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風險
(一)新概念
我對於比特幣的看法是在不斷迭代更新的,但是本質層面的東西不會變:這個新鮮事物是否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我們必須先要明確以下幾個概念:
第一,區塊鏈技術。這是實實在在生產力的發展與革新,具有很重要的現實與未來意義,我們必須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不能再像晶元技術一樣,一步差、步步差,繼續讓美國一直佔領著這個高地。我最初了解區塊鏈技術的時候,彷彿認知領域打開了一扇窗,整個大腦都亮堂了起來,覺得「去中心化」理念的實踐,跟共產主義「六億神州盡舜堯」,以及當年人人可以作為有機體一份子的「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有諸多暗合之處。
區塊鏈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馬恩列毛等先賢們沒有見到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時代,但是他們許多設想自然而然在互聯網時代——也就是生產力的進步中實現了,這就是唯物史觀的偉大力量。
正因為此,國家很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這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區塊鏈還首次作為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寫進了「十四五」計劃。區塊鏈涉及數字技術應用業、數字要素驅動業、數字化效率提升業3個大類中的6個小類。6個小類分別是數字技術應用業的互聯網數據服務,數字要素驅動業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效率提升業的數字化通用、專用設備製造,數字化運輸設備製造,數字化電氣機械、器材和儀器儀表製造,其他智能製造。
第二,比特幣。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誕生的契機與見證,它自己不是生產力不是技術進步,而是生產力發展與技術進步的目的或結果之一。做一個類比,區塊鏈技術是一條新誕生的河流,比特幣就是河流源頭上沖刷下的鵝卵石。對於特定的人群來說,是有收藏價值的,而且你甚至可以理解為,有些人就是為了這個鵝卵石,才挖開的這條河。
比特幣的誕生曾經是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據說)中本聰的初衷就是為了反對美元霸權,決定設計一種「永遠不會貶值」的加密貨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比特幣越來越不能與區塊鏈技術相提並論。比特幣有沒有價值呢?有,挖它機器的損耗、電力的損耗,都是價值。比特幣有沒有使用價值呢?幾乎沒有。除了對少數人來說有一定的紀念意義,然而更多地都用在了金融市場投機、黑市交易與洗錢中了。
第三,挖「礦」行為與炒幣行為。人們用大量計算機,依據特定的演算法找到比特幣,被稱作「挖礦」。由於比特幣演算法的特殊性,越往後挖越難、人越多挖越難,所以必須要投入越來越多的機器,耗費越來越多的電力。而炒幣行為則是針對現有的比特幣的投機——我批判的是針對比特幣的投機行為,而不是比特幣本身,就好比當年鬱金香泡沫,鬱金香那麼美的花是無辜的。
第四,狗狗幣,shit幣,S幣等。這些與比特幣類似,只是基於不同的演算法而產生的,比如比特幣有一個數量上限,狗狗幣就沒有一個上限。加密貨幣都與某些群體是有意義的(黑幫、洗錢集團、跨國犯罪團伙),但是在世界各國政府都不承認的前提下,意義十分有限,只能用作金融投機行為了。有一些幣,甚至於就是為了諷刺比特幣而推出的,結果自己竟然也變成了投機品,成為了「諷刺之諷刺」。
第五,空氣幣,垃圾幣。這些在前幾年國內市場很泛濫,後來經過國家監管取締之後基本銷聲匿跡。這些幣跟區塊鏈技術已經沒有一毛錢關系了,就在後台隨便寫個演算法,然後再蹭一個熱點,去忽悠大爺大媽們投資,這跟明目張膽的騙錢沒有任何區別。祝所有的空氣幣騙子早日進牢房。
下面是當年很經典的一張圖,一群空氣幣垃圾幣搞了個什麼區塊鏈大會,結果到會了好多大媽,因為大媽們是大金主、大投資方,所以都是與會重要嘉賓。按理說,騙大爺大媽們買點保健品啥的,好歹還有個安慰劑的效果,忽悠他們買空氣幣真是造了八輩子的孽。
(二)新局勢
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帶來了新局勢,所以我對於比特幣的評價也是動態變化的。
之前我覺得比特幣一來符合電子貨幣化的趨勢,二來符合互聯網去中心化的進程,說不定還能打擊美元霸權,中本聰他娘的就是個天才。講道理,曾經區塊鏈技術真心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的,而比特幣則是區塊鏈技術最好的「勛章」,我真的很心嚮往之。然而資本和人性的貪婪,可以把一切先進生產力變成投機活動。當新時代的「淘金潮」來臨之時,比特幣甚至變成了生產力的浪費——電力資源,顯卡,硬碟等等生產工具,變成了他們的投機工具,大量的資源被用在了投機浪費中。
