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比特幣
1. 螞蟻集團並不是毫無技術含量的高利貸企業
最近螞蟻集團即將上市,鬧得沸沸揚揚,有褒揚的聲音,認為螞蟻集團是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高 科技 企業;也有貶低的,認為螞蟻集團是沒有技術含量的企業,只是一個放高利貸的公司。我是認同螞蟻集團是一家能夠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高 科技 企業這一觀點的,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別急著反駁,先看看我的理由。
一、首先看看螞蟻集團是否屬於高 科技 的公司
支付寶被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這是由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的,可見支付寶地位之高,可以與中國四大發明相提並論,是可以改變 社會 的一種創新技術成果。如果毫無技術,怎會有這稱號呢?螞蟻集團先後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2020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等 科技 創新排行榜。根據螞蟻集團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1-6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47.89億元、69.03億元、106.05億元、57.2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2%、8.05%、8.79%、7.89%,主要研發人工智慧、風險管理、安全、區塊鏈、計算及技術基礎設施等核心技術領域,我們來具體看看螞蟻集團的研發成果。
(一)、區塊鏈 科技
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開始於2009年,涉及數學、密碼學、互聯網和計算機編程等很多科學技術問題,不是一般企業能研發的,但螞蟻集團的區塊鏈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為研發區塊鏈技術,螞蟻集團專門成立了螞蟻區塊鏈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擁有數百人的核心技術團隊,曾入選福布斯區塊鏈50強榜單。從2016到2020年,螞蟻區塊鏈連續四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為全球第一,根據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發布《2020年區塊鏈領域全球授權專利報告》。報告顯示,全球已獲得授權的區塊鏈專利排名中,支付寶以212件區塊鏈授權專利數位列全球第一,接近第二名IBM(136件)和第三名Coinplug(107件)之和。螞蟻區塊鏈技術目前已經能夠支撐10億賬戶 X 10億日交易量的超大規模應用,我們每年在天貓雙11購物節間能夠順暢的支付購物正是因為其擁有了強大的區塊鏈技術能力。
(二)、資料庫技術
支付寶擁有海量的用戶及數據,因為數據量過於龐大,提供資料庫技術服務的公司已經無法滿足螞蟻集團的業務需求,為了能更好的存儲數據,支付寶只能被迫研發資料庫技術,因為有大量的數據作為研發基礎,螞蟻集團開發的資料庫技術大部分都領先同行,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9年10月2日,據權威機構國際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官網披露,在被譽為「資料庫領域世界盃」的TPC-C基準測試中,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分布式關系資料庫OceanBase,打破甲骨文公司保持了9年之久的世界記錄,成為首個登頂該榜單的中國資料庫產品。該公司研發的基於通用硬體的OceanBase分布式資料庫、SOFA分布式中間件等,開創了國產自主研發和世界級分布式計算的新格局。
(三)、人工智慧技術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三大尖端技術之一,涉及到計算機科學、數學、心理學和哲學等學科,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螞蟻集團研發的人工智慧包含機器人臉識別、機器學習、圖識別等世界領先的AI技術。螞蟻集團研發的人工智慧技術使原先的人工操作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既提高效率又降低了人工成本,花唄借唄網商銀行全流程無接觸貸款與刷臉支付就是其中研發應用成功之一。
(四)、物聯網技術
萬物互通互聯是未來的趨勢,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是在雲端,雲計算就是實現物聯網的技術核心,而阿里雲的雲計算技術是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其有自行研發的飛天系統,螞蟻研發的物聯網技術,給我們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服務,應用到了包括智慧出行、無感支付、智慧門店、無人值守等多個場景。
