎設施在過去幾年裡多次被攻擊者利用,這些攻擊者通過操縱比特幣交易所的一些交易數據(一種被稱為交易可鍛性的特性)慢慢地搶劫了比特幣交易所,從而導致了Mt. Gox的攻擊。Gox認為,其中一些提款並未發生,因此數次重新發送了要求的資金。

當月早些時候,Mt. Gox離線數小時後,其團隊發布了一份新聞稿,指責比特幣協議本身造成了交易觀察機制的缺陷。當收到提現請求時,交易所會查看比特幣區塊鏈以確認提現交易ID——由交易信息組成的哈希值。但是,只有在區塊鏈上確認交易後,交易ID才為final,這一特性允許攻擊者通過改變部分交易數據(不包括輸入和輸出)來改變交易ID。結果呢?Mt. Gox的資料庫沒有顯示成功提款,因為該交易所監控的交易id從未進入該區塊,但攻擊者仍然收到比特幣,因為更改的交易確實得到了確認。

令人驚訝的是,盡管這一會計差異從未被發現,但2014年2月24日,Mt. Gox的一份內部文件被泄露,其中詳細描述了該公司為自己挖了一個多大的坑。文件顯示,超過74.4萬枚比特幣被盜,當時價值約3500萬美元,現在價值近300億美元。但Mt. Gox最終的成功並不是第一次。

11年前,也就是2011年,黑客開始利用該公司的安全漏洞,當時數千枚比特幣在至少四次不同的交易中丟失。

2011年3月1日,盜賊成功復制了Mt. Gox熱錢包的Wallet.dat文件,並偷走了80,000 BTC。今年5月,更多的點對點(peer-to-peer)貨幣從交易所被盜,黑客通過不安全的、可公開訪問的網路驅動器獲取了存儲在場外(otc)錢包中的30萬個比特幣。然而,竊賊很快就歸還了29.7萬個比特幣,但只留下了3000個比特幣作為「保管費」。接下來的一個月,一名攻擊者設法訪問了一個內部管理員賬戶,操縱價格,在盜取2000個比特幣之前,一度令市場崩潰。

當年9月,一名黑客成功獲得了對Mt. Gox資料庫的讀寫許可權,使他們能夠在該交易所創建新賬戶,增加用戶余額,並提取7.75萬個比特幣,之後他們刪除了大部分證據日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這位首席執行官的新錢包軟體出現了一個錯誤,導致2609個比特幣被發送到一個無法使用的空密鑰。

2013年,一名黑客再次獲得Mt. Gox的Wallet.dat文件副本,盜取了令人震驚的63萬比特幣。

到2014年,Mt. Gox成了一個麻煩不斷的交易所,人們開始在Mt. Gox以折扣價將自己的比特幣兌換成「真正的」比特幣——這是那些發現自己陷入困境、無法從Mt. Gox提取任何比特幣的人遇到的備用機制。阿德萊德考克斯。賣家將比特幣從他們的Mt. Gox錢包轉移到買家的Mt. Gox錢包,這是一種內幕交易,不需要適當提款,而買家則將鏈上比特幣從他們的錢包轉移到賣家自己的錢包。託管的錢包。

Mt. Gox的取款問題非常嚴重,以至於一名澳大利亞Mt. Gox用戶飛到位於日本的交易所總部抗議,並問卡皮爾斯為什麼不能從交易所取款。Mt. Gox的高管拒絕透露幕後發生的細節,稱這是「技術問題」,而不是在退出之前出現的嚴重管理錯誤。在用戶離開澳大利亞後,Mt. Gox正式宣布,所有提款都將被無限期凍結。

盡管前幾年發生了一系列孤立的黑客攻擊,Mt. Gox最終還是在多年的管理疏忽和軟體故障後溺水身亡。

說到軟體,一名內部人士透露,Mt. Gox根本不使用版本控制——這對於Mt. Gox這樣一個處理大量財務價值的公司來說,似乎有些荒謬。此外,所有代碼更改都必須得到首席執行官卡皮爾斯的批准,這意味著緊急的bug修復可能會在他的辦公桌上擱置數周,直到他來檢查並將其推到主代碼中。事實上,代碼測試套件幾年前就已經不存在了。這些新功能和bug修復完全依賴於人工檢查,然後才能對成千上萬依賴交易所買賣和託管比特幣的用戶實施。