人類真的有把任何天才設定玩成投機 游戲 的能力——本來是生產力發展區塊鏈價值的見證,結果變成了瘋狂挖礦浪費生產力的行為;本來是反傳統反權威去中心化的理念,結果變成了交易所割韭菜的狂歡。我現在的態度是這樣的:依然認可比特幣,但我不認可投機比特幣的行為;至於那些垃圾幣、空氣幣、虛擬幣、 游戲 幣,這些東西實在不值一提,早晚會被掃進 歷史 的垃圾桶。
就像我上文所說的,人類 歷史 上很難舉出這樣的例子:耗費了很多價值(凝結在其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但是產生了一個鮮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之前的投機品,股票什麼的不是價值,就是商業票據;鬱金香之類的,聞個香味看個樣子也是有用的。而唯獨比特幣,你很難想像出除了投機、洗錢之外還能有什麼使用價值,這個真的是人類發展新的一頁——我們竟然發明出耗費巨大價值但全無使用價值的東西。
就像本文題目所說的:浪費糧食可恥,浪費生產力呢?比特幣的投機行為,已經轉化為了對生產力的巨大浪費。根據劍橋大學最新的數據統計,光是比特幣的挖礦耗電,每年的耗電量達得到了約133.68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度電量。這個數字基本上超過了瑞典國家的全年耗電量,全球國家耗電佔到27位。在我國,大部分比特幣礦機位於內蒙古、四川、雲南和新疆等地,因為這些地方資源豐富,因此電價較低。中國此類活動每年消耗的電力料將在2024年達到約297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度電)的峰值,超過義大利2016年的耗電量;每年的碳排放也將升至1.3億噸,超過捷克2016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目前全國用電量都很緊張,廣州浙江等地都在限制工業用電,更有碳中和的遠期指標在那裡,不把這種挖礦行為好好打擊一下實在說不過去了。
更何況,除卻對生產力的浪費,還有金融風險的問題。就如上文所述,國內外的比特幣交易難免伴隨著黑市買賣、洗錢、資金外流等風險——這是宏觀層面上的問題;微觀層面上暴漲暴跌24h波動的幣圈交易市場,對於每一位個體投資者來說都是無法控制的風險。
今年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進一步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下一步,應採取針對性措施,開展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集中整治活動,保護好投資者的財產安全,維護好經濟金融秩序。金融管理部門應加大對虛擬貨幣非法挖礦和交易活動的打擊力度,維護好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為我國數字人民幣正式推出創造更好的環境。對非法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或為之提供支持服務的機構、平台,應聯合司法部門及時處置,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增加整治活動威懾力。對比特幣挖礦項目,各地應全面清理、及時關停。
踩了碳排放、金融系統性風險、資金外逃三條紅線,挖礦行為想不死也難。
(三)永恆的貪婪
中本聰為了挑戰美元霸權設計了比特幣的規則,而現在幣圈市場成為了資本逐利的競技場,不得不感慨資本有把任何一種革命性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奴隸。以前「幣圈」還分「幣黨」和「鏈黨」——因為先有幣還是先有鏈本身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掰扯不清。所以幣黨認為區塊鏈技術就是為加密幣服務的,加密幣終將一統未來金融;而鏈黨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遠超於加密幣,比特幣只不過是區塊鏈的兒子而已。
目前來看鏈黨大獲全勝,真正的幣黨所剩無幾,基本都變為熱切投機的掮客罷了。現在所謂幣圈雲雲,不過是給自己一個高大上的名分,本質就是賭博:以前的賭狗變成了先鋒炒幣人士,以前的莊家變成了 科技 創新企業。我是真心實意地一直在建議身邊那些在股市微操和炒幣的朋友們去澳門,簡單直接,一夜暴富的概率比炒幣大多了;而且你賭得多了還能享受vip待遇,房費路費酒水錢都給你報銷;就算你虧了,也是出去 旅遊 放鬆了一趟,澳門那些賭場裝潢豪華,有免費的酒水飲料和各種美味的點心小吃,每天還有諸如夏威夷草裙舞、天鵝湖芭蕾舞、雜耍魔術之類的免費表演,不比你在出租屋裡天天盯著盤爽多了?