二、螞蟻集團是不是高利貸公司
(一)從營收利潤佔比來看。根據螞蟻集團招股文件,2019年螞蟻集團營收1206億元,其中數字金融 科技 服務費收入677.84億,佔比56.2%;2020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提升至超63%。微貸 科技 平台(花唄、借唄、網商貸)2019年貢獻了螞蟻全部營收的34.7%,合計凈利潤為60.57億元,占螞蟻集團2019年180.72億元的33.51%。,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為285.86億元,這一業務營收占螞蟻725億元營收的39.43%。從微貸 科技 平台營收與利潤佔比來看,該向業務並不是螞蟻集團的營收與利潤主要來源。
(二)從貸款利息來看
借唄的申請門檻是芝麻分在600以上,按照分數的不同,用戶可以申請的貸款額度從1000-300000元不等,還款最長期限為12個月,日利息是0.015%—0.05%,利息是審核系統根據用戶的使用情況、資產情況等來評估的,每個人的利息是不同,比銀行的貸款利息高,但比信用卡的年利息低,比大部分網貸平台利息都低,而且申請操作方便,借款幾分鍾就可以到賬。普通人是很難向銀行申請信用卡與貸款的,螞蟻集團的花唄、借唄、網商貸等解決了一部分人資金周轉問題,全國有超過2000多萬的小企業在網商銀行貸到了款,平常這些小企業是很難從銀行貸得款的,即使貸款得也需要很多資料與時間。
最初的支付寶為了解決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平台交易當中的信任問題而生,隨著不斷完善,現在已經發展為服務各行業的支付平台,逐漸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個環節,為用戶提供了極大便利,人們可以在支付寶上可辦理交水電費、交社保費等超過1000項城市服務,而通過使用支付寶提供的這些服務,所節省的碳排放量,將被計算為虛擬的「能量」,用於澆灌手機里的虛擬樹。每一棵虛擬樹長成後,螞蟻金服和公益合作夥伴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截至2020年5月底,螞蟻森林的參與者已超5.5億,累計種植和養護真樹超過2億棵。旗下的余額寶還給用戶帶來收益,從面世至今,余額寶累計為2.6億用戶創造收益近500億元。
目前全國有超過8000萬商家和10億用戶在使用支付寶,支付寶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現在出門都很少帶現金,搞得小偷都失業了。其數據分析、雲計算、AI、區塊鏈等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至於你認為其貸款利息高,你可以選擇不用,可以選擇向利息相對比較低的銀行申請貸款。
2. 比特幣的四大弊端你知道嗎
論述題:請回答比特幣有哪四大弊端?並論述目前有哪些技術能彌補這些不足?
答:比特幣的四大弊端分別是:交易確認時間長、需要大量算力投入、難以承載商用場景、社區治理過於片面。目前Bitterfly——蝴蝶矩陣熵權共識演算法能彌補上述不足。
1. 交易時間縮短至15秒,賦能商業應用新生態
比特幣交易的生命周期始於交易的創建,目前比特幣系統中一般取6個區塊作為交易確認時間,即在交易被寫入區塊後再等待6個基於該區塊生成(一般是60分鍾),再實際進行該交易其他資產的交接,而這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
針對這個問題,Bitterfly改進了工作量證明機制:首先,Bitterfly的共識達成發生在驗證節點之間。參與投票節點的身份是事先知道的,每個驗證節點都預先配置了一份可信任節點名單,在名單上的節點可對交易達成進行投票。其次,Bitterfly共識演算法的拜占庭容錯(BFT)能力為(n-1)/5,即可以容忍整個網路中20%的節點出現拜占庭錯誤而不影響正確的共識。因此,演算法的效率比POW等匿名共識演算法要高效,商用級的區塊鏈確認速度(5000+TPS)將交易的確認時間縮短到了幾秒鍾,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交易不受時間限制,實時進行。
2. Cloud-API雲伺服器挖礦,減少算力+電力投入
從2010年開始挖礦,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加入比特幣網路中,挖礦的難度急劇增大,全網每秒要進行幾萬億次的哈希計算,挖礦對電腦的硬體和礦機的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隨著被挖出的比特幣數量逐漸減少,礦工們為了確保有利可圖,成千上萬台礦機每天24小時挖礦,用電量消耗十分龐大。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開采這種加密貨幣所需電力激增至每年77.78太瓦時,相當於智利的總耗電量。
