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比特幣吧
Ⅰ 比特幣漲到15萬一枚,家用台式機24小時不停挖,多久能挖一枚
比特幣誕生的時間充滿的歷史意味,於2008年由一個叫做中本聰的人提出,他強調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能避開銀行這個中間環節。
在一整套的比特幣系統中(比特幣區塊鏈技術),人人都可以發行貨幣,人人都能跳過銀行這一壁壘進行交易,因此在2008年期間產生了極大的爭議。
後來題的難度在逐漸增大,電腦需要運行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出答案,並且獎勵也是在一步步縮減,比特幣玩家就一步步流失了,這個游戲已經不是一般人能玩兒得起的。
比特幣這邊的專家說到,現在才想去挖比特幣已經晚了,一台家用台式電腦,不吃不喝地運營三四年才能得出一枚比特幣,已經特別稀少了。
不說有沒有這個毅力,一個月不到電腦都會燒壞,所以還是把機會留給那些開網吧,做黑客的人吧,挖比特幣也是黑客對設備植入病毒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一些不良網站病毒就超級多。
比特幣對於社會價值:有弊有利,不分高低
比特幣這一門游戲最大的技術含量就是區塊鏈技術,其不知道怎麼來形容這個區塊鏈技術對於社會有多重要,但是數字人民幣發行區塊鏈技術絕對是核心技術之一。
區塊鏈技術是每個國家、每個行業實現智能、高效管理都必須使用這一套技術,看起來很抽象,但是當我們接觸到額時候又非常具體。
但是比特幣最大的隱患在於,公然挑戰了主權國家發行貨幣的權力,這一項去中心化的發明如果成為主流貨幣,會大大削弱國家的經濟職能。
所以不管是我們也好,還是西方發達國家也罷,對於比特幣都是抱著打壓的態度,畢竟這項去中心化的貨幣,總是用於進行一些非法殘暴的交易,並且規避了國家監察。
Ⅱ 比特幣已死,區塊鏈重生
(一)新概念
我對於比特幣的看法是在不斷迭代更新的,但是本質層面的東西不會變:這個新鮮事物是否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我們必須先要明確以下幾個概念:
第一,區塊鏈技術。這是實實在在生產力的發展與革新,具有很重要的現實與未來意義,我們必須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不能再像晶元技術一樣,一步差、步步差,繼續讓美國一直佔領著這個高地。我最初了解區塊鏈技術的時候,彷彿認知領域打開了一扇窗,整個大腦都亮堂了起來,覺得「去中心化」理念的實踐,跟共產主義「六億神州盡舜堯」,以及當年人人可以作為有機體一份子的「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有諸多暗合之處。
區塊鏈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馬恩列毛等先賢們沒有見到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時代,但是他們許多設想自然而然在互聯網時代——也就是生產力的進步中實現了,這就是唯物史觀的偉大力量。
正因為此,國家很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這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區塊鏈還首次作為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寫進了「十四五」計劃。區塊鏈涉及數字技術應用業、數字要素驅動業、數字化效率提升業3個大類中的6個小類。6個小類分別是數字技術應用業的互聯網數據服務,數字要素驅動業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效率提升業的數字化通用、專用設備製造,數字化運輸設備製造,數字化電氣機械、器材和儀器儀表製造,其他智能製造。
第二,比特幣。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誕生的契機與見證,它自己不是生產力不是技術進步,而是生產力發展與技術進步的目的或結果之一。做一個類比,區塊鏈技術是一條新誕生的河流,比特幣就是河流源頭上沖刷下的鵝卵石。對於特定的人群來說,是有收藏價值的,而且你甚至可以理解為,有些人就是為了這個鵝卵石,才挖開的這條河。
比特幣的誕生曾經是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據說)中本聰的初衷就是為了反對美元霸權,決定設計一種「永遠不會貶值」的加密貨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比特幣越來越不能與區塊鏈技術相提並論。比特幣有沒有價值呢?有,挖它機器的損耗、電力的損耗,都是價值。比特幣有沒有使用價值呢?幾乎沒有。除了對少數人來說有一定的紀念意義,然而更多地都用在了金融市場投機、黑市交易與洗錢中了。
第三,挖「礦」行為與炒幣行為。人們用大量計算機,依據特定的演算法找到比特幣,被稱作「挖礦」。由於比特幣演算法的特殊性,越往後挖越難、人越多挖越難,所以必須要投入越來越多的機器,耗費越來越多的電力。而炒幣行為則是針對現有的比特幣的投機——我批判的是針對比特幣的投機行為,而不是比特幣本身,就好比當年鬱金香泡沫,鬱金香那麼美的花是無辜的。
第四,狗狗幣,shit幣,S幣等。這些與比特幣類似,只是基於不同的演算法而產生的,比如比特幣有一個數量上限,狗狗幣就沒有一個上限。加密貨幣都與某些群體是有意義的(黑幫、洗錢集團、跨國犯罪團伙),但是在世界各國政府都不承認的前提下,意義十分有限,只能用作金融投機行為了。有一些幣,甚至於就是為了諷刺比特幣而推出的,結果自己竟然也變成了投機品,成為了「諷刺之諷刺」。
第五,空氣幣,垃圾幣。這些在前幾年國內市場很泛濫,後來經過國家監管取締之後基本銷聲匿跡。這些幣跟區塊鏈技術已經沒有一毛錢關系了,就在後台隨便寫個演算法,然後再蹭一個熱點,去忽悠大爺大媽們投資,這跟明目張膽的騙錢沒有任何區別。祝所有的空氣幣騙子早日進牢房。
