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運營模式
Ⅰ 比特幣的賺錢原理
比特幣交易平台的盈利方式是手續費,也有其它的增值收費模式。
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虛擬加密貨幣。
由中本聰在2008年提出,2009年誕生,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的稀缺性。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Ⅱ btc是什麼模式
BTC是一種電子商務模式。BTC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BTC又稱B2C,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由於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別對於工作忙碌的上班族,這種模式可以為其節省寶貴的時間。
如今B2C電子商務的付款方式是貨到付款與網上支付相結合,而大多數企業的配送選擇物流外包方式以節約運營成本。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優秀企業示範效應的促進,網上購物用戶迅速增長,這種商業模式在我國已經基本成熟。
B2C是英文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對客戶)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
Ⅲ 科普:比特幣是什麼,「挖礦」是如何進行的為何耗電量越來越大
2021年中旬,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因為比特幣挖礦導致的耗電數已高達134.89太瓦時,如果把比特幣挖礦比作一個國家,那麼它在全球所有國家中的耗電排名高達第27位,相當於馬來西亞全國一年的耗電總量。
比特幣挖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它需要消耗這么多電力呢?
我們知道要獲取比特幣就需要「挖礦」,在現實生活中,挖礦要用到挖掘機,鑽井機等大型設備;而在虛擬世界裡,挖礦就是指使用電腦計算獲取比特幣。按理來說,電腦計算也不需要消耗這么多的電吧,為什麼挖比特幣就這么費電呢?
確實,在比特幣剛剛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它的創始人中本聰僅僅使用了一台家庭電腦就開發出了50枚比特幣,所消耗的電力自然不多。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比特幣市場,其開采難度卻越來越大了。這個和比特幣的發行模式有關。那麼,比特幣是如何發行的呢?
首先,比特幣礦場在誕生之初,它的儲量就被限定死了,總共只有2100萬枚,分布於各個礦區裡面。最開始,礦工們每發現一個礦區,就會被獎勵50枚比特幣。但是每產生21萬個「礦區」,獎勵的比特幣數量就會減半一次。
簡單來說就是,當初我們挖一個比特幣只要用一台電腦挖上一天就可以了,但是後來慢慢變成兩台電腦兩天,四台電腦四天。挖礦的難度成倍增加,需要消耗的電力自然也是成倍增加的。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到2140年,2100萬枚比特幣才會全部發行完成。如今自比特幣誕生才僅僅過去了13年時間,就耗費了這么多電力,可想而知,未來的比特幣市場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無底洞。
正是因為這樣的機制,所以作為一個礦場主,要跑贏其他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購進更多、運算速度更快的礦機,這樣才能搶在別人前面挖到更多的比特幣。
而作為初代礦機的家庭電腦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挖礦的需求了,因而礦工們的生產工具也是不斷革新,從一開始的CPU計算、進化成為GPU運算,再到產生專門的礦機運算。礦機搭載有專門的「挖礦晶元」,通常以燃燒顯卡和晶元的方式運行。
這個過程中不僅有硬碟運作帶來的電力消耗,在運作過程中產生的熱能,也會導致整個礦場宕機(死機)。因此,這其中還包括電源風扇和機箱風扇消耗的電能。目前,僅僅是單台礦機的運作耗電量都在35度左右,一個礦場一天的電力消耗甚至可以滿足普通人一輩子的用電需求。
那麼,礦工們「辛辛苦苦」,耗費無數電力資源挖掘得來的比特幣,究竟有怎樣的價值呢?我們不妨看看比特幣誕生的背景,2008年次貸危機全面爆發,美聯儲不得不啟用寬松量化政策來應對接下來的危機。面對美元的不斷加印,貶值成為了它的定數。
同年底,一位「屠龍少年」——中本聰,發布了一則白皮書,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明確闡釋了比特幣的概念,他試圖用電子貨幣來挑戰美元的霸權。次年1月,在他的一手操辦下,比特幣的「創世區塊」也由此誕生。
由於比特幣在當時,知道的人很少,只在程序員群體中小范圍流傳,所以並不值多少錢。其中還流傳著這么一個經典故事,某程序員通過挖礦,獲得了1000枚比特幣。於是,他用這些比特幣買了兩塊披薩。
但是後來,由於比特幣自帶的反叛精神,它很快就在Geek圈(即,技術發燒友)獲得了認可。在他們的擁護之下,比特幣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逐漸站穩了腳跟。甚至在暗網世界裡,人們把它當作是虛擬世界裡的「美元」,用來進行各種黑色產業的交易行為。
隨著知名度和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價格也逐漸魔幻起來。一路突破了3000美元的大關。時間來到2020年,美聯儲再次「放水」,光是這一年發行的貨幣量就佔到了美元總發行量的21%,比特幣也迎來了它「幣生」中的高光時刻,一舉突破單價68000美元的大關。
但是,與中本聰的初始理念相悖,隨著比特幣擁躉數量的增加,它已經逐漸脫離了貨幣這個概念,甚至從勞動價值論來講,比特幣的價值只能被認定為「0」。首先,在比特幣誕生之初,人類 社會 並不需要這樣一個東西,它不是剛需。第二,礦工們掘金的過程,也無法通過勞動力衡量。總之,比特幣誕生的13年來,它一直是游離於我們的商品流通體系之外。
一句話就是,比特幣沒什麼實際價值,現在的高價不過是炒作出來的泡沫而已。
如果非要說比特幣有價值,只可能是因為它擁有去中心化、匿名性、難以丟失等屬性,致使它具備了人造數字資產的價值。一旦它回歸初始屬性——貨幣,面臨的必將是被主流貨幣絞殺。所以,比特幣最大的價值恐怕就是挖礦時浪費的電費和礦機的賬單了吧!