Bitterfly作為一條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公鏈,改進了比特幣的挖礦方式,首次提出雲伺服器挖礦Cloud-API的概念。Cloud-API支持多種類型計算設備,包括接入全球多個雲伺服器供應商,如亞馬遜雲、微軟雲、阿里雲、谷歌雲、IBM雲等,通過高效聚合全球算力資源,實現挖礦裂變效應,不僅大幅度降低了挖礦門檻,還能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從投資成本角度來說,在保證礦機高性能運作下,節約電力將使傳統的專用礦機不再具有優勢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境地。
3. POW+Bitterfly雙層演算法,承載商業應用之需
比特幣由於系統吞度量(TPS)每秒處理的數量過低,很容易造成網路擁堵嚴重,難以滿足用戶交易的核心訴求。在落地應用方面,由於擴展性差、交易費用高、確認時間長等問題,導致比特幣難以承載更大的商用場景。隨著「區塊鏈+」的概念不斷深入推進,用戶已從單純的關注數字貨幣價格和交易,逐步轉為更加重視其使用范圍的大小。根據市場需求提高落地應用能力是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發展趨勢。
Bitterfly開創性地提出了POW+Bitterfly雙層演算法,即改進型 PBFT 演算法。Bitterfly通過 POW 演算法確保底層區塊足夠安全的同時,以價值儲存、去中心化數字資產兌換、支付與清算等技術,服務多種商業生態和應用。根據使用者(個人、企業、政府)、資產所有者、服務運營商、產業鏈上不同經營主體(設備供應商、在線電商、金融機構、物流企業等),以及區塊鏈業務特點,對底層進行模塊化拆分,達到應對多維度、多角色的安全防護、數據隱私保密、分布式數據存儲、可信數據資產接入和交易。
4. 21個創世節點,凝聚社區共識
比特幣社區的上層管理就算是最低門檻也是大部分人的天花板,因為比特幣的社區治理更側重於技術的升級與維護,且治理體系非常復雜,需要極強的專業能力。雖然社區「人人可參與」,只要大體上認同比特幣的核心價值並願意參與其中相關活動,就可以被認為是社區成員,但相較於金字塔頂部而言這些人缺乏認同感,流動性較大。
所以,Bitterfly從機制上首要倡導的就是讓每個節點主動推廣Bitterfly的價值觀,在理念上達成一致。其次,以「做貢獻,得獎勵」的方式促進社區共享共治,形成合力穩健發展。Bitterfly社區將不設准入門檻,不論是否擁有技術背景,均可競爭節點資格。Bitterfly總共誕生210個節點,節點會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社區未來的發展。
近來在國外科研社交服務網站Researchgate上,一篇由哈佛大學學生發表的文章:「Bitterfly:蝴蝶熵權共識演算法」引起了廣泛關注。文章在肯定比特幣價值的同時,也指出了POW共識演算法的弊端,並表明在技術方面比特幣對區塊鏈的未來難以為繼。
在比特幣問世11年後,它能否繼續支撐整個區塊鏈行業被再一次放在話題桌上討論,
而該名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同樣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蝴蝶熵權共識演算法。蝴蝶振翅,颶風將起。Bitterfly變革世界的力量從每一次全力以赴的展翅而始。
點擊頭像關注更多內容
3. IPFS幾大優勢。IPFS能否超越BTC.ETH
IPFS有個殺手鐧,就是它自建了一整套完整的互聯網協議,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簡單粗暴的類比為HTTP。也就是說,IPFS有兩套分布式架構+一套互聯網基礎設施:
一套分布式架構叫IPFS,類似阿里雲,就是大家最常說的存儲,解決的是文件的去中心化存儲問題。
一套分布式架構叫FileCoin,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區塊鏈系統,解決的是存儲分布式架構上的資產流動問題。
一套互聯網基礎設施是:星際協議,解決的是分布式文件的定址和解析等功能,最終大家可以用類似傳統互聯網http的方式,用ipfs協議來訪問和解析分布式存儲中的文件。
上面的描述,大家看了可能還是暈。我再類比幣圈其它項目解釋一下:
BTC只能轉移資產。
ETH不但可以轉移,還能編程資產。
IPFS不但可以轉移和編程資產,還能轉移和編程文件,同時性能接近甚至超越阿里雲!
就是說,IPFS具備出圈性,傳統互聯網能做的東西,比如網站、APP、 游戲 ,IPFS理論上都可以做,而且性能更強,帶寬成本更低!同時具備去中心化,無法被封殺等區塊鏈才有的特性,而且本身還集成了區塊鏈代幣資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個用IPFS協議可以訪問的UNISWAP,安全性和透明性跟原來的一樣,但性能可以達到幣安的程度,同時還不會像幣安一樣被牆!!!
今天看到評論挺有意思,大概意思是說:無論是比特幣的山寨幣,還是太坊之後的其他公鏈,每個出來時都宣稱要超越比特幣和以太坊,但無一成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打的都不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核心缺點,他們主打的都是一些優化概念,比如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共識演算法等等。但現實是,後來者如果不能對前者進行降維打擊,是很難真正挑戰前者的。以太坊能有今天的地位,並不是因為以太坊性能比BTC好,而是因為它找到了比特幣真正缺陷:不能編程!