更何況,人家賭場都是百年老店誠信為本,贏大了也不會賴賬,還會給你敲鑼打鼓宣傳騙新韭菜;輸大了也不會撕破臉,還會退給你食宿費用和往返路費。看看這些狗逼交易所什麼嘴臉——斷電、拔網線、強制平倉、賬戶失效……我就老嘲諷那些幣圈洋洋得意的先鋒青年,你們這產業比賭博low多了。我還認真建議戒不了「賭癮」的朋友,要賭就去賭真的,虧了錢也可以當做是消費享受了,不比白白被交易所割韭菜爽的多?
以上內容手動狗頭,不是讓大家去賭博,賭狗都該死,我只是諷刺一下所謂的「幣圈」,怕有些好兄弟當真了,還是聲明一下。
看《指環王》有一段劇情,現在看來挺有意思:薩魯曼說矮人們太貪婪,挖礦挖得太深,挖出了遠古的邪惡之物。特么我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那群挖比特幣的人hhhhh真是貪婪啊,現在別說顯卡暴漲了,內存條硬碟之類的,價格都翻了小一倍了,太誇張了。讓我們拭目以待當代挖礦的人會挖出什麼怪物吧。
此情此景,我只想說出《指環王》里那句優美的話:You shall not pass!衷心祝願礦難的萬丈深淵埋葬一切投機分子。
(四)經驗教訓
下面這部分是我自己的投資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就當聽個故事樂呵樂呵,能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最好,如果不能的話銘記一點就好:在沒有充足信息時,盡量遠離金融產品投機市場。
2014年的時候我正在香港讀研,有一位人人網認識的前輩跟我說:「你現在有香港的身份證、香港的銀行賬戶,買比特幣特別方便,你可以了解一下買買試試,機會難得。」我一直很佩服這位前輩,很重視他的建議,所以去了解了一下比特幣。當時剛剛好讀了凱文·凱利的《失控》,彷彿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又學習了一下區塊鏈的原理,覺得中本聰太牛逼了,就感覺被這兩位大神奪走了童貞。所以自然對比特幣充滿了肯定,覺得這是人類金融史上新的一頁。
雖然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我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沒錢。當時我還是學生,拿家裡的生活費,香港房租物價又出奇的高,過得相當緊巴巴的。投資這種事自然就暫時擱置下來了。不過那年上半學期過完,剛好有一個申請半程獎學金的的機會(都是香港各種有錢企業贊助的),於是我申請了一下還真申到了一個一等獎學金(上面還有個特等的),好像是5500港幣,對於那個時候的我就是一筆巨款。
我是聖誕假期之前申請的,來年拿到了錢,用這筆錢買了根鋼筆犒勞了一下自己,剩下的錢買了整整兩個比特幣——我記得當時價格好像是不到兩千港幣,時間有點久遠了,肯定有出入。所以本文肯定不是標題黨啊,當時那筆錢對於我來說就是超級重倉啊就是有梭哈的性質啊。
肯定就有人開始算我賺了多少錢了——買的時候三四百美元,最高漲到了六萬多美元,那這一下就是幾十萬……這是陷入了思維定式的誤區。我不到兩千RMB買的,當漲到四千的時候,我就全部清倉了……不要笑,這特么就是《夏洛特煩惱》里的情節,人人都笑大傻春,人人都是大傻春……
但是投資又不是開上帝視角,你倒著活誰都能活明白。當時比特幣翻一倍對我來說就是超級無敵從未遇到過的收益了,一個剛畢業工作的年輕人很難把持得住吧?誰知道他後來又漲了那麼多翻了幾十倍呢。
沒有錯,這就很真實,總有富佬聽我講完這個故事之後跟我說你要拿得住才行,廢話我也知道,但是你富佬拿去投資的錢僅僅是你零花錢的N分之一,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這筆錢,你可不拿得住么;對於我來說投資收益是可以大大改善生活質量的一筆巨款,肯定心態不一樣啊,肯定患得患失,拿得住就見鬼了。說白了經濟基礎不同,別整這些投資技巧沒用的。
當然,必須嚴謹的說,我跟大傻春還是不一樣的——畢竟那是喜劇電影的效果。我是賣了之後還是持續關注比特幣市場的,後來覺得還有投資價值又買回來了,這又不是一錘子買賣。我後來賣了買、買了賣,也成為了一個令人討厭的投機者,終於有一天我醒悟了。
那個時候炒比特幣正是好行情,也確實賺了不少錢——這沒啥不好承認的。但是呢,比特幣24h可交易,也沒用漲停跌停這種東西,每天價格起起伏伏跟坐過山車一樣,你無時無刻不得盯著盤,心情跟著價格起起落落,忍不住了就想微操。