下面是當年很經典的一張圖,一群空氣幣垃圾幣搞了個什麼區塊鏈大會,結果到會了好多大媽,因為大媽們是大金主、大投資方,所以都是與會重要嘉賓。按理說,騙大爺大媽們買點保健品啥的,好歹還有個安慰劑的效果,忽悠他們買空氣幣真是造了八輩子的孽。
(二)新局勢
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帶來了新局勢,所以我對於比特幣的評價也是動態變化的。
之前我覺得比特幣一來符合電子貨幣化的趨勢,二來符合互聯網去中心化的進程,說不定還能打擊美元霸權,中本聰他娘的就是個天才。講道理,曾經區塊鏈技術真心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的,而比特幣則是區塊鏈技術最好的「勛章」,我真的很心嚮往之。然而資本和人性的貪婪,可以把一切先進生產力變成投機活動。當新時代的「淘金潮」來臨之時,比特幣甚至變成了生產力的浪費——電力資源,顯卡,硬碟等等生產工具,變成了他們的投機工具,大量的資源被用在了投機浪費中。
人類真的有把任何天才設定玩成投機 游戲 的能力——本來是生產力發展區塊鏈價值的見證,結果變成了瘋狂挖礦浪費生產力的行為;本來是反傳統反權威去中心化的理念,結果變成了交易所割韭菜的狂歡。我現在的態度是這樣的:依然認可比特幣,但我不認可投機比特幣的行為;至於那些垃圾幣、空氣幣、虛擬幣、 游戲 幣,這些東西實在不值一提,早晚會被掃進 歷史 的垃圾桶。
就像我上文所說的,人類 歷史 上很難舉出這樣的例子:耗費了很多價值(凝結在其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但是產生了一個鮮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之前的投機品,股票什麼的不是價值,就是商業票據;鬱金香之類的,聞個香味看個樣子也是有用的。而唯獨比特幣,你很難想像出除了投機、洗錢之外還能有什麼使用價值,這個真的是人類發展新的一頁——我們竟然發明出耗費巨大價值但全無使用價值的東西。
就像本文題目所說的:浪費糧食可恥,浪費生產力呢?比特幣的投機行為,已經轉化為了對生產力的巨大浪費。根據劍橋大學最新的數據統計,光是比特幣的挖礦耗電,每年的耗電量達得到了約133.68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度電量。這個數字基本上超過了瑞典國家的全年耗電量,全球國家耗電佔到27位。在我國,大部分比特幣礦機位於內蒙古、四川、雲南和新疆等地,因為這些地方資源豐富,因此電價較低。中國此類活動每年消耗的電力料將在2024年達到約297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0億度電)的峰值,超過義大利2016年的耗電量;每年的碳排放也將升至1.3億噸,超過捷克2016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目前全國用電量都很緊張,廣州浙江等地都在限制工業用電,更有碳中和的遠期指標在那裡,不把這種挖礦行為好好打擊一下實在說不過去了。
更何況,除卻對生產力的浪費,還有金融風險的問題。就如上文所述,國內外的比特幣交易難免伴隨著黑市買賣、洗錢、資金外流等風險——這是宏觀層面上的問題;微觀層面上暴漲暴跌24h波動的幣圈交易市場,對於每一位個體投資者來說都是無法控制的風險。
今年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進一步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下一步,應採取針對性措施,開展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集中整治活動,保護好投資者的財產安全,維護好經濟金融秩序。金融管理部門應加大對虛擬貨幣非法挖礦和交易活動的打擊力度,維護好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為我國數字人民幣正式推出創造更好的環境。對非法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或為之提供支持服務的機構、平台,應聯合司法部門及時處置,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增加整治活動威懾力。對比特幣挖礦項目,各地應全面清理、及時關停。
踩了碳排放、金融系統性風險、資金外逃三條紅線,挖礦行為想不死也難。
(三)永恆的貪婪
中本聰為了挑戰美元霸權設計了比特幣的規則,而現在幣圈市場成為了資本逐利的競技場,不得不感慨資本有把任何一種革命性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奴隸。以前「幣圈」還分「幣黨」和「鏈黨」——因為先有幣還是先有鏈本身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掰扯不清。所以幣黨認為區塊鏈技術就是為加密幣服務的,加密幣終將一統未來金融;而鏈黨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遠超於加密幣,比特幣只不過是區塊鏈的兒子而已。
目前來看鏈黨大獲全勝,真正的幣黨所剩無幾,基本都變為熱切投機的掮客罷了。現在所謂幣圈雲雲,不過是給自己一個高大上的名分,本質就是賭博:以前的賭狗變成了先鋒炒幣人士,以前的莊家變成了 科技 創新企業。我是真心實意地一直在建議身邊那些在股市微操和炒幣的朋友們去澳門,簡單直接,一夜暴富的概率比炒幣大多了;而且你賭得多了還能享受vip待遇,房費路費酒水錢都給你報銷;就算你虧了,也是出去 旅遊 放鬆了一趟,澳門那些賭場裝潢豪華,有免費的酒水飲料和各種美味的點心小吃,每天還有諸如夏威夷草裙舞、天鵝湖芭蕾舞、雜耍魔術之類的免費表演,不比你在出租屋裡天天盯著盤爽多了?
更何況,人家賭場都是百年老店誠信為本,贏大了也不會賴賬,還會給你敲鑼打鼓宣傳騙新韭菜;輸大了也不會撕破臉,還會退給你食宿費用和往返路費。看看這些狗逼交易所什麼嘴臉——斷電、拔網線、強制平倉、賬戶失效……我就老嘲諷那些幣圈洋洋得意的先鋒青年,你們這產業比賭博low多了。我還認真建議戒不了「賭癮」的朋友,要賭就去賭真的,虧了錢也可以當做是消費享受了,不比白白被交易所割韭菜爽的多?