同樣的邏輯,如果未來有人能挑戰以太坊,或者說成為第三大幣種,創造一個以太坊級別的新時代,我不認為是性能更好的EOS和TRX等公鏈,也不會是更先進的DOT,個人覺得很有可能是降維打擊的IPFS!
4. ipfs是什麼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文件系統),它是一種全新的超媒體文本傳輸協議,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支持分布式存儲的網站。IPFS 誕生於2015年、2017年8月,IPFS 的激勵層filecoin,公開眾籌在很短時間內,就募集了超過2.57億美金,相當於接近20個億人民幣的投資!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投資人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它打破紀錄,創造了當年全球ICO的奇跡,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一個全球矚目堪比當年以太坊的明星項目!
相對應的就是現在大家所熟悉的以 http 開頭的中心化存儲網站。這跟我們平時使用的網路雲,阿里雲這些網站有什麼不一樣呢?各位不妨思考一下,你存儲在U盤,網盤上的這些數據 是絕對的安全嗎?答案是否定的!它會丟失,甚至會被和諧掉,對嗎?比如從前的金山網盤,360網盤,官方通道已經關閉了,文件需要大量的轉移,時間精力都浪費了,另外像網路網盤,免費用戶使用的空間也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增加儲存容量就必須得充值,而且安全性也是有待考究的。
而 IPFS 的網路存儲文件,使用的是去中心化分片加密存儲技術,把文件分割成了多個片段,存儲在網路的各個節點上,而這些節點就是我們使用的電腦,當你下載文件的時候,或者想
要打開文件的時候,IPFS 網路會自動把文件還原,給你使用、供你下載,可以防止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控制你的數據,也可以防止被黑客攻擊,這樣就可以保護我們的存儲數據,不會被隨意篡改、刪除了!此外,使用IPFS 網路進行文件存儲、文件下載,在速度方面 可是相當的快!IPFS 最大的神奇之處呢,是徹底告別了傳統的HTTP協議常見的卡頓和404錯誤。
互聯網的發展一共經歷的三個階段:
所謂的Web1.0,就是互聯網的早期形態。
提出年代:20世紀90年代中期
特徵表現:國內以搜狐、網易、新浪、騰訊為代表的一批門戶型網站誕生,人們對新聞信息的獲取是其利用網路的主要驅動力,巨大的點擊流量誕生了新的商業模式。
由網站的運營者生產內容。那時候的網站幾乎不記錄用戶數據。這使得想在網上進行復雜的活動幾乎不可能。因為你不知道誰來過,看得啥,做了什麼。
隨著微博,微信的崛起,我們進入了現在所處的Web2.0時代。
提出年代:21世紀初期
特徵表現:BBS、博客、RSS(聚合內容)興起與繁榮。人的重要性與參與性上升,用戶既是互聯網內容的瀏覽者,也是製造者。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內容的生產者。如果說Web1.0時代給了我們一個絢麗的畫廊,我們只是過客。只能被動的觀看畫廊中布置的作品。
那麼進入Web2.0時代,我們迎來了一個可以自由創新的共享空間。在這里我們即欣賞他人創作,可共享我們的創意。但這個空間的主人並不是我們。比如有一天你不用微信了,那麼你在上面的所有信息也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在Web2.0時代,你的網路身份不屬於你自己。而是屬於這些科技巨頭。我們有沒有可能主宰自己的數據呢?