後來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段時間就覺得挺沒意思的,生活就被比特幣綁架了,人生的意義就是那點漲跌。當時正好研究了「異化」理論,深受啟發,比特幣的漲跌「規定」了我的意義,讓人變成了「非人」,我不是我為自己而活了,我是為比特幣而活了。
人應該是物的主人,人不能是物的僕人。想明白這一點我就清倉了所有的比特幣,就保留了一個留作紀念,現在比特幣別管怎麼瘋長怎麼暴跌我的內心都絲毫激不起一絲波瀾。這一個幣當我決定不拿去市場流動時,它就喪失了外界定價的意義,僅僅是一件「物」而已。我想好了,將來有了孩子,就把保存比特幣錢包的u盤做成一個吊墜掛他脖子上,這是上一輩送的時代性禮物,作為人類生產力發展以及各種奇妙 社會 現象的一個見證。
㈡ 比特幣到底有什麼價值和風險
其實區塊鏈從出現到現在一直是高速發展,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衍生物,也是所有虛擬幣的鼻祖,其價值是非常高的。
現在想要獲得比特幣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通過購買的方式,另一種是使用哈魚礦工挖礦的方式!相信未來比特幣的價值將會是最高的!
㈢ 誰能說下,區塊鏈交易挖礦會虧錢嗎
虧錢是任何情況下都是有可能出現的現場,這個世界沒有百分百能夠確認能夠掙錢的投資。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挖礦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金礦」,新人和散戶的大量湧入,使得市場上
的比特幣礦機一機難求。
也正是在這樣的行情面前,比特幣礦機的價格也開始高漲了起來,不僅如此,因為比特幣數量越來
越稀少,所以挖礦的難度越來越大,現在比特幣挖礦的產能也會逐漸減少。
當礦機收益不足以支付消耗的電費時,這時候的幣價稱為「關機幣價」,影響因素包括幣價、用電
價格、挖礦難度等等,如果幣價跌破「關機幣價」,礦工需要將礦機關閉,否則就會虧損。
所以說,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有著一定的風險,而只有當你投身於這個行業的時候,也就是你深入了
解之後,你才會知道其中存在的風險,而你需要承擔好這些風險,你才能繼續在這個行業發展去。
區塊鏈挖礦:
2009年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並且設定了比特幣只有2100萬個,加入到比特幣網路中,通過參與到區
塊的生產中,提供工作量證明(PoW),即可獲得比特幣網路的獎勵。這個過程即是挖礦。
「挖礦」的概念取自於我們現實經濟生活中已有的概念,黃金挖礦、白銀挖礦等,因為礦物是有價
值的,所以才驅使人們去付出勞動力來挖。
比特幣挖礦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因為參與挖礦的礦工認可比特幣的價值,他們挖礦挖到的比特幣市
場上有人願意花錢。所以,比特幣的挖礦是有意義的。
㈣ 金融主權的確立,看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區塊鏈幣的區別
最近幾個月,央行數字貨幣測試進行的如火如荼,特別是29號建行App數字錢包的忽然爆發,更是把央行數字貨幣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很多人會想到,既然央行的數字貨幣很快就會推出了,那麼基於區塊鏈的貨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是不是也到了實用的階段?會不會在國內也會承認?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央行的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數字幣有本質區別,甚至說,沒有任何關系,而且很多原則都是相反的,主要區別有如下幾個方面:
1.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心化的,而區塊鏈幣是去中心化的。
這一點可以說是根本區別,區塊鏈幣發展出來的本質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是沒有一個人或者組織可以控制區塊鏈網路,所有參與方共同維護了整個區塊鏈;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央行組織的,央行就是中心,負責管理所有的相關技術和業務。