以上內容手動狗頭,不是讓大家去賭博,賭狗都該死,我只是諷刺一下所謂的「幣圈」,怕有些好兄弟當真了,還是聲明一下。
看《指環王》有一段劇情,現在看來挺有意思:薩魯曼說矮人們太貪婪,挖礦挖得太深,挖出了遠古的邪惡之物。特么我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那群挖比特幣的人hhhhh真是貪婪啊,現在別說顯卡暴漲了,內存條硬碟之類的,價格都翻了小一倍了,太誇張了。讓我們拭目以待當代挖礦的人會挖出什麼怪物吧。
此情此景,我只想說出《指環王》里那句優美的話:You shall not pass!衷心祝願礦難的萬丈深淵埋葬一切投機分子。
(四)經驗教訓
下面這部分是我自己的投資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就當聽個故事樂呵樂呵,能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最好,如果不能的話銘記一點就好:在沒有充足信息時,盡量遠離金融產品投機市場。
2014年的時候我正在香港讀研,有一位人人網認識的前輩跟我說:「你現在有香港的身份證、香港的銀行賬戶,買比特幣特別方便,你可以了解一下買買試試,機會難得。」我一直很佩服這位前輩,很重視他的建議,所以去了解了一下比特幣。當時剛剛好讀了凱文·凱利的《失控》,彷彿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又學習了一下區塊鏈的原理,覺得中本聰太牛逼了,就感覺被這兩位大神奪走了童貞。所以自然對比特幣充滿了肯定,覺得這是人類金融史上新的一頁。
雖然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我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沒錢。當時我還是學生,拿家裡的生活費,香港房租物價又出奇的高,過得相當緊巴巴的。投資這種事自然就暫時擱置下來了。不過那年上半學期過完,剛好有一個申請半程獎學金的的機會(都是香港各種有錢企業贊助的),於是我申請了一下還真申到了一個一等獎學金(上面還有個特等的),好像是5500港幣,對於那個時候的我就是一筆巨款。
我是聖誕假期之前申請的,來年拿到了錢,用這筆錢買了根鋼筆犒勞了一下自己,剩下的錢買了整整兩個比特幣——我記得當時價格好像是不到兩千港幣,時間有點久遠了,肯定有出入。所以本文肯定不是標題黨啊,當時那筆錢對於我來說就是超級重倉啊就是有梭哈的性質啊。
肯定就有人開始算我賺了多少錢了——買的時候三四百美元,最高漲到了六萬多美元,那這一下就是幾十萬……這是陷入了思維定式的誤區。我不到兩千RMB買的,當漲到四千的時候,我就全部清倉了……不要笑,這特么就是《夏洛特煩惱》里的情節,人人都笑大傻春,人人都是大傻春……
但是投資又不是開上帝視角,你倒著活誰都能活明白。當時比特幣翻一倍對我來說就是超級無敵從未遇到過的收益了,一個剛畢業工作的年輕人很難把持得住吧?誰知道他後來又漲了那麼多翻了幾十倍呢。
沒有錯,這就很真實,總有富佬聽我講完這個故事之後跟我說你要拿得住才行,廢話我也知道,但是你富佬拿去投資的錢僅僅是你零花錢的N分之一,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這筆錢,你可不拿得住么;對於我來說投資收益是可以大大改善生活質量的一筆巨款,肯定心態不一樣啊,肯定患得患失,拿得住就見鬼了。說白了經濟基礎不同,別整這些投資技巧沒用的。
當然,必須嚴謹的說,我跟大傻春還是不一樣的——畢竟那是喜劇電影的效果。我是賣了之後還是持續關注比特幣市場的,後來覺得還有投資價值又買回來了,這又不是一錘子買賣。我後來賣了買、買了賣,也成為了一個令人討厭的投機者,終於有一天我醒悟了。
那個時候炒比特幣正是好行情,也確實賺了不少錢——這沒啥不好承認的。但是呢,比特幣24h可交易,也沒用漲停跌停這種東西,每天價格起起伏伏跟坐過山車一樣,你無時無刻不得盯著盤,心情跟著價格起起落落,忍不住了就想微操。
後來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段時間就覺得挺沒意思的,生活就被比特幣綁架了,人生的意義就是那點漲跌。當時正好研究了「異化」理論,深受啟發,比特幣的漲跌「規定」了我的意義,讓人變成了「非人」,我不是我為自己而活了,我是為比特幣而活了。
人應該是物的主人,人不能是物的僕人。想明白這一點我就清倉了所有的比特幣,就保留了一個留作紀念,現在比特幣別管怎麼瘋長怎麼暴跌我的內心都絲毫激不起一絲波瀾。這一個幣當我決定不拿去市場流動時,它就喪失了外界定價的意義,僅僅是一件「物」而已。我想好了,將來有了孩子,就把保存比特幣錢包的u盤做成一個吊墜掛他脖子上,這是上一輩送的時代性禮物,作為人類生產力發展以及各種奇妙 社會 現象的一個見證。
Ⅲ 比特幣與比特幣現金有啥關系
比特現金和比特幣有兩重關系:比特現金是比特幣的分叉幣和競爭幣。
第二重,競爭幣。顧名思義,就是兩種相互競爭的貨幣。就好比市場上兩種同質商品的競爭一樣,爭奪市場份額。在虛擬數字貨幣市場上,市場份額就是這么大,持有一種幣的人多了,持另一種幣的人就會相對的減少,形成一種你增我減的競爭關系。
在這兩種關系中,競爭幣是比較好理解的,而分叉幣較難,因為是技術上的問題。
現在清楚兩種幣的關系了嗎?
Ⅳ 花兩萬塊買了點比特幣,虛擬貨幣的水到底有多深
如果你還沒懂區塊鏈是什麼,我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資料庫,要往這個資料庫存儲數據需要每個節點的確認,同時數據一旦存入這個資料庫數據將無法修改。
區塊鏈其中涉及到的演算法是非常復雜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一讀「白話區塊鏈」這本書,這本書對區塊鏈的概念以及應用做了一些比較詳細的解答。光是從技術本身出發,因為不可修改性,區塊鏈在智能合約、金融領域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價值的。
而比特幣又是什麼呢?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的一個應用,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從2009年的發行價0.2元開始經歷8年之後在2017年年末達到了10萬元,增長50萬倍,正是在這樣的炒作之下,一大波基於區塊鏈或者比特幣的應用泡沫快速的湧入市場,我把這些應用叫做「區塊鏈泡沫」
為什麼我會把這些稱之為區塊鏈泡沫,其一現階段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有99%都沒有成型的應用,基本上只是一個唬人的白皮書,一個理想化的商業模型;其二比特幣屬於區塊鏈的第一層應用區塊鏈1.0「數字化貨幣合約系統」,區塊鏈2.0是「自定義智能合約系統」,區塊鏈3.0是「超級賬本」,但是我目前看到的情況是區塊鏈1.0尚未成熟,卻有大批區塊鏈3.0的項目紛沓而至;其三很多項目就是為了割韭菜圈錢,因為發行虛擬貨幣太過容易。
關於割韭菜我深有體會,因為上周我花了一萬多塊錢學費進入了幣圈。什麼是幣圈呢?其實就是這些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為了能夠「圈錢」割韭菜,然後自己單獨發行的一種虛擬貨幣,這種虛擬貨貨幣人人可以買入賣出。你可以理解它為一種股票,當然你要是把它理解為Q幣我也不會怪你。你可以在一些平台用現金買虛擬貨幣,並且可以用虛擬貨幣等價交換其他虛擬貨幣。
當然和虛擬貨幣比起來,股票要穩得多。現階段虛擬貨幣的價值根本無法衡量,而且虛擬貨幣在幣圈的價格變動太大,增長百分之幾十甚至百分之幾百都可能是幾小時之內的常事。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比特幣的價格就已經嚴重的超越了它本身應有的價值。
所以現在的虛擬貨幣市場更像是賭博,有的人認為自己聰明,有的人認為自己不會是那最後一撥人,可以短時內多賺點錢,殊不知虧得更多,這些人都在等待著中國大媽的湧入。
作為技術出身的人來說,我還是認為區塊鏈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事實上有些應用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可怕的是現在很多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泡沫正在以傳銷式的速度覆蓋著本性就愛賭博的普通群體。
幣圈水深似海,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不要輕易踏進幣圈。到目前為止,虛擬貨幣到底是價值投資,還是一場騙局泡沫都還是在爭論不休。比特幣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了,國際上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都沒有一個完全的定論,你就應該知道這個東西有多大風險了。或許有一天國際上都不認可了,瞬間就灰飛煙滅了。如果你看別人都在玩,實在忍不住想進來試試水,那就拿一點閑錢買點比特幣或者以太坊現貨,然後賬號保存好,忘記這件事吧,持有現貨風險相對小一些,千萬千萬千萬不要碰合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是漲是跌,漲多少跌多少。它可以一天幾千上萬美金的漲跌幅度,而且你完全不會知道它的上漲或下跌依據是什麼。我能告訴你的就是虛擬貨幣的漲跌全看莊家心情。不要相信自媒體上的所謂大神的分析,要麼是說的含糊其辭,要麼就是說的兩頭能圓。不管是漲是跌,都給你一個很大的范圍,不管市場怎麼走,都在他給的范圍,不懂的你會以為他分析的好准,其實只是文字 游戲 而已。想在幣圈賺錢,要麼你是莊家,要麼你是有堅定信仰的屯幣者。雖然我個人比較看好比特幣未來的前途,但是中間的風險還是很大。小白遠離幣圈,遠離幣圈,遠離幣圈!!!