有!這就是Web3.0
提出年代:2010年左右
特徵表現:網路模式實現不同終端的兼容,從PC互聯網到WAP手機,移動互聯讓普通人群的參與方式呈現更多的可能。基於物聯技術的飛躍,跨平台支付、大數據經濟等發力迅猛。
Web3.0的提法來自區塊鏈,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博士。第一個提出了Web3.0的概念在這個網路中一切都是去中心化。
沒有伺服器,沒有中心化機構。更沒有權威或壟斷組織掌控信息流。而要構造這個一個龐大的Web3.0,信息存儲和文件傳輸的去中心化就是核心之一。
人類社會自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信息爆發式增長,過去兩年,新產生的數據占據了人類文明的90%,傳統的硬碟級別磁碟列陣存儲方式。也漸漸被在最新的雲存儲技術所替代。雲存儲就是把存儲資源放到雲上,然後供人存取。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節約了存儲空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可聯網的裝置,使用雲上數據。
雲存儲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隱患,最大的就是數據存儲安全方面的問題。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最常見的就是伺服器被攻擊,數據被盜取的風險。
第二類:屬於操作失誤或運作流程的缺陷比如騰訊雲因為操作失誤,導致創業公司,前言數控技術。存在在上面價值上千萬的核心數據全部丟失,導致該公司直接停業。
第三類:屬於伺服器自身故障,導致數據丟失或錯誤。比如亞馬遜雲。2019年8月,幣安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出現故障,導致比特幣交易價格由正常的接近一萬美元變為0.32美元 造成巨大損失
第四類:如果服務商,因為虧損或者政策等原因停止運營,那用戶的數據像何處遷移。數據安全由誰負責,這些都是雲存儲服務提供商所面臨的困境。再說說中心化文件傳輸方案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文件獲取效率低下。有兩種情況:1,當我們瀏覽或者下載一部高清電影。那麼這台計算機伺服器的響應速度和他 網路通信環境就限制了我們瀏覽和下載文件的速度。第二張我們要獲取的這個文件。可能存儲在地球的另一端的伺服器上,在這種情況下。獲取文件的速度也會低下。面對傳統互聯網安全性能查和效率低下的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有,這就是基於點對點網路的去中心化文件存儲及傳輸協議IPFS。
IPFS,全稱是星際文件系統(interplanetary file eystem)由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創始人Juan Benet(胡安,貝內特)和他的團隊創辦。IPFS協議,主要從數據存儲和文件傳輸。兩個方面做了架構性的革新。比如大衛要在IFPS系統中保存一段視頻,系統會把文件打碎成若干個大小一樣的碎片。然後對每個碎片進行哈希運算得到一個數值,稱為哈希值,然後再將所有這些碎片的哈希值及相關數據一起整理並在此進行哈希運算。得到一個最終的哈希值。然後被傳輸到IPFS系統中。很有可能你的文件中一部分碎片就存儲在你鄰居家的硬碟中。可是他既不知道這些碎片的內容是什麼,也不知道替誰存儲了文件,只要沒有該文件對應的哈希值任何個人和機構就無法查看你的文件內容,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自己我數據被人利用。文件的碎片會被備份多次保留在IPFS系統中的多個節點上。這樣即使黑客能攻擊其中的個別節點。或者發生區域性的自然災害,甚至類似911的這種。其他節點依然能保持文件的完整性,在文件傳輸方面。當我們使用IPFS訪問或者下載文件時。我們像系統提交的是改文件的哈希值,因此,只要文件存在於整個IPFS系統中。系統就能幫我們通過最近的網路距離找出這個內容。
這樣的處理方式,至少在兩個方面都比傳統互聯網有優勢,在搜索方面。HTTP是根據地質尋找內容,比如在沒有電話,電報的年代。張三的朋友李四住在北京東城區燈草胡同730號。如果張三要從杭州去找李四就得根據這個地址千里走單騎,結果好不容易到了地方。發現房子還在可是李四已經搬走了。這就是我們傳統互聯網搜索內容經常會碰到的問題。而在IPFS中,文件是按照內容進行搜索的。甭管李四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都可以通過各種通信設備找到他,而不再是通過古老的地址檢索,在效率方面。比如張三要下載一份視頻資料,一共10GB大小,如果這份資料存儲在地球另一端某個伺服器上。那得經過若幹路由從遙遠的伺服器中,像螞蟻搬家那樣一點點的下載。就好比一艘貨輪拉了滿倉貨物通過海洋慢慢的給運過來。而在IPFS中,系統會從離我們網路距離若干節點,同時向我們傳輸這個文件的碎片。由於每個碎片只有256KB大小,所以速度將快的驚人。因此無論從傳輸距離還是從傳輸容量上。IPFS都大大優於HTTP協議。盡管IPFS有大大了優點,但同時也有缺陷。比如在隱私的保護方面。
由於在IPFS中,文件的檢索是根據文件內容的哈希值來進行的,因此這個哈希值如果泄露給第三方。那麼第三方就可以毫無門檻的下載這個文件,對此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有!那就是用戶把文件上傳到IPFS之前,先對他進行加密。將即使第三方下載了這個文件,他也看不到原始內容。
因此在Web3.0即將開啟的時代,IPFS在數據確權,存儲安全文件封發及傳輸效率方面都比Web2.0大大的邁進了一步,新生的IPFS雖然還不盡完善,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貢獻和價值。1991年,蒂姆 博納斯 李發明的HTTP協議搭建了互聯網世界的高速公路,從此我們對信息的傳遞可以在一瞬間抵達世界的各個角落。30年後,胡安 貝內特和他的團隊創建了IPFS協議將重塑這個新世界的數據航道,讓人類信息得以永存!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推進著科技文明的進步。才得以讓我們對未來的探索,有了更多的可能。然而如此宏大的系統要實現穩健運行,就得需要充足的燃料來維持,IPFS要想在完整的應用生態中發揮作用,還需要激勵機制和一套完整的運行系統。
