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現在還適合挖礦
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人們說比特幣是挖出來的。下面我給你解釋下,為什麼比特幣這樣的區塊鏈項目需要「挖礦」。
交易需要記賬人
為了達成交易,買賣雙方轉賬需要有可信賴的人、機構來記賬清算。
比如你通過支付寶把100元轉賬給朋友,支付寶就把你的賬戶減少100元,而朋友的賬戶增加100元。這個場景支付寶就是記賬人。
信息不對稱問題
可是比特幣生來沒有支付寶、微信、銀行來支持它。比特幣也不準備依賴於這些中心化機構。
其發明者中本聰設計,任何都可以來幫助記賬,記賬就可以獲取比特幣作為獎勵。可是問題來了,想要幫助記賬獲取比特幣的人很多,選擇誰來記賬出錯概率低呢?這實際是一個信息不對稱問題。
比特幣系統想選出可信的人來記賬,卻不了解想來記賬的眾多參與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眾多區塊鏈項目想出了不同招數。
為了使得記賬人可信,部分區塊鏈乾脆僅僅讓個別使用者自己記賬,這類項目稱為私有鏈,實際上區塊鏈用處不大
部分區塊鏈項目,加入前需要先經過其他成員審核同意,這類項目叫做聯盟鏈
還有一類區塊鏈項目,允許任何人自由加入記賬,被稱為公鏈,比特幣就屬於這一類
挖礦減少信息不對稱
公鏈要解決「記賬人是否可信」這個信息不對稱問題,就要用到一些手段。實際上各自挖礦方式就是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下面簡單介紹下常用的挖礦手段,以及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原理。
1、工作量證明(POW)
POW是Proof of Work的簡稱,參與者需要證明自己確實花費了足夠工作成本。
中本聰設計了一個解謎 游戲 ,要解開必須得花費大量的計算,需要購買設備、消耗電量、花費時間。誰最先解開了謎,就證明誰確實花費了不少的成本,於是讓他負責記賬並獲得獎勵。然後重新開始新一輪解謎,如此往復。這個過程你開著機器(電腦),在無數數字中尋寶,人們形象地比喻為「挖礦」。
POW其實是生活常用的減少信息不對稱的手段。比如:
你肯定想到了,POW證明不是那麼牢靠。早期就算付出了成本,當真的掌權也可能亂來,人性使然。對應地比特幣設計了一定的防攻擊措施,比如記賬內容至少要超過半數的算力認可。
2、權益證明(POS)
POS是Proof of Stake的簡稱,參與者需要證明自己擁有足夠的份額。
其假設是你有一個系統不少的股權,則你更加可信。每輪在參與者中,根據其持股的比例,給予相應概率被選為記賬人。
POS也是生活常用的減少信息不對稱的手段。比如:
3、POI、DPOS等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方法,一些項目對以上方法進行組合,改進衍生出一些新方法。比如: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
㈡ 比特幣普通人能挖嗎
可以。
因此比特幣在中國是不被承認的、但還是吸引了不少人、很多人可能覺得比特幣是通過特定公式運算得出的一串代碼、自己在家也能挖、挖出來了還可以賺錢、那不是很好嘛。
比特幣從設立之初、雖然固定數量為2100萬枚、但是卻是人人都可以參與比特幣挖礦的。
最早在個人電腦上下載挖礦軟體就能成為比特幣礦工、隨著比特幣。
雖然比特幣挖礦是人人可以參與的事情、但是現在真正在參與比特幣挖礦的人卻少之又少。
一方面是挖礦本身難度、成本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比特幣交易所更。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比特幣挖礦主要是在礦場開展、所需的電力和產生的污染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包括中國在內多個國家都發布了挖礦禁止的相關禁令。
㈢ 現在比特幣挖礦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比特幣挖礦屬於資源導向性。因為比特幣挖礦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比特幣礦主一直在尋找便宜電力的原因。比如四川的便宜水電。
之前在幣易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是比特幣挖礦算力40%-70%在中國,文章裡面說挖比特幣成本大約三分之一來自電費,2018年比特幣乃至其他數字貨幣的挖礦用電需求將達到120-140萬億瓦時(terawatt-hours),而全球電動車的能源消耗到2025年預計才不過125萬億瓦時。