關於虛擬貨幣,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千萬不要碰幣,否則你就等著碰壁。原因如下:
1、 貨幣,背後的支撐力量其實是國家信用,是國家把控經濟命脈的關鍵所在。可以稱為之國脈。既然是如此重要的東西,發行方必定是國家。因此,除了國家之外發行的所有虛擬貨幣,發行方都不是那麼靠譜。
2、 虛擬貨幣號稱是區塊鏈技術的產物,完全去中心化。在初期,是被極客圈子所認可的,它的前提是極客們都有同樣的信仰。但是一旦開放到更多的人,這些人的信仰可不一定一致。
3、 虛擬貨幣更多的投機,而非投資。所謂的投機,就跟去賭場一樣,壓大壓小的問題,而虛擬貨幣的莊家所掌握的籌碼更多,控盤的可能性越大,一般人進去,就是被操縱的命運,你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4、 虛擬貨幣的價值在哪裡?通常講的匿名性,可溯源,但是這些是如何產生價值的呢,以何為依託呢,都沒有講清楚。因為不可靠,所以講不清楚。
可以理解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人們的焦慮、渴望,但是不要為了自己的無知買單,那可都是你實實在在通常自己的勞動賺來的錢,不要白白送給那麼操盤的莊家們。只要沒人跟他們玩,就象只要人們不進賭場,賭場早晚就會關門的。珍愛幸福,遠離幣圈。
如果你還沒懂比特幣區塊鏈是什麼,我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資料庫,要往這個資料庫存儲數據需要每個節點的確認,同時數據一旦存入這個資料庫數據將無法修改
。區塊鏈其中涉及到的演算法是非常復雜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一讀「白話區塊鏈」這本書,這本書對區塊鏈的概念以及應用做了一些比較詳細的解答。光是從技術本身出發,因為不可修改性,區塊鏈在智能合約、金融領域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價值的。
而比特幣又是什麼呢?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的一個應用,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從2009年的發行價0.2元開始經歷8年之後在2017年年末達到了10萬元,增長50萬倍,正是在這樣的炒作之下,一大波基於區塊鏈或者比特幣的應用泡沫快速的湧入市場,我把這些應用叫做「區塊鏈泡沫」
為什麼我會把這些稱之為區塊鏈泡沫,其一現階段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有99%都沒有成型的應用,基本上只是一個唬人的白皮書,一個理想化的商業模型;其二比特幣屬於區塊鏈的第一層應用區塊鏈1.0「數字化貨幣合約系統」,區塊鏈2.0是「自定義智能合約系統」,區塊鏈3.0是「超級賬本」,但是我目前看到的情況是區塊鏈1.0尚未成熟,卻有大批區塊鏈3.0的項目紛沓而至;其三很多項目就是為了割韭菜圈錢,因為發行虛擬貨幣太過容易。
關於割韭菜我深有體會,因為上周我花了一萬多塊錢學費進入了幣圈。什麼是幣圈呢?其實就是這些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為了能夠「圈錢」割韭菜,然後自己單獨發行的一種虛擬貨幣,這種虛擬貨貨幣人人可以買入賣出。你可以理解它為一種股票,當然你要是把它理解為Q幣我也不會怪你。你可以在一些平台用現金買虛擬貨幣,並且可以用虛擬貨幣等價交換其他虛擬貨幣。
當然和虛擬貨幣比起來,股票要穩得多。現階段虛擬貨幣的價值根本無法衡量,而且虛擬貨幣在幣圈的價格變動太大,增長百分之幾十甚至百分之幾百都可能是幾小時之內的常事。我個人認為現在的比特幣的價格就已經嚴重的超越了它本身應有的價值。
所以現在的虛擬貨幣市場更像是賭博,有的人認為自己聰明,有的人認為自己不會是那最後一撥人,可以短時內多賺點錢,殊不知虧得更多,這些人都在等待著中國大媽的湧入。
作為技術出身的人來說,我還是認為區塊鏈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事實上有些應用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可怕的是現在很多基於區塊鏈的應用泡沫正在以傳銷式的速度覆蓋著本性就愛賭博的普通群體。
比特幣這么火,我們知道比特幣都是計算機挖礦產生的,目前有一家
來自新加坡的挖礦平台MaxiMine,它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數字資產挖礦平台,MaxiMine 平台的總部是位於新加坡的Talenta集團。目前在國內已經啟動社區建設,M2超級節點火爆進行中,M3生態應用正在陸續落地!