為此Filecoin應運而生。
5. 四川和重慶都在發展大數據,在貴州落戶的產業巨頭會變心嗎
大數據產業已經成為貴州的一張名片,但其產業地位也正受到相鄰兩個省市的挑戰。
2017年底,重慶提出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確定了大數據等12個智能產業重點發展領域;2018年,四川省雅安市規劃建設大數據產業園,定位服務四川及西南地區信息化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打造中國西部大數據中心。
但目前三地在大數據產業上的競爭還不明顯,並有加強合作及錯位發展的趨勢。
雅安的進擊
雅安發展大數據的戰略始於2018年。按照「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打造川西地區大數據基礎服務基地、互聯網數據中心和算力供應中心,建設川西大數據中心」的要求,雅安規劃了總面積2.65平方公里、可容納伺服器210萬台的川西大數據產業園。
「貴陽具有的優勢,雅安都有。」四川省產業經濟發展促進會會長駱玲向第一 財經 記者表示,雅安和貴陽都在發展大數據產業前端,即大數據的存儲和計算,這對氣溫和空氣潔凈度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雅安和貴陽都有電價優勢。
貴州以涼都著稱,水煤資源豐富,電力價格低廉。而雅安也有將近65%的森林覆蓋率,被稱為天然氧吧,氣候涼爽且溫差小,同時雅安水電資源豐富,且棄水現象嚴重。
其實,雅安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直接動因就是四川建設水電消納產業示範區。
四川水電資源豐富,經過幾年大規模開發後,棄水問題逐漸凸顯。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公司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7年,四川電網調峰棄水電量分別為76億千瓦時、26億千瓦時、97億千瓦時、102億千瓦時、141.43億千瓦時、139.96億千瓦時。
過去幾年,四川豐富的水電資源還吸引了比特幣挖礦公司的湧入。當地的中小水電站為這些挖礦公司提供了低廉的電價。
2018年,四川省政府出台了《關於深化四川電力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電力體制改革為重點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 探索 建設若干水電消納產業示範區,爭取在兩三年內基本解決棄水問題。意見還確定了甘孜、攀枝花、雅安、樂山等水電消納產業示範區。
雅安是全國十大水電基地之一,截至2017年底,雅安水電裝機容量1267萬千瓦,投產水電裝機規模位居四川省第二位。但是,由於電力外送通道受限,加之省內用電負荷增速放緩,雅安市棄水電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17年雅安水電棄水電量超過120億千瓦時。
大數據中心需要大量電量,屬於高載能綠色產業,因此,發展大數據產業成為消納水電的重點產業。雅安選擇發展大數據產業得到了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並在發展模式上走了一條貴陽的道路。
2019年2月26日,雅安水電消納示範區「川西大數據產業」購售電框架協議簽約。根據協議,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五個自然年交易周期內,國網四川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將確保雅安大數據企業享受電價優惠,全年平均按0.34元/千瓦時結算。
貴陽發展大數據也是先從優惠的電價進行突破的。2016年,貴州省為促進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推動大工業企業綜合用電價格由0.56元/千瓦時平均降至0.44元/千瓦時,其中,大型數據中心用電價格降至0.35元/千瓦時。
根據公開資料,數據中心約有70%運行成本來自電價,相比大工業電價0.5~0.6元/千瓦時,優惠後的價格具有很大競爭力。比如,位於貴州貴安新區的華為數據中心,一期容納60萬台存儲伺服器,按照貴州當時的電費價格0.456元/千瓦時,每年可以節約6億多元的電費。
而雅安開出了比貴陽更有競爭力的電價,吸引了一批企業入駐。今年6月28日,阿里巴巴、網路、騰訊、天翼雲、金山雲等12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項目簽約入駐川西大數據產業園,總投資45億元。加上之前落戶項目,川西大數據產業園已累計簽約落戶項目21個,協議總投資超過95億元。
川渝黔競合
雅安大數據產業剛剛起步,其目標也比較實際。根據規劃,雅安力爭到2020年成為省內一流的大數據生態高地;到2021年,基本形成完善的大數據產業生態,信息產業產值達到80億元以上,大數據相關從業人員達到2000人以上,大數據產業成為全市新興支柱產業。
駱玲表示,四川的優勢在於產業基礎比較好,經濟體量比較大,發展大數據有產業依託,很多本地需要大數據中心的行業系統已經落戶雅安,形成大數據龍頭企業聚集。
同時,雅安的「野心」不僅是大數據產業前端。大數據產業要服務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才能有產業融合效應。在建設大數據產業園的同時,雅安還同步規劃了大數據創意公園、康養數字小鎮、區域電商中心等。
在四川之前,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已經受到來自重慶的挑戰。在重慶提出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後,一些巨頭的投資風向便發生了改變。