2.央行數字貨幣是實名的,而區塊鏈幣是匿名的。
這是第二個最大的區別,區塊鏈幣因為它的匿名性,成為了有組織犯罪的溫床,各種勒索、威脅也是要求以區塊鏈幣支付贖金,因為是匿名的,無法追蹤真正的使用者。央行數字貨幣要求實名認證,所有使用者都是可以找到的,不用怕被用來做壞事。
3.央行數字貨幣是有法定支付保證的,而區塊鏈幣是無任何保證的。
這也是區塊鏈幣最大的風險所在,你可以說一個比特幣價值一萬元,也可以說一分錢不值,而且就兌付剛性來說,就是一堆數字,沒任何價值。央行數字貨幣和紙幣是一一對應的,需要的話,可以兌換成紙幣。
4 .央行數字貨幣可以離線支付,而區塊鏈幣必須聯網使用。
央行數字錢包支持聯網和離線支付,即使沒有網路也可以直接使用,大大擴展了適用范圍;區塊鏈幣使用比較麻煩,不但要在線使用,大部分還需要安裝專用的客戶端,增加了使用的難度。
5. 央行數字貨幣支持高並發,而區塊鏈幣有交易速度限制。
區塊鏈幣的本質決定了它的交易是低效的,如果要達到較高的交易速度,成本和安全性就很難保證。而央行數字貨幣不是基於區塊鏈的,也許會在部分場景使用,但是本質不需要區塊鏈來保證,所以可以達到傳統電子交易的速度,即使全國人民都使用電子貨幣,也能滿足交易要求。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央行數字貨幣不但和區塊鏈幣無關,甚至我們可以說,央行數字貨幣是區塊鏈幣的反面,不但不會為區塊鏈幣背書,甚至基本宣告在中國不可能使用任何區塊鏈幣了。
㈤ 海外引進的區塊鏈比特幣ICO有什麼嚴重危害
最近被大炒的概念是三個:區塊鏈、比特幣、ICO。
一個是區塊鏈,就是徐小平流出的內部信里那個「順之者昌,逆之則亡」的區塊鏈;
另一個是已經炒作了幾年,價格不斷大起大落,但一直有人鼓吹「每一枚會漲到一萬美元」的比特幣;
再有一個就是幾個月前,薛蠻子大力歡呼與鼓吹、後來又被監管部門予以強烈關注的ICO。就在前天1月12日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表了題目為《關於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的公告,當中點名了迅雷所發布的數字貨幣「鏈克」(原「玩客幣」),稱其「代替了對參與者所貢獻服務的法幣付款義務,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是變相ICO」。此消息一出,迅雷股價在美國時間周五早盤出現大跌。
「比特幣」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再說比特幣,小韜一直是比特幣的看衰者,因為在小韜看來,比特幣沒有解決任何新的問題。換言之,如果今天沒有比特幣,世界會失去什麼?哪些人哪些交易會受到影響?答案是除了極其特別的人,沒有人會受到影響。與現有貨幣相比,比特幣的優勢是什麼?幣值穩定?防偽?成本低?……
比特幣所宣揚的去中心化無外乎是逃避監管罷了。就好比是兩國之間貨物往來本來要走海關,海關有八個通道,你現在搞了一個地下通道,固然可能路程更近,可能免了不少關稅,但這是不合法不合規的。是一種典型的逃避監管的套利行為。在損害社會利益和秩序前提下解決自己的問題本身就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持久的。
更何況為了獲取比特幣所投入的巨大的「挖礦」工作量,消耗了大量的電力、計算機算力,不創造任何價值,是一種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據說現在挖到一枚比特幣的成本已經到了3000到4000美元……
「ICO」就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至於ICO,號稱以數字貨幣為媒的項目IPO,貼著自己炒熱的概念拿著根本不準備兌現的想法,或者可行性幾乎看不到的想法,依託一種逃避了監管的數字貨幣來讓大家購買並擊鼓傳花地炒作價格……這是典型的龐氏騙局,或者說是變相開賭場。
這種案例歷史上很多,前幾年有人把隨便一幅畫,分割成幾千上萬份額,標上一個價格讓大家購買和炒作;幾百年前荷蘭人瘋狂炒作鬱金香,一株鬱金香的價格可以購買一棟城堡……每個人都知道這是泡沫,都知道泡沫會破滅,只是大家都希望以鄰為壑,希望在泡沫破滅之前自己能夠撈一筆.