比特幣是過去十年中最迷人的創新之一。對於批評者來說,比特幣的是一種令人困惑的產物。不管他們的困惑如何,通過了解比特幣的雙重應用曲線,可以解釋比特幣的應用。比特幣是一種資產,同時比特幣是一種網路。在這篇文章中,作為兩部分系列的第一部分,我將在創新擴散理論的背景下解釋比特幣的雙重應用曲線。然後,在第二部分,我將深入探討快速接近的 "跨越鴻溝 "時刻,並提出一個關於比特幣跨越鴻溝的超級力量的假設。人類對創新的反應 人類在物種等級中的地位的提升,直接歸功於其利用原材料來發明創新技術的能力。 從火到車輪,人類發明的力量為世界 歷史 上任何物種的最高生活質量鋪平了道路。鑒於這種進化背景,人類似乎迷戀下一個新事物,即最先進的技術革新,這並不令人驚訝。通常情況下,這種痴迷會沸騰成投機和狂熱,因為人類試圖想像和預先經營未來。但是, 不管投機周期如何,高 科技 創新的應用遵循一個可預測的和透明的應用曲線。 在過去的十二年裡,比特幣已經捕獲了人類的想像力。比特幣的故事也許比之前的任何高 科技 創新更誘人。它為人類的基礎層之一帶來了最前沿的創新:貨幣。鑒於有可能徹底改變這樣一個基礎概念,比特幣在其短暫的 歷史 中經歷了幾個投機周期。然而,如果用這些周期作為否定比特幣的理由,那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些周期是一種被充分理解的心理現象,由人類對新事物的迷戀造成。此外,任何過分強調泡沫的做法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因為,在短短的12年裡, 比特幣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到1.35億用戶,其應用率比互聯網、行動電話或虛擬銀行工具(即PayPal)在可比時期的應用率還要快 。按照目前的應用率, 比特幣將在4年內達到10億用戶 。比特幣,就像之前所有的創新技術一樣,正在遵循一個可預測和透明的應用曲線,盡管速度加快了。
1962年,埃弗雷特-羅傑斯提出了創新擴散理論,旨在解釋新思想和技術是如何、為什麼以及以何種速度傳播的。該理論解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產品或技術如何獲得動力並在特定人群中傳播。最終的結果是,人們應用一種產品、技術或想法。其中一個關鍵的啟示是, 一個新技術在人群中的應用並不是同時發生的。相反,某些人和群體更有可能在不同的時間應用技術,這與特定的心理和 社會 特徵相一致。 對於新的想法或產品,有五個既定的應用者類別。這些類別定義如下。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晚,你應該在買比特幣之前,問問虛擬貨幣說有多深,是不是可以購買。
不加杠桿,不玩合約,無非跌了有點浮虧,漲了就等漲到心理期待值就賣掉就行啦。
Ⅳ 為什麼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挖了10年還沒挖干凈
這個事你得問某多多,它玩得特別6。
首先,你可能對BT幣的理解有點誤會。
所謂挖礦,不是直接能挖到BT幣,而僅僅是針對BT幣的「記賬權」。
挖礦,玩的是「演算法」,任務就是隨機的題目,你來解。只有解題速度最快、答案最優的,才能獲得記賬權。之所以有「答案最優」這個說法,是因為BT題目是沒有標准答案的。你解出來的答案到底合格不合格,要與其他答案進行對比。
就像你挖礦,挖到礦石以後大家互相比,你的挖掘速度最快、挖到的礦石最大、純度最高,只有這種情況才能獲得記賬權,換取BT幣。
換句話說,其實挖礦,大部分時間是在做白工。
然後我們回到BT幣本身。這個東西就如同某多多的套路,它可以無窮無盡。所謂BT幣,其實是一個隨機生成的33位、由數字和字母構成的地址,再加上密碼,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像銀行卡一樣的東西。
你說它論「枚」,其實也不一定,這僅僅是人們主觀上賦予的一個單位概念,實際上BT幣可以說是沒有枚數的,它可以不是整數,因此理論上它接近無限般的分割。
不是整數,這就要了命了。
你看某多多,你最後湊那一點,它只要想搞,可以無限分割下去,從元、角、分,變成積分,積分還可以從0.幾變成0.0幾0.00幾。
BT幣也是這種情況,而且挖礦的越多,效率越低。它的獎勵縮減看兩方面。
一,一共2100萬枚,每產出剩餘BT幣的一半,獎勵也減半。
也就是,第一次,當區塊鏈里BT幣剩1050萬枚,獎勵減半。第二次,剩這1050萬枚又被挖走一半了,剩525萬了,獎勵再減半;525萬又被挖走一半,剩262.5萬,獎勵減半……
二,每當挖礦人數與挖礦獎勵相當時,獎勵減半。
比如說,BT幣原獎勵50個,這就是一個區塊的總量。當這個區塊的挖礦人數達到50人時,獎勵自動縮減為25個;挖礦人數又增加25人,獎勵減為12.5個;挖礦人數又增加12.5人,獎勵減為6.25個;又增加6.25人,獎勵減為3.125個……
你想想,這世上有多少礦機?現在單獨每個礦機的能拿到的獎勵,可能只是幾億萬分之一的BT幣而已。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所以,10年?再有10億年都挖不完。挖完?連理論上都不存在那個可能。
當你看透比特幣本質,貨幣本質你就知道了!
比特幣,實際沒有任何價值,現在這么貴,很大一部分是被資本炒作起來的,剩下那部分是黑產運作。
再講比特幣的上限2100萬沒沒錯,但是懂的人都知道這玩樣是沒有下限的,一枚比特幣,可以被分割成無限個塊,就相當於比特幣實際數量是無限的!拿上限說事的都是耍流氓!
資本的力量很可怕,隔壁韓國、日本,目前藍星唯一的超級大國漂亮國,這些國家都是被資本控制的,所以炒火比特幣壓根不算啥!
另外黑產這一塊,大家都知道永恆之藍這個勒索病毒吧?它收的保護費就是比特幣,為啥是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去中心化,你買了比特幣給黑客,根本就無從追查,甚至你所購買的比特幣就是這些黑客組織賣出來的,轉了一圈變成美刀。現在暗網還有些高新犯罪都是比特幣交易!
實際就算沒有比特幣,還會有其他虛擬幣代替而出,現在的虛擬貨幣是個人都能發行,稍微懂點技術的可以在一小時內發行出自己的虛擬幣!
接著給你聊聊貨幣!
貨幣 歷史 就不講了,直接從人類 歷史 以來的兩種貨幣講起!
有價貨幣:黃金、白銀之類
金元素在地球上很稀少,又是一些製造業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黃金當過貨幣。白銀也是同理,只是現代白銀越來越而已!還有遠古的以物易物都可以算是有價貨幣!