2014年,阿里雲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阿里還宣布將把貴陽建成全球備案中心與技術支持中心;2017年,騰訊在貴陽建設了七星綠色數據中心,這也是一個特高等級災備數據中心。但後來,阿里巴巴、騰訊、網路等巨頭又在重慶進行重點投資。
今年1月,阿里巴巴重慶智能中心落戶兩江新區。近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b2b、零售通、口碑、大麥、阿里影業、螞蟻金服、菜鳥、阿里集團客戶體驗事業部等營團隊,已經正式入駐該中心。
與此同時,繼貴州之後,重慶也獲批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駱玲認為,相比貴州,川渝地區發展大數據有自身產業、市場的需求。比如重慶 汽車 、電子信息等產業基礎雄厚,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會很有前景。
但目前,四川、重慶和貴州三個地方在大數據產業上的競爭還不明顯。不僅如此,重慶和貴州作為兩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也在加強合作。今年3月發布的《渝黔合作先行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也將大數據作為渝黔合作先行示範區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方案提出,整合渝黔兩地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要素,共同搭建大數據協同創新平台;同時,推動核心支撐軟體、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智能裝備、智能製造雲服務平台等在製造業的集成應用,全面推進兩地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
而《雅安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實施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路線。著力在大數據基礎服務、物聯網與應急產業、人工智慧與無人駕駛、區塊鏈與信用體系、電子商務與產業培育、視聯網與公眾服務等方向開展示範應用。
6. 快眼APP是真的嗎
快眼APP是真的,快眼遵循工作量證明機制,即按貢獻分配,貢獻越大獲取收益越多,賺錢多少根據自身貢獻獲得,平台不做保證也無法承諾,正因如此賺錢多少也沒有上限。Quick Eye Madie (QEM) 快眼傳媒專注於社交化信息傳播領域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傳媒平台。
平台以「熟人關系鏈」為思維導向重塑傳媒產業商業結構,採用傳播挖礦模式並結合了區塊鏈激勵結構,鼓勵個體媒介商貢獻自身閑置的社交流量,並以傳播度記錄貢獻價值,從而分配傳媒趨勢紅利 。

(6)阿里雲比特幣擴展閱讀:
快眼玩法:
五種增加收益方式
1、兌換及領取一個或多個任務,完成 相對應的任務即可獲取糖果。 兌換多個任務並完成,收益更高。
2、推薦用戶注冊且使用快眼APP,並推薦 用戶挑戰更多更高級任務,享受被推薦 玩家基本活躍度加成,從而收益更高。
3、參與快眼達人賽,達到星級達人,獲得達人分紅及任務包獎勵,從而提升糖果收益。
4、成為快眼城市推廣合夥人後,並拓展 推廣城市用戶,從而提升自身活躍度 及糖果收益。
5、在快眼平台,依據糖果交易行情進行 糖果收集或出讓,獲取更多收益。
7. 阿里雲深夜發文說什麼
阿里雲聲明:絕不會提 供「挖礦平台」和虛擬貨幣。
1月17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已上線虛擬貨幣挖礦平台「P2P節點」,指出阿里正在招募礦機入駐。對此,阿里雲1月16日深夜發聲明辟謠,稱該業務與「挖礦平台」、「虛擬貨幣」等毫無關聯。阿里雲強調,絕不會發行任何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也不會提供任何所謂的「挖礦平台」。對於虛假報道,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注意到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上線挖礦平台P2P節點。經核實,該業務實際上是阿里雲基於P2P技術的CDN(內容分發網路)業務,與「挖礦平台」、「虛擬貨幣」等毫無關聯。
P2P(對等網路)節點是指在CDN行業里常見的用戶共享帶寬加速服務。由用戶通過個人電腦、路由器等設備共享家庭閑置的上行網路帶寬,成為一個微型的CDN分發服務節點,使得其他客戶在下載、直播、游戲等場景時獲得就近加速體驗。
對於用戶授權共享的資源,阿里雲CDN以積分的形式給予獎勵,積分可以在積分類商城裡置換禮品,不具備貨幣功能和炒作價值。
我們再次聲明,阿里雲絕不會發行任何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也不會提供任何所謂的「挖礦平台」。
對於捕風捉影的虛假報道,我們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
2018年1月16日
8. 問下閃電比特幣值得擁有么
先說結論,值得擁有,肯定是值得擁有。LBTC是一個技術創新、團隊扎實、投資方陣容強大的好項目。
技術創新
LBTC代碼源自比特幣。2008年10月31日,一名(也可能是一群人)化名為「中本聰」密碼學專家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這份白皮書向用戶描述了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點對點和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
過去三個月後,也就是北京時間對2009年1月3日,白皮書的作者「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親手創建了第一個區塊——即比特幣的創世區塊(GenesisBlock),並獲得了第一筆50枚比特幣的獎勵,第一個比特幣就此問世!