㈥ 投資比特幣有什麼風險
高額的取得成本
當前投資者再想通過「挖礦」的渠道來獲取比特幣的話,成本已經非常高了。由於比特幣的現有量與演算法的復雜程度成正比,參與挖礦的人數也與演算法的復雜程度成正比。再用普通的家庭計算機來「挖礦」已經不太可能了,目前高配置的專業「挖礦機」市面價格已達到30萬元人民幣一台。而通過網上交易平台兌換,當前的行情也高達1比特幣兌換122.49美元。
要考慮政治環境是否有足夠的支撐
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是否可以得到各國政府的認可非常關鍵。由於比特幣缺乏監管,易成為洗錢、行賄受賄、轉移資產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本質缺乏有力的信用支持,如果作為貨幣,它既缺乏金本位幣背後的商品職能也缺乏信用貨幣的強制力保證。當比特幣市值不斷攀升而對現實貨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和沖擊時,各國政府就有可能宣布其非法。就在五月中旬,美國國土安全部凍結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擁有的兩個銀行賬戶,這是必須考慮的系統性風險。
技術上的安全性
比特幣的設計演算法目前來說尚比較安全,但是各個網上交易平台卻不是沒有漏洞。隨著市值攀升,比特幣已經成為網路黑客熱衷攻擊的目標,用戶比特幣被盜、比特幣交易中心遭受黑客攻擊事件頻發,這也會對比特幣的走勢帶來未知波動。
比特幣的升值空間到底有多大
貨幣的供給應當與經濟發展保持同步,而從比特幣的設計原理來看,比特幣的供給速度由演算法決定,而與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無關。雖然比特幣在理論上消除了通脹,但是其總量的相對匱乏又沒有輔幣是最大短板。比特幣比金本位幣更容易帶來通縮,通縮和通脹一樣有害,直接背離了貨幣的流動本質,註定比特幣的受眾范圍會十分有限。
最佳的入市時機可能已過
從行情走勢上看,比特幣從一開始的1美元兌換1309.03比特幣,到今年才開始火箭式地上漲,在今年四月達到266美元兌換1比特幣的最高記錄。這是因為按照演算法比特幣的供給量每四年減半,從今年起恰恰是新的四年開始。供應量減半的時點肯定是一個敏感的時間窗口。
投資者要有足夠強大的心臟
比特幣的交易有極高的風險,它沒有像股市那樣的漲跌停限制,而且交易是24小時開放的。由於籌碼較少,比特幣價格容易受到莊家控制,有可能出現一天價格漲幾倍的情況,同時也有可能一覺醒來發現資產損失大半。
㈦ 全面解讀區塊鏈與比特幣,教你看懂兩者的關系
01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戶,簡而言之,是一個分散的賬簿,可以被許多人查看和加入。例如,每個塊相當於繩子上的每個結。當每個新交易進入區塊鏈時,它相當於一個事件。為了標記事件的發生,將製作一個符號結,並在特定結上記錄詳細信息
比特幣使用區塊鏈實現價值存儲和交易。此外,區塊鏈本身的技術難度不是最大的,但其應用場景和監管問題有三種類型的區塊鏈:公共區塊鏈、私人區塊鏈和聯合區塊鏈;另一種分類是無許可權和許可權
因此,加密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但區塊鏈技術並不完全屬於加密貨幣
02當金融危機來臨時,區塊鏈技術可以防止偽造,追蹤源頭,簡化金融行業的交易,一些投資者選擇投資加密貨幣以規避相應的資產風險,並受益於區塊鏈解決信任問題的機制,該技術已應用於金融管理和交易。主要表現為區塊鏈可以跟蹤各種類型的交易,也可以在各種場景中發揮防偽和可追溯的作用。版權、商標、學術欺詐等問題相繼曝光
此外,區塊鏈技術還可以簡化交易,使整個交易過程公開透明,跟蹤每個交易事件的鏈接,並確保雙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信任
03比特幣的概念不同於區塊鏈
在「挖掘」過程中,開源區塊鏈網路可以確保信任,不可篡改。當聯網的計算機通過一個精確的演算法並給出正確的答案時,「缺席者」將因挖掘而獲得獎勵,並可以使用世界各地的伺服器,但整個過程仍然非常耗能
貨幣圖表B幣:全面解讀區塊鏈和比特幣將教會你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源代碼,也就是說,為每個人開發的網路,它以分散的優勢受到歡迎。然而,作為一個公共區塊鏈,比特幣由於采礦而消耗了大量的計算能力,這導致了許多國家的嚴重功耗
因此,對於一項新興技術,最好不要盲目信任或投資,並認識到其真正目的,以便客觀地看到一切並做好准備。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
㈧ 全面解讀區塊鏈與比特幣,教你看懂兩者的關系,有備無患