無價貨幣:銅錢、現代紙幣之類的
這一類實際本比特幣一樣,沒有任何價值,但是比比特幣好,比特幣沒有任何背書,如果有一天被資本拋棄,那麼比特幣就一文不值!而這一類貨幣都有國家政府的信用背書,除非一個國家政府倒台,新政府直接全部廢除不認,即便這樣,這個國家也不會再被信任,因為他的信用破產了!沒有幾十年上百年回不來!
法定貨幣可不是開玩笑的,老美的美元硬通貨,動不動就利用美元霸權全世界割韭菜,幾十年來愣是扳不倒美元,根本原因除了老美實力太強外,就是老美吃相不太難看,還會給韭菜們足夠的成長時間。
炒幣。。是主要目的。。挖礦這玩意要問當年那日本人。。。想什麼的幹活。
就比如,我研究一種虛擬貨幣,先搞個10000枚,然後拿出1000枚,到處發售,賣完了過一段時間又繼續賣,對外宣稱只有1000實際上我已經賣了10000枚韭菜割完了,讓一群傻子拿著這些玩兒去吧
比特幣大概每4年減半一次。至今為止挖出大概1900萬枚。總量2100萬枚是恆定的不會增發。最小單位是聰(細分到小數點後八位,並不是所謂的拼多多無限刀)。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數量為:18,903,702枚,以2100萬枚的總數量計算,剛好達到90%,也就是說目前超過90%的比特幣已經被挖出。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親手創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並獲得區塊獎勵的50枚。隨後,比特幣先後在2012年、2016年、2020年經歷了三次區塊獎勵減半。
比特幣每產生210000個區塊獎勵將減半,而比特幣大約10分鍾生成一個區塊,可以算出大約每四年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一次。所以到大概2140年,比特幣將無法細分(每個比特幣可以細分到小數點後八位),比特幣減半結束即發行完畢,發行總量達到最大值約為2100萬枚,屆時,礦工將主要靠獲取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獲得「工資」。
比特幣挖出約1900萬枚耗費12.9年;比特幣挖出2079萬枚將耗費25.8年;比特幣挖出2097.9萬枚將耗費38.7年。
90%的比特幣供應量用了12.9年釋放,接下來,10%的比特幣供應量,也將耗費大致相同的時間釋放,隨後10%的比特幣供應量同樣會耗費相同的時間釋出。
Ⅵ 超級比特幣還有價值嗎
有。超級比特幣是比特幣的分幣叉,也是一種試驗性數字貨幣。超級比特幣旨在執行、測試、改進和創新比特幣分叉幣的功能,同時,提高比特幣本身的價值。
Ⅶ 比特幣是龐氏騙局嗎
比特幣不是旁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一種典型的金融騙術,拆東牆補西牆, 把新投資人的錢用於支付老投資者的利息和回報,製造出賺錢的假象來騙取更多投資者進入。
最早是義大利裔投機商人Charles Ponzi發明的,他一心想發財,最終發現最快的方法是通過金融。
Ponzi虛設了一家公司,承諾投資者在3個月內獲得回報,前期的投資者獲取了可觀的回報,環環相扣,短期內吸引了3萬人投資,持續了1年,人們才陸續清醒過來。
龐氏騙局總有一天會破滅,因為越往後,需要找的新投資者就越多。 當投資者和資金難以支撐整個體系運作後,必定面臨崩潰的局面。
許多金融騙局都由龐氏騙局演變而來,但是比特幣不是這樣。
首先比特幣去中心化,不受控制。 龐氏騙局投資者和資金都是由Ponzi管控的,但沒有任何一個銀行機構能夠發行比特幣,包括創始人中本聰也不可以,並且數量有限。
網上有許多虛擬幣號稱比特幣的變體,可這些幣都有人或機構管控,就成為了龐氏騙局和傳銷。
比特幣也不存在「拆東牆補西牆」之說,獲取比特幣就兩種方式 :挖礦或者購買。雖然是虛擬貨幣,也算是「擁有」了它。
比特幣存在爭議,這樣的產品具有較大的想像空間,很容易成為投機熱門。很像荷蘭的鬱金香熱,由於需求旺盛導致價格不合理上漲,最終泡沫破裂。
與之前「蒜你狠」、「郵票熱」本質上是相同的。
比特幣總數限制在2100萬個,很多人看中它的「貯藏價值」。但比特幣不像黃金,無論什麼時代都是可以保值增值的,本身具備價值。比特幣自身沒有價值。
比特幣還有一個特點是非法,它的匿名性可以縱容黑市交易、洗錢、在線博彩等行為,去中心化本質上即與政府對立。光憑這一點,比特幣就有著巨大的市場。
比特幣本身不是騙局,但放入投機市場就成為騙局。 比特幣目前的價格全靠炒,不可能變成合法的貨幣,因為它的去中心化嚴重危害國家。 美國僅僅承認比特幣是一種「金融工具」,不可能威脅到美元的地位。
比特幣未來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可以被復制,例如萊特幣。
現在比特幣暴漲,隨時面臨暴跌。
龐氏騙局這個詞隨著傳銷廣為人知,於是很多人看什麼都像是龐氏騙局,但是比特幣還真不是。龐氏騙局指的是金字塔式的傳銷,依賴於不斷進場的『新錢』來滿足體系內的老用戶的收益。龐氏騙局註定是不可持續的,因為一旦沒有新錢進來,整個體系就會倒塌。典型的傳銷正是如此,因為一旦發展不起來下線,那麼上線的收入就成了無根之水。
而比特幣呢,盡管比特幣本身是沒有內在價值的,人們持有它的目的就在於買賣,但是比特幣並不存在上下線的說法,更不會因為沒有新錢進入而崩盤(即便世界上只有兩個人持有比特幣,比特幣依然存在),所以比特幣在經濟學裡面的定義是『泡沫』而非龐氏騙局。
說到泡沫啊,很多人可能認為泡沫是一個貶義詞,其實不然。泡沫是一個經濟學上的中性詞彙,就是指市場價值大於其內在價值的商品。比如人民幣、歐元和英鎊這些都是長期持續存在、市場價值比較穩定的泡沫,因為人們持有人民幣和歐元肯定不是為了消費這張紙,而是要通過這張紙去交換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人民幣、歐元、英鎊的背後,是有相應的中央銀行的信用來背書和支持的,所以法定貨幣的價值盡管是泡沫,但是是相對比較穩定的泡沫,而比特幣的背後沒有任何的機構的信用背書,更接近新發現的一種類似鑽石、黃金或者白銀這些稀有礦藏,所以價格波動比較劇烈也不足為奇了。
隨著更多的人知道和買賣比特幣,比特幣的價值波動最終會趨於穩定,但是泡沫和龐氏騙局是有本質區別的,就如同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梯若爾所說的,比特幣不是龐氏騙局,只是純粹的泡沫。至於到底是多少,這個要由市場和人們的信念所共同決定。
先放結論:比特幣是一個騙局,但又不是一個騙局,並且絕對不是龐氏騙局。
--------------------------------------------------
前言一:
關於這個東西,觸動太多人的利益,我只能簡單說一下。
你們信也好,不信也罷,看過算數。