目前普通挖礦參與者最看重的是用電成本,在2017年,中國已經有一批礦場開始在北歐和俄羅斯進行布局。
㈣ 比特幣還能挖嗎
可以啊,現在只有1200萬個被挖到了,全球所有的比特幣加起來一共應該有2100萬個。但是,挖一個的時間越來越長,600GH每秒的挖礦機還得10天左右才能挖到一個。而比特幣的價錢卻一直在暴跌,今天又跌了25%,已經跌到270美元一個了。兩星期前還是900美元一個呢。
㈤ 現在比特幣還可以挖礦嗎,多久可以挖到
現在比特幣還可以挖礦嗎?多久可以挖到?我認為比特幣挖礦是可以的,但是挖礦的成功率很低,不建議你挖礦,挖礦要耗大量的電力。
㈥ 2020年比特幣還能挖嗎
2020年比特幣個人最好不要在挖。
挖掘虛擬貨幣的難度系數越來越大,成本費越來越高。比特幣的成本價已經降低,因此大部分是虧本。還有一個金錢元素越來越低的硬幣,難度系數越來越大。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虛擬加密貨幣,由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2009年誕生,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的稀缺性。
㈦ 現在比特幣挖礦劃算嗎
不劃算。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個,挖礦速度每四年減半,2140年挖完。現在挖礦收益已經很低了,還沒有燒的電費高。所以想投資的話,還是直接買比特幣或者其它數字貨幣吧。建議去大的交易平台,他們會為了維護口碑而主動去剔除劣幣入市。比如像火幣Pro這種,只上線了剛夠100的數字貨幣,雖然可能有的潛在的神幣會被剔除,但總的來說還是心裡能有底一些。
㈧ 比特幣挖礦機現在還能挖到幣嗎
謝邀。
答案是肯定的。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的,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但比特幣不是無限量發行的,據計算,到2140年之前,比特幣總量將達到上限——2100萬個。近日,根據來自Blockchain.info的數據顯示,除非發生意外事件,否則第1700萬個比特幣很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中被挖出來。
需要明確的是,每一個新挖出來的比特幣區塊都會產生12.5個新的比特幣,比特幣的區塊鏈每隔10分鍾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區塊,那麼每天大約會產生1800個新的比特幣。由於每生成21萬個區塊,獎勵減少一半,所以挖礦變得越來越難,但這並不代表比特幣挖礦機現在再也不能挖到比特幣。另外還需要明確的是比特幣在產生出第2100萬枚比特幣時是不會停止運行的,所以就算第1700個比特幣將會被挖出,依然還有400萬枚比特幣在等著被挖出。即使挖出比特幣的難度越來越大,但也並不是不可能,並且據說現在原本挖數字黃金的新路由機器近期也將會推出挖比特幣的功能,相較於動輒好幾千的專業比特幣礦機,新路由的機器在價格上更為親民,同時挖礦難度也較之更低。
在未來我們相信,雖然比特幣已經走了很遠的路,但是比特幣還有更遠的路需要走。
㈨ 終於弄明白了比特幣和區塊鏈的關系,現在還能靠挖礦得到比特幣嗎
能啊,現在買台礦機就能挖比特幣。
但我要強調的是,現在的比特幣挖礦,已經是一個很專業的行業了,一般人雖然能挖,但成本相較於專業化挖礦來說,高太多了,不如直接買幣。
㈩ 比特幣是虛擬貨幣為什麼還要挖礦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
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產生原理:
從比特幣的本質說起,比特幣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堆復雜演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組所能得到有限個解中的一組。而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方程並且是唯一的。
以鈔票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鈔票的冠字型大小碼,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冠字型大小碼,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地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個。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