當談及區塊鏈,往往離不開「比特幣」一詞,由於如今的加密貨幣都是基於區塊鏈的名義發布,因此部分人很容易將兩者的概念發生混淆。接下來,可鏈雲 科技 會全面解讀區塊鏈與比特幣的區別,教你看懂兩者之間的關系。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目,簡單來說,還是一個分散的賬本,可以供很多人查看和加入其中。舉個例子,每個區塊,就相當於一根繩子上面的每個繩結,當每一筆新交易進入區塊鏈後,就等於發生了一件事,為了標志事情的發生會象徵性打個結,並在特定的結上面記錄詳細的信息。
而比特幣是利用區塊鏈實現價值儲存和交易,另外,區塊鏈本身的技術難度不是最大的,最難的是其應用的場景,以及將會面臨的監管問題。
區塊鏈有三種分類,即公有區塊鏈、私有區塊鏈、聯合區塊鏈;另外的一種分類則是是無許可權與許可。
因此,加密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而區塊鏈技術卻不專屬於加密貨幣
當金融危機到來時,一些投資者紛紛選擇投資加密貨幣,以此躲避相應的資產風險,得益於區塊鏈解決信任問題的機制,該技術已經被應用於金融管理、交易中。主要表現為,區塊鏈可以追蹤多種類型的交易,還能在多種場景中起到防偽溯源的作用,像版權、商標、學歷造假等問題紛紛曝光。
另外,區塊鏈技術還能簡化交易,使整個交易流程變得公開、透明,對每一交易事件的環節進行追蹤,確保合作雙方擁有一定的信任度。
在「挖礦」時開源的區塊鏈網路,可以確保信任,還具有不可篡改等特點,當聯網的計算機經過精密的演算法後,正確答案出來了,「曠工」們就會得到挖礦獎勵,並可以用到遍布全球的伺服器,不過整個過程還是很耗能的。
可能是這一誤區導致大眾將比特幣與區塊鏈的概念搞混了,雖然當前超過90%的區塊鏈項目都有發幣,但是真正能落實的項目卻甚少,另外,比特幣瘋狂挖礦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浪費了顯卡和電力。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開源而已,即一個對所有人都開發的網路,憑借去中心化的優點而備受歡迎,不過,作為一個公共區塊鏈的比特幣卻因為挖礦消耗了大量的計算能力,導致多個國家的電力消耗嚴重。
所以說,對於一種新興技術,最好不能盲目信任或投入,認清其真正的用途,才能做到客觀看到每種事物,做到有備無患。
㈨ 比特幣的四大弊端你知道嗎
論述題:請回答比特幣有哪四大弊端?並論述目前有哪些技術能彌補這些不足?
答:比特幣的四大弊端分別是:交易確認時間長、需要大量算力投入、難以承載商用場景、社區治理過於片面。目前Bitterfly——蝴蝶矩陣熵權共識演算法能彌補上述不足。
1. 交易時間縮短至15秒,賦能商業應用新生態
比特幣交易的生命周期始於交易的創建,目前比特幣系統中一般取6個區塊作為交易確認時間,即在交易被寫入區塊後再等待6個基於該區塊生成(一般是60分鍾),再實際進行該交易其他資產的交接,而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
針對這個問題,Bitterfly改進了工作量證明機制:首先,Bitterfly的共識達成發生在驗證節點之間。參與投票節點的身份是事先知道的,每個驗證節點都預先配置了一份可信任節點名單,在名單上的節點可對交易達成進行投票。其次,Bitterfly共識演算法的拜占庭容錯(BFT)能力為(n-1)/5,即可以容忍整個網路中20%的節點出現拜占庭錯誤而不影響正確的共識。因此,演算法的效率比POW等匿名共識演算法要高效,商用級的區塊鏈確認速度(5000+TPS)將交易的確認時間縮短到了幾秒鍾,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交易不受時間限制,實時進行。
2. Cloud-API雲伺服器挖礦,減少算力+電力投入
從2010年開始挖礦,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加入比特幣網路中,挖礦的難度急劇增大,全網每秒要進行幾萬億次的哈希計算,挖礦對電腦的硬體和礦機的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隨著被挖出的比特幣數量逐漸減少,礦工們為了確保有利可圖,成千上萬台礦機每天24小時挖礦,用電量消耗十分龐大。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開采這種加密貨幣所需電力激增至每年77.78太瓦時,相當於智利的總耗電量。