想要從我這里扣一個論文一樣1、2、3、4的某種長答案,不可能。
----------------------------------------------------
前言二:
利益相關:沒有比特幣。
----------------------------------------------------
1. 比特幣是什麼東西:
我打個比方,土星。
大家都知道土星一共有62顆衛星,然而古代的人類對此一無所知,直到有一天有一個人發明了一種在土星衛星上插旗的黑 科技 。通過一種演算法就能找到一顆沒有插旗的衛星,然後你一旦把旗插上去,這個衛星就是你的了。(作為非碼農,你們沒必要了解什麼是區塊鏈技術,也不需要知道這個插旗的黑 科技 是怎麼運轉的,只要知道這是一個黑 科技 就能理解了)
然後,這個時候人們就很容易發現兩條特性:
第一:土星的衛星始終是有限的。人類的 科技 不能生產衛星。也就是說,一旦所有的衛星上都插上旗幟以後,你永遠無法在衛星的主人不同意的前提下,找到一個插旗子的地方了。
第二:沒有任何人可以再建造第六十三個衛星。
所以,土星的衛星是絕對不可能通貨膨脹的。比特幣也是這樣。
經過發明插旗手段的人忽悠以後,人們也很快會發現:
第三:沒有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力量,保證你插旗的合法性。只有黑 科技 保證了你無法在已經有旗幟的衛星上插旗。
第四:插完旗以後,你會發現,這個插旗的過程毫無意義。因為土星的衛星對人類來講就毫無價值。
所以,土星的衛星就是一個沒有任何人任和物做價值擔保,但是一個絕對為真的法則做所有權保證的標的物。比特幣也是這樣。
所以,綜上,比特比到底是什麼呢?就是可以插旗的土星衛星。
換而言之:這是一種天然的,不可再生的,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個人財產。
2.比特幣為什麼不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典型的拆東牆補西牆用新進資金來保證老人利益從而擴大投資詐騙資金的騙局。顯然比特幣不是的。比特幣是一種標的物(你可以理解成貨幣),比特幣更像一種債券,一種合約。
比特比的交易根本上就是你用貨幣購買一種標的物的交易,你是買到了東西的(土星衛星上插到旗幟)。雖然這個東西對你來說毫無實質作用……但這已經不符合龐氏騙局的定義了。
3. 比特幣為什麼是一個騙局
有幾個原因。
a. 比特幣並不是一個絕對抗通脹的標的物。
換一個演算法,我們還能發現很多其他種類的電子貨幣。比如c特幣,d特幣。
就好像你換個望遠鏡還能發現很多有衛星的行星,譬如地球,月球,木星,等等。
土星的衛星永遠只有63個,但是衛星可不會只有63個。隨著人類觀察手段的升級,人類知道的行星衛星會隨著人類能觀察到的行星數量,不斷增加。
比特比也是一樣。雖然比特比具有數量有上線的特性,但是架不住還有c特幣,d特幣啊。
所以,比特幣的抗通脹屬性,是有局限性的。這是一騙。
b. 任何主權國家都喜歡做匯率操縱國
這個就犯忌諱了,金融戰爭,貨幣 游戲 ,一個個都玩得不要太溜。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想通過匯率來搞點事情的時候,是絕對不希望看到一個難以通脹,不受所有國家政府控制的類似貨幣的東西的。當年的金本位,可以說就是所有有發行貨幣權力的阻止一起聯手做掉的。不然一旦出問題,大家都去換這種不受控制的貨幣,那政府就沒得玩了。
所以,比特幣是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反政府的。這是二騙。
c. 沒有任何人為比特幣做擔保。
我們知道,銀票是錢庄的信用貨幣,人民幣是中國的信用貨幣。美元是美國的信用貨幣。
用相等價值的黃金等其他實物做儲備,是名義上各大印鈔機構發行貨幣的基礎。
內在邏輯是這樣的:
我有1塊錢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總能在我需要的時候,把1塊錢人民幣換成等價黃金。
但是比特幣不行,如果沒有人承認,那麼你無法把這種貨幣換成任何現實世界有價值的東西。因為沒有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機構存儲過相印的黃金或者其他有價值的資源作為擔保。
剛才已經講過了,比特幣本質上是無政府主義的,所以也不會有強大的政治勢力來給他做擔保。
所以,比特幣是一種無擔保貨幣。這是三騙。
4. 比特幣為什麼不是一個騙局
把3的原因反過來說,就行
a. 因為不可再生性。
剛才已經講過了,比特幣在沒有c特幣,d特幣等其他被公眾認知道並且承認的「電子貨幣」之前,的確是不可再生的。在這種前提下,滿足絕對無法通脹的條件。是一個很好地,優質的,抗通脹貨幣。
而事實上,的確是很少再有其他種類的貨幣炒作到比特幣這個地步被廣泛使用來做某種用途的生意了。因此,這不是一個騙局。
b. 因為無政府主義
這種不受政府控制的東西,成為了一個非常牛逼,非常厲害的黑金市場。當黑市上第一個大佬開始接收比特幣開始,比特幣就開始可以在黑市上漸漸流通了。而如今為什麼日漸暴漲,就是因為在黑市裡,比特比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交易手段了。你想要導彈嗎?來點比特幣吧。你想要洗錢嗎?來點比特幣吧。你想要資金出逃嗎?來點比特幣吧。
正是因為這種無政府主義的黑市,所以比特幣反而有了市場,有了流通,有了價值。因此,這不是一個騙局。
c. 比特幣的擔保是通過黑金市場實現的
很顯然,雖然沒有政府會給比特幣這種失控貨幣做擔保,但是黑大佬會啊。最早的時候比特幣非常便宜,這些黑大佬有實力對整個市場做出一定擔保的時候,就是為了今天……不但屯的貨幣有價值,還多出了一種完全超過政府控制范圍的資金流通渠道和市場,這種渠道和市場,是全球化資本家最喜歡的東西了。
而正因為這樣,比特幣反而有了擔保,因為所有全球化資本都不喜歡政府。
-----------------------------
以上就是比特幣是什麼,為什麼是騙局為什麼不是騙局,以及為什麼絕對不是騙局的故事。
嚴格來說是這樣的,在比特幣很便宜的時候,這是一個撞大運的 游戲 ,
在有黑金大佬開始集體用相對低的價格開始撞大運的時候,這個貨幣就開始流通了,
而流通以後,就不是騙局了。
我本人沒買的理由主要是:
1. 比特幣的不可再生性是不絕對的,會有c特幣和d特幣。
2. 比特幣的流通和價值是黑市來保證的,這有天然的反政府屬性。
----------------
我沒買比特幣又告訴了大家一個道理:
懼怕風險不能成為土豪。
不懼怕風險雖然能成為土豪,但是大多數人都在成為土豪前被風險砸死了。
如果逆全球化的趨勢被阻止,資本大佬奮起反擊的話,那麼比特幣還會接著暴漲。
我敢說這樣的話,然而,你敢買嗎?我是不敢。
比特幣就是誰接盤誰傻的 擊鼓傳花 游戲 !