盡管Mt. Gox的技術基礎設施和軟體開發方法代表了最終的集中化水平,因為它嚴重依賴於卡皮爾斯,但最終,所有集中化系統都有其固有的缺點,代表了單點故障。

因此,盡管提高集中化交易所的安全性和穩健性至關重要,但實現持久安全和財富保值的真正答案在於分散的系統。自從比特幣誕生以來,中心化的交易和服務一直在繼續,以取代有缺陷的傳統金融系統,而去中心化的點對點(PEER-to-peer)貨幣系統讓任何人完全控制自己的財務。然而,為了實現一個主權的未來,用戶需要將他們的比特幣保存在自己管理的錢包中。

Mt. Gox在2014年2月底宣布破產,揭露了該公司有缺陷的提款檢查軟體引發的一系列黑客攻擊事件,這些軟體沒有考慮到交易的延展性——至少從2011年起人們就知道了交易延展性的可能性。

盡管該交易所試圖將責任歸咎於比特幣本身,但很明顯,唯一應該怪罪的是它自己的系統——一個糟糕的定製執行系統,耗費了數千人的畢生積蓄。在Mt. Gox的崩潰中,即使是應該知道託管風險和自我託管重要性的比特幣創業者,也因為方便而損失了數百個比特幣。

因此,盡管Mt. Gox的衰落在短期內對比特幣及其全球認知度不利,但它可以說是用戶能夠收到的關於比特幣資產自我託管重要性的最重要提醒。

當時的情況在今天仍然適用:只有完全擁有私鑰,比特幣用戶才能控制他們應該擁有的比特幣數量。但用戶仍在集中交易所持有數百萬比特幣。

自我調節永遠不會太遲。盡管從中央交易所或第三方託管機構提取比特幣的最佳時間是昨天,但第二好的時間是今天。

不要推遲贖回你的比特幣——這是你能做的最不對稱的投資。自我照顧可以提供持續幾代人的保證。從最簡單的自託管設置到更強大的設置,比特幣愛好者只有在看到來自交易所和自託管錢包的比特幣時才會成為比特幣愛好者。

從小事做起,比如配置一個簡單的移動錢包,然後提取一部分比特幣,這樣你就可以看到這是可以做到的。逐漸將硬幣從中央錢包轉移到你自己的錢包,直到你的所有資金都在你的控制之下。甚至還有一些白手套式的自我託管服務,是為那些害怕搞砸的用戶提供的。

無論你最後做什麼,不要把你的比特幣資產放在一個集中的交易所。

Ⅸ 比特幣病毒怎麼破解 比特幣病毒文件恢復方法

360和騰迅安全管家都出了一個病毒修復工具,成功率都蠻低,目前還沒有更有效的方法

熱點內容
區塊鏈技術工信部 發布:2025-08-24 03:22:12 瀏覽:602
區塊鏈為什麼對接虛擬貨幣 發布:2025-08-24 02:48:50 瀏覽:115
ⅰco區塊鏈 發布:2025-08-24 02:48:41 瀏覽:33
小金庫收usdt 發布:2025-08-24 02:47:14 瀏覽:13
區塊鏈ceo市場講稿 發布:2025-08-24 02:44:10 瀏覽:210
目前的元宇宙平台 發布:2025-08-24 02:34:26 瀏覽:933
合約要先轉成eth嗎 發布:2025-08-24 02:30:07 瀏覽:460
區塊鏈由誰來存儲 發布:2025-08-24 02:18:56 瀏覽:516
doge劃水 發布:2025-08-24 02:14:20 瀏覽:400
區塊鏈在出版業的應用 發布:2025-08-24 02:06:05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