目前,比特幣已經成功運行了十年多,在這十年間,比特幣從沒宕機、出現漏洞,穩定運行,而亞馬遜雲、阿里雲等巨頭的資料庫甚至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漏洞。
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比特幣的技術強大之處,有很多項目都從比特幣直接或間接發展而來,包括「數字白銀」萊特幣、比特現金、BSV、門羅幣、達世幣、科莫多幣、域名幣、烏鴉幣等等。
LBTC本身的技術創新之處,是DPOS + UTXO 共識機制。LBTC以鏈上治理的規劃搭起了帝國的框架,而網關協議、去中心化交易所、智能合約都是上層建築的血肉。LBTC運用跨鏈原子技術的 DEX,將能實現多幣種的轉換及交易,跨鏈技術的實現對於跨鏈平台而言,還需要具有可擴展性的區塊鏈,基於 DPOS共識機制的 LBTC正是滿足了跨鏈技術對於可擴展性的需求,在技術上擁有足夠的空間開發原子交換所需搭建基礎架構。
9. 伺服器一般去哪裡買便宜,有MySQL資料庫就行
租一個就好。
不介意備份麻煩就租國內的,介意的話就租國外的。不過國外伺服器訪問國內網站的話,延遲和丟包率都比較高。
還是建議香港伺服器,一國兩制的原因,不用備案,並且速度很快。
10.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在貴陽參會時指出。
員工監守自盜數億條用戶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獲了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被竊取的用戶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和銀行等領域數億條,隨後這些用戶個人信息被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進行販賣。警方發現,幕後主要犯罪嫌疑人是發生信息泄漏的這家公司員工。
業內數據安全專家評價稱,這起案件泄露數億條公民個人信息,其中主要問題,就在於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缺陷。
國外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在2014年至少有5億用戶的賬戶信息被人竊取。竊取的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陸密碼。
企業數據信息泄露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於網路黑灰產運作牟利,內中危害輕則竊財重則取命,去年8月,山東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致死案等數據安全事件,就可見一斑。
去年7月,微軟Window10也因未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過度搜集用戶數據而遭到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的發函警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和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和數據生態治理水平,以及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重要商業網站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更是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組織機構等如何提升自身數據安全能力?
企業機構亟待提升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大數據加工平台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環節的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記者分析稱,大數據安全事件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密,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
5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稱,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運行基礎,網路數據安全意識、能力和保護手段正面臨新挑戰。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網路安全法》針對企業機構泄露數據的相關問題,重點做了強調。法案要求各類組織應切實承擔保障數據安全的責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現升介紹,實際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明確要「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升基礎設施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還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據什麼標准作為衡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問題的症結在於國內數據安全管理尚處起步階段,很多企業機構都沒有設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或者沒有完整的評估參考標准。
「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國標申請
數博會期間,記者從「大數據安全產業實踐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為解決此問題,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職能部門與數據安全領域的標准化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企業協同,著手制定一套用於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評估標准——《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標準是基於阿里巴巴提出的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進行制訂。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DSMM。
作為此標准項目的牽頭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說,該標準是阿里巴巴基於自身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經驗成果DSMM擬定初稿,旨在與同行業分享阿里經驗,提升行業整體安全能力。
「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安全從來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業的事。」鄭斌稱,《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訂還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公安三所、清華大學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等業內權威數據安全機構、學術單位企業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