比特幣連日來價格不斷攀升,在短短一天內,比特幣的幣值突破 1.2 萬美元、1.3 萬美元……1.6萬美元(截至發稿最高突破2萬美元),在一個月內增長超過100%。作為期貨在美國GDAX等平台交易後,雖然出現了小幅度跳水(約1000美元),但依然維持在1.5-1.8萬美元左右。
筆者認為,比特幣作為一種有限的加密貨幣已經被比特幣從業者和既得利益者推向高高的懸崖,一不小心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比特幣價格超過價值
根據市場規律,市場上各種商品的價格雖然漲落不定,但價格的漲落總是環繞著一個中心來進行的。這個中心就是商品的價值,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雖然規律如此,但是 由於人是 社會 人,而非純粹的經濟人,在 歷史 上,這種客觀規律經常被打破。
「荷蘭鬱金香事件」被稱為史上第一個泡沫,現常用來與比特幣作比較
價格超過價值的最出名案例應該是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泡沫:當時的鬱金香球根引起了瘋狂的搶購,導致價格飆升(一株鬱金香球莖價格相當於阿姆斯特丹運河旁的一棟豪宅)。當泡沫破滅後,價格只剩下高峰期的百分之一。
雖然有人認為鬱金香泡沫是人類審美催生的投資熱,但不能否認它與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並稱為近代歐洲三大泡沫事件,更不能否認它像極了如今的比特幣;或者,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比特幣是人類對加密貨幣的投資熱。但現在很明顯—— 比特幣的價格遠超過價值本身。
比特幣的 游戲 規則
網路上有這樣一個段子說出了比特幣 游戲 的可怕:你,一名華爾街交易員數年寒窗苦讀金融理論,10年每周工作100小時,沒時間陪家人,對今年10%的回報感到超級興奮;而一位比特幣玩家:讀點書,灌灌水,吃著牛排,就獲得了900%的回報。這(比特幣)在傳統經濟學眼中,無異於賭博
比特幣不同時間段總體上漲的價格趨勢
因此,有外媒評論 "比特幣是民粹主義時代一種基於信仰的金融資產。" 筆者同意這種觀點。
持續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與對網路的不信任感加劇,像極了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時,人們對美國經濟和美元的不信任。這時, 人們心理上需要從原有的金融體系過渡到一種看似更可靠的貨幣准則中。
40年前亨特兄弟選擇了白銀期貨,並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購買了350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在最初的兩個月內將白銀價格炒到6.7美元,漲幅達到130%。今天,有人選擇了有Fintech加持的加密貨幣,一個月內比特幣價格漲幅超過100%,有過之而無不及。
亨特兄弟
從亨特兄弟最終破產來看,這種投機結果可能很恐怖。但是,像陷入白銀期貨投機 游戲 中的亨特兄弟一樣,面對巨額的利潤再瘋狂都不足為奇。在比特幣上周正式作為期貨上線後的第一天,比特幣期貨就三度熔斷,期貨交易平台由於請求訪問流量過大, 導致伺服器宕機,部分功能失效,可以看到如今比特幣的瘋狂,似乎不輸於當年的白銀期貨投機。
2期貨的零和 游戲
Ⅷ 比特幣喊單群他們是怎麼賺錢的
包月包年類、分成類帶單、依靠手續費返點、與交易所分成賺錢。
(1)包月包年類:這種收費方式的帶單,至少從利益驅動的角度來講,可能還是個最靠譜的玩法。因為帶單群主收你一次的費用,以後就再也不收費了,如果想要讓你下個月繼續繳費的話,那至少這個月要盡自己的努力幫你賺到錢吧。所以,至少這樣的一種收費方式,還多少有點利益驅動,能真心實意的至少盡力(2)分成類帶單:既然你不放心,那我們就把收費的門檻去掉了。繼續下去,當你剛好收到的信息是連續十次預測准確後,這種分成的,對於帶單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玩法:建立兩個群,一個群做多一個群做空,人家就已經足以穩賺不賠了。(3)依靠手續費返點:這是現在一個比較普遍的合約帶單模式。這樣的喊單方式,基本上都是反復讓你高杠桿開倉,然後止盈止損位都設置的很低,比如,5%止盈,5%止損,盈虧比1:1。更有甚至,可能都不到5%,而僅僅是2%,3%就止盈了。然後慫恿大家加高杠桿,20倍,50倍,100倍都出來了。所以,從利益驅動的角度講,這樣的人,就有非常強大的帶你做短線交易的沖動——而短線交易,是沒有高手的。另外,關於合約的杠桿率我們也簡單說一個結論:比特幣,只要你加到4倍杠桿,被爆倉就是遲早的事情;其他幣,包括以太坊在內,只要你開到2倍杠桿,被爆倉就是遲早的事情。(4)與交易所分成賺錢:這事太簡單了:交易所跟你永遠做對手單即可。而且,這樣的交易所,深度可謂是超級好,你永遠都不需要擔心下的單子吃不進去,交易所本身就百分百給你吃進,所以,實際上,那深度,穩定性,可比類似於火幣OK這樣的交易所好多了,其實所有承諾深度超級好的交易所,都用了類似的手法。
比特幣的泡沫過大,本應該在數月前破裂。其他人則認為,比特幣價格現在還很低,最終交易價會遠遠高於目前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