Bitterfly作為一條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公鏈,改進了比特幣的挖礦方式,首次提出雲伺服器挖礦Cloud-API的概念。Cloud-API支持多種類型計算設備,包括接入全球多個雲伺服器供應商,如亞馬遜雲、微軟雲、阿里雲、谷歌雲、IBM雲等,通過高效聚合全球算力資源,實現挖礦裂變效應,不僅大幅度降低了挖礦門檻,還能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從投資成本角度來說,在保證礦機高性能運作下,節約電力將使傳統的專用礦機不再具有優勢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境地。
3. POW+Bitterfly雙層演算法,承載商業應用之需
比特幣由於系統吞度量(TPS)每秒處理的數量過低,很容易造成網路擁堵嚴重,難以滿足用戶交易的核心訴求。在落地應用方面,由於擴展性差、交易費用高、確認時間長等問題,導致比特幣難以承載更大的商用場景。隨著「區塊鏈+」的概念不斷深入推進,用戶已從單純的關注數字貨幣價格和交易,逐步轉為更加重視其使用范圍的大小。根據市場需求提高落地應用能力是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
Bitterfly開創性地提出了POW+Bitterfly雙層演算法,即改進型 PBFT 演算法。Bitterfly通過 POW 演算法確保底層區塊足夠安全的同時,以價值儲存、去中心化數字資產兌換、支付與清算等技術,服務多種商業生態和應用。根據使用者(個人、企業、政府)、資產所有者、服務運營商、產業鏈上不同經營主體(設備供應商、在線電商、金融機構、物流企業等),以及區塊鏈業務特點,對底層進行模塊化拆分,達到應對多維度、多角色的安全防護、數據隱私保密、分布式數據存儲、可信數據資產接入和交易。
4. 21個創世節點,凝聚社區共識
比特幣社區的上層管理就算是最低門檻也是大部分人的天花板,因為比特幣的社區治理更側重於技術的升級與維護,且治理體系非常復雜,需要極強的專業能力。雖然社區「人人可參與」,只要大體上認同比特幣的核心價值並願意參與其中相關活動,就可以被認為是社區成員,但相較於金字塔頂部而言這些人缺乏認同感,流動性較大。
所以,Bitterfly從機制上首要倡導的就是讓每個節點主動推廣Bitterfly的價值觀,在理念上達成一致。其次,以「做貢獻,得獎勵」的方式促進社區共享共治,形成合力穩健發展。Bitterfly社區將不設准入門檻,不論是否擁有技術背景,均可競爭節點資格。Bitterfly總共誕生210個節點,節點會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社區未來的發展。
近來在國外科研社交服務網站Researchgate上,一篇由哈佛大學學生發表的文章:「Bitterfly:蝴蝶熵權共識演算法」引起了廣泛關注。文章在肯定比特幣價值的同時,也指出了POW共識演算法的弊端,並表明在技術方面比特幣對區塊鏈的未來難以為繼。
在比特幣問世11年後,它能否繼續支撐整個區塊鏈行業被再一次放在話題桌上討論,
而該名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同樣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蝴蝶熵權共識演算法。蝴蝶振翅,颶風將起。Bitterfly變革世界的力量從每一次全力以赴的展翅而始。
點擊頭像關注更多內容
㈩ 比特幣的法律風險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同時,比特幣也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隨著2008年第一枚比特幣的誕生至今,比特幣的發展趨向成熟,不斷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同時,比特幣的價格也充滿起伏。我國法律允許比特幣的存在,但禁止比特幣交易。
拓展資料:
我國范圍內有比特幣存在,單純持有比特幣是不違法的,只是我國已經限制了比特幣的交易,一般只能在個體之間交易轉讓,不允許公開向公眾發售。
但是比特幣投資在高收益的表象下也存在著非常大的法律風險。因為比特幣僅僅是一種技術和方法,不存在是否是騙局的說法,但不同的比特幣投資根據其形式不同,有可能是騙局,更有可能涉及違法犯罪。
首先,由於其缺乏監管,其流通交易形式大多和證券的發行、上市類似,並且存在設立交易所進行交易的行為。其交易流程,交易結果等不透明,遇到問題難以規制。而且其價格形成機制不透明,交易價格大起大落,容易讓投資者蒙受巨額損失。
其次,其本身未經過央行認可,在國內不能當做貨幣使用,一旦遭遇政策監管,很可能遇到無人接盤價格一落千丈的風險,物權法也沒有明確保護數字幣的相應條款,因此,炒作比特幣相當於在寒冬中裸奔,是非常危險的。
最後,比特幣雖然不違法,但也不排除其作為監管之外的貨幣,被少數詐騙分子及非法集資分子利用,作為違法犯罪和洗錢的工具。
因此建議慎重參與比特幣投資,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