去年中旬,央行發布公告,約談了一眾主流金融機構,重申了我國打擊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炒作行為。我國為什麼一定要打擊比特幣炒作呢?
首先是消耗電力資源。 我們在前面說過,比特幣市場的耗電量只會越來越多,而且是成倍增加,如果讓它在國內泛濫,必然會壓榨其他產業的電力,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實際上,比特幣早已入侵我國,並且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據報道,在2021年5月以前,全球近7成的比特幣礦場都在中國。礦場主們會在豐水期前往雲貴川一帶的水電站購買廉價電力。枯水期則會前往大西北,諸如內蒙古、新疆等煤炭相對便宜的地方購買火電。有人預測到2024年,中國比特幣挖礦每年會消耗3.5個三峽大壩的年發電量。好在,經過我國的全力打壓後,目前比特幣礦區已經逐漸退出國內。
其次,比特幣應用場景一般都是非法資金運作,它的匿名性成為了洗錢、毒品交易、詐騙所得等黑色產業天然的保護傘。 我國嚴厲打擊掃黑除惡的風氣,首先就得打擊其中利益往來的工具,也就是斬斷比特幣的傳播鏈條。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捍衛我國貨幣主權。 現在世界范圍內,經濟局勢動盪不安,比特幣會增加國家甚至世界的金融風險。甚至這些小小的比特幣,足以擁有讓一個國家破產的能力。
比如,2021年9月,中美洲小國薩爾瓦多,因為欽定比特幣為法定貨幣,在世界范圍內,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可是今年以來,比特幣的大熊市,卻讓薩爾瓦多虧損了上千萬美元,
甚至有人說,它極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因為「炒幣」而破產的國家。
由此可見,無論是對於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普通人來說,「炒幣」的行為和賭博的性質沒什麼兩樣,它會腐蝕一個人的精神,消耗掉一個民族勤勞的美德。所以,我國堅決打擊比特幣絕對是明智之舉。
Ⅳ btb和oto,btc模式是什麼意思
一BTC(BusinessToCustomer)
又稱B2C,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
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以8848網上商城正式運營為標志。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
由於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別對於工作忙碌的上班族,這種模式可以為其節省寶貴的時間。
二BTB(BusinessToBusiness)
又稱B2B,是指一個互聯網市場領域的一種,是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系。它將企業內部網,通過B2B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路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近年來B2B發展勢頭迅猛,趨於成熟。
三OTO(OnlineToOffline)
又稱O2O,即「線上到線下」,OTO商業模式的核心很簡單,就是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去,在線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和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
(4)比特幣運營模式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Added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
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等。
同時網路營銷也是電子商務的一種產物,而且對於網路營銷來說,在做之前要先做好網路營銷方案,那樣才有便於計劃的實施。
2018年10月1日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日前聯合發文明確,對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電商出口企業實行免稅新規。
Ⅳ 比特幣是怎樣運作的
從運作上看,比特幣實際上是一個互聯網上的去中心化賬本。
1、中心化賬本(銀行)
銀行是一個中心化賬本,賬本存儲在銀行的中心資料庫,上面寫著:
張三的A賬號余額3000元,李四的B賬號余額2000元……
當張三想要通過A賬號轉賬1000元給李四的B賬號時:
a張三到銀行,向銀行提交轉賬要求
b銀行通過銀行卡密碼等方式確認張三身份,並檢查張三的A賬號是否有足夠余額。
c檢查通過後,銀行增加一條轉賬記錄:A賬號向B賬號轉賬1000元,
並修改余額:A賬號余額=3000-1000=2000元,B賬號余額=2000+1000=3000元
2、去中心化賬本
假設有這樣的一個小村莊,大家不是靠銀行,而是自己用賬本來記錄誰有多少錢,每個人的賬本上都寫著:
張三的A賬號余額3000元,李四的B賬號余額2000元……
當張三想要通過A賬號轉賬1000元給李四的B賬號時,
a張三大吼一聲:大家注意啦,我用A賬號給李四的B賬號轉1000塊錢。
b張三附近的村民聽了確實是張三的聲音,並且檢查張三的A賬號是否有足夠余額。
c檢查通過後,村民往自己的賬本上寫:A賬號向B賬號轉賬1000元,
並修改余額:A賬號余額=3000-1000=2000元,B賬號余額=2000+1000=3000元。
d張三附近的村民把轉賬告訴較遠村民,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所有人都知道這筆轉賬,以此保證所有人賬本的一致性。
3、去中心化賬本(比特幣)
比特幣用戶在電腦上運行比特幣客戶端軟體,這樣的電腦稱為一個節點(node)。
大量節點電腦互相連接,形成一張像蜘蛛網一樣的P2P(點對點)網路。
當張三想要通過A賬號轉賬1比特幣給李四的B賬號時,當張三想要通過A賬號轉賬1比特幣給李四的B賬號時,
a張三向周圍節點廣播轉賬交易要求:A賬號轉賬1比特幣給B賬號,並用A賬號的私鑰簽名。
(A賬號的私鑰可簡單理解為A賬號的密碼,只要知道A賬號的私鑰就能使用A賬號上的比特幣)
b張三周圍的節點通過A賬號的公鑰檢查交易簽名的真偽,並且檢查張三的A賬號是否有足夠余額。
c檢查通過後,節點往自己的賬本上寫:A賬號向B賬號轉賬1比特幣元,
並修改余額:A賬號余額=3比特幣-1比特幣=2比特幣,B賬號余額=2比特幣+1比特幣=3比特幣。
d節點把這個交易廣播給周圍的節點,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所有節點都收到這筆交易。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公開賬本稱為區塊鏈。這是比特幣運行的一個最簡化描述,當然比特幣的實際運行遠比這復雜。
Ⅵ 比特幣是怎麼運作的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
Ⅶ 比特幣系統是如何運行的,如何支撐的
比特幣沒有什麼支撐的,只要有人要,比特幣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有商家可以使用就行,它本身沒有價值,比特幣不是本位幣,金銀天然是貨幣說的是金銀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它本身也有價值。而比特幣說白了支撐它的是信用,但這個信用隨時有肯能變成泡沫,一文不值的
Ⅷ 什麼是電子商務BTC模式
BTC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
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BTC又被稱作B2C,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
BB2C即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通過網路在網上購物、在網上支付。由於這種模式節省了客戶和企業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別對於工作忙碌的上班族,這種模式可以為其節省寶貴的時間。
(8)比特幣運營模式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BTB模式如下:
B2B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路或Internet,數據和信息的交換和傳輸,以及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通過B2B網站或移動客戶端與客戶,將企業內部網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結合起來,通過網路的快速響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電子商務OTO模式如下:
又稱O2O,即「線上到線下」,OTO商業模式的核心很簡單,就是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去,在線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和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btc
Ⅸ 比特幣礦池有什麼差別
主要是獲得的比特幣分配模式不同:根據運營模式,常見的比特幣礦池有如下幾種:PPLNS、PPS、DGM、P2Pool等
PPLNS:(最純正的組隊挖礦)全稱Pay Per Last N Shares,意思是說「根據過去的N個股份來支付收益」,這意味著,所有的礦工一旦發現了一個區塊,大家將根據每個人自己貢獻的股份數量佔比來分配區塊中的貨幣。(share就是股份的意思)
在PPLNS模式下,運氣成份非常重要,如果礦池一天能夠發現很多個區塊,那麼大家的分紅也會非常多,如果礦池一天下來都沒有能夠發現區塊,那麼大家也就沒有任何收益。
PPS:Pay-Per-Share方式---該方式為立即為每一個share支付報酬。該支出來源於礦池現有的比特幣資金,因此可以立即取現,而不用等待區塊生成完畢或者確認。這樣可以避免礦池運營者幕後操縱。這中方法減少了礦工的風險,但將風險轉移給了礦池的運營者。運營者可以收取手續費來彌補這些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
為了解決PPLNS那種有時候收益很高,有時候沒有收益的情況,PPS採用了新的演算法。PPS根據你的算力在礦池中的佔比,並估算了礦池每天可以獲得的礦產,給你每天基本固定的收益。
怎麼樣,有沒有感覺這就是一個穩定的工作?實際上,PPS模式的礦池為了避免虧本風險,往往會收取7%-8%的高額手續費。
DGM:Double Geometric Method. 雙幾何制. 結合了 PPLNS 和幾何獎勵類型, 使得礦池運營者能規避一部分風險. 礦池運營者在短期內收取部分挖出的貨幣, 然後在之後以正規化過的值返還給礦工,像電容充放電, 運氣好每 block 少給你點, 運氣差多給你點。
175btc:175btc的挖礦節點工作在類似比特幣區塊鏈的一種shares鏈上。由於沒有中心,所以也不會受到DoS攻擊。和其他現有的礦池技術都不一樣---每個節點工作的區塊,都包括支付給前期shares的所有者以及該節點自己的比特幣。99%的獎勵(50BTC+交易費用)會平均分給礦工,另外0.5%會獎勵給生成區塊的人。
比特幣之家網有詳細的介紹。